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宮闈典/第01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宮闈典 第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十一卷
明倫彙編 宮闈典 第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宮闈典

 第十一卷目錄

 太上皇部彙考一

  漢高祖三則

  北魏獻文帝皇興一則 孝文帝延興四則 承明一則

  北齊武成帝河清一則 後主天統四則 隆化一則

  北周宣帝大象二則

  隋煬帝大業一則 恭帝義寧二則

  唐高祖武德一則 太宗貞觀五則 睿宗延和一則 先天一則 元宗開元二則 天

  寶一則 肅宗至德一則 乾元一則 上元二則 寶應一則 順宗永貞一則 憲宗元

  和一則

宮闈典第十一卷

太上皇部彙考一[编辑]

[编辑]

高祖六年尊太公為太上皇[编辑]

按《漢書高祖本紀》,「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也,姓劉氏。 母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父太 公往視,則見交龍於上,已而有娠。漢元年二月,項羽 立沛公為漢王,五月,漢王定雍地,九月,遣將軍薛歐、 王吸出武關,因王陵兵,從南陽迎太公、呂后於沛。羽 聞之,發兵距之陽夏,不得前。二年三月,漢王入彭城」, 項羽擊漢軍睢水上,大破漢軍。審食其從太公、呂后 間行反,遇楚軍,羽常置軍中以為質。四年七月,項羽 自知少助食盡,漢遣陸賈說羽,請太公,羽弗聽。漢復 使侯公說羽,羽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 漢,以東為楚。九月,歸太公、呂后軍,皆稱萬歲,乃封侯 公為平國君。五年二月,漢王即皇帝位。六年三月,上 歸櫟陽,五日一朝太公。太公家令說太公曰:「天亡二 日,土亡二王。皇帝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臣也。柰 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則威重不行。」後上朝,太公擁 篲迎門卻行。上大驚,下扶太公。太公曰:「帝,人主,奈何 以我亂天下法!」於是上心善《家令》言,賜黃金五百斤。 夏五月丙午,詔曰:「人之至親,莫親於父子。故父有天 下,傳歸於子;子有天下,尊歸於父。此人道之極也。前 日天下大亂,兵革並起,萬民苦殃。朕親被堅執銳,自 帥士卒,犯危難,平暴亂,立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 此皆太公之教訓也。諸王、通侯、將軍、群卿、大夫已尊 朕為皇帝,而太公未有號,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

師古曰:「太上,極尊之稱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號曰皇。不預治國,故不言帝也。」

九年,諸王朝太上皇於未央宮,上置酒為壽。

按《漢書高祖本紀》,「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趙王、楚 王朝未央宮,置酒前殿,上奉玉卮為太上皇壽,曰:『始 大人常以臣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 所就孰與仲多?殿上群臣皆稱萬歲,大笑為樂』。」 十年秋七月癸卯,太上皇崩,葬萬年,赦櫟陽囚死罪 以下。八月令諸侯王皆立太上皇廟於國都。

按:《漢書高祖本紀》云云。

北魏[编辑]

獻文帝皇興五年冊命皇太子為皇帝群臣上尊號曰太上皇帝[编辑]

按《魏書獻文帝本紀》:皇興五年六月,行幸河西。秋七 月,遂至陰山。八月丁亥,車駕還宮。帝雅薄時務,常有 遺世之心,欲禪位於叔父京兆王子推,語在《任城王 雲傳》。群臣固請,帝乃止。丙午,冊命太子曰:「昔堯舜之 禪天下也,皆由其子不肖。若丹朱、商均能負荷者,豈 搜揚側陋而授之哉!爾雖沖弱,有君人之表,必能恢 隆王道,以濟兆民。今使太保、建安王陸馛、太尉源賀 持節奉皇帝璽綬致位於爾躬,其踐昇帝位,克廣洪 業,以光祖宗之烈,使朕優游履道,頤神養性,可不善 歟!」丁未,詔曰:「朕承洪業,運屬太平,淮岱率從,四海清 晏。是以希心太古,志存澹泊。躬覽萬務,則損頤神之 和;一日或曠,政有淹滯之失。但子有天下,歸尊於父; 父有天下,傳之於子。今稽協靈運,考會群心,爰命儲 宮,踐昇大位。朕方優游恭己,栖心浩然,社稷乂安,克 廣其業,不亦善乎!百官有司,其祗奉嗣子,以答天休。 宣布宇內,咸使聞悉。」於是群公奏曰:「昔三皇之世,澹 泊無為,故稱皇。是以漢高祖既稱皇帝,尊其父為太 上皇,明不統天下。今皇帝幼沖,萬機大政,猶宜陛下 總之。謹上尊號太上皇帝。」乃從之。己酉,太上皇帝徙 御崇光宮,彩椽不斲,土階而已,國之大事咸以聞。

