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21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十四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十四卷目錄

 兗州府部彙考六

  兗州府城池考

  兗州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二百十四卷

兗州府部彙考六[编辑]

兗州府城池考    府州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滋陽縣附郭。

府城 ,即古之瑕丘也。磚砌,周一十四里有奇,高三丈七尺,基廣二丈四尺。城樓四:北曰鎮岱,南曰延薰,東曰宗魯,西曰「望京。」 以泗水為池,深一丈二尺,闊三丈。泗水自黑風口西流至城東,分為三支,中支穿城而入,南北二支抱城至西門,會同入濟寧。舊為州,制頗狹。明洪武十八年封建魯王府。正德間,僉事潘珍、知府曹大有重建城垛樓鋪,損壞軍七民七,修理。

王城 :在府治正中。明洪武十八年,分封魯王建。宮殿城垣,備極宏敞。殿前為重門,今俱廢。門前有坊,坊前有御街;街前為中橋,左右有東橋、西橋。王宮左為社稷壇、右為風雲雷雨山川壇。御街前,左鼓樓、右鐘樓,亦各有橋。今有舊址存焉。

滋陽縣城池 按《縣志》:「磚城一座,周圍一十四里二百步。高三丈,垛高七尺,基廣二丈四尺。月牆四座,各高三丈二尺,垛高七尺,共高四丈一尺。垛口五千八百九十三個,窩鋪五十座。城樓四座,南樓額曰『德政』」 ,後改「延薰」 ;東樓額曰「九仙」 ,後曰「宗魯」 ;西樓匾曰「泗水」 ,後曰「望京」 ;北樓匾曰「青石」 ,後曰「拱極。」 近更洗其舊,曰「南達吳會,北拱神京,東連海岱,西聯趙魏」 馬道闊一丈五尺,壕深一丈二尺,闊三丈。雩河自黑風口西流入城,分兩股於南北遶城一匝,會西郭平政橋匯而西流,中設三閘,而入濟州。

按:故城在城東三里,後遷今處。明洪武十八年封建魯府,因舊規狹隘,命武定侯郭英開拓今制。嘉靖四十一年,西門迤南數百步坍塌,長三丈五尺,估計修砌物料工食,申允動支府庫銀六十二兩九錢二分,知縣李之茂照舊例役夫助工補完。

舊例,城垛樓鋪坍塌損壞,軍三民七修理。任城衛派分東門樓迤北左所一鋪起,至北門樓迤西第二鋪止,計鋪舍一十六座。滋陽縣派分東門樓迤南起,至北門樓迤西三鋪止,計鋪舍三十四座。嘉靖四十二年,知縣李之茂具由申詳巡撫都御史張批「分守道查議明白,劄行本縣,今任城衛撥軍看守,如在三年」 以外倒塌者,滋陽縣照舊分地方修理。在三年內查係折損者,任城衛賠償,違者查究問罪。滋陽亦不時委官查看。崇禎十五年十二月,大兵破城,城之南門、北門、東門同日焚燬。知縣李瀠現在議修曲阜縣城 。按《縣志》,「城高二丈,厚半之,週圍十里,南北九百步,東西九百一十四步。外甃以甎池,深一」 丈,廣稱之。城門五:東曰「秉禮」 ,匾曰「尼防聳翠」 ;東南曰「崇信」 ,匾曰「東魯文邦。」 隆慶間移對

「先聖廟」 ,遂塞之。萬曆五年,管縣事同知孔弘復因

居民原輳集於此,不便出入,請於當道復開西南曰「仰聖」 ,匾曰《萬代瞻仰》;西曰「宗魯」 ,匾曰《洙泗環粹》;北曰「延恩」 ,匾曰《泰嶽精華》。

鄒縣城 按《縣志》:「城磚砌,週圍四里零八十步,外甃以甎,高一丈六尺五寸,垛高四尺五寸,基廣二丈二尺,上廣一丈六尺,計城垛一千五百二十八。」 城開四門:東曰瞻岳,南曰崇教,西曰襟濟,北曰延魯。城上四正樓、四角樓,窩鋪九座。北城三座,東西南各兩座 。按鄒城舊在嶧山之陽,至宋元嘉十三年徙今治。明正德初,增築高厚,沙土不堅,歲加修補,邑人病之。萬曆五年,知縣馮中州改砌以甎。天啟二年,鄆寇徐洪儒等襲據鄒城,總兵楊肇基、都閫楊國棟等帥官兵攻擊,城陴樓櫓多所損壞。崇禎二年,知縣黃應祥復重修。明末土寇抄掠,數被侵犯,垛陴傷裂,至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于進忠改修大垛三百七十五。

康熙七年,地震,垛口多壞,知縣張文錦修之。寧陽縣城 ,按《縣志》:「城池始築自宋,上下以土。金大定二年,縣尉完顏阿令速增修。明成化十八年,工部主事喬縉復加葺理。」 正德六年,流賊

殘掠,邑幾為墟。十年,知縣紀洪重修,附以四門瓮城。嘉靖九年,知縣陳本儒以磚甃西門瓮城。萬曆五年,知縣李貞以磚修北門迤東一面。九年,知縣許恩設法創建,悉圍以磚為題。四門東曰「寅寶」 ,舊名「望泗」 ;南曰「迎薰」 ,舊名「迎恩」 ;西曰「寶成」 ,舊名「臨洸」 ;北曰「拱極」 ,舊名「瞻嶽。」 週圍四里五十步,高一丈七尺,池深八尺,闊一丈二尺,蛇眼諸泉,紆曲旋繞,因名為「縣河」 焉。但城外磚而內土,舊時水從外泄,積久而淤,旁行直滲,土潰磚崩。萬曆三十一年,知縣徐汝冀申請修理,登垣閱視,乃悉其故,因改水道於內,以散其流,至

皇清康熙二十四年,知縣陳學夔、縣丞余方、典史嚴

旦捐募重修。斯「內外彌固」 云。

滕縣城 按《縣志》「城池,魏、隋以前皆理城西,今稱故縣城,蓋魏、隋郡城也。唐、宋降為縣,更築而小之。金、元因之,舊惟土城,明時洪武二年,指揮唐某者甃以磚石,知州薛原義創修梁壩。」引梁溪水,由黃山橋入池。成化八年,知縣郁亨、千戶鍾理增修。城土闊三尺,高二尺,女牆樓櫓,多所增飭,周五里許,高三丈五尺,地震城崩,磚石盡傾。門樓四,池深一丈五尺,廣三丈五尺,浮橋四,復濬引梁溪水入之,城隍映帶,頗勝他邑。泗水縣城, 按《縣志》:「城週三里一百餘步,高一丈六尺,池闊一丈二尺,深如之。」不詳所始。成化年間,知縣曹瓏修築。弘治十三年,知縣俞清增卑培薄,創建城樓,匾其四門:東曰「寅賓」,西曰「寅餞」,南曰「廣居」,北曰「長樂。」嘉靖二十一年,知縣蔣偉繼修復匾其四門:東曰「探源」,西曰「達聖」,南曰「阜民」,北曰「拱宸」,今為望斗門。但基本土築,屢修屢圯。隆慶元年,知縣羅許砌以雜石,貫以灰沙,周圍完固,稱永賴焉。

嶧縣城 按《縣志》:「城圍四里許,高一丈二尺,四門,東興賢,南望仙,西迎恩,北仙壇。壕深二丈,闊三丈,本元嶧州舊城,改就西南隅,尚土築。成化二十二年,知縣毛鳳鳴始甃以石。弘治十一年,知縣許承芳,正德七年知縣馮昂,相繼修葺。嘉靖九年,知縣李孔曦建東西門樓。月城未備。二十五年,知縣王濟繼修。萬曆十年」 ,知縣王希曾暨典史江德容重修南北城樓,增築更鋪。萬曆四十八年,知縣馬希曾修西北隅。崇禎元年,知縣胡從禮大修,邑人侍御褚德培有記。

