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第23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理學彙編 學行典 第二百三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二百三十八卷
理學彙編 學行典 第二百三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二百三十八卷目錄

 篤行部名賢列傳六

  宋二

  鍾離瑾      秦憙

  劉永一      劉承詔

  萬規       潘安固

  甯文達      翁升

  王綱       林景曦

  徐積       蔡元康

  史詔       王衡

  郭鴻       張煇

  楊希仲      童蒙

  汪漢       賈如規

  劉岑       徐端臣

  黃子游      李猷

  許叔微      孔元勳弟元愷

  毛允理      何先

  黃汝楫      石公轍

  吳伸       吳倫

  傅縝       章公逸

  何穆       汪喬年

  韋許       諸葛說

  吳蘊古      劉愈

  謝敷經      徐鉞

  袁昇       薛洽

  林伸彝      汪大度弟大章

  陳熊       鄭漢章

  吳作禮      杜源

  王機       林居雅

  陳應辰      蔣堯佐

  張昌中      趙若流

  饒夢夔      陳祖從孫雷

  許彪       李端履

  曹絳子沂   陳光庭

  魯仕能      林蕙

  王榮       張忠

  張宗古      鈕釗

  李廷臣      時彥父

  佘起       沈樗

  孫再榮      鮑雲龍

  許規       孫長者

  葉杲卿      鄭若沖

  陳大雅      王文亮

  李珂       豐有俊

  汪伋弟份   楊庭顯

  樓德源

學行典第二百三十八卷

篤行部名賢列傳六[编辑]

宋二[编辑]

鍾離瑾[编辑]

按魏泰《東軒筆錄》:余為兒童時,嘗聞祖母集慶郡太 君陳夫人言:「江南有國日,有縣令鍾離君與縣令許 君結姻。鍾離女將出適,買一婢以從嫁。一日,其婢執 箕箒治地,至堂前,熟視地之窊處,惻然泣下。鍾離君 適見,怪問之,婢泣曰:『幼時我父於此穴地為毬窩,道 我戲劇歲久矣,而窊處未改也』。鍾離君驚曰:『父何人』?」 婢曰:「我父乃兩考前縣令也。身死家破,我遂落民閒, 而更賣為婢。」鍾離君遽呼牙儈問之,復質於老吏,是 得其實。是時許令子納采有日,鍾離君遽以書抵於 令而止其子,且曰:「吾買婢得前令之女,吾特憐而悲 之,義不可久辱,當輟吾女之奩篚,先求婿以嫁前令 之女也。更俟一年,別為吾女營辦嫁資,以歸君子,可 乎?」許君答書曰:「蘧伯玉恥獨為君子,何自專仁義?願 以前令之女配吾子,然後君別求良緣,以嫁君女。」於 是前令之女卒歸許氏。祖母語畢,嘆曰:此等事前輩 之所常行,今則不復見矣。予時尚幼,恨不記二令之 名,姑書其事,亦足以激天下之義也。一云鍾離名瑾合肥人

秦憙[编辑]

按《江寧府志》:「秦憙者,其先自南泉徙居秣陵,為人長 者,歲收租萬斛。鄉民輸粟,每令自行概量閒捐之,鄉 人德焉。當熙寧元豐閒,頻歲飢饉,作糜粥以飼往來 之人,計升斗以給乏絕之家,全活甚眾。有司聞而薦 之,不起

劉永一[编辑]

按《宋史卓行傳》:「劉永一,陝州夏縣人。孝友廉謹。熙寧 初,巫咸水溢入縣城,民多溺死。永一持竿立門前,見 他人物流入者,輒擿出之。有僧寓錢數萬於其室,無 何而僧死,永一詣縣,出言請以錢歸其弟子。鄉人負 儥不肯償,立焚其券。行事類此。兄大為醫助教,居親 喪,不飲酒食肉,終三年。」司馬光傳之,以為今士大夫 所難。

劉承詔[编辑]

按《紹興府志》:「『劉承詔,唐襄公德威之後。德威五世孫 愉,因避黃巢之亂,自河南徙居越之上虞。至承詔十 世義居,聚族四百餘人,內外無閒言,和氣致祥,下及 犬彘,一犬不至,眾犬不食,號孝義劉家』。熙寧中,趙抃 帥越,嘉之,聞於朝,詔旌其門,免其徭役,以寵異之,抃 為作《義門記》。」

萬規[编辑]

按《溫州府志》:「萬規,字仁甫,樂清人。試禮部不第,閉戶 讀書。縣初建學,令周邠三造廬,請主講席,辭不就。郡 守石牧之亦移書招之,終不往。居旁有赤水港,舊以 舟渡,多覆溺。規竭家資買石築堤,倣閩之萬安橋,人 德之,至今名萬橋。詔舉經明行修之士,郡以規應,不 赴。」孫庚登科。

潘安固[编辑]

按《溫州府志》:「潘安固,字仲碩,平陽人。熙寧閒,入太學, 得伊洛之傳。大觀中,舉八行,郡以其名應詔,不就。平 居常御襴幞,道遇負薪者,誤觸其巾,墜溝中,其人愕 然,弛擔下取,安固撫之曰:『毋羈汝行』。褰裳濡足,自取 著之。以行誼聞。紹興初,王師討寇范汝為道經平陽, 官民駭避,安固散財粟資戰士,邑賴以安。韓世忠上」 其勞,以宣德郎召不赴。

甯文達[编辑]

按《池州府志》:「甯文達,居陵陽鎮。元豐閒,大水,鎮市漂 溺者千餘家,文達出粟五千石賑濟。邑令李廣以事 聞,敕封府君。鄉人立祠于鎮以祀之。」

翁升[编辑]

按《寧波府志》:「翁升,字南仲,力學有志氣,少從胡安定 受《易》,入太學,登元豐三年進士。出仕,恪守官箴,濟以 廉謹,當路才之。元符中,上書言事,切中時病。用事者 方主朋黨,禁錮賢士大夫籍,升自是沈於選調。建炎 初,黨禁解,將召用之,而山林之志已不可奪。升自奉 簡薄,而勇於急人,睦親恤孤,施穀賑乏,鄉人敬之,至」 諱「升斗」之「升」為方斗云。

王綱[编辑]

