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41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四百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四百十一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四百十二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四百十一卷目錄

 醫部彙考三百九十一

  婦人產後門二

  張從政儒門事親產後忌用溫熱之劑 產後脹悶不宜用備急丸 臍腹

  腰痛 心風 產後熱

  李杲十書誤用寒涼之藥論 浮腫

  朱震亨心法總論

  平治會粹總論

  格致餘論胞損淋瀝論

  局方發揮初產禁服黑神散五積散論

  戴思恭證治要訣皮膚作痒 發熱 腹痛 面黑發喘 大便祕結 發

  熱迷悶 惡露不盡 彌月傷食

  樓英醫學綱目大便祕 虛腫 惡露不下 汗出不識人 瘧疾 發熱

  發熱頭痛身疼 續命湯大豆紫湯舉鄉古拜散三方論 中風 痙病 遺尿 喘

  虞摶醫學正傳禁用芍藥湯 胞衣不下

  王綸明醫雜著發熱

  李梴醫學入門消瘀血論 血運 心腹痛 心痛 小腹痛 臍下痛 寒

  熱 蓐勞 吐瀉腹痛或脹 霍亂 痿弱 煩渴 自汗 不語 怔忡 淋 浮腫 痢

  疾 欬嗽 口鼻黑鼻衄 陰門突出 生腸不收 尋常外感 傷寒 雜病治法 調理

  乳母法

  薛己醫按發痓 寒熱 瀉痢 薏苡仁方論 脫肛 雜證 虛煩發熱 血渴

  王肯堂證治準繩調理法 虛煩 乍熱乍寒辨 腳氣用小續命湯論

  大便祕澀 發痙 遺尿 兒枕與腹痛不同 目病

  張介賓景岳全書產後當大補氣血論 論三禁 腹痛 發熱 喘促

  惡露 發痙 胞衣不出 血運

  陳士鐸石室祕籙產後宜補論 血運 感受風寒 感中風邪皆作末治

   中暑 水腫 痢疾 發黃 受濕陰腫小便不通 喘促 大汗煩渴 吐蚘 吐膿血

  發斑

藝術典第四百十一卷

醫部彙考三百九十一[编辑]

婦人產後門二[编辑]

《元張從政儒門事親》
[编辑]

產後忌用溫熱之劑[编辑]

婦人產餘之疾,皆是敗血惡物,發作寒熱,臍腹撮痛, 乳湩枯涸,食飲稍減。醫者不察,便謂「產後血出數斗, 氣血俱虛」,便用溫熱之劑,養血補虛,止作寒治,舉世 皆然。豈知婦人之孕,如天地之孕物也。物以陰陽和 合而後生,人亦以陰陽和合而後孕。偏陰偏陽,豈有 孕乎?此與禾黍瓜果之屬何異哉?若水旱不時,則華 「之與實,俱痿落矣。」此又與孕而不育者,復何異哉?七 月立秋後十八日,寸草不結者,以天乍寒故也。今婦 人姙娠,終十月無難而生,反謂之寒,何不察其理之 甚也?竊譬之治磚者,炎火在下,以水沃其窑之巔,遂 成磚矣。磚既出窑,窑頓寒耶?世俗競傳黑神散之屬, 治產後一十八證,非徒不愈,而經脈涸閉,前後淋閟, 嘔吐嗽痰,凡百熱證生矣。若此誤死者,不可計之曷 若四物湯與涼膈散,停對,大作湯劑下之,利數行,惡 物俱盡,後服淡甘之劑自愈矣。

大產之後,心火未降,腎水未升,如「黑神散補之,輕則 危,甚則死。」

產後脹悶不宜用備急丸[编辑]

《備急丸》以巴豆、乾薑、大黃三味,蜜和丸之,亦是下藥。 然止可施於辛苦勞力,食貧粗辣之輩,或心腹脹滿, 脅肋刺痛,暴痛不住,服五七丸或十丸,瀉五七行以 救急。若產後脹悶,用之下膈,不死則危。

臍腹腰痛[编辑]

婦人大產後,或臍腹腰痛,乃敗血惡物之致然也。醫 者便作虛冷,以燥熱藥治之,誤已久矣。《難經》曰:「諸痛 為實。」實者熱也。可用導水丸、禹功散瀉三五行,然後 以玉燭散和血通經,降火益水之藥治之。切不可便 服黑神散燥熱之藥,當同半產治之。

心風[编辑]

婦人產後心風者,不可便作風治之,宜調胃承氣湯 二兩,加當歸半兩細剉,用水三四盞同煎,去滓,分作 二服,大下三五行則愈矣。如未愈,以三聖散吐之。蓋 風狂便屬陽。

產後熱[编辑]

婦人產後一二日,身漸熱,口作乾,可用新汲水調玉 燭散,或水調甘露散亦妙。勿作虛寒治之。

婦人產後一二日,潮熱口乾,可用新汲水調玉露散, 或冰水調服之亦可。或服小柴胡湯加當歸,及柴胡 飲子亦可。慎不可作虛寒治之。

==
《李杲十書》
==

誤用寒涼之藥論[编辑]

婦人分娩,及半產漏下,昏冒不省,瞑目無所知覺,蓋 因血暴亡,有形血去,則心神無所養。心與包絡者,君 火相火也,得血則安,亡血則危。火上熾,故令人昏冐。 火勝其肺,瞑目不省人事,是陰血暴去,不能鎮撫也。 血已虧損,往往用滑石、甘草、石膏之類,乃辛甘大寒 之藥,能瀉氣中之熱,是血虧瀉氣,乃陰虧瀉陽,使二 者俱傷,反為不足。虛勞之病,昏迷不省者,上焦心肺 之熱也。此無形之熱,用寒涼之藥,驅令下行,豈不知 上焦之病,悉屬於表,乃陰證也,汗之則愈。今反下之, 幸而不死,暴虧氣血,生豈能久?又不知《內經》有說:「病 氣不足,宜補不宜瀉」,但瞑目之病,悉屬於陰,宜汗不 宜下。又不知傷寒鬱冒,得汗則愈,是禁用寒涼藥也。 分娩半產,本氣不病,是暴去其血,亡血補血,又何疑 焉?補其血則神昌,常時血下降亡,今當補而升舉之, 心得血而養,神不昏矣。血若暴下,是秋冬之令大旺, 今舉而升之,以助其陽,則目張神不昏迷矣。今立「全 生活血湯」,補血養血,生血益陽,以補手足厥陰之不 足。

浮腫[编辑]

產後浮腫,宜「中滿分消丸」、四物湯吞之。

《朱震亨心法》
[编辑]

總論[编辑]

產後無得令虛,當大補氣血為先。雖有雜證,以末治 之。一切病多是血虛,皆不可發表。

產後不可用芍藥,以其酸寒伐生發之氣故也。 產後血運,因虛火載血上行,漸漸運來,方用鹿角燒 灰出火毒,研極細末,好酒同童便灌下,一呷即醒,行 血極快。

產後中風,切不可作風治,必大補氣血為主,然後治 痰,當以左右手之脈,分其氣血多少而治。

產後中風,口眼喎斜,切不可服「小續命湯。」

產後水腫,必用大補氣血為主,少佐蒼朮、茯苓,使水 自利。

產後水腫,大劑白朮補脾。若壅滿,用半夏、陳皮、香附 監之。

產後大發熱,必用乾薑,輕者用茯苓,淡滲其熱。一應 苦寒并發表之藥,皆不可用。

產後發熱惡寒,皆屬血虛。

產後發熱,乳汁不通,及膨脹者,無子當消,用麥糵二 兩,炒研細末,清湯調下,作四服。有子者,用木通、通草、 豬蹄煎服。

凡產後有病,先固正氣。

前條云:「產後大熱,必用乾薑。」或曰:「用薑者何也?」曰:此 熱非有餘之熱,乃陰虛生內熱耳,故以補陰藥大劑 服之。且乾薑能入肺和肺氣,入肝分,引血藥生血。然 不可獨用,必與補陰藥同用,此造化自然之妙,非天 下之至神,孰能與於此乎。

產後泄瀉,惡露不行,此餘血滲入大腸為瀉。洞泄不 禁,下青白黑色:用荊芥大者四五穗,於盞內燒灰,不 得犯油火,入麝香研湯調下。此藥雖微,能治大病,方 名「的奇散。」

婦人產後,浮腫,小便少,口渴惡寒無力,脈皆沉,此體 虛而有濕熱之積,必上焦滿悶,宜補中導水行氣可 也。

《平治會萃》
[编辑]

總論[编辑]

產後當清熱補血氣。

產後纔見身熱,便不可發表。發熱惡寒,皆是氣血虛。 左手脈不足,補血藥多於補氣藥。「右手脈不足,補氣 藥多於補血藥。」

惡寒發熱腹痛者。當去惡血。腹滿者不是。腹痛者是。

《格致餘論》
[编辑]

胞損淋瀝論[编辑]