金鄉縣城 按《縣志》:「城築土為之,週圍七里零三十步,門四:東曰東作,西曰西成,南曰南薰,北曰北拱。城外為隍,闊四丈六尺,深一丈一尺。隍外為重堤,週圍十一里,高九尺,闊一丈二尺。」 城隍,自弘治十六年知縣高魁、主簿唐鵬重修。正德六年流賊壓城下,民賴保全,追思立祠。後圮塌淤填,不堪保障。萬曆六年,知縣楊楫「奉巡撫趙幇修,倍加高厚。城根原闊一丈七尺,高二丈三尺,又計地輸柴燒磚一百餘萬重。新東西門樓增高六尺,外更為甕門,門臨深塹,裹以鐵葉。城上女牆易以磚。修磚垛二千一百八十三個,增修城鋪一十五座,《鳥革翬》飛,屹為雄鎮。復以餘磚包城鋪一百八十三丈。」 萬曆八年,知縣杜縻繼包二百八十七丈三尺,萬曆九年,知縣李鳴世繼包五百五十六丈七尺,儼然金湯之險,甲於他邑。天啟二年妖亂後,知縣楊于國議增築甕城於四門外,渾用大石,高與城等,工未舉而遷去,成之者知縣張著銘也。嗣後天多霖雨,城垣門樓漸多塌損。天啟五年,知縣李國泰逐一修補,其繩草工役匠價,俱捐本縣俸薪為之。又外城甃磚大半風化,復立官窯一座,於演武場側置買柴薪燒造磚灰三萬有奇,添補完固。又創造南城腰鋪二座,夫役取之在官者,民間並不知有興作云。後四門城樓甕城,歲久漸就傾圮。

皇清康熙十二年,知縣傅廷俊捐俸重修,煥然一新。

魚臺縣城池 按《縣志》:「土城周七里,高二丈二尺,門三:東曰仰岱,南曰橫菏,西曰達汴,北無門,而匾曰『望京』。」 地鹵易潰,修葺無寧歲。門外跨濠,各以浮橋出入,濠深二丈,廣三丈。濠環一小堤,外復環一大堤,連接割棄舊城,同為保障焉。康熙三十年,知縣馬得禎倡捐重修。

單縣城 ,按《縣志》:舊土城垣固池浚,周九里三十步有奇,始于成周,歷漢、唐、宋、元、明朝正德間,河水浸灌,幾二十年。迨嘉靖癸未秋,霖雨河漲,夜倏入城,萬民室廬遂告廢。越四年乙酉,巡撫都御史王公堯封以行部至,喟然歎曰:「匪城胡邑,匪邑胡民!」 迺與布政郭紹、按察司潘塤、兵備副使王言、參議劉淑相、兗州府知府喻智共相地于城北之原,卜定基址,命參議侯位董築《經》

理既成,城復甃以磚甓,周五里一百五十步,高二丈五尺,下闊三丈,上闊一丈五尺。四門各建樓櫓。東曰「東作」,南曰「阜財」,西曰「西成」,北曰「朝京。」門內耳房各兩座。門外鑿池深一丈,闊四丈二尺。池岸有子堤,關外環以大堤,東西北三面共長八里許,高一丈五尺,根闊六丈,頂闊二丈。舊城北牆借為南面,四圍相合,遍「植楊柳蓊。」「可愛。」近因寇侵,城下有礙砲石,樹遂伐盡。

城武縣城 按《縣志》:「邑城,自元泰定三年始土築,高二丈八尺,周圍四百三十丈七尺,闢四門以通出入。明知縣鄭漢,城四角創建角樓,為守城巡夜瞭望之所。後盡廢。」

皇清知縣王素臣,于康熙三年新建東北角樓,《池匝》。

于城闊二丈五尺,深一丈,池水遇潦則溢,遇旱則涸。

曹州城 按《曹州志》:「曹城歷代遷置不常。自明正統十一年,置州乘氏地,巡撫張驥、知州范希正暨學博徐思學,創設城池。天順間,知州伍禮偕同知張浩、判官翟湛,建四門及城樓。成化二年告成。其門皆飾以鐵券,以磚石匾于東曰宜春,南曰迎薰,西曰豐樂,北曰朝天,歲久傾頹。正德六年夏四月,兗西憲副吳學奉敕整兵,命同知孫環督工,知州李貫、吳瓚相繼繕修,判官王經、邵能、吏目劉概協心分理,又明年冬十月告成。城周十有二里,高二丈五尺,堞垣高五尺,趾闊三丈,池深一丈五尺,廣四丈。城之四隅及門之左右,皆築敵臺十二。每隅敵臺上,皆建角樓凡四座。沿池及四關皆繚以郛郭,環以溝塹,一如」 城池之制,而殺其三之一。城門外有弔橋,有郭門,有關門,匾其東曰「東秩」 、西曰「西成」 、南曰「阜民」 ,北曰「拱辰。」 其上建戍樓,左右隅皆設窩鋪。嘉靖元年,州守沈韓離城五里,週圍築大隄,防水護城。二十三年,兵備金清王傳以邊檄告急,准州守王重申請重修增築城高七尺,添建門樓、角樓、更鋪凡二十八,堞垣凡二千餘。萬曆二十一年,州守許恩重加修飾。三十三年,以大雨水,城隍湮頹,樓鋪堞垣,俱就傾圯。州守周𤐣起役重修,一切更新。四十八年,分巡許鼎臣以邊警復告,檄州加葺。城面以一丈為度,城樓、角樓、敵臺、窩鋪,悉釐然整飾。匾四:城樓東曰「春波旭日」 ,南曰「風入虞弦」 ,西曰「鳳臺霜曉」 ,北曰《雲裡蓬萊》。復於城門額嵌石為匾:東曰《雙河》,南曰《南華》,西曰《鳳山》,北曰《濟陰》。城以內,東西大街五道、小街二道、南北共街七道,分為四隅。東、南、西、北名曰《在城集》,每日貿易不絕。

曹縣城 按《縣志》:「洪武二年,州判閻本既徙州於此,四年,改州為縣。正統十一年,知縣范希正又於葉氏舊地營建。」 曹州陞去,而知縣陳嘗繼任,始築城鑿池,城周九里,立門四,東曰望嶽,南曰阜民,西曰鎮川,北曰迎恩。橋道欄櫓俱成化間王肅重修,環植以柳。弘治己未,鄒魯重修,門建以樓,而角樓、戍鋪亦次第備具矣。自弘治壬子都御史劉公築堤縣北,河自西來,邑無歲不受其害。兼之歲久沙填,城與外平,居人出入率自城頭門,不能受車馬。正德六年,易謨築護城堤一周,創始未堅。至八年趙景鸞始僉謀大修城垣,城濠高厚深廣倍加於前。又築護城堤,周十二里,高二丈,基倍之。邑人王崇仁有《記》。嘉靖丁未,水漲決城。是時河行城南,僅八里,後屢經修補。至崇禎間,知縣郭萬象繼建四門,易直為曲甕,城門樓角樓戍鋪馬道皆磚為之。又濬濠池,設牛馬牆一週,曹於是始為完城。邑侯郭萬象有《記》。

定陶縣城 按《縣志》:「縣城舊在寶乘塔西北,緣黃河衝頹。成化元年,會有邊警,朝廷命天下有司皆築城,知縣沈紹祖因築土城於此地,圍九里許,四門各建戍房。有吏部尚書李公秉譔記,見《藝文志》。」 「正德六年,流寇劉六、齊彥明等逆黨數萬,殘破山東郡縣,知縣紀洪亟加浚築,八日城完。城下有馬道,內外俱有濠塹」 ,增築甕城,并護城堤,民始可守。既而賊至,悉眾攻者三晝夜,卒保無虞。教諭侯仁有《全城碑》,見《藝文志》。正德五年,知縣劉溉修南門,額曰「迎薰。」 嘉靖元年,署印曹州州判秦錡修西門,額曰「環曹。」 六年,知縣修北門,額曰「拱極。」 十年,知縣劉倫修東門,額曰「宗魯。」 其門皆飾以鐵葉,甃以磚石,戍房俱易以樓。十二年,知縣芮京增築敵臺十六座。四十三年,有劇盜陳良謀者,欲據青州作亂。巡撫四川張公檄各府州縣修城郭以備警,知縣唐桐重修。萬曆二年,知縣李礦重建城門樓四座。六年,知縣黎邦琰重甃四門及甕城,益以粉堞二千。