按《襄陽府志》:「王綱,字振沖,其先自閩徙錢塘,又徙襄 陽,遂家穀。元符閒進士,通判徽州,即解綬歸,求深林 居之。人知其為德人也,稱為長者。有寇自均房來,綱 曰:『吾若去,必殘吾鄉』。因具牛酒待。寇素聞其賢,約其 黨不忍犯,由是郡國聞風爭奔,飢者待哺,凍者索衣, 婚喪弗舉者助之。里人名為『無怨公,比之『伏不鬥』』」云。 子之望《諫議大夫參知政事贈綱太子太傅學士梅 溪王十朋銘碑》有同峴首云。

林景曦[编辑]

按《遂昌雜錄》:太學生東嘉林景曦,字霽山。當時楊總 統發掘諸陵寢時,林故為杭丐者,背竹籮,手持竹夾, 遇物即夾以投籮中。林鑄銀作兩許小牌百十繫腰 閒,賄西番僧曰:「餘不敢望,收得高宗、孝宗骨,斯足矣。」 番僧左右之,果得高、孝兩朝骨,為兩函貯之,歸葬於 東嘉。其詩有《夢中作》十首,其一絕曰:「一抔未築珠宮 土,雙匣親傳《竺國經》。只有春風知此意,年年杜宇哭 《冬青》。」又曰:「空山急雨洗巖花,金粟堆寒起暮鴉。水到 《蘭亭》更嗚咽,不知真帖落誰家?」又曰:「橋山弓劍未成 灰,玉匣珠襦一夜開。猶記去年寒食日,天家一騎捧 香來。」七首猶悽然則忘之。葬後,林於宋常朝殿前,掘 冬青樹一株,植于兩函土堆上。又有《冬青花》一首曰: 「冬青花,冬青花,花時一日腸九折。隔江風雨清影空, 五月深山落微雪。移來此種非人閒,曾識萬年觴底 月。」後忘之。又一首有曰:「君不記羊之年,馬之月,霹靂 一聲山石裂。」聞其事甚異,不欲書。若林霽山者,其亦 可謂義士也已。

徐積[编辑]

按《宋史卓行傳》:「徐積,字仲車,楚州山陽人。孝行出於 天稟。三歲父死,旦旦求之甚哀。母使讀《孝經》,輒淚落 不能止。事母至孝,朝夕冠帶定省,從胡翼之學,所居 一室寒,一衲裘,啜菽飲水,翼之饋以食,弗受。應舉入 都,不忍捨其親,徒載而西。登進士第,舉首許安國率 同年生入拜,且致百金為壽,謝卻之。以父名石,終身」 不用石器,行遇石則避而不踐。或問之,積曰:「吾遇之 則怵然傷吾心,思吾親,故不忍加足其上爾。」母亡,水 漿不入口者七日,悲慟嘔血,廬墓三年,臥苫枕塊,衰 絰不去體,雪夜伏墓側,哭不絕音。翰林學士呂湊過 其廬,適聞之,為泣下曰:「使鬼神有知,亦垂涕也。」甘露歲降兆域,杏兩枝合為榦。既終喪,不徹筵几,起居饋 獻如平生。中年有瞶疾,屏處窮里,而四方事無不知。 客從南越來,積與論嶺表山川險易,鎮戍疏密,口誦 手畫,若數一二。客嘆曰:「不出戶而知天下,徐公是也。」 自少及老,日作一詩,為文率用腹槁,《口占》授其子。嘗 借人書筴,經宿還之,借者紿言中有金葉,積謝而不 辨,賣衣償之。鄉人有爭訟,多就取決。州以行聞,詔賜 粟帛。元祐初,近臣合言:「積養親以孝著,居鄉以廉稱, 道義文學顯於東南,今年過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 朝廷方詔中外學官,如積之賢,宜在所表。」乃以揚州 司戶參軍為楚州教授。每升堂,訓諸生曰:「諸君欲為 君子,而勞己之力,費己之財,如此而不為,猶之可也。 不勞己之力,不費己之財,何不為君子?鄉人賤之,父 母惡之,如此而不為可也;鄉人榮之,父母欲之,何不 為君子?」又曰:「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如此而 不為君子者,未之有也。言其不善,行其不善,思其不 善,如此而不為小人者,未之有也。」聞之者斂衽敬聽。 居數歲,使者又交薦之,轉和州防禦推官,改宣德郎, 監中岳廟。卒,年七十六。政和六年,賜諡「節孝處士」,官 其一子。

蔡元康[编辑]

按《溫州府志》:「蔡元康,字君濟,平陽人。甫冠入太學,見 同舍從事舉業,慨然曰:『學止是耶』?於是求友取善,孜 孜弗及。崇寧中,下第,忽不樂,謂其友曰:『吾未嘗以得 失為念,而不樂如此,得毋吾親有不安乎』?即馳歸。比 至,父疾尋愈。旅邸失金,有得之同舍篋中者,睨之曰: 『非吾金也』。朋友病,為之醫藥,同寢處無倦色。即護其」 柩歸之。舉《八行》尋卒。其學以誠意為本,優游涵養,日 趨自得,鄒浩、陳瓘、楊時咸愛敬之。

史詔[编辑]

按《寧波府志》:「史詔,字升之。父冀國公簡,母冀國夫人 葉氏,遺腹子也。頎秀豐下,少有立志,常與豐清敏公 稷受業於鄉。先生樓郁以孝聞,遇大比,輒引避。常曰: 『無母氏之節,已無史氏矣』。誓終身母子不相離。或曰: 『取薦所以榮母也』。詔曰:『朝廷設科,思得其用,敢竊為 己榮耶?設與計偕,則初志爽矣。況忘親欺君,士君子』」 所不為也。大觀二年,詔舉孝、友、睦、《婣》《任》《卹》《中》《和》、八行 兼備者,鄉人以詔應命,遂與避於縣東大田山。郡守 跡所往,迫使就道,誓不赴,鄉人稱為「八行先生。」後孫 浩貴,累贈太師、越國公。

王衡[编辑]

按《臨海縣志》:王衡,字平仲,大觀中,舉八行,操守貞介, 死於方臘之亂。賊首聞之,自戮。其黨數人曰:「何敢殺 王佛子。」

郭鴻[编辑]

按《岳州府志》:「郭鴻,字儀中,政和戊戌進士,授澧陽令。 歲荒,捐俸作糜,為富室倡。當路嘉其清德,交章薦之, 官至奉議郎。」

張煇[编辑]

