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 (四庫全書本)/卷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一 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 卷二 卷三

  欽定四庫全書
  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二
  宋 張行成 撰
  觀物外篇上之中
  乾爲一乾之五爻分而爲大有以當三百六十之數也乾之四爻分而爲小畜以當十二萬九千六百之數也乾之三爻分而爲履以當一百六十七億九千六百一十六萬之數也乾之二爻分而爲同人以當二萬八千二百一十一兆九百九十萬七千四百五十六億之數也乾之初舊本作六爻分而爲姤以當七秭九千五百八十六萬六千一百十垓九千九百四十六萬四千八京八千四百三十九萬一千九百三十六兆之數也舊本闕此一節是謂分數也分大爲小皆自上而下故以陽數當之如一分爲十二十二分爲三百六十也
  乾五爻分爲大有當三百六十之數四爻分爲小畜則三百六十之三百六十也三爻分爲履則十二萬九千六百之十二萬九千六百也二爻分爲同人則一百六十七億九千六百一十六萬之一百六十七億九千六百一十六萬也初爻分爲姤倍數亦然大有初分乾得二卦爲辰小畜再分乾倍二得四卦爲日履三分乾倍四得八卦爲月同人四分乾倍八得十六卦爲年姤五分乾倍十六得三十二卦爲世一世之辰當一運之日一㑹之月一元之年以世推之至于一元皆可知也易卦六爻一爻不變生則一居下以命出性也成則一居上以性出命也故六十四卦陰陽皆自初生而八純之卦世爻皆在乎上先生分乾之數自五而起惟上不動世爻故也所以人之命門在下性門在上養生者保精養性者保神剥之上九碩果不食降而反生剥則爲復性乃生命也
  一生二爲夬當十二之數也二生四爲大壯當四千三百二十之數也四生八為泰當五億五千九百八十七萬二千之數也八生十六為臨當九百四十四兆舊本衍一四字三千六百九十九萬六千九百一十五億二千之數也十六生三十二爲復當二千六百五十二萬八千八百七十垓三千六百六十四萬八千八百京二千九百四十七萬九千七百三十一兆二千萬億舊本闕此一節之數也三十二生六十四爲坤當無極之數也
  乾坤互變九變主一子七九六十三卦而窮餘六爻不盡葢八變而三百三十六體數極矣餘八卦四十八爻當坤之一位所謂無數也易曰坤以藏之坤非真無也藏而不見所謂宻也故先天坤當無數而先生謂當無極之數者既徃之數未盡于明方生之數已潜于幽此之謂無極也若夫九變各有六爻不盡則乾坤自存其本也乾不盡而復生焉坤不盡而姤生焉故八變五十六卦餘八卦不盡體不可盡也九變三百七十八爻餘六爻不盡用不可盡也體者物也用者氣也是故數起于一二十變而至萬兆同人當之又二十變而至秭姤當之又四十變而至載坤當之是故九九老陽之變也坤當無極之數者雖八十一變未至于極亦如太𤣥八十一首七百二十九賛而天度尚餘九辰也
  是謂長數也長小爲大皆自下而上故以隂數當之所謂分數長數者有地而後有二故地上之數起于二十二者二六也二六者地二之用用之體也有地之後用已成體故天地之變化氣感于形形應于氣陽先分之以立其大限隂乃長之以充其細數也陽分則虛虚爲隂故自上而下者隂生于上爲陽中之隂也隂長則實實爲陽故自下而上者陽生于下爲隂中之陽也自隂之形數言之則爲長自陽之氣數言之則爲消葢一分之初多少已定故人夀百嵗自隂之長數而言一年爲増一嵗若自陽之分數而言則一年爲減一嵗也此葢隂陽並行相爲終始天以一三五七九而造始地以二四六八十而續終所謂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者也若迭為消長則此長而彼消彼長而此消故由子至己自六至九自少至多爲陽長隂消由午至亥自九至六自多至少爲陰長陽消此隂陽分兩各爲主者也隂陽並行者天之一而二也隂陽分兩者地之二而四也