七百有奇。十年,知縣李四勿城上益角樓八座。二十二年,知縣陳以見因雉堞為霪雨所壞,復加增修。二十四年,知縣楊充順砌水溝四十四道。天啟二年,妖逆徐鴻儒倡亂,攻陷鄰邑。知縣朱萬年益加修築,城守卒賴以安。崇禎十一年,北警甚亟,知縣張汝賢創甃月城門四座,俱與城門相連合,并雉堞一千三百有奇,以便守禦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趙國琳因城久壞,大加修葺。

較前完固,四門弔橋深濬,濠塹環匝,城始可守。濟寧州城 按《濟寧州志》:「濟寧磚城,明洪武三年濟寧左衛指揮狄崇重建,五年成。高三丈八尺,頂闊二丈,基趾寬四丈,方九里三十步,一面各二里九十七步五分,女牆舊凡三千六百個。」

皇清順治初,總河楊方興歸併,改建睥睨一千八百。

敵臺二十有四,樓櫓十一,高三丈有奇。翽鳳樓在南門上。崇禎十七年火毀,順治十二年總河楊方興重建。太白樓在翽鳳樓左,洪武二十四年狄崇重修。元武樓在翽鳳樓右,天順元年火,重修。八年又火,今廢。望嶽樓在北門上。得勝樓一名「文勝樓」 ,在望嶽樓西,今改為奎光樓。聖化樓在東門上。崇禎十七年火,今闕。思麟樓在西門上。鳧繹樓在城東南角。今為五奎樓。洸泗樓在城東北角。凝翠樓在城西南角。今為曾子樓。以三省書院改運河同知公署,移像於此。耀金樓在城西北角。南門榜曰「野入青徐」 ,東門榜曰「鄒魯接壤」 ,西門榜曰「獲麟古道」 ,北門榜曰「雲連海岱。」 大旗臺十座,小旗臺五十座,城鋪凡五十,各三間。萬曆十年,指揮楊方亨建,修磚砌水渠七,鐵窗水門。子城樓櫓高二丈五尺有奇。會通樓在南甕城上,拱辰樓在北甕城上,賓暘樓在東甕城上,近治樓在西甕城上,遇火,今闕。女牆凡三百。城四門皆鐵關三重,左右各有小門,營房,每門左右各五間。登城馬路,每門各二,蕭牆每門各二。登城「軍路」 ,每子城各一。城河周十三里二百三十五步,闊四丈五,深一丈五。德勝樓西及東、西、北三門,皆新添附城敵樓一座,與城頭平,自內而下,砲眼三層,明末所建。

嘉祥縣城 按《縣志》:「土城創自金皇統間,後圮於水。正隆初,遷橫山之陽,復苦水患。大定十五年,乃城於萌山之麓。成化三年,知縣趙瑄、主簿戴允中始加修築,崇丈餘,周圍約四里。其東北跨萌山無隍,皆築土為之。弘治十四年,僉憲馬鸞檄知縣李倫開設。西南馬道城,跨山之上者,皆砌以石,約五之一。」 舊四門:東曰「瞻魯」 ,西曰「獲麟」 ,南曰「南武」 ,北曰「鳳城。」 後用堪輿家言,於儒學前門一門名曰「采芹」 ,置樓焉,而南門遂塞其後歲久城圮。萬曆二十二年,知縣劉思顏、典史戴進忠重修,增石蓋上,視昔厚倍之。至二十三年十月,南門復開,而采芹門亦仍舊云。

石。城修自明崇禎間,始於東兗。兵憲陸夢龍巡方登閱,謂「時值多事,城土崩裂,遇雨輒潰,萬一變故叵測,何恃以無恐?」 乃捐俸銀八百兩,伐石修砌,命署縣金鄉縣丞吳秉鑑董其事。會陸憲遷秩云,旋亦報罷。沿至崇禎十二年,盜賊紛起,城為霪雨所壞者十之六七。知縣李昌年爰集都人士約砌以磚石,各因厥力。鄉官杜嘉慶首肯。久之,遂與眾紳士議,以次領修如左。會李病卒,江文淳代之,閱辛巳三月乃落成。城崇二仞餘,廣半之,用石者十之八,磚者十之二。歲久城復傾圮。康熙甲寅,知縣徐之駿率典史馮奇重加修砌,并建東西二門樓。

鉅野縣城 按《縣志》:「邑之城,周九里,高一丈五尺,闊一丈六尺,成化四年知縣劉林築,正德五年,知縣牛鑾、金守觀改修。」 按至正八年,濟寧路當河水衝激,為害甚久,議謂宜徙濟寧路於濟州,徙鉅野縣於城北邢家務,濟寧可權罷去,錄事司宜併於鉅野。想邢家務即今縣治也。護城有堤,堤高一丈,闊如之,環城有池,池深五尺,廣一丈有奇。四門之額:東曰「凝和」 ,西曰「遂昌」 ,南曰「延熙」 ,北曰「拱德。」 高樓門四座鐵裹,平樓重門四座鐵裹。計里置巡舍,各設火甲老人,催轉更籌,鈴柝相聞,民得無警。

鄆城縣城 按《縣志》:「城周圍三百九十步,高二丈五尺,門四,東曰通濟,西曰枕濮,南曰迎薰,北曰拱極。池深一丈,闊七尺,長如城之數。成化間,連公盛以舊制湫隘,因加修濬,建樓築橋,稍為壯觀。弘治、正德、萬曆間,歷任知縣相繼重修。天啟壬戌,知縣田吉以妖變故,遂更築鑿,增高深焉。」

皇清康熙壬戌,閱六十年「風雨剝。」《土垣》坍塌者《過》

半,知縣陳良謨出粟募民力幇築,內闊增四尺。

許,外增尺餘,厚復如故。周圍垛堞,傾圮亦十之七、八。陳復出俸金,置買磚灰,鳩工砌築城垣一。新護城堤周圍十里,舊築以防水,年久就圮,文公森復增修,後為居民平治幾沒,卒有水患,何賴乎?

東平州城 按《東平州志》:「故鄆州城在州西五十里」 ,即隋所置須昌縣也。唐徙鄆州治於此,後唐因諱,改為須城。宋初仍為鄆州。真宗咸平三年,河決鄆州,東南注鉅野,入淮西,城中積水壞廬舍。三月十一日,翰林待詔朱慶奉宣詔旨,州守姚鉉奉旨「移建州城於汶陽之高原,築土為之,周圍二十四里,高二丈,闊八尺」 ,南北各一門,東西各二門。西之南門閉塞不行,城東南西北各一缺。刺史姚鉉有《移遷鄆州謝表》,載在《藝文》。興定之季,毀於兵火。明初,門宇倒壞。洪武設東平所守御,自北門以東至大東門,城角屬軍,餘俱屬民,協力修持。洪熙間,知州李湘因舊趾重加修築。嘉靖己酉,知州李昇見濠隍堙圮,且旁多隙地,遂濬隍令深,遍植以柳,引廬泉水溉之。遶城二十餘里,蓮蒲魚稻,遍滿其中。所入供四時報享,及充賓旅館穀,民力為之一寬。萬曆五年,知州丘如嵩見城垣塌損,銳意整理。其甎灰則取給官窯,其人役則簡。庶人之在官者互相易代。越數旬而規制一新。有郡人侯寧譔《記》,載《藝文》中。「崇禎五年」 ,因盜變水災,城堞凋敗,分守東兗道陸慨任其事,多方設處,偕知州常維翰、同知王金鉉等,晝夜勤勞,躬行督理,費貲近萬,城隄一時俱修。州人建立祠堂祀之。郡人宋祖舜碑記載《藝文》中。崇禎十三年,復有盜警,知州王奠民率闔州紳衿士民,分其丈尺,重加修築。獨郡人經歷楊膏光、楊膏照獨任一面,自大東門至東北城角,約數十丈,垛口堅厚,城下護堤二層,後土寇竊發,獨此處不攻,城賴以全。其護城隄則建城時所築,外有沙河圍繞。自陸公修後,數十年來,汶水泛漲,東南夾堤而下,歲歲衝灘,昔猶殘缺,今已與河俱深矣。洪流浩蕩,城門傾圮,端有待于後人。

