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46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六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百六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六十八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六十七卷目錄

 大理府部彙考一

  大理府建置沿革考

  大理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大理府星野考

  大理府山川考水利附

  大理府城池考

  大理府關梁考

  大理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六十七卷

大理府部彙考一[编辑]

大理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编辑]

本府

三代時國曰昆彌。戰國屬楚。漢元封間,置益州郡。東漢屬永昌郡。蜀漢分置雲南郡。晉因之,兼置寧州。李特據蜀,屬漢州。宋屬河陽郡。齊改屬西河郡。梁陳仍之。隋分置南寧州,屬益州總管府。唐屬姚州。開元後,蒙氏竊據,名《羊咀咩》城,號大禮國。後鄭、趙、楊三姓繼據之,至段氏,曰大理。元憲宗時,立上下二萬戶府。至元間,置十二關防送千戶所,改置大理路。明改路為府。領州四,縣三,長官司一。

皇清因之。康熙五年,改「北勝州」,隸「大理」,領州五,縣三。

長官司一

太和縣。附郭。

漢葉榆地。唐開元末,皮邏閣逐和蠻取之,名太和城。元初,立上、中、下三千戶所,尋罷中千戶所,立錄事司,併縣。後復陞為理州,又罷州,改縣曰「太和」 及河東路,屬大理路。明,太和縣。

皇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大理衛分境屯賦併「縣」

趙州

漢屬永昌郡。唐姚州境地。蒙氏為趙瞼,皮邏閣置趙郡。閣羅鳳改趙州。宋段氏改天水郡。元初,立趙賧千戶所,隸大理下萬戶府。至元中,改為州,又於白崖瞼立建寧縣,尋縣併為州。明趙州領雲南縣。

皇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大理、景東二衛分境屯。

賦併州

雲南縣

漢雲南縣,隸益州郡。東漢屬永昌郡。蜀漢改屬雲南郡。唐初,置雲南州。貞觀中,改匡州,領勃弄、匡川二縣。後仁果據之,號白子國。蒙氏為雲南州,改品甸縣。晉雲南州。元立品甸千戶所。至元中,復為雲南州,後降為縣,隸大理路。明雲南縣隸趙州。

皇清因之。康熙五年,裁洱海衛屯賦併縣。

鄧川州

漢葉榆縣地。唐邆備州,隸姚州都督府。後為鄧賧詔所據,南詔併之,置鄧川瞼,後改德源城。宋大理段氏因之。元初,立德源千戶所,隸大理上萬戶府。至元中,改鄧川州。明鄧川州領浪穹縣。

皇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大理衛分境屯,賦《併州》。

浪穹縣

漢葉榆縣地浪穹,詔居之。唐初,為南詔所侵,其王鐸羅望移保劍川,更稱「浪劍。」 貞元中,南詔併之,立浪穹州。元立浪穹千戶所,隸大理上萬戶府。至元中,改為浪穹縣,與鳳羽縣俱屬鄧川州。明併鳳羽入浪穹縣,隸鄧川州。

皇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大理衛分境屯賦併「縣」

賓川州

漢葉榆地。唐姚州地。蒙氏太和楚場地。元為太和趙州、雲南縣之境。明弘治七年,割太和九里、趙州一里、雲南縣二里,建設賓川州,隸大理府。

皇清因之。康熙五年,裁《大羅衛》。康熙二十六年,又裁。

大理衛分境《屯賦》《併州》。

雲龍州

元舊雲龍甸。至元末,立雲龍甸軍民總管府并防送千戶所,隸金齒宣慰司。明置雲龍州,隸大理府。

皇清因之。

北勝州

戰國白國地。漢鐵橋西北為施蠻所據。唐貞元

中,南詔異牟尋始開其地,名北方賧,又名成偈賧,又改名善巨郡。宋段氏改為成紀鎮。元置施州,後改北勝府,屬麗江路軍民宣慰司。明初,為北勝州,屬鶴慶府,尋置瀾滄衛軍民指揮使司,以州隸之。正統六年改隸布政使司,與衛同治;又以《浪蕖州》屬衛,隸雲南都指揮使司。

皇清因之。康熙五年,改隸大理府。康熙二十六年裁。

瀾滄衛屯賦併州

十二關長官司

元本雲南楚場地。至元間,因僻險,始置十二關防送千戶所。明改置長官司,隸大理府。

皇清因之。

大理府疆域考        通志[编辑]

