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八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七 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卷第八
明 劉基 撰 景烏程許氏藏明刊本
卷第九

太師誠意伯劉文成公集卷之八

               後學䴡水何鏜編校

   尊聞堂銘

皇降恒徳我儀受之情牽物交民鮮克有之卓彼聖哲有開

于先弘猷秩昭纉緒維賢凡有所聞恭敬奉持造次必將屋

漏勿欺洋洋鬼神𧈅𧈅震霆𥨊(“爿”換為“丬”)斯食斯或敢弗承厥聞伊何

𨶕疑擇善靡聖天只克念不遠人亦有聞罔知所擇楊墨仁

義乃徳之賊亦既擇止罔知所尊郭公善善國䘮身奔聞義

必為聞過必徙能尊能行是謂君子戴生有堂扁曰尊聞用

宏厥理昭以銘文

   敬齋銘并序

 敬齋者篤列圖彦誠所以名其居室也彦誠以科苐發身

 其於敬字之義蓋亦講之熟矣則舉其所知而行焉可也

 又何必多求乎人之言㢤乃勉而為之銘銘曰

荘其外而肅其内瓊琚玉佩無顕無昧惟鬼神是對肆遏蹶

弗憒以不越載以永無有悔

   奎上人耘杖銘

 奎上人得古藤以為杖而置鋤焉將以兩其用也名之曰

 耘杖而劉基為之銘曰

𦌘可以取魚而不可以縶鴽帶可以繫襦而不可以貫珠孰

眇其癯而多乃需既予老是扶又薉莾之除俾康勿趄以弗

迷厥塗杖乎杖乎𡻕月逝夫子也予俱

   朱伯言硯銘

䃜而容既澤既礱俾椎以爲鋒克相予工厥惟爾庸予所弗

工維予之悾悾式蠠沒以攻無貽爾懜

   紹興能仁寺鍾銘并序

 嬾翁禅師既住大能仁寺之明年新鑄大鐘成括蒼劉基

 銘之曰

赤堇之金耶溪之銅弗鍔弗𨦟而以爲吾鍾摐之鍠鍠靡幽

不通以暢八風闔隂闢陽式賛化功於萬億年與皇家相為

無窮

   醒齋銘并序

 醒齋者蘧君徳芳所以自名其居室也蘧君少嗜酒數為

 酒所困一旦忽思古人之所以䘮其身覆其家者大率多

 於酒遂絶㫖酒而以醒齋署其居用以朝夕警省而杜其

 欲於將萌也括蒼劉基聞而喜其善脩慝也故為之銘使

 掲于楣且以堅其志銘曰

禹䟽儀狄祗承虞帝湯儆酣歌用永厥世維衞武公𥘉筵有

詩年踰九十令聞不𮥠在魯仲尼酒不及亂範模萬古愈乆

弥粲羲和𭰫淫㣧后徂征楚國皆醉鄢郢榛荆次公北闕仲

孺東市狂談酗罵身戮家毀吾以是知昭昭生于惺惺而憒

憒出于㝠𡨋劉曜受執孔融𬒳刑莫不因此以殘其形古稱

覆轍後車勿蹈有縱弗防禍生所好人孰無過弗改維咎知

過而改何過之有維敬與怠狂哲攸分敬醒則存不醒則昏

于嗟蘧君以我諄諄止爾醺醺有茁弗芸視此銘文

   玉兎泉銘并序

 自古有以勢軋天下箝人口使和巳者鮮不由細㣲以及

 大此姦人之素能也故髙之馬莾之祥瑞惟其言而莫之

 違然後大詐行而大欲得矣秦檜之事宋髙宗也以岳將

 軍之武之忠且排搆之殺其身以及其子反以為功而宋

 之君臣莫不從其指則亦何求而不得哉玉兎之泉以淸

 羙為建業城中第一豈昔顕而今堙者檜實知之耶或有

 善察土脉工穿井之術者宻以語檜而神之以白兎耶則

 皆不可知也夫檜之罔民設詐豈下於高莾哉白兎之是

 非無𨵿天下之大事是故賢人君子忽之而莫與較扵是

 乎鄙夫謟子遂探其意而夸之以為侫是蓋不足辯也金

 華張孟兼憫泉之芳潔為姦人𠩄汚而銘以雪其𡨚愛物

 之良心也予亦悲之為之作後玉兎泉銘銘曰

嗚呼泉乎夫何辜爲檜𠩄汚世無吳𨼆之孰昭其誣嗚呼泉

乎尼父大聖猶言其主瘠環與癰疽白兎之傳夫何傷扵尔

歟檜死為蛆泉潔自如我作銘詩衆惑斯祛嗚呼泉乎終古

弗渝

   王原實𥙿齋銘

 㑹稽王原實以𥙿名其齋括蒼劉基為之銘曰

寛而舒綽綽乎有餘佩𥚑與與有容弗据德人之閭過者式

 頌

   梅頌并序

 吴興章仲文築室花谿之上環植梅焉命之曰梅花之荘

 予與仲文交敬其好學而知徳也知其有取扵物不徒矣

 乃效屈子頌橘之體而作頌曰

朱方之秀梅實碩𠔃含章而貞受命獨𠔃扶踈䔥森清以直

𠔃玄氷沍寒不撓其節𠔃玉之潔𠔃夷之特𠔃閉而發𠔃芳

郁烈𠔃黄中絳跗羙而完𠔃麗而不淫物莫能干𠔃冬榮夏

實含隂陽𠔃青黄纍離以和𦎟𠔃文質彬彬徳之儀𠔃君子

之象君子之宜𠔃

 箴

   順齋箴爲夏仲珎作

二儀茫茫繄理是牣判以兩途維逆與順理之所在漠乎無

SKchar予求之即事以明利劍吹毛不柄之持北轅適粤徒劳

何爲尭舜理物因利除惡鯀堙洪水彛倫攸斁勢順則強氣

順則舒天地順動百度弗渝待時而行處順以守君子作箴

敢告左右

   守口如瓶箴

 吴君以時書守口如瓶以自警徴予言爲作箴曰

維人有口瓶亦有口瓶口弗守䘮厥受人口弗守速厥咎口

乎口乎其禍福之門而一身之樞紐乎人有瓶也尚克固之

胡然有口而不知度之維言如泉維口如隄有出弗稽爲河

爲谿激石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泥追不可囬故曰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又曰君