常見尿胞,因收生者不謹,以致破損,而得淋瀝病,遂 為廢疾。一日,有徐姓婦壯年得此,因思肌肉破傷,屬 在外者,且可補完,胞雖在腹,恐亦可治。遂診其脈虛 甚,曰:「難產之由,多是氣虛。難產之後,血氣尤虛,試與 峻補。」因以參、朮為君,芎、歸為臣,桃仁、陳皮、黃芪、茯苓 為佐,而煎以豬羊胞湯,極饑時飲之。其劑率用一兩, 至一月而安。蓋是氣血驟長,其胞自完,恐稍遲緩,亦 難成功。

《局方發揮》
[编辑]

初產禁服黑神散五積散論[编辑]

或曰:「初產之婦,好血已虧,瘀血尚留,黑神散非要藥 歟?」余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理之常也。初產之婦,好 血未必虧,污血未必積,臟腑未必寒,何以藥為?飲食 起居,勤加調護,何病之有?誠有污血,體怯而寒,與之 數貼,亦自簡便。或有他病,當求病起何因,病在何經, 氣病治氣,血病治血,寒者溫之,熱者清之,凝者行之」, 虛者補之,血多者止之。何用妄製藥方,致令無病生病?彼「黑神散」者,用乾薑、當歸之溫熱,黑豆之甘熟,地 黃之微寒,以補血之虛;佐以炒蒲黃之苦,以防出血 之多;芍藥之酸寒,有收有散,以為四藥之助;官桂之 大辛熱,以行滯氣,推凝血,和以甘草之緩。其為取用, 似乎精密,然驅逐與補益,似難同方施治。設有性急 者,形瘦者,本有怒火者,夏月坐蓐者,時屬火令,薑桂 皆為禁藥,《論語》未達之戒,不知誰執其咎。至於將護 之法,尤為悖理。肉汁發陰經之火,易成內傷之病,先 哲具有訓戒。胡為以羊雞濃汁作糜,而又常服當歸 丸、當歸建中湯、四順理中丸,雖是滋補,悉犯桂附乾 薑僭熱之劑,臟腑無寒,何處消受?若夫兒之初生,母 腹頓寬,便啖雞子,且喫火鹽。不思雞子難化,火鹽發 熱,展轉為病。醫者不識,每指他證,率爾用藥,寧不悮 人?余每見產婦之無疾者,必教以「卻去黑神散」,與夫 雞子、火鹽諸般肉食,且與白粥將理,間以些少石首 煮令甘淡食之,至半月以後,方與少肉。若雞子亦 須劃開淡煮,大能養胃卻疾。彼富貴之家,驕恣之婦, 卒有白帶、頭風、氣痛、膈滿、痰逆、口乾、經水不調、髮脫 體熱,皆是陽勝陰虛之病。天生血氣,本自和平,曰勝 曰虛,又焉知非此等謬,妄啟之耶。

若五積散之治產後餘血作痛,以蒼朮為君,麻黃為 臣,厚朴、枳殼為佐,雖有芍藥、當歸之補血,僅及蒼朮 三分之一。且其方中言婦人血氣不調,心腹撮痛,閉 而不行,並宜服之。何不思產後之婦,有何寒耶?血氣 未充,似難發汗,借曰推陳致新,藥性溫和,豈可妄用 麻黃之散,附以蒼朮、枳殼,虛而又虛,禍不旋踵,率爾 用藥。不思之甚。

《明戴思恭證治要訣》
[编辑]

皮膚作癢[编辑]

婦人或通身癢,或頭面癢,如蟲行皮中,緣月水來時, 為風所吹,不然則是產蓐中食動風物致之,宜四物 湯調消風散。

發熱[编辑]

產後諸病,有作寒作熱,而亦有獨熱。然獨熱亦有三: 「惡血未下者,腹痛而發熱;感外邪者,必有頭痛惡風 而發熱」;惟血虛者,但發熱而無餘證,名曰蓐勞,宜同 血虛證用藥。

腹痛[编辑]

產後腹疼,惡血不止,諸藥不效,宜芎歸湯加五味、靈 脂、延胡索煎。

面黑發喘[编辑]

產後血入肺,面黑發喘,宜參蘇飲。

大便祕結[编辑]

產後去血,大便不潤而祕,宜橘杏圓、麻仁圓,因失血 祕結者皆可用。

發熱迷悶[编辑]

產後發熱迷悶,俗謂之「發熱。」血溫熱,水調獨行散一 錢,或豆淋酒太熱,用童便調尤宜。若剉散便煎亦得。

惡露不盡[编辑]

婦人懷子,服固胎藥太多,或正產,或半產,胎雖下而 惡血不即去,或經二三月而惡露猶滴,此非敗血之 比,正緣向來有固經藥在內,致血滯而不化。藥宜順 血通氣,不宜畜血閉氣。

彌月傷食[编辑]

彌月俗名「滿肚。」多有恣意食物。致傷食發熱。有類傷 寒食復之證。宜先用紅圓子一二服。卻進小柴胡湯。 此論蓋有所本。

《樓英醫學綱目》
[编辑]

大便祕[编辑]

婦人產後,有三種疾,鬱冐則多汗,汗多則大便祕,故 難於用藥,惟麻子粥最為穩當。

虛腫[编辑]

「產後虛腫喘促,利小便則愈,奪魂散」主之。

惡露不下[编辑]

產後惡露方行,忽然漸少,斷絕不來,腹中重痛,此由 血滯,宜桃仁湯。如有大痛處,必作癰疽,當以癰疽法 治之。

汗出不識人[编辑]

「產後忽冒悶汗出,不識人者」,暴虛故也。

瘧疾[编辑]

產後瘧疾,多由污血挾寒熱而作,大法「宜柴胡四物 湯」調之。熱多者,宜服草果飲子。寒多者,宜服生熟飲 子。

發熱[编辑]

產後發熱,多屬虛寒,惟乾薑加入補藥中,神效,此丹 溪妙法也。

發熱頭痛身疼[编辑]

凡產後發熱,頭痛身疼,不可便作感冐治之。此等多 是血虛或敗血作梗,宜以平和之劑與服必效。如「玉 露散」,或四物加北柴胡等分煎服。若便以小柴胡湯 及竹葉石膏之類,竟不救者多矣

續命湯大豆紫湯舉鄉古拜散三方論[编辑]

續命湯、大豆紫湯,《舉鄉古拜散》,太陽厥陰藥也。邪實 脈浮弦有力者固宜,但產後血氣太虛之人,不宜輕 發其表,但用防風當歸散治之為妙。

中風[编辑]

產後中風,用續命湯及羌活發散之藥,必詳氣血,以 四物、四君子相與各半,停對分兩服之可也。

痙病[编辑]

凡產後痙病,皆因虛遇風挾痰而作,宜服人參、竹瀝 之類。

遺尿[编辑]

婦人產後尿不禁,面微浮,略發熱於午後,此膀胱為 坐婆所傷。宜用:黃芪當歸芍藥各一錢半白朮一錢 人參陳皮五分甘草炙二分煎熟飲之。

[编辑]

婦人產後喘極危,多死也。

《虞摶醫學正傳》
[编辑]

禁用芍藥論[编辑]

或問「婦人產後諸疾,古方多用四物湯加減調治,我 丹溪先生獨謂芍藥酸寒,能伐發生之氣,禁而不用, 何歟?」曰:新產之婦,血氣俱虛之甚,如天地不交之否, 有降無升,但存秋冬肅殺之令,而春夏生發之氣未 復,故產後諸證,多不利乎寒涼之藥,大宜溫熱之劑, 以助其資始資生之化源也。蓋先哲制四物湯方,以 川芎、當歸之溫,佐以芍藥、地黃之寒,是以寒溫適中, 為婦人諸疾之妙劑也。若或用於產後,必取白芍藥 以酒重複製炒,去其酸寒之毒,但存生血活血之能, 胡為其不可也?後人傳寫既久,脫去製炒註文,丹溪 慮夫俗醫鹵莽,不製而用之,特舉其為害之由以戒 之耳。若能依法製為用,何害之有哉。

胞衣不下[编辑]

胞衣不下。大為可懼。宜多方用藥逐下。甚不可令粗 率之婦摘取。嘗見有破尿胞。致終身之害者。有取 下肝葉。而產母隨時殞命者。可不謹歟。

《王綸明醫雜著》
[编辑]

發熱[编辑]

凡婦人產後陰血虛,陽無所依而浮散於外,故多發 熱。治法用四物湯補陰血,而以炙乾薑之苦溫從治, 收其浮散,使歸依於陰。然產後脾胃虛,多有過於飲 食傷滯而發熱者,誤作血虛,則不效矣。但遇產後發 熱,若胸膈飽悶,噯氣惡食泄瀉等證,只作傷食治之。 若發熱而飲食自調者,方用補血正法。

