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族大全 (四庫全書本)/卷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三 氏族大全 巻十四 巻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氏族大全巻十四
  八語
  羽音 髙陽 周武王封炎帝之後文叔於許子孫以國為姓
  重侯累將
  許廣漢封昌成君女為宣帝后弟舜封博望侯弟延夀樂成侯延夀子嘉平恩侯嘉女為成帝后 許史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將窮貴極富
  書學
  許商從周堪受尚書著五行論歴仕至九卿號其門人林子高為徳行吴章為言語王吉為政事齊幼卿為文學如孔門四科王莽時林吉至九卿自表上師家大夫博士郎吏為許氏學者各從門人㑹車數百兩儒者榮之周堪傳
  張許師友
  許武漢明帝時舉孝亷産業悉以推二弟晏普一無所留晏受魯詩於張游卿為博士由是張家有許氏學
  月旦評
  許劭字子將平輿音預人與從兄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論人物每月輙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 靖字文休有廊廟器靈帝時為尚書 劭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稱平輿有二龍焉
  五經無
  許慎字叔重少博學時人語曰五經無雙許叔重作五經異義及説文觧字十四篇行於世漢獻時舉孝亷
  癡虎
  許褚事魏武為都尉勇力絶人能逆曳牛尾軍中以褚力如虎而癡號曰癡虎又曰虎侯 遷武衛將軍
  㧞宅升天
  許遜字敬之為旌陽令棄官入道道成晉元康三年八月十五日舉家四十二口㧞宅上升
  服氣
  許邁字敬𤣥六代祖肇父副皆仙台州有玉京洞邁常居之父母終遣婦孫氏還家徧逰名山餌术三年辟榖服氣一氣千息後入葢竹山為地仙子穆 五世皆仙
  交梨火棗
  許穆入華陽洞得道遇王母女雲林夫人降教之得為左卿仙侯 幼子翽小字玉斧為侍宸仙翁 後雲林與穆書云玉醴金漿交梨火棗當與山中許道士不與人間許長史長史謂穆道士謂玉斧穆旌陽族子也
  清風明月
  許詢晉髙士也劉惔云清風明月恨無𤣥度又見支姓
  孝順里
  許孜字季義親没負土作墳列植松栢鹿犯觸者皆死晉元康中舉孝亷不起詔旌表門閭號所居里曰孝順里
  長髯公
  許惇仕東魏為司徒主簿有明斷時號鉄主簿 遷殿中尚書美鬚下埀至帶省中號長髯公
  神童
  許善心家有書萬巻無不徧覽時稱為神童仕隋為秘書丞嘗製神雀頌文不加㸃筆不停麾 子敬宗姦人
  清白箴
  許紹字嗣宗隋末任夷陵守開倉活流民數十萬歸唐封譙國公 子圉師有器幹為相州刺史部内有受賕者不忍按但以清白箴賜之其人自愧卒為亷士 龍朔中拜左相 㑹孫欽寂欽明皆死王事
  死節
  許逺與張巡同守睢陽專治軍糧戰具城䧟死之睢陽至今祠享號䨇廟云 宣帝時圖像凌煙閣
  中和之氣
  許景先開元初知制誥以雅厚稱張説曰許舍人文雖乏峻峯激流然詞㫖豐美得中和之氣
  甘露嘉禾
  許法真至孝親喪廬墓有甘露嘉禾之祥天寶中表異其閭拜文館直學士
  兄弟尹京
  許孟容字公範擢進士異等元和初遷京尹奏曰臣職司輦轂當抑豪强捕責神策軍吏償富民錢八百萬豪右大震 弟季同相繼為京兆少尹龍虎榜中人
  孤進還舟
  許棠以晚年登第曰自得一第輕健愈於少年乃知一名孤進之還丹也十哲中人見吴罕
  丁卯橋
  許渾唐詩人居鎮江府口有别墅在丁卯橋有詩云裴相功名冠四朝許渾身世老漁樵若論風月江山主丁卯橋應作午橋
  大許小許
  許將字元沖宋嘉祐八年及第試寅畏以享天賦 元祐臣僚乞發司馬光墓將曰發人墓非盛徳事乃不從許世安治平四年狀元及第試剛中履帝位賦時謂
