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盛京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1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一百十五 欽定盛京通志 卷一百十六 卷一百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盛京通志卷一百十六
  國朝藝文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盛京通志卷一百十六
  國朝藝文
  
  聖駕東巡恭紀八賦有序 甲戍   曹秀先
  <span id="往在乾隆八年秋">[[#往在乾隆八年秋|往在乾隆八年秋]]
  天子東巡狩奉
  皇太后慈駕祀
  列祖陵禮明樂備
  恩賚下行於今一紀攷之
  典章重舉
  盛事情深文明廷臣濡毫以宣我
  皇上功德於禮宜之臣厠班西垣舊職太史之時之地之事之法雖弇陋願効嘏詞謹拜手稽首以颺言分為八賦義總一篇齊心滌慮仰塵
  御覽
  第一賦
  臣秀先曰熱河有避暑山莊係
  聖祖時締構我
  皇上冲齡扈
  蹕於此迨登
  大寳有事
  秋狩間憩息焉今者
  東巡大典自夏渉秋先期
  駐輦緬維
  先烈景企何窮
  進法
  祖賦為第一
  懿東土之
  時邁兮恭本  御製詩初集第十八憶十年而踰期卷本第三十八屇炎帝之司令兮卷本第十五曰仲夏其飭儀卷本第十六諏吉日以前征兮卷本第二十七日初長而赫㬢卷本第八自清河而導路兮本第六卷望密雲之崇陴本第六卷陟天門以嶙峋兮本第六卷緬灤陽之𣺌瀰本第六卷越荔徑以駐
  蹕兮本第十六卷
  玉館其在兹本第十六卷昔趨陪於
  聖祖兮本第六卷
  孫臣獨䝉夫
  寵施本第十三卷維兹山莊曰避暑兮本第七卷擅勝境之秘竒本第
  四十三卷

  至聖經始於兹兮本第四十三卷於奠乎萬年之基本第四十三卷卓危峯之名磬兮本第四十三卷横側嶺以蹲獅本第四十三卷流熱河鍾坎秀兮本第四十三卷像天險而城是規本第四十三卷既就山以營傑閣兮本第四十三卷旋引水而作神池本第四十三卷製猶尊於土砌兮本第四十三卷巧不尚於雕栭本第四十三卷良儉德之斯稱兮本第四十三卷曾不奢之是為本第四十三卷標之景以三十六兮本第七卷
  雅製見於聲詩本第四十三卷粤若獅子之名園兮本第七卷
  皇考之丕遺本第七卷直山莊之北向兮本第七卷傍巖嶺之厜㕒
  本第二十八卷
  皇夙趨
  庭於是兮本第十六卷植階梧之離披本第七卷聴萬壑之松風兮
  本第七卷思㷊膏之罔疲本第十六卷
  桮棬以寄慨兮本第七卷驚日月其莫追本第七卷勵紹庭之初志兮本第四卷增羮𡓜之愾思本第一卷又况夫治遡於熙皥兮本第九卷懐孫謀之厥貽本第十七卷
  祖德之不刋兮本第六卷
  沛解澤其永垂本第六卷訪白頭之父老兮本第六卷說停
  輦於往時本第六卷
  恩勤之終古兮本第二十四卷
  慈惠於含飴本第六卷
  巡幸以憇故宫兮本第六卷即花鳥亦相窺本第六卷怵纉
  緒之大艱兮本第六卷厪承家以肩仔本第六卷
  離宫之停歇兮本第七卷眺芝徑與雲隄本第七卷暑不到以清涼兮本第七卷延董風之逺吹本第七卷愛方長於夏日兮本第九卷撫虞琴以和熙本第七卷夜秉燭以
  批黄兮本第十六卷知不廢夫疇咨本第十六卷矢逺志於萬千
  秋兮本第七卷瞻軒榭之
  璇題本第七卷接鴈塞之寥廓兮本第七卷俯龍沙之逶迤本第七卷傲人間於蓬瀛兮本第七卷惕長慮於安危本第四十三卷綏福履於萬禩兮本第四十三卷寄守道于四夷本第五卷美哉乎觀天察地以通徳而類情兮嫓崇治于庖犧臣秀先勺第二賦
  臣秀先曰凖噶爾介在西北隅亦蠢爾族也又不自靖有内亂所部解體今輝特台吉阿睦爾撒納率其衆挈孥來者數萬人請内附為臣僕
  天子許之
  宴賜於
  行在如禮於戯測海占風來王恐後兹且如魚歸水
  而樂也此
  天朝之仁義引之臣因
  進柔逺賦為第二
  日駐
  輦于熱河兮恭本  御製詩初集第十六𠉀遄駕于
  六龍卷本第十五廓四海以為家兮卷本第十七亘奉朔之來同卷本第十八固有星其拱北兮卷本第十八亦何水而弗東卷本第十八隆御世之
  鴻猷兮卷本第一展幅員其廣通卷本第十四或聞啼于嬰児兮卷本第一作父母者惟亶聰卷本第一何物凖噶爾潛處巢穴兮卷本第三十七曽蠢動以興戎卷本第二十八
  仁祖之聲靈赫赫兮卷本第四用殱負嵎之魁雄卷本第十七遞嵗紀以方物貢兮卷本第六混咸賔于外中卷本第六未待貳師之闢地兮卷本第六築受降之城墉卷本第六厥部落寔散處兮卷本第十七
  天朝兮如圓穹卷本第十八宛馬尚來於萬里兮卷本第三十七閒定逺之勛庸卷本第十夫何酋奴之慘毒兮卷本第三十一
  魅魍魎怪哉蟲本第三十一卷匪形端而表正兮本第九卷衆積憤氣以告訩本第三十一卷彼自政綱之掃地兮本第四卷絶域無由息戰攻本第十五卷吾且欲繕守禦以備患兮本第十五卷搴旗幟之重重本第二十一卷道必宅中而敉外兮本第十五卷豈文德而忘武功本第二卷即犁庭掃穴以無難兮本第三十八卷淨欃槍而剪元兇本第四卷卓然
  智燭之四照兮本第四卷僉與仰夫
