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第32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三百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三百二十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三百二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三百二十卷目錄

 經學部彙考十

  經義考五詩經

經籍典三百二十卷

經學部彙考十[编辑]

經義考五[编辑]

詩經[编辑]

《古詩》:今存三百五篇。

《周禮》:「太師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 卜子曰:「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也。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原人倫,美教化,移風俗,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 頌。以一國之事,繫一人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故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是謂「四始」 ,詩之至也。

《墨翟》曰:「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

荀卿曰:「《詩》者,中聲之所止也。」

司馬遷曰:「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后稷,下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故曰:《關睢》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皆孔子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 。」 又曰:「《詩》三百篇,大扺賢聖發憤之所為」 作也。

劉歆曰:「《詩》以言情,情者性之符也。」

《詩含神霧》曰:「詩者,天地之心,君德之祖,百福之宗,萬物之戶也。刻之玉板,藏之金府,集微揆著,上統元皇,下序四始,羅列五際 。」 又曰:「詩者,持也,在於敦厚之教,自持其心,諷刺之道,可以扶持邦家者也。」

《詩推度災》曰:「建四始五際,而八節通。卯酉之際為革政,午亥之際為革命。」

《詩氾歷樞》曰:「卯,天保也;酉祈父也;午采芑也;亥大明也。」 然則亥為革命,一際也;亥為天門,出入候聽二際也;卯為陰陽交際,三際也;午為陽謝陰興,四際也;酉為陰盛陽微,五際也 。又曰:「大明在亥,水始也;四牡在寅,木始也;嘉魚在巳,火始也;鴻雁在申,金始也。」

《春秋演孔圖》曰:「《詩》含五際六情。」

《春秋說題詞》曰:「詩者,天文之精,星辰之度,人心之操也。在事為詩,未發為謀,恬憺為心,思慮為志,故詩之為言志也。」

班固曰:「古者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純取周詩,上采殷,下取魯,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諷詩不獨在竹帛故也。」 翼奉曰:「《詩》有五際,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孟康曰:「五際,卯、酉、午、戌、亥也。陰陽始終際會之歲,於此則有變改之政。」

鄭康成曰:「《詩》者,承也。政善則下民承而讚詠之,政惡則諷刺之。」

劉熙曰:「《詩》,之也,志之所之也。興物而作謂之興,敷布其義謂之賦,事類相似謂之比,言王政事謂之雅,稱頌成功謂之頌,隨作者之志而別名之者也。」 張揖曰:「《詩小雅》之材七十四人,《大雅》之材三十一人。」

按:《揖》之言,以一篇為「一人。」

周續之曰:「《風》《雅》體同,而由我化物則謂之風,物由我正則謂之《雅》。考之禮教,其歸不殊也。」

梁簡文帝曰:「詩者,思也,辭也。發慮在心謂之思,言見其懷抱者也。在辭為詩,在樂為歌,其本一也。」 《隋書·經籍志》曰:「夏、殷以上,詩多不存。周氏始自后稷,而公劉克篤前烈,太王肇基王跡,文王光昭前緒,武王克平殷亂,成王、周公化致太平,誦美盛德,踵武相繼,幽、厲板蕩,怨刺並興。其後王澤竭而詩亡,魯太師摯次而」 錄之。孔子刪《詩》,上采《商》,下取《魯》,凡三百篇。

按:如《隋志》所云,則《二南》之始,《關雎》《雅》始《鹿鳴》,《文王頌》始《清廟》,皆魯太師次而錄之者。故《論語》曰「師摯之始,《關睢》之亂」 是也。

孔穎達曰:「經傳所引諸《詩》,見存者多,亡失者少,不容孔子十去其九。」

李行修曰:「夫《詩》者,其辭主文譎諫而不訐,其教溫柔敦厚而不愚。仲尼采之,合三百五篇,善者全而用,不善者全而去。」

成伯瑜曰:「詩者,四國所陳,臣下所獻,出自百家,辭生鄙俚,豈能盡善?若不刊正,無裨國風。文遭暴秦,並為煨燼。而《詩》仝樂章,布於人口,三百之外,惟亡六篇。比諸典籍,未為殘滅 。」 又曰:「詩有四始,始者,正詩也,謂之正始。《周》《召》二南,國風之正始。《鹿鳴》至《菁菁者莪》,為《小雅》之正始。文王受命至《卷阿》,為《大雅》之正始;《清廟》至『《般》』」 ,為《頌》之正始。

李清臣曰:「《國風》《雅》《頌》、美刺之義,不甚相絕,而分別若此,或曰太師分之,或曰孔子分之,是皆未為知詩。夫詩者,古人樂曲,故可以歌,可以被於金石鐘鼓之節,其聲之曲折,其氣之高下。詩人作之之始,固已為《風》、為《小雅》、為《大雅》、為《頌》。風之聲不可以入雅,雅之聲不可以入《頌》,不待太師與孔子而後分也。太師知其聲」 ,孔子知其義爾。亦猶今之樂曲,有小有大,聲之不同,而辭之不相入,亦作者為之,後來者所不能易也。

劉安世曰:「孔子時詩,今不可得而見之。」 且以《論語》考之,今《碩人》之詩無「素以為絢兮」 一句,則知孔子時詩已亡矣。

朱子曰:「人言夫子刪《詩》,看來只是采得許多《詩》,夫子不曾刪去,只是刊定而已 。」 又曰:「當時史官收《詩》時,已各有編次,但經孔子時已經散失,故孔子重新整理一番,未見得刪與不刪。」

戴埴曰:「《詩》篇名之例不一,《關睢》《葛覃》之類,取其首章;『《權輿》《騶虞》之類,取其末章;《召旻》《韓奕》之類,取一章之義合而成文;《氓》《丰》《蕩綿》之類,取章中一事。『維天之命』』」 、「『『昊天有成命』則取章中一句。『惟雨無正』,酌賚』於詩亦無取,亦有例同而名異者,『《綿綿》瓜瓞』與『綿綿葛藟』同一取《綿綿》之意,一以《葛藟》為名;『綿蠻、黃鳥』與『交交黃鳥』」 同一取《綿蠻》之義,一以黃鳥為名 。又曰:「風雅之正,變以治言。」 自《邶》至《曹》,治固多變;太王治豳,風化所基,亦何言變?《風節》《南山》至《魚藻》,治固變矣,《六月》《車攻》《斯干》諸詩何以言變?《小雅》,《民勞》至《桑柔》,治固變矣,《崧高》《韓奕》《烝民》《江漢》諸詩何以言變?《大雅》,《周禮》《籥章》歌《豳詩》,《豳雅》《豳頌》謂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則豳何以有雅?謂美盛德,告成功,則豳何以有頌?然則求詩于詩,不若求詩于樂。夫子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及。言《關睢》之亂,洋洋盈耳。以樂正詩,則風、雅與頌以聲而別。樂有正聲,必有變聲,故《國風》十五國之歌,歌之正為正風,歌之變為變風。采風者以聲別之,其于雅亦然。瞽誦工歌,既別其聲之正變,復析為《小雅》《大雅》。以雅音之大者為大樂章,大燕享用之;雅音之小者為小樂章,小燕享用之。以言乎頌,周之頌簡,商、魯之頌煩;周頌敬懼而謙恭,商、魯頌侈麗而夸大。然其音苟合,何謂非頌?人不以詩求詩,而以樂求詩,始知風雅之正變大小,與三頌殊塗而同歸矣。今之樂章,至不足道,猶有正調、轉調、大曲、小曲之異。《風》《雅》《頌》既被之絃歌,播之金石,安得不別其聲之小大、正變哉?

葉適曰:「『《史記》古詩三千餘篇,孔子取三百五篇。安國亦言刪《詩》為三百篇』。按《周詩》及諸侯用為樂章,今載于《左氏傳》者,皆史官先所采定,就有逸詩殊少矣。疑不待孔子而後刪十取一也。又:《論語》稱《詩》三百,本謂古人已具之詩,不應指其自刪者言之,然則《詩》不因孔氏而後刪矣 。」 又曰:「周以《詩》為教,置學立師,諸侯之」 風陳于太史,其所去取,皆當時朝廷之意,故《匪風》《下泉》之思治,《簡兮》之思,西方美人,皆自周言之也。孔子生數百年後,無位于王朝,而以一代所教之詩刪落高下,十不存一,為皆出其手,豈非學者之隨聲承誤,失于考訂而然乎?又曰:「季孫行父請命于周而史克作《頌》,則是以天子之命列于頌也,非孔子之所能裁定也 。」 又曰:「《詩》三百篇,孔子舉其在者也。後人謂孔子自刪為三百篇,大妄也 。」 又曰:「言詩者自《邶鄘》而下皆目為變風,其正者《二南》而已。然季札觀樂論詩,未嘗及變;孔子教小子以可興可觀、可群可怨,亦未嘗及變。夫言者之旨,其發也殊,要以歸于正爾。美而非諂,刺而非訐,怨而非憤,『哀』」 「樂」 而非「私」 ,何不正之有?後之學《詩》者,不極其志之所至,而以正變強分之,則有蔽而無獲矣。