按《溫州府志》:「張煇,字子充,永嘉人。自六經諸子書,歷 代史記下至百家之說,皆通習,辨析精微,論議亹亹。 居喪,哀毀幾不勝,廬墓三年,作霜露堂,有甘露降於 庭,人謂孝感所致,請以甘露易扁。煇曰:『吾自衒耶』?復 築室墓傍,日從事治氣養心之術,學者從之益眾。州 舉八行不就。政和二年,上舍擢第,調泰興簿。三舍法」 行,選為洪州教授。部使者薦諸朝,煇被召為國子學 錄,卒。嘗摭古人行事,斷以己意,曰《草堂語錄》,人稱「草 堂先生。」子孝愷,字思豫,力學尚節義。登紹興庚辰第, 歷海鹽簿,終兵部架閣。

楊希仲[编辑]

按《四川總志》:楊希仲,新津人。未第時,館成都富家,主 人少婦調客,希仲拒之。其妻是夕夢人告曰:「汝夫獨 處他鄉,能自操持,不欺暗室,神明知之,當令魁多士 以為報。」妻覺,不知何事,歲暮夫歸問之,始言其故,後 果發解,登政和進士。

童蒙[编辑]

按《建昌府志》:「童蒙,字敏求,南城人。由進士官至承議 郎,知蘄州。未第時,居城北郭外曰塔步,貧甚,聚小兒 學以自給。蒙壯年貌偉,鄰室處女素慕之,一夕排闥 來奔,蒙力拒之,曰:『爾尚未適人,如此則壞爾處子之 身,誰肯娶爾?若終與為夫婦,則貧窶無以相活,脫或 彰敗,彼此獲罪,甚不可也。宜速歸,我亦不語,仍不可』」 令他人得知。女不肯去,曰:「苟不見容,當死于此耳。」蒙 百方譬解,終不及亂,女歎惋涕泣而退。蒙不復居其 地,託故徙焉。蒙後登政和五年進士第。

汪漢[编辑]

按《休寧縣志》:「汪漢,字瀚美,西門人。重然諾,尚氣義。鄉 人以是非來取直者,徐以利害開諭,莫不感服。宣和 庚子,方寇破邑,挈骨肉逃難大溪,平時親識有奔附 者,咸免於難。紹興元年,張淇寇邑中,逃匿殆盡,乃攜 家眾走西坑山側。一日賊至,漢奮前與語善事,因推隨身貲與之,賊戒其徒曰:『好善人勿得殺』。紹興乙卯」, 以國母壽恩,授迪功郎,時年八十七。

賈如規[编辑]

按《樂清縣志》:「賈如規,字元範,弱冠入太學。靖康初,金 寇迫,諸生怖懼欲逃去。如規曰:『吾輩久被教育,國家 阽危,乃欲求免苟活乎』?聞者愧之。後授廣昌尉,邑故 多盜,邏者多擾平民,如規戢下嚴,民賴安緝。於是捕 得盜,令欲上其功,辭曰:『夫欲殺人取官職,所不願也』。 剖決精明,吏民畏服。秩滿,篋中不㩦一物,惟《漢書》一」 部。調興國司理,不赴,遂歸隱,自號鹿巖居士。縣起學 宮,與錢堯卿等規畫,既成,又為置田養士。年七十九 卒。十朋詩云:「真君雅敬黃承事,仙席曾先竇十郎。平 生手不釋卷,隱不忘君。」嘗賦詩曰:「鹿巖亦冒長沙姓, 說著中原便涕流。」其忠義至老不衰云。

劉岑[编辑]

按《貴耳集》:劉岑字季高,官至侍郎。高宗時召從臣,未 達時,貧甚,用選官圖為下飯,饑時以水沃飯,一擲舉 一匙,如此苦淡。常云不曾為小人事。下棋時未能免 為小人也,能知人緩急。在朝凡受人所託事了無書, 但與來介云:「傳語官人,說事已了,不及作書,若得書 則事未了。」諸朋友多以不得書為喜。帥維揚日,有一 舊同官之子,以父未葬為請,季高戚然興念,扣之「買 山幾何礱甃?幾何緇黃?不須問。」其子歷歷具陳,此某 之責。吾友且留相伴。密使一親信人,齎數百緡往其 家買山,辦其終事。兩月親信人回,始與其子說喪已 舉矣,子無慮,方遣其歸。季高與人說:「觀子之氣太爽, 得錢必不從親為重。此一事不了,終為吾輩累,不若 留此而畢其事,先友之志酬矣。」吁!季高真急義人也。 今之視座主之子孫,邈若路人,況同官之子乎?

徐端臣[编辑]

按《紹興府志》:「徐端臣,字正卿,蕭山人。幼有異稟,日記 萬言,事祖父母以孝聞。值歲饑,輒出粟平價,以濟貧 乏。創社倉,修學宮,濟病以藥,贈死以棺,行宣遐邇。浙 東提舉朱熹行部至縣,特造其閭。後以子昉貴恩,補 登仕郎,轉宣義郎。致仕,卒年八十三,贈銀青榮祿大 夫、寧國郡公,賜額曰慶孝,免田百畝奉祀。」

黃子游[编辑]

按《寧波府志》:「黃子游,字叔言,先浦城人。嘗守台州,遂 家奉化。崇寧星變,父宰上封事論蔡京,京怒,逮赴御 史獄,長流海島。子游號訴於朝,父得不死。建炎初,客 南京,歐陽澈以上書忤宰相黃潛善,坐棄市。子游適 同邸,為斂葬之,且賙其子以歸。張魏公浚每對客誦 言曰:『子游義舉,近世所無也』。魏公謫永州,子游歲遣」 人致問。嘗知池州青陽縣,縣以宋齊丘食邑,田賦十 倍相仍,二百餘年,子游奏蠲其半。中歲不願仕,食祠 祿十五年,築聽雨堂。兄弟四人白首相聚,舍其孫而 官其猶子,竭貲嫁兄之諸女,鄉人歸賢焉。卒,年八十 八。周必大志其墓。子仁儉,別有傳。

李猷[编辑]

按《寧波府志》:「李猷,字嘉仲,建炎初,以婦翁沒王事,自 京師詣南都行在所,遇友人陳東,被召至舍館未定, 為假館於寺丞陳正彙。東再上書,不報,有榜通衢,斥 附會李綱者。猷知其為東也,將勸之歸,而東已逮赴 應天府,隨戮于市。猷哭且祈曰:『陳君以忠諫死,勁節 英氣當不與草木同腐。吾欲收其骨歸葬而莫能得。 魂而有靈,其啟我心』。」越日,得屍,又得其元,合斂之。方 買舟東下,會鄉人胡中行從太學來,欲親護柩。猷服 其義,并以行李附之,亦不暇詢婦翁事,亟還京師。