新產陰血暴傷,陽無所附而外熱,宜用四物、炮薑,補陰以配陽。若因誤服寒涼剋伐之劑而外熱,此為寒氣隔陽於外,宜用四君子加薑桂,如不應,急加附子。若或肌膚發熱,面目赤色,煩渴引飲,此血脫發躁,宜用當歸補血湯。若胸膈飽悶,噯腐惡食,或吞酸吐瀉發熱,此為飲食停滯,宜用四君子加厚朴、山樝。若胸膈滿悶,食少發熱,或食而難化,此為脾氣虛弱,宜用六君子加炮薑。若用峻厲之劑,致腹痛熱渴,寒熱嘔吐等證,此為中氣復傷,急用六君子加炮薑。若認為熱,投以他劑則誤矣。

《李梴醫學入門》
[编辑]

消瘀血論[编辑]

正產體實無病,不藥可也。但難產氣衰,瘀血停留,非 藥不行。古法:一產後用古芎歸湯加童便一半服之。 如無童便,以淡酢磨墨一小盞,入前湯藥亦好。 產後百病,皆血虛火盛,瘀血妄行而已矣。間有內傷 飲食,外感風寒,然亦必先逐瘀補虛為主。

產後瘀消,方可行補。如左脈弱,加補血藥;右脈弱,加 補氣藥。如不逐瘀,遽服參芪甘美停滯之劑,有瘀血 攻心即死者,食肉太早亦然。

血運[编辑]

產後去血過多,眼花頭眩,昏悶煩躁,或見頭汗者,古 芎歸湯入童便,甚者加炒黑乾薑、人參。汗多加黃芪, 或八味黑神散、單五靈脂散、返魂丹。胃弱血虛發厥, 倉公散、白薇湯。臨產用力勞心,氣虛而運者,用人參 一兩,蘇木五錢,水煎,入童便調服。氣血俱虛,痰火泛 上作運者,八物湯合二陳湯,去白芍,火載血上。昏運 「或挾風邪者,清魂散。被驚者,抱膽丸、朱砂安神丸。」

心腹痛[编辑]

產後腹心疼痛,全是瘀血,八味黑神散、四味散、失笑 散。有寒熱者,當歸鬚散。食滯寒熱心腹痛者,熟料五 積散加莪朮。

心痛[编辑]

產後感寒心痛者,理中湯。七情心痛者,木檳湯。虛寒 心痛者,桂心湯。

小腹痛[编辑]

產後小腹痛者,名「兒枕痛」,單五靈脂散,或加桃仁酢 糊為丸。氣虛,四君子湯下;血虛,四物湯下。

===臍下痛===《生產後》產門臍下虛痛者,大溫經湯、羊肉湯。

寒熱[编辑]

產後血虛發熱,氣虛惡寒,氣血俱虛,發熱惡寒,切不 可發表。陰虛血弱者,四物湯,小熱加茯苓為君,熱甚 加炒乾薑為佐。去血過多,外熱內煩,短氣悶亂者,人 參當歸散。蒸乳發熱者,四物湯加參、芪、白朮、天花粉。 發熱晝靜夜劇者,四物湯去芍藥,量加柴胡。氣血俱 虛寒熱者,補虛湯。產後慎不宜涼也。

蓐勞[编辑]

產後勞役過度,名曰「蓐勞。」其證虛羸,乍起乍臥,飲食 不消,時有欬嗽,頭目昏痛,發渴盜汗,寒熱如瘧,臂膊 拘急,宜十全大補湯去芎加續斷、牛膝、𪔀甲、桑寄生、 桃仁為末,豬腎一對去脂膜,薑一片,棗三枚,水二盞, 煎至一盞,入前末二錢,蔥三寸,烏梅半箇、荊芥五穗, 同水煎,空心服。身痛寒熱者,當歸羊肉湯、腰子湯。

吐瀉腹痛或脹[编辑]

產後食肉太早,瘀滯者,熟料五積散。痛甚加莪朮;嘔 加砂仁,瀉,加薑附、人參。泄瀉不止,臍腹痛者,理中丸 加肉豆蔻。挾寒腹痛腸鳴,小便清白,不渴者,四君子 湯合五苓散,加肉豆蔻、炒白芍。挾熱腸垢便澀,痛一 陣,瀉一陣,口渴者,四君子湯合四苓散,加酒炒黃連, 及木通少許,或益元散。挾濕身重腹脹者,胃苓湯。因 敗血乘虛入胃,嘔吐脹滿者,六君子湯加澤蘭葉、赤 芍、乾生薑。腹脹胃氣不和者,桔梗、半夏、陳皮等分,薑 煎服。脾脈弦者,三白湯加乾薑、陳皮、黃芪、滑石、甘草。 飲食成積痞者,內炙散、睍睆丸。

霍亂[编辑]

產後霍亂,吐瀉,煩渴肢冷者,理中湯加陳皮、麥門冬, 薑煎。厥冷者,加附子。渴者,五苓散。轉筋者,木萸散。

痿弱[编辑]

產後諸風痿弱,筋攣無力者,「血風丸」或煎服。

煩渴[编辑]

產後煩渴,氣虛者,生脈散。血虛者,四物湯加天花粉、 麥門冬。氣血俱虛作渴,頭眩腳弱,飲食無味者,用人 參二錢,麥門冬一錢半,熟地七分,天花粉三錢,甘草 五分,糯米薑棗煎服。心虛驚悸者亦宜。

自汗[编辑]

產後發熱自汗者,古歸芪湯。汗甚加白朮、防風、牡蠣、 麥門冬、熟地、茯苓、甘草,或「黃芪建中湯。」自汗兼腫滿 者,大調經散。自汗「肢體疼痛者,當歸羊肉湯。」

不語[编辑]

產後敗血停畜,上干於心,心氣閉澀,舌強不能言語 者,七珍散、四味散。有臨產服湯藥過多,胃濕使然者, 熟料五積散、六君子湯。痰熱迷心不語者,導痰湯。或 痰氣鬱滯,閉目不語者,用生白礬末一錢,水調服。

怔忡[编辑]

「產後血少怔忡,睡臥不寧者,十味溫膽湯」,或「寧神膏、 定志丸。」

[编辑]

產後五淋,白茅湯。敗血淋瀝不斷者,烏金散。淋久不 止,四肢乏力沉困者,牡蠣散。

浮腫[编辑]

產後敗血停畜,化水循經流入四肢浮腫者,小調經 湯。血氣虛者,四君子加蒼朮,或女金丹。血虛者,補虛 湯少加蒼朮、茯苓,使水自利,忌峻劑攻利。

痢疾[编辑]

產後痢疾,惡露未盡者,多瘀凝滯腸胃,與經後血滯 作痢一同。四物湯加桃仁、黃連、木香主之。裏急甚者, 通元二八丹。

欬嗽[编辑]

產後欬嗽,多是瘀血入肺,古二母散加桃仁、杏仁、人 參、茯苓,水煎其餘以意會之可也。

口鼻黑鼻衄[编辑]

產後氣血散亂,入於諸經,不得還元,故口鼻黑起,乃 變鼻衄。皆因產後虛熱所致,「胃絕肺敗,犀角地黃湯 救之。」

陰門突出[编辑]

婦人因產,用力過多,陰門突出者,四物湯加龍骨末 少許,連進二服。外用蓖麻子搗爛貼頂,少收即去蓖 麻。

生腸不收[编辑]

產後生腸不收,八物湯加防風、升麻,須用酒炒黃芪 為君,外以荊芥、藿香、樗皮煎湯熏洗。

尋常外感[编辑]

產後外感,離床太早,或換衣襲,風冷入於下部,令人 寒熱似瘧,頭疼不歇。血虛者,古芎歸湯加人參、紫蘇、 乾葛。血氣俱虛者,補虛湯加陳皮、乾薑。寒熱甚者,熟 料五積散。熱不止者,黃龍湯主之。如虛甚發熱惡寒 及瘧痢者,小柴胡湯合四君子、四物湯加黃芪,名「三 分散」,切不可以傷寒治法,曾誤服熱藥過多,熱證大 見,久而便閉者,柴胡破瘀湯,或四物湯加大黃、芒硝暫服即調補之。

傷寒[编辑]

產後傷寒發熱,宜四物湯倍芎、歸,加輭柴胡、炒乾薑、 人參佐之。如惡露未去者,柴胡破瘀湯。凡藥必加四 物湯為主,乃養血之源也。《六經》見證,同胎前用藥。

雜病治法[编辑]

產後雜病,與男子一同,但當兼補兼逐瘀,則病無不 愈。《丹溪》云:「大補榮衛為主,雖有雜病,以末治之」是也。

調理乳母法[编辑]

凡乳母但覺小水短少,即是病生,便須服藥調理脾 胃肝腎,如不愈者,必氣滯且逆也。蓋婦人凡事不得 專行,多憂思忿怒,憂思過則氣結而血亦結,忿怒過 則氣逆而血亦逆,甚則乳鞕脅痛、煩熱。要之女病皆 因氣血鬱結,所以古方多用香附、砂仁、木香、檳榔、青 皮、枳殼者,行氣故也。