  天統乎體故八變而終于十六地分乎用故六變而終于十二天起于一而終于七秭九千五百八十六萬六千一百一十垓九千九百四十六萬四千八京八千四百三十九萬一千九百三十六兆舊本闕此一節地起于十二而終于二百四垓舊本垓作秭六千九百八十萬七千三百八十一京舊本京作垓五千四百九十一萬八千四百九十九兆七百二十萬億也
  天圓主用用以體立故統乎體地方主體體以用行故分乎用八者體數也十六者八之偶也天統乎體故得體之數八變而終于十六六者用數也十二者六之偶也地分乎用故得用之數六變而終于十二數體者存乾之一自夬八變至同人則三百三十六又八變至姤而終則六百七十有二也數用者存大壯之四自小畜六變至臨則二百五十有二又六變至震而終則五百有四也天從體起用故由二歴六以六而終其數總二十二則五六之合而偶之者物數也故曰天終爲萬物也地攝用歸體故由六歴二以二而終其數總十有九則九十之終而合之者閏數也故曰地歸于天也天去一而數地去四而數故蓍去一而卦去四也天之有數起于乾而止于震餘入于無者天辰不見也天數至震而不用地之體雖在而無用故先終也又曰天起于一而終于七秭地起于十二而終于二百四垓者一乾數也七秭即姤數也起于一者體數以乾爲主自夬而行至姤則十六變也十二夬數也二百四垓即震數也起于十二者用數以夬爲主一分而三十爲大有之運數一長而十二爲大壯之世數先得一變足地之體然後自小畜而用行至震則十二變也地之前六變先存一變得二百九十四者蓍六用之全數也地者天之用所謂天變其體不變其用故陽常存一而乾坤用七變也
  有地然後有二有二然後有晝夜
  寒暑屬天所謂分隂分陽晝夜在地所謂迭用柔剛故曰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寒暑者乾坤之用晝夜者坎離之用也
  二三以變錯綜而成故易以二而生數以十二而起而一非數也非數而數以之成也天行不息未嘗有晝夜人居地上以為晝夜故以地上之數為人之用也二三以變者二與三竒偶相𠫵以變葢五數也地分其二故二因十二天分其三故三因三十亦參天兩地而倚數之理也後天參兩為衍數五十先天二三為變數四十二後天先虚其一以為七七之蓍數又掛其一乃合八卦之爻數先天一卦變八卦一以為本七以為用故日月以四十二為一變也後天用乾坤九六之變者隂陽寒暑之變也先天用坎離日月之變者剛柔晝夜之變也以二生者變易也以十二起者用數自夬而起其位則二其數則十二也蓍數揲一卦則存六𠕂一卦又存六者二六為地之用數故兩卦偶而後用在年則十二月在日則十二時以當天之十二次地之十二野人之十二物也天無晝夜此之謂一一非數者以其不變也以地上數為人之用故大數則一元統十二㑹自十二而分小數則一分統十二杪自十二而積也
  天自臨以上地自師以上運數也天自同人以下地自遯舊本遯誤作剥以下年數也運數則在天者也年數則在地者也天自賁以上地自艮以上用數也天自明夷以下地自否以下交數也天自震以上地自晉以上有數也天自益以下地自豫以下無數也
  先天圖以左右數之則乾兊離震為冬至迄夏至為陽屬天巽坎艮坤為夏至迄冬至為隂屬地以上下數之則乾兊㢲坎為晝屬天艮坤離震為夜屬地故師臨以上各十六卦為天之天地之天之元㑹運世之數而在天同人遯以下各十六卦為天之地地之地之年月日時之數而在地運數少而年數多天數統而地數分臨當九百兆之數同人當二萬兆之數師當七千溝之數遯當二十三萬溝之數也賁艮以上為用者四十六卦二百七十六爻則體數之用而加餘分之數也明夷否以下為交者四分之中三分為用一分為交交數主剛柔言以復為主自明夷至頥自否至坤皆八也震晉以上為有者有數主乾而言自晉至姤自震至夬皆二十七卦其爻三百二十四并乾五十有五則三百三十爻也益豫以下為無者無數存坤以為主自益至復自豫至剥各四則無數之四十八也地之交數不數謙者用數増賁以存乾故交數減謙以存坤也用數四十五卦存乾以當陽盈之六日交數十五卦存坤以當隂虛之六日地之無數起于豫者天數存乾以主有故地數存坤以主無也月以十二日以三十而變自一至萬萬極凡九十七數自乾之一至坤之二載以當無極之數六十四卦得八十一數具細𮅕在極數中
  天之有數起乾而止震餘入于無者天辰不見也地去一而起十二者地火常潛也故天以體為基而常隠其基地以用為本而常藏其用也