章如愚曰:「王之《風》,非貶王也,體本《風》也。《魯》之《頌》,非褒魯也,體本《頌》也。《詩》體有風、雅、頌之殊,非《雅》重於風,《頌》高於雅也。」

羅璧曰:詩名之說,或謂國史,或謂子夏、毛萇而書《金縢》云:「公乃為詩以遺王,名之曰《鴟鴞》。」 則詩名乃作者自定,至分為風、雅、《頌》,說者謂始於孔子,自衛反魯,樂正,《雅》《頌》各得其所,然吳札聘魯,魯太師已。

為札、歌《風》、歌《雅》、歌《頌》矣。《魯頌》《駉詩序》曰:「季孫行父請命于周,而史克作是頌。」 《史記》:「微子過殷墟而作雅。」 觀此,則《雅》《頌》亦作者自別也。

王應麟曰:「《逸詩》篇名。若《貍首》《驪駒》《祈招》《轡之柔矣》皆有其辭,惟《采薺》《河水》《新宮》《茅鴟》《鳩飛》無辭。或謂《河水》《沔水》也;《新宮》《斯干》也;《鳩飛》,《小宛》也。《韓詩外傳》引《逸詩》尤多,其孔筆所刪歟?」

劉汲曰:「《三百篇》什無定章,章無定句,句無定字,字無定音,大小長短,險易輕重,惟意所適。雖役夫室妾,悲憤感激之語,與聖賢相雜而無媿,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蘇天爵曰:「『太史公云:古《詩》三千餘篇,孔子刪之,存者三百一十一篇』。是則秦火之餘,詩亦為完書矣。而凡經傳所引逸詩,是皆孔子所刪二千七百餘篇之文乎!」 今考之孔子之言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又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未嘗言刪《詩》也。至趙氏孟子題辭始有刪《詩》之說。而晉世所傳孔氏《書序》亦言「刪《詩》為三百篇,皆出太史公之後。」 夫以周之列國,若滕、薛、許、蔡、邾、莒,其與陳、魏、曹、檜地醜德齊,而獨無一詩之存,何也?將有其詩而夫子刪之與?當季札之聘魯,請觀周樂,於時夫子未嘗刪《詩》也。自《雅》《頌》之外,其十五國風盡歌之。今三百篇及魯人所存,無加損也,其謂夫子刪《詩》,其可信乎?

朱右曰:「古《詩》三百篇,以風、雅、《頌》為三經,賦、比、興為三緯。」

盧格曰:「《史記》古詩三千餘篇,孔子取三百五篇。」 孔穎達以為未可信。按《王制》:「天子五年一巡狩,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 西周盛時,環海內而封者千八百國,使各陳一詩,亦千八百篇矣。今載於經者惟邶鄘等十一國,皆春秋時詩。《孟子》詩亡之論,其有慨於此乎!

按:孔子刪《詩》之說,倡自司馬子長,歷代儒生莫敢異議。惟朱子謂「經孔子重新整理,未見得刪與不刪」 ,又謂孔子不曾刪去,只是刊定而已。水心葉氏亦謂《詩》不因孔子而刪,誠千古卓見也。鄭漁仲、蘇伯修亦嘗疑之。近時嘉定陶菴黃氏亦謂「孔子有正《樂》之功,而無刪《詩》之事。愚心韙之,竊以《詩》者掌之王朝,班之侯」 服,小學、《大學》之所諷誦,冬夏之所教導,莫之有異。故盟會、聘問、燕享列國之大夫,賦詩見志,不盡操其土風。使孔子以一人之見取而刪之,王朝,列國之臣其孰信而從之者?且如「行以《肆夏》,趨以《采齊》」 ,樂師所教之樂儀也,何不可施於禮儀?而孔子必刪之,俾堂上有儀而門外無儀,何也?凡射,王以《騶虞》為節,諸侯以《貍首》為節,大夫以《采蘩》為節,士以《采蘋》為節。今《大小戴記》載有《貍首》之辭,未嘗與禮義悖。而孔子於《騶虞》《采蘩》《采蘋》則存之,於《貍首》獨去之,俾王與大夫士有節,而諸侯無節。又何也?《燕禮》「升歌《鹿鳴》,下管《新宮》。」 《大射儀》乃歌《鹿鳴》,三終乃管《新宮》,三終而孔子於《鹿鳴》則存之,於《新宮》則去之,俾歌有詩而管無詩,又何也?「《肆夏》《繁》《遏》《渠》」 ,天子所以享元侯者,故《九夏》掌於鐘師,而《大司樂》「王出入奏《王夏》,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 ,《鄉飲酒》之禮:「賓出奏《陔》」 ,《鄉射之禮》:「賓興奏《陔》」 ,大射之儀:「公升即席奏《陔》,賓醉奏《陔》,公入驁」 ,此又何不可施於禮儀?而孔子必刪之,俾禮廢而樂缺,又何也?正考父校商之《頌》十二篇於周,太師歸以祀其先王。孔子殷人,乃反以先世之所校歸祀其祖者刪其七篇,而止存其五,又何也?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祭公謀父作《祈招》之詩,以止王心,詩之合乎禮義者,莫此若矣。孔子既善其義,而又刪之,又何也?且《詩》至於三千篇,則輶軒之所采定,不止於十三國矣,而季札觀樂於魯,所歌風詩,無出十三國之外者。又子所雅言,一則曰詩三百,再則曰「誦詩三百」 ,未必定屬刪後之言,況多至三千,樂師矇瞍,安能遍為諷誦?竊疑當日掌之王朝、班之侯服者,亦止於三百餘篇而已。至歐陽子謂刪詩云者,非止全篇刪去,或篇刪其章,或章刪其句,或句刪其字,此又不然。《詩》云:「棠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 惟其詩,孔子未嘗刪,故為弟子雅言之也。《詩》曰:「衣錦尚絅,文之著也。」 惟其詩,孔子亦未嘗刪,故子思子舉而述之也。《詩》云:「誰能秉國成」 ,今本無「能」 字。「猶夫殷鑒不遠,在於夏后之世」 ,今本無「於」 字,非孔子去之也。流傳既久,偶脫去爾。昔者子夏親受《詩》於孔子矣,其稱《詩》曰:「巧笑倩兮,美目盻兮,素以為絢兮。」 惟其句,孔子亦未嘗刪。故子夏所受之詩存,其辭必相質,而孔子亟許其可與言詩,初未以「素絢」 之語有害於義而斥之也。由是觀之,《詩》之逸也,非孔子刪之可信已。然則《詩》何以逸也?曰:一則秦火之後,竹帛無存,而口誦者偶遺忘也;一則作者章句長短不齊,而後之為《章句》。

之學者必比而齊之,於句之重出者去之故也。一則樂師矇瞍止記其音節而亡其辭。竇公之於樂,惟記《周官大司樂》一篇,而其餘不知。制氏則僅記其鏗鏘鼓舞,而不能言其義,此樂章之所缺獨多也。噫衰周之際,禮不期於壞而壞,樂不期於崩而崩,孔子方憂其放失而考求之不暇,又豈忍刪去之乎?且夫《采齊》《新宮》《貍首》《繁遏》《渠》《九夏》暨《笙》,《詩》六篇,《商頌》七篇,皆先王著於禮而被於樂者。信如子長之言,則刪自孔子,禮壞樂崩,是誰之過歟?愚有以斷其必不然矣。

卜子商《詩序》《唐志》二卷。

《後漢書》:「衛宏,字敬仲,作《毛詩序》,傳於世。」

沈重曰:「《鄭詩譜》:《大序》子夏作,《小序》子夏、毛公合作。」 《隋志》先儒相承,謂「《毛詩序》子夏所創,毛公及衛敬仲又加潤益。」

陸德明曰:「孔子最先刪《詩》以授子夏,子夏遂作序,言口以相傳,未有章句 。」 又曰:「『《關雎》,后妃之德也』。至『用之邦國焉』,名《關睢序》,謂之《大序》。此以下則《小序》也。《大序》是子夏作,《小序》是子夏、毛公合作,卜商意有未盡,毛更足成之。」

韓愈曰:「子夏不序《詩》。」

成伯瑜曰:「學者以《詩》大小序皆子夏所作,未能無惑。如《關睢》之序,首尾相結,冠束二南。故昭明太子亦云:『《大序》是子夏全制,編入文什,其餘眾篇之小序。子夏惟裁初句耳,至『也』字而止。《葛覃》,后妃之本也。《鴻雁》,美宣王也。如此之類是也。其下皆是大毛,公自以《詩》中之意而繫其辭也。詩人見序下有注。又曰:『東海衛宏所作,事雖兩存,未為允當。當是鄭元於《毛公傳》下即得稱箋,於毛公《序》末略而為注耳。毛公作《傳》之日,漢興已亡其六篇,但據亡篇之小序,惟有一句,毛既不見《詩》體,無由得措其辭也。又高子是戰國時人,在子夏之後,當子夏之世,祭皆有尸,靈星之尸,子夏無為取引。一句之下,多是毛公,非子夏明』』」 矣。

