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符槍譜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陰符槍譜
作者:王宗岳 明朝

陰符鎗譜[编辑]

蓋自易有太極。始生兩儀。而陰陽之義以名。然。道所宜一。理百體而安萬化者。則不存乎陽而存乎陰。孔子曰。尺蠖之屈。以求伸一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古今來言道家本乎此。即古今來談兵之家。亦有未能出乎此者也。每慨世之所謂善槊者。類言勢而不言理。夫言勢而不言理。是徒知有力。而不知有巧也。非精於技者矣。

山右王先生。自少時經史外。黃帝。老子之書。及兵家言。無書不讀。而兼通繫刺之術。鎗法其尤精者也。蓋先生深觀於盈虛消息之機。熟悉於止齊步法之節。簡練揣摩。自成一家。名曰陰符鎗。噫。非先生之深於陰符。而能如是乎。

辛亥歲。先生在洛。即以示予。予但觀其大略。而未得深悉其蘊。每以為憾。予應鄉試居汴。而先生適館於汴。退食之餘。復出其館示予。乃悉心觀之。先生之鎗館。其潛也。若藏於九泉之下。其發也。若動於九天之上。下無窮。剛柔相易。而其總歸於陰之一字。此誠所謂陰符鎗者也。夫理無大小。道有深淺。隨人所用。皆可會於一源。陰符經言道之書。廣大悉備。而先生取其一端。用之一鎗。然則觀之於鎗。亦可知先生知於道矣。昔楊氏之鎗。自雲二十年梨花鎗。天下無敵手。夫以婦人而明鎗法。不過知其勢。未必能達其理意也。而猶能著一時。而傳後世若此。況先生深通叁教之書。準今析古。精練而成。而謂不足傳乎天下後世乎。

先生常謂予曰。予本不欲譜。但於悉心此中數十年。而始少有所得。不以公諸天下。亦鳥之於功若知其是哉。於是將鎗法集成為訣。而明其進退變化之法。囑咐於予。因誌其大略。而為之序雲戟。乾隆歲次乙卯。


總訣

身則高下。手則陰陽。步則左右。眼則八方。陽進陰退。陰出陽回。黏隨不脫。疾若風雲。以靜觀動。以退敵前。審機識勢。不為物先。下則高之。高則下之。左則右之。右則左之。剛則柔之。柔則剛之。實則虛之。虛則實之。鎗不離手。步不離拳。守中禦外。必對叁尖。


(以下內文未齊)

(上平勢七則)彼鎗扎高我門大。我搭鎗如蛇纏物。連足趕上二轉。將彼鎗扶在中。盡正力使下。即用單手紮出。小門同。彼從大門。不論上中下叁門扎我。即乘札之時。開右步。隨右步躲開彼鎗。用單手盡力中平札彼大門。是為青龍獻爪。

(中平勢十叁則第一則)力身要正。平鎗在臍上。彼中平札我大門。我用圈法圈開彼鎗單手紮出。

(下平勢十一則第一則)彼中平梨花滾袖鎗扎我。我用陰陽手一仰一合輕敲彼鎗。連足退後要札他。他轉鎗之時。我撒前手單手紮出。

(下平勢十一則第二則)彼低黏我。不論大小門。我與他落鎗之時。進前步。起身扎他咽喉。此下平勢俱可用之。

(川袖挑手穿脂搭外搭裡十七則第十叁則)凡扎鎗不必招數太多。博而不精。終屬無益。只在要緊處操演精熟[5]。變化無窮而已。所謂兵不在多而精者也。

(川袖挑手穿脂搭外搭裡十七則第十四則)凡與人扎鎗,我發鎗扎彼,彼從大門拿開。我鎗洛左。不必著急。看其高來。我倒後步。盡力一抽。洛抱刀勢。反身單手紮出。看其低來。我倒後步作群攔勢。逼住他鎗。


春秋刀

關聖提刀上霸橋。白雲蓋頂逞英?。上叁刀嚇殺許褚。下叁刀驚退曹操。白猿托刀往上砍。一掤虎就地非來。分鬃刀難遮難擋。十字刀劈?胸膛。磨腰刀古樹盤根。左插花往上急砍。舉刀磨旗懷抱月。舞花撒守往上騰。落在懷中又抱月。起刀反身往上?。刺回一舉嚇人。插花往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