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第13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經濟彙編 考工典 第一百三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一百三十四卷
經濟彙編 考工典 第一百三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

 第一百三十四卷目錄

 門戶部彙考

  詩經陳風衡門 豳風七月

  禮記月令 儒行

  周禮天官

  爾雅釋宮

  釋名釋宮室

  說文門 戶

 門戶部藝文一

  戶銘           周武王

  書門            同前

  書戶            同前

  門銘           漢李尢

  前題           晉摯虞

  門箴           唐盧仝

  門銘            前人

  向街開門判         王諲

  門銘          宋呂夷簡

  門銘           李沖元

  呂文靖門銘跋        陸游

  碎扉記         明王宗茂

 門戶部藝文二

  詠門           唐李嶠

  前題          宋龍昌期

  篳門          明汪道昆

  柴門            顧璘

 門戶部選句

 門戶部紀事

 門戶部雜錄

 門戶部外編

考工典第一百三十四卷

門戶部彙考[编辑]

《詩經》
[编辑]

《陳風衡門》
[编辑]

衡門之下,可以棲遲。

朱注《衡門》,橫木為門也。門之深者有阿塾堂宇,此惟衡木為之棲遲游息也。大全孔氏曰:衡,古文橫字。此橫木為門,言其淺也。廬陵羅氏曰:「門阿」,《考工記》注:「棟也。」孔氏曰:「屋脊。」《爾雅》云:「門側之堂謂之塾。」則堂即塾也。屋之基亦曰堂。《周禮》云:「堂崇三尺,堂崇一筵。」《禮記》云:「天子之堂九尺。」《史記》云:「坐不垂。」堂。亦指堂基而言。宇,《說文》云:屋邊,即屋四垂。

《豳風七月》
[编辑]

塞向墐戶。

墐,塗也。庶人蓽戶。《儒行注》曰:「蓽戶以荊竹織門以荊竹通風,故塗之也。」

《禮記》
[编辑]

《月令》
[编辑]

仲春之月,耕者少舍,乃修闔扇。

門戶之蔽以木曰「闔」,以竹葦曰「扇。」

《儒行》
[编辑]

儒有「篳門圭,窬蓬戶甕牖。」

「篳門」,以荊竹織門也。「蓬戶」,編蓬為戶也。

《周禮》
[编辑]

《天官》
[编辑]

《掌舍》:「掌王之會同之舍,設梐枑再重,設車宮轅門。」

訂義鄭鍔曰:「偶所舍之地或險阻,則必環車以外向,仰轅以為門,車有甲士,可備非常,轅橈而不直,有門之象。」黃氏曰:「車宮、壇、壝宮,皆因會同為之,有兵事則為車宮,所謂兵車之會。今猶稱將幕為轅門。」

為壇,壝宮棘門。

訂義鄭鍔曰:「地或平曠,則必築壇于其中、壝土於其外以為宮,地平故增高,土曠故為防,限其宮則以棘為門。或云:棘當為戟,謂矛戟為門。《禮記》云『越棘大弓』。棘字與戟同。」

為帷宮,設旌門。

訂義《鄭鍔》曰:「若晝日食息,暫展肆焉,則張帷以為宮,設旌以為門,帷以蔽其外,旌以表其所而已,

無宮則共人門。」

訂義鄭鍔曰:「非食非息,偶有所遇而住遊觀則不必為宮,第共長大之人以為門,今之衛士是也。」史氏曰:「帷宮無宮,非舍息之時,王之所在,雖蹔駐亦當設備也。帷宮以綵為之,立旌以為門。無宮以人衛之,亦執干戈以司其出入

《爾雅》
[编辑]

《釋宮》
[编辑]

柣謂之閾。

閾,門限。

棖謂之「楔。」

《門兩旁木》:

楣謂之梁。

門戶上橫梁。

《樞》謂之。

《門戶扉樞》。

《樞達》北方,謂之「落時。」

門,持樞者,或達北檼以為固也。

落時謂之「戺。」

道二名也。此別門戶上下及兩傍之木名也。株者,孫炎云:「門限也。」經傳諸註皆以閾為門限,謂門下橫木為內外之限也。俗謂之地柣,一名閾,《曲禮》「不履閾」是也。棖者,門兩旁長木,一名楔。李巡曰:「棖謂梱上兩旁木。」《禮記·玉藻》云:「君入門,上介拂棖。」鄭箋云:「棖,門楔。」楣即梁也。呂伯雍云:「門樞之橫梁也。」郭云:「門戶上橫梁。」《鄉射記》云:「堂則物當楣。」是也。樞者,門扉,開闔之所由也,一名樞,《易》曰:「樞機之發」是也。其持樞之木,或達北檼以為牢固者,名落時。檼即棟也,落時又名戺,是持樞一木有此二名也。

閍謂之門。

《詩》曰:「祝祭於祊。」

正門謂之「應門。」

朝門:

《觀》謂之闕,

宮門雙闕。

宮中之門謂之「闈。」

謂相通小門也。

其小者謂之「閨」,小閨謂之「閤。」

大小異名。

衖門謂之閎。

《左傳》曰:「盟諸僖閎,閎鬨頭門。」

橛謂之闑。

《門閫》。

闔謂之「扉。」

《公羊傳》曰:「齒著于門闔。」

所以止扉,謂之「閎。」

門辟旁長橛也。《左傳》曰:「高其閈閎。」長杙即門橛也。此別門闕之異名也。李巡曰:「閍,廟門名。其路門之外,受朝正門,一名應門。應門之外,門曰雉門。雉門之旁名觀,又名闕。宮中相通,小門名闈,闈之小者名閨,閨之小者名閤。衖頭之門名閎,門中之橛名闑,一名閫。闔,門扇也,一名扉。於門辟旁樹長橛,所以止扉者名閎。」

《釋名》
[编辑]

釋宮室[编辑]

「門」捫也。在外為人所捫摸也。

戶,護也,所以謹護閉塞也。

《說文》
[编辑]

[编辑]

門,聞也。從二戶。

《闈》,宮中之門也。

閭里門也。《周禮》:五家為比,五比為閭。閭,侶也。二十五 家相群侶也。

《閨》,特立之戶,上圜下方,有似圭。

闉,城內重門也。

闌,門遮也。

《關》,以木橫持門戶也。

閶,天門也。楚人名門曰《閶闔》。

《閎》。門也。 謂之「樀。」樀,廟門也。 閻,里中門也。

《闠市》,外門也。

門,扇也。 閈,門也。汝南平輿里門曰閈。

《閞門》,欂櫨也。

《闕門》,觀也。

闥,門也。

《闑,門》梱也。

閣,所以止扉也。

閾,門榍也。《論語》曰:「行不履閾。」

閤門,旁戶也。

《闒,樓》上戶也。

闔,門扇也。

[编辑]

戶,護也。半門曰戶。

扉,戶扇也。

扃,外閉之關也扇,扉也。

門戶部藝文一[编辑]

《戶銘》
周武王
[编辑]

夫名難得而易失,無勤弗志,而曰「我知之乎?」無勤弗 及,而曰「我杖之乎?」擾阻以泥之,若風將至,必先搖搖, 雖有聖人,不能為謀也。

《書門》
同前
[编辑]

敬遇賓客,貴賤無二。

《書戶》
同前
[编辑]

出畏之,入懼之。

《門銘》
漢·李尢
[编辑]

門之設張,為宅表會。納善閉邪,擊柝防害。

《門銘》
晉·摯虞
[编辑]

祿無常家,福無定門。人謀鬼謀,道在則尊。

《門箴》
唐·盧仝
[编辑]

「貪、殘、奸、酗、狡、佞、訐、愎」,身之八殺;「背惠、恃己、狎不肖、妬 賢、能」,命之四孽。有是有此予敢辭,無是無此予之師。 一日不見予心思,思其人,懼其人,其交其難,敢告于 門。

《門銘》
前人
[编辑]

《金樞玉鍵》何足牢,止盈修德後必高。

《向街開門判》
王諲
[编辑]

于門告張第向街開門,第云:「祖父有勳蔭。」

東海于門,高容駟馬;南陽張第,榮珥七貂。通德未孚, 薄言斯露。或以霞扉晝敞,臨大道之青樓;畫栱雲構, 接長楊之綺陌。有同樹塞,不遠人境,車馬之客相闐, 冠蓋之賓坐合。若也人惟「白屋」,奢僭之辜何逭?必其 地是朱門,公侯之家始復有勳有蔭,既未審於高卑; 應闔應開,誠可窮其新舊。敬申三覆,然定五刑。

《門銘》
朱呂夷簡
[编辑]

古者盤盂几杖,規戒存焉。今為《門銘》,竊類於此。

忠以事君,孝以養親,寬以容眾,謹以修身,清以軌俗, 誠以教民。謙以處貴,樂以安貧。勤以積學,靜以徵神。 敏以給用,直以全真。約以奉己,廣以施人,重以臨下, 恭以待賓。貫之以道,總之以仁。在家為子,在邦為臣。 斯言必踐,盛德聿新。勒銘於門,永代書紳。

《門銘》
李沖元
[编辑]

仁,汝宅也,汝奚不居?禮汝門也,汝安可踰?既出彼,則 入此,固將食汝以同魚。冠纓不足帶有餘,將曰「繄誰 之辠?」予忍為董子百仞之深淵,亦不靳于公駟馬之 高車。

《呂文靖門銘跋》
陸游
[编辑]

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其恕乎?此聖門一字銘也。《詩》 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此聖門三字銘也。其簡 且盡如此。學者苟能充之,雖入聖域不難矣。丞相申 國文靖呂公作《門銘》,自忠孝十有八字,廣吾夫子之 訓,以遺後人。某得本于公元孫祖平,敢再拜書其後, 致願學之意。嘉定元年夏五月辛亥,山陰陸某謹識。