  大許小許元沖官至尚書 謚文定 子份
  百花洲
  許份字子大宋崇寧中擢甲科知鄧州政尚寛 郡有百花洲建堂其上與民同樂值歳饑公置場給食全活饑民二萬九百有竒去之日百姓遮道拜泣方之召父杜母上聞之曰許將之子賢能世其家 徙維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丞相漕使
  許申初從陳堯佐為潮州倅艤舟於岸月夜有馬騎數人云丞相漕使㑹宿於此後陳大拜許為廣東漕
  㛰制
  許荆漢和帝時為桂陽太守為百姓設喪紀㛰姻制度使知禮禁循吏傳
  女徳㛰姻
  投詩免夫罪
  許虞部女好學能詩為方勉妻夜與勉看晁錯傳作詩云匣劍未磨晁錯血已聞刺客殺袁絲 後勉與友人飲於市犯夜禁時鄭毅夫作尹囚之許氏投詩云明時樂事娛詩酒帝里風光别占春況是白衣重得侣不堪青斾自招人早知玉漏催三鼓不把金貂換百巡大抵仁人憐氣節不教孤客作囚身遂釋之
  大貴
  許廣漢女平君年十四五與歐侯氏子為姻臨當入門歐侯氏子死卜相者言大貴後為宣帝后
  許穆孫女娥黄道育瓊輝並得仙
  許飛瓊王母侍女也見董氏
  燕許 巢許 心許
  呂羽音 河東 虞夏之際封姜姓之後於呂至周失國子孫氏焉呂尚姓姜號太公事見姜姓可通作呂姓用
  著月令
  呂不韋陽翟大賈人秦莊襄以為相封文信侯作月令集著所聞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合十餘萬言名曰呂氏春秋懸千金於市能増損一字者與之
  赤兎
  吕布字奉先驍武有駿馬名赤兎時語曰馬中有赤兎人中有吕布 漢初平中以誅董卓功封温侯 曹操殺之
  吴𫎇
  吕𫎇字子明仕吴為偏將軍魯肅嘗過𫎇拊其背曰吾謂大弟有武勇耳今學識英博非復吴下阿𫎇𫎇曰士别三日即當刮目相待 孫權曰子明學問開益籌畧竒至可次於周瑜 封孱陵侯
  封侯相
  吕僧珍字元瑜童兒時有相士曰此兒有竒聲封侯相也 梁武即位以軍功封平固縣侯遷直秘書省 宋季雅市宅於其屋側問其價曰一千一百萬怪其貴宋曰一百萬買宅一千萬買鄰及僧珍生子季雅賀以錢一千乃金錢
  四俊
  吕太一自負才華唐開元中張嘉貞為中書令薦苖延嗣吕太一員加静崔訓皆位清要時語曰令君四俊苖吕崔員加静傳後為監察御史
  連錦書
  吕向字子回工草𨽻能一筆環寫百字若縈髮世號連錦書 以李善釋文選為繁與吕延濟劉良張銑李周翰更為詁觧時號五臣註 開元中召入翰林遷工侍
  瑞柳
  吕渭字君載唐建中末為禮侍時中書省有古柳枯死徳宗自梁州還復榮茂人以為瑞柳渭令貢士賦之子四人温恭儉讓
  藻翰
  吕温字和叔有竒表藻翰精好一時推尚作凌煙閣功臣贊二十二首 官至尚書郎
  回先生
  吕嵓字洞賔唐咸通中再舉進士不第逰廬山遇異人得長生訣多逰湘潭岳鄂之間嘗題岳陽樓云朝逰北越暮蒼梧袖有青蛇膽氣粗三入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 自稱回道人 四月生號純陽真人
  台輔器
  吕端字易直宋太宗欲相之或言端為人糊塗上曰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趙普相端參政普曰台輔器也與李昉同踐文館後皆登台輔昉詩云青衫共直昭文館白首同登政事堂 淳化中拜相 諡正惠 父琦孫誨
  袖中彈文
  吕誨字獻可熈寧中為御史中丞 王安石新拜參政衆喜得人誨當對舉手謂温公曰袖中彈文乃新參後温公論人才必曰獻可之先見范景仁之勇决予所不及 公捐館有朱明見之乘青角鹿云吾侍玉帝南逰為司糾也 子由庚
  夾袋冊
  吕𫎇正字聖功微時薄逰一縣胡旦父宰是邑遇之薄客有舉其詩者曰挑盡寒燈夢不成胡曰一渴睡漢耳太平初吕中甲科寄聲曰渴睡漢狀元及第矣嘗有詩云怪得池塘春水滿夜來雷雨動南山宰相狀元器業也 淳化咸平中凡兩入相在位夾袋中有冊子每四方人謁見必問有何人才即䟽之悉分門類朝廷求賢求之囊中 封許國公 諡文穆 父龜圖 子居簡龍圖直學士