孝文帝延興二年太上皇詔諸將襲擊蠕蠕帝每月一朝崇光宮[编辑]

按《魏書孝文帝本紀》:「延興二年二月,蠕蠕犯塞,太上皇帝次於北郊,詔諸將討之,虜遁走,其別帥阿大千 率千餘落來降。東部敕勒叛奔蠕蠕,太上皇帝追之, 至石磧,不及而還。壬子,高麗國遣使朝貢。三月,太上 皇帝至自北討。冬十月,蠕蠕犯塞,及於五原。十有一 月,太上皇帝親討之,將度漠襲擊蠕蠕,聞軍至,大懼」, 北走數千里。以窮寇遠遁不可追,乃止。帝每月一朝 崇光宮。

延興三年改崇光為「寧光宮」太上皇帝歸自北討尋 復南巡。

按《魏書孝文帝本紀》:延興三年:「春正月丁亥,改崇光 宮為寧光宮。戊戌,太上皇帝還至雲中。二月戊午,太 上皇帝至自北討,飲至策勳,告於宗廟。死王事者復 其家。秋八月庚申,帝從太上皇帝幸河西,拾寅謝罪 請降,許之。冬十月,太上皇帝親將南討,詔州郡之民, 十丁取一,以充行戶,收租五十石,以備軍糧。十一月」 癸巳太上皇帝南巡至於懷州所過問民疾苦賜高 年孝悌力田布帛。

延興四年二月甲辰太上皇帝至自南巡。

按:《魏書孝文帝本紀》云云。

延興五年冬十月太上皇帝大閱於北郊。

按:《魏書孝文帝本紀》云云。

承明元年太上皇帝崩[编辑]

按:《魏書孝文帝本紀》云云。

北齊[编辑]

武成帝河清四年詔傳位於皇太子群公上尊號為太上皇帝[编辑]

按《北齊書武成帝本紀》:「河清四年四月乙亥,太史奏 天文有變,其占當有易。王。景子乃使太宰段韶兼太 尉,持節奉皇帝璽綬,傳位於皇太子,大赦,改元為天 統元年。百官進級降罪各有差。又詔太子妃斛律氏 為皇后。於是群公上尊號為太上皇帝,軍國大事,咸 以奉聞。」始將傳政,使內參政子尚乘驛送詔書於鄴。 子尚出晉陽城,見人騎隨後,忽失之。尚未至鄴,而其 言已布矣。

後主天統元年太上皇帝遣使於陳詔增置官屬及改高祖廟號[编辑]

按:《北齊書後主本紀》:天統元年:「六月己巳,太上皇帝 詔兼散騎常侍王季高使於陳。秋七月乙未,太上皇 帝詔增置都水使者一人。冬十一月癸未,太上皇帝 至自晉陽。己丑,太上皇帝詔改太祖獻武皇帝為神 武皇帝,廟號高祖;獻明皇后為武明皇后。其文宣諡 號,委有司議定。十二月庚戌,太上皇帝狩於北郊;壬」 子狩於南郊。乙卯狩於西郊。壬戌太上皇帝幸晉陽。 《天統》二年。太上皇以《三臺》施興聖寺。封太上皇諸子 於藩。

按:《北齊書後主本紀》:天統二年「二月庚戌,太上皇帝 至自晉陽。三月乙巳,太上皇帝詔以三臺施興聖寺, 以旱故降禁囚。五月己亥,封太上皇帝子儼為東平 王,仁弘為齊安王,仁固為北平王,仁英為高平王,仁 光為淮南王。六月,太上皇帝詔兼散騎常侍韋道儒 聘於陳。秋八月,太上皇帝幸晉陽。」