子無易由言耳属于垣守口如瓶永矢勿諼

   敬齋箴并序

𫎇古氏宗道之先出自山西而以儒世其家故名其燕居

 之室曰敬齋載世徳也先正有言曰經禮三百曲禮三千

 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敬也者其萬事之根本與故聖人

 之語君子惟曰脩巳以敬故禹湯以克敬而王桀紂以不

 敬而亡自天子至于庶人豈有異㢤故曰穆穆文王扵緝

 熈敬止又曰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及爾㳺衍敬

 也者不可湏㬰離也宗道勉乎㢤克念作聖敬而巳矣作

 敬齋箴其詞曰

心敬則存而不敬則昏事敬則立而不敬則跲克臧自我否

臧自我如之何以可維謐維專式荘弗儇臧之淵淵出之䖍

䖍俾中不偏有握勿捐既悠既堅無不顕或愆無息弗乾熟

之者聖守之者賢故曰敬勝則𠮷怠勝則㓕敬而無失聦明

睿智皆由此出事神治民舍是無術是用作箴以謹燕昵

   官箴上

維天生民㒩㒩蚩蚩有欲罔制廼豹廼螭爰立之君載作之

師式飬式教毋泪秉彛嗟爾司牧代君撫綏君禄我食君令

我施邦本弗固庶事咸堕受𭔃匪輶敢不肅祗治民奚先字

之以慈有頑弗迪警之以威振惰奬勤拯艱息疲疾病顛連

我扶我持禁暴戢姦損贏益𧇊如農植苗蚤夜孜孜澇䟽旱

溉無容稗秕如良執輿順以導之無俾旋濘彊䇿以馳慈匪

予愛帝命溥時威匪予憎國有恒䂓弱不可陵愚不可欺剛

不可畏媚不可随無取我便寘人于危無避我謗見義不爲

天鍳孔昭民各有思惠之斯懷推之乃離譽不可驕器𢙣滿

欹謗不可怒退省吾私人有恒言視民如児無反厥好以𭧂

予知是用作箴敢告執羈

   官箴中

在昔隆古分封國都付之以民俾飬勿瘏上下恊心各保乃

區明庶考績昭㢤範模秦廢聖制代徳以狙刀筆之權始歸

吏胥弄法舞文聾癡瞽愚流波至今一任簿書行立公庭如

鴈如鳬我欲是求我利是趋摩揣官情以逞覬覦官惟好貨

我𠂀以苴官惟好名我逢以䛕官惟畏嫌我疑以汙官惟好

惰我淫以娱官惟好猜惑以多途官惟好威道以掊語黙

有為俯仰有湏覘容察辭助忿乘愉法度盈口奸邪滿軀蠱

智迷昧欺庸䧟迂俾好作𢙣以紫為朱未獲官心嫗嫗儒儒

亦既獲止如登天衢傲兀民士憑陵里閭𢙣積禍来官與之

俱人有恒言遇吏如奴堅防固隄猶恐或窬矧曰聴之百姓

何辜是用作箴敢告僕夫

   官箴下

無謂余明人莫䏻昧離婁善察不識其背無謂予能人莫敢

欺校人烹魚子産弗知立事惟公燭詐惟誠小節勿固小慧

勿行無矜我廉守所當為無沽我名以生衆疑何以簡訟决

之使通何以弭貪慎檢乃躬去䜛斥倿逺吏近民待人以寛

律巳以勤無咎人弗信忱至斯孚無患人不聞惟德不孤

以進善威以挫姦徳不可偏威不可煩無謂彼富我必極之

無謂彼貧我必直之持心如衡以理為平無為避嫌以縱無

情人有恒言為臣不易是用作箴敢告有位

 賛

   靈峰寺植木賛

 靈峰寺有松杏與樸並植焉劉子見而感之為作賛曰

杏葉䓤芊有子可以實籩松枝扶踈有苓可以引年樸状如

樗衆蠧所穿擁腫液瞞不可以䥴胡並植于庭混厥醜妍明

堂求材般趋爾先松𢦤杏割樸獨宛然嗚呼樸乎孰女之憐

維女之全抑棄於人乃獲乎天耶

   畫龍賛

觩其角蒼其鱗蚴蚪其身胡為乎而神至陽之精徤與天倫

形而求之𢙣識其真于嗟龍𠔃

 碑銘

   北嶺將軍廟碑

諸暨東北百里為蕭山縣其山曰北幹之山浙水帶其隂湘

湖匯其陽東望㑹稽至于大海日之所出其上為星紀婺女

之辰故其神為甚靈能祛疫癘作雲雨人有所祈必應故立

廟于其山尊其神曰北𡽹將軍𡻕時祠焉宋徽宗時方臘反

睦州自睦入杭具舟將渡江吏民大怖相率禱于神比㓂至

即有風逆共舟且見甲士列岸上甚衆乃止不敢渡㓂平知

越州劉韐上其事于朝賜額曰武佑廟後封顯應侯再封靈

順顯應侯有元至正十二年妖賊入江浙行省烽火通于蕭

山百姓驚竄市井皆空主簿趙君某至縣甫八日即自徃西

興募民備禦而江上守兵甚寡弱無頼子競起為刼且應

衆洶懼君詣廟卜于神神許之吉衆心稍安君乃分遣人捕

無頼子為刼者悉誅之有自賊中来言賊欲遣兵攻浙東見

江岸列甲卒旗幟如睦㓂欲渡時以故畏惮無東心及賊退

邑人皆徳趙君趙君曰吁兹惟神之功予何庸焉明年夏大

旱君往禱又輙得雨衆益信神之靈而大敬趙君之能以誠

感神也廟在山之岡𡻕乆朽壊惟神所居室獨存君每至廟

謁念無以報神貺乃以其俸錢作新廟邑人亦大喜争致𦔳

焉十有五年春廟成為堂三間三門兩廊像設噐用無𠩄不

備惟所獨存堂仍其舊繚以垣墉甃以瓦石植以嘉木丹堊

輝映吏民趍走承祀益肅以䖍時三月壬寅予自杭還越過