汶上縣城 按《縣志》,邑之城周十二里有奇,不知始自何代。然唐李太白有「東樓醉起作,及城隅綠水」 之句。《五代史》紀王彥章事云:中都無壁壘,抑兵亂之後墮廢耳。明以來,其相繼而興版築之役者,成化間則為王徵。正德間則為王栻。嘉靖間則為董世卿。新葺城堞門樓,王昱、賈淮各加修理。及末年,趙可懷始以磚甃其樓。隆慶間,張惟誠復甃其月城。至汾州,李迪吉隨鳩工置陶,擬甃全城,時萬曆十年也。經始于西北,至今猶壁立如塹焉。準郡城高至二丈七尺,厚二丈五尺。城四門俱有題額:東曰「醉白」 ,西曰「懷冉」 ,南曰「觀河」 ,北曰「望嶽。」 月城之門,東曰「千室」 、「金湯」 ,後易曰「寅賓」 、「東作」 ;南曰「盛世」 、「崇屹」 ,後易曰「茂對」 、「南薰」 ,西曰平秩、西成,北曰遙拱、北極、郭門。東曰春育,南曰康阜,西曰向化。邑之池原無經流,即隍濬之,深廣五丈。西門外廣三丈,惟邑北三里許蒲灣泊水,舊分一支,南繞城下,由鹿莊、次丘等村入蜀山湖,時于上流建閘以節之。閘在城北二里許鮑家村東,經春不涸。楊學士文敏公詩云「清流環郭自成池」 是也。劉賊之亂,縣令左經嘗引其水以自固。今歲久淤塞,冬春之間,其逸入者僅西城一線,未足恃也。然秋夏之交,汶流淜溢,浮堤而南者必仍瀦於民田。宜濬南流故道,引之城下,則民田不沒,且以備緩急云。東阿縣城 接。《縣志》:縣城舊在今治之北八里新橋鎮,即今所謂舊城也。明洪武八年,知縣朱真避河之害,遷於穀城,築土城,周圍四里一百三十步有奇,高一丈八尺,城樓五座。草昧之初,規制簡略。弘治十二年,知縣秦昂增修樓堞,更甃磚石,開拓關廂,深鑿隍塹,由是漸次壯麗。萬曆間,知縣田樂、白棟以城垣卑薄,不任保障,相繼增修城垣并女牆,高二丈五尺,磚石垛口一千二百五十三,角樓十,更鋪五,城內有狼溪河貫流其中,安平鎮城,鎮在元為景德,今之張秋是也。雖在東阿境中,亦有陽穀、壽張暨五方之人,而東阿居民則強半焉。蓋國家漕運之咽喉,實稱重地,鎮故無城。萬曆七年,都御史趙賢巡行郡邑,欲建鎮城,知縣朱應轂欣然協謀,實主是役。於是城之城方八里,高二丈五尺,四門各樓,四角亦各樓,厥制跨運河而環之。其南北渡口,為水所出入者,難以啟閉,則為敵臺四座,各建以樓,以戒不虞。于安平士民永奠厥居,屹然一重鎮矣。

平陰縣城 按《縣志》,平陰係舊土城,塊然隴阜。

考證

知縣張性成任創修石城,建立敵臺,磚砌垛口,石板鋪頂、欄馬水道,四門階級俱用石砌修。城門樓四座,腰鋪八座,角樓四座。鳩工於癸未之三月,落成於甲申四月。雖周圍僅三里許,而城高池深,堅聳完固。環城壕堞間植楊柳數百株,所以固堤,望之森秀,誠為壯觀。所謂一勞永逸,萬世之保障也。士民悅服欣頌,立碑。東門曰「望岱」 ,西門曰「澄源」 ,南門曰「錦川」 ,北門曰「拱極。」 至萬曆甲寅,以久無科第,開東、南門曰「興文。」 及開而累不利於首貢,尋塞乾樓在西北城上。邑人孫珫與知縣孫世恩建,從形家言利,闔城風水,名曰「迎恩樓。」 壬辰,黃河水溢至城下,加以霪雨,四十晝夜,遂半就傾頹。知縣陳秉直倡率包壘,凡三閱月,完固如昔。

陽穀縣城 按《縣志》,「城舊址,周匝廣八里,不知始於何代。明成化五年,知縣孟純改營各方式增一里,因拓為一十二里。牆高五丈,厚三丈,池深二丈,廣如之。其四門,東曰迎恩,南曰會盟,西曰柔遠,北曰拱極。上各建瓦樓,寬可肆筵,而四隅角樓亦容布席。」 正德間,知縣盧鑑復築外垣,但草創之時,雉堞皆築土為之。萬曆五年,知縣吳之問乘歲稔,令畝輸一甎,不旬月而功竣。其附門四橋:東曰「惠民」 ,南曰「廣濟」 ,西曰「通利」 ,北曰「大順」 ,俱搆木為之,歲久圮敝。萬曆二十五年,北橋為水湮沒,知縣傅道重令民以土實之,隨致瀠流不通。三方病涉歷,今未經再造。又於沿城四圍植柳千餘,外築土堤二重,高丈餘,渠深尋許,夾岸植柳護之。歲久,木橋官司有耗採而無增植。萬曆三十三年,知縣范宗文命延袤補植千株,頓覺改觀。崇禎元年,知縣黃卷因城垣漸頹,大起民夫,繕修孔固。迨明季罹兵燹之變,又遭土寇之亂,牆墉塌壞,樹木無存,居民鮮少,一望皆瓦礫荊榛,大非昔日規模矣。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王天璧始議修復。

壽張縣城 按《縣志》,「故土城,四圍僅五里,卑薄無磚,門無邃池,不詳其始。」 竊考縣移於洪武十四年,縣治、儒學俱云「本縣知縣譚道創建。成化三年,知縣魏崇修築。門四:東曰迎恩,西曰來賓,南曰永寧,北曰安賢。甲辰,知縣張玉林始券東、西門。弘治丁巳,知縣趙希魁建東、西門樓。辛酉,知縣趙俊民創興築,鑿城高三丈」 ,廣二丈,上廣七尺,下有馬道,并券北門。甲戌,知縣彭球券南門,新作東樓,并置城上小鋪。庚辰,知縣吳珂始為外濠,深二丈,廣三丈,築堤植樹。嘉靖壬寅,知縣馬天倫築修甕城。外門樓窩、鋪門俱石匾,東曰「扶桑朝暾」 ,西曰「崦嵫返照」 ,南曰「薰風鼓治」 ,北曰「元虛鈴鍵。」 邑進士趙守愚題。嘉靖己未,知縣況澄門外甃石為渠,上置弔橋,并新南樓,築護城堤,高二丈,廣一丈。萬曆壬午,知縣趙汝仁砌磚城垛口。丁未,知縣周三錫重修植樹。順治七年、九年,荊隆口水決城淹。屢經修理,隨修隨壞。順治十七年,守道張公捐俸,檄行知縣陳潢修築全城,加厚。四門外建八字牆十六座,影牆四座。兗府王公,陽穀、「東阿、鄆城、朝城、棠邑、壽張」 標營各有捐助。