天統三年,太上皇親釐庶政。

按《北齊書後主本紀》:天統三年「春正月壬辰,太上皇 帝至自晉陽。戊戌,太上皇帝詔京官執事散官三品 已上各舉三人,五品以上各舉二人,稱事七品已上 及殿中侍御史、尚書都檢校御史、主書及門下錄事 各舉一人。夏四月癸丑,太上皇帝詔兼散騎常侍司 馬幼之使於陳。五月甲午,太上皇帝詔以領軍大將 軍、東平王儼為尚書令。」六月己未,太上皇帝詔「封皇 子仁機為西河王,仁約為樂浪王,仁儉為潁川王,仁 雅為安樂王,仁統為丹陽王,仁謙為東海王。」閏六月 壬午,太上皇帝詔「尚書令、東平王儼錄尚書事,以尚 書左僕射趙彥深為尚書令」,并省尚書左僕射婁定 遠為尚書左僕射,中書監徐之才為右僕射。秋八月 辛未,太上皇帝詔以太保、任城王湝為太師,太尉、馮 翊王潤為大司馬,太宰段韶為左丞相,太師賀拔仁 為右丞相,太傅侯莫陳相為太宰,大司馬婁叡為太 傅,大將軍斛律光為太保,司徒韓祖念為大將軍,司 空、趙郡王叡為太尉,尚書令、東平王儼為司徒。九月 己酉,太上皇帝詔「諸寺署所綰雜保戶姓高者,天保 之初,雖有優敕,權假力用未免者,今可悉蠲雜戶,任 屬郡縣,一准平人。」丁巳,太上皇帝幸晉陽。十一月癸 未,太上皇帝至自晉陽。十二月己巳,太上皇帝詔以 故左丞相趙郡王琛配享神武廟庭。

天統四年,太上皇仍臨朝政,尋崩。

按:《北齊書後主本紀》:天統四年「正月癸亥,太上皇帝 詔兼散騎常侍鄭大護使於陳。三月乙巳,太上皇帝 詔以司徒、東平王儼為大將軍,南陽王綽為司徒,開 府儀同三司徐顯秀為司空,開府儀同三司、廣寧王 孝珩為尚書令。夏四月辛巳,太上皇帝幸晉陽。五月 壬戌,太上皇帝至自晉陽。秋九月景申,周人來通和太上皇帝詔侍中斛斯文略報聘於周。冬十一月壬 辰,太上皇帝詔兼散騎常侍李翥使於陳。十二月辛 未,太上皇帝崩。

隆化元年後主禪位皇太子稱太上皇帝又稱為無上皇[编辑]

按《北齊書後主本紀》:「隆化元年,高元海、宋士素、盧思 道、李德林等欲議禪位皇太子。先是,望氣者言當有 革易,於是依天統故事,授位幼主。幼主名恆,帝之長 子也。春正月乙亥,即皇帝位,時八歲,改元為承光元 年,大赦。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帝為太上皇帝,后為 太上皇后。於是黃門侍郎顏之推、中書侍郎薛道衡」、 侍中陳德勝等,勸太上皇帝往河外募兵,更為經略, 若不濟南投陳國,從之。丁丑,太皇太后、太上皇自鄴 先趨濟州,周師漸逼。癸未,幼主又自鄴東走。乙丑,周 師至紫陌橋。癸巳,燒城西門,太上皇將百餘騎東走。 乙亥,渡河入濟州。其日,幼主禪位於大丞相、任城王 湝,令侍中斛律孝卿送《禪文》及璽紱於瀛州,孝卿乃 以之歸周,又為任城王。詔尊太上皇為無上皇,幼主 為守國天王,留太皇太后濟州,遣高阿那肱留守。太 上皇并皇后攜幼主走青州,韓長鸞、鄧顒等數十人 從太上皇。既至青州,即為入陳之計。而高阿那肱召 周軍,約生致齊主,而屢使人告言,「賊軍在遠,已令人 燒斷橋路」,太上所以「停緩。」周軍奄至青州,太上窘急, 將遜於陳,置金囊於鞍後,與長鸞、淑妃等十數騎至 青州南鄧村,為周將尉遲綱所獲。送鄴,周武帝與抗 賓主禮,并太后、幼主、諸王俱送長安,封帝溫國公。

