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80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八百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八百三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八百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八百三卷目錄

 弄丸部彙考

  丸經承式章 崇古章 審時章 因地章 擇利章 定基章 取友章 正儀章

   置序章 試藝章 記止章 制財章 衍數章 運籌章 決勝章 出奇章 權輿章

   製器章 取材章 適宜章 處用章 觀形章 善行章 寧志章 集智章 舉要章

   知幾章 守中章 翫心章 貴和章 待傲章 知人章

 弄丸部紀事

 弄丸部雜錄

藝術典第八百三卷

弄丸部彙考[编辑]

丸經[编辑]

「捶丸」,古戰國之遺策也。粵若稽古,《莊子》之書,昔者楚 莊王偃兵宋都,得市南勇士熊宜僚者,工於丸,士眾 稱之,以當五百人,乘以劍而不動,捶九丸於手,一軍 停戰而觀之,莊王免於敵而霸。降世尚習,蓋聞而知 之,未造其理也。至宋徽宗、金章宗皆愛捶丸,盛以錦 囊,擊以綵棒,碾玉綴頂,飾金緣邊,深求古人之遺製, 「而益致其精也。且夫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不有博奕 者乎?為之猶賢乎?」已而聖人稱之。方今天下隆平,邊 陲寧謐,將帥宴安於櫜弓服矢之際,士卒嬉遊於放 牛歸馬之餘,苟非彈石習閑,何以臨機而制敵?至如 芳春永晝,長夏留陰,秋朗氣清,冬晴雪霽,高颷微動, 纖雲不驚,半酣乍醒,飫飽含餔,於斯,「塊坐鞅掌,其不 肌膚固會而筋骸束焉者,幾希矣。宜乎視土燥濕堅 坌而安基,擇地平峻凹凸以制勝,拽肘運杖,擊杓收 窩,體無低昂,意無急躁,手持欲固,意運欲和,誠足以 收其放心,養其血脈,而怡懌乎神情」者矣。不以勇勝, 不以力爭,斯可以正己而求諸身者也。由是觀之,亦 衛生之微奧,而訓將練兵之一伎也。宜乎君子不器 而與眾樂之。考古今制作之詳,索籌算多少之計,述 為《丸經》二卷,增註簡諒,好事者從而詠歌之,因書以 為敘。

承式章[编辑]

捶丸之制,全式為上,破式次之,違式出之。

捶丸之式,「先習家風,後學體面,折旋中矩,周旋中規,失利不嗔,得雋不逞。若喜怒見面,利口傷人,君子不與也。」

《讓采索窩》:

「讓人先拋毬兒」 ,得采者便索窩。

《忘攛》成「筭。」

「手中無攛」 者,「筭輸一籌。」 無《鷹》《觜》同。

因動為《擊》,

毬兒基上安定,或被風吹動,當稱風落;如不稱風落,或自那動者,亦筭打了。

《對權》不易。

《對定毬棒》,不可換易,或再換及抹去。子者亦筭輸一籌。

乖令背式,罰不可恕。

他人得勝,索著法度,不依隨者,筭輸一籌。毬兒打在窩中,用棒撥出者,輸一籌。

趨時爭利,賞不為加。

自己毬兒在不得埨處,卻那在便利之埨者,不賞而有罰。

「勝負靡常」,《色》斯舉矣。

贏即矜能逞語,輸即發怒便走,或至罵僕嗔朋,拋毬擲棒,此非閑雅君子,真小人耳。《俚語》云:「廢毬棒,磨靴底眼睛飽,肚裡饑,樺皮臉,拖狗皮。輸便怒,贏便喜,吃別人,不回禮。」 此之謂也。

崇古章[编辑]

《靈臺潛虛》,較若畫一。會其至常,精藝無二。

人心隨時更異,謂如窩腳會兒,本自一家,今分兩處窩腳,只使攛棒,能走能飛能收窩,法度更多,人不易學。會兒只打撲棒,能飛不能走,又不能收窩,法度更少,人甚易學。今不曉諸般法度,只說別人是窩腳,殊不知藝到精處,同一理而已,豈有差別?