《薛己醫按》
[编辑]

發痓[编辑]

產後發痓,大補血氣,多保無虞。若攻風邪,死無疑矣。

寒熱[编辑]

產後寒熱,因氣血虛弱,或脾胃虧損,乃不足之證。《經》 云:「陰虛則發熱,陽虛則惡寒。」若兼大便不通,尤屬氣 血虛弱,切不可用發表降火。若寸口脈微,名陽氣不 足,陰氣上入於陽中則惡寒,用補中益氣湯。尺部脈 弱,名陰氣不足,陽氣下陷於陰中則發熱,用六味地 黃丸。大抵陰不足,陽往從之,則陽內陷而發熱;陽不 足,陰往從之,則陰上入而惡寒,此陰陽不歸其分,以 致寒熱交爭,故惡寒而發熱也,當用八珍湯。若病後 四肢發熱,或形體倦怠,此元氣未復,濕熱乘之故耳, 宜補中益氣湯。若肌熱大渴引飲,目赤面紅,此血虛 發熱,用當歸補血湯,若認為寒則誤矣。

瀉痢[编辑]

產後瀉痢,或因飲食傷損脾土,或脾土虛不能消食, 當審而治之。

薏苡仁方論[编辑]

腹痛發熱,或脹滿不食,水道滯澀,產後多有此證,薏 苡仁湯。藥品和平,其功且速。

脫肛[编辑]

婦人產育,用力多,致脫肛。治之必須溫肺腑腸胃,久 則自然收矣。

雜證[编辑]

婦人性情執著,不能寬解,多被七情所傷,遂致遍身 作痛,或肢節腫痛,或氣填胸滿,或如梅核塞喉嚥吐 不出,或涎痰壅盛,上氣喘急,或嘔逆惡心,甚者渴悶 欲絕。產婦多成此證,宜服四七湯,先調滯氣,更以養 血之藥。若因思憂致小便白濁者,用此藥吞青州白 丸子屢效。

虛煩發熱[编辑]

竊謂前證,乃陽隨陰散,氣血俱虛。若惡寒發熱,煩躁 作渴,急用十全大補湯。若熱愈甚,急加桂附。若作渴 面赤,宜用當歸補血湯。若誤認為火證,投以涼劑,禍 在反掌。王太僕先生云:「如大寒而甚,熱之不熱,是無 火也。熱來復去,晝見夜伏,夜發晝止,不時而熱,是無 火也,當治其心。如大熱而甚,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熱」 動復止,倏忽往來,時動時止,是無水也。當助其腎。故 心盛則生熱,腎盛則生寒,腎虛則寒動於中,心虛則 熱收於內。又熱不勝寒,是無火也。寒不勝熱,是無水 也。治法前證,無水者,六味丸,無火者,八味丸。氣血俱 虛者,八珍湯與十全大補湯。

血渴[编辑]

竊謂前證,若出血過多,虛火上炎,用童子小便,或四 物、白朮、麥門、丹皮。若胃氣虛而有熱,用竹葉歸芪湯。 若血虛發熱,用《八珍》加麥門、五味。若血脫發熱煩躁, 用當歸補血湯。若胃氣虛弱,用補中益氣湯,或七味 白朮散。

血過多者恆病焉。其為病睛珠痛,不能視,羞明癮澀, 眼睫無力,眉骨太陽因為酸痛,當作當歸養榮湯、當 歸補血湯、除風益損湯、滋陰地黃丸,隨宜用之。有熱 者,加黃芩。脾胃不和,惡心不進食者,加生薑。若婦人 產漏者,加阿膠復其血,使有所養則愈。然要忌鹹物。 《宣明五氣篇》曰:「鹹走血,血病無多食鹹。」

《王肯堂證治準繩》
[编辑]

調理法[编辑]

凡婦人患風氣,臍下虛冷,皆產後未滿百日會合之 故也。慎之!

產後七日內,惡血未盡,不可服湯,候其血塊散,乃進 羊肉湯。有痛甚切者,不在此例。候兩日,視消息,可服 澤蘭丸。此至滿月,丸藥盡為佳。不爾,虛損不可平復, 至極消瘦不可救者,服五石澤蘭丸補之。服法必七 日之外,不宜太早。

虛煩[编辑]

《尋常》治諸虛煩熱者,以竹葉石膏湯、溫膽湯。殊不知產後與尋常不同,如石膏等藥,不宜輕用,用之必死。

乍熱乍寒辨[编辑]

產後乍寒乍熱,榮衛不和,難以輕議。若其敗血不散, 豈止入脾肺二臟耶?大抵一陰閉一陽,即作寒熱,陰 勝故寒,陽勝故熱。只可云敗血循經流入,閉諸陰則 寒,閉諸陽則熱,血氣與衛氣解則休,遇再會而復作, 大調經散、五積散入酢煎佳。

腳氣用小續命湯論[编辑]

陳無擇曰:腳氣固是常病,未聞產後能轉為者。往往 讀《千金》見產婦多有此疾之語,便出是證,文辭害意, 蓋可見矣。設是熱悶氣上,如何便服續命湯?此藥本 主少陽經中風,非均治諸經腳氣,要須依腳氣方論, 陰陽經絡調之。陳無擇雖有此論,然小續命湯加減 與之,用無不效。故《百問》云:「寒中三陽,所患必冷,小續」 命湯主之,加生薑汁更快。暑中三陰,所患必熱,小續 命湯去附子,減桂一半。大煩躁者,紫雪最良,如無紫 雪,用真薄荷煎冷水嚼下。但諸方必與四物湯各半 服之方妙。

大便祕澀[编辑]

產後不得利,利者百無一生。去血過多,臟燥大便祕 澀,則固當滑之,大黃似難輕用,唯蔥涎調臘茶為丸, 復以臘茶下之,必通。余常用《局方》四物湯,以生地黃 易熟地黃,加青皮去白,煎服,甚效。

發痙[编辑]

陳臨川云:「凡產後口噤,腰背強直,角弓反張,皆名曰 痙,又名曰痓。古人必察有汗無汗,以分剛柔陰陽而 治。今《產寶》諸書有中風口噤一門,角弓反張」一門,其 實一也。如憎寒發熱,有類傷寒,皆不論及,豈可以一 二藥治之。

臨川又云:陳無擇曰:「產後汗出多變痙,亦令服續命 湯。」此言難信。既汗多,如何更服麻黃、官桂、防己、黃芩 輩,不若大豆紫湯為佳。《局方》大聖散亦良藥也。愚觀 朱奉議云:凡剛柔二痙,小續命湯並可加減與之。若 柔痙自汗者,去麻黃加葛根之說,朱奉議必有所據。 雖大豆紫湯、大聖散良,亦不可偏見曲說,有妨古人 之意。

遺尿[编辑]

「產後遺尿」,乃腎氣不固,宜五味子丸主之。

兒枕與腹痛不同[编辑]

母胎中宿有血塊,產後不與兒俱下,而仍在腹作痛, 謂之「兒枕。」其惡露下不快而作疼痛者,胎中原無積 聚,不為兒枕也。若惡露已盡,或由他故腹痛,如仲景 枳實芍藥散證;或由血虛作痛,如仲景當歸生薑羊 肉湯證,自當別論。若服枳實芍藥散不愈,仍當求責 瘀血。若遇血虛之證,而補虛諸方,亦當隨宜用之。

目病[编辑]

產後目不赤不痛,若無別病,只是時常流出冷淚,甚 則視而昏眇也。非比迎風冷淚,因虛引邪,病尚輕者。 蓋精液傷耗,肝膽氣弱,膏澀,腎水不足,久而失治,則 有內障青盲,視瞻昏眇之患。產後悲泣太過者,每多 此疾,且為患又緩,人不為慮,往往罹其害而禍成也, 悔已遲矣。

產則百脈皆動,氣血俱傷,大虛不足,邪易以乘肝部, 發生之氣甚弱,血少而膽失滋,精汁不盛,則目中精 膏氣液皆失化源,所以目病者多,然輕重內外不同, 有勞瞻竭視,悲傷哭泣,而為無時冷熱淚,內障昏眇 等證;有竅不密,引入風邪,為濕爛頭風者;有因虛沐 髮,濕氣歸腦,而為內障諸病者;有因虛勞役,恣辛嗜 熱,及患熱病而傷目,血為外障者,皆內不足所致。善 知愛護者,疾微而不變,不知保養,反縱斲喪,則變重 不一。大扺產後,病宜早治,莫待其久,久則氣足血定 而病深,治亦不易。其外證易知者,人皆知害,而早治 其內證害緩者,人多忽之,比其成也,為無及之悔者 多矣。

《景岳全書》
臣張介賓著
[编辑]

產後當大補氣血論[编辑]