大理府疆域圖

大理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姚安府界二百八十里。

西至蒙化府界六十三里。

南至蒙化府界七十里

北至鶴慶府界一百五十里。

由府至省,八百九十里。

東西廣三百四十三里,南北袤二百二十里。《太和縣》:附郭。

東至賓川州界二十里

西至蒙化府界六十三里。

南至趙州界三十里

北至鄧川州界七十里

趙州

東至賓川州界三十里

西至蒙化府界三十里

南至鎮南州界二百三十里。

北至太和縣界二十里

雲南縣

東至姚安府白鹽井界,二百里。

西至趙州界二十五里

南至趙州界一百里

北至賓川州界四十里

鄧川州

東至北勝州界一百四十里。

西至永平縣界,五十里。

南至太和縣界二百里

北至浪穹縣界三十里

浪穹縣

東至鶴慶府界二十里

西至劍川州界二十里

南至鄧川州界八里

北至劍川州界一百里

賓川州

東至雲南縣界,四十里。

西至太和縣界一百二十里。

考證

南至雲南縣界,五十里。

北至北勝州界一百二十里。

雲龍州

東至浪穹縣界,九十里。

西至保山縣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永平縣界八十里

北至麗江府界一百一十里。

北勝州

東至四川鹽井衛界,三百四十八里。

西至鶴慶府界,二十五里。

南至賓川州界一百一十三里。

北至永寧府三百八里

十二關長官司

東至白鹽井提舉司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雲南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姚安府界三百里

北至賓川州界一百七十里。

形勝附[编辑]

本府。太和縣附郭。

東有若水九巖,南有昆彌、鐵柱。黑水、雲龍,扼其西極。鐵橋、石門,為之北關。《舊志》:「蒼山為險,榆河為池,阻以迴嶺崇岡,緣以漾濞巨浸,洵南服之都會,據全省之上游。」 按《府志》:「背負蒼山,面臨洱水。龍首、龍尾,內關山水之交;滄江、金江,外固門戶之勢。接永騰為羽翼,聯鶴麗為籓籬。」

趙州

左瀕西洱河,右障昆彌嶺;鐵柱岩城,南鎖葉榆庭戶。按《府志》,北環玉洱,南障昆彌,更藉鐵柱之餘威,即壯金湯之勝氣。

雲南縣

川原平衍,岡巒四塞,為全省神皋。按《府志》,「品甸掌平,鼎山屏列,居然勝概。」

鄧川州

西鎮象山之足,南據龍關之首,蒼洱上游,此為要郡。按《府志》:「南扼龍囟,西倚象嶺,控羅川而接鳳羽,足鞏榆郡之上游。」

浪穹縣

扼塞兩江,灌輸寧水,南詔奧區。按《府志》,「窿坪踞首,寄海盪胸。左據茨河,右鈐滿峽。弓垣加謹,誰其窺之?」

賓川州

鐘英東峙,雞足西盤。內擁赤崖、鐵索之岩區,外繞金江、洱水之天塹。按《府志》:「箐連鐵索,江限金河,雞足逼天,鳳岡抱郭。」 要使伏莽之無徒,即為郡東之屏蔽。

雲龍州

「後阻瀾江。前帶泚河。崇山複嶺之中。號稱岩郡。」 《北勝州》。

「孤懸江外,列岫成城,北控吐蕃,有扼吭拊背」 之勢。

大理府星野考        府志[编辑]

府總

滇在漢為益州郡,屬梁、雍之域。梁、雍屬秦,故班固《地理志》曰:「秦地於《禹貢》時跨梁、雍二州,於天官為東井、輿鬼之分野也。牂牁、越雋、益州皆宜屬焉。」 由此觀之,則大理之星野,總在井、鬼之分矣。

東井八星,輿鬼四星,皆在未宮南方,朱鳥之首。井宿三十度,鬼宿五度。井、鬼之中,南河三星居南,北河三星居北,是為兩戒。按皇甫謐《帝王世紀》,「自畢十二度至東井十五度,曰實沈之次,為晉、魏分野。自井十六度至柳八度,曰鶉首之次,為秦之分野。」 然費直起畢九度,蔡邕起畢六度,為實沈。費直起井十二度,蔡邕「起井十度,為鶉首。」 言人人殊,非真知灼見者未易與之辨。獨僧一行則以東井、輿鬼皆次鶉首也。其論井、鬼之分野,以南河、北河二星分兩戒以定之,北河為北戒,南河為南戒。東井居兩河之陰,自山河上流,當地絡之西北。輿鬼居兩河之陽,自漢中東盡華陽,與鶉火相接,當地絡之東南。鶉首之外,雲漢潛流而未達,故狼星在江河上流之西,弧矢、天雞,皆徼外之備也。西羌、吐蕃、吐谷澤及西南徼外彝,皆占狼星。由斯以言,則大理星野固屬井、鬼,然北近吐蕃,西南去交緬不遠,占星者尤宜留意於天狼、弧矢之間乎?