《碎扉記》
明·王宗茂
[编辑]

《碎扉》,奚記焉?記待旌節婦熊氏之事也。熊,予同年太 僕鳳儀女,適弟宗著早卒。熊年二十許,遂矢志靡他。 遺一子,至九歲亦殤,乃仰天哭曰:「吾忍死至今者,以 幼兒也。今復奪之,何以生為?」以首觸地,絕者數四,眾 多方釋之,僅存視息。由是餌藥石,事女紅,捐華飾,愈 益斂束。雖隔藩籬,終年不聞其聲。余甚奇之,蓋知其 非涉智故,乃其天性然也。先大夫寢疾,屬予曰:「視熊 婦立志堅,汝輩當豐其衣食,俾無顧慮,以畢其心,亦 吾門戶之光也。」熊氏伏於榻前曰:「此未亡人之常耳。 矧有大人之命否者不敢見大人與大人之子於地 下。」及先大夫殯,熊視他婦更痛,又痛其夫且自痛耳。 予甚憐之。其所以培養而安全之者,「無所不週遵父 言,且嘉渠守也。自弟卒以迄今,垂一紀,人未敢有窺 其心者。不意一人被酒,辭涉改柯。熊聞之,疑其人與 兄善,必為兄白。夜呼數婢持杖擊其門曰:『汝為兄猶 未見諒,況於人乎?兄若不相聞,不與此門俱存』。」頃刻, 窗扇碎落殆盡,兄雖百端自明,弗解也。予聞之,且慍 且慰。慍者以孀婦而暮夜擊人之門,不知者其謂吾 家何?慰者吾弟早逝,未竟其施,而此婦一時憤發,誓 無二心,即其操持,與刲目斷肘者何殊?凡閭巷觀聞, 莫不哀而賢之,況予有家政之責,尢宜崇勸,可以沒 其善乎?因扁其所居戶曰《權獎熊氏貞節之門》,次其 委曰《碎扉記》。權獎者,有待之詞也;碎扉者,直書其事 也。昔者禽息觸闑,朱雲折檻,史臣直書之,以為天下後世鑑也。予於熊未可輒附於古之賢哲,然忠臣節 婦,其心同也。心同固無嫌於跡之異,而況其跡之同 乎?使由此而持之,則今日之權獎,非他日之旌表邪? 且《語》曰:「人不間於父母昆弟之言,謂其言之匪昵也。」 予雖無所比數,常從于大夫之末,列風紀之司,亦勉 策駑駘,不敢自後於庸眾。𠟭其說或有以為可據者, 俟夫好德者採焉。

門戶部藝文二[编辑]

《詠門》
唐·李嶠
[编辑]

奕奕彤闈下,煌煌紫禁隈。阿房萬戶列,閶闔九重開。 《疏廣》遺榮去,于公待駟來。詎知金馬側,方朔有奇才。

《前題》
宋·龍昌期
[编辑]

樞動本為榮辱主,長因外戶細推尋。乾坤出入無窮 象,吳越關防有限心。揜到善人非遠大,開當古道自 高深。九成載舉《簫韶》奏,穆穆無凶合在今。

《篳門》
明·汪道昆
[编辑]

編竹啟雙扉,披襟乘百步。中林任逍遙,其上細煙霧。

《柴門》
顧璘
[编辑]

翠蓋平遮松柏林,畫屏分映兩青岑。坐收秔稻三秋 色,行踏垂楊一徑陰。雨突煙沉人臥穩,風簾花落燕 巢深。幸無奇字藏書篋,不惹輶軒使者尋。

門戶部選句[编辑]

晉陶潛《歸去來辭》:「僮僕歡迎,稚子候門。」

梁沈約《郊居賦》,「織宿楚而成門,籍外扉而為戶」, 古樂府,「樆門不安橫,無復相關意。」

宋謝莊詩:「迴船拓繩戶,收櫂掩荊關。」

唐王維詩:「到門不敢題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余 適欲鋤瓜,倚鋤聽叩門。

《杜甫詩》:「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白居易詩:「半捲寒簷幕,斜開暖閣門。」

《賈島》詩:「鳥宿池中樹,僧敲月下門。」

《羅鄴詩》:「溪上破門風擺斜。」

宋蘇轍詩:「野寺參差半掩門。」

《陸游》詩:「幽居竹織門。」剪棘移門未費錢,好山無數 碧巉然。空房終夜無燈火,斷木支門睡到明。牽 藤迮縛門。

明高啟詩:「移門欲就山當榻。」

汪道昆詩:「城頭片雨逐風迴,秋至蓬門未擬開。」「回 首青門」有雀羅。

門戶部紀事[编辑]

《吳越春秋》:吳王闔閭為太子聘齊女。齊女思于齊,日 夜號泣,因而為疾。闔閭乃為起北門,名曰「望齊門」,作 樓,令女往登,遊其上。

《列士傳》:「吳王闔閭畏王僚之子慶忌,作石室銅戶以 備之。」

《晏子春秋》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為小門于大門 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 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戰國策》:王孫賈年十五,事閔王,王出走,失王之處。其 母曰:「女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女暮出而不還, 則吾倚閭而望。女今事王,王出走,女不知其處,女尚 何歸?」