嘗見丹溪云:「產後當大補氣血,即有雜證,以末治之。 一切病多是血虛,皆不可發表。」此其意謂血氣隨胎 而去,必屬大虛,故無論諸證,皆當以大補為先,其他 皆屬可緩。余於初年,誠然佩服,及執而用之,則每為 所困,經者數次,始悟其言雖有理,而未免言之過也。 即今產科所宗,無非此法。余目睹其誤,及親為解救 者,蓋不少矣。故敢剖析於後。實有所見。不得不言。非 存心自衒。故毀先賢也。

產後氣血俱去,誠多虛證,然有虛者,有不虛者,有全 實者。凡此三者,但當隨證隨人辨其虛實,以常法治 療,不得有成心,概行大補,以致助邪,此辨之不可不 真也。

產後虛證,無非隨人元氣,必素弱之人多有之,或於 產後,血氣俱去而更弱者亦有之。此當因人察脈,因 脈察證。若脈氣、形氣、病氣俱不足,此當以全虛治之若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或兼火邪,或兼外邪,或以飲 食停滯,是亦虛中有實,不得不詳審而治。此中委曲, 未能言盡,惟明者悟之。

「產後不虛證。」蓋或其素日無病,或以年少當時,或以 素耐辛苦貧勞之質,此輩本無不足,及其一旦受孕, 乃於無病腹中參入此物,故致血氣壅塞,為脹為嘔, 是皆添設有餘之病。及其既產,始見通快,所留得去, 仍復故吾常人之產,此類極多,果何虛之有?然或以 內傷,或以外感,產後之病,難保必無,倘有所犯,去之 即愈。若概行大補,果能堪否?即臨盆帶去,血氣未免 暫見耗損。然以壅滯之餘,不過皆護胎,隨從之物,去 者當去,生者旋生,不出數日,必已來復,此生化自然 之理,何至是產皆虛也?凡治此類,但當因證用治。若 執云「產後必當大補氣血」,則實實之病,必所不免,而 輕者必甚,甚者必危矣。由此觀之,則立言者固不易, 而用言者又豈易哉。

《產後全》實證,有如外感風寒,頭痛身熱,便實中滿,脈 緊數,洪大有力者,此表邪之實證也。又火之盛者,必 熱渴躁煩,或便結腹痛,口臭,舌焦黑,酷喜冷飲,眼眵 尿管痛赤,脈見洪滑,此內熱之實證也。又鬱怒動肝, 胸脅脹痛,大便不利,脈弦而滑,此氣逆之實證也。又 惡露未盡,瘀血上衝,心腹脹滿,疼痛拒按,大便難而 小便利,此血逆之實證也。又凡富貴之家,保護太過, 或過用人參、芪、朮,以致氣壅;或過用糖酒炭火,以致 內熱;或產本不虛,而妄用大補之藥,以致增病,此調 攝之實證也。又或因產過食,恐其勞困,固令勉強,以 致停畜不散,此內傷之實證也。夫既有表邪,則不得 不解,既有火邪,則不得不清;既有內傷停滯。則不得 不開通消導。丹溪之言。豈可偏執。

論三禁[编辑]

觀《病機機要》云:「治胎產之病,當從厥陰證論之,宜無 犯胃氣及上二焦,是為三禁,謂不可汗,不可下,不可 利小便。但使不犯三禁,則營衛自和,而寒熱自止矣。 凡用治之法,如發渴則白虎,氣弱則黃芪,血痛則當 歸,腹痛則芍藥。大抵產病天行從加減柴胡,雜證從 增損四物,宜察脈證而用之。」詳此說雖為產育之大 法,然病變不同,倘有是證,則不得不用是藥,所謂有 病則病受之也。但此經常之法,固不可不知,而應變 之權,亦不可執一也。

腹痛[编辑]

產後腹痛,最當辨察虛實。血有留瘀而痛者,實痛也, 無血而痛者,虛痛也。大都痛而且脹,或上衝胸脅,或 拒按而手不可近者,皆實痛也,宜行之散之。若無脹 滿,或喜揉按,或喜熱熨,或得食稍緩者,皆屬虛痛,不 可妄用推逐等劑。

凡新產之後,多有兒枕腹痛者,摸之亦有塊,按之亦 微拒手,故古方謂之「兒枕」,皆指為胞中之宿血,此大 不然。夫胞胎俱去,血亦豈能獨留?蓋子宮畜子既久, 忽爾相離,血海陡虛,所以作痛;胞門受傷,必致壅腫, 所以亦若有塊,而實非真塊。腫既未消,所以亦頗拒 按。治此者,但宜安養其臟,不久即愈。惟殿胞煎為最 妙,其次則四神散、五物煎皆極佳者。若誤認為瘀,而 妄用桃仁、紅花、延胡、青皮之屬,反損臟氣,必增虛病。 有母體本虛而血少者,即於產時,亦無多血,此輩尤 非血滯。若有疼痛,只宜治以前法,或以大小營煎黃 雌雞湯主之。

凡新產之後,其有陽氣虛弱,而寒從中生,或寒由外 入,以致心腹作痛,嘔吐不食,四肢厥冷者,宜「九蜜煎」、 大巖蜜湯,或「理陰煎」主之。

產後惡露不盡,留滯作痛者,亦常有之。然此與虛痛 者不同,必其由漸而甚,或大小便不行,或小便鞕實, 作脹,痛極不可近手,或自下上衝心腹,或痛極牙關 緊急。有此實證,當速去其血。近上者宜失笑散,近下 者宜通瘀煎、奪命丹、迴生丹。如或未效,當用決津煎 為善。

產後有脾虛腎虛而為腹痛者,此不由產而由臟氣 之不足。若脾氣虛寒,為嘔吐,為食少而兼腹痛者,宜 五君子煎、六君子湯、溫胃飲之類主之。若腎氣虛寒, 為瀉為痢而兼腹痛者,宜胃關煎、理陰煎之類主之。 產後有飲食停滯,及氣逆作痛,亦當因其類而消去 之,如排氣飲、大和中飲之類,皆可酌用。

發熱[编辑]

「產後發熱,有風寒外感而熱者,有邪火內盛而熱者, 有水虧陰虛而熱者,有因產勞倦虛煩而熱者;有去 血過多,頭運悶亂煩熱者。諸證不同,治當辨察。」 產後有外感發熱者,蓋臨盆之際,多有露體用力,無 暇他顧,此時或遇寒邪,則乘虛而入,感之最易。若見 頭疼身痛,憎寒發熱,或腰背拘急,脈見緊數,即產後 外感證也。然此等外感。不過隨感隨病。自與正傷寒。 「感者不同,故略加解散即自痊。」可勿謂新產之後, 不宜表散,但當酌虛實而用得其宜耳凡產後感邪,氣不甚虛者,宜三柴胡飲。若氣虛脾弱 而感者,宜四柴胡、五柴胡飲。若肝脾腎三陰不足而 感者,宜補陰益氣煎。若虛寒之甚者,宜理陰煎。若產 婦強壯氣實而感者,宜正柴胡飲。若兼內火盛而外 邪不解者,宜一柴胡飲。若風寒俱感。表裏俱滯者。宜 「五積散。」

產後有火證發熱者,但外感之熱多在表,火證之熱 多在裏,此必以調攝太過,或時令熱甚,或強以酒,或 誤用參、朮、薑、桂大補之藥,或過用炭火,或窗牖太密, 人氣太盛,或氣體本實而過於動作,凡屬太過,皆能 生火。火盛於內,多見潮熱內熱,煩渴喜冷,或頭痛多 汗,便實尿赤,及血熱妄行,但無表證,脈見緩滑不緊 而發熱者,便是火證,宜清化飲、保陰煎之類主之。若 本元不虛,或火之甚而勢之急者,即「徙薪飲」、抽薪飲 亦所常用,不必疑也。

產後有陰虛發熱者,必素稟脾腎不足,及產後氣血 俱虛,故多有之。其證則倏忽往來,時作時止,或晝或 夜,進退不常,或精神困倦,怔忡恍惚,但察其外無表 證,而脈見弦數,或浮弦豁大,或微細無力,其來也漸, 非若他證之暴至者,是即陰虛之候,治當專補真陰, 宜「小營煎、三陰煎」、五陰煎之類,隨宜主之。若陰虛兼 「火而微熱者。宜一陰煎。若陰虛兼火之甚而大熱者。 宜加減一陰煎。若陰虛火盛。熱而多汗者,宜當歸六 黃湯。」

若陰中之陽虛,火不歸源而熱者,宜大營煎、理陰煎、 右歸飲之類主之。若血虛陽不附陰,煩熱作渴者,宜 人參當歸湯。若氣血俱虛,發熱煩躁,面赤作渴,宜八 珍湯、十全大補湯。若熱甚而脈微者,宜急加桂附,或 認為火,則禍在反掌。