大理府山川考        通志[编辑]

本府。太和縣附郭。

點蒼山 ,一名「靈鷲。」 綿亙百餘里,環列東向。巉崖積雪,盛夏不消。中峰起雲,奇幻莫狀。入秋雲繫山腰,稱曰「玉帶。」 林阻谷奧,無猛獸毒蛇,蒙氏號為「中嶽。」 峰十九,曰斜陽,曰馬耳,曰佛頂,曰聖應,曰龍馬,曰玉局,曰龍泉,曰中峰,曰觀音,曰應樂,曰雪人,曰蘭峰,曰三陽,曰鶴雪、曰白雪,曰蓮花,曰五臺,曰蒼琅,曰雲弄。溪十八,曰漠南陽,曰葶蓂,曰莫殘,曰清碧,曰龍,曰絲玉,曰中,曰桃,曰梅,曰隱仙,曰雙鴛,曰白石,曰靈泉,曰錦,曰芒湧,曰陽,曰萬花,曰霞移峰夾溪飛瀉而下,東注於洱海。環海之外,復有諸山,曰青嶺,曰雞巖,曰玉几,曰羅筌,曰曩蔥,曰龜,若拱若揖。其間石窟巖巒,不能殫述。山頂有泉,曰高河,深不可測。按《明一統志》:在府城西,高千餘仞,有峰十九,蒼翠如玉,盤亙三百餘里。山頂有高河泉,深不可測。又有瀑布諸泉,流注為錦浪等十八川,蒙氏封為中嶽。明洪武中,沐英征大理,出點蒼後立旗幟以亂之,遂克其城。即此山也。元高昌雅詩:「水遶青山山遶城,由來人傑地應靈。水光萬頃開天鏡,山色四時環翠」 屏。明張羽歌:「三山標海裔,五嶽名中州。安知金馬碧雞外,乃有點蒼千仞之神丘。愚公有力不得移,至今鬱鬱盤荒陬。陰崖猶遺太古雪,白石一化三千秋。」

石門山 ,在蒼山之陰,長松參天,高巖蔽日。玉案山 ,在葉榆河,崖上刻云:「此水可當兵十萬,昔人空有客三千。」 司馬相如、司馬遷俱曾至此。

西洱河 ,一名昆瀰池,又名「瀰海」 ,即古葉榆水也。發源罷谷山,經浪穹名寧河。至普陀崆,名蒲陀江。又一源出鶴慶府,會蒲陀江入鄧川界,分為羅時江、彌苴佉江、怒地江,俱南流入上洱池。至府東,名西洱河,以形如月生五日抱珥之狀也。中有三島,曰金梭,曰赤文,曰玉几。水涯有洲,曰青莎鼻,曰大貫,曰鴛鴦,曰馬廉。受十八溪水,遶府西南,由石穴中出點蒼山後,入蒙化府界,會漾濞江。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古葉榆河也。一名洱海,又名西洱河。源自鄧川,合點蒼山之十八川而匯於此,形如人耳,周三百餘里,中有羅筌、濃禾、赤崖三島,及四洲九曲之勝,下流合於樣備江。濃禾島形如几案,故又名玉案山。十八溪 名,詳點蒼山下。其梅溪又名瀑布泉,秋夏間奔流山坳,中有一石大如馬,水激石躍,鏗鍧如雷。清碧溪又名翠盆水,峪列三盆,澗流疊注,翠碧交加。

「救疫井 」 在點蒼山下。疫癘者飲之即愈。《趙州》

鳳儀山 在州西一里,又名「三耳山。」 一身兩翼,如鳳來儀。

宿龍山 在州西北。按《明一統志》:「在州治南,唐鎮南將軍建浮圖其巔。」

龍伯山 在州東,與鳳儀山對。

五佛山 在州東。按《明一統志》:「在州治南,下有泉,不竭不溢,呼曰聖泉。」

赤佛山 在州南三十里。

昆彌山 在州南四十里。西平侯沐英更名定西嶺。按《明一統志》:「高千餘仞,設關其上,大江之源出焉。」

九龍頂山 ,在州西南五十里。九峰相聚,勢若游龍。

畢缽羅窟 ,在州南六十里白崖川西山。巖壁聳拔,林麓蓊蔥。

禮社江 在州東南。流經白崖,至定邊,遶鎮南入於元江。按《明一統志》源自州白崖瞼,至楚雄合瀾滄江。

大江 ,源出定西嶺,經九龍頂山,名「波羅江」 ,入西洱河,州之帶水也。

昆雌江 ,源出蒙化之巍寶山,合禮社、赤水二江,會元江,入交阯。

雲南縣

青華洞 ,在縣南八里。懸岩滴乳,石竅玲瓏,日月光照,可行十餘里。

水目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中多佛剎,巔有深泉。

天花山 在縣南。按《明一統志》,又名南華山。龍興和山 在縣西。按《明一統志》,在縣治西北。其山高大如扶風太乙之狀,鬱然高峻,與雲氣連接,固陰互寒,雖盛暑不熱。《廣志》曰:「五月雪霜告然。」