許叔微[编辑]

按《儀真縣志》:「許叔微,字知可。家貧,篤意經史,尤邃于 醫。建炎初,兵火後大疫,叔微親行里巷視療,所活甚 眾。一夕,夢神人語曰:『汝生平有遺恨乎』?叔微曰:『遺恨 有三:少失怙,不得致菽水懽,一也;束髮受書,望一第 為顯揚計,年逾五十而不可得,二也;後嗣未立為不 孝最三也。神人曰:『上帝以汝陰功,正欲命汝以官,錫 汝以子,父母則不可見』』。」因留語云:「藥市收功,陳樓閒 阻。殿上呼臚,唱六得五。」既覺,不審所謂,姑記於牘。紹 興二年,以第六人登第,繼升第五人,在陳祖言樓材 之上。夢中之言,無一弗應。所著有《本事方》等書數十 卷行世。

孔元勳弟元愷[编辑]

按《廣東通志》:「孔元勳,番禺人。父粹,熙寧中,知封川,有 善政,改知雷州兼直學士。元勳少穎異,長益惇厚。居 鄉慎言動,雖田叟野老不少忽。紹興初,領鄉薦,中進 士乙科,授連州教授。正身率物,尋知封川。嘗上機宜 預防七事,多見採納。值廣寇嘯聚薄城,邦人大恐,元 勳率僚屬嬰城自守,募善射者,連斃二酋,餘黨奔潰。」 朝廷褒賞,擢朝散大夫、知新州,撫字益有聲,未及大 用而卒,人皆惜之。元勳能文章,工詩,清勁沈鬱,類其 為人,有集藏於家。仲弟元愷,亦有行誼,有江右商人 中途苦渴,汲水飲之,因釋裝憩樹下,遺百金而去。元愷見之持歸,復往俟焉。有頃商至,四顧躑躅,長號欲 赴井。元愷止之,詢其實,舉囊還。商酬以半,不受。商感 謝曰:「吾必報子。」比居父喪,商至,為擇地窆焉。迄今子 孫繁盛,果符其言。世以元勳,父子兄弟皆賢,故名所 居鄉曰慕德里。其後裔稽譜曲阜,蓋出尚書戣之派。 戣曾為嶺南節度使,於宣聖為三十八世孫云。

毛允理[编辑]

按《處州府志》:「毛允理,青田人。紹興閒,水溢,民居蕩然, 死者無數,允理獨覓巨舟救溺,得活者多。水落沙土, 壅積如山,因撥去沙土,獨允理屋宇几席器皿如故。 事聞于朝,封奉議大夫,表其坊曰『進德』。」

何先[编辑]

按《玉照新志》《明清揮麈餘話》載馬伸首乞立趙氏事, 後詢之游誠之,凡言與前輩說有異同者,今重錄其 所記于後:靖康初,秦檜為中丞,馬伸為殿中侍御史。 一日,有人持文字至臺云:「虜軍前令推立異姓秦。」未 及應,語之閒,馬遽云:「此天位也,逆寇安得而易?舍立 趙氏其誰立?」秦始入議狀,連名書之。已而二帝北狩, 秦亦陷敵,獨馬公主臺事。排日以狀申張邦昌狀云: 「伏睹大金太宰相公權主國事,未審何日復辟,謹具 申太宰相公,伏乞指揮施行。」至康王即位日乃止。有 門弟子何先者,邵武人,字太和,王嘉榜登第,少師事 馬公。其後秦檜南歸,擅立趙氏之功,歸己,盡掠其美 名,取富貴,位極公卿,勢冠今古。何公常太息其師之 事湮沒,欲辨明其忠,每引紙將書,輒為其子所諫,以 謂秦方勢燄震主,豈可蹈危機,掇家禍。然何公私自 為《馬公行狀》一通,常在也。紹興甲戌,以左朝奉郎任 辰州通判,時滿一夕,忽夢馬公衣冠相見,與語如平 生親。既寤,諭其子曰:「馬先生英靈不沒,齎恨九泉如 此,有意屬我乎?」掛其遺像哭之。其子鎬哀勸不從,因 告其父曰:「俟斯人死,上之未晚。」太和曰:「不然。萬一我 先死,瞑目有餘恨,後日當受代。」即手書一狀聞於朝, 其詞尤委曲回互,但云:「自太師公相陷敵之後,獨殿 中侍御史馬伸排日以復辟事申邦昌」云云,且以所 作行狀繳納,乞付史館立傳,以旌其忠。即馬遞馳達, 然後解組以歸。秦得之怒,凡一路鋪兵,悉遭痛治,仍 下廷尉追捕何公甚急。獄吏持文移至邵武,而太守 張姓者驚愕罔措,就坐得疾,越翼日始甦。扶掖至廳 事,才啟封視牒,則所追者,左朝奉郎何先也。方遣吏 往村落追赴以行。既對吏,而柏臺考吏已先在棘寺, 但謂靖康雖有馬伸為殿院,未嘗聞有此「狀也。」令臺 吏勒軍令狀棘寺以上書不實,擬降一官,罷前任。思 陵重違檜意,《聖語》曰:「所擬太輕,特追兩官,羈置英州。」 蓋紹興甲戌歲也。後一年乙亥,檜死日,御批:「何先所 犯委是冤枉,令有司別定。」遂復元官放逐,便仍理元 來磨勘,為左朝散郎。何在貶所,皆無恙。歸至里門,遇 親戚相見,喜馬公之事明「白,一笑病發,朝廷雖欲用 之弗起,僅能食祠官之祿一年而已。」鎬乃誠之姨夫, 是以知其詳。及建寧,諸鄉老縉紳之與何太和相厚 者,皆能言其事。

黃汝楫[编辑]

按《紹興府志》:「黃汝楫,字巨濟,振元孫也。家故饒而好 義。宣和閒,方臘犯境,汝楫瘞其貨寶於室,將出奔。忽 賊黨執白旗來,楫且拜,驚視之,乃舊僕也。曰:『吾主掠 士女千餘,閉之空室,以索金帛,否則將殺之』。汝楫曰: 『我所藏直數萬緡,願以贖眾命』。遂悉發所瘞,輦輸賊 營,千餘人皆得歸,歡聲如雷。一日,夢金甲神謂曰:『上 帝有敕,以子活人,多賜五子科第』。」紹興中,汝楫為浦 江令,其子開閌閣,聞誾果相繼登科。高宗賜詩,有「昔 日燕山竇,今朝浣水黃」之句。

