毘陵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十六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十五 毘陵集 卷第十六
唐 獨孤及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趙氏亦有生齋刊本
卷第十七

毘陵集卷第十六

 朝散大夫使持節常州諸軍事守常州刺史賜紫金魚袋獨孤及

  序下十四首

   崔中丞城南池送徐侍郞還京序

   送蔣員外奏事畢還揚州序

   揚州崔行軍水亭泛舟望月醼集賦詩序

   送武康顏明府之鄂州序

   送六合林明府赴選序

   送崔詹事中丞赴上都序

   送李副使充賀正使赴上都序

   送孟評事赴上都序

   送柳員外赴上都序

   送崔員外還鄂州序

   送朱侍御赴上都序

   送少欲上人赴天台國淸寺序

   送陳贊府兼應辟赴京序

   送司華自陳畱移華陰赴任序

  崔中丞城南池送徐侍郞還京序

侍郎昔爲河南督郵河陽令其解龜也東人思其遺美

今出入夷險歴二十英華作三十餘載而一來廳樹未老佐吏

半在公位望章綬輝光城邑觀者榮之而東都主人亦

以籩豆醆斚徵會脩好之不暇凡萃止十有五日而去

去之日主人歎瞻佇英華作仰之莫及也故又釃酒于此池

池上有雙綵艫與竹齋對布賓主位于罇之左右而蘭

臺金閨建禮承明之英十有八人序列其次池外有闕

塞雙嶺遙作外戸嵩高逶迤數峯當窗伊洛春樹若刺

繡布錦仙桃火燃顧我則笑於是遊眺之不足則舉白

以相勸而狂歌送之唱櫂鳴桹簫鼓陳乎其閒醉中疑

三江五湖去人不遠謂千慮萬事無非妄作況少別可

以興愴乎但駟馬行塵明日將遠登而無賦謂罇酒何

宜歌而詩之且以見追攀者之志志字英華作心也

  送蔣員外奏事畢還揚州序

揚州牧趙國崔公使其部從事侍御史吳興蔣晁如京

師條奏官府之廢置歲月之要會其來也吳楚之衆君

子酒而詩之而薛水部弁李司直翰雙爲之序以冠篇

首旣將命趙公拜左僕射蔣侯加尚書郞之位其還也

之子日執書卷以言於朝曰始者與數賢別賴斯文故

常若在眼今幸而遷秩行車在門明旦離羣想今日之

會亦猶於此而思彼也非置書袖中人謂我何然後西

人之舊者皆賦韻道別而鄙夫和之詩大略蓋美蔣侯

以才智任職有周爰咨諏之用而將事不墜專對不辱

能一其心以佐大府之政政靡小大唯公是謀謀之臧

歸于府不知我者則謂我專趙公所以有成瑨坐嘯之

論而無慙示樂羊𧩂書之篋而不疑斯可謂之明矣今

也于歸腰曳兩綬然濁涇素滻春水始生秦原靑靑諸

草皆秀可共樂也而又別焉凡我同僚是以有瞻望不

及之歎故送遠之志悉形于文

  揚州崔行軍水亭泛舟望月醼集賦詩序

言同者無約束而信心同者未謔浪而樂聲應情至則

不俟外奬況遺言之言造適之笑與杯中物池上月風

弦五者合以貺余歡其可勝旣乎于時衆君子棲公

翰林如翔鳥之得茂樹也至是登于仙舟泳彼新流掇

芳翫奇以永今日日不足故用夜漏繼之羽觴未及數

覆銀河横而金波上樂作神王百憂如失而弦繁管淸

悲歡交乎其閒則高歌爭進或道舊以泣酒酣意眞樂

極感至故也當斯時視身後之竹書鼎銘猶稊米芻狗

