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践检验理论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通过实践检验理论
沈阳轻工业学院宽甸造纸厂实践队
1970年12月1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以前,在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毒害下,我们往往认为写在教科书上的就是真理。一本书今年讲,明年讲,年年如此,一成不变,把许多错误的、形而上学的东西当成真理来教。

这次,我们到宽甸造纸厂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我们在蒸煮工段劳动时,发现利用放球废汽直接加热药液的方法,使药液中碱的浓度降低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大量的碱被白白浪费掉。对这种现象我们感到非常意外。因为在教科书上明明写着废汽呈中性,可以用来直接加热药液。但实际却不是这样。为什么要中和掉一部分碱呢?

毛主席说:“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遵照毛主席的这一教导,我们同工人师傅一起,具体地分析了蒸煮的全过程,最后确认,放球废汽是使碱性浓度降低的根源。我们就进一步对这种废汽作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一些条件的影响下,这种放球废汽不是中性的,而是酸性的。这样我们在实践中得到了新的理性认识。但是这一认识是否正确呢?我们又遵照毛主席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导,把这一新的认识,放到实践中去检验,我们改革了放球废汽加热药液的方法。这个方法避免了碱浓度的降低。就这个厂来说,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约纯碱三十三吨。生产实践证明,旧教材上的结论是不完全的,经过总结以后,我们将此内容编入了新教材,纠正了原来理论的不完全性。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