蕭山而廟適成故趙君請予記按𥙊法有能禦大災捍大患

則祀之今神能降雨澤蘇枯槁又能隂力却賊以能保全其

民物所謂禦災捍患孰有大於是㢤廟而祀之誰曰不宜趙

君能愛其民故能以敬事神而獲其佑可尚也矣予故喜而

爲序其事復為之歌俾祀神焉其詞曰靑山𠔃幽幽緑蘿含

煙𠔃𣗳木稠望夫君𠔃悵悠悠巖阿寂寥𠔃使我心愁雷為

車𠔃雲為馬輕霞動𠔃江色赭神之来𠔃風振野吹竹𠔃弹

絲女巫舞𠔃紛陸𩀌奠芳醴𠔃薦潔粢留靈脩𠔃牢純禧驅

魃𧌒𠔃逐狼虎弭毒沴𠔃時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雨禾麻成𠔃息桴鼓物既備

𠔃禮無慾和熈洽𠔃洞淵玄為城為堡𠔃式恒且堅保佑我

民𠔃樂以永年

   嘉興路重脩陸宣公書院碑銘

士有以一身任社稷之安危一言廻天下之趍嚮蓋其智足

以識事機其誠足以動人心故能出入危邦扶持庸君寵之

而不阿違之而弗懲知有國而不知有其身若是真可謂大

臣㢤孔子稱大臣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其或先䝉君之知而

期盡心以報効知禍而不避知難而不止若唐陸宣公者其

去就雖殊而其揆一也孔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宣公以

之吾常恠唐徳宗以猜防小智行多欲之𥝠信䜛邪如心膂

視貨賄為性命臨患難則姑息一施處安佚則嫌疑百出以

致藩臣叛命士卒𩀌心播遷困厄而卒不亡及觀唐史稱其

出居艱阻之時謀猷參决一出于公又稱奉天所下詔書雖

武夫悍卒無不流涕多公所為然後知其得人以扶持也昔

者随有季梁不滅于楚衞成公有寗武子不死于晋無競維

人不然殆㢤况公之言徳宗不盡用也而僅用其一二猶足

以轉危為安易敗為功使其能舉國以聽公周宣漢光不難

継矣惜乎其中信用群小而棄公也公殁而奏議行於天下

今天下之言時務論政事者莫不宗之然則公之志雖蹔屈

于一時而終伸於萬世公之言雖不能以窹時君而足以淑

後人則亦可以無憾矣夫公浙西之嘉興人嘉興郡學舊有

公祠其詳見于吕公祖謙之記而郡城之東鴛鴦湖上又有

宣公書院其地有橋曰宣公橋故老相傳宣公實生于此故

於此立祠以祀公至宋景定癸亥始以祠堂為書院丙子之

𡻕書院延燎于兵而公像故存衆白郡迎置于太𥘉堂因以

堂為書院大徳九年濟南趙魯為山長病其簡陋始改作之

其詳見于牟公巘之記自是城東故址遂廢為墟泰定中有

僧賄學官請佃而建庵焉後至元二年庵災地𣸪干書院是

𡻕六月其僧𣸪賄有司剏庵如故山長雖争之弗能得也至

正十四年宣徽院判海岱劉公貞受命為嘉興路總管至則

首治學校之闕顧書院陋且朽欲新之而址隘弗稱乃用推

官方君道壑言命所司督其僧撤庵歸地復建書院其中爲

先聖廟兩廡儀門東西禮亭靈星之門具其西爲宣公祠祠

西爲室東郷以祀郡之先賢其外爲三門廟東爲講堂其前

軒仍舊扁曰仁義之堂以藏宣公奏議謂其言無非仁義也

西齋以延師教弟子又増買蕩地若干畝以益廪(“㐭”換為“面”)膳庖厨倉

溷各得其所将成而公改除海道萬户於是以属之方君方

君力賛成之經始于至正十四年四月竣事于十五年二月

董其役者嘉興縣丞善慶路吏施淵頋選及前山長王玭任

奔走者直學張惟仁學吏沈雋也既成使請記于劉基惟孔

子明王道以教萬世宣公學孔子者也故其術業一本王道

昔人以宣公祠為書院有以也夫劉公用方君言撤浮屠以

復書院可謂能排異端植正道者有功於世教矣於是乎序

而銘之曰孔子大聖不遇于時旣沒之後為萬世師宣公大

賢忠而見疑降及異代人以為規有徳無位用無所施用而

弗信惟禍之随詭遇有獲君子弗為身黜道光雖止不𮥠郡

守孔良百廢咸支爰崇其宫又嚴乃祠俾民觀者式是令儀

勿替後人尚永無𧇊

 墓誌銘

   劉顯仁墓誌銘

至正八年予𥘉寓臨安交友未盡織也求士於天台陶中立

得四明劉顯仁焉與之交侃侃如也時杭學教導職廢不擇

有學行輙介有權力者或以賄營為之既弗稱皆惶懼自退

郡因令教官選文學之士不奔競者具禮徃致聘顯仁與焉

顯仁曰吾心實不樂為此今郡守以禮招予予當為斯文一

出然不能乆也居數月竟以父病辭去明年乃以詩經領鄊

貢弗偶于春官歸侍父館海寕州賈希賢之義塾明年七月

得暍疾疾二十日卒且卒無他言惟以父老弗克飬為恨𩔰

仁名子靑家世居四明之黄甘里曽祖諱三聘祖諱圖南仕

宋為秘書校勘官父名景元讀書作文為鄊先生母舒氏娶

史氏無子先𩔰仁五年卒顯仁既卒乃以郷貢進士除書院

山長顕仁生於某年某月某日卒於某年某月某日有詩文