  地二也去一而數起十二者二六即二也皇極經世日起于乾月起于夬夬之數即十二位即第二也起乾而止震者所謂天數二十八位也若從用數去四自小畜而起至震則二十四而已所謂六變而終于十二也地之用在天故藏一于始天之體在地故隠四于終亦蓍去一而卦去四之義也用或去四者以地為用體成而後用行經世起于㑹者用至于年則其用在年故年數在地也
  一時止于三月一月止于三十日皆去其辰數也是以八八之卦六十四而不變者八可變者七舊本衍七字七八五十六其義亦由此矣
  一時本四月而用三月一月本四十日而用三十日皆為去其辰數者三用而一不用也不變者八七變而一不變天三地四天有三辰地有四行也天辰不見地火常潛天地各三本當用六而用七者天侵地以為餘分也
  陽爻晝數也隂爻夜數也天地相銜隂陽相交故晝夜相雜舊本雜誤作離剛柔相錯春夏陽多也故書數多夜數少秋冬隂多也故晝數少夜數多
  先天圖左有一百十二陽八十隂上亦然右有一百十二隂八十陽下亦然隂中有陽陽中有隂隂陽相交未嘗相無故應于人世則晝夜相雜剛柔相錯離兊當春有五十六陽四十隂坎艮當秋故反之乾㢲當夏有六十四陽三十二隂坤震當冬故反之春秋晝夜等而隂陽數不等者春主陽生秋主隂殺在日月則晝夜之數同在天地則隂陽之分異故春晝多明秋晝多暗也
  體數之䇿三百八十四
  卦數圖坤得一百上卦三十六者六六為用之全下卦六十四者八八為體之全故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應天地之全體
  去乾坤坎離之䇿為用數三百六十
  乾坤坎離四正之卦反復不變六十卦頼之以立故去之以存太極之體餘三百六十爻當一期之日以為元氣之用
  體數之用二百七十
  用數三百六十天以之而運行天之用也天地之體四其用者三故爻數有三百八十四而四卦之數有二百八十八則四分之三也爻去二十四而用三百六十則數去一十八而用二百七十所以二百七十為體數之用也自爻數而言則天不用震之八卦地不用坤之八卦也
  去乾與坎離之䇿為用數之用二百五十二也
  其言二百七十者已去乾離坎之䇿矣又云去乾與坎離之䇿何也葢用數之中仍自存體其曰用數之用則所存乾與坎離之數當為用數之體也天下之理體用無常當時為是自三百八十四言之則三百六十為用自二百七十言之則所存之十八䇿又為體矣體中有用用中有體未嘗離也存太極之體餘為天之用存天之體餘為地之用存地之體餘為人物之用常存其本用之不盡是故生生不窮
  體數之用二百七十其一百五十六為陽一百十四為陰去離之䇿得一百五十二陽一百一十二陰為實用之數也葢陽去離而用乾陰去坤而用坎也
  乾兊離㢲坎艮六卦之變共二百八十八爻陽一百六十去乾六坎二離四則所餘者一百四十有八也陰一百二十八去坎四離二則所餘者一百二十有二也其曰一百五十六為陽一百十四為陰者陽去離之隂而用乾隂用坎之陽而去坤乾坎二卦用者八陽坤離二卦去者八隂尅隂之八増陽之數所以應隂陽剛柔四象之用也去離之䇿得一百五十二陽一百十二隂者陽去四陽爻隂去二隂爻也
  是以天之陽䇿一百十二去其隂也地之隂䇿一百十二陽䇿四十去其南北之陽也極南大暑極北大寒物不能生是以去之也其四十為天之餘分耶陽侵隂晝侵夜是以在地也合之為一百五十二陽一百十二隂也
  取先天圖中隂陽之䇿應天地實用之數也乾兊離震一百九十二爻陽一百十二隂八十坤艮坎㢲一百九十二爻隂一百十二陽八十天之隂盡去矣地之陽止去其不能生物者故存坎艮四十陽以為天之餘分也乾坤之䇿三百六十當期之日先後天皆以六十卦三百六十爻當期之日故雍稱一爻當一䇿也
  陽去乾之䇿隂去坎之䇿得一舊本作二百四十四舊本作六陽一百八隂為用數之用也
<子部,術數類,數學之屬,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二>
  
  陽四卦十二爻八陽四隂以三十六乗其陽以二十四乗其隂則三百八十四也