石公轍[编辑]

按《紹興府志》:「石公轍,字道叟,新昌人。為人重交敦義。 初遊太學,同舍生朱彝行寢疾,無親黨,公轍為謁醫 治療。既不起,家人聞訃,方徬徨,不知所為,而公轍已 送柩在門矣。時舟行冒暑,目眚幾失明,忽夢彝行如 平生,曰:『目眚奈何?有參朱先生藥如神』。覺而異之。至 京口,有言參朱先生者,公轍因與訪求得藥百餘貼」, 皆細如芥子,公轍旦夕服之,目遂如初。登紹興二年 特奏狀元,年八十,手自校書,燈下作蠅頭細楷,人謂 「冥報」云。

吳伸 吳倫[编辑]

按《建昌府志》:「吳伸、吳倫,南城人,俱太學士。紹興甲寅 之歲,發其私穀四千斛以應詔旨,而大為屋以儲之。 其條約蓋因崇安之舊,加詳密焉。鄉之隱民有所仰 食,無復死徙變亂之虞。後其裔孫昱、昱子炯復修社 倉及設立津亭。」

傅縝[编辑]

按《廣信府志》:「傅縝,字子玉,鉛山人。嘗應進士舉,會舍 法行,不忍去其親,棄所業歸養,尤樂於為義。歲歉,率 先發廩濟之,居者給粟,行者裹糧,饑民各得其所。時 青苗法行,縣多繁逋,縝悉捐貲代輸,盡得釋,里閈皆稱長者。紹興初,潘逵寇信兵焚掠至其家,三舉火不 燃。首領後至,曰:『是傅長者家』。梟舉火者,緘其門而去。」

章公逸[编辑]

按《溫州府志》:「章公逸,字茂先,平陽人。紹興閒,歲大饑, 家僅中人之產,悉發所有以貸貧者,不責其償。後登 科,曾孫芻有祖風,值歲疫,施櫬千餘具,捐地為義塚 埋之。」

何穆[编辑]

按《南昌郡乘》:何穆,字茂欽,豐城人,時升之子。嗜學,應 舉不遂,恬不介意。紹興壬子,韓世忠統師二十萬,道 出豐城,時劇暑絕流,穆曰:「壺漿迎師古則然。」令結茅 浚溪為飲,以餉軍士。病不能去者,舁歸醫養之。至有 竅血流污,人不能堪,穆躬為洗沐,病良已。或丐為奴 以報,不許,贈而遣之。母任氏,再適熊,猶竭力奉養,且 㩦熊子以避兵。邑人稱為「孝友。」

汪喬年[编辑]

按《廣信府志》:「汪喬年,字房孺,玉山人。紹興五年,以特 奏名進士對策為第一人。宗弟端明公稱其豈弟樂 易,不以世俗細故芥蔕於中。於人無怨尤,雖有惡聲, 至不較也。臨事接物,一以誠信,未嘗逆設機械。喜賓 客,每斥服為飲食費。聞人之過如不聞,得人一善則 稱道不容口。少以文學顯,晚以年德尊而未嘗自居」, 退然如不足者。

韋許[编辑]

按《太平府志》:「韋許,字深道,家世蕪湖,志尚矯潔,赴善 如饑渴。讀書明大義,不事科舉,築堂匾曰『獨樂,聚書 數千卷。有訪道者,館穀其閒,久弗厭也。黃庭堅兄弟、 蘇堅父子,往來蕪湖,皆與之遊。元符中,諸公貶逐,雖 素親密,亦畏禍不敢相聞。有道經江上,許必承接款 曲,能周其急,士大夫以此重之。陳瓘尤感其意,留詩』」 為別,且作《獨樂堂記》。政和中,樞密張叔夜、尚書李彌 大等合詞薦于朝,時值多故,不果行。紹興初,時宰言 其事,高宗云:「當今誰知有元祐人如韋許者,可以常 人比哉?」授以官,許拜命而不係銜,自號蕪陰居士,海 內尢以此重之。朱熹嘗曰:「蕪陰有韋居士,喜延知名 士,如黃太史、陳諫議遷謫,每歲饋餉。」今人一見遷客, 便以為懼,安得有此人哉!其卓行為名人延譽如此。

諸葛說[编辑]

按《溫州府志》:「諸葛說,字寧叟,永嘉人。登紹興第,丁父 母艱,慨祿養不逮,淡于仕進。州縣有恤政悉咨之。埋 胔賑饑,築塘埭以備旱潦。晚授長樂簿卒。陳君舉銘 其墓。」

吳蘊古[编辑]

按《溫州府志》:「吳蘊古,字醇之,平陽人。國子監試第一, 登紹興第。任太常博士,傾家貲造沙塘。」門。

劉愈[编辑]

按《溫州府志》:「劉愈,字進之,永嘉人。孝友端謹,以信義 聞于鄉。紹興庚午,大饑,愈以家資薄貸於州,得米五 百斛,分派賑救,全活甚眾。張九成蒞郡,聞其賢,移書 致餽。」

謝敷經[编辑]

按《臨海縣志》:「謝敷經,字子暢,上蔡先生裔孫。師事朱 晦菴,登乾道八年進士,授信州永豐尉,為趙忠定所 知。忠定南遷以沒,經淡然無復仕宦意,家貧無以為 給,易妻奩資,買斥鹵棄地,墾成隴畝,力耕以食。效范 文正立義田以贍其兄弟及族人,又買官山以葬無 歸者。著家儀以詔子姓。及沒,二子鄆郵以孝友聞。」

徐鉞[编辑]

按《溫州府志》:「徐鉞,字武叔,永嘉人。慷慨急義。乾道辛 卯,郡大饑,守丞匿不以聞。鉞致書執政,孝宗矍然,遽 命出浙東常平米賑濟。」

袁昇按宋史袁韶傳不著韶父名今從寧波府志[编辑]