九鼎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九峰並峙,簇若青。

蓮石穴,崆峒盤折而上,令人有挾風羽化想。僧齋靜室,如蜂房鵲巢。下臨絕壑,有溪名「萬花」 ,漣漪可濯。卉草沿堤,遊人四時不絕。

寶泉山 俗名「梁王山」 ,禮社江發源於此。葉鏡湖 在縣南三十里,中有石如鏡。

一泡江 :源出寶泉山,流遶縣城,入青龍海,經鐵索營,歸金沙江。

青湖 在縣西南,其深莫測。永樂七年,黃河清,此水亦清,至今不濁。

溪溝 在縣西三里。源出寶泉山,入定邊界,夾岸十里,花卉繁茂,即「萬花溪」 也。

青龍海 ,在縣東南十里,水源出入,迴折如龍。《周官》些海 ,在縣東北十五里。按《明一統志》又曰「小蒙舍海。」

龍洞 ,在縣東五十五里。疊嶂層巒,中涵巨津。《鄧川州》

象山 在州西,州之鎮山也。

臥牛山 在州東北

東山 在州東七里,下有龍潭。

鼎勝山 在州東南。洱河為帶,渚嶼縈迴,波光瀲灔。鐘山 ,在州北八里。昔鄧賧詔避兵居之。南詔潭 ,在州西二十里,闊十餘里,三山環峙,萬木陰森。一面有石牆,為昔人避兵處。

星鯉泉 在州東十里。其中有魚,額多星點。按《明一統志》:「自山麓石崖下湧出,注為池,深不可測,灌溉甚多。」

《羅時》江 ,南流入洱河。明知州周之相開河尾一道,灌溉賴之。

浪穹縣

方丈山 在縣東

靈應山 在縣東二十里。巖有石像,禱雨輒應。按《明一統志》,在縣東二十里,峻拔高聳,上有石巖,巖中有石觀音像。

天馬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上有鎮蝗塔。佛光山 ,在縣東二十里。山半有洞,可容萬人,後尤嶮。名一女關,明征普篤顏於此。寧山 在縣西。按《明一統志》:形如鳳翼,又名鳳翼山。

鳳羽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舊名「羅浮。」 蒙氏時,有鳳死於此,九月百鳥咸集,啁啾哀鳴。土人以火取之,多得異禽,故又名《鳥弔》。

罷谷山 在縣北二十里。傳為蘭滄江之伏流。蒙次和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三面險峻,一面臨河。昔施浪詔居焉。

蓮花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按《明一統志》:「狀似蓮花,三面陡絕,惟一面才通一馬。」 山麓有唐僧三藏所建浮圖,鎮紅孩兒之怪。

洞山 在縣西南。洞中有水,上承巖溜,其聲珊然。

大營河 在縣東十里,經水皮村,會於寧河。九龍泉 在佛光山下。其泉有九,俱自石竅中湧出,灌溉賴之。

賓川州

雞足山 在州東一百里。一頂三支,儼如雞距。《名山記》為九重巖,上有石門,曰華首佛剎,大者凡七十三。仙靈窟宅,名勝不可悉載。《佛書》云:周孝王五年丙辰歲,迦葉波既付法,阿難乃持僧伽棃衣入雞足山,以待慈氏下生。傳即此處。鍾英山 在州東百里。饒竹箭毛革之利。筆架山 ,在州東五里,拱向學宮。

烏龍山 在州西南四十里。東建白塔,北多奇石,有觀音洞,石像大士,貌甚莊嚴。按《明一統志》:「白塔山在烏龍山之東麓,其上有塔。」 奇石山在烏龍山之北麓,山多奇石,空竅玲瓏,上有大王廟。觀音洞在州西南,崆峒㟏岈,奇詭不可名狀,中有天然石觀音像。

翠屏山 在州西北四十里。按《明通志》:「形方而頂平,蒼翠橫列如屏。」

金沙江 在州東北,即若水也。

孫水 在州東北。金沙江之別流。《水經注》曰:「白沙江,司馬相如梁孫原,即此。」 南入若水。按《若水經》,金沙江巡檢司地,與繩水、孫水、淹水、瀘水、大渡水會為一津,東流注馬湖江。武侯南征,曾渡此處。

七溪 :曰「鐘良」 ,曰銀。曰「石寶」 、曰「寒玉」 、曰「通洱。」 曰「赤龍」 ,曰「豐樂」 ,皆資灌溉,而豐樂為最。

大河 ,出梁王山,合竹泉、橫溪,經州北入金沙江。

金龍湫 在州西百里。按《明一統志》:「洱河之東,林木茂密,泉聲混混,行人過之,毛髮悚然,禱雨」

輒應

烏龍池 ,在州西南五十里。居民作堰灌田雲。《龍州》。

三崇山 在州西五里。壁立萬仞,人跡罕到。有行至半山者,遇雷雨沙石而止,相傳即古「三危山。」

蘭滄江 在州東二里。傳即黑水,源出吐蕃鹿石山,本名鹿滄。流入滇境,首過蘭州,故稱蘭滄。後人訛為瀾滄,或又訛浪滄。自麗江經州東南,過永昌、蒙化、順寧、景東、元江、交阯,達南海。按《山海經》曰:「洱水西流入於洛。」 故蘭滄又名洛水,言脈絡分明也。