沂州城 按《沂州志》:「磚城一座,周圍九里,高二丈五尺,闊一丈,垛口三千七百八十二個。城堡五十座,城樓四座,南樓額曰『望淮』」 ,東樓額曰「鎮海」 ,西樓額曰「瞻蒙」 ,北樓額曰「宗岱。」 南門三層,大樓之外又小樓二座。東門二層,大樓之外又小樓一座。康熙七年地震,南門、北門僅存小樓,東門僅存大樓,餘俱坍毀。馬道闊八尺,濠深一丈,闊一丈六尺,砲臺四座。康熙七年地震、垛口俱無四門,磚石壅塞牆垣行走成路迨。康熙十二年詳請題奏、奉

旨給帑節核八千餘兩。知州邵士董事重築。凡延袤

廣闊一如舊制。女牆樓垛,建築重新,《萬年之圖》,得以永賴

郯城縣 按《縣志》,「城在古郯國舊城南。元末,沂州守禦王信始徙於此,築土城焉。周圍約五里八十步,高一丈二尺,闊八尺,門三:南曰臨淮,西曰宗岱,北曰拱極。正德五年,知縣黃琮修北門,建樓於上。嘉靖二十一年,知縣郎湘修南門、西門,各建樓視北門。萬曆五年,知縣趙蛟又建小角樓四座。萬曆十一年大雨,南門」 崩坍。知縣顏若愚重修,並創建鼓樓於東城上,內塑文昌帝君像。萬曆二十一年,知縣文廣始甃磚城,四門樓各建閥閱,重樓四角各建磚樓。規制恢廠,女牆鱗峙,巍然成雄鎮焉。康熙七年地震,四樓俱倒塌無存。城傾大半,尚未修整,城壕遂成巨浸,為城之害,闔縣苦之。

費縣城 按舊《志》:舊土城,周圍八里。洪武避兵,截其南半,今城止四里。成化五年,知縣殷禮重修,為石城,高丈八尺,創建城樓四門,各有名號刻石:東曰望沂,南曰映文,西曰仰聖,北曰「瞻蒙。」 嘉靖萬曆間,因大水及霪雨,城門塌損,知縣吳從禮屢加修葺。至二十七年,鄜州王建亳,以東門外太廠重築城牆,謂之甕城。

皇清順治二年,土寇猖獗,知縣趙錫彤修,以後或雨。

或水,屢傾屢修不一。康熙九年十一月地震,十年八月地震,城垣復塌,知縣張士誌再修

兗州府關梁考        縣志[编辑]

滋陽縣

通濟橋 在西關外通濟河。康熙九年,郡守蔡廷輔鼎建。

泗水橋 在城東南五里,貫莊鋪北岸,乃泗水急流,當南北之要途。萬曆三十七年,魯憲王所建。中通十五洞,每洞五丈有奇,記入《藝文》高吳橋 在城西三十里,跨光水而建。

永濟橋 去高吳橋二里,跨溪水,建於弘治庚戌之秋,俗號「新橋。」 山東參議長安蕭謙有《記》。利涉橋 在金口壩東二里黃泥溝,詣闕里之要途。

呂仙橋 在縣治西三十里。萬曆三十四年,有吳之英、丁時雍請鸞與呂祖會。《呂書》云:「明午在張家橋會。屆期,二人至橋拱立,天甚晴,忽有雲如掌大,自西北來,小雨一陣,二人橋下避之。轉瞬天晴,適見一人甚藍縷,自西北來,問曰:『爾二人是侯陳親家乎』?」 因問:「爾何知之?」 曰:「吾方在井上飲水,他說即來。」 又問:「爾從何來?」 曰:「從鄆城來,往府裡去,回來還要到家。」 瞻視間則不見矣。至次日,問乩曰:「昨約相會,何不見?」 復書云:「昨已在橋會矣。」 其後橋石,遂見坐痕。

關王廟橋 在東門內,跨內河而建。

東橋 在關王廟橋西,亦跨內河而建。

御橋 在東橋之西,縣治之北,跨內河而建。景有《御河煙柳》。

西橋 跨內河而建,在御橋之西,府衙之東。「通武橋 」 在西橋之西,水門之東北,臨元帝廟,跨內河而建。

德盛橋 在滋陽縣南門之內,鐘樓西橋南,鼓樓東橋北。

旱石橋 在御街西,彌勒庵前。

平政橋 在西水門西,跨南北兩海河併內河之水而中建也。北臨昌平驛。

大石橋 在平政橋之西。

贊政橋 在東郭外

九仙橋 在《黑風口》之西。

昇仙橋 在九仙橋之北。

濟眾橋 在西辛。《婁莊集》。

鐵板橋 在縣城西北二十五里西大南社。「仁義橋 」 在城西二十五里。袁莊邑庠生高楓「作《記》。」

變通橋 ,在北李宮社,有邑紳吳伯壎「記。」 廣濟橋 ,在北李宮社,有郡庠生吳季翕《記》。普渡橋 ,在縣西北歇馬亭之西。

便濟橋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梅家營東。翟村「八橋 」 ,在縣西二十餘里。

屯頭八橋 在縣西南二十餘里。

仁濟橋 在洸河,有邑舉人高士淳「記。」

婆媳橋

曲阜縣

洙水橋 在縣北三里孔林內。

文津橋 在縣北關外,關門與孔林門對,松柏夾道,其直如弦。橋建其中。

廣濟橋 在縣南三里。其地水聚四里許,行者難之。橋既成,人得其利焉。

瞻嶽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當南北通衢,水聚難行,有司董率成橋,永享其利。

沂水橋 在縣東南十里,跨沂水。

苗孔橋 在縣西南二里,跨洙水。

西關橋 在縣西廓內。以上俱石橋。

白石橋 在縣東北十里。

張陽橋 在縣北八里

考證

草橋 在縣西二十里

通濟橋 在縣南八里

閻老人橋 在縣西北十二里。以上五橋,俱跨水架木為之。

寧陽縣

四門板橋跨縣川。正德十二年,知縣紀洪修。嗣後歲歲修造不一。

皇清康熙五年,知縣趙纘重修。三十七年,知縣陳學

夔縣丞余方、典史嚴且易為石橋。四十一年,南門橋圮,知縣李溫皋復改為「板橋。」

南關石橋康熙三十三年,知縣鄭一麟重修。四十一年,汶水泛漲衝圮,知縣季溫皋捐貲暫置,以木通往來。

七家店橋 康熙三十六年,知縣李溫皋重修。青川橋 在城西南八里。

通濟橋 在東門外

東南石橋 :在南門外,跨《河曲阜》。弘治七年知縣趙容修。

新柳泉橋 在縣西里許。知縣陳本儒修。洸河北石橋 。生員戴評等修。康熙二十六年,鄉民徐之彥同男徐光宗重修。

「洸河大石橋 」 在洸河閘南。御史吳崇禮、生員吳崇美、張四術、鄉民楊繼明等建。

洸河小石橋 ,先許尼後張尼募修。

樂善橋 在北郊外,通泰安大路。康熙十一年,劉文翠等募化建修。

義渡橋 汶水夏秋泛漲,同於江淮,非舟不可渡。至冬月春初,河水猶深四五尺,非橋不可渡。前有船二隻,乃泰安人借以索利。縣令李溫皋捐銀三十兩造木橋,冬春以濟行旅,民甚德之。《鄒縣》。

因利橋 在南門外,跨因利渠。成化十一年,知縣楊通重修。

東門橋 崇禎二年,知縣黃應祥重建。

西門橋 天啟五年,知縣劉彝鼎建。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朱承命重修。

東陽橋 在東門外。崇禎二年,義民石守敬重建。

高橋 在城南十里。宣德九年知縣房嵒修。龍河橋 ,在城南二十里。正統七年知縣房嵒修。

望仙橋 在城東北雷家廠,跨蓼津。嘉靖年間,道士吳明山修。

白馬橋 在城西北二十里,跨白馬上流。「破石橋 」 在城西南十里,跨白馬河。

平陽橋 在城西三十里,跨白馬河。崇禎九年修。康熙七年,地震圮壞,道人鍾邦現募修。徐鎮橋 在城西四十里,跨白馬河。正統年間,有居民徐姓者創建,故名。嘉靖年間,知縣徐世傑見橋圮壞,承厥祖志重修。