也況細故乎二三子醉猶能賦且酌且詠余屬而和之

其詩云明月借秋興流光在此池山公顧我厚酩酊稱

未疲勿謂嘉會易但憂離别隨飽君醉中德敢使松心

  送武康顏明府之鄂州序

多故以來于祿者進必欲速大抵悉弃夷道而趣捷逕

顏子獨曳儒服非其知己之命不苟合非稽古力所致

不妄動今其來斯也不以賄不以名不以遊眺挾策讀

書藝成而去君子哉若人耶將以特舟片帆泝𭰁于大

江秋濤之中涉彭蠡歴西塞浮于潛踰于沔吾子安于

忠信亦當安于風波況滔滔江漢茫茫禹跡乎于此乗

渚返顧齊吳㮄以擊汰其聲可想司馬子長浮沅湘窺

九疑亦此路也足以覽古乗興窮極視聽行將搜異不

暇懼於何有凡今賦詩以抒居者之思且用勗吾子四

方之志云爾

  送六合林明府赴選序

今之爲邑者袛事趣辦而巳矣之子獨以公廉不苛聞

于朝英華有廷字夫公則能力英華作廉廉則不苟英華作苛不苛則

無害六合之人飽是三德故家肥人讓而名隨之宜

無宜其黜陟幽明英華作考績之日首冠賢能之選也宜哉

上方勤恤人隱渴良吏如不及之子令問將與位偕行

當見函浴春物迎馬首於千里之外勿謂蕪城衰草足

愴遠別二三子何以持贈其歌詩乎

  送崔詹事中丞赴上都序

初公由尚書郞出佐蜀郡無何熊軾暢轂專席而坐休

績布于巴漢天子器之時人謂公逸足駸駸視公卿

歩武耳旣而剖符驅傳出入吳楚專五城佐三府府罷

身退復藏於密岀處之道歴二十載而未光知公者不

堪其歎公未始屑於胸臆貞直廉讓之德內充故也夫

貞則專直則固廉則不競讓則後時故其寵不及而名

益茂也宜哉今上方厲精熙載用官人安民爲急百工

以釐不至者知罪故公朝賁然伏軾入闕時然後行動

而不格在是伇也銷憂者莫若酒酒中樂酣可以道千

里之意者莫若文羣賢詩之以送遠葢古人雜佩以贈

之之流也

  送李副使充賀正使赴上都序

之子領祕書著作于是邦參我軍事事必肅謀必忠居

處必恭三年矣而身無擇行職無粃政政之和非吾子

曷賴今兹將東諸侯之命朝于京師稱壽之儀舉專對

之才達是行也將爲度材者所得豈復顧池中乎正月

元日和氣資始大行設九賓於蓬萊前殿皇帝輦出百

辟奉賀公將以此時捧章奏於雲陛之下得觀虞舜之

九成簫韶塗山之萬國玉帛況惟仲氏典司宸翰棠棣

之華交映於朝斯可謂之榮矣懋修乃職尚愼行邁勉

從欒伯之戒將復臧孫之烈至如遵大路之歎不足爲

吾子設矣吾嘗同寮且士龍之執也江樓醉别何用貺

遠以其章句當佩玉瓊琚乎

  送孟評事赴上都序

孟子以鄕舉秀才射策甲科二十年矣同時中楊葉者

今或蔚爲六官亞卿或彤襜虎符秩二千石而孟子猶

羸馬靑袍客江潭閒遇與不遇何其寥夐也然君子不

患貧患業不修不患位下患道不行孟子言忠信行篤

敬好學工文令名藹然今兹入關有司之喜也諸公展

相遇之禮其肯不以推之輓之爲己任見三月四月之

交澧灞之閒王雎飛鳴草木暢茂是吾子彈冠之時也

二三子不可以不賦

  送柳員外赴上都序

初弱用之拜也吏者隱者相見皆賀曰朝廷搜賢不遺

邱壑中人則搢紳之賢者日至矣未有賢人至而太平

不興者而弱用獨以衰疾行邁爲憂諌議大夫昌黎韓

幼深貽弱用書曰君子之命知己之遇其可易乎由是

不敢言病卽日戒路夫君子之道進不苟容退不懷安