《韓詩外傳》:荊伐陳,陳西門壞,因其降民使修之,孔子 過而不式。子貢執轡而問曰:「禮過三人則下,二人則 式。今陳之修門者眾矣,夫子不為式,何也?」孔子曰:「國 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爭,非忠也;亡而不死,非勇 也。修門者雖眾,不能行一于此,吾故弗式也。」

《韓子外儲說》:「梁車新為鄴令,其姊往看之,暮而後門 閉,因踰郭而入,車遂刖其足。趙成侯以為不慈,奪之 璽而免之令。」

《說苑》:韓昭侯造作高門,屈宜咎曰:「昭侯不出此門。」曰: 「何也?」曰:「不時。吾所謂不時者,非時日也,人固有利不 利。昭侯嘗利矣,不作高門。往年秦拔宜陽,明年大旱, 民飢,不以此時恤民之急也,而顧反益奢。此所謂福 不重至,禍必重來者也。」高門成,昭侯卒,竟不出此門。 《漢書陳平傳》:「平長,可取婦,富人莫與者貧者,平亦媿」 之。戶牖富人張負有女孫,五嫁夫輒死,人莫敢取,平 欲得之。邑中有大喪,平家貧,侍喪以先往後罷為助。 張負既見之喪所,隨平至其家,家乃負郭窮巷,以席 為門,然門外多長者車轍。負歸,謂其子仲曰:「吾欲以 女孫予陳平。」仲曰:「平貧不事事。」負曰:「固有美如陳平 長貧者乎?」卒予女。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魏勃少時,欲求見齊相曹參,家 貧無以自通,乃常獨早夜掃齊相舍人門外。相舍人 怪之,以為物而伺之,得勃。勃曰:『願見相君,無因故為子掃,欲以求見』。於是舍人見勃曹參,因以為舍人。」 釋常談,推門入,謂之「排闥。」《漢書》曰:「樊噲,沛人也,以屠 沽為業。後從高祖征伐有功。高祖既定天下,嘗臥疾 於」禁中,不欲見人,詔閽者不令放群臣入。噲乃排闥 直入,見高祖流涕曰:「陛下與臣等起于《豐》沛,何其壯 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帝乃笑而起。

《論衡》:「燕王旦在明光宮,欲入,所臥戶三間盡閉,使侍 者二十人開戶,戶不開。」

《史記·汲鄭傳贊》: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 可設雀羅。翟公復為廷尉,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門 曰:「一死一生,乃見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 賤,情態乃見。」

《華陽國志》:司馬相如初入長安,題市門曰:「不乘赤車 駟馬,不過汝下」也。

《漢書于定國傳》:定國父于公,其門閭壞,父老方共治 之,于公謂曰:「少高大閭門,令容駟馬高蓋車。我治獄 多陰德,未嘗有所冤,子孫必有興者。」至定國為丞相, 永為御史大夫,封侯傳世。

謝承《後漢書》,何湯守開陽門,候上微行夜還,湯閉門 不納,更從中東門入。明日召湯賜食,諸門候奪奉。 《後漢書。鄭元傳》,國相孔融告高密縣曰:「昔東海干公 僅有一節,猶或戒鄉人侈其門閭,矧乃鄭公之德,而 無駟牡之路,可廣開門衢,令容高車,號為通德門。」 《楚國先賢傳》,孫敬入學閉戶牖,精力過人,太學號曰 閉戶「先生。」

《英雄記》:「公孫瓚諸將家,家各作高樓,樓以千計,瓚作 鐵門,居樓上,屏去左右,婢妾侍側,汲上文書。」

《世說》:楊修為魏武主簿,作相國門,始構榱桷,魏武自 看,使人題門作「活」字,便去。楊修見,命壞之,曰:「門中活 闊字,王嫌門大也。」

《三國吳志張昭傳》:「權以公孫淵稱藩,遣張彌、許晏至 遼東,拜淵為燕王。昭諫曰:『淵背魏懼討,遠來求援,非 本志也。兩使不反,不亦取笑於天下乎』?權卒遣彌、晏 往。昭忿言之不用,稱疾不朝。權恨之,土塞其門,昭又 於內以土封之。淵果殺彌、晏。權數慰謝昭,昭固不起。 權因出過其門呼昭,昭辭疾篤。權燒其門,欲以恐之。」 昭更閉戶,權使人滅火,住門良久,昭諸子共扶昭起。 權載以還宮,深自克責。昭不得已,然後朝會。

《語林》:稽康素與呂安友,每一相思,千里命駕。安來,值 康不在,兄喜出迎,安不前題門上作「鳳」字而去。喜不 悟,康至,云:「鳳,凡鳥也。」

《晉書羊祜傳》:「襄陽百姓于峴山,祜平生遊憩之所,建 碑立廟,歲時享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荊人為祜 諱名,屋室皆以門為稱,改戶曹為辭曹焉。」

