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让尼克松的“仁政”见鬼去吧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让尼克松的“仁政”见鬼去吧
北京第二机床厂
1969年2月2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活象个走江湖的浪子,振振有词大卖其狗皮膏药。他装出一副伪善的脸孔,大谈特谈什么“团结”、“自由”、“福利”,要美国人民“拿出精力”来做“出色的工作”,说什么大家“一起向前进”,事情“由政府和人民一起来作”。

嘿,好象美国总统传到尼克松这一任,一下就要大变了,要对美国人民施“仁政”了。好象只要美国人民和美国政府“团结”一致,“拿出精力”去“出色的工作”,就能得到“福利”,得到“自由”,就能不受压迫,不受剥削,不失业,就都能吃到面包了。多么漂亮的言词呀!

事情真是这样吗?就让美国严酷的现实来回答吧:

最近蓬勃发展的美国进步学生运动,遭到美国政府派出的大批头带钢盔的警察残暴镇压。在加利福尼亚州,反动当局逮捕了数百名学生。这就是尼克松竭力标榜的“自由”、“团结”。

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的抗暴斗争,一再遭到美国政府残酷的法西斯镇压。这就是尼克松夸夸其谈的“自由”、“团结”。

美国上千万失业和半失业工人,终日受冻挨饿,这就是美国政府给人民的“福利”,对人民实施的“仁政”。

尼克松要求美国人民“拿出精力”,“出色的工作”,说穿了无非是让劳动人民象牛马一样拚命地工作,来满足垄断资本集团敲骨吸髓地压榨和剥削。

对于美国今天的活生生的现实,不管尼克松玩弄什么样的字眼也是掩盖不了的。

有剥削者的自由,就没有被剥削者的自由,有垄断资产阶级的民主,就没有无产阶级的民主。尼克松所鼓吹的“团结”、“自由”、“福利”,只不过是一个肥皂泡而已。这种拙劣的阶级调和论的欺骗,只能充分暴露尼克松反动政府极其虚弱的本质,及其在内外交困中的窘态而已。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