  宰相才
  吕夷簡字坦夫宋真宗嘗問𫎇正曰卿諸子孰可用對曰諸子皆豚犬有姪夷簡宰相才也 仁宗朝大拜在中書二十年三冠輔相上嘗大書方正忠良四字又書懐忠之碑以賜之 嘗薦范仲淹韓琦文彦博龐籍梁適㑹公亮皆至大用 又薦陳堯佐遂大拜陳作歸燕詞有主人恩重朱簾捲之句 封許國公 諡文靖祖龜祥 父𫎇亨 五子 公沔 公著 公亮 公孺 公綽
  公輔器
  吕公著字晦叔識慮深逺夷簡曰此子公輔器也 宋熈寧中起知河南尹賈昌朝温公程伯淳餞於福先寺温公與公辨論出處不已伯淳以詩解之曰二龍閒卧洛波清此日都門獨餞行願得賢人均出處始知深意在蒼生 元祐中與温公同相歴事四朝夷簡善任智公著則持正賢於父逺矣 公簡重清儉出於天性冬月不附火夏月不用扇寡嗜慾薄滋味聲色華耀視之漠如也 御書墓碑曰純誠厚徳之碑 封忠國公諡正獻 三子 希哲 希績 希純
  徳器夙成
  吕希哲字原明方十餘歳師焦千之及長從胡安定於太學與黄履邢恕同舍至相友善後又從石徂徠孫明復講讀辨問故徳器成就大異衆人 元祐中除崇政殿説書晚年退居宿洲真掦間十餘年静坐一室日讀易一爻家事一切不問其在和州有詩云除却借書沽酒外更無一事擾公私 徽宗即位召為光禄少卿封滎陽公 子好問好問二子弸中本中 弸中子大器大器子祖謙
  江西詩派
  吕本中字居仁紹興初賜進士第除中書舍人平生因詩以窮耽禪而病清癯如不勝衣有孟浩然跨驢之象一室蕭然凝塵滿席裕如也 作江西詩派圖見徐俯子大猷大同 孫祖平祖仁
  心涵千古
  吕祖謙字伯恭號東萊先生隆興初中宏詞科 除秘書兼編修奉詔編類宋朝文鑑書成除直閣 晦庵贊其像云一身備四氣之和以一心通千古之秘推其有足以尊主庇民出其餘足以範俗垂世
  七字舍人
  吕溱字濟叔寶元中試鯤化為鵬詩云九霄離海嶠一夕過天池仁宗見之升為第一時有三魁吕溱王昻李易也溱後為中書舍人喜自重見賔客不及數言時號為七字舍人
  克己工夫
  吕大臨字與叔通六經平生著文有克己銘及克己詩元祐中為正字范内翰薦為講書未大用而卒 兄大忠元祐中拜左僕射 弟大鈞字和叔以聖門事業為己任
  殺身成仁
  吕祉字安老宋紹興中為荆湖路提刑訟簡刑清野老山謡漁童樵婦亦能稱道吕提刑之善政也 除都督謝表云願為志士殺身以成仁敢效鄙夫既得而患失可見所養遷兵部尚書酈瓊叛公死之
  勤王
  吕頥浩字元直紹興初苗劉叛公與朱勝非張浚等勤王卒能戮賊復辟李忠定寄詩有云手扶日月行黄道足履星辰上紫微 拜少保左僕射諡忠穆
  吕安與稽康相善每一相思輙千里命駕
  吕諲唐至徳以來處方靣者數十諲最知名 後拜相
  吕元膺姿儀瓌秀有直氣讜言元和中進御史中丞吕思禮長於論難諸生語曰講書論易談鋒難敵吕恭字敬叔尚氣節明隂符握機之用 三子爽壊特
  女徳婚姻
  美徳
  唐吕㳟有女三人曰環曰鸞曰倩皆有美徳
  右仙之樂
  吕荷香女仙也秦始皇時武夷君以八月十五日㑹鄉人於幔亭峯設紅雲茵紫霞褥荷香戞圓鼓奏賔雲右僊之樂武夷記
  箕箒妾
  吕公單父人見劉季曰僕相人多矣無如季相僕有弱息願為箕箒妾卒歸之即髙后也
  淑質
  吕希哲子好問娶王僖女乃沂公曽孫女也少有淑質事舅姑盡禮
  性似乃翁
  吕公著婿范祖禹吕希哲婿趙演二人性皆酷似乃翁
  擇婿
  馬亮為䕫州監司善相人時吕𫎇亨為州職官子夷簡在焉亮一見許妻以女妻怒亮曰此必為國夫人也
  識鑒
  吕範字子衡汝南人同邑人劉氏家富女美範求之母弗許劉氏曰觀吕子衡寧乆貧者邪遂與成婚 後孫策拜為揚州牧
  吕諲少孤貧程楚賔以女妻之唐乾元中拜相見程氏吕君華隂人舉進士娶里中盲女生五男皆第鼎吕 伊吕 申吕
  羽音 河南 宋共公子叚食采於禇號曰褚師因氏焉
  五經博士
  褚大前漢人居蘭陵以儒學稱通五經為博士儒林傳褚少孫受魯詩於王式亦以儒學稱元成間為博士王式傳
  皮裏陽秋
  褚裒字季野桓彛曰季野有皮裏陽秋言其外無臧否而内實有褒貶也 謝安曰裒雖不言而四時之氣備矣晉穆帝朝為征北將軍有彭城之㨗