歐陽修曰:孟子去《詩》世近,最善言《詩》。推其所說,《詩》義,與位《序》意多同,故後時異說為《詩》害者,嘗賴《序》文以為證。

王安石曰:「《詩序》詩人所自製。」

蘇轍曰:「孔子之序《書》也,舉其所為作《書》之故;其贊《易》也,發其所以推《易》之端,未嘗詳言之也。非不能詳,以為詳之則隘,是以常舉其略,以待學者自推之。故其言曰:『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夫惟不詳,故學者有以推而自得之。今《毛詩》之《序》,何其詳之甚也?世傳以為出於子夏,予竊疑之。子夏嘗言《詩》於仲」 尼,仲尼稱之,故後世之為《詩》者附之。要之,豈必子夏為之?其亦出於孔子或弟子之知《詩》者歟?然使誠出於孔氏也,則不若是詳矣。孔子刪《詩》而取三百十一篇,今亡者六焉。《詩》之序未嘗詳也。《詩》之亡者,經師不得見矣。雖欲詳之而無由其存者,將以解之,故從而附益之,以自信其說。是以其言時有「反覆煩重,類非一人之辭者。凡此皆毛氏之學,而衛宏之所集錄也。」 《東漢儒林傳》曰:「衛宏從謝曼卿受學,作《毛詩序》,善得《風》《雅》之旨,至今傳於世。」 《隋經籍志》曰:「先儒相承,謂《毛詩序》子夏所創,毛公及衛敬仲又加潤益。」 古說本如此,故予存其一言而已,曰:「是《詩》言是事也,而盡去其餘,獨采其可者見於」 今傳;其尤不可者,皆明著其失,以為此孔氏之舊也。

程子曰:「《詩大序》,其文似《繫辭》,其義非子夏所能言也。分明是聖人作此以教學者。蓋聖人慮後世之不知《詩》也,故序《關雎》以示之。學《詩》而不求序,猶欲入室而不由戶也 。」 安節問:「《小序》何人所作?」 曰:「但看《大序》,即可見矣。《序》中分明言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如非《國史》,則何以知其所美、所刺之人?使當時無《小序》,雖聖人亦」 辨不得。

王得臣曰:「『《詩序》非出於子夏。聖人刪次《風》《雅》《頌》,其曰美、曰刺、曰惡、曰規、曰誨、曰誘、曰懼之類,蓋出於孔子,非門弟子所能與也。若《關雎》,后妃之德也;《葛覃》,后妃之本也』。此一句孔子所題,其下乃毛公發明之。」

晁說之曰:「說《毛詩》者,謂其《序》子夏所作。」

曹粹中曰:「羔羊之皮,素絲五紽」 ,《毛傳》謂「古者素絲以英裘,不失其制,大夫羔裘以居」 ,其說如此而已。而《序》云「在位皆節儉正直,德如羔羊」 ,且以退食為節儉,其說出於康成,毛無此意也。「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毛傳》謂「鳩不自為巢,居鵲之成巢」 ,其說如此而已。《序》云「德如鳲鳩,乃可以配焉。」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毛傳》云「能與君子偕老,乃宜居尊位,服盛服。」 而《序》云「故陳人君之德,服飾之盛,宜與君子偕老。」 則與《傳》意先後顛倒矣。《序》若出於《毛》,亦安得自相違戾如此!要知《毛傳》初行之時,猶未有序也。《意毛》

公既托之子夏,其後門人互相傳授,各記其師說,至宏而遂著之。後人又復增加,殆非成於一人之手,則或以為子夏,或以為毛公、衛宏,其勢然也。葉適曰:「《詩序》隨文發明,或紀本事,或釋《詩》意,皆在秦、漢之前,雖淺深不能盡當,讀《詩》者以時考之,以義斷之,惟是之從可也。若盡去《本序》自為之說,失《詩》意愈遠。」

黃震曰:「雪山王質、夾漈鄭樵,始皆去《序》言《詩》,與諸家之說不同。晦菴先生因鄭公之說,盡去美刺,探求古始,其說頗驚俗,雖東萊不能無疑焉。夫《詩》非《序》莫知其所自作,去之千載之下,欲一旦盡去自昔相傳之說,別求其說於茫冥之中,誠難事矣。」 按《詩》之有《序》,不特《毛傳》為然,說《韓詩》《魯詩》者亦莫不有序。如「《關雎》刺」 時也;《芣苡》,傷夫有惡疾也;《漢廣》,悅人也;《汝墳》,辭家也;《蝃蝀》,刺奔女也;《黍離》,伯封作也;《雞鳴》,讒人也;《雨無極》,正大夫刺幽王也;《賓之初筵》,衛武公飲酒悔過也。此《韓詩》之序也。楚元王受詩於浮丘伯,劉向,元王之孫,實為魯詩。其所撰《新序》,以《二子乘舟》為伋之傅母,作《黍離》為壽,閔其兄,作《列女傳》;以《芣苡》「為蔡人妻作;《汝墳》為周南大夫妻作;《行露》為申人女作;《邶柏舟》為衛宜夫人;《燕燕》為定姜送婦作;《式微》為黎莊公夫人及其傅母作;《大車》為息夫人作」 ,此皆本於《魯詩》之序也。《齊詩》雖亡,度當日經師亦必有序。惟《毛詩》之《序》本乎子夏,子夏習《詩》而明其義,又能推原國史,明乎得失之故。試稽之《尚書》《儀禮》《左氏內外傳》《孟子》,其說無不合。《毛詩》出,學者舍齊、魯、韓三家而從之,以其有子夏之《序》,不同乎三家也。惟其《序》作於子夏,子夏授《詩》於高行子,此《絲衣序》有高子之言;又子夏授曾申,申授李克,克授孟仲子,此「維天之命」 注有孟仲子之言。皆以補師說之所未及,毛公因而存之不廢。若夫《南陔》六詩,有其義而亡其辭,則出自毛公足成之。所謂有其義者,据子夏之序也。而論者多謂序作於衛宏。夫《毛詩》雖後出,亦在漢武時,《詩》必有序而後可授受。韓、魯皆有序,《毛詩》豈獨無序?直至東漢之世,俟宏之序以為序乎 ?又按蔡邕書《石經》,悉本《魯詩》。今《獨斷》所載《周頌》三十一章,其序與《毛詩》雖煩簡微有不同,而其義則一。意者《魯詩》《毛詩風》之序有別,而頌則同耶?

端木子賜《詩傳》偽本一卷。

何楷曰:「近世有偽為《魯詩》而托之《子貢傳》者,其意覬與《毛傳》並行,然掇拾淺陋,有識哂焉。」

按《子貢詩傳》自漢迄《宋志藝文》者不著於錄。嘉靖中忽出於鄞人豐道生之家,取子夏所序三百十一篇,悉紊其次,以《鶴鳴》先《鹿鳴》,於是四始亂矣。何彼穠矣,南也,而入之《風》;《黃鳥》,「我行其野,無將大車」 ,采菉,「嶄嶄之石」 ,《苕之華》,何草不黃,《雅》也,而入之《風》;《小弁》,抑《大雅》也,而入之《小雅》;定之《方中風》也,而入之《頌》。于是六義亂矣。至于列國之風移易錯亂,《雅》《頌》亦然,又刪去《笙詩》六篇之目,而且更《野有死麇》曰「死麏」 ,《簡兮》曰「柬兮」 ,《東門之墠》曰「唐棣」 ,「還」 曰「營盧」 ,「令令」 曰「盧遵」 ,《大路》曰「大路」 ,《大叔于田》曰「太叔」 ,《山有扶蘇》曰「扶胥」 ,「出其東門」 曰「東門」 ,《兔爰》曰「有兔」 ,《菁菁者莪》曰「菁莪」 ,《皇皇者華》曰「煌華」 ,《祈父》曰「圻招」 ,《大東》曰「小東」 ,《信南山》曰《南山》,此亦有何關係,曾是子貢之傳,必求異于子夏所序之詩乎?尤可怪者,《邶》《鄘》《衛》《詩》雖分為三,然延州來季子觀樂曰:「我聞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衛風》乎!」 則同為《衛詩》矣。乃以《邶》為管叔時《詩》,《鄘》為霍叔時詩;又以《小雅》為《小正》,《大雅》為《大正》,《中庸》子思所作,而子貢反襲其言。竊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修身則道立」 以下十句以說小正,竊《大學》「心正而身修」 四句以傳《關雎》,陋矣哉!本欲伸己之詖辭邪說,而厚誣先賢,可謂妄人也已矣。無稽之言,君子弗信。乃烏程凌氏取子貢《詩傳》與子夏《詩序》合刻之,目曰《聖門詩傳》,嫡冢真堪失笑。近蕭山毛氏作《詩傳》《詩說駮義》,力辨其誣,可謂助我張目「者也。」