魏女橋 在城西三十里,跨白馬河。未詳何時創造。

黃路橋 在城西四十里,跨白馬河。萬曆十五年,義民路庭煥建。

吳橋 在城西六十里,跨白馬河。隆慶年被水渰沒。

永濟橋 在城西七十里,跨白馬河。隆慶二年間,故。明儀賓程衛建。

大通橋 在城西北里許。商人李國珍修建。「永利橋 」 在城西大通橋北。

界河橋 在城南五十里。崇禎二年,義民石守敬建。

施村橋 在城北三十里。

濟通橋 在城西紀溝石濟地方。萬曆十四年建,崇禎四年重修。

野店橋 在城南十五里。嘉靖二十二年修。萬古橋 在城南二十里「二夏集」 地方。萬曆三十年修。

陳溝橋 在城西北二十里屯頭村地方。萬曆四十年間建修。

崇義橋 在城西北二十五里河北牛廠地方,跨白馬河。萬曆四十一年,明魯藩建。

雙橋 在城西北二十里,跨白馬河,萬曆六年,明魯藩建。

新橋 在城北二十里。萬曆年間,里人張世勇捐銀建。今年久圮壞,伊子張鳳鳴倡義繼志,於康熙十一年重修。

雙石橋 在城北二十三里東灘店地方。「楊柳橋 」 在城西北,跨鱔眼泉。

內官橋 在城西,跨白馬河。

紀溝橋 在城西,跨白馬河。

兩川橋 :在城西南,跨三角灣泉。

雙村橋 在城西北,跨白馬河。

稻屯橋 在城西北,跨程家莊泉。

面房橋 在城西南,跨白莊泉。

泗水縣

何家橋 在縣西一里

三里溝橋 在縣西三里。

玉溝橋 在縣西十二里。

西岩店橋 在縣西二十里。

里仁橋 在縣西三十里。

鮑村橋 在縣東八里

東岩店橋 在縣東十五里。

苗館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

博濟橋 在縣東三里

黃陰橋 在縣東三十五里。

卞橋 ,在縣東五十里。金大定二十一年建。澤溝橋 ,在縣東六十里。

歷山橋 在縣東七十里。

滕縣

黃山橋 在城東北隅,跨南梁支流之引入城隍者。

躋雲橋 在城東南一里。舊名「斗子橋」 ,跨南梁河,不知創始。嘉靖十四年,知縣郭石重修,數年圮。萬曆十年,知縣楊承父增修。

三里橋 在城北,跨三里泉河一券。

七里橋 在城北,跨七里泉河一券。

北石橋 在城北二十五里。《一券》。

南石橋 在城南三十里,《一券》。

官橋 在城南四十里,建自隋時。近橋東溝中蹋出一斷碑,蓋隋開皇八年也,止有上半三分之一,其字楷古,雖非名筆,然無剝蝕可讀,其下半求之不得,惜哉!明時正統間,知縣羅斐重修,建《九券》,高四丈。今圮。

霸陵橋 在薛城南,相傳孟嘗君建,非也,或名始自孟嘗君耳。

公孫橋 在城東南三十五里。堅緻。俗傳「公孫弘建」 者,亦誤。

中萬橋 在臨城驛南

北鎮橋 在泉河社故縣集北。亦古橋。正德間重修。

合娘橋又呼為「韓梁橋 」 ,在城西三里。其義未詳。

小白橋 在城西四十五里,跨小白河一券而工力堅緻。相傳唐時建。其餘大吳橋、辛莊橋、九老橋,又呼為「姜家橋」 、「蘇家橋」 、東倉橋、西倉橋、焦家橋,皆居民隨便修建者,不備書。

李公橋 在城南二十里沙河店。崇禎元年,署印府同李洵璀創建。今圮。

奮鵬橋 在城西四十五里奎子村西。崇禎二年,生員孫丕昭建。教諭賴國章有記。

嶧縣

望仙橋 在縣南門外。以南有望仙山,故云。孺子橋 在縣西門外氶水上。弘治間,知縣許承芳重建。嘉靖間,知縣龔汝勤增修。土人舊訛為為「子橋。」 知縣陶汝弼有辯,崇禎七年,知縣喬崙益廣其制,邑人褚德培有《記》。

便民橋 在縣東北十五里。洪武間,縣丞田疇建。

蕭橋 在縣南五里。宣德間、萬曆間,邑人重修。清漳橋 ,在縣西北四十里。《陳郝集》

靈泉橋 在縣西北六十里。

會仙橋 在縣南五里

巨梁橋 在縣南五十里新河上。

龍潭橋 在縣東二十里。隆慶間,知縣王琰建。裴宋橋 ,在縣北三里。北山,滄浪諸水流其下。大橋 ,在縣南五里。今廢。

會水橋 在縣西北十里。

奎梁橋 在儒學東南土城下龍門。經歷丁賓創建。

平賦橋 在縣東南十里土樓村嶧。知縣辛我德因清丈地畝、均平賦役之後所建,故名。觀成橋 在縣西北六十里西暨村嶧。知縣辛我德建。

元善橋 在縣東南四十里。

金鄉縣

望仙橋 在儒學南。延祐二年,知縣牛天麟建。成化十八年,知縣盛德重修。

泮水橋 在儒學門南。知縣彭鯤化建。木坊一座,更名「青雲橋。」 崇禎元年,知縣李國泰易以石坊。

惠廣橋 在縣西郭外。成化十五年,商人徐全

新橋 在縣南門外。成化十五年,義官趙𤣱等建。

春成橋 在縣東郊外,成化十五年商人徐全建。

廣通橋 在北郭外堤下。萬曆三年,知縣楊楫建。

小石橋 在東堤下。萬曆十一年鄉民朱卿建。「西堤橋 在西堤下。萬曆四十年鄉民高晚等修建。」

來勳橋 在枕南堤。萬曆四十二年,鄉宦周永春建。

濟眾橋 在黃堆集北。萬曆四十三年,知縣劉廣譽創建。

周公橋 在縣東南堤外。萬曆四十七年,鄉宦周永春創建。

閆家橋 在縣東南六里。萬曆四十七年,鄉宦周永春創建。

魏公橋 與閆家橋相連,萬曆四十七年,知縣魏昭乘建。

廣濟橋 在何家店南,鄉民王復與楊澤修建。「胡家橋」 、蘇家橋 ,在城東五里,萬曆四十八年廩生周道盛修。

惠民橋 在西堤裡。「天啟七年鄉民崔自立修。」 新石橋二座 在十里鋪南。崇禎九年鄉民英自孔創建。

東堤橋 萬曆四十七年,鄉民張玟、王志學修建。

《八里》河橋 鄉民霍大禮建。

魚臺縣

郎橋 ,在達汴門外。郎橋夜月,縣景之一也。雙龍橋 ,在縣東南五十里,跨沙河上,去鎮二三里。一名飛龍橋,運河故道也。相傳漕艘魚貫下渡,橋能隨桅之高下以無礙。有好事於桅端更置長杆,亦得竟度,咸咤為神云。富民橋 ,在穀亭。