  重瞳本第四卷則有酋衆忽揚塵兮本第三十一卷喧人馬以連蹤本第十六卷殆若失林之鷹鳥兮本第十六卷將籋雲以脫樊龍本第十六卷又為翦翅之悲鴈兮本第二十六卷悵烟波而困窮本第二十六卷户口數萬如鱗集兮本第四十三卷増悶憂以歎飄蓬本第三十一卷重譯而聴嶰谷吹兮本第四卷拜閶闔之長風本第四卷願出溝壑之危兮本第九卷登袵席以覆容本第九卷詎鯨鯢之能逞兮本第十八卷得持一丸於泥封本第十八卷恭遇
  聖仁之丕冒兮本第九卷起枯蘇槁憐愚衷本第二十三卷鑒彼傾心以效順兮本第十七卷藉嘉時之遭逢本第二十五卷
  闓澤其普降兮本第二十六卷
  詔頌十行而
  恩濃本第二十六卷無須自縳訴迫急兮本第十八卷開帷幔於離宫本第七卷咏王庚之便便兮本第二十六卷普來王于球共本第二十四卷殷三接之晉兮本第二十二卷
  堂陛于延洪本第二十七卷
  厚德坱圠實無埌兮本第二十六卷藹一室而春融本第一卷詎天驕煩控禦兮本第二十七卷咸稽首以呼嵩本第十九卷念我
  聖祖揚威烈兮本第三十六卷視此類如蠛蠓本第五卷喀爾喀備名藩兮本第二十八卷夙費氣于折衝本第十七卷今此歸化而而仰流兮本第二十七卷向廣川而噞喁本第四十卷快延頸而舉踵兮本第四十三卷扶攜白叟以偕黄童本第十一卷暗時明而愚時智兮本第二十二卷見五色雲之䕶
  六驄本第十八卷永永逰牧被
  國恩兮本第十七卷宴湛露詩于椅桐本第二十九卷彼不義者安逭生兮如補遂之遇神農臣秀先句
  第三賦
  臣秀先曰䝉古諸部落在京師西北各口外密邇長城燕晉秦趙以為屏蔽上世與中華勢如相敵自我
  國家定鼎後麕至臣服今
  法駕東巡取道塞上諸王台吉備侍從列跪迎道左既
  畏威且懐
  德也
  進閲邊賦為第三
  眄東土以
  發軔兮恭本  御製詩初集第四十二卷相西南風於館軒本第四十二卷遵古北口以四望兮本第六卷
  霓旌之繽繙本第三卷維祝融實收夫後隊兮本第三卷素籟用𨗳夫
  龍旙本第三卷何玉闗之天塹兮本第五卷逮傅羅之河屯本第六卷朗一川之秋日兮本第六卷渉厯乎沈家之村本第二十七卷儔趨承于萬里兮本第六卷騰賢王以咸賓本第二十七卷於維䝉古之君長兮本第六卷分部落之殷緐本第十七卷曰家四十有八兮本第十六卷樷色目于有元本第七卷稽厥類於呼韓兮本第七卷誕用啟夫後昆本第十八卷自漢唐千載間兮本第十二卷近户為患于北門本第十八卷豈伊忍自外歸化兮本第十七卷不㑹車書以奉一尊本第二十三卷上世失德昧綢繆兮本第十四卷沿明季以甌脱仝論本第四十四卷曰若稽古
  聖祖撫八陲兮本第四十三卷百年禮樂以永敦本第十二卷吹鄒律之春風兮本第十二卷調六幕而常温本第十五卷萬方皆赤子愛兮本第十六卷於沙塞亦思存本第四十三卷諸䝉古爭臣服兮本第四十二卷致恭順罔不駿奔本第四十三卷間以痘瘍為懼兮本第四十三卷
  聖賢之俯親本第四十三卷所由
  行宫駐熱河兮本第十六卷集䝉古之來源源本第十六卷
  聖人踐阼鳴歸昌兮本第二十九卷納谷蠡為林樊本第四十三卷聯一家于中外兮本第十六卷厠班列于鷺鵷本第三卷嵗朝與于燕賚兮本第四十三卷習駒騠之飛鶱本第二十八卷
  時巡經葆塞兮本第十六卷
  肆覲以集夫遊藩本第十六卷願入千牛之衛兮本第十六卷
  躍萬馬于秋原本第十六卷納方物以充
  庭兮本第十六卷
  禮數於歡言本第十六卷
  翠華復涖止兮本第十八卷忻葵傾而負暄本第三十四卷毳幕韋韝若星拱兮本第十七卷晉桐官于山樽本第四十三卷綴羊酥以膏粥兮本第十七卷輸芹效忱之闐喧本第十六卷羣逶迤以擁
  六蚪兮本第二十七卷逮東鞮之樊垣本第二十八卷多倫諾爾鎮未逺兮本第三十八卷緬磧程之蜿蜿本第十六卷姻盟維科爾沁兮本第十六卷輯圭永沿夫子孫本第二十九卷旋遊上都鹽海之故區兮本第六卷省坰牧之孕蕃本第四十三卷色分披于錦段兮木第四十三卷相驒駱與本第四十三卷變爛雲于一谷兮本第二十八卷驚雷電之掀翻本第二十八卷詎奚官可得知兮本第二十八卷簇氊裘而手捫本第二十七卷名駒恣于肥壤兮本第十六卷飭武事以屬櫜鞬本第十七卷永永無蚩尤旗兮垂裳握鏡者軒轅臣秀先句
  第四賦
  臣秀先曰古者於農隙以講武事戒晏安習勞勩柔血氣鼓勇力以是立太平取止戈義也文命後車宣泐石鼓東都西土典傳於今我
  朝以弧矢服天下垂為
  家法維
  皇上實凛承之届兹
  東巡便道闗塞合圍狩獵
  神武昭昭
  進秋獮賦為第四
  指東國以
  于役兮恭本  禦製詩初集第十六序金𩏶其初調卷本第四十二氣颯爽而催征轡兮卷本第六秋吟萬竅以翏翏卷本第三雲簇簇以屯喬岡兮卷本第二霧悠悠而籠長旓卷本第二屇農務之將停兮卷本第二佇鳴騶以招邀卷本第二虞人建幟以前驅兮卷本第四偕儀衛之森翹卷本第四將依古以重迺田兮卷本第二十七詎此樂之遊遨卷本第四羅萬幕以止頓兮卷本第十七敞嚴邊之迢迢卷本第六藩王眩目於塞上兮卷本第六樂秋蒐之逮今朝卷本第十七擴文囿於王庭兮卷本第六
  列朝之規條卷本第十九呼健兒之桓﨣兮卷本第六聨車騎之驃姚卷本第六輝乎鵝黄之翦褶兮卷本第十七翎孔雀以騰驍卷本第十七積羽林軍之十二兮卷本第九練穿楊之技超卷本第九轟轟乎五校以分馳兮卷本第十六逞三驅而揚鑣卷本第十六脫錦韝之饑鷹兮卷本第十六洞發蹤于猲獢卷本第十七谷列罞以為機兮卷本第二十七林張罟以