產後有去血過多發熱者,其證必煩渴短氣,頭痛頭 運,悶亂內熱,是亦陰虛之屬,宜人參當歸湯主之。 產後蓐勞困倦,惟豬腰湯為妙,或用黃雌雞湯、白茯 苓散。若虛汗不止,宜母雞湯。若兼臟寒者,宜羊肉湯。 若氣血俱虛者,宜五福飲、十全大補湯。若兼外邪發 熱者,宜補陰益氣煎、補中益氣湯。若兼外邪發熱,而 中寒背惡寒者,宜理陰煎加減治之。若兼陽虛內寒 者,宜五君子煎,或理陰煎。若陽盛陰虛兼內熱者,宜 五福飲加芍藥、黃芩、地骨皮之類,隨宜用之。

喘促[编辑]

產後喘急有二:一以陰虛之極,一以寒邪在肺。蓋產 後既已大虛,焉得氣實而喘?若肺無寒邪而見喘促 者,此以血去陰虛,孤陽無主,故氣窮短促,而浮脫於 上,此實肝腎不接,無根將脫之兆,最為危候。《經》曰:「肝 苦急,急食甘以緩之。」正此類也。惟貞元飲為治此之 神劑。若氣虛兼寒者,宜大補元煎,或理陰煎。若風寒 外感,邪氣入肺而喘急者,此必氣粗胸脹,或多欬嗽, 自與氣短似喘,上下不接者不同,治當以疏散兼補 為主,宜金水六君煎,或六君子湯。若單以寒邪入肺, 氣實氣壅而本無虛者,宜六安煎,或二陳湯加蘇葉 之類主之。

惡露[编辑]

產後惡露不止,若因血熱者,宜保陰煎、清化飲。有傷 衝任之絡而不止者,宜固陰煎加減用之。若肝脾氣 虛,不能收攝而血不止者,宜「壽脾煎,或補中益氣湯。」 若氣血俱虛,而淡血津津不已者,宜「大補元煎,或十 全大補湯。」若怒火傷肝而血不藏者,宜加味四物湯。

發痙[编辑]

產後發痙,乃陰火大虧證也。其證則腰背反張,戴眼 直視,或四肢強勁,身體抽搐。在傷寒家雖有剛痙柔 痙之辨,然總之則無非血燥血枯之病,而實惟足太 陽與少陰主之。蓋膀胱與腎為表裏,腎主精血,而太 陽之脈絡於頭目頂背,所以為病若此。若其所致之 由,則凡如傷寒誤為大汗以亡液,大下以亡陰,或潰 瘍膿血大泄之後,乃有此證。故在產後亦惟去血過 多,或大汗大瀉而然,其為元氣虧極,血液枯敗也可 知。凡遇此證,速當察其陰陽,大補氣血,用大補元煎, 或理陰煎及十全大補湯之類,庶保其生。若誤為風 痰,而用發散消導等劑,死無疑矣。

胞衣不出[编辑]

氣血疲弱,不能傳送,而停閣不出者,其證但見無力 而別無痛脹,治當補氣助血,宜速用決津煎,或滑胎 煎、「《保生》無憂散」、《局方》黑神散之類主之。

惡露流入胞中,脹滿不出者,蓋兒既脫胞,帶必下墜, 故胞在腹中,形如仰葉,仰則盛聚血水,而脹礙難出。 老成穩婆多有識者,但以手指頂胞底,以使血散,或 以指摸上口,攀開一角,使惡露傾瀉,則腹空自落矣。 血滲胞中,停畜既久,而為脹為痛,或喘或急,則非逐 血破血不可也。宜速用奪命丹,或用失笑散,以熱酒 調服,使血散脹消,其衣自下。若氣血兼虛者,亦惟決 津煎為善。

===血運===胎胞既下,氣血俱去,忽爾眼黑頭眩,神昏口噤,昏不 知人。古人多云「惡露乘虛上攻,故致血運」,不知此證 有二:曰血運,曰氣脫也。若以氣脫作血運,而用辛香 逐血化痰等劑,則立刻斃矣,不可不慎也。

血脫之證,產時血既大行,則血去氣亦去,多致昏運 不省。微虛者少頃即甦,大虛者脫竭即死。但察其面 白眼閉,口開手冷,六脈細微之甚,即是氣脫證也。速 用人參一二兩,急煎濃湯,徐徐灌之,但得下咽,即可 救活。若少遲延,則無及矣。嘗見有禁參而斃者,云新 產後不可用參,用參則補住惡血,必致為害。即勸之 亦不肯用。直待斃而後悔者數人矣。又有云產後必 過七日。方可用參。此等愚昧訛傳。不知始自何人。誤 人不淺。萬萬不可信也。

血運之證,本由氣虛,所以一時昏運。然血壅痰盛者, 亦或有之。如果形氣脈氣俱有餘,胸腹脹痛上衝,此 血逆證也,宜失笑散。若痰盛氣粗,宜二陳湯。如無脹 痛氣粗之類,悉屬氣虛,宜大劑芎歸湯、八珍湯之類 主之。

倉猝昏運,藥有未及,或以酢沃燒秤錘,或以酢塗口 鼻,或燒舊漆器及乾漆等法,惟輕而暴運者所宜。若 氣虛之甚而昏厥者,非用大補之劑,終無益也。 按《薛立齋》云:「凡產母分娩艱難,勞傷胎氣,多有兒雖 脫胞而乏力垂危,或已死者,切不可便斷臍帶,當急 用大紙撚蘸香油,於臍帶上往來燒斷之,取其陽氣, 以續胎元,俄頃兒得啼聲,即已活矣,且可免胃寒泄 瀉之病。」凡見此者,若以刀斷臍帶,則子母皆多難保, 此論極善。但燒帶之法,惟素多陽虛,及產時氣脫者, 最宜用之,以助陽氣。若母氣陽強,或兒聲洪亮者,皆 不宜用,恐火從臍入,日後致生熱毒,則反為害不少。

《石室祕籙》
臣陳士鐸著
[编辑]

產後宜補論[编辑]

產後之病,不可枚舉,終以補氣補血為主,余未嘗不 可定方而概治之也。「產後往往血運頭痛,身熱腹疼, 或手足逆而轉筋,或心脅滿而嘔吐,風邪入而變為 陰寒,或涼氣侵而直為厥逆,皆死亡定於旦夕,而危 急亂於須臾也。」此時若作外證治之藥,下喉即死,可 不慎歟。方用人參五錢,白朮五錢,熟地一兩,當歸二 「兩,川芎一兩,荊芥末炒黑二錢。」此方為主。有風感之, 加柴胡六分;有寒入之,加附子一錢,肉桂一錢。其餘 諸證,俱不可亂加,以此方服之,無不神效。但可減分 兩,而不可去取藥味。蓋產婦一身之血,盡行崩下,皮 毛腠理,如紙之薄,邪原易入,然亦易出也。故以大劑 補正之中,略加祛邪之藥,少粘氣味,邪則走出於軀 殼之外,烏可照平常無病之人,慮其邪之難散,而重 用逐邪之方也。方中妙在純是補氣補血之品,全不 顧邪盡於輔正,正氣既多,邪氣自遯。況方中原有荊 芥之妙劑,不特引氣血各歸經絡,亦引邪氣各出皮 毛,此方之所以奇而妙,妙而神也。唯有兒枕作痛,手 按之少痛者,加入山樝十粒、桃仁五箇可也。一劑即 去之,餘藥萬不可輕用增入也。問「熟地三日內可服 否?」曰:「一日何嘗不可服也。」

「產後諸證,以補氣血為主。」方用人參三錢,當歸一兩, 川芎五錢,荊芥炒黑一錢,益母草一錢,水煎服。有風 加柴胡五分;有寒加肉桂一錢;血不淨加山樝十粒; 血運加炒黑薑片五分;鼻中衄血加麥冬二錢;夜熱 加地骨皮五分;有食加山樝五粒,穀芽一錢;有痰少 加白芥子五分。餘斷斷不可輕入。此方純補氣血而 不治表,所以為妙。余親治產後,無不神效。

血運[编辑]

產後血燥而運,不省人事,此呼吸危亡時也。蓋因亡 血過多,舊血既出,新血不能驟生,陰陽不能接續,以 致如此。方用救運至聖丹:人參一兩,當歸二兩,川芎 一兩,白朮一兩,熟地一兩,炒黑,乾薑一錢,水煎服。人 參以救脫,歸、芎以逐瘀生新,熟地、白朮利腰臍而補 脾腎,黑薑引血歸經以止運。一劑便可獲效,奪死為 生。真返魂之妙方也。

感受風寒[编辑]

產後感太陽風邪,大喘大吐大嘔,不治之證也。喘則 元陽將絕,況大喘乎?吐則胃氣將亡,況大吐乎?嘔則 脾氣將脫,況大嘔乎?產後血氣大弱,如何禁此三者, 自是死證無疑。吾欲於死裏求生,將用何方以救之? 仍然大補氣血,而少加止吐、止嘔、止喘之藥,而太陽 風邪反作末治而已矣。方用《轉氣救產》湯:人參三兩, 麥冬三兩,白朮一兩,當歸一兩,川芎三錢,荊芥一錢, 桂枝三分,水煎服。一劑而喘轉,嘔吐止,便有生機,否 則仍死也。人參奪元氣於欲絕未絕之間,麥冬安肺 氣於將亡未亡之候,白朮救脾胃之氣於將崩未崩 之時,當歸、川芎不過生血而已,荊芥仍引血歸經而 兼散邪助,桂枝祛風而同入膀胱,下行而不上逆也。 方中酌量。實有深意。非漫然或多或少而輕用之。大 約此方救此證七八人生者。總不可惜人參而少用之耳。