南橋 在穀亭

弘濟橋 「在穀亭」 西。陳弘道造。

趙橋 在趙橋社

南陽壩 橋明隆慶季置。

皇清康熙三十年,知縣馬得禎倡捐募修。

擺渡口 在穀亭鎮。穀亭「晚渡」 ,亦縣景之一也。小堤 在縣南二十五里。

王家樓橋 在縣治西十二里。建置無考。康熙三十年,知縣馬得禎捐俸倡修。

龐家堰 在縣南六里

八里灣閘 其餘「橋梁」 ,名多不彰,且興廢不一,難以悉載。

單縣

望仙橋 在淶河上舊城迓春門外。洪武二十四年,知縣張賢重修,今已淤塞。

四門石橋 在舊城四門外池塹上,頗宏峻。孫家口橋 舊城西南八里許。弘治間,知縣常經建。

杜家河橋 去舊城五里。知縣劉文奎創建「四門橋 」 ,在新城池塹上。嘉靖十二年,知縣楊洛建。四十三年,知縣賀遇春易修石橋,永利之。崇禎年間,改為「木橋。」

城武縣

豐樂橋 在東堤外,凡三洞,有碑。

文明橋 在南堤外,凡三洞,有碑。

惠濟橋 在北堤外,凡三洞,有碑。

朝陽橋 在《青堌集》東,凡三洞。

通濟橋 在大雙堌集南,凡三洞,有碑。

保安橋 在武盤村,凡三洞。

丹鳳橋 在《魯集》,凡三洞。

普濟橋 ,在《九女集》,凡五洞。

韓家橋 在《九女集》東,凡三洞。

民便橋 在秦灘集東,凡三洞。

「廣濟橋 」 「在《趙家店》東」 ,凡三洞。

石橋 在西北堤口,凡三洞。

曹州

東秩橋 、通濟橋 俱州東門。

西城橋 、接汴橋 俱州西門。

阜民橋 、鎮曹橋 俱州南門。

拱宸橋 、望京橋 俱州北門。

東關橋 在州東五里

雙河閘橋 在州東五里。

新集閘橋 在州東二十五里。

楊家橋 在州東南二十里。

陳家小橋 「在州東南五里。」 卞遴元等修。

張家灣橋 在州南四十里。

趙家橋 在州西南二十五里。

磚石橋 在州西北堤口下。鄉民成士鳳等重建。

小留橋 在州北三十里。

曹縣

騰蛟橋 見《儒學》。順治十七年,知縣陳澄心改為。源分洙水。

起鳳橋 見儒學。同上改為「路接溟天。」 俱邑庠生郗開宗書。

環碧橋 在儒學西南

文水橋 在儒學東北。三橋俱建學時創。昇仙橋 在二仙堂前,今廢。

石橋 有二:一在縣治西南,即「盤石橋」 ;一在南,即「南盤石。」

板橋 在石橋北。二橋自明初置縣時,即有土橋 在舊治南。舊為白蓮閘,萬曆間,張援鳩眾重修。今建閣,塑白衣大士於其上。

承恩橋 在迎恩門內。明初修。嘉靖間,知縣薛侃重修。

文通橋 在板橋西

度金橋 在城內西南

堰張橋 舊在縣北隆華鋪南。

太清橋 在《莘塚集》南,以東有太清觀,故名。盧家橋 ,在縣東一里。

黃家橋 在桃園集南黃經口,係「《黃河》故道。」 張大亭等輪修。

大石橋 在北關外。崇禎戊辰年,知縣盧柱礎建。

定陶縣

四「城濠」 弔橋 知縣趙國琳建。

三里橋 在縣南,知縣孫賓建。

班枝村板橋 在城東

《大塢集》板橋 在城東。

南丁村板橋 在城東

《折桂集》:「板橋 在城東南。」

柳河村磚橋 在城南

杏堽村磚橋 在城西北。

戚堌村磚橋 在城北

小王坡板橋 :在城東北。

清涼村板橋 在城東北。

郝堽屯板橋 在城東北。俱知縣楊克順建。濟寧州

馬驛橋 在東門外

濟民橋 在城東南

林家橋 在城東

通濟橋 在城東南

南門橋 在城南門

會通橋 在南門西

草橋 在城南門西

夏家橋 在西門外

曹井橋 在城南門

濟安橋 在草橋西

觀瀾橋 在城南小東門外。

太和橋 「在小閘後。」

破石橋 :在城西北二十里。

蓼溝橋 在城東南二十里。

大將橋 在城東五里

兩川橋 在魯橋鎮,金創修。

張家橋 在九曲,里人程位修。

龍拱橋 在城北

西鄭橋 在州西南

望仙石橋 :在北門外。

姜家橋 在州東三十里,跨泗水上。萬曆中,耆民姜龍湖建,尋為水衝。康熙十一年,里民胡若珂、劉宗引各捐金,僧照智募化重建。

嘉祥縣

廣濟橋 在縣南門。成化癸巳,義士曹謹、曹福聚等捐貲建。

澹臺橋 在縣南三里澹臺山下。成化己未,曹謹倡眾為之。

魯翟橋 在縣東南五里。成化元年,知縣張慶命薛普春督建。

土山橋 在縣南二十里土山集之東。天順丁丑,里人晁福海首眾成之。

堌頭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堌頭村之北。成化壬寅,道人唐有才修。

丁家橋 在縣西南九里。里人丁孟建。

鉅野縣

秦梁橋

田家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考證

任家橋 在縣城西

八里河橋 :在縣城東。

信義橋 在縣城南四十里。《張奉集》。

天井堌橋 :在縣城南二十里。

十二橋 在鉅野縣田家橋東。

郝家橋 在縣東南六十里。

鄆城縣

四門橋 以板為之,今易以石,惟西門仍舊。化龍橋 在儒學門外迤東。隆慶年間建,以助「文風。」

通濟橋 在南門外迤西,王遠宜建。

太平橋 在南門外。崇禎六年,米嘉穗建。潘溪渡橋 在城西北。永樂元年,居人潘旺施舟濟渡,復捐貲建橋。

劉家橋 在城西二十里。

水堡橋 :在城西三十五里。

紅船口橋 :在水堡西。

旱石橋 在城南四十里。居人孫亮以地窪阻行,捐貲造橋;因無水,故名。

肖橋 在城南十里,今廢。

朦朧橋 :在城東南三十五里。

文盛橋 在城東三十五里。邑鎮撫黃守志捐貲創建,以濟旅行。

東平州

永濟橋 在南門外一里許,「汶水所經。洪武二十八年,老人邢整奏請創造,甃石為之,凡十有九空。萬曆四年,知州丘如嵩於橋兩邊增修磚牆,加以石檻,行人便之。日久,水衝,石空坍塌。順治十五年,本所人王元臣募化重修。日積月累,晝夜辛勤,歷十年餘,橋工始完。」 皆舊更加堅固,往來稱便。上有碑記。

陳家橋 在城北門外一里許,亦汶水所經。弘治十二年,知州張愷重建。歲久橋北衝壞,行人不便。天啟元年,知州王敬增修石橋五座,有碑記。後水大衝激石空,坍塌數處,往來阻困。康熙五年,本所人王元臣修完南橋,復修北橋。工程浩大,晝夜勤勞。橋成方半,積病身歿。州人李錦繡接修,增添石空,制如南橋。

西橋 在城西門外,山水衝壞,往來阻隔。有鐵匠郭起得,凡鍛鍊所得,日積磚石,數年獨修石橋一道。遇秋水泛漲,冬月寒苦,不假舟楫,人人稱便。

通安橋 在西橋之西,人稱為「八里橋。」 直達安山,故曰「通安。」 歲久崩壞,郡人楊膏先捐貲修造,石空堅固,公私便焉。

蓆橋 在城東五十里。大定七年建,架沙溝河。舊傳宋真宗東封泰山,車駕徑行,以「蓆」 鋪藉,故取名焉。

官橋 在蓆橋上流二十里。舊傳真宗東封回鑾所經之處。

丁家橋 在須城集。成化年造。

惠濟橋 在東平州花蘭。

卞家莊橋 在卞家莊鄉。民武歷重修。

呂母橋 在東平州西南。《水經注》:「東海呂母起兵所造。」 梁山北三里有呂母宅,宅東三里濟水所經也。

弔橋凡五 ,在東平州五里外,以板「為之。無事則橫接湟岸,以通往來;有警則撤去,以防外侮。」 南門石橋、木橋俱郡人楊膏先、楊膏照捐貲修建。

汶上縣

望嶽橋 在縣東門外,邑尚書郭重修。今名「通議。」

感化橋 在縣西門外

通濟橋 在縣南門外

迎仙橋 在縣北門外,邑知府張鄜重修。舊四門,各構木為弔橋,今廢。

平治橋 舊在縣春育門外,黃泥窪水入濠由此。

昇仙橋 在縣迎仙橋之側。

陳家橋 在縣城北一里許。蒲泊水入濠由此。平陸橋 ,在縣城西南七里,濠水入湖由此。洸河橋 ,在縣城東四十里。金李守純有《記》。草橋 ,在城西八里,為南北渡口。每歲潦定,則結草為之,至夏而浮,蓋費用不貲焉。邑令肥鄉李公擬甃石橋數餘洞,經營指處,有成議矣。尋以遷去不果。有《著石橋募疏》。