「先登」者生之徒,後撞者死之計。

先有人二棒打在窩邊,後來人二棒誤撞前毬,不問有畫無畫,先活後死,故意打去撞人者筭輸一籌。

踰埨越縱,從累其主。

「毬兒著身」 者,若在埨上行者死了,毬兒但是伴當在埨上行走者死了,本官毬兒不在埨上著人無傷。

放土安基,隨埨起壘。

「倒棒」 :正棒基中安下墊棒,棒上不放土者,自死一籌。土尖壘起樣子,有添無減。捶者,若將棒於頂上按實,即筭輸一籌。毬上毬飜杖撅兒、皮塔兒、磚角等,不放乾土索窩者,自死一籌。諸雜巧捶皮面打著毬兒者,皆是活毬。若是木分著毬者,謂之「上棒。」

死毬也

《矜能喪善》。

有等人說捶丸時,只是高強打處便贏,未嘗有輸。及到場上,口中說得精細,手拙不能應口,一籌不展,全場輸了。《俚語》云:「高者不說,說者不高」 是也。

方欺苟瞞。

有等人場上引著十餘伴當,將一般顏色毬兒打在死處,卻放一箇在好處做活毬,又去打行處帶踏。「子在死處,踢在活處,俟人眼不見,把他人毬兒踢在死處,小廝每踏在土裡,然後拿死毬。」如此者真可恥也。

《掛窩》住傍,致疑成隙。

凡棒柄,窩上橫過,抹著毬兒,筭掛窩,抹不著筭上毬兒,打在住處傍邊上畫記定教人遠看,不要到根前。本不那動,教人猜疑,遂成嫌隙。

《因人上畫》。

毬兒被人踢動,只教本人上畫,若是自家上畫,死了毬兒。

《正賽詭隨》

今人口巧手拙,但打得詭隨,不得正賽之規度,怎爭勝負?心懵懂,性剛燥,強辯不伏,自害惶恐。《俚語》云:「有智贏,無智輸。」 只此是也。

「覽而記之」,神斯會矣。

熟看此書,自然捶擊得法,眾皆敬服,豈不快哉!

審時章[编辑]

作有時。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飫飽之餘,心無所礙。取擇良友,三三五五,於園林清勝之處,依法捶擊。風雨陰晦,大寒大暑,不與也。

《樂有節》,

議定會數,或五或七,會滿為止。惟在和血脈,養性情,滌煩襟,消飲食而已,勿為荒逸。

有時則事不廢,

「知時為嬉」 ,則不誤事。

有節則志不妨。

「既不荒逸」 ,志不邪矣。

「無時無節」,則事廢而志妨;有時有節,則身安而志逸。

「不得其時」 ,則荒廢政事,傷氣動志。得其時,則心平氣和,志自樂矣。

因地章[编辑]

地形有平者,有凸者,有凹者,有峻者,有仰者,有阻者, 有妨者,有迎者,有裡者,有外者。

諸形絕無曰平,龜背曰凸,中低曰「凹」 ,勢頗曰峻,之上曰「仰」 ,「前隔」 曰「阻」 ,後礙曰「妨」 ,可反曰「迎」 ,左高曰裡,右高曰外。

平者勿失。

《地形平》,則眾皆可及,「我既及家」 ,眾若失,家則敗。

凸者有取。

「形如龜背,難從中行」 ,必觀左右形勢而取用。

凹者有行。

《兩高中低》。可從中行。到家不難。

峻者欲緩。

毬住峻坡窩在坡下,不可力擊,輕緩擊之。

仰者欲及。

「窩在上,毬在下」 ,不到則不能上,必使到窩邊落也。

「阻」者,欲越。

《窩》與毬相隔,必高超可至。

「妨」者,用巧。

後既有礙,難於運棒,當取地形,對棒端正。

迎者勿及。

窩後有牆壁或木石者,不可定至窩邊落,恐迎回無功。

裡者,裡之。

「吾左高窩在右」 ,當反裡之就其勢。

「外」者,外之。

「吾右《高窩》在左」 ,當反外之,就其勢。

立飛者囊。

撲棒,單手盛於革囊也。

行蹲者,籠。

《攛棒》杓棒盛於提藍也。

所稱既備,無不勝矣。

「凡稱心之棒,既全有已,如此者,無有不勝」 之道也。

擇利章[编辑]