若干篇顯仁家甚貧而性耿介寡所與交其平生之最相知

者陶凱中立賈執中希賢及基是為銘銘曰

行成而不詭學成而不及仕猶有老父而無弱子嗚呼其死

自古有此命也匪咎

   海寧應和卿墓誌銘

四明劉顯仁病篤遺言于其叔父景儀以其友人應和卿之

墓俾求銘于劉基曰先生知予心信子言且無妄許可於人

其為言必當垂於後應君長者生與予交沒予不得誌必属

之先生先生當不我遺以不朽我友我其無憾矣夫明日𩔰

仁卒景儀来致其言嗚呼以顯仁之才之徳予方期其用于

世以澤夫人乃弗克遂以死痛何如㢤尚忍銘其友之墓雖

然不可辭也遂涕泣而銘之謹按君姓應氏聞禮其名而和

卿其字也應與邗晋同本於周武王之穆後因國為氏有二

璉者以文章名于漢魏君之所自出也今杭之属州曰海寧

鄊曰長平里曰黄崗君之所居也曽祖某祖某父某君之世

也鄥氏君之母也沈氏君之妻也曰元亨文彬元善君之子

也妙靖適郭某君之女也曰擇曰某某君之孫也幼失母氏

育于祖母周以成人君之命于天也勤于田儉于家孝于親

睦于鄰不角𫝑以陵人君之脩于身也故宋咸淳甲戌二月

二十有二日君生之辰也有元至正辛卯五月四日君卒之

日也四百六十有五甲子君之夀也海寧州長平里之草營

岡君之墓也至正辛𫑗某月某日塟之日也銘之者栝蒼劉

基也銘曰

彼夸之頥聲騰毀随此逐之足視忽趾觸弗逐弗夸孰或予

加不夭其全夫𣸪何嗟

   紫虚觀道士吳梅澗墓誌銘

栝有高士呉先生諱自福字梅澗舊為呉興人其先評事公

感因仕家于栝其子孫遂為栝人五世祖安國故宋釋褐

二人歴官至太常少卿使金國不屈莭高祖挺承莭𭅺安撫

使司將領𣸪使金國曽祖嗣英迪功𭅺祖有光父艮之皆不

仕先生生而敏慧好清净不從群兒嬉父母甚器異之謂其

有仙風道骨稍長遂命入紫虚觀從葉邦彦先生為道士讀

道徳黄庭咸通其大㫖及長徳行愈著自逹官貴人以至于

市里細民無不敬愛天師正一真人聞其名授號崇徳淸脩

凝妙法師玄教宗師亦𢌿號教門高士金䦨紫衣主領觀事

先是觀燬于兵繼作極草率及先生領事乃重脩三清殿建

蔵室新作山門既成復建通明寳閣以祗奉昊天上帝其下

為演法堂於是觀宇粲新山水為之増氣先生之力也先生

性孝友能愛人觀去其居半舍二親在時必日親覲省奉𠂀

㫖不匱親沒䘮塟皆如禮與其兄相游處毎眷眷不忍舍二

弟早死則撫育其孤周恤其空乏無少間其兄之二子能讀

書則蚤夜勉之曰吾家世簮纓更值時變門戸𥨊(“爿”換為“丬”)衰吾巳委

身方外不𣸪能力學以續先緒其責實在女女惟勿⿰忄觧 -- 懈尚克

遂吾願既而世昌中乙亥鄊貢世徳中丁亥乙榜如先生志

焉先生又自名其室曰知止客至輙邀坐具酒食不極歡不

巳同門陳樵𨼆老病先生躬為奉湯藥侍𥨊(“爿”換為“丬”)興數歳猶一日

及卒為治䘮塟曲盡其情凡其他所為大槩𩔖此故領䄂教

門垂五十年大小咸敬服無間言至正十五年冬十月丙申

卒年七十有五弟子王君采先先生二年卒於是君采之弟

子梁惟適及惟適之弟子王有大相與奉柩塟于觀之南岡

是𡻕十有一月丁亥日也基年未弱冠時讀書栝城中聞紫

虚山水之嘉因從數朋友往㳺之先生先生即束帶出與偕

㳺過一所必指曰此某所此舊為某所今為某作於某人實

某時無不誠且悉㳺畢登肴速觴主僕皆酣飫乃送至溪滸

無毫忽怠慢意基後毎與客往先生輙相待如𥘉盖是時鄊

里之稱仁德長者莫不曰吴先生焉丙子之𡻕基䆠㳺他方

不𫉬復見先生今年春歸栝而先生巳矣不亦傷㢤於是塟

巳七月而惟適持世昌状来請銘基既𫎇先生知弗敢辭乃

為之銘銘曰

惟呉之先自周出弟兄来東開邑國支分蔓延綿厥𤔅蘒"長沙

保民有功績河南治平為苐一前有季英後處黙安棲蒿莱

食氷蘖聲華章章在文籍賢良代生莫具述豫章真人純孝

徳以扇渡水神輔翼公然飛升當白日於休先生發往蹟保合

至真去汚濁𭣣藏精神歸閴寂金蛇守門遘皇極二六益一

靈降質龍𩀌于羊牝馬逸大衍之半返冲漠好溪南陵高以

蔚少㣲四星光景接其上有松下有栢中有佳城錮以石地

乆天長保玄宅

   吴盂思墓誌銘

至正十五年春三月濮陽吴孟思卒其冬十有一月翰林待

制致仕申屠公以子昭来泣拜于劉基巳公乃代之言曰昭

之先人以文學出入縉紳間縉紳之士揚名當世者無不與

交㳺先生所知也今死而家無貲不能求名于大官請以属

先生基居杭時甞與孟思㳺而善故不能讓而誌之曰君諱

叡字孟思先世家濮陽譜亡莫詳其系六世祖忠仕宋為殿

前司統制官靖康之難從髙宗南渡江始居杭州高祖允昌

宋左武大夫忠州防禦使曽祖佐承信郎御前東庫使祖淸

成忠郎殿前都指揮使父埴以亰官子弟恩授迪功𭅺至元

十三年宋亡幼主歸命凡趙氏及其臣僚之子姪咸北覲京