  東南之寶
  褚陶字季雅吴人少作鷗鳥水磑二賦見者竒之居常以墳典自娱曰聖賢備在黄卷中何必外求 吴亡歸晉張華曰始得二陸謂東南之寶已盡不意復見褚生仕至中尉卒文苑傳
  餽金不受
  褚彦回幼有清譽父卒悉推家財與弟澄惟取書數千卷而已 宋明帝時為吏部尚書有求官者袖中密懐金一餅示之彦回曰公自應得官無假此物 美容儀山隂公主欲亂之彦回不肯主曰公鬚髯如㦸何無丈夫情 袁粲嘗曰褚公眼睛多白所謂白虹貫日亡宋者必此人也後歸心齊高帝以成其簒事 父湛之為丹陽尹 子賁
  從白雲逰
  褚伯玉字元璩少有隠操徃剡居瀑布山三十年滅影雲樓隔絶交徃時王僧達為吴郡盡禮徴之一至即退僧達曰褚先生從白雲逰舊矣
  登瀛洲
  褚亮字希明唐文館十八學士中人見房姓子遂良
  還笏歸田
  褚遂良字登善博渉文史工楷隸貞觀中遷諫議大夫兼起居注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記耶對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職在載筆君舉必書 為定策顧命大臣 高宗即位拜尚書右僕射上將立武后遂良力諫不納乃置笏殿階叩頭流血曰還陛下笏乞歸田里
  孝心感鹿
  褚無量母喪廬墓其所植松栢羣鹿馴服不敢觸 開元初與馬懐素更日侍讀
  詩遇
  褚載字厚之唐元和中客梁宋間以詩投襄陽節度云西風一夜墜紅蘭一宿郵亭事百般無地可耕歸不得有恩當報死何難流年怕老看將老百計求安未得安一卷新書滿懐淚頻來門館訴飢寒君牙薦之擢第褚向字景政有器量位侍中風儀端麗眉目如畵子翔字世舉為義興守郡西亭枯樹生枝以為善政所感
  羽音 江陵 鬻熊封楚本芉 -- or 𦍋 ?姓其後有以國為氏者
  親吏
  楚昭輔趙太祖親吏也開寶中拜樞密判官三司使事
  耆英㑹
  楚建中字正叔與洛中耆英㑹年七十二詩云自顧頺齡七十餘乆慙頑鈍費洪爐歸逢大老耆英㑹衰朽形骸愧畵圖詳富姓又與司馬公等七人為真率㑹公増飲食之數罰一㑹詳司馬氏
  孫楚 荆楚 吴楚
  汝羽音 江陵 殷賢人汝鳩汝方之後
  汝叔齊晉大夫君子謂叔侯於是乎知禮昭五
  汝寛諫魏舒曰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昭廿八汝郁字叔異漢和帝朝賈逵薦之累遷魯相以徳化人巨
  巨武東漢人為荆州刺史
  巨無霸身長一丈大十圍王莽以為壘尉光武本紀
  巨覽漢順帝時梁啇辟為掾史梁啇傳
  巨師古宋髙宗時為統制官討戚方三戰三勝
  
  所忠漢武時為諫議大夫司馬相如病上使所忠徃収遺書得書言封禪事
  
  處興仕漢為北海太守
  處子漢辯士也著書九篇
  莒伯益之後封於莒其後以國為氏
  莒誦仕漢為緱氏令
  九麌
  啇音 京兆 劉累之後在周為唐杜氏成王滅唐遷封於杜其後遂為杜氏
  定策功
  杜延年字幼公周少子也寛厚明法律 昌邑王廢延年勸霍光立宣帝帝即位以其定策安宗廟封侯益土出即奉駕入給事中居九卿之位十餘年 五鳳中乞致仕天子賜安車駟馬罷就第 諡敬侯 六子 欽最知名
  小冠子夏
  杜欽字子夏少好經書目偏盲茂陵有杜鄴與欽同姓字故衣冠謂欽為盲杜子夏欽惡之乃著小冠髙廣才三寸由是更稱為小冠杜子夏而鄴為大冠杜子夏云建始中詔舉直言之士詣白虎殿對策欽對畢賜帛
  罷後拜為議郎復以病免 兄綏以列侯奉朝請 綏子業嗣
  草書
  杜度字伯度東漢人與崔實皆工草書張伯英自云上方崔杜不足謂度與實也
  駁堯
  杜林字伯山博洽多聞時稱通儒初客河西拘於隗囂而不屈節弟成卒囂聽持䘮歸遣刺客楊賢遮殺之賢見其身推鹿車自載弟喪嘆曰我雖小人何忍殺義士因亡去光武召拜侍御史引見問以經書時議郊祀多以漢當祀堯林曰漢業特起功不縁堯故云杜林駁堯為大司空
  杜母
  杜詩字公君建武初為南陽太守政治清平造水排去聲農器百姓便之郡内比室殷足人歌之曰前有召父後有杜母 視事七年政化大行