  相招本第二十七卷豈有黄羆之恃雄健兮本第四十三卷抑赤豹亦制夫怒跳本第四十三卷蒼熊失林就顛躓兮本第十七卷白額促命而哀虓本第十七卷驚起爰爰之兎兮本第十七卷駭狐狸不得遁逃本第十七卷見若百獸走戰驚兮本第十八卷見若毛氄之飛飄本第三十卷不雉媒其空勞兮本第十七卷射鴈行以落林臯本第十七卷試合圍於平原兮本第四卷驟驊騮於山椒本第十六卷銛鋒之雄若霹靂兮本第二十七卷火燎陸渾而山燒本第十七卷灑血毛於秋野兮本第二十七卷曲旌門而歌鐃本第十七卷
  君王止輦戒禽荒兮本第二卷匪臣東方其足褒本第四卷少焉溯伊松之河兮本第六卷又邇夫敖漢之郊本第十七卷
  命習網以有事兮本第十三卷暇觀漁于波濤本第六卷有鱨魦與丙穴鯉兮本第四十三卷取鰱鱅以充庖本第十七卷駕鵝鴈鴨驚飛鳴兮本第六卷蘆岸雲烟紛相交本第六卷想魚樂於濠濮間兮本第四十三卷理釣綸以水樵本第九卷識忘筌而有餘清兮本第九卷憶漁歌也風瀟瀟本第七卷懿乎
  至人用心可得言兮本第四卷勵宵旰以勤勞本第四卷咏車攻於玉塞兮本第二十七卷何雲瞢之寛遼本第二十七卷虎圏豹房無更築兮本第四十三卷山之翁媪爭來朝本第十六卷全鹿母以及子兮本第四卷憐物類之無聊本第四卷既祝禽亦祝魚兮本第六卷縈好夢以來中宵本第九卷坐見鴻龎普
  恩施兮頌如天乎仁
  帝堯臣秀先句
  第五賦
  臣秀先曰東巡狩之典見於書省方之教著于易時邁之歌載於周頌我
  皇上即位以來八年舉巡一次吉林瀋陽若官吏軍民
  
  屬車之塵者又十有二年頃乃得
  鑾輿重涖禮數大備鼚乎鼓之軒乎舞之東土之人喧
  迎於道維其樂只載
  沛恩綸如天雨露如地江海潤澤豐美亦唯是
  聖祖仁皇帝之政遵以不忘大易詩書之義法制加隆固
  無不及矣乎
  進省方賦為第五
  式是東土以
  于邁兮恭本  御製詩初集第二卷山程與野驛兼進本第十七卷諸藩地其踰絶兮本第十七卷杳龍城之將竟本第四十四卷言逹于克爾素河兮本第十七卷
  金支而赩靚本第十七卷維西賓即東主分本第十七卷人歡喜以逺迎本第三十一卷是皥皥為極樂國兮本第三十一卷敞言林之廣徑本第十七卷乾坤闢此天闗兮本第四十四卷忽碧巘其雲映本第三十八卷於維長白之鬰𡼲岑兮本第十七卷含濃青與宿潤本第三十二卷矗空際以横影兮本第四十三卷奠千秋而極峻本第十九卷遡鍾祥亦匪今兮本第十七卷葢聞古而作鎮本第十七卷此山髙外更無山兮本第四十三卷佳氣葱蘢而踞勝本第十九卷巫閭千山衆所瞻
  本第十八卷傳靈蹟于疑信本第十八卷先向天作而
  望叩兮本第七卷誕升馨以昭夫
  聖敬本第十八卷兹之來為
  省方兮本第二十八卷爰時修夫
  肆覲本第二十七卷三韓百濟舊
  神州兮本第十七卷
  王氣以出震本第二十九卷聞人語識故土兮本第十七卷鼎兆南陽而業振本第十九卷有府則天曰奉兮本第十七卷維京則曰
  興與
  盛本第十八卷使鹿使犬東海隣兮本第十九卷連珠軒與三姓本第十九卷繞遼河之霓綵行行兮本第十九卷輯屏藩而朝
  本第六卷俯瀋野以眺望兮本第十八卷喜西成于田畯本第一卷纍纍𥟱穗雜黄紫兮本第一卷春回萬井而轉瞬本第一卷亶豐年寔為瑞兮本第二卷雲敷緑野以充牣本第三卷香風餅餌拂
  旌旗兮本第四卷
  天恩而嵗慶本第四卷復軫飢溺于
  聖心兮本第一卷因省斂而修政本第四卷逮徴租而免正供兮
  本第二十七卷錫之
  恩膏以䘏賑本第二十七卷秋之日南風以解民愠兮本第一卷旋閲武而布令本第十八卷養士已百年久兮本第二卷慕干城之
  習陣本第二卷選龍驤以頗牧兮本第二卷
  天駟之神駿本第二卷組練爛爛光照日兮本第二卷齊隊伍而笳鼓競本第二卷琱弓滿月以長懸兮本第二卷羽箭流星而共迅本第二卷振地崿以指天棖兮本第十八卷亦惟
  念忘危于先正本第六卷
  遊豫為諸侯度兮本第七卷繼繩
  祖武于聰聴本第七卷
  聖祖三臨鄗上村兮本第十九卷
  解澤而心無吝本第六卷
  皇金甌方主鬯兮本第十八卷丕若夏育而虞孕本第十八卷
  入彊而
  時巡兮本第十八卷朝鮮陪屬侁侁以恭順本第十八卷陋漢廷
  之誇豐沛兮本第十九卷又赦除以申
  本第三十六卷臣聞之尚書言東巡狩兮惟
  今日而嫓虞舜臣秀先句
  第六賦
  臣秀先曰穆穆
  聖清太平日久葢若成周宇宙間昔周自后稷公劉太王王季積功累仁𤓰瓞稼穡世世登饗我
  列祖肇基東土用貽逺庥
  天子纉承嘉緒十有九年重謁
  丹陵禮具恩孚如
  聖祖仁皇帝時事丕益光昭於戯生民清廟之篇言達孝
  者備矣生當
  今日無能為役悚恧滋甚
  進上
  陵賦為第六
  天日星雲照
  陪京兮恭本  御製詩初集第十八鞏澗瀍於
  天府卷本第十八維土厚以水深兮卷本第十八藝周原之膴膴卷本第十八羣山萬壑總朝東兮卷本第十八
  王氣為龍而攸聚卷本第十八白水壽邱名不減兮卷本第十八作豐遷鎬以寧處卷本第十八開創艱難萬禩亘兮卷本第十九迺文綏而服以武卷本第十八傳奕葉而垂衣逮
  聖躬兮卷本第十八重遡始謀于故土卷本第十八粤昔造清
  天所啟兮卷本第十八
  玉女於仙宇卷本第十八遞生
  聖人以繼承兮卷本第十八用貽厥於
  太祖卷本第十八聿肇命于有邰兮卷本第十七田見龍而風從虎卷本第十八十三戎以威葉赫兮卷本第十七又破敵於薩爾滸本第十八卷拓瀋陽以方城兮本第十八卷
  天歆日角而膺數本第十七卷穆穆