師迪功與焉留十餘年𣸪歸于杭配王氏生子三人孟思其

長也孟思少好學工翰墨尤精篆𨽻凡歴代古文𣢾識制度

無不考䆒得其要妙下筆𥘉若不經意而動合榘度識者謂

吴子行先生趙文敏公不能過也故四方来求書者日衆出

輙為好事者邀止止或彌年月去則随所至肩足摩躡孟思

悉應接不倦孟思事父母甚孝母王氏先卒越二十有六年

而父卒年八十有九家無恒産而䘮塟咸得盡禮二弟皆仰

給孟思孟思又好賔客樂周急故金帛日至而籯常無儲是

𡻕以疾卒于崑山州之寓舍年五十有八歸塟于湖州武康

縣之封禺山從先域也配徐氏先二十有四年卒至是而合

塟焉子一人即昭也孟思為人外不與物忤而内甚剛介所

交多逹官而略無求薦進意自號曰雲濤散人所著述有雲

濤萃藁説文續釋集古印譜傳于世銘曰

孰成其名而不侈其齡維䝉弗𡨋以鑠厥貞有悠SKchar徴昭以

斯銘

   王子明墓誌銘

君諱坦字子明姓王氏其先㑹稽人由㑹稽徙栝之䴡水曰

玉溪居焉故遂為栝人曽祖森祖祀父傑皆𨼆不仕守分務

本以致蕃𥙿君貌峻整而心坦夷善居室州閭族人無不敬

信䏻與人交時賢大夫如胡公汲仲趙公子昻李公仲賔皆

相好讀書務知大義常曰士生不獲罪扵親戚鄉黨使得自

娱于一丘一壑足矣寵榮𫞐利非吾願也至正十五年九月

日以疾卒年五十有九且卒命其子曰我家世儒者我死女

當以時歛葬我母越禮母用釋道士以違聖人教且誣辱我

配劉氏先四年卒年五十有七以某年某月日合塟于戴村

先塋之側子二人長曰珖其次曰瑾瑾早死君卒之明年君

之從弟壎以珖来泣拜于劉基請銘其墓且曰吾兄有才學

宜用世澤物乃閟不顯斯為可憾基曰不然洪範稱人之福

有五民鮮能兼也今君年六十不滿一不為夭有田宅以足

衣食不為貧守巳而不𢙣扵人不為無徳世治而生世亂而

死生不見戈兵而死在正𥨊(“爿”換為“丬”)不為不幸夫何憾乃為之銘曰

生不勞其形而以善名死不離于否克全弗毀誰如其祉以

覃孫子

   處州路教授吴府君夫人梁氏墓誌銘

夫人姓梁氏處州䴡水縣人也五世祖汝嘉宋建炎𥘉知常

州武進縣髙宗南渡至常官吏皆散走公獨不去由是見知

升通判州事累遷户部侍郎言金人難與和親及東京留守

孟𢈔不可任用忤用事臣意進𫞐户部尚書而諷言者弹之

未㡬金果背約孟𢈔以東京降如其言終寳文閣學士右通

議大夫致仕追贈少師爵縉雲郡公曽祖溱宋朝奉郎通判

平江府事祖梓父荣國好學有文值世變不仕母蔣氏宋文

林郎常徳府龍陽縣丞昕之女也夫人年二十八嫁為今将

仕郞處州路教授呉君虎孫妻吳君先卒卒後二十年是為

至正九年而夫人以其年九月壬戌卒年八十十月巳酉祔

塟于教授君之墓墓在靑田縣鳴鶴郷之擇山子男二人長

士弘次士毅士毅早卒女二人長亦早卒次適葉詵孫男三

人支生本生棣生女二人夫人能讀書每暇日必召子孫立

堂下講經史大義亹亹不倦故其子若孫皆讀書為儒者銘

維梁之先因國為姓叔魚師孔侯封千乗統守九江竦著七

序政既可稱言亦有緒伯鵉清莭文貞純孝賢良代生可則

可效侃侃夫人少師之孫載其静壹以配儒門儒門有秩淑

人是宜兢兢婦道媞媞母儀孝慈既脩壽考以寕詩書之訓

子孫是承擇山之原其土孔阜既妥厥靈必大乃後

   陳處士墓誌銘

處士姓陳氏名莘字希尹世爲處州䴡水縣之来儀郷人曽

祖某祖某父某皆守分樂善以⿰糹⿱𢆶匹 -- 繼承其家業故世以徳稱

州里至處士而家益𥙿行益謹推餘濟急雖數不吝邑舊有

通濟堰漑四鄊民田㡬二千頃遇旱勞壅泄必先出巳資倡

皇慶癸丑水壊堤数十丈鄊人大戚處士竭力昌寒暑董

役三年乃完盖未嘗矜其勞焉至順庚午某月某日卒年六

十有一其卒之月日又其生之月日也娶葉氏後十有五年

卒年七十有一至正癸巳四月丙辰合塟于其鄊吳院之原

子男四人女一人孫男九人曽孫男十人可謂昌盛蕃衍有

後也巳銘曰

既贏既寕胡為乎公卿位不酬其履多而孫子克緝乃祉垂

于萬祀

   陳司戸墓誌銘

故宋平江府司戸叅軍陳公以有元至元三十一年二月癸

亥卒塟于䴡水縣和樂鄊太平里曰浯溪大羕之山至正十

七年郡人季仁壽始摭其世系行事以為状而靑田劉基為

之誌及銘其誌曰陳氏上世居光州固始縣唐兵部侍郎勲

始遷福唐其子孫再世仕閩遂留為閩人至宋有諱敘者㓜

以孝聞人稱之曰孝童及長有學行累徵不起敘生岳州教

授報報生湖南運使禾累贈金紫光禄大夫位特進公髙祖

也是始居龍泉為處州人是生右儒林郞長沙縣丞煇長沙

生左承莭郞江東緫領所幹辨公事堉堉生鐩官左宣教郞

兩浙西路安撫使司主管書寫機宜文字公父也公諱浩一

諱汶字飬浩少孤母夫人葉氏親課之讀書比長通易春秋

百家子史知天文暦数之學寳祐丙辰以祖澤𥙷将仕𭅺趙