《陳頵傳》:頵字延思,陳國苦人也。少好學,有文義。父訢 立宅起門,頵曰:「當使容馬車。」訢笑而從之。

《賀循傳》:廷尉張闓住在小市,將奪左右近宅,以廣其 居。乃私作都門,早閉晏開,人多患之,訟于州府,皆不 見省。會循出,至破岡,連名詣循質之。循曰:「見張廷尉, 當為言及之。」闓聞而遽毀其門,詣循致謝。其為世所 敬服如此。

《謝安傳》:羊曇為安所愛重。安薨後,輟樂彌年,行不由 西州路。嘗因石頭大醉,扶路唱樂,不覺至州門。左右 曰:「此西州門也。」曇悲感不已,以馬策扣扉,誦曹子建 詩:「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慟哭而去。

《郡國志》:「廣州盧耽,仕為治中,有仙術。刺史步騭惡之, 以狀聞,後誅之。耽後題其門曰『珠門,珠國雖存無射 年,欲知此書,盧耽還。太守削之,削字更生』。」

《南史王曇首傳》:「文帝即位,以曇首為侍中,領驍騎將 軍。元嘉四年,車駕出北堂,使三更竟開廣莫門。南臺 云:『應須白獸幡、銀字棨,不肯開。尚書左丞羊元保奏 免御史中丞傅隆旨下,曇首曰:『既無異敕,又闕幡棨, 雖稱上旨,不異單刺。元嘉元年、二年雖有再開門例, 此乃前事之違。今之守舊,未為非禮。其不請白獸幡』』」、 銀字棨,致開門不時,由尚書相承之失,亦合糾正。上 特無問,更立科條。

《到彥之傳》:「彥之孫遁,元徽中為南海太守,在廣州。昇 明元年,沈攸之反,刺史陳顯達起兵應朝廷,遁猶豫 見殺。遁家人在都,從野夜歸,見兩三人持堊㕞其家 門,須臾而滅。明日而遁死問至。」

《嚴世期傳》:世期性好施,元嘉四年,有司奏牓門曰「義 行嚴氏之門。」

《徐伯珍傳》:「伯珍字文楚,東陽太末人也。宅南九里有 高山,班固謂之九巖山,伯珍移居之。階戶之間,木生 皆連理,門前生梓樹,一年便合抱。館東石壁,夜忽有 赤光洞照,俄爾而滅。白雀一雙,棲其戶牖,論者以為 隱德之感焉。」

《傅昭傳》:「昭為丹陽尹,袁粲辟為主簿,使諸子從昭受 學。粲每經昭戶,輒歎曰:『經其戶,寂若無人,披其室,其 人斯在。豈非名賢』?」

《胡僧祐傳》:「僧祐援僧辨,將發,謂其子圯曰:『汝可開朱
考證
白二門,吾不捷則死。吉則由朱,凶則由白也』。」

《唐書段志元傳》:志元與宇文士及勒兵衛章武門。太 宗夜遣使至二將軍所,士及披戶納使,志元拒曰:「軍 門不夜開。」使者示手詔,志元曰:「夜不能辨,不納。」比曙, 帝歎曰:「真將軍,周亞夫何以加!」

《隋唐嘉話》:褚遂良,其父亮尚在,乃別開門敕。嘗有以 賜遂良,使者由正門而入,亮出曰:「渠自有門。」

《書斷》:右軍孫智永師住吳興永欣寺,人來覓書,并請 題額者如市。所居戶限,為之穿穴,乃用鐵葉裹之,人 謂之「鐵門限。」

《盛事美談》:「田游岩初以儒學累徵不起,侍其母隱嵩 山。調露中,高宗幸中嶽,因訪其居,游岩出拜,詔命中 書侍郎薛元超入問其母,御題其門曰『隱士田游岩 宅』。」徵拜弘文學士。

《隋唐嘉話》:張昌儀兄弟恃易之、昌宗之寵,所居奢溢, 逾于王主。末年有人題其門曰:「一絇絲能得幾日絡。」 昌儀見之,遽下筆書其下曰:「一日即足。」無何而禍及。 《本事詩》:博陵崔護姿質甚美,而孤潔寡合。舉進士下 第。清明日獨遊都城南,得居人莊,一畝之宮,而花木 叢萃,寂若無人。扣門久之,有女子自門隙窺之,問曰: 「誰耶?」以姓字對曰:「尋春獨行,酒渴求飲。」女子以杯水 至,開門設床命坐,獨倚小桃斜柯佇立,而意屬殊厚, 妖恣媚態,綽有餘妍。崔以言挑之,不對,目注者久之。 崔辭去,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崔亦睠盼而歸。嗣後 絕不復至。及來歲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逕往尋 之,門牆如故,而已鎖扃之。因題詩于左扉曰:「去年今 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祇今何處去,桃花 依舊笑春風。」後數日,偶至都城南,復往尋之,聞其中 有哭聲,扣門問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護耶?」曰:「是也。」 又哭曰:「君殺吾女。」護驚起,莫知所答。老父曰:「吾女笄 年知書,未適人。自去年以來,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 與之出,及歸,見左扉」有字,讀之,入「門而病,遂絕食數 日而死。吾老矣,此女所以不嫁者,將求君子以托吾 身。今不幸而殞,得非君殺之邪?」又特大哭。崔亦感慟, 請入哭之,尚儼然在床。崔舉其首,枕其股,而祝曰:「某 在斯,某在斯!」須臾開目,半日復活矣。父大喜,遂以女 歸之。