土有堅者,有坌者,有燥者,有濕者。

地之形也

堅者損之,

《土硬毬》難止,力大則遠,故減力而擊之。

《坌》者益之,

《土鬆》毬難行,故加力擊之。

燥者濕者,隨形處之。

「觀土燥濕」 ,隨地宜而擊。

「因地之利」,制勝之道也。

得地利之宜,亦取勝之一端也。

定基章[编辑]

基縱不盈尺,橫亦不盈尺。

縱,長也。橫,闊也。皆不滿一尺也。

擇地而處之。

揀好地畫基

直向而畫之。

直對窩也

「瓦礫」則除之。

若有瓦礫草木等物,除畢然後畫基。

「權彎」者利陷。

船樣棒不利,劍脊基偏利,「碟樣基。」

權直者利凸。

棒直不利碟樣基,偏利劍脊基。

作基,不左立。

假如向南擊毬畫基者,不得居西,可居東。

丸。不處「基外。」

《毬》安在《基外》者敗。

《權》不擊基。

畫畢及未畫,「不可基內試棒。」

足不踏基,手不拭基,無易基。

恐利他也

無毀基,

禁惡徒也

後礙家傍不處基。

「後礙損」 棒難運,《窩傍復來》難為。

「不踐家傍」,恐有作也。

窩邊周圍五尺內,不許人行,恐兇惡之徒埇土阻毬作坑,陷毬窩邊,行者同班皆輸。

故動復擇基,兩反不許作。

倘有同班,一毬在左,一毬在右,所住難為,彼同類者,故為「不得已」 而動之。動已復揀好基,如此者將動,毬人來往兩遭,不許擊毬。

此禦奸之術也。

「禁虛詐奸惡」 之法也。

取友章[编辑]

恭必泰。

恭敬者必安詳

浮必亂。

輕浮者必爭亂

《泰》者,善之徒。

君子也

亂者,惡之徒。

小人也

「君子小人」,其爭也不同,其朋也有異。

「君子小人」 ,其志不同,在人識察之也。

《君子之爭》藝高而服眾。

技藝高人自服

「小人之爭」奇詐而謀利,

技藝低以詐取利

是故會朋必以君子而遠小人也。

必進君子退小人

昔楚莊王為《匏居》之臺,宴者、相者、贊者,而皆賢者,《伍 舉》稱之。

稱其能會賢人也

靈王為章華之臺,宴者、相者、贊者,皆非賢者,伍舉諫 之。

諫其不得「賢人」 而所近者,小人也。

捶丸會朋,不可不慎也。

《捶丸》雖為聚娛,憸佞之人不可與同樂也,君子慎之。

正儀章[编辑]

斸場建旗。

毬場上斸成了窩,立彩色旗兒。

合眾同樂。

合聚「捶丸」 之人,相與同樂。

恪慎其儀,各事其事。

各人謹守進退,各去關牌領籌。

奔競躁逸。

爭取籌棒。口逞手

號呶諠譁。

在場鬧噪叫囂

比於「敗群」,不可與也。

「如此之人,不循規矩,是如敗群攪眾」 ,即逐去之。

有斐君子,其儀不忒。

如有文質君子,依守規式,自有容儀,不至差失。

《安如》:《閑如》。

容止安詳

「《夭》如申如」,周旋閑雅。

「轉旋動作,夭夭申申」 如也。

不勞神於極,以暢四肢。

不太任力。至於疲乏。但要得四體血脈和暢而已。

非「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耶?」

所以怡悅性情,使自娛樂也。

置序章[编辑]