  太宗允丕顯兮本第二卷光駿徳以
  當宇本第二卷倬松山其亘古勲兮本第十八卷寡禦衆而漂杵本第十八卷再舉吕翁而定闗西兮本第十九卷迺生擒乎敵旅本第十九卷故事匪侈鹿逐秦兮本第十八卷
  帝心眷而籍其祜本第二卷用綿我
  皇清之寳祚兮本第十八卷播威靈於鴻緒本第十八卷
  追王而傳前籍兮本第十八卷欽陟降於聴覩本第二卷
  瞻拜以翼翼兮本第十八卷又届乎霜露之紹序本第二卷於維
  永陵閟高山兮本第十八卷
  廟垣於百堵本第十八卷敬維
  福陵藏玉衣兮本第十八卷崇規模於萬古本第十八卷仰維昭陵丸丸松栢兮本第十八卷
  元宫而得所本第十八卷
  天子重來思馬鬛兮本第十八卷
  橋山而延佇本第十八卷爰祇肅謁於質明兮本第十九卷涕汍瀾其如雨本第十九卷慰追逺於夢寐兮本第十八卷迴望
  鼎湖而思
  笑語本第十七卷樂府既奏於上
  陵兮本第十九卷
  皇孫之臨五本第十九卷
  崇政
  清寧儼
  御牀兮本第十九卷啟南軒之庭户本第十八卷諦言
  六世之繼繩兮本第十八卷増憂勤於縷縷本第十八卷大受朝而
  齊玉帛兮本第十六卷
  明堂之舊矩本第十八卷旋申祭於
  文廟兮本第十八卷
  鳳閣之四部本第十八卷奠玉巵以酹懿徳兮本第十八卷慨魚水於勛輔本第十八卷恭瞻
  髙皇之甲胄兮本第十八卷紛襲緹而玩撫本第十八卷
  文皇尚遺有弧矢兮本第十八卷葢壯士莫能力舉本第十八卷有椅而鹿角合供兮本第十八卷不傾欹而撑拄本第十八卷大白小白協安吉兮本第十八卷嘶石馬於庚午本第十八卷十亭列翼以肅肅兮本第十八卷
  鳳皇之樓髙可俯本第十八卷
  遺烈以毋忘兮本第十八卷亶騰邁其如許本第四十三卷肆遵禮以
  
  神兮本第十八卷執豕酌匏互賓主本第十八卷搴帷幔其再張兮本第十八卷䖍用重陳夫樽爼本第十八卷㑹親藩之敦睦兮本第三十五卷歡言同樂而公溥本第十八卷
  召藎臣亦與嘉賓兮本第十八卷寛色笑於心膂本第十卷又聚南陽之父老兮本第十八卷陳百戯而
  賜酺本第十八卷
  頒爾白金飲爾醉兮本第十八卷
  問爾閭閻所疾苦本第三十六卷徃維
  皇祖恩廣大兮本第十八卷今尚傳言於噢咻本第十八卷天子再涖故邦兮本第十八卷聿奏歌而陳舞本第十八卷欣逢展謁典具成兮本第十八卷
  原廟於鐘簴本第二十二卷冷簫白玉備宫懸兮本第二十二卷鳳翔筵之方簠本第二十二卷一家中外襄享祀兮本第二十九卷四海謳歌夫楊詡本第二十四卷古克勤克儉以致美黻冕兮無間然者文命禹臣秀先句
  第七賦
  臣秀先曰仰維我
  皇上體元以治與時偕行今者
  東巡狩輯瑞覲牧秋祀仝禮器儀章夫既具舉矣若乃鸞輅所經豫順以動因時寓目數千里風物景象土
  地人民皆在
  聖抱形諸
  睿藻煥乎文章徃古汾水秋風蘭芳菊秀字句單隻豈
  足相多記言紀動史官以之
  進順時賦為第七
  禮順時以
  巡行兮恭本  御製詩初集第四卷懸秋日之清光本第六卷金風玉露
  共徘徊兮本第三卷氣颯颯以送涼本第一卷
  旂常陳以肅肅兮本第一卷鷗鷺相隨而蹌蹌本第一卷
  翠華其逺渉兮本第四卷豈嬉遊之不遑本第四卷每停
  鑾而問農事兮本第六卷念授衣其憂傷本第四卷到處即闗民瘼兮本第四卷聿陳夏諺于海邦本第五卷維王路遼以逺兮本第十六卷横榆栁之輿梁本第十六卷初由長城之迤邐兮本第十六卷哀䝉恬之周防本第十六卷九松脩立結虬葢兮本第十六卷常山之峪扼塞荒本第十六卷梯田甌窶徧漠南兮本第十六卷邈風景于江鄉本第十七卷小金山其竒秀兮本第十六卷壓浮玊乎水中央本第十六卷謂此為塞上行兮本第十六卷度榆闗而相望本第十六卷浩浩萬里横龍沙兮本第十七卷忽懸玉瀑于崇岡本第十七卷珠璣紛落栲栳傾兮本第十七卷眠蒼龍而駭虎狼本第十七卷儼聴牛車之吚啞兮本第十七卷又聞勑勒歌聲長本第十七卷尋亡牯于東溝西谷兮本第十七卷鳴識路之牛羊本第十七卷五嵗小兒解騎駝兮本第十七卷聚乳餅以為粮本第十七卷都揶榆學天魔舞兮本第十七卷炙獵獸而喧析楊本第十七卷峯標木葉高嶻嶭兮本第十七卷水漲松花何汪洋本第十七卷望遼城之夜月兮本第十七卷憐往事于李唐本第十七卷探花園之舊蹟兮本第十七卷柯葉森鬱于獵塲本第十七卷旋回程以渡句驪之河兮本第十八卷千載尚帶夫遼彊本第十八卷閭陽驛外十三屏兮本第十九卷考奉陵迄用奠夫酒漿本第十九卷大凌小凌河自昔兮本第十九卷水急慢其流湯湯本第十九卷祠姜女石亦望夫兮本第十九卷縱傅訛以何妨本第十九卷山海之闗限地險兮本第十九卷為登樓而俯溟滄本第十九卷孤竹百户杳賢嗣兮本第十九卷近遼西曰首陽本第十九卷偏涼之汀據佳勝兮本第十九卷可駕言乎徜徉本第三十卷越玉田其密邇兮本第十九卷
  騶于賢渠之莊本第十九卷紛秋景足供
  吟賞兮本第十五卷繪丹青以成章本第十六卷有若江山勝覽羅眼前兮本第三十九卷蔚玉翬之評量本第三十九卷忽若夏山烟雨風欲來兮本第三十七卷起米顛于墨狂本第三十七卷有若茂林逺岫兮本第四十四卷為李成之所鋪張本第四十四卷有若秋林山色兮本第四十四卷為倪迂之渲黄本第四十四卷有若秋江待渡方以舟兮本第四十卷秋郊飲馬鳴斯臧本第二十一卷有若王䝉著筆兮本第四十一卷幻松路之迷茫本第四十一卷有若牟益冩生兮本第四十二卷間擣衣其悽惶本第四十二卷重溪烟藹不可狀兮本第二十六卷高泉古樹天一方本第三十三卷仙山雪溪皆咫尺兮本第三十七卷奚誇卧遊于瀟湘本第三十二卷允若寒谷之先春兮本第三十卷跨瀛海之空明本第四十卷闗仝荆浩齊設色兮本第三十八卷晃晴嵐而映青蒼本第三十卷時則駟