葵馬光祖交薦授錢塘尉不就景定辛酉吕文徳制置荆湖

辟𫞐鄂州司理咸淳辛未陳仲㣲薦除紹興文學官俱不就

後四年甲戍銓授迪功郎平江府司户叅軍時潜説友安撫

浙西彊起之未幾以印氏殺人事忤賈丞相遂觧歸鄊里卒

年五十有一夫人潘氏葉夫人後司戸十六年卒而夫人奉

飬克盡孝道子男四人長椿從仕郞汀州路緫管府知事次

梓卿次相卿出為叔父後次松卿早世女二人長適将仕郞

廣東道肅政㢘訪司照磨潘弼孫男二人煚杭州路豊衍倉

大使燫處州路醫學録曽孫男四人女三人其銘曰昔周大

SKchar女胡公祀虞侯封于陳宛丘是都其後子孫為齊楚大夫

因國立氏實蕃實膚閱秦漢魏晋宋齊以祖勳庸徳言代有

不虚覇先開梁王于南隅渉隋唐宋支分蔓敷有自光徙閩

来宅括區踵属班聮爲卿爲儒歷世滿五是維司戸未及成

人而失所怙服膺母訓不惮勤苦慱貫經史蜚聲庠序而弗

競弗求篤信好古薦辟數不就不違母所叅軍小試匪溺簮

組不悖法以附𫝑𫞐臣是忤拂衣長辭歸臥鄊土遂自龍泉

移家城府韜光履素和樂詡詡鄰有赤子貧弗能舉我呼俾

鞠之卒續厥緒里有墓廬爲強𭧂奪取我資俾直之爰復乃

宇姻巨室乏嗣請後勿與曰SKchar不歆異姓敢餒而祖父惟殁

先厥母痛摧肝腑幸有子有孫克承克敘俾母壽以康如子

與處浯溪之旁其原膴膴其兆孔安其澤孔⿰氵専 -- 溥立石⿰釒𮥼 -- 鐫銘百

世猶覩

   䖏州分元帥府同知副都元帥石末公徳政碑頌

至正十六年季春月九日予自杭歸至處處父老率其子弟

遮道言分元帥府同知副都元帥石末公政徳曰徃微公吾

聚巳為墟今微公吾属巳為菹生我者天而活我者公君其

知乎予曰然如父老言夏五月豪酋既来納欵父老又率其

子弟造于庭言曰石末公邦家之干城庶民之父母也父母

鞠子罔不殫厥誠厥子雖𠖇亦鮮不念覆育恩亶由中惟公

有大造于我州肆我民誕軫恤于心曰SKchar以報公願繪公像

于祠且勒石紀公功用示于州人子子孫孫俾勿忘請為之

文予謝弗能父老進曰君以丞相命布宣天子徳威既恊于

逺人旌庸録勳當不惮為石末公惠安我民不伐不矜君實

知之鍳于庶言式克有徴逹丞相心以𭄿後人時惟至公予

弗敢辞乃敘其實而⿰糹⿱𢆶匹 -- 繼以文謹按公姓石末氏名某舊為契

丹人其先御史大夫以黒軍𦔳太祖皇帝開國㓕金為大勳

臣有傳在史官四世祖昭毅大將軍事世祖皇帝受命南伐

克襄樊有功定爵三品為沿海萬户佩虎符鎮處婺由是居

江南好讀書工文章元統中襲爵鎮守處州大得軍民心居

數𡻕以爵讓于弟而退處天台山中至正十二年福建妖賊

入處之龍泉處婺大震憲司趣起公領征討事公至龍泉募

鄊兵擊賊走之未幾賊復入慶元公進屯查田使人購其徒

為應賊遂撓敗公乗勝掩撃俘斬千計遂復慶元進攻建寕

之松溪政和皆克之處州平公乃還歸天台十四年海賊復

叛行省憲司又以副元帥起公分府台州公辞不得巳乃命

鄊民作保伍團結扼要害使賊不敢輙登岸乃聚糧訓兵以

圖進討其夏六月朝廷用舊議立巡海道官所以防賊賊乃

復請降帥其属徃衞漕運至京師而妖人黄草堂復扇動黄

岩民以報讎為名聚衆搆亂公以計𭣣其渠酋六人斬之餘

黨皆散為民台州平行省又檄公分府處州時處之属縣皆

有賊松陽遂昌在上㳺去郡最近冬十月公帥師進討至寳

定而黄壇賊大出焚民居火照山谷公分兵守寳定自将麾

下還城而賊巳薄河津欲渡先是沿海軍悉發往江東城中

𭻍者不滿数百人又太半老弱公夜部分居民丁壮出拒𢧐

斬不用命者三人衆乃齊奮賊止不敢渡時沿海軍有自江

東逃歸者六十餘人公召謂曰女軰能破賊吾當原女罪皆

拜曰諾即遣渡水擊賊賊敗走明日退去處州舊有城後壊

不脩遺趾蕪沒無捍蔽故百姓尤恟懼㑹縉雲人又叛從賊

焚婺之永康及台之仙居扵是處州四靣戒嚴乃議浚湟築

城而官倉庫盡空晝夜經畫𭄿勉啇賈大家和集其小民俾

効力輸貲咸從無違審𫝑相方啇工度材公悉親之官吏左

右無容𥝠焉由是雖劳而無怨者義兵部長吴成帥衆討縉

雲賊中途不進乃大掠民財以歸謀亂城中公測知其意即

召與計事縛斬之併捕其黨則皆授兵給號将作矣民大驚

以為神十有二月公所募義士合擊松陽賊大破之殺其酋

餘衆乞降松陽遂昌悉平今予以行省檄與公同議招輯事

比至而公處置巳各得其當因悉遵公行扵是七縣豪酋相

継納欵公之力也人謂公生太平時與縉紳為文墨交㳺彬

彬然儒者也及其臨遇事变則智勇奮發𨔝不失機撫循士

民則仁慈豈弟惠無不及可謂有用之竒才矣𮗚其鎮一州

未及朞月而功効若是使得制方面專且乆盗賊何足平㦲

予既敬公徳又重父老請扵是述輿情而頌之羙既往以期

将来也頌曰

維木在山愈乆弥長維徳在人愈逺弥光公載世勳来鎮有