  杜父
  杜預字元凱博學朝野號曰杜武庫言無所不有也晉泰始中為河南尹以孟津渡險請建河橋於富平津羊祜舉預自代拜鎮南將軍伐吴既克江陵曰譬如
  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刄而解無復著手處也吴平封當陽侯 還襄陽倄召信臣遺迹用滍淯諸水浸原田萬餘頃衆庻頼之號曰杜父 預身不跨馬射不穿札而用兵制勝諸將莫及 功成之後耽思經籍作春秋左傳集解嘗對武帝曰臣有左傳癖 子錫
  針氊
  杜錫字世嘏累遷太子舍人亮直忠烈屢諫太子太子患之置針於錫所坐氊中刺之流血
  神仙中人
  杜乂預之孫美姿容王逸少目之曰膚如凝脂眼如㸃漆神仙中人也劉惔曰衛玠神清杜乂形清早卒
  赤松峯
  杜曇永好仙道玉笥山古名羣玉峯有三十六峯二十四洞洞中有郁水坑杏花䲧山有赤松峯飛仙峯養素臺乃漢九真人杜曇永蕭子雲煉丹得道上昇之處
  良相
  杜如晦字克明少英邁負大節髙孝基見之曰君當為棟梁用願保令徳房𤣥齡曰如晦王佐才也 太宗即位進右僕射與𤣥齡共筦朝政房善謀杜善斷二人深相知當世稱良相必曰房杜 皮日休七愛詩云吾愛房與杜貧賤共聫歩黄閣三十年清風一萬古 封萊國公子覯荷貶死 弟楚客位工尚書又見房氏
  蘭臺
  杜淹字執禮如晦叔父也有材辯袁天綱謂曰公蘭臺學堂全且博將以文章顯 貞觀中檢校吏部尚書
  杜固
  杜正倫舉秀才一門三秀才與城南諸杜昭穆素逺求同譜不許諸杜所居號杜固世傳其地有旺氣時正倫為中書侍郎建言鑿杜固通水以利人既鑿川流如血自是南杜不振 貞觀初魏徴薦之
  真宰相
  杜景佺唐武后朝同平章事后於秋季出梨花一枝以示宰相朝臣皆賀景佺獨曰宰相助天理物而不和臣之咎也后曰真宰相
  五代五相
  杜如晦五世孫元頴元頴姪審權審權子讓能讓能子曉五代五人拜相
  百紙參軍
  杜暹五世同居明經擢第補婺州參軍秩滿歸吏以紙萬畨贐之受百畨號百紙參軍 開元中同平章事
  幕中六客
  杜鴻漸張鎰喬琳陳少游杜黄裳髙郢六人皆郭汾陽幕中客也後俱拜相
  撰通典
  杜佑字君卿嗜學雖貴夜分猶讀書撰政典三十五篇又參益新禮為二百篇號通典奏之優詔嘉美 順宗朝拜司徒封岐國公
  秃角犀
  杜悰字永裕佑之子仕唐十擁旌節兩登相位三掌邦計一判版圖凡三十七仕出入朝廷垂六十年而未嘗薦進幽隱佑之素風衰焉故時號秃角犀
  小杜
  杜牧字牧之有竒節不為齪齪小謹詩情豪邁人號為小杜以别杜甫云本傳作阿房宫賦辭甚警㧞太和初崔郾試進士吴武陵見郾袖中出牧賦搢笏讀之曰牧方試有司請以第一人處之牧果異等文藝傳客牛竒章幕為書記微服逸逰有詩云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纎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嬴得青樓薄倖名逰湖州觀水戯後守湖州有自恨尋芳到已遲一詩 守黄州有詩云平生五色線願補舜衣裳詩話㑹昌中遷中書舍人時稱杜紫微 弟顗 姪阿宜
  緑衣少年
  杜黄裳字遵素微時潘孟陽母問末坐緑衣少年何人乃黄裳也曰此人全别必是貴人 元和初拜相封邠國公
  文章四友
  杜審言字必簡才髙傲世曰吾文章當得屈宋作衙官吾筆當得王右軍北面 與李嶠崔融蘇味道為文章四友與盧藏用等為方外十友 中宗朝為修文館直學士病甚謂宋之問曰甚為造化小兒相苦 子閑閑子甫
  詩史
  杜甫字子美衮州人少貧舉進士不第困長安天寶末奏賦三篇帝竒之使待制集賢院 肅宗立甫上謁拜右拾遺因上書救房琯黜客秦州流落劍南依嚴武武表為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 嘗從李白髙適過汴州酒酣登吹臺慷慨懐古人莫測也 大歴中客耒陽一夕大醉卒少與李白齊名時稱李杜韓詩云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 宋子京贊云善陳時事千言不少衰世號詩史殘膏賸馥沾丐後人多矣