《初擊》者,擇基而安。

頭棒安基

其次隨處而作。

《二棒》隨毬住處便擊,「不許安基安則敗。」

其次擇基謂之《強》。

《二棒安基》者,強梁之徒也。

初擊不容,謂之「阻。」

「《頭棒》不許人《安基》」 者,是阻人能也。

《強阻》者,「君子惡之,小人作之。」

《強阻之輩》,「君子不悅,小人為能。」

基既處己,總投於地,以次行列,取而安之。

取毬安於基內也

遠者先,近者後。左者先,右者後。

離窩遠者,先擊。若頭棒者,左邊先擊。

所以置先後之序也。

此乃「定先後」 之法也。

試藝章[编辑]

權。

權者,所持之棒也。故以棒為操之權。

「有立」者,

《攛》當立而運,十數為全副,八數為中副,其次為小副。飛者、立者,次及十棒,不可改製。行者不可使飛,飛者不可使行。撲棒單手者,當立運者也。

蹲者。

今人曰「減膝」 是也。杓棒鷹嘴當蹲。

行者。

攛棒是也

飛者。

撲棒單手杓棒是也

遠者立,近者蹲。

隨宜用力也

無阻則行,有阻則飛。

隨宜用棒

行者不蹲。

攛棒不減膝

飛者隨宜。

《撲棒》單手當立,杓棒鷹嘴當蹲。

有阻不定行,無阻不定飛。有阻多飛,無阻多行。

隨宜斟酌,用棒務在取中。

返此則迷。

若執定一端,取中難矣。

是以持欲固。

緊持棒也

運欲和,

使力得中

無低昂。

不起身疾也

無《空權》。

二手皆當有棒也

「心手相對」,古之法也。

運棒時手對心

記止章[编辑]

丸至之所。

毬所住處也

當以杖畫。

記其止也

勿前勿後。勿左勿遠。

恐彼有所利也

唯畫於右,可去寸許,長亦相比。

定法也

凡動於我,

或毬撞、或衣動、或足動、或手動、或棒動、或他物動毬也。

《令安》畫首。

「令彼動我《毬》」 者,代我安於初所畫之前頭。

勿遠勿後。

恐彼得利

彼乃為敗。

彼既動我毬,彼毬已擊則不用,未擊則不許擊也。

「我若無畫,彼雖為敗」,「吾亦任去,不可復位。」

若我初無畫,彼動我毬,則任我毬之所往,不可取回,復安本處,彼雖為輸,恐我亦不得其利故也。

相去分釐。

兩毬相離也

及有妨阻。

今人謂之。

「無復動移。」

兩毬相並。及有。「子俱不可動」,若動者,為輸,

中身為敗,復從我擊。

「我毬著他人身者,他人為敗,取我之毬」 ,再復擊之,不擊亦從我心。

制財章[编辑]

富不出微財。

富厚者不吝賽

貧不出重貨。

貧薄者不倍償

《富出微財》則恥,貧出重貨則竭。

量力而為之可也

智者有方財不絕,

捶擊有法,故得常勝,所以財不盡也。

愚者無方將恐竭。

「捶擊無法,所以常負」 ,財不足用也。

不絕者,「必勝之基。」

財不絕則心安故勝

「《將》竭」者必敗之道。

「財將盡,心不安,愈怯愈輸」 也。

衍數章[编辑]

十數、九數為大會,八數、七數為中會,六數、五數為小 會,四數、三數為「《一朋》,二人」為單對。十數、八數、六數,可 分不分從之。九數、七數、五數、四數、三數皆不分。

《雙數》可分,單數不可分四數;雖雙數少,亦不可分也。

《分》者,相朋也。

朋者班也

《不分》者,各逞其能也。《相朋》者,一朋勝多為贏。

倘五人為一班,於一班中多勝一人者,是「贏」 ,相等曰「平。」

《各逞》者,他不勝而我勝為贏;