按《宋史袁韶傳》:「韶之父為郡小吏,給事通判廳,勤謹 無失,歲滿當代,不聽去。後通判至,復留用之,因致豐 饒。夫妻俱年五十,無子,其妻資遣之往臨安置妾。既 得妾,察之有憂色,且以麻束髮,外以綵飾之。問之,泣 曰:『妾故趙知府女也,家四川,父沒家貧,故鬻妾以為 歸葬計耳』。即送還之。其母泣曰:『計汝聘財,猶未足以 給歸費,且用破矣,將何以酬汝』?」徐曰:「賤吏不敢辱娘 子,聘財盡以相奉。」且聞其家尚不給,盡以囊中貲與 之,遂獨歸。妻迎問之,曰:「妾安在?」告以其故,且曰:「吾思 之,無子命也。我與汝周旋久,若有子,汝豈不育,必待 他婦人乃育哉!」妻亦喜曰:「君設心如此,行當有子矣。」 明年生韶。

薛洽[编辑]

按《溫州府志》:「薛洽,字子周,永嘉人。在太學齋舍疫作, 鮑粹然疾尤篤,同舍皆棄去,洽獨移臥具與俱,蚤夜 治藥餌,謹視之,三月乃愈。洽後登淳熙第,終于邵武 倅。」

林伸彝[编辑]

按《溫州府志》:「林伸彝,字清叟,平陽人。登淳熙第,由吏部郎出知台州。於平陽築陡門三所,開河道五十五 萬五千九百丈,溉四鄉民田,至今人興河洛之思。」

汪大度弟大章[编辑]

按《金華府志》:「汪大度,字時發,金華人。受業呂祖儉,自 號獨善。慶元初,呂祖儉忤權奸,貶韶州,大度往送之。 伴送者凌辱祖儉,大度以義折之,直欲與之坐獄,從 至貶所,久乃還。所以經紀其家者甚至。朱熹致書,深 加敬嘆。弟大章,字約叟,亦從祖謙遊。祖儉之卒也,大 章距秋試纔四日,舍之就道,護喪以歸。後故人路知」 監卒於蘄,不能還葬。大章走蘄,載其柩歸,割地以葬 之。

陳熊[编辑]

按《溫州府志》:「陳熊,永嘉人。慶元六年秋澇,禾在水下, 郡守無策。熊請速決埭,願自備財力築償之,歲轉有 秋。乃復請傍茅竹山趾創陡門蓄洩,永免決埭之患。」

鄭漢章[编辑]

按《廣東通志》:「鄭漢章,南海倫教人。輕財重義,見稱于 時。宋慶元閒,為萬安主簿,嘗遊蒲澗,得遺金二百兩, 翼日往候亡者還之。其人善相地,因為漢章擇地,至 今子孫蕃衍,科第不絕。嘉靖中,有進士昊,為柳州守, 歷官中外,甚有廉聲,蓋其後裔云。」

吳作禮[编辑]

按《紹興府志》:「吳作禮,字起之,諸暨人。開禧閒,有寇掠, 鄉民勢甚張。作禮與兄弟議為防禦計,因積薪備酒 饌。賊至,迎勞飲食之,乃闔戶焚其廬,無得脫者。事聞, 拜保義郎。」

杜源[编辑]

按《四川總志》:杜源,蓬人。開禧中,蜀大疫饑,北路尤甚。 源事親孝,嘗慨然曰:「民吾同胞,何忍暴露?」遂別男女 骸骨,作二塚葬之。

王機[编辑]

按《廣德州志》:「王機,字仲達,其先宛陵人。建炎兵訌,始 徙家建平。機仗義好施,嘉定乙亥歲饑,部使者西山 真公貽帖易粟,機慨然應之。溪南地洿沈竈,機載粟 往哺,民賴全活。歷官修武郎,以其尚濮王嗣永康縣 主,今稱為王駙馬云。」

林居雅[编辑]

按《溫州府志》:「林居雅,平陽人。嘉定閒,邑令汪季良倡 築陰均陡門,居雅與鄭全昆弟及陳子直等各傾家 助之,躬率協贊,一歲而堰成,再歲而閘成,旱潦不患, 其利甚溥。」

陳應辰[编辑]

按《廣東通志》:「陳應辰,東莞人。領嘉定己卯鄉薦,為人 謙和,舉動不妄。少從師,獨處一室讀書。夜半忽有鄰 女越垣潛至,應辰呼蒼頭明燈讀書,鄰女慚退,黎明 即遷他所。兩領嘉定貢舉,恩授南恩司法。將之官,適 廣帥方大琮舉行鄉飲,請充大賓。次年再請,以一時 齒德無踰應辰,其見重如此。再任臨川丞,改連州推」 官兼權僉判。時綱運積歲額缺,官吏每預索於民,民 甚苦之。應辰以己俸補宿逋,綱運遂得如故,而民不 擾。連守陳中孚嘉其績聞於朝,遷通直郎致仕,年八 十餘卒。

蔣堯佐[编辑]

按《廣西通志》:「蔣堯佐,灌陽人。家世力田致富,至堯佐 喜施,常曰:『積而不散,與貪夫奚異。有以急告者,或予 或貸,從其所請,視家所有助之。嘉定十六年饑,堯佐 五日一發廩,自二月始至七月早,稻熟乃已,縣人以 故得免流亡。安撫使真德秀聞之,檄縣表其門曰『施 惠』』。」

張昌中[编辑]

按《漢陽府志》:「張昌中,漢陽人。處家以義,歷世不分。馮 京題詩贈之云:『一水瀠迴遶沌村,子房苗裔此閒存。 同居八世三千口,可惜君恩未表門』。」嘉定閒,孫杓守 漢陽,嘉其義,捐俸代之納稅。事聞,表其門曰「義門。」

趙若流[编辑]

按《崇仁縣志》:「趙若流,宋秦王廷美之裔,因南渡徙居 邑東臨汝門外。仁慈忠厚,饒於儲蓄,歲歉則減價以 利人,饑者與食,寒者與衣,死無以為殮者與棺。凡出 納率委幹者陳琮,琮亦能竭力贊襄,里閭無不稱嘆。 理宗時,刱蓋沙堤橋欒仙祠宇。子嗣謹、嗣詔,皆先後 舉進士。」

饒夢夔[编辑]

按《崇仁縣志》:「饒夢夔,字溥起,誼子。廕授鄂州司戶參 軍,嘗攝蒲圻、嘉魚、通城三縣。平生輕財重義,助新學 宮,施田入寺觀,刱義井,修街橋,偕陳安撫元晉立平 糶倉,邑人賴之。」

陳祖從孫雷[编辑]