漢?《楚王交詩傳》

《漢書》:楚元王交受《詩》,浮丘伯為《詩傳》,號《元王詩》。」 王應麟曰:「劉向《列女傳》稱《詩》《芣苢》《柏舟》《大車》之類,與今序《詩》者之說尤乖異。《汝墳》謂《周南》大夫妻作;《行露》謂申女作;《式微》一篇謂二人之作;《碩人之詩》謂莊姜始至,操作衰惰,傅母作之。」 《新序》謂「衛宣公子伋方乘舟時伋傅母,恐其死也,閔而作《詩》,《二子乘舟》之詩是也。《壽閔其兄,兄且見害,作憂思之詩,〈黍離〉》之詩是也。《封事》引「飴我釐麰」 ,《說苑》引「蔽芾甘棠」 ,傳曰:「舍于甘棠之下而聽斷焉。」 《鳲鳩在桑》,傳曰:「鳲鳩之所以養七子者,一心也;君子之所以理萬物者,一儀也。」 向乃元王之孫所著,蓋《魯詩》也。

《詩經》魯、齊、韓三家《漢志》二十八卷。

應劭曰:「申公作《魯詩》,后蒼作《齊詩》,韓嬰作《韓詩》。」

朱倬曰:「《魯詩》起於申公,而盛於韋賢;《齊詩》始於轅固生,而盛於匡衡;《韓詩》始於韓嬰,而盛於王吉。」 按《魯詩》源於浮丘伯,《齊詩》源於轅固生。然如定之、方中注,「仲梁子曰,初立楚宮也。」 《正義》:《鄭志》:「『張逸問:仲梁子何時人』?答曰,先師魯人,當六國時,在毛公前。」 又「維天之命」 注,「孟仲子曰:大哉天命之無極,而美周之禮也。」 趙岐云:孟仲子,孟子之從昆弟,從學於《孟子》者。則魯之說《詩》者,不始於浮丘伯也。《絲衣序》:高子曰:「靈星之尸也。」 趙岐注孟子以為齊人,則齊之說《詩》者,不始於轅固生也。

《申公培》魯故。《漢志》二十五卷。

《漢書》:「漢興,魯申公為詩訓故。」

《詩說偽本》一卷。《魯說》。《漢志》二十八卷。

按:申公魯故,至晉已亡。今所存《詩說》及子貢《詩傳》,皆出於鄞人豐坊偽撰,世遂惑之,爭為鏤版。

《魯說》。《漢志》二十卷。

《齊詩傳》。《漢志》三十九卷。

《漢紀》:「齊人轅固生為景帝博士,作《詩外內傳》。」

后蒼齊故。《漢志》二十卷。

陸德明曰:「齊人轅固生作《詩傳》,號《齊詩》,傳夏侯始昌授后蒼,蒼授翼奉及葉望之、匡衡,衡授師丹及伏理、滿昌,昌授張邯及皮容,皆至大官,徒眾尤盛。」 後漢陳元方亦傳《齊詩》。

孫氏。失名齊故。《漢志》二十七卷。《齊詩傳》。《漢志》二 十八卷。《齊雜記》:《漢志》十八卷。

鄭樵曰:「后孫之傳,其亡已久,今存其名,使學者知傳注之門戶也。」

韓嬰,韓故。《漢志》三十六卷。《新唐志》「《韓詩》。卜商《序》,韓 嬰注二十二卷。」《詩內傳》:《漢志》四卷。《詩外傳》。 《漢志》六卷《隋志》十卷。《韓詩說》:《漢志》四十一卷。

《漢書》:「嬰推詩人之意而作內外傳數萬言。」

歐陽修曰:「韓嬰之書,至唐猶在,今其存者十篇而已。《漢志》:嬰書五十篇,今但存其《外傳》,非嬰傳《詩》之詳者,而其遺說時見於他書,與毛之義遂絕,而人亦不信。去聖既遠,誦習各殊,至於考《風》《雅》之正變,以知王政之興衰,其善惡美刺,不可不察焉。」 按《韓詩》惟《外傳》僅存,若《白虎通》所引曰:「太子生,以桑弧蓬矢六射上下四方。」 又曰:「師臣者帝交友,受臣者王,臣臣者霸,魯臣者亡。」 又曰:「諸侯世子三年喪畢,上受爵命於天子,乃歸即位。」 又曰:「孔子為魯司寇,先誅少正卯。」 《風俗通》所引舜漁雷澤。《三禮義宗》所引曰:「天子奉玉升柴。」 《周禮注》所引曰:「珮玉上有蔥衡,下有雙璜。」 《大戴禮注》所引「鶬鴿胎生,孔子渡江見而異之。」 《禮記注》所引鸞在衡,和在軾。《初學記》所引曰:「夫飲之禮,不脫屨而即序者,謂之禮;跣而上坐者,謂之宴;能飲者飲之,不能飲者已,謂之醧;齊顏色,均眾寡,謂之沉;閉門不出者,謂之湎。故君子可以宴,可以醧,不可以沉,不可以湎。」 杜佑《通典》所引曰:「禘取毀廟之主,皆升合食於太祖;祫則群廟之主悉升於太」 祖廟。凡此皆《內傳》之文也。

毛亨《詩故訓傳》。《漢志》「三十六卷,《釋文序錄》二十卷。」

鄭康成曰:「魯人毛公為《詁訓》,傳河間獻王獻之。」 徐整曰:「子夏授《詩》於高行子,高行子授薛蒼子,薛蒼子授帛妙子,帛妙子授河間大毛公,為《詩故訓》傳於家,以授趙人小毛公。」

陸德明曰:「子夏授曾申,曾申授李克,李克授孟仲子,孟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孫卿,卿傳毛亨,亨傳毛萇。」

魏了翁曰:「大毛公學於荀卿。」

按《大毛公詩故訓傳》二十卷,《崇文總目》載之,則宋初猶存也。

毛萇《詩傳》。《漢志》二十九卷。《唐志》十卷。

《漢書》:「毛公之學,自謂子夏所傳,而河間獻王好之。」

又曰:毛公,趙人,治《詩》,為河間獻王博士,授貫長。

卿長卿授解延年,延年授徐敖,言《毛詩》者本之敖。陸德明曰:「敖授九江陳俠,《俠傳》謝曼卿。」

《孔穎達》曰:「申公騰芳於鄢郢,毛氏光價於河間,貫長卿傳之於前,鄭康成箋之於後。」

呂叔玉《詩說》:

按:呂氏於《詩》,不知主何家之說,杜子春注《周官》引之,其說曰:「《肆夏》《繁》《遏》《渠》,皆《周頌》也。《肆夏》,《時邁》也;《繁、遏》,《執競》也;《渠》,《思文》也。」 頗見新義,惜乎其不傳。

伏黯《齊詩章句解說》九篇。

《後漢書》:「黯字稚文,東武人。」

薛漢《韓詩章句》。《隋志》「二十二卷。」

《後漢書》:「薛漢字公子,淮陽人。」

王應麟曰:薛漢世習《韓詩》,父子以章句著名。《馮衍傳注》引薛夫子《韓詩章句》,即漢也。

韋賢《魯詩章句》。

按:《魯詩》有韋氏學,而章句不載於《漢志》。攷《執金吾》

《武榮碑》云:「治《魯詩經》韋君章句。」 則當時韋氏父子亦有章句授弟子矣。

景鸞《齊詩解》。

伏恭《齊詩章句》。

《後漢書》:「伏恭字叔齊。」

杜撫詩「題《約義通》。」

《後漢書》:「杜撫字叔和,作詩題約義通。」

賈逵《毛詩雜義難》。《七錄》十卷。

《後漢書》「逵撰《毛氏異同》行於世。」

趙曄《詩細》。《七錄》二卷。歷神泉。《七錄》一卷。

《後漢書》:趙曄,字長君。虞翻曰:「有道山陰趙曄,徵士上虞王充,各洪才淵懿,學究道源,著書垂藻,絡繹百篇,釋經傳之宿疑,解當世之盤結,上窮陰陽之奧祕,下據人事之歸極。」

張匡《韓詩章句》。

《後漢書》:「張匡字文通,習韓詩,作章句。」

馬融《毛詩注》。《七錄》十卷。

鄭元《毛詩箋》。《隋志》:「二十卷。」

陸德明曰:「鄭氏作《箋》,申明毛義以難三家,於是三家遂廢。」 曰:「鄭氏《箋》者,非毛公、馬融、王肅等題,相傳云是雷次宗,頒承既久,未敢為異。」 又按:周續之與雷次宗仝受慧法師《詩義》,而續之釋題已如此,又恐非雷之題也。

按:《毛詩》經文久而滋誤者,因鄭《箋》可證其非。若《小旻》「如彼泉流」 ,今誤「流泉」 ,鄭《箋》云:「如原泉之流。」 則流泉非矣。「旱麓延於條枚」 ,「延」 今作「施」 ,鄭《箋》云:「延蔓於木之枚,木而茂盛」 ,則當作「延」 矣。《思齊》「厲假不瑕」 ,「厲」 今作「烈」 ,鄭《箋》云:「厲假皆病也。」 又「古之人無擇」 ,「擇」 今作「斁。」 鄭《箋》云:「口無擇言,身無擇行,以身化其臣。」 下卷「阿嗣先公爾酋矣」 ,今作「似先公酋矣。」 鄭箋云:「嗣先公之功而終成之蕩。《殷鑒》不遠,近在夏后之世。」 今本失「近」 字。鄭《箋》云:「近在夏后之世,謂湯誅桀也。」 凡此皆可補王伯厚《詩攷》之闕。