  鸞輅之逶迤兮本第十五卷遊心竹素而啟縹緗本第十五卷逺觀近玩總相宜兮本第十五卷澗葩巖葉叢芬芳本第十五卷間滌硯以
  揮毫兮本第三十一卷架海蘭之筆床本第十五卷誌喜嘉禾書豐慶兮本第十四卷行續豳風于農桑本第十四卷太平圖可展兮本第十三卷鄒枚屬和而成行本第十七卷與民偕樂樂靈囿兮康功田功紹文王臣秀先句
  第八賦
  臣秀先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惟我
  皇上祇事
  皇太后志養色養嵗月昕夕則靡有間兹奉
  慈駕東巡自熱河起
  鸞取道吉林達于遼瀋重謁
  三陵展敬逮澤俾東土咸曰我
  皇上以孝成仁我
  皇太后以仁敷慈用克有
  今日庥美煌煌乎尊養之典昭矣
  進頣
  親賦為第八
  楓葉初丹槲葉黄兮恭本  御製詩初集第一卷張于林之錦綺本第一卷露珠凝掌以濃濃兮本第一卷月鏡澄宵於良晷本第一卷雲淨掃而青天逈兮本第二卷清籟吟而風起本第三卷仰垂輝於南極兮本第十一卷自東來而氣紫本第十一卷
  六龍以時幸兮本第三卷
  慈輿乎過沛里本第三十二卷紫鸞鳴於天表兮本第三卷下蓬萊而
  青鳥使本第三卷懿惟
  皇太后厚載侔坤兮本第二十二卷好生之徳
  天相似本第十四卷愛日和風毓性質兮本第五卷錫福萬姓逮遐邇本第十二卷思媚徽音以逺嗣兮本第十七卷實興周於太姒本第十七卷
  宫中堯舜受鴻名兮本第二卷誇宣仁之輝宋史本第二十三卷懋懿教以遵循兮本第二十三卷
  聖人銘心䕫䕫而樂只本第十七卷年年扈
  蹕陪歡豫兮本第二十七卷即秋光而春和足擬本第二十二卷昔逭暑
  於山中兮本第四十二卷
  離宫而蒞止本第七卷
  文母之慈暉兮本第二十七卷
  家法於豐芑本第二十七卷惟壺中供夏清兮本第九卷六月勝秋而信遞本第九卷氷簟驅暑願清涼兮本第四卷效黄香之誠棐本第二卷指山則北斗傾兮本第四十卷臨水而西池在是本第四十卷納麗景於𥦗中兮本第四十卷披瑶圖於
  玉几本第四十卷茁芳華於階砌兮本第四十卷樹金萱而榮萬卉本第三十一卷閒眺逍遥之高樓兮本第七卷俯平楚之迤邐本第七卷旋校蒐以遵
  祖制兮本第七卷集諸部而執鞭弭本第十九卷名王婦子覲思齋兮本第十九卷呼嵩道左而拜跪本第十九卷爵躍以迎仙仗兮本第二十九卷
  慈寧降鸞於遐鄙本第二十九卷各芹曝以輸忱兮本第十七卷敬獻
  壽而浮斚醴本第十七卷時則
  神武方親射兮本第六卷郊原之鹿初肥美本第四卷駝來髙架皆異物兮本第六卷殪小豝與大兕本第六卷山禽之味既鮮潔兮本第二卷又捕溪頭之魴鯉本第十七卷獲來有新射鴨兮本第三十卷飛騎共進而供
  甘㫖本第二卷間當中秋之佳日兮本第四十三卷
  蘭殿而具禮本第四十三卷玉塞
  珠宫無近逺兮本第四十三卷隔嵗南山而介祉本第四十三卷時届重陽敞糕筵兮本第三十八卷民進壽菊而陳筐筐本第三十五卷
  輦不知霜巘迥兮本第三十五卷捧觴則圓珠可比本第三十五卷每逢
  佳景以邀
  慈豫兮本第四十一卷駐好顔而自今以始本第四十三卷如神仙得稱
  上藥兮本第一卷長樂夫千秋萬載本第九卷
  珠丘祀事用成兮本第十七卷福禄來駢而永紀本第二卷百辟咸
  
  慶善宫兮本第十七卷福瑶樽以樂愷本第二十九卷耆民扶鳩杖以
  祝華兮本第四卷
  沛恩膏而足恃本第二十七卷闗山端擁
  大安輿兮本第十八卷簁簁回度於空裏本第十六卷細草承歩輦塵兮本第三十二卷花似舞斑衣之綵本第二十二卷維西成慶於觸目兮本第四十二卷
  慈怡而德音不已本第四十二卷
  聖人常誦無逸篇兮本第六卷謙謙然藉方於菽水本第三卷臣聞盡愛敬而德教加兮請誦孝經於孔子臣秀先句
  永陵神樹賦甲戌          劉 綸
  嵗届閼逢月逾相壯
  聖駕夙事大東上
  陵薦鬯睪望
  寳城神樹地軸呈符穹儀體象乃洞洞屬屬
  敕期門而𠉀
  仗曰於昭乎凝承在斯守冝思創也維
  天地
  祖宗眷予嗣服十有九年於今既獲一再顒仰焉匪莊言頌之曷以闡本支之閎庥宣奕葉之殊貺哉原夫
  白嶽精萃緑江秀儲倬漢横影駢星散株詩箋駮犖雅
  注荎樞覘瑞木之為應叶
  昌辰而弗渝華葢爰臨東瀛披其紫炁魁杓所指左輔粲其黄圖固當輯羣靈之鎮圭繽繙翊衛依
  列聖之弓劍枍詣揚揄者矣爾迺工寮晉耽思旁訊案牒考祥援文徴信稽古伊耆廷莢告時未聞榖林交讓葳蕤媯汭紹統松生自棟疇見珠邱殖此嘉種則有小儒䟽糲襲故蹈常鋪棻擢𨽻拜手賡颺因稱曰五沃之土其榆條長是以枌曽號社梓亦名鄉矧富媪之封域繄
  真人所啟疆惟三島赬霞其可拂舍九霄緯露以奚瀼更端未已諮於太史又稱曰周官望氣榆上千里遡隩區之
  鼎建采絢龍文知仙植之盤縈暉聨鳳紀豈與夫抱朴讕語天陵西王哆譚瑶水炎宗近陋幢幢推垂葆之桑唐室多誣韡韡侈盤根之李至若
  陪京父老扈
  輦搢紳盱衡
  曩烈鞠𦜕而陳葢占書曰榆為人君其德至仁我國家含和毓粹長世宇甿用能勝擅形家天根月竁之交㑹珍賅物産蒼萌黄芽之畢臻而復
  淵冲無歝
  對越如親風雨疑傳夫
  櫛沐雲雷恍繪夫
  經綸洵足以表務滋之樹而彰