產後感冒風邪,是太陽之證。口吐膿血,頭痛欲破,心 煩不止,腹痛如死,或作結胸者,皆在不救。以產後氣 血大虧,不可祛邪,而病又犯甚拙,不能直治其傷故 耳。如口吐膿血者,血不下行而上行也;頭痛欲破者, 血不能養陽,而陽欲與陰絕也;心煩不止者,心血已 盡,腎水不上滋也;腹痛如死者,腹中寒極,腎有寒侵, 命門火欲外遁也;或作結胸,胃中停食不化,胃氣將 絕也。諸證少見一證,已是難救,況一齊共見乎,必死 無疑矣。余欲以一方救之,何也?蓋產後感邪,原不必 深計,惟補其正而邪自退。余用佛手散多加人參,而 佐之肉桂、荊芥,不去治諸證,而諸證自必皆去。當歸 二兩,川芎一兩,人參三兩,荊芥二錢,肉桂一錢,一劑 即見功,再劑而全愈。蓋佛手散原是治產後聖方,加 之人參則功力更大,生新去舊,散邪歸經,止痛安心, 開胃消食,所以奏效,皆神也。

產後感少陽風邪,讝語不止,煩躁不已,更加驚悸者 死。蓋少陽膽經也,膽中無汁,則不能潤心,心中無血, 則不能養心,是以心中恍惚讝語生矣。而煩躁驚悸, 相因而至,總皆無血之故,無血補血,如何即是死證? 不知膽木受邪,不發表則血無以生,然徒發表,則血 更耗散,顧此失彼,所以難救。然而非真,不可救也。吾 「用佛手散加減治之,便可生全。」方用當歸二兩,川芎 一兩,人參一兩,炒棗仁一兩,麥冬三錢,竹茹一團,丹 砂一錢,熟地五錢,水煎服。此方歸、芎生血以養心,又 加人參、棗仁、麥冬、竹茹、丹砂,無非安心之藥,而熟地 又是補腎之妙劑,上下相需,心腎兩濟,又何煩躁之 不除,驚悸之不定,而讝語之不止者乎。 產後感中陽明之風邪,大喘大汗者,亦不治。蓋風邪 入於陽明,寒變為熱,故大喘大汗。平人得此病,原該 用白虎湯,而產婦血氣虧損,如何可用乎。雖然大補 產婦之血氣,而兼治陽明之邪火,未必不降,而大喘 大汗,未必不除也。方用補虛降火湯:麥冬一兩,人參 五錢,元參五錢,桑葉十四片,蘇子五分,煎服。此方人 參、麥冬補氣,元參降火,桑葉止汗,蘇子定喘,助正而 不攻邪,退邪而不損正,實有奇功也。

產後感陽明之邪,發狂,亡陽者,不救之證也。狂證多 是實熱,產後發狂又是虛熱矣。實熱可瀉火而狂定, 虛熱豈可瀉火以定狂哉?然吾以為可救者,正以其 亡陽也。亡陽多是氣虛,雖實熱而氣仍虛也,故瀉實 熱之火,不可不兼用人參,況產後原是虛證乎。大約 亡陽之證,用藥一止汗,便有生機。吾今不去定狂,先 去止汗。方用收陽湯:人參三兩,桑葉三十片,麥冬二 兩,元參一兩,青蒿五錢,水煎服。一劑而汗止,再劑而 狂定,不可用三劑也。二劑後即單用人參、麥門冬、北 五味、當歸、川芎,調理自然安也。此方止可救亡陽之 急證,而不可據之為治產之神方。蓋青蒿雖補,未免 散多於補,不過借其散中有補,以祛胃中之火。一時 權宜之計。倘多服又恐損產婦氣血矣。所以二劑後。 必須改用他方。

產婦臨月,忽感少陰證者,急以人參、白朮大劑溫之, 不應則死。此仲景之文也。似乎舍人參、白朮無可救 之藥矣。吾以為單用人參、白朮,尚非萬全,苟用人參、 白朮不應,急加入附子、肉桂、乾薑,未必不應如響。吾 今酌定一方,名「全生救難湯」:人參一兩,白朮一兩,附 子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可治凡感少陰經之邪者, 神效。

產婦三四日至六七日,忽然手足踡臥,息高氣喘,惡 心腹痛者,不救。此證蓋感少陰之寒邪,而在內之真 陽,逼越於上焦,上假熱而下真寒也。倘治之不得法, 有死而已。急用「平喘祛寒散」:人參二兩,麥冬五錢,肉 桂二錢,白朮三兩,吳茱萸五分,水煎服。一劑喘止,二 劑痛止。此方亦補氣反逆之聖藥,祛寒定喘之神方。 但服之不如法,往往僨事,必須將藥煎好,俟其微寒 而頓服之。蓋藥性熱而病大寒,所謂宜順其性也。 產婦半月後將至滿月,亦患前證,又不可用前方矣。 當改用護產湯:人參五錢,茯苓五錢,附子一錢,白朮 五錢,當歸一兩,熟地一兩,山茱萸五錢,麥冬五錢,牛 膝一錢,水煎服。蓋產婦已產至半月以後,與將滿月, 不比新產血氣之大虧也。故參可少用。而補陽之中, 又可用補陰之劑。有附子以祛寒,何患陰滯而不行 哉。

產婦產後,手足青,一身黑,不救。此陰寒之最重,而毒 氣之最酷者也。原無方法可以回生,然見其未死而 不救,毋寧備一方救之而不生。吾今酌定一方,名「開 青散黑」湯:人參四兩,白朮四兩,附子一錢,當歸一兩, 肉桂三錢,水煎服。此方服下,手足之青少退,身不黑, 便有生機,否則仍死也。蓋毒深而不可解,寒結而不 可開耳。

產婦足純青,心下痛,雖較上證少輕,而寒毒之攻心 則一,故亦主死。以前方投之,往往多效,不比一身盡黑者之難救也。蓋此證由下而上,一散其下寒,而上 寒即解,所以易於奏效。

產後少陰感邪,腎水上泛,嘔吐下利,真陽飛越者,亦 死證也。蓋產婦腎水原枯,如何上泛而至嘔吐?不知 腎水之汎濫,因腎火之衰微也。火為寒所祛,水亦隨 寒而趨,此證犯在平人,尚然難救,況產婦乎?而吾以 為可救者,有腎水之存耳。急用補陽之藥,入於補陰 之中,引火歸原,水自然下行,而不致上泛。方用補火 「引水湯」:人參五錢,白朮一兩,熟地、山茱萸五錢,茯苓 一兩,附子一錢,肉桂二錢,車前子一錢,水煎服。一劑 而腎水不泛濫矣。此方大補命門之火,仍於水中補 之,故水得火而有歸途,火得水而有生氣,兩相合而 兩相成也。

產後四五日,忽感風邪,發厥者,死證也。厥證多是熱, 而產後發厥,豈有熱之理?是熱亦虛熱也。欲治厥而 身虛不可散邪,欲清熱而身虛不可用涼,所以往往 難治,謂是死證,而實非盡是死證也。我今定一方,名 《轉厥安產方》:當歸、人參各一兩,附子一錢,水煎服,一 劑即厥定而人生矣。蓋產後發厥,乃陽氣既虛,而陰 「血又耗,復感寒邪以成之者也。我用人參以回元氣 於無何有之鄉,用當歸以生血於敗瘀未復之後,用 附子以祛除外來之邪,故正回而邪散,血生而厥除 也。」

產後患厥陰證,嘔吐,兩脅脹滿者,必便血不治之證 也。蓋傷肝而血乃下行,本無血而又傷血,豈有不死 之理?而吾必欲救之,將恃何法乎?正因其便血耳。倘 肝受風邪而不下行,則邪留兩脅,反是腹心之病。今 血盡趨大便而出,是肝中之邪散,吾清其大腸之火, 似可奏功矣。但產婦宜溫補,不宜清理,用涼藥以消 其火,非所以救產後之婦也。不知火之有餘,乃水之 不足,大補其水,則火自消,歸無有矣。方用平肝救血 湯:當歸一兩,川芎五錢,麥冬一兩,三七根末一錢,水 煎服。一劑而血止,兩脅之脹滿亦除矣,又何至上嘔 食而下便血哉。

產後下利厥逆,躁不得臥,或厥不得止,俱是死證。蓋 下利則亡陰,厥逆則亡陽,已是難救。況躁不得臥,是 血無以養心矣,而厥更不止,則汗出又無已也。欲不 死得乎?我欲於死中求生,舍人參、當歸無別藥也。方 名「參歸湯。」人參、當歸各二兩,荊芥一錢,水煎服。用參、 歸補氣血以生新,則舊血可止,舊血止而新血益生, 自然有血以養心。厥可定而心可安。躁可釋也。