《耳目記》:周文昌左丞孫彥高,無他識用,性頑鈍,出為 定州刺史。歲餘,默啜賊至,圍其郛,彥高郤鎖宅門,不 敢詣廳事,文案須徵發者於小窗內接入。賊既乘城 四入,彥高乃謂奴曰:「牢關門戶,莫與鑰匙。」其愚怯皆 此類。俄而陷沒,刺史之宅先殲焉。

《壟上書》:「喬敷嗜魚而貧,日向漁父貸食。漁人送魚一 觔,則以白堊標門記之,後日償價。年律一終,白堊盈 門。」

《雲仙雜記》:「蓮花巷,王珊起宅畢,其門刷以醇酒,更散 香末,蓋禮神之至。」

龍山康甫慷慨不羈,每日置酒於門,邀留賓客,不住 者贈過門錢,日費酒者鶴《嘴缾》二十。

《五代史葛從周傳》:「晉攻魏,魏人求救,太祖遣侯言救 魏。言築壘於洹水,太祖怒言不出戰,遣從周代言。從 周至軍,益閉壘不出,而鑿三闇門,以待晉兵攻之。從 周以精兵自闇門出,擊敗晉兵。」

《青箱雜記》:孟昶未亡時,蜀人質錢取息者,每將徙居, 必牓其門曰:「召主收贖。」蓋周世宗累欲收蜀而不果, 至我太祖乃收之,此其應也。

《宋史西蜀世家》:「李昊為尚書左丞,拜門下侍郎,兼戶 部尚書同平章事。蜀平,隨昶入朝。初,王衍降莊宗,昊 草其表。昶之降也,其表亦昊所為。蜀人潛署其門曰 『世修降表李家』。」

《湘山野錄》:太祖皇帝將設外城,幸朱雀門,親自規畫。 獨趙韓王普時從幸。上指門額問普曰:「何不祇書朱 雀門,須著『之』字安用?」普對曰:「語助。」太祖大笑曰:「之乎 者也,助得甚事。」

《夢溪筆談》:賈魏公為相日,有方士姓許,對人未嘗稱 名,無貴賤皆稱我,時人謂之「許我。」言談頗有可採,然 傲誕,視公卿蔑如也。公欲見,使人邀召數四,卒不至。 又使門人苦邀致之,許騎驢徑欲造丞相廳事,門吏 止之,不可,吏曰:「『此丞相廳門,雖丞郎亦須下』。許曰:『我 無所求於丞相,丞相召我來,若如此,但須我去耳』。」不 下驢而去。門吏急追之,不還,以白丞相,魏公又使人 謝而召之,終不至。公歎曰:「許市井人耳,惟其無所求 於人,尚不可以勢屈,況其以道義自任者乎?」

《宋史劉儀鳳傳》:「儀鳳累官兵部侍郎兼侍講,在朝十 年,每歸即匿其車騎,扃其門戶,客至,無親疏,皆不得 見。政府累月始一上謁,人尤其傲。」

《文苑傳》:「熊克字子復,建寧建陽人。官起居郎兼直學 士院。家素儉約,雖貴不改。舊所居卑陋,門不容轍,雖 部使者、郡守至,必降車乃入。」

張耒《續明道雜志》:「喜鵲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 喜。」凡人小小通塞,亦先有符兆,不可誣也。某省試罷歸,省榜將出,復至京師,寓相國一鄉僧院中,晨起漱 口濆水門上,覺水濕處隱隱然有字,因洗視之,乃四 字云:「榮登在即也。」是歲,余叨忝。

《宋史李好義傳》:吳曦受金人說,以蜀叛,好義謀誅之。 二月晦,舉事,乃約李彪、黃術、李貴等七十有四人及 士人路良弼、王芾。好義夜饗士,麾眾受甲,各以黃帛 為號。時偽宮門洞開,好義大呼而入曰:「奉朝廷密詔, 安長史為宣撫,令我誅反賊,敢抗者夷其族。」曦護衛 千兵皆棄梃而走,遂至偽殿東角小門,入世美堂,近 曦寢室。曦聞外鬨,倉皇而起,露頂徒跣,開寢戶欲遁, 見貴復止,以手捍內戶。貴前爭戶,戶紐折,曦走,貴追 及,手執其髻,舉刃中曦頰。曦素勇有力,撲貴仆於地 不能起,好義急呼王,斧其腰者二。曦負痛,手縱貴起, 遂斫其首。引眾擁曦首出偽宮,即馳告丙,宣詔,軍民 拜舞,歡聲動天地。持曦首撫定城中,市不改肆。 《元史趙孟頫傳》:「孟頫初以程鉅夫薦,起家為郎。及鉅 夫為翰林學士承旨,求致仕去。孟頫代之,先往拜其 門而後入院,時人以為衣冠盛事。」