初棒贏二棒、二棒贏三棒、三棒贏四棒是也。

於三會中。

大會,中會、「小會。」

俱勝一敗免一敗者。

俱上,「獨《一不上》」 ,免《一不上》者。

一朋一敗,勿免其取。

三四人擊丸,獨一不上,不可不取,其物數少故也。

一日不三會。

「一日不賭三會」 ,惜物故也。

有遺不為輸。

二「十籌為滿」 ,倘贏得十九籌,是遺一籌,若遺一籌,利物不可得矣。

昨所得,今不用,義也。

昨日勝得十九籌,唯一籌未得,今日不可理。昨日所勝十九籌,乃義聚之道也。

運籌章[编辑]

大籌二十,中籌十五,小籌一十。

此謂「分班」 時三會也。

初勝三,次勝二,後勝一。

牌數

初勝次,《次勝後》,後勝四。

初贏二,二贏三,三贏四,

四者不可用也。

不可打第四棒

最上多初,其中多次,其下多後;

上中下之能也

復有爭先,滿三竭「五」,

每人五牌,三番勝,方得一牌。如此五番,他牌盡

《勝》得一,

所謂「初棒」 、二棒、三棒都同,止得一牌。

無再爭。

一人上窩餘皆不用

《上者不偏能》,

「飛行遠近不偏」 ,能一種也。

中者亞之。

比上者稍低,亦不偏能也。

下者阻其偏,不可行矣。

下等者若不隨意,則必窘矣。

是故必擅可也。

欲專此事必精此藝

決勝章[编辑]

「眾」為已敗之形。

已敗之形者:「失棒換棒,著身著毬,懸空挂窩,磚上閣毬,淤持基,拿死毬踏。」子放。子那毬踢人,毬兒換死,毬基中摸,子上棒,毬兒自上畫數,次安毬基中試棒基外安毬畫基不於左埨上行,

吾為決勝之妙。

得之於心,應之於手,志過於人,是為「決勝。」

人皆見我所以《中》之能,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能

機深識廣人難度也

《妙》之妙者也。風墜而中。不可為勝。若不隔埨。可准初 中。

「風吹上窩」 者,別人已安毬在基內,則不筭初棒;未曾安毬在基者,筭初棒。

抑亦乘機決勝之妙也。

此在己之能慮,勝而後會,亦兵家之成筭也。

出奇章[编辑]

致於死地則無生,致於生地則無怯。死而復生,生而 復死,謂之「出奇。」

心手相應故也

「君子無所怯,小人有所懼。」無怯者坦然,有懼者戚若。 坦則多勝,戚則多敗。多勝者神舒而氣和,多敗者色 厲而內荏。

人心有所主,則無懼無怯,量勝而擊之,故無敗衂。心無所主,則妄動而失利。將之用兵亦然。

智者察之,迫而勝之。

彼既怯,可急乘機而勝之。

若隕大石於高山矣。

「彼既怯而敗,我既陵而勝,則我之勢,如高山推石,不可阻矣。」 良將以之。

權輿章[编辑]

權,輿,始計也。造衡自權始,造車自輿始。丸准輪,輪量 權,權量身。

毬欲量棒大小,棒欲量身長短。相稱則利,相欺則不利矣。

「琢磨之失」,雖能亦敗。

造棒刮棒,失其法度,雖善擊者,亦不能以巧勝彼矣。

「突」者,寬薄。「遙」者窄厚。

「突」 者,激起也,而欲皮面寬,木分薄。「遙」 者,擊遠也。凡撲棒、攛棒、單手杓棒,欲令致遠,必須皮面窄,木分厚,若違此式,則不相應矣。

《偏歆》為乖。

棒頭不可拽,手不可脫手。

端為中。

棒頭中為妙

《不預磨削》。

「不預磨削」 ,恐翹壞矣。

不毀心脊。

勿將棒中心刮陷,及將脊刮低也。

先刃次脊,後平其心。

最後刮心也

贅木為丸,乃堅乃久。

「贅木」 者,癭木也。堅牢,故可久而不壞。

《無竇》為劣,輕重欲稱。

無眼者不可用,太重則遲,太輕則飄。

工從主料以理。

「工」 者,匠也。造棒必從擊毬,主人心之所好。凡治料諸棒,必當依此理也。

「善勝」者,不恃力,唯恃地。

知地形為上

製器章[编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夫欲精善其藝,必須得好利器,謂如「擊得毬好」 ,亦須得好棒。