沘江 自老君山後發源,入州界合於蘭滄《北勝州》。

烏洞山 在州西二里。上列五峰,下有一洞。東山 在州東二里,石壁刻吳道子畫大士像。蘭滄山 在州西南二里,高二百餘丈。

三泉山 在州東南三里。崖湧三泉,民資灌溉。雞鳴山 ,在州西二十里。

甸頭山 :在州北三十五里。

大坡南嶺 在州東南一百里。上有龍湫,聞人聲則風雹立至。

老虎山 ,在州南一百三十里,其形如虎,昔多山怪,武侯乃斷其首。

白角山 在州西白角鄉。

九龍山 在州南

羅易江 在州東,流入永寧府。

程海 ,在州南四十里,周八十餘里。相傳本陸地,有程姓居此,一夕忽沉為海,故名。

程湖 在州南五十里。下流入金沙江。

九龍潭 在州西十五里。下流入金沙江。五浪河 在州西五十里。源出四川。

白角河 在州西南,流入西蕃界。

桑園河 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流入金沙江。

《通志》
未載山川
[编辑]

《太和縣志》
[编辑]

雞足山 按《明一統志》:「一名九曲山,在府治洱海東北一百里。」 峰巒攢簇如蓮花,盤曲九折共三足,上有石門七十二寺,仙靈所居。林樾雄深,梯嶝險絕。世傳佛弟子大迦葉守佛衣以待彌勒之所,蓋洞天也。絕頂五更見日出之光,偉觀非一。遊人須旬日半月,乃可盡其勝焉。

瀑布泉 ,按《明通志》:「在點蒼山應樂峰之南澗曰梅溪。夏秋瀑布,下有盆渦,盆中有一激石,其大如馬,水激石跳,鏗鍧如雷。」 千仞壁上有詩不留姓氏:「翠壁千尋掛玉泉,盆渦激石幾干年。當時躍浪如龍馬,砥礪磨礱變卻圓。疋練捲將高五尺,須臾墜落潭花白。如今任運自推移,等閒占斷蛟龍宅。」

翠盆水 按《明通志》,即青碧溪,在馬龍峰之南峪有三盆澗水三疊,盆中水清石麗,翠碧交加。藥師井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西,此水造紙極潔白。」

《趙州志》
[编辑]

赤水江 按《明通志》,「源出定西嶺。」

普河魚池 按《明通志》:「在州東北五里。池中多魚,人不敢捕,云龍王兵也。」

白厓瞼江 按《明一統志》,源出定西嶺,東南流經州白厓瞼,至定邊縣入禮社江。玉泉井 ,按《明一統志》,在州北一十里,元楊庭撰碑,世祖征南,駐兵於此,時久旱,軍士咸渴,世祖懇禱,以劍插地,清泉湧出。

《雲南縣志》
[编辑]

梁王山 ,按《明一統志》「在縣北三十里,蒙氏時,酋長王氏居焉。」 按《明通志》,「元梁王行宮在焉」 ,今掘地有琉璃瓦

珍珠泉 按《明通志》:「在縣南四十五里,湧泉如噴珠,雖熯旱不竭。」

大河 ,按《明通志》:「源出梁王山,合竹泉、橫溪二水,流經賓川州界,北至金沙」

《鄧川州志》
[编辑]

綠玉池 按《明通志》:「在州治北七里。」

上洱池 ,按《明通志》,「在州南十五里。」

油魚穴 按《明通志》:「在州南二十里,中秋則魚肥,長僅二三寸,十月望則絕。」

《浪穹縣志》
[编辑]

明河寧湖 按《明一統志》:「在縣西北五里,周迴五十里,水色如鏡。」

樣備江 按《明一統志》,「源自劍川州,經縣,過點蒼山西洱海至趙州西南境,下流入瀾滄江。」 彌苴佉江 ,按《明通志》,出浪穹罷谷山,南流注

於西洱河,鄧川州之帶水也。浪穹名為「蒲陀江。」

《一統志》
譌為葡萄江
[编辑]

龍池 按《明通志》:「在縣西,俗名魚子淜,水色青碧,其魚人莫敢取,為有龍居之。」

溫泉 按《明通志》:「趙州鄧川、賓川、雲南縣皆有,惟浪穹九氣泉為最,浴之可愈疾。」

《賓川州志》
[编辑]