方佩符桓桓出師洸洸謀先鬼神雷行電翔鏠旗𠩄指百怪

走蔵既剪我棘爰固我疆風雨我廬公樹之墻雪霜我膚公

𬒳之裳晨昏起居婦拜兒蹡有聚弗暌公賜溥将民愚而靈

群祝孔祥祝公于天錫公壽昌如川源源如岳嶈嶈扵千億

年悠㢤勿忘

連珠

   擬連珠六十八首

盖聞空谷来風谷不與風期而風自至𭰹山囿木山不與木

約而木自生是故福不可徼徳盛則集功不可幸人歸則成

盖聞志大業者必擇所任抱大器者必擇所投是以梁江湖

不取螬殘之木鈎鯨鯢不適雨盈之溝

盖聞急雨之漲可以决山及其息也得坻則止怒馬之奔可

以超壑及其憊也歴坎而瘏是以長平之威報在鉅鹿㑹稽

之勝終于姑蘇

盖聞身無恒守勢窮則屈心無定主情急則親是以失時之

言每多謙巳堕井之呼不暇擇人

盖聞石不亂玉惟瑊玏為能亂玉梟不混鳯惟鷫鷞為能混

鳳故妖聲冶色君子遠之必𫿞偽行辯言聖人懲之必痛

盖聞鍳䏻照物翳之以塵則不可照水能澣物淆之以泥則

不可澣故身明明斯可以使人明明政緩緩不可以責人緩

盖聞神龍未雲沕淵淪而無悶凡魚得水罣罔𦊙而莫知是

故聖哲識時以遠悔吝愚䝉競利以冒傾危

盖聞物無全材適用為可材無棄用擇可惟長故一目之人

可使視凖五毒之石可使潰瘍是以穰苴治師智勇貪愚咸

宜其任公輸搆厦棟梁枅梲各得其良

盖聞神龍可豢而不能使之去水飛黄可駕而不能使之捕

狸是故舍人之能而強之以其所不能則叛奪人之好而遺

之以其不好則離

盖聞民情本質文過則偽人道本直慮佚則傾是故聖人制

禮因自然之序哲士用智利不息之貞

盖聞觀形于聲未必見形求實于名未必得實是故飄風不

可以調宫啇巧婦不可以爲家室

盖聞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是以宴安日

乆詰戎兵而聴者忽忽老成人䘮語典刑而聞者嗤嗤

盖聞物無專羙用之者貴人有異欲諧之者從故冠纓不可

以服鹿而鞿鞚不可以馭龍是以合抱之松無庸於竫人之

國若甕之𧁧見棄於躶體之邦

盖聞千斤之象不惴虎而惴䑕三寸之蝎不蠧𣗥而蠧松是

以制必取其所畏防必䆒其所容故能不震而威于斧龯不

劳而固于垣墉

盖聞國不自富民足則富君不自彊士多則彊故𡝭嫉之人

庸則士𨼆而君獨掊克之吏進則民夷而國傷

盖聞春原之草㧞盡復生夏厨之蠅驅去還集故時未至不

可以彊争𫝑方来不可以力戢是以善撲火者不迎其烟善

防水者不當其急

盖聞萬物並育不齊其用而各有用五氣迭運不同其功而

皆成功故良珠夜光不假燄于明燭秋華𤼵彩不争榮於春

盖聞魚無定止淵𭰹則歸鳥無定棲林茂則赴故以道飬賢

則四方之民聴聲而来以徳飬民則四方之賢望風而慕

盖聞剔大蠧者木必鑿去大姦者國必傷是故剖腹澣腸不

如無病决蹯觧腕不若豫防

盖聞日月勞其軀而寒暑成君相劳其心而天地位是故宵

衣旰食大舜所以致其憂手胼足胝神禹所以忘其貴

盖聞仁暴殊途非𭧂無以為仁之啓怨恩異路非怨無以為

恩之資是以赤日流金嘉𣗳之隂穆若玄氷裂石春陽之德

煦如

盖聞制萬變者在乎專察萬㣲者在乎定故衆輻𭔃身于一

轂而衆物納形于一鏡是以人心無貳而鬼神不違王言如

綸而兆民悉聴

盖聞𫝑有所梏則小柔可以服大力形有所格則大猛不能

破小堅是故食人之虎不能吞一蝟牽羊之綆可以御九犍

盖聞太陽未升爝火與流螢並照繁霜未降蕣花與小草同

妍是以蛟蜃之市不可以稱有國稊稗之秋不可以言有年

盖聞冬華之木春不必實早慧之子年不必壽故良工鑄金

忌其踴冶智士懐材貴乎蔵秀

盖聞植善傾𢙣天道之定好安𢙣危人性之常是以順天之

道則人歸而王逆人之性則天怒而亡故伐罪弔民而周祚

延于孫子興徭𣗳怨而秦禍發于蕭墻

盖聞拂雲之松生于一豆之實聳壑之魚穿于一絲之溜是

以忽細事者禍必盈輕小敵者亡必驟

盖聞善賈者不壅其貨善治者不壅其民故政壅則奸生于

國氣壅則瘍生于身是以山澤不壅而雨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時若天地不壅

而人物皆春

盖聞大明普照鼢䑕𢙣其眯目毒霧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氛蜦蛇喜其得時是

以尭舜至仁而三苗不服桀紂極𢙣而多罪皆歸

盖聞執駭馬者不與並逐救危舟者不與同諠是故止闘而

平其氣則争可息聽訟而平其心則事不𡨚

盖聞剪紙為墻不可止𭧂摶沙為餅不可療飢故姁姁之言

終非實惠僕僕之拜徒爾多儀

盖聞時有未至非力所及情有未孚非言可親是以見疑之

璞三獻而取刖足不鳴之鳥三年而後驚人