器利藝精,心手相應,臨事發機,無不中也。

又有《好棒丸經》之妙,悟之於心,捶擊之法,熟之於手,百發百中。今有新舊權製,具錄於左:

「正棒頭打八面    」 ,倒棒斜插花。

「臥棒斜插花     」 ,攛棒斜插花。

《皮塔斜插花     》。《燕尾斜插花》。

倒棒飜捲簾     底板基兒,胲裡基兒      ,兩肩基兒,

山口四面基兒    ,山口四面打皮塔,山口打棒尾     ,背身打土兒。

「背身《打飜杖     》。」 背身彈棒,背身正棒      ,背身撲棒。

竹撅兒打四邊    ,《皮塔》打八面。

《近雙彈棒      》。遠雙彈棒。

《三根》彈棒      。《疊柄》彈棒。

「三撅」 三毬,彈棒    雙撅雙毬倒棒打攛井裡拔       正棒頭飜撅兒,棒尾皮塔      棒尾打四邊。

《棒上安偏棒     》,棒上安正棒。

棍兒颭棒      ,前撅飜過後,後撅掀過前     ,棍子飜撅兒,杓兒⺮惆遄。已上《新法》。

《土尖》。}}

「磚」 ,《角        毬》,《上毬》。

「飜杖        」 《直杖》,《紐杖        》靴尖。

鴈點頭       ,《泥撅兒》,

《泥蝦䗫       》正棒頭,倒棒頭       ,土尖棒尾。

《颭棒        》。《積棒》。

《打燕》尾       遠近小上兒。已上古法。

取材章[编辑]

取材之方,不可不察。

夫欲造棒,採取材料,不可不知其法。

秋冬取木,用其堅也。

秋冬木值津氣在內,所以堅牢,故可取也。

「《筋膠》以牛」,用其固也。

牛筋、牛膠,性最堅固,其他不及也。

竹取勁幹,用其剛也。

《南方大竹》,剛勁厚實,故可為柄。

「樸斲以時用」其柔也。

春夏天氣溫暖,筋膠相和,可以造棒也。

適宜章[编辑]

遠近隨宜。

「或遠或近」 ,隨人便益。

各安其能。

隨各人所能,用棒索窩。

遠無百步之遙。

雖遠勿出百步之外

近必盈丈之外。

「一丈之內太近」 ,故必一丈之外以及數丈之類也。

遠多則疲。

運力多故疲

近多則弱。

不能致遠故弱

遠者難從,近者易行。

致遠者少致近者多

有力者利遠,無力者利近。

強弱不同

遠者拙,

麤也

近者巧,

細也

百步之遙不可再。

太遠不可兩遭

《半百之遙》不可數。

五六十步不可頻數

各適其宜而已矣。

「遠近適其宜」 而已矣。

處用章[编辑]

「熟地」必革。

謂「熟窩不再擊,每日須當改革。」

毋教以利。

不許指與人地形埨道便利處,教者筭輸。

阻利勿許。

不許放。子及埇土,腳躧陷地,如此者筭輸

假權勿從。

不許借棒與他人使

錯丸。棄之。

錯擊他人毬者筭輸

為妨出之。

或前或後,或左或右,影他人使棒如此者出之。

陰結為奸。

謂二人平日相親愛,或分班時分開,而於自班中故,不肯用意,以致失利。如此乃謂暗中與人相結,是為「朋奸。」 如此者勿使分開。若彼二人自欲分開,而復如此者,名曰「打劫」 ,不可以入會矣。

非擊為敗,

挑撥推砍兜,削刮𦥝,掃碾,如此者皆《筭輸》。

代施倍罰。

替他人擊者,筭輸二埨。

馭眾處用之道也。

亦《兵家》「鞠旅用卒」 之義也。

觀形章[编辑]