  六六三十六卦變為八八六十四卦乾坤坎離頥中孚大小過八卦不變餘二十八卦反復視之為五十六卦八者不變體也常存乎天地間為羣用之宗其五十六卦半徃則半來者隂陽屈信升降之用也八卦位乎八方一卦統八卦得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其隂陽變化盈縮顯晦之用三畫之初數已具乎其中矣信乎一麗于數終不可逃也何以言之陽四卦八陽四隂以三十六乗其陽得二百八十八則六位四十八卦之爻也以二十四乗其隂得九十六則二位十六卦之爻也合之而三百八十四則六十四全卦之爻也隂四卦八隂四陽以二十四乗其隂得一百九十二則四位三十二卦之爻也以三十六乗其陽得一百四十四則三位二十四卦之爻也合之而三百三十六則五十六用卦之爻也陽卦之爻得六十四卦之全隂卦之爻得五十六卦之用不變之八常屬乎陽是故隂陽雖均用于天地間而凡見者皆係乎陽也陽于三百六十盈二十四如乾之䇿得七月之日而餘六也隂于三百六十縮二十四如坤之䇿得五月之日而虧六也合之得七百二十以二爻當一晝一夜則三百六十之日陽贏隂縮故晝常侵夜五刻也陽卦三百八十四陽得六位隂得二位者天之體數四用者三不用者一地之體數四用者三不用者一天盡兼之也隂卦所得存四隂位者示天地匹敵也三陽位者陽在地上則地從而有用在地下則地為無用故天統乎體地分乎用天有八變地有六變也合之則隂陽共三百八十四分之則陽數之外復有隂數猶夜之于晝故曰隂分陽也康節所謂四陽卦者謂乾兊離震屬天四隂卦者謂巽坎艮坤屬地伏羲八卦也上下左右數之四陽八隂四隂八陽其數皆不等若夫文王八卦乾坎艮震為四陽一父三男也巽離坤兊為四隂一母三女也六隂六陽其數皆等至于分隂分陽則坤兊乾坎自西南至北艮震巽離自東北至南其數亦等伏羲之易易之體也體必致用隂陽偏者用之所以生也文王之易易之用也用必立體隂陽等者體之所以成也故曰隂陽半而形質具焉隂陽偏而性情生焉深哉真天地自然之理自然之數也
  體有三百八十四而用止于三百六十何也以乾坤坎離之不用也乾坤坎離之不用何也乾坤坎離之不用所以成三百六十之用也故萬物變易而四者不變也夫惟不變是以能變也用止于三百六十而有三百六十六何也數之贏也數之贏則何用也乾之全用也乾坤不用則離坎用半也乾全用者何也陽主贏也乾坤不用者何也獨陽不生專隂不成也離坎用半何也離東坎西當隂陽之半為春秋晝夜之門也或用乾或用離坎何也主陽而言之故用乾也主贏分而言之則陽侵隂晝侵夜故用離坎也陽主贏故乾全用也隂主虚故坤全不用也陽侵隂隂侵陽故坎離用半也是以天之南全見而北全不見東西各半見也離坎隂陽之限也故離當寅坎當申而數常踰之者葢隂陽之溢也然用數不過乎寅交舊本作爻數不過乎申或離當卯坎當酉
  乾坤列上下者天地也坎離分東西者日月也去四正之外六十卦變三百六十故天道窮于六甲三十六旬為一年然天有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一年除小月又止有三百五十四日餘六度者氣之贏是為陽之盈虧六日者月行疾五十九日而𠕂㑹是為隂之縮也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天地日月猶不能齊惟其不齊所以變化不窮若齊則止矣乾全用者主嵗而言三百六十六日而後一嵗足故曰十九年而七閏天之償也以其每年不足以閏償之也坎離用半者主日月晝夜而言所謂隂陽之溢者是也夫數之贏者掛一之蓍歸竒之扐生物之氣也乾雖主一嵗之功坎離實分生物之任故乾全用坎離用半也地道無成故坎得分離坤不得分乾也是以乾坤分上下者君臣之義坎離分東西者賓主之禮坎離得相敵乾坤不得相敵也離當夘而終于申晝之分也坎當酉而終于寅夜之分也離或當寅坎或當申者卯者離之分寅則與坎共之酉者坎之分申則與離共之寅申之間坎離交而相侵昏曉之際隂陽侵而相溢自坎離之分言之以離為陽以坎為隂故曰隂侵陽陽侵隂也然離當寅未夘而已明坎當申己酉而未昏天尅地以為餘分晝常多夜五刻自晝夜之分言之以晝為陽以夜為隂故又曰陽侵隂晝侵夜也夫用數無有未寅而用交數無有未申而交者坎離之限也隂陽之溢者坎離之相勝也陽常侵隂者天道之常也若以大數言之則開物于驚蟄後閉物于立冬前者隂陽互相侵也用數多不用數少者陽侵隂晝侵夜也故乾全用坤全不用而坎離用半也