感中風邪皆作末治[编辑]

產婦感中風邪,皆作末治者,產婦舊血盡去,新血未 生,大虛軀殼,原易中邪,風寒襲之,一散邪,必有厥逆 寒證之變,死亡頃刻矣。方用當歸、人參各一兩,川芎 五錢,荊芥、肉桂、益母草各一錢治之。此方妙在用參、 歸各一兩,參以固氣,歸以生血,氣血既生,而風邪易 去。大虛之人,略帶祛邪之藥,則邪原易出,乃《腠理》實。 關門不鎖故耳。方中荊芥一品最妙。不特易於祛 邪,而且引舊血以歸經,佐新血以復正。故兩用之而 成功也。益母草更是產科最利之品,安有他虞哉。此 又固氣血為先。散邪為末。又一法也。

中暑[编辑]

產後忽感中暑,霍亂吐瀉,法在不救。然而亦有用藥 救之而能生者,總不可用香薷也。方用消暑活產丹: 人參一兩,當歸二兩,川芎一兩,肉桂二錢,青蒿一錢, 水煎服,一劑即愈。蓋產婦止補氣血,氣血既回,暑氣 自散,況方中又有祛寒解暑之味乎,所以奏功獨神。 或疑感暑是熱,胡為反用肉桂?不知產婦氣血大虛, 遍身是寒,一感暑氣,便覺相拂,非有大熱之氣深入 腹中也。不過略聞暑氣與本身之寒,兩相攻擊,以致 霍亂。今仍用肉桂以溫其虛寒,以青蒿而解其微暑, 用之於大劑補氣補血之中,是以駕御而不敢有變 亂之形,此立方之妙,而建功之神也,又何必疑焉。

水腫[编辑]

產婦感水腫,以致面浮、手足浮,心脹者,不治之證也。 然而此浮非水氣也,乃虛氣作浮耳。若作水濕治之, 必死矣。吾今不治水濕,單去健脾,反有生意。方用助 氣分水湯:白朮二兩,人參三兩,茯苓五錢,薏仁一兩, 陳皮五分,蘿蔔子三分,水煎服。此方茯苓、薏苡、人參、 白朮,皆健脾之聖藥,陳皮、蘿蔔子些微以消其脹,脾 氣健而水濕自行。水濕行而脹自去。脹去而浮亦漸 消矣。但此方須多食見效。不可一劑而即貴其近功 也。

痢疾[编辑]

產後痢疾,而加之嘔逆者,必死之證也。蓋痢疾亡陰, 平人尚非所宜,何況產婦氣血之大虛乎。今又加嘔 逆,則胃中有火,遏抑拂亂,而氣血更虛,必至胃氣之 絕,不死何待乎?然而胃氣有一線未絕,即可救援。吾 有一方,不必服藥,止須將田螺一箇搗碎,入麝香一 釐,吳茱萸一分,為細末,掩在臍上,即不嘔吐,便慶再生。蓋田螺最利水去火,痢疾本是熱證,而又加濕也。 產婦痢疾,因氣血之虛,不可竟用祛熱散火之藥以 虛其虛,今用田螺外治,法至巧也。嘔逆一回,速以當 歸一兩,白芍三錢,甘草一錢,枳殼三分,檳榔三分,水 煎服,三劑而痢自除,後用獨參湯調理可也。

發黃[编辑]

產婦一身發黃者,濕熱壅滯而不散,欲治黃而血氣 更消,欲補虛而濕黃更甚,此方法之窮,而醫人束手, 亦聽其死亡而已矣。雖然濕熱之成,原本於虛,補虛 以治黃病,未為不可,但宜兼治之為得法耳。吾有一 方,治因虛而發黃者神效,不獨治產婦也。方名「補虛 散」黃湯:白朮一兩,薏仁二兩,車前子五錢,茯苓五錢, 荊芥一錢茵陳五分水煎服。常人非產婦者,茵陳用 三錢。此方之妙,健脾以利水而不耗氣,既補虛又去 濕,濕去而黃不退者,未之有也。

受濕陰腫小便不通[编辑]

產婦濕氣,感中胞絡,下陰腫脹,小水點滴不出,死證 也。蓋水入腹中,必趨膀胱而出之小便,今不由膀胱, 而盡入於胞胎之絡,是相反不相順也,如何不死乎? 然則余將何法以救之?亦仍利膀胱而已。夫膀胱之 能化水者,得腎以化之也。產婦氣血大虛,則腎氣亦 虛,腎氣虛則膀胱之氣亦虛。膀胱氣虛,故不化水,而 「水乃入於胞胎而不散,故初急而後腫,腫極而水點 滴不出也。吾今不獨治膀胱,而先治腎,腎氣足而膀 胱之氣自行,水道自順也。」方用通水散:白朮、薏仁、人 參、熟地各一兩,茯苓、車前子各三錢,山茱萸五錢,肉 桂五分,水煎服。此方補腎而兼補心。蓋胞胎上連心, 下連腎,吾補其心腎,則胞胎之氣通,自不受水而轉 輸於膀胱矣。況膀胱又因腎氣之通。自能化水而分 消於大小腸。下趨於便門而出。此實有妙用。非泛然 以立方也。

喘促[编辑]

產婦水氣凌肺,作喘不已者,亦是死證。然治之得法, 正不死也。產婦因虛以受水氣,原不可全治夫水也。 雖作喘不已,似為水氣所犯,然徒治其水,則喘且益 甚,而治之之法將若何?亦助其脾氣之旺,使之無畏 乎水,則水自不能凌脾,脾不受凌,喘將何生乎。方用 「補土寧喘」丹:人參一兩,白朮二兩,麥冬一兩,茯苓三 錢,蘇子一錢,水煎服。此方人參補氣以健脾,白朮利 腰以健脾,麥冬養肺以健脾,茯苓、蘇子不過借其佐 使以行水止喘而已,然而治喘實有神功也,脾健則 土旺,土旺則水不敢泛濫,何至有脹喘之生哉。

大汗煩渴[编辑]

產婦產半月,忽然大汗如雨,口渴舌乾,發熱而躁,有 似傷寒證者,死證也。若作傷寒治之,無不死矣。此乃 內水乾枯,無血以養心,陽氣無陰不化,乃發汗亡陽 而身熱耳。故口雖渴而不欲飲水,舌雖乾而胎又滑, 甚則心躁而不至發狂,此所以異於傷寒也。此時急 用人參、當歸、黃芪各二兩,桑葉三十片,北五味一錢, 麥冬五錢,水煎服。方名「收汗丹。」參、歸、黃芪大補其氣 血,麥冬、五味清中有澀,佐桑葉止汗,實有神功。蓋此 等虛汗,非補不止,而非澀亦不收也。故一劑而汗止, 二劑而汗收,起死回生,非此方之謂乎。

吐蚘[编辑]

產後吐蚘蟲者,不治之證也,以胃氣將絕,蟲不能安 身耳。夫蚘蟲在人之胃中,大寒不居,大熱亦不居。今 產後吐蚘,必在發厥之後,其吐蚘也,必然盡情吐出, 非偶然吐一條也。更有成團逐塊而吐出者,真是惡 證,吾欲生之,何也?正因其吐蚘而尚可生也。蓋人臟 既絕,蟲亦寂然,今紛然上吐,是胃中尚有氣以逼迫 「之,吾安其胃氣,則蟲自定而人可生。」方用安蚘救產 湯:人參、白朮、榧子仁各一兩,白薇三錢,肉桂一錢,神 麴五分,水煎服。一劑而蚘定矣。此方參、朮以生胃氣, 榧子、白薇、肉桂以殺蟲,所以奏功獨神耳。

吐膿血發斑[编辑]

產後口吐膿血,又復發斑,此千人中偶一有之,本是 不救,然治之得法,亦有不死者。此證蓋因夏月感受 暑熱之氣,未及發出,一至生產而火毒大彰,又因身 虛而火勢猶不能一時盡發,故口吐膿血以妄行,而 身生斑點以拂亂也。《論理》產後不宜用涼藥化斑,然 此等證,又不得不用涼藥,為權宜之計。吾今酌定一 方,名為「化火救產湯。」當歸、元參各一兩,川芎、人參、麥 冬五錢,荊芥三錢,升麻一錢,水煎服。一劑而膿血止, 再劑而斑稀,三劑而斑化矣,不可用四劑也。三劑後 當改用佛手散,大劑多飲,自無後患,否則,恐有變寒 之患。吾方原不大寒,即變寒而可救。倘從前一見斑, 即用黃連解毒之藥,以救一時之急,及至熱退寒生。 往往有寒戰而死者。涼藥可輕用乎。故寧可服吾方。 以漸退斑而緩降血。不可用霸藥以取快於一時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