  儼在之神者歟遂獻辭云
  因登之原額爾赫之野
  橋山蔚蔥俯㫝桐檟宵瀣方晞晨䢰載冩翼翼繚垣翔翎不下時萬時億幬覆函夏唯貞珉吉金請
  詔來者於是
  聖上丹毫首御榮光上覆乎璚彛侍臣鏤管齊抽美䕃
  猶希乎石馬
  神樹賦           汪由敦氣佳哉鬰鬰葱葱啟運巃嵸積扶輿之磅礴禀造化之龎鴻天江帶繞而浩涆長白孕脉而穹窿繄髙山之天作諒
  王氣之攸鍾未足以兆
  靈域閟
  珠宫奉弓劍衣冠於
  四祖列左昭右穆以相從厥有竒樹挺秀
  崇封周圓徧覆宅是正中其樹維何稽類曰榆既儼枌于漢社實列種於天衢竦幹千尋比扶桑兮麗金烏敷䕃百畆齊建木兮拱仙都垂莢葳蕤澍甘雨兮三月飛錢錯落颺和風兮五銖極櫹槮欐桅之壯觀炳儲禎毓瑞之貞符固所以培本支于百世肇
  帝緒而闡
  皇圖者也原夫大命既集有開必先𣪞頌發祥溯立子生商伊始周崇追王自古公亶父而前懿厚植之非偶羌篤生兮自天其深根固本之輪囷盤旋潛達九淵也有以昭
  祖澤之永延其交柯萃葉之菁英攅欒葰楙萬年也有以
  
  帝祉之來駢是將參天地而無極豈徒嫓春秋之八千矧夫炎運興而樓桑鬰李唐起而仙李蟠亦何殊寸莛之視樳木又鳥可以絜量而漸觀也哉爾其届白藏閲西顥宵露湛䨴以沾濡飛烟靉靆而繚繞秩秩几筵童童羽葆御
  安興而厯邠岐揚和鸞而蒞豐鎬追
  逺展禋奉
  先思孝勤
  丹陵兮崇椒仰修幹兮虚表薦神樹之嘉名撰
  星漢之盛藻葢匪特維桑與梓之敬恭更無論琪樹瑤
  林之瓌寳也矣系曰偉瑞樹兮
  神式憑森䔿䔿兮鬰繩繩如松栢兮無不爾或承篤祜錫
  羡兮茀禄増子孫千億兮
  帝祚凝
  皇清萬葉兮此其徴
  神樹賦甲戌         金德瑛
  永陵古榆一株枝根葱茂
  御製神樹賦命臣等繼作
  惟長白之毓秀積千里而蜿蜒㵼珠江之澔淼紛琪瓊以芊錦是以
  天作其宅
  帝卜其埏瞻仰川巖見龍形之拱抱攀援
  陵樹得美䕃之圑欒維彼神榆是生天上矗玉霄以孤撑沾沆瀣而滋旺移來開運凌虚倒影之竒託質
  寳城布幄揚幡之狀爾其節目閜砢根幹曲蟠繁柯星布密葉雲攅逺望而鬰葱呈象呈覩而棽麗殊觀朝映丹霞對若木兮三萬里暮承湛露越靈椿之八千年嵗紀閼逢
  鑾輿涖止溯荒作於岐山實肇基于白水周家豐畢之
  原漢室枌榆之祀聳神樹以中立罩
  珠宫而敷榮似羽節葳蕤詔鸞鳳使為驂駕儼金支容裔
  
  靈爽於兹式憑爰抒
  天藻為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嘉名豈止配封山而隆桑梓抑將昭萬禩而
  冠寰瀛微臣敬賦兼系以詩曰
  維兹
  靈兆
  聖所居
  天皇命植天上榆斗司喉舌衆宿趨畢星洒潤箕星嘘富媪受栽析木區端正妥帖色弗渝娑羅扶桑參兩隅松楸栝栢前後臚䕶紫薇垣中一株可為玉輅運軸樞可為華葢披流蘇
  列聖渉降心怡愉靈旗閃倐光有無
  陵前再遇
  舜目矑秋氣瑟瑟吹扶踈蒼翠更茂八年初千枝干霄萬葉舒卜世卜年數其如椎祥肖質垂册書
  寳墨兼傳神樹圖
  聖駕東巡再謁
  三陵賦甲戊            紀 昀聞祭不欲數所以深致其尊嚴祭不欲疎所以時通其親愛祖功宗德必申報以精禋春禘秋嘗皆合符於天道聖人制禮其義詳矣至於柏城山殿閟千嵗之金鐙儀馬靈衣䕶萬年之玉匣銜珠僊鳥精爽長存繞鼎天龍英風如昨姬宗受籙初傳祭畢之文漢氏修儀屢奏上陵之曲凡以神軒殷薦撫弓劍而不忘靈殿瞻依拜衣冠而申慕縁情制禮在古人未有常期因事告䖍惟
  聖主協其天則欽惟
  皇帝陛下純心薦祚至孝通神肅肅雝雝已延禧於
  清廟元元本本更作頌於高山燕及
  皇天揚駿聲以昭徳格於
  藝祖告巡狩以明䖍昔於癸亥之年
  親移六御曽以仲秋之吉恭謁
  三陵播
  前烈而有光飲太和以示慶禮行樂達共浴龎鴻愛著慤
  存彌懐對越但以
  神宫静謐非時不敢輕臨
  雲闕森嚴無事不容數告洎今閼逢御氣嵗陽回十榦之初閹茂司辰星紀際一周之𠉀本天舉事將奏鼓以思成率
  祖攸行用翕河而裒對克昌厥後緬懐豳館遺基時邁其邦復履壽邱舊邑精符有感織女星明州絡所經真人氣應
  昊天其子三靈叶大順之符
  先祖是皇百福答孔明之祀且夫帝王之孝在徧合其
  歡心昭格之原在克揚其大烈昔者
  帝出乎震天符彰元鳥之祥人始於寅王氣兆蒼龍之野百靈受軄降斗宿於黄神三尺親提耀炎精於赤帝金支結葢開天而位正中央玉弩垂芒闢地而威行東北挹婁勿吉全収三蘖遺墟韎𩏌句驪盡𨽻二南舊域元狐受籙當年屢奮干戈白鹿呈圖今日莫非臣僕自熱河取道吉林纉舊服也燕犀冀馬天下稱雄火帝雲師
  先皇教戰歌豳風之于貉公子為裘畋渭水之非熊文王卜獵舞昭七德未忘開國威靈詩詠四黄不廢乗時講肄豺方祭獸弓矢斯張鳩始為鷹罻羅可設非惟以充乾豆備享祀于
  神明實亦克詰戎兵用親揚夫
  光烈合圍十九繩
  祖武也若乃黄祇孕氣肇王迹於靈臯青帝含精闢奥區於吉土天地長男之位鬰嵂居尊山河兩戒之交蜿蜒衆勢華胥神母實感虹生申甫名臣亦縁崧降流泉相度迹追築室之初喬嶽懐柔體頌時巡之日望秩長白溯
  王業所由興也至於書䘖木鳳號渙
