跳转到内容

高峯集/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附錄卷一 高峯集

作者:奇大升
1630年

天之出命世守道之賢。不數數焉者。非不欲數數焉耳。唯其擇精剛純粹之氣。積累陶甄之有漸也。邑以經營劬燾。積有年紀。而後作焉。夫以天下四海之大。猶尙如此。則偏隅之輩出。必倍其期而有作者。無足怪也。顧五東之偏陋積萬古而無聞。箕子之後。歷羅濟而未克變玄道日益懸矣。必須千淘萬灑。潑澆濁而澄之。乃可以陶甄也。逮麗季。始有圃隱諸公。而由其國替而政乖也。猶未備焉。幸賴聖祖龍飛。昏開日舒。湔洿滌滓。炳溥文化。然後迭有五賢之相承。而至退陶始備焉。又以如先生者三數公。從而闡明之。於是乎斯文蔚。而道乃東矣。然則先生及三數公。與退陶唱和於一時。抑所謂命世輩出者非歟呯。先生之所詣所樹立。非末學可能規測而知與行邁。學隨見透。以程朱爲己之學。文章乃其餘事。而雄深雅健。一出於渾然。長詩逼韓。短篇近陶。辨論如歐韓。尤長於禮學。而博於史。援引證據。剖柝無遺。雖以所宗而師者。屢黜已見而屈之。道學文章之盛。乃至於斯惜乎。不幸早世。所著無多。不得大彰於斯今。垂耀於後世也。其遺篇餘什。沈埋寐寞于箱篋之間者。于今五閱紀矣韓之宰朗邑也。僅刊兩先生往復書一秩。今又以文集一秩。刊于善州。而州甚弊無資地。餘詩累百篇及筵席所陳論思錄一秩。俱未及梓。留待異日焉。噫。後之君子攷其問答於往復書。則可以究造道之淺深矣。翫其所著述於文集。則可以揣文章之高下矣。覽其所論思於▣經幄。則可以驗見得之虛實也。玆固非命世之賢而天不能數數者乎。旣不能數數。而猶不使展其才壽其年者。何也。作之者天。而奪之者又誰歟。蒼蒼乎其不可知者天也夫。

崇禎二年己巳至月日。通政大夫善山府使趙纉韓。謹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