  乾四十八而四分之一分為隂所尅坤四十八而四分之一分為所尅之陽也故乾得三十六而坤得十二也陽主進是以進之為三百六十日隂主消是以十二月消十二日也
  八卦每位八十四爻六分之則每分八爻者用之體也八分之則每分六爻者體之用也離兊㢲各得二十八陽二十隂坎艮震各得二十八隂二十陽乾得三十六陽十二隂坤得三十六隂十二陽陽主用自用數言之乾得其六為三十六陽主進進之為三百六十者一年之日數也坤得其二為十二隂主消故十二月消十二日積閏之數也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有竒三十六旬為一年者正數也六日者數之贏也月行疾五十九日而𠕂㑹則兩月之間消二日故十二月消十二日也其言進之為三百六十者包餘分而言也其言消十二日别餘而言也正數六日餘分六日皇極經世之數一元三百六十運一㑹三百六十世一運三百六十年一世三百六十月一年三百六十日一月三百六十辰無非三百六十也一元十二㑹一運十二世一嵗十二月一日十二辰無非十二也陽得三百六十者六隂得十二者四亦天三地二陽六隂四之義也乾之陽數三百六十中三分用二為開物數坤之陽數十二為閏數故用數之用二百五十有二也
  順數之乾一兊二離三震四㢲五坎六艮七坤八逆數之震一離兊二乾三㢲四坎艮五坤六也
  易逆數者以右行者為逆左行者為順也此所謂逆順者以自上分者為順自下起者為逆也順數者體也故有八逆數者用也故有六用止有六者離與兊坎與艮隂陽之數同于一數也順數者若分而實合所以起用也逆數者若合而實分所以成體也左右而數皆自上而下分也始乾終坤合也數震至坤如環之圓合也四而成乾四而成坤分也
  乾四十八兊三十離二十四震十坤十二艮二十坎三十六巽四十
  震十艮二十兊三十巽四十一二三四地之四卦四維用干數地從天也坤十二離二十四坎三十六乾四十八一二三四天之四卦四方用支數天從地也震艮兊巽合之則一百坤離坎乾合之則百二十一百則十也百二十則十二也是故天數二十五合之而五十進之而一百地數三十合之而六十進之而百二十天統乎體地分乎用故天得百二十地得一百也風后太一式九宫皆右差一位則四方用偶數四維用竒數者從地也與天九宫不同
  乾三十六坤十二離兊巽二十八坎艮震二十
  此數于先天圖中皆取其陽數者也蓍去掛一而四十八䇿七九者陽數也九之象用䇿三十六歸竒十二七之象用策二十八歸竒二十乾三十六陽坤十二陽與九之䇿合三女二十八陽三男二十陽與七之䇿相反者體用不同也先天易之體也以多者致用故三女從乾三男從坤後天易之用也以少者立體故三男從乾三女從坤也
  圓數有一方數有二竒偶之義也六即一也十二即二也
  天體數四用者三不用者一地體數四用者三不用者一是故天地各有四象而乾坤各用三爻也用者重之則六故六為用數然圓數竒故天之數一而用六方數偶故地之數二而用十二六則一之變而重之也十二則一之變重之而又偶之也
  天圓而地方圓者數之起一而積六方者數之起一而積八變之則起四而積十二也六者常以六變八者常以八變而十二者亦以八變自然之道也八者天地之體也六者天之用也十二者地之用也天變方為圓而常存其一地分一為四而常執其方天變其體而不變其用也地變其用而不變其體也六者并其一而為七十二者并其四而為十六也陽主進故天并其一而為七隂主退故地去其四而止於十二也是陽常存一而隂常晦一也故天地之體止於八而天之用極於七地之用止於十二也圓者裁方以為用故一變四四去其一則三也三變九九去其三則六也方者展圓以為體故一變三并之四也四變十二并之十六也故用數成于三而極于六體數成于四而極于十六也是以圓者徑一而圍三起一而積六方者分一而為四分四而為十六皆自然之道也