北周[编辑]

宣帝大象元年詔傳位於皇太子自稱天元皇帝[编辑]

按《周書宣帝本紀》:大象元年春二月辛巳,詔曰:「有聖 大寶,實惟重器,元天表命,人事與能,幽顯同謀,確乎 不易。域中之大,實懸定於杳冥;天下為公,蓋不避於 內舉。我大周感蒼昊之精,受河洛之錫,武功文德,光 格區宇,創業垂統,永光無窮。朕以寡薄,祗承鴻緒,上 賴先朝得一之跡,下藉群后不貳之心,職貢與雲雨 俱通,憲章共光華並亙,圓首方足,咸登仁壽,思隆國 本,用弘天曆。皇太子衍,地居上嗣,正統所歸,遠憑積 德之休,允葉無疆之祚。帝王之量,未肅而成;天祿之 期,不謀已至。朕今傳位於衍,乃睠四海,深合謳歌之 望;俾予一人,高蹈風塵之表,萬方兆庶,知朕意焉。可 大赦天下,改大成元年為大象元年。」帝於是自稱天 元皇帝,所居稱天臺,冕有二十四,旒室服旗鼓皆以 二十四為節。內史、御正皆置上大夫。皇帝衍稱正陽 宮,置納言、御正。諸衛等官,皆准天臺。尊皇太后為「天 元皇太后。」

大象二年,帝自稱為天元皇帝,凡制敕稱謂,概以「天 大」為號。

按《周書宣帝本紀》,大象二年「二月乙丑,改制詔為天 制詔,敕為天敕。」「壬午,尊天元皇太后為天元上皇太 后,天皇太后李氏曰天元聖皇太后。癸未,立天元皇 后楊氏為天元太皇后,天皇后朱氏為天大皇后,天 右皇后元氏為天右大皇后,天左皇后陳氏為天左 大皇后。正陽宮皇后直稱皇后。三月庚子,詔天臺侍」 衛之官,皆著五色及紅紫綠衣,以雜色為緣,名曰「品 色衣」,有大事與公服間服之。壬寅,詔內外命婦皆執 笏,其拜宗廟及天臺皆俛伏。甲辰,初置天中大皇后, 立天左大皇后陳氏為天中大皇后,立妃尉遲氏為 天左大皇后。每對臣下,自稱為「天」,以五色土塗所御 天德殿,各隨方色。又於後宮與皇后等列坐,用宗廟 禮器樽彝珪瓚之屬以飲食焉。又令群臣朝天臺者, 皆致齋三日,清身一日,車旗章服倍於前王之數。既 自比上帝,不欲令人同己,嘗自帶綬及冠通天冠,加 金附蟬,顧見侍臣,武弁上有金蟬,及王公有綬者,並 令去之。又不聽人有高大之稱,諸姓高者改為姜。九 族稱高祖者為長祖,曾祖為次長祖。官名凡稱「上」及 「大」者改為「長」,有「天」者亦改之。又令天下車皆以渾成 木為輪,禁天下婦人皆不得施粉黛之飾,唯宮人得 乘有輻車,加粉黛焉。每笞捶人,皆以百二十為度,名 曰「天杖」,宮人內職亦如之。

[编辑]

煬帝大業十三年遙尊帝為太上皇[编辑]

按《隋書煬帝本紀》,「大業十三年十一月景辰,唐公入 京師,辛酉,遙尊帝為太上皇,立代王侑為帝。」按《恭 帝本紀》,「煬帝親征遼東,令代王於京師總留事。十一 年,從幸晉陽,拜太原太守,尋鎮京師。義兵入長安,尊 煬帝為太上皇,奉帝纂業。」

恭帝義寧元年代王以奉太上皇明詔即皇帝位[编辑]