按《紹興府志》:「陳祖,字惠卿,新昌人。生紹定閒,居僊桂 鄉之平壺。少孤,事母至孝。善治生,敦睦宗黨,嫁其孤 女數人,貰負平糶,邑人德之。嘗創義塾,延名師,以淑 鄉之後進。凡饔膳薪水,僮僕咸具,歲費錢萬緡弗少 恡。士由以登庸者,先後不絕,同舍題名石,至今存焉。 祖沒,從孫雷克繼其志,創桂山東塾,而以祖所建名」 西塾。張即之為館賓,榜曰:「洞門無鎖鑰,有客不妨來。」 由是遠近來學者日眾,門牆冠蓋相望,而兩塾之名 聞四方矣。又嘗置義田、義役、義倉、義井、義阡、義局,以 賙卹鄉黨。邑人至今談陳氏事,有墮淚者。雷字震亨, 以恩補登仕郎,凡三辟,皆不就。卒祀學宮云。

許彪[编辑]

按《四川總志》:「許彪,祖奕之子。紹定中知中江,作義塚 於亞松山,遺骸暴骨,死無所歸者,悉瘞之。尋以內艱 去。重道謹禮,人稱其不愧家學云。」

李端履[编辑]

按《處州府志》:「李端履,縉雲人。嘉熙庚子饑,告其父楚 孫曰:『人饑且死,能獨飽耶』?父曰:『兒其勉之』。會郡募發 粟,七邑無賑者,端履首應命賑之,復移粟他邑。事聞, 授樂清簿,旌其里門曰『樂善坊』。」

曹絳子沂[编辑]

按《溫州府志》:「曹絳,字思厚,瑞安人。築鄉校於鳳岡,歲 延名儒以教鄉族,歲祲,率族眾減定里中穀價以平 之。常著《家訓》四誡示子孫。年九十卒。子沂能繼父志。 嘉熙庚子饑,傾廩三百石以賑。族兄弟有爭田致訟 者,割己產釋之。孫茂沖,登淳祐第。」

陳光庭[编辑]

按《溫州府志》:「陳光庭,樂清人。嘉熙庚子,大饑,死徙無 算。光庭置東西二倉,實糓於中,令里人以物質穀,秋 則納穀取質,不責其息,歲以為常。又捐田八十畝,以 其穀置叢塚,備義賑。林一龍名其莊曰『集義莊』。」

魯仕能[编辑]

按《岳州府志》:「魯仕能,字時舉,淳祐閒進士。從饒雙峰 學,自號寶潭。為監利令,辟充沅州錄事兼餉事。時呂 帥政貪酷,沅有叔訟姪隱未分金者,委仕能勘得誣 狀,據事直申之。呂大怒,遣卒覈所掌軍餉餉,積三十 餘年,至是啟之,耗五十石,責仕能償,白于朝廷,追毀 出身文字。羈沅六年。呂死,事得白,仕能受誤,與得直, 無憂喜色。」

林蕙[编辑]

按《僊居縣志》:「林蕙,字文叔,評事澤孫也。性慷慨,好施 與。每遇嚴冬深雪時,夙興四顧,里有朝煙不作、午戶 不啟者,輒遺以米炭。景定三年,蝗食禾,餓殍枕藉於 途,捐廩以賑,不給,復罄所有易粟繼之,家由是日落, 終不之悔。子濟舟,字良甫,以進士授融水令,多惠政。」

王榮[编辑]

按《臨海縣志》:「王榮,咸淳進士,玨之父也。起家刀筆,陰 行善,務以全活人為念。嘗置一瓦罌于臥處,每行一 陰德事,則投一錢,滿則更置之。初無子,一夕夢人以 兩玉為謝,因生子,名玨。見《忠義傳》。」

張忠[编辑]

按《濟南府志》:「張忠,新城人。慷慨尚義,好恤孤弱。貞祐 中大亂,男女被執得脫者,忠咸與衣食,仍給資斧遣 歸。受惠者莫不感激之。」

張宗古[编辑]

按《山西通志》:「張宗古,高平人。幼負大志,優于文學。父 母早逝,或勸之仕,曰:『仕以行志也。親老而養不逮,吾 志安乎』?樂善好施,嫁宗孤女五人,瘞貧乏者十餘家。 當時宗族兄弟,例得守本都有至者,即屏居山澤,不 一造門。既罷,情禮如初,人稱孝廉云。」

鈕釗[编辑]

按《蘇州府志》:「鈕釗,字時勉,吳江人。父文為溫州令。釗 隨侍宦邸,母妻留家居,妻以疾卒。所親有銜釗者,說 其母從俗火葬,釗歸知之,以母故,口不言而心痛,誓 不再娶,亦不畜婢妾,積四十年,終始一節。嘗為人塾 師,夜有婦奔釗,釗拒之,明旦托辭去。其節操如此。」

李廷臣[编辑]

按《池州府志》:「李廷臣授知縣,律身嚴整,閑家有則,居 市養重不輕出。歸田之後,遇祝聖必朝服隨班,此外 絕不與郡邑交涉。日惟詩禮課子弟。陸岡、曾仲魁相 繼守池,咸極尊禮。柯實卿敦請鄉燕,跪而授簡。其見 重如此。」

時彥父[编辑]

按《宜興縣志》:「時彥,字邦美,一字光美,父為鄭州牙校。 一日入蜀,年六十有四,妻亦四十餘,未有嗣,謂其夫 曰:『我有白金,願㩦以市妾,庶得子為身後計』。夫如其 言,喻儈者得一處子,甚端麗,扣其繇來,默不對。旦起, 見其括髮以布,怪問之,泣曰:『妾本京師人,父終雅州, 掾母子扶柩至此,貧無貲,鬻妾以歸,時惻然。亟奉處』」 子。訪其母曰:「某不願得此,謹奉還。」復舉所餘金賻行 掾,妻泣謝,遂與護喪事如部曲。抵京,訪舍館,且為營 葬。既歸,妻問故,俱以實告。未幾,妻有娠,一夕,夢偉丈 夫衣金紫入堂中,逮旦,邦美生。後舉進士,仕至吏部 尚書。

===佘起===按《銅陵縣志》:「佘起一門義聚三百口,子孫以科第顯, 今為銅之著姓。」

沈樗[编辑]

按《無錫縣志》:「沈樗,字斯年,性純厚樂善。家本饒貲,好 施與,人貸之或不償,即折券無靳色。歉歲傾廩賑惠, 常以金助軍興,數至萬緡。州上其事於朝,欲官之,樗 不願。朝廷嘉之,賜號達義處士。」