  圓者之形上下兼四旁徑一圍三積之而六應三才六位故卦具六爻者用數也方者之形上下各四隅徑一圍四積之而八應四方八維故象分八卦者體數也起四而積十二者地之體四每一用三故四方分為十二次四時分為十二月者體之用也天地均有體用天圓以用為主體則託乎地地方以體為主用則從乎天一變而四地之體也天偶之而八八者天地之體也一析為四四四而十六四者地之一十六者地之四也一變為三者四之用也重之而六者八之用也四之而十二者十六之用也皆體四用三三用一不用之理也六者以六變六六三十六旬是也八者以八變八八六十四卦是也十二者亦以八變兩卦十二爻變為九十六十二月之氣亦以八節而變是也六以六變用自變也八以八變體自變也十二以八變用託體以變也天地相偶體止于八用止于六十二者地之用非天本用故天止于十干而十二支在地十二之變以八者不出乎十數皆自然之理也天變其體者變方為圓也不變其用者常存其一也謂六變之用存一而七也地變其用者併一于三也不變其體者常執其方也謂析四為十六其用十二不離乎四也六從一起去本則六存本則七陽常存一者主進也故天之用并餘分而七也四方之星與北斗日月五星皆七天之用無非七也十二從四起去本則十二存本則十六隂常晦一者主退也故地之用止于十二也一年四時一時三月一月三十日地雖執其方至于用則去一為三從天之用也圓則行圓者用也方則止方者體也變體為用皆去一者裁方為圓之義也變用為體皆并一者展圓為方之義也方者言一變三并而四四變十二并而十六則圓者當言一變四去一則三三變十二去三則九而云三變九去三則六者葢天以一變四者初自方數而來從體生用也去一為三裁方為圓矣以用為主故𠕂變即從圓數起非若地之常執其方也地以一變三者初自圓數而來從用生體也并一為四展圓為方矣以體為主故去再并之數不去初并之數者所謂常執其方也體數成于四而極于十六故皇極經世元㑹運世有十六位用數成于三而極于六故皇極經世用數之用不過六變用主天言故不及十二體主地言故不止于八也
  一役二以生三三去其一則二也三生九九去其一則八也去其三則六也故一役三三復役二也三役九九復役八與六也是以二生四八生十六六生十二也三并一則為四九并三則為十二也十二又并四則為十六故四以一為本三為用十二以三為本九為用十六以四為本十二為用
  一役二以生三去一則二者太極生兩儀兩儀見而太極隠兩儀既位乎天地人在其中以當太極則實列于三矣是故以位言之上乾下坤人為虛位以數言之一竒二偶三為真數也三生九九去一則八去三則六者三列為左右以横而變應地之體去一則八者八方而中虚也故河圖九數五居中央而八卦應其八位也三列于上下以從而變應天之用去三則六者兩儀各三位中去其三者虛人以為用也故易之重卦上下二體應乎天地而虚人也三才存二位各去其一者虛中以為用也故易之六爻兼三才而兩之應乎隂陽剛柔仁義也去三役九者一役三也三復役二九復役八與六者有體然後用行其中故三為一之役者以二為之役也九為三之役者以八與六為之役也二為三役故生四八與六為九役故八生十六六生十二天役地陽役隂以竒布偶随寓而生故偶者𠕂偶而成體也體者用之所寓偶者竒之所生故四體之中常存一焉以為之本而三為之用也是故三并一則四四以一為本三為用者體有四用者三不用者一也九并三為十二十二以三為本九為用者自十二㑹而言亦用者三不用者一也十二并四為十六十六以四為本十二為用者自十六位而言亦用者三不用者一也十六以十二為用者體之用也十二以九為用者用之用也并之者體也通本而言體兼用與不用也去之者用也去本而言用成則本退也天下之理不過體用而已自然之數如是易因而用之所以觀物以一元包㑹運世而十六位中去元之四數則十有二十二位中各去其元數則九也
  圓者六變六六而進之故六十變而三百六十矣方者八變故八八而成六十四矣陽主進是以進之為六十也
  六為用數用者陽也八為體數體者隂也用屬乎爻體屬乎卦蓍以求爻積而成卦則用在體後也夫陽以三變隂以兩變三天兩地之義也陽得其三陽主進也六六而三十六進之為三百六十故天度與爻數應之也八八得六十四而止故卦數應之也先生曰天數三故六六而又六之是以乾之䇿二百一十六地數兩故十二而十二之是以坤之䇿百四十有四與此同義夫坤數一百上位三十六天也下位六十四地也六十四卦反復視之而三十六六六之卦隠于八八之中者天以六而藏諸用地以八而顯諸仁也天託地以為體用乃随體而顯地因天以為用體亦随用而藏是故天之太極從地而右轉地之元氣從天而左行斗日相錯去乾坤離坎不用用其六十卦之爻以成一期之日則三百六十者顯而六十四者藏也












<子部,術數類,數學之屬,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