按《隋書恭帝本紀》,「義寧元年十一月壬戌,上即皇帝 位於大興殿,詔曰:『王道喪亂,天步不康,古往今來,代 有其事,屬之於朕。逢此百罹,彼蒼者天,胡寧斯忍?襁 褓之歲,夙遭憫凶,孺子之辰,太上播越,興言感動,實 疚於懷。太尉唐公,膺期作宰,時稱舟楫,大拯橫流,糾合義兵,翼戴皇室,與國休戚,再匡區夏。爰奉明詔,弼 予幼沖,顯命光臨,天威咫尺。對揚尊號,悼心失圖。一 人在遠,三讓不遂,僶俛南面,厝身無所,苟利社稷,莫 敢或違。俯從群議,奉遵聖旨。可大赦天下』。」改大業十 三年為義寧元年。

義寧二年,太上皇被弒江都。

按《隋書恭帝本紀》,「義寧二年三月,右屯衛將軍宇文 化及殺太上皇於江都宮。五月詔曰:『天禍隋國,大行 太上皇遇盜江都,酷甚望夷,釁深驪北。憫予小子,奄 逮丕愆,哀號承感,心情靡潰,仰惟荼毒,仇復靡申,形 影相弔,罔知啟處。相國唐王,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 北徂南,東征西怨,總九合於一匡,決百勝於千里,糾 率夷夏,大庇氓黎,保乂朕躬,繄王是賴,德侔造化,功 格蒼旻,兆庶歸心,曆數斯在,屈為人臣,載違天命。在 昔虞夏,揖讓相推,苟非重華,誰堪命禹?當今九服崩 離,三靈改卜,大運去矣,請避賢路。兆謀布德,顧己莫 能,私僮命駕,須歸藩國。予本代王,及予而代,天之所 廢,豈期如是。庶憑稽古之聖,以誅四』」凶,聿值惟新之 恩,預充三恪。雪冤恥於皇祖,守禋祀為孝孫,朝聞夕 殞,及泉無恨。今遵故事,遜於舊邸。庶官群辟,改事唐 朝。宜依前典,趣上尊號。若釋重負,感泰兼懷,假手真 人,俾除醜逆。濟濟多士,明知朕意。

[编辑]

高祖武德九年八月詔傳位於皇太子太宗即位尊帝為太上皇[编辑]

按《舊唐書高祖本紀》,「武德九年六月庚申,秦王以皇 太子建成與齊王元吉同謀害己,率兵誅之。詔立秦 王為皇太子,總統萬機,大赦天下。八月癸亥,詔傳位 於皇太子,尊帝為太上皇。」

太宗貞觀三年四月乙亥太上皇徙居於大安宮[编辑]

按:《唐書太宗本紀》云云。

貞觀四年七月甲戌太上皇不豫廢朝十月辛卯獵 於貴泉谷甲辰獵於魚龍川獻獲於大安宮。

按:《唐書太宗本紀》云云。

貞觀七年,帝奉太上皇置酒未央宮。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通鑑綱目》:貞觀七年十 二月,帝從上皇宴漢未央宮。上皇命頡利可汗起舞, 馮智戴詠詩,既而笑曰:「『胡越一家,古未有也』。帝捧觴 上壽曰:『此皆陛下教誨,非臣智力所及。昔漢高祖亦 從太上皇宴此宮,妄自矜大,臣不取也』。上皇大悅。」智戴 南蠻酋長馮盎之子也先盎遣入侍故入侍宴 貞觀八年。十二月丁卯。從太上皇閱武於城西 按《唐書太宗本紀》云云。

貞觀九年五月庚子,太上皇崩。

按:《唐書太宗本紀》云云。

按《文獻通考》:「上皇居大安宮,上屢請上皇避暑九成 宮。上皇以隋文帝終於彼,惡之,乃營大明宮,以為上 皇清暑之所。未成而上皇寢疾,不果居九年崩。」

睿宗延和元年八月庚子立皇太子為皇帝以聽小事自尊為太上皇以聽大事[编辑]