  明堂竿掲金雞星空貫索引年尚齒示孝弟而涵柔賜爵蠲租宜民人而嘉樂根荄暢遂蕃釐宣徳産之精風雨和甘滲漉達桐生之氣歌傳沛邑兒童俱奏三侯酒置南陽父老齊呼萬嵗非所謂孝子不匱永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爾類者耶况乎廟中境外仁孝同源神主民依天人合契流通一氣將含識以知歸格被萬方自敷天之丕應虞廷饗保王母貫其玉環周道尊親越裳獻其白雉
  帝車東指兩都之輦道方通天馬西徠萬里之流沙已被正似鳴球來格感獸舞以徴祥亦如大糦是承載龍旂而恐後又所謂孝治天下不遺小國之臣者矣夫周書作訓禹跡方行商頌登歌湯孫奏假思文后稷推祖徳於陳常明昭有周播王權於式序莫不形容美盛震耀古今臣幸際
  聖朝備員翰苑西崑載筆本縁文字䝉
  恩東壁觀書惟以詠歌為職其敢不竭其膚末揚我休
  明謹拜手稽首而獻賦曰
  伊
  世徳之作求卜靈長之受祜襲氣母以斟元奠柔祗而拓宇推開基之有自周詠生民緬降福之無彊商歌烈祖
  二京並建鴻都永峙於東西
  九廟常尊世室不遷夫文武道光玉劵既垂統於來兹神閟珠邱宜薦馨於終古衍蒼牙之慶
  帝系綿延彰紫氣之符
  聖人作睹攝提合雒大揚
  五葉天聲⿳䒑⿲止自匕⿱儿夂 -- 夔鼓龍旗克纉百年靈緒溯基豐邑曽殷禮之
  肇稱報本
  橋陵乃鴻儀之再舉爾其炎帝司天赤騮載駕羲和練日朱鳥方中騐六宿之鉤陳瑶樞指北占四羅之天目
  玉輅巡東瑞節先行早戒期於舊國
  安輿䖍奉暫消夏於
  離宫葢昭徳示和未舉明禋之盛而問安視膳已彰
  聖孝之崇則有司𨽻戒途土方樹舍萬騎䟃𧽼七騶整
  
  玉皇絳節雙龍夾轂以回翔
  金母雲軿三鳥扶輪以上下望
  行殿之崔嵬見旃裘之奔迓厥契底貢爭看西旅之來我馬既同適飭東都之駕若以荒逺之潛孚而昭本源之至化也於是津通柝木地渉豳都躔分箕尾星帶龜魚井鉞參旗序坎宫以東轉軫收房[1]臨丑位以斜趨經過毳幕氊城重拜雙雙之豹尾漸至白山黒水新瞻九九之
  龍車大獮治兵時維八月陳師鞠旅
  王用三驅貔虎熊羆赫矣聲靈之震疊風雲蛇鳥依然
  開創之規模夫其兩廣舒張六花竒正立萬馬而不嘶列
  八門而聴令象
  祖宗之俟天休命也陣分鳥翼圍合魚麗方總干以山立
  俄鳴鏑以風馳象
  祖宗之應運興師也弧直星狼芒摧天狗批蒼兕之千斤
  捩竒鶬之九首象
  祖宗之滌蕩九有也三品既登五豵斯取爰解網以示恩
  咸止歌以有序象
  祖宗之永清大定修文偃武也别有犀手成羣鯨波無際禮陳大獵橐楊栁以登鱻頌奏多魚取鰷鱨以供祭忽來忽往黿鼉若駕其橋梁一縱一横鵝鸛宛成其陣勢聚䟦浪之雄才角凌波之精銳儼然見泛鴨緑蹙覺華而兩平東裔也爾其臨産弩之長江環采珠之巨澤睇龍戰之大荒緬鷹揚之舊迹依稀水滸亶父營居髣髴夕陽公劉卜宅穆懐
  祖烈紆
  清蹕於吉林遥答神休薦嘉筵於長白是盖
  創業所由發祥斯在蟠地脉以尊嚴聳神峯而碨礧惟聖帝之將興閟靈區以相待嶞山有頌等於望秩燔柴祀事初行亦似先河後海乃發肅慎乃向遼陽周原膴膴殷土芒芒抵東北以回
  鑾翠旌容裔指西南以移
  蹕玉軑鏗鏘鴻雁聲多下千林之黄葉鯉魚風起落九月之丹霜翠栢青松忽遥瞻夫
  靈殿華旗芝葢乃逺渉夫崇岡守以熊羆浮五雲於空濶
  望如龍虎接一氣於青蒼是
  鼎湖之所在而烏號之所藏也
  天子於是召宗伯命太常陳廣牡列大房以妥以侑或肆或將奉鬰金以裸地𤋲蕭火以求陽薦兩敦而
  親盥格
  四聖於同堂推
  始祖所自生則義通於禘當季秋而有事則禮近於嘗洞洞屬屬穆穆皇皇葢溯帝嚳之淵源重來告潔因追宗周之謨烈以次升香繼謁
  福陵載瞻天柱肇承帝寳戰榆罔而興師怒奮天弧翦崇
  侯而整旅白旄黄鉞當年屢震
  軒威玉戚朱干今日猶陳武舞睪然
  太祖之指揮率土也
  昭陵肅穆隆業嵯峨虎賁三千傳孟津之作誓降蕃十四憶貞觀之揮戈灃水攸同澤在都人士女昆臺既去功存天地山河穆然
  太宗之勲業不磨也斯時也祖義本仁化神氣盛萬國合
  
  一人有慶禮成福備已符百順之名孝享吉蠲允協九
  如之詠葢
  列祖經綸草昧貽此珠囊而
  皇帝提挈天綱握其金鏡思
  前烈於丕承感
  遺模於執競愾聞僾見意蠲潔以常通崇
  德報
  功情纒綿而莫竟秋霜春露永懐十載之誠玉瓉黄流乃致一朝之敬由其馨香之昭事仁孝純深所以典禮之重光後先輝映是知奮武揆文不遺藩裔觀民設教逺歴山川出紫塞之嚴闗荒綏五百紆青羌之巨野道路三千木葉峯頭共瞻玉斧松花江上亦拜華旃固由宜
  天子之聲明朔南俱暨實則推
  祖宗之仁愛中外無偏至於
  肜庭啟
  丹詔傳天膏沛愷澤綿肆夏一歌
  王風胥洽由庚既奏和氣畢宣祝保定者答鹿鳴之什式燕樂者咏魚藻之萹型仁讓者眉壽介公堂之酒䝉樂利者曽孫守原隰之田培本支於百世頌
  天子於萬年又孰非推恩之所必及廣愛之有由然夫岡陵三壽祀先致祝於作朋河岳百神洽禮歸原於允保孝孫有慶集主祭之嘉祥上帝居歆荷配天之靈造詠徂賫於
  皇王知受釐於
  祖考不煩不怠萬福來同是繼是承
  一人有道雖蔡邕一議未足測其精微光武三巡不能較其多少又何論元都洛北金莖碧瓦之尊崇法駕河東甲帳珠簾之祈禱乃作頌曰
  寢廟迎神
  圓壇配食四氣薦和九成象徳如見如聞既匡既敕矧伊
  遺弓閟兹
  靈域
  精爽斯慿瞻依何極於皇
  聖祖孝思維則三賁
  鑾輿巡於舊國受福穰穰時萬時億
  皇帝奉
  先有嚴有翼松栢親瞻車徒再飭載執鸞刀載升黍稷有