  射䇿第
  杜勤甫從姪也下第歸甫作詩别之云只今年才十六七射策君門期第一
  九華山人
  杜荀鶴字彦之隸業九華山號九華山人 長於宫詞為唐第一有詩云風暖鳥聲碎日髙花影重時稱杜詩三百首妙在一聫中
  清白宰相
  杜衍字世昌擢進士甲科 知乾州未滿歳改知鳳翔二邦之民争於境上一曰我公也汝奪之一曰今我公也汝何有焉 慶歴中大拜時號清白宰相 封祁國公 至和中退居睢陽與王渙等為睢陽五老錢明善為序云蹈榮名而保終吉却貴勢而躋遐耉白首一節人生所難衍詩云五人四百有餘歳俱稱分曹與掛冠天地至仁難補報林泉幽致許盤桓花朝月夕隨時樂雪鬢霜髯滿坐寒若也睢陽為故事何妨列向畵圖看
  三豪
  杜黙字師雄豪於歌石曼卿豪於詩歐陽永叔豪於文黙上永叔詩云一片靈臺掛明月萬丈辭熖飛長虹乞取一杓鳳池水活取乆旱蟠泥龍
  隠士風
  杜介之瓊州人真純野逸有隠士風李光贈詩云白鬚映紅頰疑是羲皇人
  杜殿院
  杜莘老宋紹興中為侍御史不畏强禦罷去朝士祖道東門者百餘人雖武夫賤隸誦説骨鯁敢言之臣必曰杜殿院云
  杜康善造酒以酉日死故酉日不飲食㑹客
  杜周漢武時為廷尉二子夾河為郡守家貲累鉅萬杜喬字叔榮與周詡等八使廵行天下號八俊杜密漢桓靈時黨人與李膺齊名號李杜
  女徳婚姻
  能詩
  杜羔妻劉氏能詩羔登第未回寄詩云長安此去無多地鬰鬰葱葱佳氣浮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處樓羔得詩即回
  廐中騏驥
  杜廣初為劉景廐卒景問其意廣申敘有條景執其手曰吾乆負賢者告其妻曰為女求夫三十年不覺廐中有騏驥於是妻之後廣為商州刺史
  問疾得婚
  宋杜驥年十三父使之徃問同郡韋華疾華子𤣥見而異之以女妻焉後為青冀二州刺史拜左將軍
  教兒讀書
  杜衍微時客濟源縣縣令知其必貴令大姓相里氏與之結婚不成衍别娶而亡令曰相里氏女當作國夫人矣乃召相里氏之弟曰秀才杜君人才足依當以汝女弟事之議定其兄悵然曰俾教諸兒讀書耳未成婚而衍登第相里氏兄厚資徃見之衍曰婚議定其敢違但某出仕頗憂門下無教兒讀書者耳相里兄大慙以歸
  求佳婿
  杜衍有女夫人鍾愛之必求佳婿以妻蘇舜欽見蘇氏杜姥晉武帝朝崇進為廣徳縣君見裴氏
  杜有道妻能教子以禮法
  杜悰二子登第人謂非其母賢不能成其子
  杜羔有至性於兵亂後訪求得母而奉養焉
  妓妾
  杜鴻漸以司空鎮揚州韋應物為蘇州刺史過之杜出二妓為宴韋為賦司空見慣一章一作劉禹錫過洛杜牧為分司御史李聰召宴牧酒酣瞪目問聰曰聞有愛妾紫雲者孰是宜以見惠朗吟兩行紅粉一章杜大中有愛妾能詞一日題臨江仙有彩鳳隨鴉之句大中見之怒云鴉且打鳳掌其面至項折而斃杜秋娘金陵女也為李錡妾每唱金縷衣一曲杕杜 小杜 老杜 房杜
  羽音 扶風 周伯禽封於魯其後以國為氏
  天下士
  魯仲連齊人竒偉倜儻其師稱之曰吾弟子雖小千里駒也時秦圍趙急魏遣新垣衍説趙請帝秦仲連見衍曰彼即肆然為帝連有蹈東海而死耳秦軍聞之却五十里衍曰吾乃今知仲連為天下士平原君遂欲以千金為魯連夀連笑曰所貴乎為天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 齊田單問策於仲連下狄又破聊城歸言於齊王欲爵之仲連逃於海上曰吾以富貴而詘於人寧貧賤而輕世肆志焉
  三異
  魯恭字仲康漢建初中為中牟令以徳化為理時郡國螟傷稼獨不入中牟河南尹使肥親徃視之㳟隨行阡陌與坐桑下有雉止其旁旁有兒童親曰兒何不捕之兒曰雉方將雛親起曰蝗不犯境化及鳥獸豎子有仁心此三異也 是歳嘉禾生㳟便坐中 位至司徒子撫 弟丕
  五經復興
  魯丕字叔陵通五經以魯詩尚書教授為世名儒門生就學者百餘人闗東號曰五經復興魯叔陵 建初中舉賢良方正位至侍中再為三老
  指囷