擊不他視,專睹其丸。他視傷權,專睹必利。

夫擊毬時,眼勿看窩而下棒,專觀於毬,必得其利。

《權從心》,

棒隨心轉

《心》從形,

心從地勢

從《心》先形,

欲從心所作,必先觀其地形。

從形必中,

隨地形者必上窩

從形者勝,從力者敗。

隨地形者勝,恃自力者敗。

「從力雖勝」,謂之「僥倖

偶然得也

善行章[编辑]

《行止》者,嫌愛之端。

「《行止》善」 則可敬;不善,則可鄙厭。

《言語》者,榮辱之階。

言不可妄誕,妄誕則辱,不妄則榮。

訥於言,敏於行,正己踐言,是為善行。

「慎言語,謹行止」 ,先行其言,斯為善矣。

言行有常,君子貴之。

「《言顧行》,行顧言」 ,成德之人也。

寧志章[编辑]

心之所之,定而處之,勿徇於己。

心所定向無循己私

赧莫赧於《易》。

《易》者:將本色毬兒相換,及毬兒在不好處換在好處。

《恥》莫恥於《復》,

《復》者,初擊不利,欲再擊也。

「《既易》既復」,同朋盡敗。

若易毬,若重擊,非但本人為輸,同班盡皆作輸,雖得勝亦不為勝。

懸有三:曰高、曰平、曰低。不可用也。

高者,仰也。平者,立也。低者,盈寸而下空也。懸毬於此三者,皆不可用。

集智章[编辑]

善巧者不以力。

不恃力也

善爭者《不以奇》,

「《善爭》者君子之爭」 ,君子不作奇怪也。

「善巧左右逢其源」,善爭者嘿嘿而取勝。

藝高不言而勝也

奇怪索隱謂之「侮」,平易無頗謂之「德。」

「《平易》可為法」 ,奇怪不可學。

《奇怪》者,人所未睹也,《平易》者,眾所共知也。《奇怪》數出, 君子疾之,小人翫之。

《奇怪》者,小人之所以爭能也;《平易》者,君子之所以存心也。

舉要章[编辑]

眾集紜紜,吾將傍通。

若眾毬聚在窩邊,吾取地勢傍通行之。「傍通」 者,借埨也。

「鼎足難通」,勇者必勝。

謂三人毬在我前,一毬正對,兩毬在正對之左右,吾欲左則左有阻;吾欲右則右有阻;欲正則正有阻。是以直至窩中必勝,勇者不怯也。

「有強力」之中,有勢末之巧。

難至之所用力多,復有不須用力,但稍擊可隨形上窩者。

有不虞之中。

偶然中也

有「《求》中」之蹶。

用詐求中反成敗蹶

故先度為上。

「先看地勢土性」 ,度其遠近,避其妨阻也。

先度後動,百發百中;先動後度,百發百蹶。

不可僥倖求中,不度而中,謂之偶然。

故曰:「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分毫不可苟且

此《決勝》之要,智者所守也。

有智之人,必須熟覽此書。

知幾章[编辑]

《先人者制人》。

捶擊熟閑,心有定向,必能制人。

後人者制於人。

捶擊不熟,臨時發幾,志先怯弱,必為人所制也。

《制人》者,人皆仰之。

心手相應,發無不中,人必稱善。

「《制於人》者」,人皆卑之,

「多死少活。」 人皆笑之。

「人仰之」,三軍之帥也。

「眾心服而歸之。」 將之用兵,亦由是也。

「人卑之」,匹夫之諒也。

眾所不與難力爭矣

《幾》者,動之由,事之微。

《幾》者,人心念發動之初,善惡從此而分,榮辱存焉。

勝負之先見者也。

勝負皆萌於此

「知幾知微」,君子哉。

「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惟君子能之。

守中章[编辑]

擊高當踰,致遠當臻

「過樹」 過牆,必當高超;而過擊遠者,必過所限。

「不踰不臻」,為敗之名。

「不能過」 ,不能制為敗。

所操從人。

所操之棒各從人心

所主「從勝。」

索窩從贏者

《操》不從人,主不從勝,君子不為也。

《君子之人》,不作此也。

翫心章[编辑]