書案山 按《明一統志》:「在筆架山之麓,平正如書案,故學宮向之。」

歸山 按「《明通志》,在州十二關長官司之西。」 上倉湖 按「《明通志》,在州治九曲山之南,周迴十里,中產蓮花菜。」

龍潭 ,按《明通志》有三:曰乾龍,在乾海子哨;曰紅雀,在龜山東;曰火龍,在石鐘寺側。

雲龍州志

三峰山 按《明一統志》「在州治西」

水利附           通志[编辑]

本府。太和縣附郭。

穿城三渠 :南曰白塔江,中曰衛前江,北曰大馬江。三渠穿城東出,一以備火,一以灌田。禦患堤 在府城西,即城壕,暴流沙石,再歲不濬,則與堤平。明弘治間,大水入城,壞廬舍,因築為堤。今廢。

水缺 ,在天台寺前。水決輒排西門入,每歲於缺處堆大石,殺其勢。

麻黃澗 在府城西北。舊由教場北入大馬江,自古道壅塞,大雨漲潦,直衝大路至西門。前人議濬復故道,不果。

城北渠堤 府城北有數處,昔因居民壞塔,以致蛟變,峨崀諸村田地覆沒,嘗議濬築未就。《趙州》

東晉湖閘 在州東北。湖中水乾,其田可耕。「歲以五月五日啟閘,九月九日閉閘。然雨暘無定,率至愆期。議於湖中穀收日閉,湖外麥收日啟為便。」

雙塘 在州治東八里。明洪武初,民以磚甃堤,利甚溥,歲久潰。嘉靖間,分巡撫使安如山歲令瀕田人家量畝出力修築,民甚便之。

甘陶水塘 舊有堤防,利為豪右所專。明知州潘大武議夾石為渠,穿孔分水,其利始均。城西堤 在州西三耳山。按《明通志》:「舊有夾流,因無瀦堰,散漫滲洩,不為民利。」 議築堤瀦水,以備歲旱,非直田疇蒙其灌溉,而飲汲有甘冽之利矣。

雲南縣

品甸灣 在縣東北十里。舊引寶泉山水蓄於周關、品甸二陂,歲久溝塞。明嘉靖間,知縣宋希文開古道,以時瀦蓄,軍民利焉。

寶泉壩 在縣北二十里。積水禦旱。明景泰間,分巡副使周鑑、分守參政趙雍重修。

段家壩 在白塔村,去縣二十五里,東接鏡湖,段思平所築。明成化間,黔國公檄都指揮馬鉉重修。

新興壩 在縣南山下。明嘉靖間,知縣宋希文築,周八里。

荒田陂渠 在驛前東南。平壤千頃,久缺水利。明嘉靖間,右參政石簡倡議,劉伯耀相繼修舉,民甚利之。

鄧川州

橫江堤 在州後。大邑新生、上登三里,州西之田賴之。明永樂間,同知李福築堤。正德間,署印縣丞祁倫修。

彌苴佉江堤 在州前。「平川堤高二丈,寬四丈,綿亙四十餘里,障浪穹湖水灌溉闔州田地。堤東軍屯修之,堤西里民修之,其利甚溥。」 水為西洱河源。

羅時江堤 在州前。按《明通志》:「弘治間,知州阿驥分為界至,行令各里村長自領水夫開穵修築,每年二月一次。」 今廢。

上下登堤 在州西一里。每秋漲,多沒田廬。明正德間,郡人楊南金倡眾築石為堤,其患始息。大水長堤 ,在州南。舊以水磨在堤南,致秋潦為害。明嘉靖間,兵備副使姜龍令移水磨堤北,又修築舊堤二百餘丈,水因南趨,不復為害。廟後堤 ,在州北。二澗合流,姜龍修。

圓井堤 在州西北

羅甸渠 ,出東山,居人引溉田畝。

浪穹縣

溪登渠 在縣西

三水陂 曰南江、通寧、通濟、三水,淤沒軍民田地三百餘畝。明嘉靖壬寅濬導。

山根渠 ,在縣南七里。灌田三千餘畝。春夏之交,一淘汰之。

紅山渠 在縣東北十二里,名三營川。

三江口渠 在縣東南九里。有三水:一自寧河,一自三營,一自鳳羽。明嘉靖間,僉事王惟賢議築石堤,未果。按浪之罷谷山,洱源出焉,是為寧海,下注鄧川。嘉靖初,西澗水泛,流沙壅塞江口,淹沒民田若干畝,竟成大湖,其糧攤入里甲。今時修時壅,非大為濬治不可。