  魯肅字子敬臨淮人家富而好施周瑜嘗𠉀之求資粮肅家有兩囷米各三千斛指一囷與之仕吳為奮武校尉
  錢神論
  魯褒西晉人好學洽聞傷時貪鄙作錢神論以譏之
  十州節度
  魯炅唐將也屢破安史兵拜襄鄧十州節度使 封金鄉公
  魚頭公
  魯宗道字貫之宋真宗朝與劉曄同為正言 後拜諫議大夫參大政號魚頭參政又曰魚頭公因其姓且言其骨鯁如魚頭也 營小室朝退獨坐名曰退思堂上嘗追念其忠御筆題壁曰魯直 諡肅簡
  仙道
  魯妙典女道士也入九嶷山仙去
  魯賜漢人受詩於申公後為東海太守有亷節魯勝漢隠士為建康令稱疾去官再徴為博士不就鄒魯 東魯 參也魯
  羽音 齊郡 堯時有庾大夫其後以命為氏
  徴君
  庾乘漢桓帝時人少給事縣廷郭林宗見而役之勸遊學遂為諸生傭後能講論徴之不起號徴君 孫峻
  俊秀
  庾峻字山甫有髙才蘇林嘗謂之曰君兄弟俊秀此由尊祖之積徳也 贊云頴川多士峻亦飛英 子敳
  卿用卿法
  庾敳字子嵩少有逺韻家富而性儉劉輿欲擠之説太傅越就之換錢千萬越遂問敳敳頺然已醉徐答曰下官家有二千萬隨公所取劉乃服庾曰可謂以小人之慮度君子之心 王衍不與之交敳卿之不置衍曰君不得為耳敳曰卿自君我我自卿卿我自用我家法卿自用卿家法衍甚竒之 晉東海王越署為軍諮祭酒從子亮
  月夜登樓
  庾亮字元䂓晉咸和中自中書令出鎮武昌諸佐史殷浩軰乘秋夜登南樓亮忽至曰老子於此興復不淺便據胡床而浩等談詠竟夕 嘗與陶侃談宴噉薤而留白雲故可以種侃稱嘆 四弟 懌氷條翼 三子彬義龢
  異行
  庾衮字叔褒舉秀才清白有異行世號庾異行性友愛晉咸寧中家大疫二兄病亡衮獨扶持不去
  蓮花幕
  庾杲之字景行性清儉食常有韮葅瀹韮生韮任昉戯之曰誰謂庾郎貧一食有二十七種 為王儉長史時以為入蓮幕見王氏仕南齊位至侍中柳世隆曰使杲之為蟬冕所映彌有華采
  青雲遼亮
  庾易字幼簡性恬静以文義自娱長史袁彖欽其風贈以鹿角書格蚌盤蚌研牙筆併一詩曰白日清明青雲遼亮昔聞巢許今聞䑓尚易以連理凡竹翹格報之齊主詔徴不就 子黔婁肩吾
  天台逸民
  庾肩吾字慎之與劉孝威徐防王囿等十人在晉安王府抄撰衆籍號髙齋學士隠居天台號天台逸民 子信
  徐庾體
  庾信字子山為文綺麗盛為都下所稱與徐陵齊名號徐庾體 梁簡文帝開文徳省置學士徐庾並充其選
  同年學士
  庾敬休與柳公權李紳髙越韋表微同年皆為翰林學士
  十八學士
  庾子元少負才名開元中拜張説 徐堅 李述 趙㸃 賀知章 趙冬㬢 馮徳選 庾子元 侯行果毋照 張㑹真 咸冀宣 李子訓 東方顯 陸𤣥泰 季良 金欽孫 吕向為十八學士圖形含豪亭御為贊
  庾翼字稚恭少有經綸大畧咸康末代兄亮鎮武昌庾蘊與永和修禊成五言詩一首見王氏
  庾域梁文帝異其才曰荆南杞梓其在兹乎
  庾叔奕參掌太史撰靈臺秘苑百二十卷
  庾承宣登貞元八年第號龍虎榜見齊姓
  庾詵性愛林泉諡貞節處士南史
  庾純博學有才義為世儒宗晉史
  女徳
  箕箒之訓
  庾衮兄女名芳將嫁刈荆苕為箕箒以訓之曰事舅姑洒掃庭内婦道也
  大庾 徐庾 我庾 夾庾二引
  羽音 范陽 殷王祖甲祖乙支庻因氏焉
  擊楫誓江
  祖逖字士稚有英氣晉元帝拜為豫州刺史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恢定河南復欲推鋒越河掃清冀朔㑹有妖星見逖曰為我矣果卒又見劉琨
  神鎚
  祖納字士言有操行時梅陶鍾雅數談論納輙困之曰君汝潁之士利如錐我幽冀之士鈍如鎚持我鈍鎚捶君利錐錐當摧矣陶雅曰神錐不可得鎚納曰我亦有神鎚晉史
  巧思入神
  祖沖之字文逺明歴法造指南車欹器千里船有巧思入神之妙 宋初直華林學省 子暅之傳家業南史文學傳
  聖小兒
  祖瑩字元珍八歳誦詩書親屬呼為聖小兒 常云文章須自出一家機軸成一家風骨何能與人同生活也與袁翻齊名時語曰京師楚楚袁與祖洛中翩翩祖
  與袁 仕元魏十二歳為中書學生 遷祭酒秘書監
  定雅樂