  穆其容有愴其色
  神保是饗馨香不忒
  湛恩旁推祥和充塞侯甸要荒東西南北四海來祭各
  以其職渺彼氐羌亦歸銜勒慕我
  王道無反無側唐莇歌謡渾邪屏息抱蜀不言未戰已克化馳若神孰窺孰測孝治既昭萬里自得臣作頌聲匪夸匪飾樂石精鏐億年不泐
  聖駕四詣
  盛京恭謁
  祖陵禮成恭賦癸夘         金士松
  歳昭陽單閼
  天子穆穆雝雝備
  皇儀之肅習展
  孝思之篤恭撫鴻圖於熙洽感燕及於
  顥穹仰
  高山之天作佳哉鬱鬱而葱葱憶初覲于大淵獻而紀三
  謁于著雍經四載之踈詣輒輾轉于
  宸衷故特練辰卜日而
  時邁于東惟月仲商南吕應律乃建辰旒馳星蹕麗錫
  鋄驤驪驈葩瑵蜿蜒闒㦸轇輵振
  龍輈之龢鸞衛虎賁以戴鶡自
  塞苑而從東咸沛艾而儵忽隠隠轔轔超紆譎之砰磷兮若雷轟而電掣總總撙撙凌高衍之嵱嵷兮若鳥䀪而魚頡夫其飛梁横跨迤邐廣堙葺綺闉而増煥環山澤而洪紛巨流浺瀜而涾𣵺平頂嶱嵑而㟒嶙渾河㶀㵧而波潗巫閭嶻𡾲而峯皴䝉叢兮雲參孕星而結瑞瀲𤅿兮璇源拾月而貢珍號稱天府則水陸之族萃焉蔚為徳産則樹藝之種陳焉嘉果則樝梨榛栗之倫紛披而駢列名材則檀櫚松檜之屑森挺而輪囷繄神臯之曼衍徴茂育於無垠乃先達乎
  興京凜兆基于
  列祖運淳化以充周統奥區而涵煦觀萬國兮環拱騰五緯兮畢聚按禹甸之畇畇與周原之膴膴孰如我
  聖朝之肇域而正方畫疆而拓土迄今式單厚之洪模
  猶藴扶輿而篤祜迺謁
  永陵元氣蔚蒸藴濛鴻而開運啟
  聖緒于雲仍迺謁
  福陵光爚崚増竪聲靈于天柱闢
  謨烈以顯承迺謁
  昭陵瑞藹祥凝迪蓄釐于隆業保圖籙之受膺我皇上殷懐
  燕翼景緬
  龍興望
  橋山之奕奕思
  劍舄而兢兢際禮交而樂應通
  純徳以薦升念珍符之握闡猗歟
  聖祖之相繩既駐
  六飛于
  留都恒敞入門而詄蕩錯㕓市以相輑擁林巒以為障雉堞環羅兮勢屹層岡鳳闕巍峩兮輝騫蓬閬左文徳而右武功兮經緯宏敷而交暢東闗雎而西麟趾兮禔福覃綏而春盎引丹穴之神禽兮起高樓而憑望
  清寧翕泰于法宫兮
  大政當陽而南嚮葢雕楹刻桷之弗施玉磶文㮰之弗尚惟茅⿱⺾㳄松棟之長新皆
  列聖艱難之所創臨實枚之
  寢廟嚴對越而齊莊承龍旗兮煜煜設猛虡兮趪趪擊鐘鏞兮振振叶磬管兮鏘鏘豐特齍兮既齊而既稷潔鼎鼐兮或肆而或將工祝申辭而儼恪庶司奔走而躋蹌惟
  天子愛慤兼致鬷假孔彰奉
  璆册以登晉安
  閟宫而焜煌以介萬年之景祚聿徴純嘏于壽臧維時普至孝以彌綸典更脩于琮壁𢷎
  圜丘
  方澤以明禋循瘞繒燔柴而不忒臨灝溔之滄溟滌苾芬而神格滙混同鴨緑愛滹之三江漙馨香于瀎潏饗褒鄂之舊勲表忠貞之偉績更
  遣祀乎遼陵奠遺規于封植
  九重穆而有䖍百靈懐柔而罔隔惟盛徳之感孚定保康于宗祐於是
  御黼座
  垂衮衣
  錫燕飲歌魚麗雉扇雲移兮暉燿鵲罏風颺兮烟霏奏
  鈞天兮響諧玉律浥湛露兮
  恩飫瓊巵百爾拜賡兮儀聨
  丹陛九族惇敘兮歡浹
  彤墀虞廷之繡絺采絢堯厨之蒲萐華滋瞻
  天顔之温霽平泰階而叠晉繁禧伊彼朝鮮之列藩夙
  奉璿衡于
  表正羅鶼鰈以來王渉梯航而効命
  帝嘉海域之輸誠大賚使臣以酬敬擎
  寶墨而琳琅並共球而暐映
  仁渥地維
  道函天鏡玉燭呈華瑶樞持柄屆月竁日際以
  寵綏疇不荷鴻慈于
  叡聖自
  鑾輿之就道及信宿乎
  陪京照
  天章于雲漢編賦詠而裒盈殫述
  邠岐之締造暇唫閭井之阜成
  鶴禁宣毫而炳煥
  龍文雕琰而晶瑩羅縹緗於傑閣標
  文溯之嘉名插芸籖而璀璨鬱蘭橑而崢嶸仿天禄石渠而倍富啟羣玉委宛而増榮凡
  文命之纉乎
  神聖
  文思之被乎寰瀛胥見我
  皇上潤色夫
  鴻業俾奕禩蹈詠夫昇平若夫
  綸綍之頻頒咸頌
  恩膏之深穊豁租賦兮比户盈寧安耕鑿兮羣謳樂利
  
  禹車兮肆𤯝帷寛開
  湯網兮恊中布治覩貔虎之桓桓兮
  詔特褒其射騎覩芹藻之彬彬兮
  詔特優其鼓肄覩鳩杖鶴髪之趨迎兮
  詔引年以廣賜覩扈
  輦之千官與赴工之百吏
  詔晉秩而加糈均各奬其勞勩彚臣民抃舞之容鉅典益臻乎茂懿禮既成于大備指
  京邑而言旋逺周廬而雯靄張羽葢而曦延
  聖人日躋兮以敬行健兮惟乾向
  東陵而祇謁愈告慎于仔肩於緝熙以繼序毎不忘而不
  愆攄
  覲揚之積悃喜
  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類而慶延聨還清禁而蠲潔用告成事子
  奉先爰
  正朝以受賀蹌百辟而覲
  堯天沐生成於
  高厚獲叨
  禁近而備員親見
  皇猷之紹衣恭逢
  彛典之純全竚慰江鄉之翹望謹覘
  海屋之籌綿敢敬敷擊壤之意而綴陳上
  陵之篇








  欽定盛京通志卷一百十六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欽定盛京通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1. 刊本作「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