按《唐書睿宗本紀》云云。按《元宗本紀》,睿宗即位,立 為皇太子。景雲二年監國,聽除六品以下官。延和元 年,星官言帝座有變,睿宗曰:「傳德避災,吾意決矣。」七 月壬辰,制皇太子宜即皇帝位。太子惶懼入請,睿宗 曰:「此吾所以答天戒也。」皇太子乃御武德殿,除三品 以下官。八月庚子,即皇帝位。十月庚子,享於太廟,大 赦。

按《文獻通考》:睿宗在位二年,制傳位於太子,太子上 表固辭,太平公主勸上雖傳位,猶宜總大政。上乃謂 太子曰:「汝以為天下事重,欲朕兼理之耶?昔舜禪禹, 猶親巡狩,朕雖傳位,豈忘國家?其軍國大事,當兼省 之。」八月庚子,元宗即位,尊睿宗為太上皇。上皇自稱 曰朕,命曰誥,五日一受朝於太極殿。皇帝自稱曰予, 命曰「制。敕」日受朝於武德殿。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 政決於上皇,餘皆決於皇帝。

先天二年七月乙丑誥歸政於皇帝[编辑]

按:《唐書睿宗本紀》云云。

按《文獻通考》:七月,上誅太平公主及其黨。上皇誥:「自 今軍國政刑,一皆取皇帝處分,朕方無為養志,以遂 素心。」是月,徙居百福殿。

元宗開元二年六月甲子以太上皇避暑徙御大明宮[编辑]

按:《唐書元宗本紀》云云。

開元四年正月,朝太上皇於西宮。六月甲子,太上皇 崩。

按:《唐書元宗本紀》云云。

天寶十五載八月肅宗即位於靈武尊皇帝為上皇天帝[编辑]

按《唐書元宗本紀》,「天寶十五載八月癸巳,皇太子即 皇帝位於靈武以聞。庚子,上皇天帝誥遣韋見素、房

琯、崔渙奉皇帝冊於靈武」按《肅宗本紀》,天寶三載
考證
安祿山來朝,太子識其有反相,請以罪誅之,元宗不

聽。祿山反,十五載,元宗避賊,行至馬嵬,父老遮道,請 留太子討賊,元宗許之,遣壽王瑁及內侍高力士諭 太子,太子乃還。六月丁酉,至渭北便橋。己亥,次保定。 庚戌,次豐寧,見大河之險,將保之,會天大風,迴趨靈 武。七月辛酉,至於靈武。壬戌,裴冕等請皇太子即皇 帝位。甲子,即皇帝位於靈武,尊皇帝曰「上皇天帝。」十 月,遣永王璘朝上皇天帝於蜀郡。

按《文獻通考》:肅宗至德元年即位於靈武,尊元宗曰 上皇天帝。靈武使者至蜀,上皇喜曰:「吾兒應天順人, 吾復何憂。」制:自今改制敕為誥,表,疏稱太上皇,四海 軍國事皆先取皇帝進止,仍奏朕知。俟克復上京,朕 不復預事。命韋見素、房琯、崔渙奉傳國寶玉冊詣靈 武傳位。

肅宗至德二載克復兩京迎上皇於蜀居興慶宮[编辑]

按《唐書肅宗本紀》:「至德二載十月癸亥,遣太子太師 韋見素迎上皇天帝於蜀郡。丁卯,至自靈武,饗於太 廟,哭三日。十二月丙子,上皇天帝至自蜀郡。」

「按《文獻通考》:至德二載,克復兩京,使韋見素入蜀,奉 迎上皇。上皇至鳳翔,從兵六百餘人。上皇命悉以甲 兵輸郡庫,上發精騎三千奉迎。十二月丙午,上皇至 咸陽,上備法駕,迎於望賢宮。上皇在宮南樓上釋黃 袍,著紫袍,望樓下馬,趍進,拜舞於樓下。上皇降樓,撫 上而泣,上捧上皇足,嗚咽不自勝。上皇索黃袍,自為」 上著之。上伏地頓首固辭,上皇曰:「天數人心皆歸於 汝,使朕得保養餘齒,汝之孝也。」上不得已受之。父老 在仗外歡呼且拜,上令開仗,縱千餘人入謁,上皇曰: 「臣等今日復睹二聖,死無恨矣!」上皇不肯居正殿,曰: 「此天子之位也。」上固請自扶上皇登殿,尚食進食,上 品嘗而薦之。丁未,將發行宮,上親為上皇習馬而進 之。上皇上馬,上親執鞚,行數步,上皇止之。上乘馬前 引,不敢當馳道。上皇謂左右曰:「吾為天子五十年,未 為貴,今為天子,父乃貴耳。」左右皆呼萬歲。上皇自開 遠門入大明宮,御舍元殿,慰撫百官,乃詣長樂殿。九 廟主慟哭久之。即日幸興慶宮,遂居之。