《毛詩譜》:《新唐志》三卷。《毛詩》音。

陸德明曰:「為《詩音》者九人:鄭康成、徐邈、蔡氏、孔氏、阮侃、王肅、江惇、干寶、李軌。」

《荀爽詩傳》。

荀悅曰:「臣悅叔父故司徒爽,著《詩傳》,皆附正義,無他說,通人學者多好尚之,然希得立於學官也。」

侯包《韓詩翼要》:《隋志》十卷。

按:《孔氏正義》於《抑》《詩》引侯包云:「衛武公刺王室,亦以自戒。行年九十有五,猶使臣日誦是詩而不離於其側。」

杜瓊《韓詩章句》:

《蜀志》:「瓊字伯瑜,成都人。」

王肅《毛詩注》。《隋志》:「二十卷。」《毛詩義駮》:《隋志》八 卷。《毛詩奏事》。《隋志》一卷。《毛詩問難》。《七錄》二 卷。《毛詩》音。

陸德明曰:「魏太常王肅述毛,非鄭。」

歐陽修曰:「《擊鼓》五章,自《爰居》而下三章,王肅以為衛人從軍者與其室家決別之辭,而鄭氏以為軍中士伍相約誓之言。夫衛人暫出從軍,其卒伍豈宜相約偕老於軍中?此非人情也,當以王肅之說為是。」

劉楨《毛詩義問》《隋志》十卷。

王應麟曰:《正義》於《七月詩》引之。

《典略》:「劉楨字公幹,東平寧陽人。」

《冊府元龜》:「劉楨為太子文學,撰《毛詩義問》九卷。」按歐陽詢《藝文類聚》引《毛詩義問》云:「橫一木作門,而上無屋,謂之衡門。」徐堅《初學記》引《毛詩義問》云:「鉶羹有菜,鹽豉,其中菜為其形象可食,因以鉶為名。」又云:「狐之類貉。貉,貒,貍也。貉子曰貆。」形狀與貉類異。世人名貆貉,子似貍。又《太平御覽》引《義問》云:「總所以覆矢也。謂箭筒蓋也。」「蠨蛸,長腳蜘蛛也。」

王基《毛詩駮》《隋志》一卷,《七錄》五卷。

陸德明曰:「魏荊州刺史王基,字伯輿,東萊人。駮王肅,申鄭義 。」 又曰:「《山海經》及《周書》王會皆云:『芣苡木也。實似李,食之宜子,出於西戎』。」 《衛氏傳》及許慎並同,王肅亦同,基有駮難也。

劉璠《毛詩義》。《七錄》四卷。《毛詩箋傳》是非:七錄。

二卷。佚。

《隋志》:「劉璠,魏校書郎。」

徐整《毛詩譜》:《隋志》三卷。

《隋志》:「吳太常卿徐整撰。」

太叔裘《毛詩譜注》。《隋志》二卷。

王應麟曰:「《國史志詩譜》太叔裘」 注不在祕府,《經典釋文敘錄》所稱「徐整暢太叔裘隱」 ,蓋整既暢演,而「裘隱括之,『求』」 字譌也。

韋昭等《毛詩答雜問》。《七錄》四卷。

《隋志》:「《詩答雜問》,吳侍中韋昭、朱育等所撰。」

按:韋氏《詩答問》曰:「《時邁》之詩,巡狩告祭柴望也。《初學記》引之。」 又:「『甫田維莠今何草』?答曰:『今之狗尾也』。」 又《野有蔓草問答》曰:「國多供役,男女怨曠,於是女感傷而思男,故出游於洧之外,托采芬香之草,而為淫佚之行。時草始生而云蔓者,女情亟欲以促時也。」 又云:「旱鬼眼在頭上。」 《太平御覽》引之。

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隋志》二卷。

《崇文總目》:「吳太子中庶子烏程令陸璣撰。」 世或以璣為機,非也。機本不治《詩》,今應以璣為正。然書但附《詩》釋義,窘於采獲,似非通儒所為者。將後世失傳,不得其真歟?

孫毓《毛詩異同評》:《隋志》十卷。

陸德明曰:「晉豫州刺史孫毓為《詩評》,評毛、鄭、王肅三家同異。明於王 。又曰:『揚之水,不流束蒲』。毛云:『草也』。鄭云:『蒲柳也』。孫毓評云:『蒲草之聲,不與戍、許相協,箋義為長』。今則二蒲之音,未詳其異。」

按《隋志別集類》有晉汝南太守《孫毓集》六卷,一孫毓也,一以為長沙守,一以為汝南守,一以為豫章刺史,未知孰是。

陳統《難孫氏毛詩評》。《隋志》四卷。《毛詩表》隱。《七 錄》二卷。

陸德明曰:「晉徐州從事陳統元方《難孫申鄭》。」

楊乂《毛詩辨異》《隋志》三卷。《毛詩異義》。《隋志》「二 卷。《毛詩雜義》。」《七錄》五卷。

《隋志》:「楊乂,晉給事中。」

干寶《毛詩音》。《隋志》作「《音隱》一卷。」

李軌《毛詩音》。

謝沉《毛詩釋義》。《七錄》十卷。《毛詩義疏》。《七錄》十 卷。《毛詩注》。《七錄》二十卷。

《晉書》:「沉字行思。」

阮侃《毛詩音》。

《陸德明》曰:「侃字德恕,陳留人。河內太守。」

徐邈《毛詩音》。《七錄》十卷。又二卷。

鄭樵曰:「徐氏音今雖亡,然陸音所引多本於此。」 顏之推曰:「『徐仙氏《毛詩》音反驟為在遘,《左傳》音切椽為徒緣』。不可依信。」

袁喬《詩注》:

《晉書》:「喬字彥叔。」

郭璞《毛詩拾遺》。《隋志》一卷。《毛詩》略:《七錄》四卷。

按:郭氏《毛詩拾遺》,其釋「《羔裘晏兮》,三英粲兮」 曰:「三英,三德也。」 英謂古者以素絲英飾裘,即素絲五紽也。《初學記》引之。

殷仲堪《毛詩雜義》。《七錄》四卷。

蔡謨《毛詩疑字》。

按:蔡謨《毛詩疑字議》:《初學記》引之。其辭曰:「佩者服用之稱;珮者玉器之名。稱其服用,則字從人;名其器,則字從王。」

江熙《毛詩注》。《七錄》二十卷。

陸德明曰:「熙字太和。濟陽人。東晉兗州別駕。」

江惇《毛詩音》。

陸德明曰:「惇字思俊,河東人,東晉徵士。」

虞喜《毛詩略》:

《晉書》:「虞喜字仲寧,餘姚人。」

蔡氏《毛詩》音。

孔氏《毛詩》音。

陸德明曰:「蔡氏。」 孔氏。不詳何人。

徐廣《毛詩背隱義》。《七錄》二卷。

《隋志》:「宋中散大夫徐廣撰。」

雷次宗《毛詩義》。《七錄》一卷。

《隋志》:「宋通直郎雷次宗撰。」

陸德明曰:「次宗字仲倫,豫章人。宋徵通直郎,不赴。」

徐爰《毛詩音》。

孫暢之《毛詩引辨》。《七錄》一卷。

《隋志》:「宋奉朝孫暢之撰。」

何偃《毛詩釋》。《七錄》一卷。

《隋志》:「宋金紫光祿大夫何偃撰。」

劉孝孫《毛詩正論》。《宋志》「十卷。」

王應麟曰:「孝孫為《毛詩正論》,演毛之簡,破鄭之怪。」

業《遵業》詩:《隋志》:「二十卷。」

《隋志》:「業詩,宋朝請,業遵所注,立義多異,世所不行。」

梁武帝《毛詩大義》。《隋志》十一卷。

劉瓛《毛詩》篇次義:《七錄》 卷。

何引《毛詩總集》。《七錄》六卷《毛詩隱義》。《七錄》十卷。 俱佚

《隋志》:「《詩總集》《隱義》,並梁處士何引撰,亡。」

謝曇濟《毛詩檢漏義》。《七錄》二卷。

《隋志》:「曇濟,梁給事中。」

崔靈恩集注《毛詩》。《隋志》二十四卷本傳作「二十二 卷。」

陸德明曰。梁桂州刺史清河崔靈恩。集眾解為《毛》。

《詩集注》:「探三家之本。」

顧越《毛詩義疏》。

舒援《毛詩義疏》。《隋志》:「二十卷。」

沈重《毛詩義疏》。《隋志》二十八卷。

《隋志》:沈重,蕭巋散騎常侍。

按:《隋經籍志》載《毛詩義疏》凡七部,其著撰人姓氏者二家,舒、援、沈重是也。《七錄》又有張氏,今見於徐氏《初學記》所引,攷貞觀中作《正義》,又陸氏《釋文》,每采沈氏之說,疑徐氏所引,亦沈氏書也。