斯術無方,制心為上。

收其放心也

《心體》既明,翫心為上。

自己心體已明,必觀他人之心如何。

《翫心》者,觀其形,聽其聲,有怯於心,必顯諸形。「顯諸形」 者,我得迫而勝之。

睹形乘勝

怯者無復。

怯而輸者必難復勝

「既無以復」,我可縱橫。

縱橫者自在乘勝

「縱之橫之」,彼心愈驚,彼驚我寧,《必勝》之徵。

彼既惶懼,我心既安,《必勝》之道也。

初勝勿驕,驕而必失。

初既勝,當自慎,毋為驕,驕必敗。

慎終如始,乃可無敵。

貴和章[编辑]

君子無所爭。

正己而不求於人

和而不同,

「《捶丸》處雖若平等相近」 ,而尊卑之序,不可紊亂。

《奴顏》,巧言佞也。

就場論是談非,稱長道短,巧佞之人,不可近也。

正慮隨情和也。

但思捶擊之法,自為娛樂,無有爭心。

和而不同,君子貴之。

「貴賤有等」 ,不相夷躐,「成德」 者,貴重之。

「便佞取贏」,君子不貴也。

便僻巧佞,務取勝於人者,君子不與也。

待傲章[编辑]

以多待一曰「傲。」

「眾待其來」 ,其人慢,期不至傲也。

眾不悅,一曰「孤。」

所作不可人意,自逞其能,孤也。

輕恌曰「賤。」

行止輕薄,故曰「賤人。」

取惡曰「凶。」

所為侵犯於人,人疾惡之,故曰「凶人。」

跛足目盲,傴僂耳聾,不可與也。

殘疾者不與嬉樂

便佞之徒,不足道也。

諂曲之人不足與言

是故「貴賤不相效」,

賤者不敢效貴效,則干犯在上之人而取敗矣。

同類必相求。

《朋友》之交,可以相效。

多勝無矜色,數敗無恚容,君子也。

「多勝不誇,數敗無怒」 ,君子也。

知人章[编辑]

《觀志》知人。

觀其意趣,可知人之善惡。

《觀心知己》。

「內觀此心」 ,則己之言行亦可自知也。

心欲寧。

心要靜定

志欲逸。

志欲寧適

氣欲平,

氣要溫和

《體欲安》。

體要安舒

貌欲恭,

容止端莊

《言欲訥》。

語言簡當

有諸中,必形諸外。

由乎中而應乎外

勝負決矣。

《捶丸》《勝負》已定。

正賽行矣。

賭賽已畢

體不安。

觀其手足失措

貌不恭,

容止急躁

作「於意。」

意思嗔恚

見於色。

顏色慍怒

形於言,

出言不讓

小人也。

此等可見其為小人也

心平氣和,不形於色,不作於意,君子也。

勝負不動於心,容止自若,成德人也。

弄丸部紀事[编辑]

《莊子·達生篇》: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僂者承蜩,猶 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 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 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

《徐無鬼篇》,「市南宜僚弄丸,而兩家之難解。」市南宜 僚善弄丸鈴,常八箇在空中,一箇在手。楚與宋戰,宜 僚披胸受刃,於軍前弄丸鈴,一軍停戰,遂勝之。 《西京雜記》:「京兆有古生者,學弄矢搖丸、摴蒱之術,為 都掾吏。」

《珍珠船》有術士於腕間出彈子二丸,皆五色。叱令變, 即化雙燕飛騰,名「燕奴。」又令變,即化二小劍交擊,須 臾,復為丸入腕中。

弄丸部雜錄[编辑]

漢李尤《平樂觀賦》:「飛丸跳劍,沸渭回擾。」

《魏志劉曄傳》曄少子陶。注曰:「陶有大辯,意凌青雲,嘗 謂傅元曰:『智者圖國,天下,群愚如弄一丸於掌中』。」 晉傅元《正都賦》:「跳丸擲戟,飛劍舞輪。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