《輟耕錄》:江右胡存齋參政,能折節下士,賓客至如家 焉。故南北士大夫有經過其地,無不願見者。每虞閽 人不為通刺,苟不出日,即於門首掛一牌云「胡存齋 在家。」

《暌車志》:劉先生者,河朔人,年六十餘,居衡岳紫蓋峰 下,間出衡山縣市,縣市一富人,嘗贈一紬袍,劉欣謝 而去。越數日見之,則故褐如初,問之,云:「吾幾為子所 累,吾常日出庵,有門不掩,既歸就寢,門亦不扃。自得 袍之後,不衣而出,則心繫念,因市一鎖,出則鎖之,或 衣以出,夜歸則牢關以備盜,數日營營,不能自在。今」 日偶衣至市,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如此,是大可 笑。適遇一人過前,即脫袍與之,吾心方坦然無復繫 念。

《聖君初政記》:詹舍人希原書太學集賢門「門」字,右文 稍鉤其末,上曰:「吾方集賢,希原欲閉門塞吾賢路耶?」 以此殺之。

《蘇談》:楊文貞公作第初成,設中門未行,使人亟請仲 舉先生焉,曰:「此門可不容有德之人先踐也。」

《閒中今古錄》:宣德初,先祖在南昌,題春帖于學門云: 「學冠西江,列郡仰詩書之府;道宗東魯,四方推文獻 之邦。」方伯孟公見而請題藩司外門,先祖以「堂堂藩 府襟三江而帶五湖,濟濟官寮順四時以宣八政」呈 公,即命刻之,至今不易。

門戶部雜錄[编辑]

《易經說卦》:「艮為門闕。」大全吳氏曰:「闕者,門之出入處。上 畫連亙,中、下二畫雙峙而虛,似門闕也。」

《詩經小雅斯干》:「築室百堵,西南其戶。」

《禮記·曲禮》:「為人子者,行不中道,立不中門。」陳註行道則 或左或右,立門則避「棖闑之中」,皆不敢跡尊者之所 行也。古者男女異路,路各有中門,中央有闑,闑之兩 旁有棖也。

將入戶,視必下。入戶奉扃,視瞻毋回。戶開亦開,戶闔 亦闔,有後入者,闔而勿遂。陳注《入戶》,入主人之戶也。扃, 門關木也。入戶之時,兩手當心如捧扃然,雖視瞻而 不為迴轉,嫌于干人之私也。「開闔皆如前」,不違主人 之意也。「遂」,闔之盡也。嫌于拒後來者,故勿遂。

大夫士出入君門,「由闑右,不踐閾。」陳注闑,門橛也。當門 之中,闑東為右,主人入門而右,客入門而左,大夫士 由右者,以臣從君,不敢以賓敵主也。

凡與客入者,每門讓于客。客至于寢門,則主人請入 為席,然後出迎客。陳注天子五門,諸侯三門,大夫二門。 《月令》:「孟春之月,其祀戶。」春陽氣出,祀之於戶內,陽 也。祀戶之禮,南面設主於戶內之西。

仲夏之月,門閭無閉。一則順時氣之宜通,一則使 暑氣之宣散也。

孟秋之月,其祀門。「秋,陰氣出,祀之於門外」,陰也。祀 門之禮,北面設主於門左樞。

《禮運》:「大道之行也,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黃帝宅經》「癸天倉,立門戶吉。」

《宅》以門戶為冠帶。

《淮南子道應訓》:「先王以見大巧之不可也,故慎子曰: 『匠人知為門,能以門,所以不知門也,故必杜然後能 門』。」

揚子《法言吾子》篇:「山硎之蹊,不可勝由;向牆之戶,不 可勝入矣。」曰:「惡由入?」曰:「孔氏。」「孔氏者,戶也。」曰:「子戶乎?」 曰:「戶哉!戶哉!吾獨有不戶者矣。」

《後漢書禮儀志》:「仲夏之月,萬物方盛,日夏至,陰氣萌 作,恐物不楙,其禮以朱索連葷菜,彌牟蠱鍾,以桃印, 長六寸,方三寸,五色書文如法,以施門戶,代以所尚為飾。夏后氏金行,初作葦茭,言氣交也。殷人水德,以 螺首,慎其閉塞,使如螺也。周人木德,以桃為更,言氣 相更也。漢兼用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為門」 戶。飾以難止惡氣。