張譏《毛詩義》二十卷。

關康之《毛詩義》。

《冊府元龜》:「康之世居京口,以文義見稱,徵通直郎,不就。為《毛詩》義,經籍疑滯,多所論釋。」

元延明《毛詩誼府》《隋志》三卷。

《隋志》:「延明,後魏安豐王。」

劉芳《毛詩箋音證》:《隋志》十卷。

《隋志》:「劉芳,後魏太常卿。」

張思伯《毛詩章句》。

魯世達《毛詩章句義疏》。《隋志》:四十卷。《毛詩注》并 音。《隋志》八卷。

《隋志》:「世達,祕書學士。」

全緩《毛詩義疏》。

劉軌思《毛詩義疏》。

劉醜《毛詩義疏》。

劉焯《毛詩義疏》。

劉炫《毛詩述義》。《隋志》:四十卷。《毛詩譜注》。《隋志》 二卷。

王伯興《毛詩駁》。《舊唐志》五卷。

《謝氏毛詩譜鈔》。《隋志》一卷。

張氏《毛詩義疏》。《七錄》五卷。

亡名子《毛詩義注》。《隋志》「四卷。《毛詩雜義》注。」《隋志》 「三卷。《毛詩義疏》。」《隋志》「二十卷,又二十九卷,又十卷, 又十一卷,又二十八卷。《毛詩釋疑》。」《隋志》「一卷。《毛詩》 圖。」《七錄》三卷。毛詩孔子經圖《七錄》十二卷,毛詩 古聖賢圖。《七錄》二卷。俱佚

《毛詩》諸家音。《唐志》「十五卷。」

劉昫曰:「鄭元等注。」

《毛詩草蟲經》。

按:是書徐堅《初學記》嘗引之。

《韓詩圖》十四卷。

見張彥遠名畫記

孔穎達《毛詩正義》。《唐志》:「四十卷。」

《崇文總目》:「唐國子祭酒孔穎達撰。太尉長孫無忌同諸儒刊定。」 國初、端拱初,國子司業孔維等奉詔是正詩學之家,此最為詳。

按:鄭《詩叔于田》二篇,其第二篇《小序》特加「太」 字以別之,故孔氏《正義》云:「此言叔于田,下言太叔于田。」 今西安唐刻石經第二篇首章猶冠以「太」 字,自去《序》言,《詩》,舍《正義》弗習,而《經》文失其舊,學者不復措意矣。

陸德明《毛詩釋文》一卷。

許叔牙《毛詩纂義》。《新唐志》十卷。

《舊唐書》:「許叔牙,潤州句容人。」

王元度《毛詩注》。《新唐志》二十卷。

施士丐《詩說》:

《韓子志墓》曰:「先生明毛、鄭《詩》,通《春秋左氏傳》,善講說,朝之賢士大夫從而執經考疑者繼於門。太學生習《毛、鄭詩、左氏傳》者,皆其弟子。在太學者十九年,由四門助教為太學助教,由助教為博士。」

成伯璵《毛詩斷章》。《唐志》二卷。

《崇文總目》:唐成伯璵撰。大抵取《春秋》賦詩斷章之義,抄取《詩》語,彙而出之。

《毛詩》指說:《唐志》一卷。

《崇文總目》:成伯璵撰。略序作詩大旨及師承次序。

楊嗣復等《毛詩草木蟲魚圖》。《唐志》:「二十卷。」

《唐書》:「開成中,文宗命集賢院修撰并繪物象,大學士楊嗣復、學士張次宗上之。」

張訢《毛詩別錄》。《宋志》一卷。

《中興書目》:「《毛詩別錄》一卷張訢撰,凡三十二篇。毛、鄭箋注取其長者,述而廣之。」

令狐氏《毛詩音義》。

王禹偁曰:「頃年謫官解梁,收得令狐補闕《毛詩音義》,其本乃會昌三年所寫。」

按:《小畜集》中有《還工部畢侍郎毛詩音義》詩,第言「令狐補闕」 ,不詳其名。攷《新舊唐書》,令狐氏止綯,曾官左補闕,然歷相位,元之不應仍以補闕稱之也。

亡名氏《毛詩提綱》。《宋志》一卷。

按:《毛詩提綱》一卷,載於《宋志》,而《太平御覽》引之,當為唐以前書也。其詮葛藟云:「葛藟一名燕薁,好生河滸邊,得水潤而長,喻王九族,蒙王恩惠,以育子孫。今王無澤於族人,不如葛藟生河滸邊也。」 其詮

《南山有臺》云:「臺一名夫須,莎草也,言山生臺,及莎自蔭,喻人君得賢以自尊也。」 其詮《白華》云,「白華,野菅艸也,其性柔韌堪用,取此白華而將白茅束之,喻申后被褒姒所代,惡人蒙恩,好人見棄也。」 其詮《螽斯》云:「螽斯一名蜙蝑,一名舂黍,似蝗而小,青色,長股而鳴,喻后妃之性不妒忌,子孫眾多。」

《宋徽宗皇帝詩解》九卷。

胡旦「《毛詩演聖論》十卷。」

宋咸《毛詩正紀》《宋志》三卷。

《毛詩外義》。《宋志》「二卷。」

劉宇《詩折衷》。《宋志》「二十卷。」

蘇子才《毛詩大義》。《通志》三卷。

歐陽修《毛詩本義》。《宋志》十六卷。

《詩譜補闕》:《通志》三卷。

梅堯臣「《毛詩小傳》二十卷。」

茅知至《周詩義》。《宋志》「二十卷。」

周堯卿《詩說》三十卷。

魯有《開詩集》。《宋志》「十卷。」

《李常詩傳》。《宋志》「十卷。」

黃君俞《毛詩關言》。《通志》二十三卷。

周軾《毛詩箋傳辨誤》《宋志》「八卷。」

丘鑄《周詩集解》。《宋志》「二十卷。」

王安石《新經毛詩義》。《宋志》「二十卷。」

舒王《詩義外傳》。《宋志》「十二卷。」

沈季長「《詩講義》十卷。」

范百祿《詩傳補注》二十卷。

李清臣《詩論》二篇。

張方平《詩正變論》一篇。

朱長文《詩說》:

《鮮于侁詩傳》。《宋志》「六十卷。」未見

孔武仲《詩說》:《宋志》「二十卷。」

范祖禹《詩解》。《宋志》一卷。未見

《王巖叟詩傳》。

蘇轍《詩解集傳》。《宋志》「二十卷。」

彭汝礪《詩義》。《宋志》「二十卷。」

程子頤《伊川詩說》。《宋志》「二卷。」

張子載《詩說》:《宋志》一卷。

喬執中《毛詩講義》。《宋志》一卷。

郭友直「《毛詩統論》二十卷。」

張耒《詩說》一卷。

《沈銖詩傳》。《宋志》「二十卷。」

《毛漸詩集》。《宋志》「十卷。」

趙令湑《毛詩講義》。《宋志》「二十卷。」

李撰《毛詩訓解》二十卷。

吳駿《詩解》二十卷。

趙仲銳《詩義》。《宋志》三卷。

王商範《毛詩序義索隱》。《宋志》「二卷。」

劉泉《毛詩判》篇。《宋志》一卷。

吳良輔《詩重文說》。《宋志》「七卷。」

洪林範《毛詩義方》。《通志》二十卷。

吳純《三十家毛詩會解》。《宋志》:「一百卷。」

周紫芝《毛詩講義》。

陸佃詩·《物性門類》:《通考》八卷。

《楊時詩辨疑》《宋志》一卷。

蔡卞《毛詩名物解》。《宋志》「二十卷。」

董逌《廣川詩故》:《宋志》「四十卷。」

王居正「《毛詩辨學》二十卷。」

廖剛《詩經講義》二卷。

曹粹中《放齋詩說》。《宋志》「三十卷。」未見

羅從彥《詩解》。

丘稅《詩解義》。

陳鵬飛《詩解》。《通考》二十卷。未見

李樗《毛詩詳解》。《宋志》三十六卷。

吳棫《毛詩葉韻補音》。《宋志》「十卷。」

鄭樵《詩傳》。《宋志》「二十卷。」未見

《詩辨妄》《宋志》「六卷。」未見

周孚非:《鄭樵詩辨妄》一卷

王質《詩總聞》。《宋志》「二十卷。」

晁公武《毛詩詁訓傳》《宋志》「二十卷。」

程大昌《詩議》一卷。

鄭諤《毛詩解義》。《宋志》「三十卷。」

范處義《詩》學。《宋志》一卷。

《解頤新語》:《宋志》十四卷。

《詩補傳》《宋志》「三十卷。」

趙敦臨《詩說》:

李燾《詩譜》。《宋志》三卷。

余端禮《毛詩說略》。

羅維藩《詩解》二卷。

王大寶《詩解》。

張淑堅《詩解》。

黃邦彥《毛詩講義》。《宋志》三卷。林岊《毛詩講義》。《宋志》五卷。

《毛詩會解》一百卷。

《胡維寧詩集》善。

謝諤《詩解》二十卷。

潘好古《詩說》:

吳曾《毛詩辨疑》。

陳知柔《詩聲譜》二卷。

黃度《詩說》:《宋志》「三十卷。」未見

馬和之《毛詩圖》。

楊簡《詩解》。

薛季宣《反古詩說》。

陳傅良《毛詩解詁》二十卷。未見

呂祖謙《家塾讀詩記》:《宋志》「三十二卷。」

項安世《毛詩前說》。《宋志》一卷。

《詩解》:《宋志》「二十卷。」

唐仲友《詩解》。

朱子熹《毛詩傳》。《宋志》「二十卷。」

朱鑑《文公詩傳遺說》六卷。

《輔廣詩童子問》二十卷。

許奕《毛詩說》。《宋志》三卷。

陳駿《毛詩筆義》。

孫調《詩口義》五十卷。

劉爚《東宮詩解》。

徐僑《讀詩記》。

馮誠之《詩解》二十卷。

黃杶《詩解》二十卷,《總論》一卷

林拱《辰詩傳》。

舒璘《詩學發微》。

高頤「《詩集傳解》三十卷。」

陳經《詩經講義》。

楊泰之《詩名物編》十卷。

《詩類》三卷。俱佚

時,少章《詩大義贅說》

張孝直《毛詩口義》。

陳謙《詩解詁》:

戴溪《續讀詩記》:《宋志》三卷。未見

高元之《詩說》:《宋志》一卷。

柴中行《詩講義》。

李心傳《誦詩訓》五卷。

趙汝談《詩註》。

錢時《學詩管見》:

王宗道《讀詩臆說》十卷。

楊明復《詩發微》:

張貴謨《詩說》:《宋志》「三十卷。」

黃應春《詩說》。

《陳寅詩傳》。《宋志》「十卷。」

史守道《詩略》十卷。

譚世選「《毛詩傳》二十卷。」

劉應登《詩經訓注》。

趙若燭「《毛詩》粗通。」

韓謹《詩義解》。

湯建《詩衍義》。

呂椿《詩直解》。

韓惇《詩義解》。

劉垕《毛詩解》。

董夢程《詩訓釋》

謝升孫《詩義斷法》。

王萬《詩說》:

焦巽之《詩總》:

魏了翁《毛詩要義》。《宋志》「二十卷。」未見

錢文子《白石詩傳》。《宋志》「三十卷。」

《詩訓詁》:《宋志》三卷。

段昌武「《叢桂毛詩集解》三十卷」

《讀詩總說》一卷。

《詩義指南》一卷。

《嚴粲詩輯》三十六卷。

《劉克詩說》十二卷。

王應麟《詩·地理考》。《宋志》五卷。

《詩考》:《宋志》五卷。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廣疏》六卷。未見

洪咨夔《詩注》。

熊剛大《詩經注解》

高斯得《詩膚說》。

顧文英《詩傳演說》:

《董鼎詩傳》。

李彖《詩講義》。

鄭犀《詩古音辨》。《宋志》一卷。

劉元剛《詩演義》。

章叔平《讀詩私記》:

蔡夢說《詩箋》八卷。

俞德鄰《佩韋齋輯聞詩說》一卷。姚隆《詩解》。

黃震《讀詩一得》一卷。

謝枋得《詩傳注疏》:

王柏《詩可言集》。《宋志》「二十卷。」未見

《詩辨說》二卷。

戴亨《朱子詩傳辨正》

江愷《詩經講義》。

陳深《清全齋讀詩篇》:未見

陳譜《詩講義》一卷。

陳煥《詩傳微》。

丘葵《詩正義》。

俞琰《絃歌毛詩譜》一卷。未見

何逢原《毛詩通旨》。

趙德《詩辨說》七卷。

熊禾《毛詩集疏》

吳氏。失名《詩本義補遺》《宋志》「二卷。」

亡名氏《毛詩小疏》。《宋志》「二十卷。」

《毛詩餘辨》:《通志》四卷。

《毛詩別集正義》。《通志》一卷。《毛詩釋題》:《宋志》「二 十卷。」《毛詩正數》:《宋志》「二十卷。」《毛詩釋篇》目疏。 《宋志》「十卷。」《詩疏要義》。《宋志》一卷。《毛詩元談》: 《宋志》一卷。《毛詩章疏》:《宋志》三卷。《毛詩通義》。 《宋志》「二十卷。」毛、鄭詩學《宋志》「十卷。」《纂圖互 注毛詩》二十卷。《詩義斷法》一卷。

李簡「《詩學備忘》二十四卷。」

雷光霆《詩義指南》十七卷。

胡一桂《詩傳纂疏附錄》八卷。未見

劉莊孫《詩傳音指補》二十卷。

程直方《學詩筆記》:未見

胡炳文《詩集解》。未見

程龍《詩傳釋疑》

安熙《詩傳精要》。

陳櫟《詩經句解》。未見

吳迂《詩傳眾說》

李恕「《毛詩音訓》四卷。」未見《毛詩詁訓》四卷。未見《毛詩 旁注》。未見

朱近禮《詩傳疏釋》。

蔣宗簡《詩答》:

周聞孫,《學詩舟楫》。

劉瑾「《詩傳通釋》二十卷。」

梁益「《詩傳旁通》十五卷。」《詩緒餘》:未見

許謙《詩集傳名物鈔》八卷。

羅復《詩集傳音釋》二十卷。

朱公遷「《詩傳疏義》二十卷。」

李公凱「《毛詩句解》二十卷。」

曹居貞《詩意發揮》:未見

俞遠《詩學管見》。未見

蘇天爵《讀詩疑問》一卷。

吳簡《詩義》。

楊舟《詩經發揮》

《韓性詩音釋》一卷。

貢師泰《詩補注》二十卷。

林泉生《詩義矜式》。

焦悅《詩講疑》:

顏達《詩經講說》:未見

夏泰亨《詩經音考》。

吳師道《詩雜說》二卷。未見

盧觀《詩集》說:未見

楊璲《詩傳名物類考》未見

秦玉《詩經纂例》。

余希聲《詩說》四卷。

周鼎《詩經辨正》。

方道叡《詩記》。

朱倬《詩疑問》七卷。

梁寅《詩演義》八卷。未見

《詩考》四卷。未見

陳謨《詩經演疏》:未見

朱升《詩旁注》八卷。

汪克寬《詩集傳音義會通》三十卷。未見

曾堅《詩疑大鳴錄》一卷。未見

范祖幹《讀詩記》。未見

何淑《詩義權輿》。未見

朱善《詩解頤》四卷。

王褘《詩草木鳥獸名急就章》一篇。

高頤「《詩集傳解》二十卷。」未見

張洪「《詩正義》十五卷。」未見

何英《詩經詳釋》。未見

楊禹錫《詩義》二卷。

瞿佑《詩經正葩》

鄭旭《詩經總旨》一卷。

彭奇《詩經主意》未見《胡廣等詩集傳大全》二十卷。

《魯穆葩經》或問:未見

劉翔《詩口義》。未見

范理《詩經集解》三十卷。未見

王逢《詩經講說》二十卷。未見

李賢《讀詩記》一卷。未見

孫鼎《詩義集說》四卷。未見

陳濟《詩傳通證》。

《楊守陳詩私抄》四卷。

《易貴詩經直指》十五卷。

黃仲昭「讀《毛詩》」一篇。

李承恩《詩大義》。未見

程楷「《詩經講說》二十卷。」未見

劉銓《詩經發鑰》

王彥文《詩傳旁通》:未見

丁徵《詩解》。

鄭滿《詩經講義》。未見

陳鳳梧《毛詩集解》。未見

《許誥詩考》。未見

陸深《儼山詩微》二卷。

張邦奇《詩說》一卷。

《湛若水詩釐正》二十卷。

韓邦奇《毛詩末喻》:未見

胡纘宗:「《胡氏詩識》三卷。」

王崇慶《詩經衍義》一卷。

丁奉《詩經臆言》:未見

楊慎《四詩表傳》一卷。未見

《王道詩億》三卷。未見

馬理《詩經冊義》。未見

李淮《詩經童訓辨疑》。未見

霍韜《詩經注解》。未見

舒芬《詩稗說》三十篇。未見

高尚賢《詩經摘王》

王漸逵《讀詩記》。未見

季本《詩說解頤》八卷,又《總論》二卷

黃佐「《詩傳通解》二十五卷。」

趙鼒《詩經會意》:

潘公恩《詩經輯說》七卷。

豐坊《魯詩世學》三十六卷。

陳褒《毛詩緒說》。未見

陸垹《詩傳存疑》一卷。

黃光昇《演詩·蠡測》未見

《張忠詩辨疑》。未見

呂光洵《詩箋》。未見

薛應旂《方山詩說》八卷。

薛騰蛟「《毛詩附說》十卷。」未見

陳言《詩疑》 《詩序傳》俱未見

袁煒《毛詩定見》。未見

何宗魯《詩辨考證》四卷。未見

李先芳《毛詩考正》。未見

王樵《詩考》。未見

陳錫《詩辨疑》一卷。

勞堪「《詩林伐柯》四卷。」

許天贈《詩經正義》。未見

沈一貫《詩經纂注》四卷。

馮時可《詩臆》二卷。

黃洪憲「學詩多識。」

郭子章《詩傳書例》四卷。

殷子義《詩經疏解》。未見

歐志學《毛詩》,見《小錄》。未見

陸奎章:《陸詩別傳》未見

郭金臺《毛詩辨》。

《李澤民詩集》傳。

《易貴詩經直指》十五卷。

朱得之印《古詩說》一卷。

李經綸「《詩教考》, 《詩經面牆解》」未見

袁仁《毛詩或問》二卷。

葉朝榮《詩經存固》八卷。未見

屠本畯《毛詩鄭箋》二十卷。未見

林世陞「《毛詩人物志》三十四卷。」未見

鄭元錫《詩繹》三卷。

章潢《詩原始》:未見

李鼎編「《詩經古注》十卷。」未見

王大覺《詩解》。未見

林甫任《詩經翼傳》。未見

黃三陽《詩講義》。未見

陳第《毛詩古音攷》四卷。

朱謀㙔《詩故》十卷。 朱統《鑙詩解頤錄》。未見 凌濛初《聖門傳詩嫡冢》十六卷。《詩逆》四卷。 徐奮鵬《詩經毛朱二傳刪補》未見程朝光《詩講義》八卷。未見

鄒泉《詩經折衷》。未見

薛志學《毛詩傳旨》一貫。未見

吳瑞登《詩經引躍》。未見

陳推《毛詩正宗》。未見

楊文奎《詩經》定。未見

陶其情「《詩經注疏大全纂》十二卷。」

趙一元《詩經理解》十四卷。

程元初「《詩經葉韻》四卷,《詩經音釋》」一卷俱未見 堵維常《詩箋》。未見

黃一正《詩經埤傳》八卷。未見

徐熙《詩說闕疑》十五卷。未見

陸曾曄《詩經內傳》三十二卷,《外傳》二十卷俱未見 江彥明《詩經箋疏》。未見

馮復京《六家詩名物疏》五十五卷。

吳雨「《毛詩鳥獸草木疏》三十卷。」

唐汝諤「《毛詩微言》二十卷。」

王志長《毛詩刪翼》二十卷。未見

瞿九思「《詩經》以俟錄。」

姚舜牧「《詩經疑問》十二卷。」

林兆珂《毛詩多識篇》七卷。

汪應蛟《學詩略》一卷。

謝台卿《詩經課子衍義》。未見

徐常吉《毛詩翼說》:

徐即登《詩說》五卷。未見

吳炯《詩經質疑》一卷。

郝敬「《毛詩原解》三十六卷。」《序說》八卷。

方大鎮《詩意》:未見

張彩《詩原》三十卷。

徐必達《南州詩說》六卷。

劉憲寵「《詩經會說》八卷。」

曹學佺「《詩經質疑》六卷。」

沈萬鈳「《詩經類考》三十卷。」

顧起元《爾雅堂詩說》四卷。

蔡毅中《詩經補傳》四卷。未見

瞿汝說「《詩》經世業。」未見

沈守正《詩經說通》十四卷。

樊良樞《詩商》五卷。

徐光啟《毛詩六帖》。

趙琮《葩經約說》十卷。未見

莊廷臣《詩經逢源》八卷。

卓爾康《詩學全書》四十卷。未見

鄒忠引《詩傳闡》二十四卷。

陸化熙《詩通》四卷。

胡引嘉《讀詩錄》二卷。

朱道行《詩經集思通》十二卷。

黃道周詩:「晷正」:未見

錢天錫《詩牖》五卷。未見

何楷「《毛詩世本古義》二十八卷。」

張次仲:《待軒詩記》六卷

張睿卿《詩疏》一卷。

唐達《毛詩古音考辨》一卷。

《金鏡詩》傳演:未見

劉慶孫《詩經朱注考》未見

張溥「《詩經注疏大全》合纂」

「申佳」引《詩經》鐸 《詩鏡》俱未見

孫承澤《詩經朱傳翼》三十卷。

高承埏《五十家詩義裁中》十二卷。

朱朝瑛《讀詩略記》二卷。

黃淳耀《詩劄》二卷。

萬時華《詩經偶箋》未見

馬元調《時說》十卷。未見

張星懋《詩采》八卷。

高鼎熹《詩經存旨》八卷。

鄭若曾《重輯詩譜》三卷。未見

韋調鼎《詩經攷定》二十四卷。

趙起兀《詩權》八卷。

喬中和《葩經旁意》一卷。

丘九奎《詩經弋獲解》六卷。未見

胡紹曾《詩經胡傳》十二卷。

顧秉禮《毛詩翼傳》未見

《范王孫詩志》二十六卷。

顧夢麟《詩經說約》二十八卷。

陳弘緒《詩經群義》。未見

錢澂之《田間詩學》五卷

陸圻《詩論》五卷。

顧炎武《詩本旨》三卷。

朱汝礪《詩劄》十卷。

蔣之麟「《詩經類疏》六卷,《斷章別義》三卷」俱未見 毛晉《毛詩草木蟲魚疏廣要》四卷。

錢龍珍「《毛詩正義》八卷。」未見
考證
董說《詩律表》一卷。

顏鼎《受誦詩弋獲》四卷。

朱氏《毛詩通義》。

陳啟源《毛詩稽古編》。

黃宗裔《毛詩瑣言》一卷。

毛氏《毛詩寫官記》四卷。

《白鷺洲主客說詩》一卷。《詩札》二卷。《詩傳詩說校 義》五卷。

胡渭《詩箋辨疑》二卷。

《惠氏詩說》三卷。

王夢白、「陳曾《詩經廣大全》二十卷」

謝氏《詩經淺義》。未見

《安氏詩義纂》。未見

梁簡文帝《毛詩十五國風義》。《七錄》二十二卷。 吳申《十五國風咨解》。《宋志》一卷。

董糓《國風辨》一篇。 林國華《十五國風論》一卷。未見

顧𤣱徵《十五國風疏》一卷。 顏鼎受《國風演連珠》一卷。

「毛氏《國風省篇》」一卷。

黃祖舜《詩國風小雅說》

許懋「《風雅比興義》十五卷。」

趙宦光《風雅合注》三卷。未見

《亡名氏》,《比興窮源》。《宋志》一卷。

顏鼎受《六義辨》一卷。

游酢《詩二南義》一卷。未見

張綱《周南講義》一卷。

亡名氏詩·《關雎義解》。

崔銑「《關雎解》一篇。」

周紫芝《騶虞解》一篇。

劉褒「《北風圖》一卷。」

衛協《北風圖》一卷。

陸探微《毛詩新臺圖》一卷。

衛協《黍離圖》一卷。

茅坤《鄭風說》一篇。

李公麟《緇衣圖》一卷。

芧坤《秦風說》一篇。

亡名氏《小戎圖》。《通志》二卷。

李因篤《蒹葭說》一篇。

胡銓《素冠說》一篇。

司馬昭「《豳風七月圖》一卷。」

趙孟頫《豳風圖》一卷。

林子奐《豳風圖》一卷。未見

茅坤《豳風說》一篇。

方回《鹿鳴》二十二篇,《樂歌考》一篇

《肜弓考》一篇。

「唐無名氏《吉日圖》」一卷。

汪廣洋《賓之初筵講義》一篇。

熊過讀《鳧鷖假樂》一篇。

鮮于戣《詩頌解》。《宋志》三卷。

周續之《毛詩序義》。

雷次宗《毛詩序義》。《隋志》二卷。

孫暢之《毛詩序義》。《七錄》七卷。

阮珍之《毛詩序注》。《七錄》一卷。

顧歡《毛詩集解序義》《隋志》一卷。

梁武帝《毛詩發題序義》。《隋志》一卷。

陶弘景《毛詩序注》。《七錄》一卷。

劉瓛《毛詩序義疏》。《隋志》一卷。

劉獻之《毛詩序義注》一卷。

劉炫《毛詩集小序注》:

韓子愈《詩小序義》一篇。

晁說之《詩小序論》一卷。

亡名氏《詩統解序》《通志》一卷。

李樗《詩序解》一卷。

范處義《毛詩明序》篇一篇。

朱子熹《詩序辨說》《宋志》一卷。

黃杶《詩序解》一卷。

段昌武《詩序解》一卷。

王商範「《毛詩序義索隱》二卷。」

包希魯《詩小序解》一卷。未見

陶安《詩小序論》一卷。

周是修《詩小序集成》三卷。

呂柟《毛詩序說》六卷。

李舜臣《詩序考》一卷。

陳頤正《詩序折衷》。未見

邵弁《詩序解頤》一卷。未見

郝敬《毛詩序說》八卷。

《史記事毛詩序考》十卷。未見

鍾淵映《詩序證》一卷。佚。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