  祖孝孫唐武徳初為太常少卿與張文收定樂製十二和以法天之數號大唐雅樂禮樂志
  皇極箴
  祖無擇罷濟南自歴山南走三百里别明復先生徂徠相與講道徳究經史耽雲霞玩水石舉觴賦詩五日方去 知袁州興學李秦伯為記 宋治平初知制誥獻皇極箴
  婚姻
  祖無懌晚年議徐氏婚徐氏必欲訾相其人祖貎寢同舍馮京秀美諭媒妁俟馮出則紿之曰此祖學士也徐見而喜遂成婚後竟以反目仳離歐公詩云早歳多竒晚方偶謂此也
  彭祖 黄祖 鼻祖
  武羽音 大原 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曰武因以為氏
  國士
  武陔字元夏弟韶字叔夏次弟茂字季夏並總角知名劉公榮見之曰三子皆國士也 後俱仕晉為顯宦
  隱居龍門
  武攸緒則天兄惟良子也恬淡寡慾好易及老莊書隠居龍門少室間冬蔽茅椒夏居石室晚年肌肉消省瞳有紫光晝能見星
  隱嵩山
  武平一名甄博通春秋崔日用相與詰難語塞乃曰吾請北靣 武后時隱嵩山屢詔不起中宗即位召拜脩文館學士
  真宰相器
  武元衡字伯蒼徳宗歎其才嘗對延英上目送之曰真宰相器 元和中拜相時淮蔡用兵悉以機政委之
  扇揮𤓰蠅
  武儒衡字延碩有風節氣韻髙雄論事風采 時元稹倚宦官知制誥儒衡鄙之㑹食𤓰蠅集其上儒衡揮以扇曰適從何來遽集於此一坐皆失色 寶厯初遷中書舍人
  武渉盱台人項羽使説韓信三分天下
  武允成宋淳化中為太子中允與至道九老見李昉
  婚姻
  降勑結親
  武士彠為荆州都督喪妻唐髙祖曰隋楊逹為納言有女志行賢明可以輔徳遂降勑結姻庻事官給
  武殷謫官潮陽太守韋安貞以女妻之數月而卒武崇訓尚中宗安樂公主光艶動天下
  步武 孫武 蘇武
  伍羽音 安定 楚大夫伍舉之後
  班荆
  伍舉楚大夫邑於椒故曰椒舉襄二十六年奔晉蔡聲子遇之鄭郊班荆相與坐而言
  烈丈夫
  伍員字子胥父奢兄尚為楚平王所殺員奔吴導吴伐楚以報父仇 後因諫吴王夫差不從太宰嚭讒之王乃賜子胥屬鏤之劍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為立祠於江上命曰胥山 太史公曰隠忍就功名烈丈夫也
  伍喬星
  伍喬南唐人力學詩調寒苦常有羸童瘦馬之嘆山中浮屠夢一大星人曰伍喬星也既覺訪得喬傾資奉之後舉進士第一試畫八卦賦 與張洎相友善張為翰林伍為歙倅詩寄張云職事乆參侯伯幕夢魂長逹帝王州又云遥想玉堂多暇日花邊誰伴出城逰張言於上召為考功郎
  伍被事漢淮南王為中郎王隂有邪謀被數微諫伍朝字世明晉逸民也㳺心物外守静衡門
  行伍 羞與噲等伍
  古羽音 新安 周太王古公之後
  筆公
  古弼代人也頭尖魏太武命之曰筆頭時人呼為筆公數進克諫帝曰筆公可謂社稷之臣 以功拜立節將軍賜爵霓夀侯遷尚書令
  縣令箴
  古之竒唐人作縣令箴云政不欲猛刑不欲寛寛則人慢猛則人殘小惡無為涓流成池片言可用毫末將拱勿輕小道大車可覆不恕而明不如不明不通而清不如不清
  弔古 稽古
  扈羽音 京兆 夏有扈氏之後以國為姓
  碧鮮賦
  扈載有文名常逰相國寺見庭竹可愛作碧鮮賦題壁間周世宗命黄門録進稱善乆之
  太平御覽
  扈𫎇宋開寶中知貢舉擢進士合格者八人 與李昉以羣書編類賜名太平御覽
  扈寅仕晉為尚書令史以非罪繫獄廷尉劉頌理出之
  宫音 扶風 晉大夫輔躒之後
  輔公祐仕唐為録事李太白贈以詩云鸚鵡洲横漢陽渡水引寒煙没江樹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
  商音 潁川 晉鄔大夫之後以郡為姓
  鄔彤工草書如寒林棲鴉黄詩注
  
  萭章字子夏漢元成間俠士也在長安城西號西城萭子夏為京兆尹門下督從至殿中諸侯貴人争揖之















  氏族大全巻十四
<子部,類書類,氏族大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