盖聞人非大聖鮮有全材君欲任賢當如用器惟能避短而

庸長乃克奏功而濟事是故驊騮騄駬以之運磨不若蹇驢

之能干將莫𫆀以之刈草不若鈎鎌之利

盖聞俗有厚薄運有癈興故去偽就真者盛之兆捨實狗華

者衰之徵是以𧰟舞妖歌末世所好竒技淫巧先王所懲

盖聞理亂絲者必凝其志治亂國者在定其趋是故三軍一

心劍閣可以攻㧞四馬齊足孟門可以長驅

盖聞能盈而不能謙者雖成必𮥠知進而不知止者雖得必

失是故附蠃以升髙而枯蝜蝂以任重而躓

盖聞百㕓之市不畜噬犬八家之井不畜觗牛是故士有悍

婦則良友不至國有妬臣則賢士不留

盖聞蛭螾之藪神龍不棲蒿荻之區嘉榖不植故秦庭虎視

而芝歌逸響于啇山周嶧鳥鳴而紫氣流光于西極

盖聞物有凖則心為權衡非定静之有素必紛拏而起争是

故坐舟視星當察其曷轉執斗較斛當審其孰平

盖聞奔馬之輪拳石礙之而格迅川之水束草𭠘之則凝是

以一星見變能使九服同災一脉爽和能使百體俱病

盖聞淵之深者流必緩聲之大者響必悠是故政以漸成則

民不駭俗以漸變則功不偷

盖聞植嘉糓必以糞壤鑄洪鍾必以土型故物無心賤而賤

不可輕是以海納汚然後成其大君納衆然後保其榮

盖聞大器非一人之𥝠大事非獨力所建是故利不及衆所

以起天下之争爵不求賢所以萃天下之怨

盖聞心有所憂當儆於事事有所害當慎於爲故愚人畏病

而常病智士防危而不危

盖聞驕者謟之招故謟集而賢路塞𭧂者貪之使故暴用而

怨府開是以榮夷操軸而若神之𫿞棄社稷以如莾来革秉

權而如燬之室與珠玉以同灰

盖聞明鏡照膽不啓隴廉之顔長劍柱頥不稱佋僥之服是

以狂歌之士遺世若草莱茹芝之老比身如鴻鵠

盖聞嗜有所專則姦從而入長有所属則惑由之生故狥功

利者不虞謟詐溺鬼神者獨覺形聲

盖聞𭧂於物者衆志之所誅妨於衆者輿情之所疾是以虎

狼堕穽仁者見之而不憐枳𣗥當道行者過之而必詰

盖聞截牛之角而呼為豕則雖庸必駭染鷺之毛而指為鴉

則雖愚必疑故欺心之言秪足以招天下之恠掩耳之噪適

足以致天下之嗤

盖聞𠂀雨祈祈不起断根之木長風烈烈難行折舵之舟故

渭濵星殞孔明力殚于興漢洛都𪔂震萇弘志屈于扶周

盖聞天不掩慝而神人之道不睽君不忌言則上下之情無

蔽是故周史陳詩而八百其年秦令禁語而一二其世

盖聞天下有道則貴者勞而賤者佚天下無道則貴者佚而

賤者劳是以弼亮惟寅而萬姓恊睦姻婭膴仕而四方繹騷

盖聞無輿馬者不耻徒歩無魚肉者不厭莱𦎟故性為欲汨

則亂心爲物動則争是以絶外交則可以守淡泊專内視則

可以全淳精

盖聞虎之躍也必伏乃厲鵠之舉也必拊乃髙是故學必潜

心然後可以有得藝能時習然後不爲徒劳

盖聞龍涎螺甲以臭爲香苦鹵酸梅用爽作味是以五氣交

感善調則收駿功五材相成善用則獲羙利

盖聞穴蟻不知飄風巢鳥不知湧溜是故閥閲之子患不識

稼穡之艱難山林之士患不識禮法之去就

盖聞方石不可以爲磨直木不可以爲輪故至情有時而當

𨼆正論有時而不陳是以明夷利貞箕子以之處巳危行言

孫尼父以之誨人

盖聞大亨不以有𪔂鼐而棄釜鬵大祭不以有犠牲而遺臡

⿰酉𬐚 -- 醢是故馬服將趙而破秦用許歴之言子房佐漢而勝楚由

董公之啓

盖聞蠖屈求伸非終於屈龍潜或躍匪固于潜是故勾踐事

吴乃成姑蘇之舉夷吾佐覇SKchar問檻車之嫌

盖聞隂陽之用道妙所憑剛柔之變鬼神所蟄故陽有闔而

隂有開剛可潰而柔可立是以玄⿱冝八 -- 𡨋廪冽而水結成氷赤熛

熺炎而金流為汁

盖聞以殺止殺聖人之不得巳以𭧂易𭧂悍夫之無所成故

牧野倒戈而三軍之役不再隂陵失路而百戰之功盡傾

盖聞知風莫過於老駝識路莫逾於老馬是以家有老僕則

故物不委諸途國有老臣則舊章不求之野

盖聞道有窮通非智可勝名有得䘮非力可成故無願乎外

不必其身之絶謗無求於物不必其言之果行

盖聞譎不可恃人覺則窮偽不可長情見而極是以剪綵爲

葩不可以受風雨𦘕布爲凾不可以當戈㦸

盖聞侏㒧之舌可習而変矇瞍之目難滌而明故教可行於

質近而道難化乎性成是以御龍之智不能訓猿以禮神農

之聖不能服豕而耕

盖聞有形之器欲虚惟虚則可以納理無形之理欲實惟實

則可以充器是故性無不誠然後能主一心心無不明然後

能應萬事

盖聞救天下之紛紛者不拘細故成天下之亹亹者不矜小

功是故剸爛肉不為利刃貫躶體不為良弓

盖聞積倉之家獨喜㐫歳舞法之吏不樂淸朝故民由此困

而俗由此澆是以去奢尚儉明君所以弭邪侈澄心省事哲

王所以淸煩囂


太師誠意伯劉文成公集卷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