柏浪橋 在城北十八里。知州陳經有《記》。軍德橋 在縣城北三十里。

孫家橋 在城北四十里。俱柏浪橋上。

白石橋 在城北十五里泊浪橋下。

崔家橋 在縣城東北三十五里。

魯橋 :在縣城東北二十五里。

曇河橋 :在縣城東北三十里。

通和橋 在縣城東十八里。

義橋 :在縣城東南十八里。

高山橋 :在縣城南十五里。

梁家橋 在縣城南十二里。

劉許橋 在縣城南十三里。

柳行橋 在縣城南十里。

三士橋 在縣城西北六里,今廢。

弘仁橋 在縣「踏馬蹈湖口。」

蘇魯橋 在縣蜀山,跨湖口。

開河閘橋 ,縣民方奇歷修三十餘年。

東阿縣

狼溪橋 在城中央。狼溪跨《洪範》,洎群山諸水,每秋霪雨暴圮,屢修屢廢,民甚病焉。明弘治十三年,知縣王昂重修,疊石三寶。未幾,又壞於洪水。嘉靖三十三年,知縣董錦創為一空橋,以木為之,更名「永濟」 ,狀如車輪之半,徑跨兩岸,車馬難通。隆慶三年重修,稍減其高,民以為便。萬曆四十年,又壞,知縣時馥仍以一空之制,疊石為之,坦平如地,往來便之。

新橋 在縣西北八里,跨汶水上。正統十二年,黃河橫決無存。

浮橋二座 在縣西南六十里安平鎮,跨會通河。弘治八年管河通判張縉建,今廢。其一。《平陰縣》。

錦川橋 在縣南門外,由南迤西可十許丈。延祐間,義民韓溫建。

朱家橋 在縣西門外三里,不知何人建,可丈許,規模頗狹。明生員張新命重建。

徐家橋 在縣南五十里柳溝村之東。巨石包砌可里許。明義官宋繼先建。

滑口渡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大義屯渡 在縣西四十里。

康家口渡 在縣西北五里。

吳家渡 在縣北十里,為泰安州進香孔道,又臨清商販要路。其地雲樹蒼茫,東南對岸,層巒疊巘。月夜汎舟,如行山陰道上,真圖畫也。為縣八景之一。

陽糓縣寧津橋 在城內。縣前迤東、西街,時值暴雨,坎水輒瀰漫其上,甚至秋冬不涸。居民薪水多苦之。明萬曆二十六年,居民鍾光嶽糾眾募勸建石橋一空,水不為害。因立石碣,題其上曰「寧津橋。」

博濟橋 在東門外。其關廂之半,乃壽張抵東昌南北通衢。歲久窪下,每雨後注水,或至沒頂,致令東西張秋之路梗塞不便。其關之居民,隔若兩泮然。明萬曆二十五年,知縣傅道重命義民董憲章架石橋三空,旁設欄杆以翼之,勒其碣曰「博濟」 ,改故道於東偏之高阜焉。

大興橋 在北關外。東接舊坎,西傍古路,每坎盈路溢,則南北若涉。明萬曆九年,鄉民修石橋一空,遂成「永利。」 上有石以誌其事。

孔家橋 在西湖陂,乃山陝朝城之大道。每值霖潦,秋冬不涸,境內水患,莫此為鉅。明萬曆九年,知縣吳之問附近居民席朝綱,東寺護印僧悟江,募眾鳩材,相距半里,創石橋二座。其西水勢稍殺,架一空;其東差大,架三空。以其地近孔家,遂以名橋。

疊路橋 在縣城東北三十里。《張秋》最高阜,惟此地卑窪。霪雨之後,褰衣而涉,民甚苦之。明萬曆二十年,知縣賈應墀以《尚義》激勸附近居民,其時有鄉耆呂三畏應命自捐貲財築石橋一空,稱「康途」 焉。

壽張縣

四門弔橋 :本縣知縣譚道創建,知縣周三錫重修。

古賢橋 在縣城南十里。

三洞橋 在縣戴家西

辛家橋 在縣西南十二里。

元家橋 在縣城東十二里。

黑虎廟橋 在縣城東南三十五里。

溫家口橋 在縣城東南二十里。

魚戶口橋 在縣城東十八里。

萬家橋 在縣城東二十五里。

艾家橋 在縣城東十二里。

范城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浮橋 在安平鎮。弘治八年右通政張縉創建。每年本縣僉橋夫,多寡不一。

考證

道人橋 :在縣城東二十里。

沂州

弘仁橋 在州治南

新橋 在州城內西南隅。

駕虹橋 在州普照寺前。

壩東橋 在州城西北隅。

小河橋 在州北門外

常盛橋 在州南門外

沂河津木橋 在州東門外。

廣濟橋 在州西門外

祊河津木橋 在州北門外一里。

博濟橋 在州南五里

迎仙橋 在州北門外

青龍橋 在州南五十里。

七溝橋 在州北十里

湧溝橋 在州西南十里。

石埠橋 在州西二十里。

大石橋 在州西二十里。

城前橋 在州西二十里。

岑石橋 在州西二十里。

嶽濟橋 在州西南一百里。

陽明橋 在州西南一百里。

太西橋 在州西一百二十里。

南橋 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

新河橋 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

棗溝堰 ,在州北三十里。

河灣橋 在州城南四十里。

洪溝橋 在州三重集西。

涑河橋 在州《三重集》。

洪石澎橋 在州西十五里。

郯城縣

迎恩橋 在縣城北門外。天啟七年六月十七日,沐水泛漲衝塌,將城垣河岸一並衝決,兩岸各開十餘步。至今城屢覆,官民受累。

通淮橋 在縣南門外,通宿遷大路。萬曆十一年,大水漲塌,知縣顏若愚重建,今廢。

平政橋 在縣西門外,通嶧縣大路。萬曆十四年,知縣趙蛟重修。

大橋 在縣西北六十里,跨池頭河。

新橋 ,在長城集西八里,邑人錦衣趙淮建。白挺橋 ,在長城西十里,亦趙淮建。

顏子橋 一在長城東三里,一在磨山集西。白馬河橋 在縣西五里。自沐水大勢西衝,橋之兩頭俱壞。每逢夏水泛漲,行人為阻,未能修整。

傾蓋橋 在縣北十里,跨白馬河,通沂州路,即「傾蓋亭」 處。

費縣

西陽橋 在縣西門外

澹臺橋 在縣西南關陽店。

鍾陽橋 在縣北門外

弦歌橋 在縣西南關陽村。

東義橋 在縣東一里溝。

通濟橋 在縣西陽橋西。

三里橋 在縣通濟橋西。

七里橋 在縣三里橋西。

青陽橋 在縣西二十里。

沂陽橋 在縣西,《地方集》西。

同石橋 在縣西六十里。

「《溫水上橋》、下橋 」 在縣西溫水鄉。

策馬橋 在縣西南五里。

逍遙橋 在縣南列里河北。

歌鳳橋 在縣東四十五里。

龍門橋 在縣北南石溝東南。

鐵橋 在縣北南石溝西頭。

里仁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黃沈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

高橋 在縣南八十里

坂橋 在縣南七十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