白虎通門,必有闕者何?闕者,所以飾門,別尊卑也。 《潛夫論忠貴》篇:「貴戚懼家之不吉而聚諸令名,懼門 之不堅而為作鐵樞。卒其所以敗者,非苦禁忌少而 門樞朽也,常苦崇財貨而行驕僭,虐百姓而失民心 耳。」

《發蒙記》,「治戶傷孕婦。」

《雲仙雜記》:「凡門以栗木為關者,夜可以遠盜。」

《唐國史補》:古之屋室,中為牖,東為戶。故今語曰:「二十 三日正南,二十五日當戶。」

《酉陽雜俎》:常山北草名「護門」,寘諸門上,夜有人過,輒 叱之。

《東坡志林》:桃符仰視艾人而罵曰:「汝何等草芥,輒居 我上。」艾人俯而應曰:「汝已半截入土,猶爭高下乎?」桃 符怒,往復紛然不已。門神解之曰:「吾輩不肖,方傍人 門戶,何暇爭閒氣耶?請妙總大士著此一轉語」, 《物類相感志》:護門草出常山北,彼處人取之,置於門 戶上。或過其門,其草必叱之,有盜者皆驚奔矣。彼俗 呼為「護門草」,一名《靈草》也。

《演繁露》:「晉魏以後,官至貴品,其門得施行馬。」行馬者, 一木橫中,兩木互穿,以成四角,施之於門,以為約禁 也。《周禮》謂之「梐枑」,今官府前義子是也。

《容齋三筆》:《左氏傳》好用門焉字,如晉侯圍曹門焉,齊 侯圍龍,盧蒲就魁門焉。吳伐曹,吳子門焉。偪陽人啟 門,諸侯之士門焉。及蔡公孫翩以兩矢門之,門于師 之梁,門于陽州之類,皆奇葩之語也。

《西溪叢語》:《漢官儀》云:「光祿大夫,秩比千石,不言屬光 祿勳,門外特施行馬以旌別之。」《魏志》:「黃初四年,楊彪 為光祿大夫,詔給吏卒,門施行馬。」《晉紀》云:「致仕及遜 位者,給床帳簟褥,賜錢二十萬,給吏卒,門施行馬。」王 隱《晉書》云:「劉毅字仲雄,年七十,告老,以光祿大夫致 仕,門施行馬,賜錢百三十萬。」《晉書》云:「王覽為宗正卿」, 致仕,詔遣殿中監療疾給藥,復轉光祿大夫,門施行 馬。干寶《晉書》記尚書僕射李涓母喪,拜金紫光祿大 夫,給吏卒,門施行馬。《晉中興書》:「蔡謨免,皇太后詔以 謨為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上疏陳謝。遂以疾 篤不朝。詔賜几杖,門施行馬。」《晉書》:「華表,字偉容,歆子 也。太始中為大中大夫,賜祿與卿同」,門施行馬。 暇日記金陵人家門上,書符曰《目山敕》。

鼠璞:俗說:母之望子曰「倚門。」按:《戰國策》王孫賈事閔 王,王走,失王之處。其母曰:「女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 望女;女暮出而不還,吾倚閭望女。」朝暮之出入固可 言倚門,若出稍久當言倚閭,蓋門不可久倚故也。今 人但用倚門事,豈以暮出不還為俗忌耶?

《香宇詩談》:唐詩多用千門,如「鑾輿迥出千門柳」,「歸鴻 欲度千門雪」,「卻望千門草色間。」蓋建章宮千門萬戶 也。故王安石亦云:「千門萬戶曈曈日。」

《事物原始說文》曰:「半門曰戶。其門扉刻為方月,如羅 網狀,即今時之亮格子也。」《皇圖要記》曰:「軒轅造門戶。」 按《易》曰:「神農氏歿,黃帝、堯、舜氏作。重門擊柝,以待暴 客。」蓋取諸豫。豫,先防之意。

扃,外閑之關也。一曰外戶。《左傳》云:「外戶不扃。」

《扊扅》,門關也。百里奚之妻,烹伏雌,焚扊扅。

門戶部外編[编辑]

《列仙傳》:方回,堯時隱人,食雲母。夏桀時為人所閉,于 宮中從求道,因化得去,即封其戶。時人曰:「得方回一 丸泥,閉戶不可開。」

《神異經》:「東北有鬼星石室,三百戶共一門,石牓題曰 『鬼門。西南銅關,夾牓題曰『人往門』,東北銅關,夾門牓 題曰『人來門』』。」

《拾遺名山記》:「蓬萊山東有鬱。」缺一字國時有金霧,諸仙 說「此上常浮轉低昂,有如山。上架樓室,常向明以開 戶牖。及霧滅歇,戶皆向北。」

《朝野僉載》:「『漢時鄢縣南門兩扇忽開,忽一聲稱『鴛』」,一 聲稱「鴦』,晨夕開閉,聲聞京師。漢末惡之,令毀其門,兩 扇化為鴛鴦,相隨飛去。後改鄢縣為晏城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