賓川州

大場曲堤 在州西北。舊為豪右利。坡底土肥可田,斷水別流,坡外之田,半為廢壤。明嘉靖間,知州朱官改水築堤而復之,歲乃收。

新渠 在龜山東。舊以乾龍、紅雀二潭不為民利,議決乾龍入鐘良溪,決紅雀入楊梅谷,墾田當至數百,亦萬世利也。

煉洞、甸頭、甸尾諸渠 ,在煉洞諸山下。舊多盜,民有棄田而去者。明嘉靖二年,兵道姜龍令土同知高崙督捕,盜屏息,民漸復業。二十五年,知州朱官作諸渠,自是荒土皆耕地也。

烏龍壩 在白塔山下。按《明通志》:「在烏龍山頂,居民瀦水灌田,壩上有廟,禱雨屢應。」

「上蒼渠 」 ,居民蓄水處。

梁王壩 在團山下,日久圮壞壅塞。明天啟間,知州楊雲起重修。

北勝州

觀音箐壩 在州治東三里。

盟莊壩 在治西三十五里。

包家閘 在治南八里

海閘 在治南七十里

河草壩 在治西南三里。

長溝壩 在治北三十里。

九龍堤 :在治西北三十里。

大理府城池考        通志[编辑]

本府。太和縣附郭。

大理府城池 一名「紫城」 ,即漢葉榆地。明洪武十五年重築。明年,都督馮誠展東城一百丈,周十二里,高二丈五尺,敵臺十五座,鋪舍三十九所。池闊四丈,深八尺,開四門:東曰通海,南曰承恩,西曰蒼山,北曰安遠。城上四陲為曲樓。

皇清康熙年間,道府重修。池闊四丈,深八尺。

外州縣

趙州城池 明弘治二年,憲副「林俊築土城,周三里,高一丈三尺,池深一丈。」

雲南縣城池 即衛城,明洪武十九年建,周四里三分,高二丈三尺,池闊四丈,深二丈。

皇清康熙七年,守備葉蓁、知縣王請度、涂方昇重修。

鄧川州城池 ,舊以水患頻遷。明崇禎十三年,遷州治於鄧川驛,「建土城,周六百七丈,無池。」 浪穹縣城池 ,「明萬曆末年建土城,周二里三分,高一丈二尺。今圮無池。」

賓川州城池 ,明弘治七年築,掘地得石碑,刻「大羅城」 三字,莫攷其始,因以名城,亦以名衛。周四里三分。

雲龍州城池 明萬曆三十年,知州周憲章建立土城。

北勝州城池 ,明洪武二十九年建。指揮王佐築石城,通水壕,周五里三分,高一丈六尺。正德中,震圮,衛官相繼重修。

皇清康熙五年,士民重修。

大理府關梁考        通志[编辑]

本府。太和縣附郭。

龍首關 在府北九十里。舊名「上關」 ,據蒼洱上游如龍之首,故名。為郡北要害。

龍尾關 在府南三十里。舊名下關,鎖蒼洱下流如龍之尾,故名。為郡南藩蔽。城南有橋,橋南峭壁,阻重河之險。明洪武初,將軍傅友德遣王弼由洱水東趨上關,湖海由石門關間道遶出點蒼山後立旗幟,眾見驚潰,腹背攻之,遂斬關而入,即二關是也。按《明一統志》:在點蒼山南,其右有石,長丈餘,名天橋。洱海之水過其下,兩崖石險,人不可度,又名「石馬橋。」