乾元元年上皇授皇帝傳國寶帝上上皇冊號[编辑]

按《唐書肅宗本紀》:「乾元元年正月戊寅,上皇天帝御 宣政殿,授皇帝傳國受命寶符,冊號曰光天文武大 聖孝感皇帝;乙巳,上上皇天帝冊號曰聖皇天帝。」

上元元年七月丁未聖皇天帝遷於西內[编辑]

按《唐書肅宗本紀》云云。按《李輔國傳》:「太上皇居興 慶宮,帝自複道來起居,太上皇亦間至大明宮,或相 逢道中。帝命陳元禮、高力士、王承恩、魏悅、玉真公主 常在太上皇左右,梨園弟子日奏聲伎為娛樂。輔國 素微賤,雖暴貴,力士等猶不為禮,怨之,欲立奇功自 固。初,太上皇每置酒長慶樓南,俯大道,因徘徊觀覽, 或」父老過之,皆拜舞乃去。上元中,劍南奏事吏過樓 下,因上謁,太上皇賜之酒,詔公主及如仙媛主之。又 召郭英乂、王銑等飲,賚予頗厚。輔國因妄言於帝曰: 「太上皇居近市,交通外人,元禮、力士等將不利陛下 六軍功臣,反側不自安,願徙太上皇入禁中。」帝不寤。 先時興慶宮有馬三百,輔國矯詔取之,裁留十馬。太 上皇謂力士曰:「吾兒用輔國謀,不得終孝矣。」會帝屬 疾,輔國即詐言皇帝,請太上皇按行宮中。至睿武門, 射生官五百遮道,太上皇驚,幾墜馬,問何為者,輔國 以甲騎數十馳奏曰:「陛下以興慶宮湫陋,奉迎乘輿 還宮中。」力士厲聲曰:「五十年太平天子,輔國欲何事?」 叱使下馬。輔國失轡,罵力士曰:「翁不解事,斬一從者。」 力士呼曰:「太上皇,問將士各好在否?」將士納刀呼萬 歲,皆再拜。力士復曰:「輔國可御太上皇。」馬輔國靴而 走,與力士對。執轡還西內,居甘露殿,侍衛才數十,皆 尪老。太上皇執力士手曰:「微將軍,朕且為兵死鬼。」左 右皆流涕。又曰:「興慶,吾王地,數以讓皇帝,帝不受。今 之徙,自吾志也。」俄而流承恩播州,魏悅溱州,如仙媛 歸州。公主居玉真觀,更料後宮聲樂百餘,更侍太上 皇,備灑掃。詔萬安、咸宜二公主視服膳。自是太上皇 怏怏不豫,至棄天下。

上元二年建子月己亥朝聖皇天帝於西內。

按:《唐書肅宗本紀》云云。

寶應元年建巳月甲寅聖皇天帝崩[编辑]

按:《唐書肅宗本紀》云云。

按《文獻通考》:李輔國既矯詔遷上皇居甘露殿,流力 士等於遠方。輔國詣上請罪,上曰:「卿防微杜漸,以安 社稷,何懼也?」自是上皇日以不懌,辟穀成疾,上初猶 往問安,既而但遣人起居。寶應元年,上皇崩。

順宗永貞元年立皇太子為皇帝自稱太上皇[编辑]

按《唐書順宗本紀》:「永貞元年八月庚子,立皇太子為 皇帝,自稱曰太上皇。辛丑,改元,降死罪以下,立良娣 王氏為太上皇后。」

====憲宗元和元年正月皇帝率群臣上尊號曰應乾聖壽太上皇是月崩於咸寧殿====按:《唐書憲宗本紀》云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