不以欲咈人不以私弃公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弱用之

心也仁矣哉與夫捨龜觀頤自盛以槖者異矣方今主

上用文思柔遠魏邴謀謨唯賢是渴想見庬眉大冠俯

僂於朝廷與公卿大夫言三代故事由入金馬石渠之

署國人孰不宜之今之史臣樂安蔣鎭博陵崔儒頃與

弱用同以德進儻與夫二君子道舊必話鄙夫疲於郡

齋之狀勿使不知我者謂我不思若夫抒今日秦吳之

別斗酒之外詩而已矣

  送崔員外還鄂州序

員外曳朱組擁使節將鄂州牧御史中丞吳公之命方

舟如吳祗役蕆事肆覲伯姊展歡申悲浹辰而還飮水

恪愼夙夜匪懈孝悌友恭形於容止追攀者觀禮於公

見公之仁繄公之先德與位偕由大王父已下一門三

太子保傅二御史大夫一宰相四二千石家之範可刑

於國今則兄掌冬官弟列郞署閨門怡怡花萼相鮮欲

辭必復之榮朝廷其肯捨諸永言夙昔將繼舊好惠而

顧我其敢不以久要爲荅雖嘉肴充圓方旨酒盈樽罍

祇攪別緒不足慰瞻望不及之歎故可以於此乎言詩

  送朱侍御赴上都序

子以才茂經明鄕黨稱仁起褐衣四五年超參夏口軍

事同時諸生有未登賢能之書者公以惠文冠出入殿

中蘭臺其以文章干祿何啻如拾芥吳中賢士大夫由

是益勸今復戒鞅而西言赴所從昔陸士衡入洛張華

如舊相識之子之文章粲然有昔賢風采彼茂先之徒

其肯捨吾子乎將子獻詩著論特僃風雅以宣上德抒

下情爲己任勿獨誇吳趨閶門之廢興辯蓴羮羊酪之

優劣而巳急賢之日何患人不己知凡今贈別皆吳士

  送少微上人之天台國淸寺序

或問上人曰文者所以足言也言說將忘文字性離示

入此徒無乃累一相乎荅曰稱示入者過矣以習氣未

之泯也率性修道庶幾因言遣言故欲罷之而未能耳

時人謂上人爲知言知道歲次乙卯自京持鉢而來給

事中天水趙公涓賦詩抒別卿大夫已下屬而和者二

十七章旣而飛錫濟江休于晉陵又東至于姑蘇將涉

震澤踰會稽上天台至國淸上方而止趣靜境者不料

遠近登漸門者不計歲月則上人還斯詎可知也上人

之文章可得而聞也諸公將議遠別得不以斯文爲贈

  送陳贊府兼應辟赴京序

初公讀梁竦傳始慨然薄遊恥揭其公器退而耕於楚

縣知言者以爲子眞吳都禦宼圃田卜商西河與公道

雖不同其操一也羿工於中微拙於使人無己譽固知

大名之下天爵難讓十二載冬十月果以公才徵龍泉

自惜暫隱牛斗之次美玉無脛竟爲秦人所得且晉以

梁山召伯宗漢以明堂延申公尊德問禮於斯爲盛況

朝廷頓八紘久矣頃來儒服立於魯人之門者公祇命

鉉將濯纓而孤矣當貞女不字十年反常及大翼怒

飛知一日幾萬問離羣何贈請賓賦車乗主人賦南有

嘉魚以代零雨之什

  送司華自陳畱移華陰赴任序

去年春公自京兆北部尉謫掾陳畱議者或歎公大才

未光直道而黜君子則曰否患德不立不患遇坎始用

舉至是雖速𧩂何傷有才與時不遠而復其明年春肆

大眚冢宰量殿最厚薄以令聞遷公于華陰然後知朝

廷之祿用也華陰者左崤函右雍州潼津鍾池綴于分

野長河太華爲之襟帶甸近所以難其選地雄所以寵

其秩公將以利器刃物淸機臨人吾見岑公孝不得專

美于南陽大火初落昊天欲高遠山雲開歸路秋色請

各抒別操使行者得歌而咏之


毘陵集卷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