南門關   、北山關   、西山關 ,俱在北勝州。

雙鶴橋 在府南門外,跨綠玉溪。按《明一統志》,橋柱立二銅鶴。

安固橋 跨龍溪。明成化間,知府李遜建,後圮。弘治間,知府馬自然重建,復圮。萬曆丁丑,分巡

王希元重建

陽和橋 跨青碧溪,亦王希元建。

十里橋   、鶴背橋   、陽南橋 ,各跨葶蓂、陽南等溪,皆石橋為梁。

清風橋 一名「黑龍橋」 ,長一十五丈。明正統間,知府賈銓、守備鄭俊同建。分水為五道,郡治橋梁,此為第一。

子河橋  、龍關橋 俱跨海,尾亦條石為梁。以上九橋在府城南。

獅子橋 在府北門外城壕上。

宣化橋 跨排溪,舊橋屢壞,明弘治十年,通判劉傑創建,又作「一丈浮屠」 翊之。

四里橋 跨海岑溪

五里橋 跨隱仙溪

《白石江橋 跨雙鴛溪》。

屏峰橋 跨白石溪

《塝曲橋 》跨靈泉溪。

洛陽橋 跨錦溪

灣橋 跨芒湧溪

作邑橋 跨海岑溪

「牧牛」 橋 跨萬花溪,分水為十道。

院塝橋 「跨霞移溪。」

峨崀橋 橫潦衝決,石梁不存,近作「木橋」 ,時漂於水。

波羅江橋 以上十四橋俱在府城北。

趙州

永安石橋 明弘治二年楚雄同知陳寶建。曹溪石橋 一名湯顛橋。按《明通志》:「耆民趙永齡建。」

南義石橋 明嘉靖八年建。

水磑橋 明嘉靖九年建。

雙橋 在白崖

天津橋 在迷渡。以上六橋俱在州南。

東山橋 在州東。明嘉靖十六年重修。

雲南縣

倚江橋 在縣西一十里。

赤水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大小板橋 俱在雲南驛。

「孔全橋 」 義士孔全所造,搆木跨水,長十丈許。《鄧川州》

德源石橋 在州北。按《明通志》:「在州北十里三空行水,天順間舍人王綱募眾建。」

青索鼻石橋 在州東二十里巡檢司左。按《明通志》,成化二十三年舍人胡泉建。

銀橋 在州東三江頭。按《明通志》,「嘉靖二十三年,左所軍王經建。」

龍橋 在州東九里。明弘治四年,同知程永亨重修。嘉靖二年,上關人沈軏易以石。

三道橋 在州東。按《明通志》,「中三空,左右二座各一空。天順間,左所人蔣慶建,弘治十六年,杜文忠輩重修。」

新橋 在州東三里。明嘉靖間,知州何國禎重修。

進寶橋 在遵政鄉

浪穹縣

通寧橋 在縣東南三里。按《明通志》:「嘉靖間,耆民李敏、楊綸等建。」

分水橋 在縣東四里。按《明通志》,「鄉民孫漢等重修。」

通濟橋 在縣東八里。按《明通志》,「鄉民朱倫等重修。」

廣濟橋 在縣東三十里。按《明通志》,「鄉民李文華建。」

匯川橋 在縣東南十五里。

南江橋 在縣南四里

猿江橋 在縣西南十五里。按《明通志》,嘉靖二十四年縣丞解椿重修。

賓川州

南薰橋 在永安門外。舊為秋潦所圮。明嘉靖間,知州朱官重建。

吳公橋 在州西二里。明嘉靖間,知府吳仲善建。知州唐佐、知州朱官相繼重修。

石門橋 在州北

通江橋 在州北四里

桑園橋 在州北七十里。

雲龍州

雲龍橋 明嘉靖七年建。

北勝州

來薰橋 去州北一里

長安橋 在州北

太平橋 在州北二里

觀瀾橋 在州北五里

三渡河橋 在州北一百五十里。

濟江橋 在州北二百里。

碧溪橋 在州治東

大河橋 在州北五里

通川橋 水入蜀江

永安橋 在州西二十里。

大理府公署考        通志[编辑]

本府。太和縣附郭。

大理府治 在城內,明洪武十七年建。天順、成化間,知府于蕃、蔣雲漢增拓。嘉靖間,知府楊仲瓊、蔡紹科、鄭恭、畢鸞相繼增修。隆慶二年,知府史詡改建。康熙八年,知府朱雅淳重修。

同知署   、通判署   經歷司

司獄司 「俱在府內。」

公館 久廢

督學道考場 舊在府治東南,久廢。臨考借縣治。

太和縣治 在城內,後改為「學道考場」 ,今復縣治。

典史 在縣治

外州縣

趙州治 ,在城內西南隅。

吏目署 在州治

迷渡市巡檢司 ,在州南九十里。

雲南縣治 在洱海衛城內,因傾廢,今移駐行館。

典史署 在縣治

鄧川州治 在城內。明萬曆間,山水沖沒,凡四遷。崇禎年,知州敖洪貞遷建於來鳳岡。

吏目署 在州治

浪穹縣治 :在城內,知縣金文舉建。

賓川州治 在城內

吏目署 在州治

赤石巖巡檢司 在州東八十里。

賓居巡檢司 在州西南三十五里。

雲龍州治 在城內,明萬曆間,知州周思南建。州判署 在州治。

北勝州治 舊在瀾滄衛城外,明洪武十七年建。弘治九年,遷移城內西南隅。

吏目署 在州治

舊制,設推官一,照磨一,俱在府治內。

巡檢司 凡六,一在定西嶺,一在順寧亦壁乾海子,一在蔓神寨神摩洞順寧錛水寨,一在白羊市,一在金沙江,一在雲龍甸。驛六:一在洱西,一在定西嶺,一在德勝關,一在鄧川,一在瀾滄,一在清水。提舉司,一在五井,今俱裁。

鹽課司 四:一在諾鄧井,一在大井,一在順盪井,一在師井,今仍稅課。一在府西河泊所,一在府東北。

僧綱道紀《陰陽醫學》,今俱廢。

舊制設四衛指揮使

皇清順治十六年,改為守備千總。大理衛在府城洱

海衛在雲南縣。《大羅衛》,在賓川,康熙六年裁。《瀾滄衛》在北勝州,二十六年裁。今俱廢。。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