孫再榮[编辑]

按《儀真縣志》:「孫再榮,建安軍揚子人。世為廣陵巨族, 兄弟五人,其季婦有子寡,欲分財,以義譬解不可得, 乃悉推田宅與諸兄弟,㩦子錫他往。諸兄弟後皆破 產,而榮卒為富族。千里迎名師教錫,積書至千萬卷, 以故錫得以奮學卒貴。榮得贈官至兵部尚書。」

鮑雲龍[编辑]

按《歙縣志》:「鮑雲龍,字景翔,精《易》學。母病,夜半陟西山 巔祝天請代,母愈。從師閔俊甫試郡庠,踰年分格當 升職,雲龍乞讓其師,郡博士嘉之,遂兩升焉。常偕鄭 芑待試國庠,將入棘,鄭芑疾卒,雲龍不就試,傾貲 護芑喪歸。次舉乃領鄉薦。已而省試不利,絕意科場, 居鄉教授,潛心理學,有《天原發微》若干卷行世。」

許規[编辑]

按《祁門縣志》:許規以子逖貴,贈大理評事。嘗羇旅宣 歙閒,聞旁舍呻呼,就之則曰:「我某郡人,且死,願以骸 骨屬君。」因捐囊中黃金十斤,曰:「以是交長者。」及死,規 負其骨若金,從千里外畀其家人。

孫長者[编辑]

按《浙江通志》:孫長者,史失其名,家富春,性寬厚,言忱 行,篤信於其鄉。鄰里有訟,不之官,皆云當見。孫長者。 至則為陳事理,白其所以枉直之狀,人服而去。以是 臨江鄉人經歲不識長吏,云:母病,躬視藥物,目不交 睫。及母死,身已病,將葬竟死。臨終謂子曰:「吾生不能 送母於穴,死斂吾衰絰,庶盡吾孝於土中。」子名式,登 第。

葉杲卿[编辑]

按《浙江通志》:「葉杲卿,名曙,避英宗諱,以字行,錢塘人。 生而穎拔,凡三試開封,率高等。嘗試御前,恩授鄭州 長史,司法桂州,卒贈太子中允。杲卿在桂,有吳謐,為 象州武化令而死,其妻挈二女歸閩,而妻又死。杲卿 哀其無歸,娶二女為二子。婦家故饒財,諸弟用之殆 盡,乃求異籍。杲卿喟然曰:『家事至此,由我祿薄,不足 以聚親族,汝曹何咎』?」聞者感悅。二子昌言、昌齡,同年 進士,皆以學行政術知名。

鄭若沖[编辑]

按《寧波府志》:「鄭若沖,字季真,鄞人,覃之子也。少失怙 恃,育於伯父章,未總角,已奇之。稍長力學,恥為舉子 業。與汪大猷、陳居仁、樓鑰同學,相厚善。後三人皆貴 顯,未嘗一至其門。自置書塾,聚書數千卷,延師訓子, 雖臥病不廢書。常書壁自警云:『一日不以古今澆沃 胸次,覽鏡則面目可憎』。其勤學如此。家僅支伏臘,躬」 自節約。鄰族有急,拯之恐後。方盛年時,夢入深塢,後 營山墅,儼然夢境,乃字其溪曰「夢溪」以自號。平居謹 飭,雖盛暑衣不露體,冠履雖敝無垢口,絕戲言,坐不 傾側。接後進如敵己,與人交恐傷其意。至於明是非, 辨理義,雖片辭不少貸,學者嚴憚焉。子清之,相理宗, 累贈太師、魯國公。

陳大雅[编辑]

按《寧波府志》:「陳大雅,天性明敏,與人交以信。親族里 黨有乏,賙卹之無少靳。嘗舍逆旅,遇邸客病將死,同 舍皆散避。大雅晨夕相守,躬治湯藥,傾囊中裝給之, 俟愈始去。工於詩,趙清獻公抃深器重焉。子輔,別有 傳。」

王文亮[编辑]

按《寧波府志》:「王文亮,字昭遠,嘗渡浙江,有遺白金百 金於舟者,文亮獲之,留三日,俟失者至,歸之而去,不 告以名,仕至龍川令。子周,登進士,嘗典鄉郡。」

李珂[编辑]

按《寧波府志》:「李珂,字公執。寬厚簡樸,好周急施予。嘗 梁三江,甓途路,收恤孤惸,教養姻族,鄉人德之。朝奉 郎王伯庠銘其墓,謂持心廣大,與造物者合。有傳家 龜鑑行世,官秉義郎。」

豐有俊[编辑]

按《寧波府志》:「豐有俊,字宅之,稷四世孫。嘗遊錢塘,登 青樓,見一小娼,疑故人女,累目之,女亦悟。酒罷,女羞 澀良久,曰:『君識妾否』?詰之,果故人女。有俊曰:『某所以 留者,以坐閒不得問也。宜各寢,必有以處汝』。時有俊 僅有錢八千,乃更貸二百千贖之,為擇良士嫁焉。」

汪伋弟份[编辑]

按《寧波府志》:「汪伋與弟份並好義樂施,嘗捐貲建郡 學大成殿、儀門、兩廡、泮池及橋梁七十二處。令宋晉 之請於參政樓鑰,為記其事。以子垕貴,累贈朝議大 夫

楊庭顯[编辑]

按《寧波府志》:「楊庭顯,字時發,簡之父也。少時,嘗自視 無過,視人有過。一日,忽自念曰:『豈人則有過,而吾獨 無過乎』?於是自省,見過紛然,乃痛懲力改,刻意為學。 每見過,輒內訟不置,及於夢寐,怨艾深切。自撾既久, 其功益密。嘗曰:『如樵童牧子,有以誨我,亦當敬聽之』。 已而舊習日遠,新功日著。一夕被盜,翼日諭子孫曰: 『婢初告有盜,吾心止如此。張燈視笥,告所亡甚少,吾 心止如此。今吾心亦止如此』。」四明士族稱躬行有聞 者,以庭顯為首。陸九淵嘗曰:「志墓非古,而銘多溢辭, 故不苟作。」余銘黃南豐、楊慈溪二君之墓,海內名識 謂無愧辭。

樓德源[编辑]

按《寧波府志》:「樓德源,字伯淵。念祖宗屢世仕宋,受國 厚恩,恥復委贄後代,遂抱道高隱,開義塾啟迪後進, 為鄉人所稱。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