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31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三百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三百十三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三百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三百十三卷目錄

 雜果木部彙考

  爾雅釋木

  山海經西山經

  汲冢周書王會解

  嵇含南方草木狀海梧子 劉樹子

  顧微廣州記韶子

  劉欣期交州記白緣子 多感子 蔗子 彌子

  徐表南州記州樹子 國樹子 前樹子

  沈瑩臨海異物志梅桃 冬熟 猴闥子 楊搖子

  賈思勰齊民要術關桃子 士翁子 枸槽子 猴總子 多南子 王壇

  子 夫編 桶 蒳子 柤

  段成式酉陽雜俎侯騷 蠡薺 仙樹實 婆羅婆樹 磐砮穡樹

  段公路北戶錄那核婆

  樂史寰宇記豬肉子

  王方慶園林草木疏蔓胡桃

  范成大桂海果志黎檬子 櫓罟子 槎子 火炭子 部諦子 木賴

  子 羅晃子 古米子 殼子 藤核子 木連子 蘿蒙子 特乃子 羊矢子 日頭子

   秋風子 黃皮子 朱圓子 粉骨子 塔骨子 布衲子 黃肚子 不納子

  王象晉群芳譜槃多樹

  徐光啟農政全書土欒樹圖考 山梨兒圖考 山裡果兒圖考 青舍子

  條圖考 白棠子樹圖考 柺棗圖考 木桃兒樹圖考 石岡橡圖考 水茶臼圖考 野

  木瓜圖考 驢駝布袋圖考 婆婆枕頭圖考 吉利子樹圖考

  本草綱目蕑子 零餘子 津符子 木竹子 羅晃子 甘劍子 豬腰子

  廣群芳譜烏喇柰 烏沙爾器

  天台志菩提子

  一統志優曇缽

  盛京通志枸柰子 稠梨子 桃花水 法佛哈 米孫烏什哈

  廣東通志蓬薘柰

  雲南通志抹猛果 念珠樹

 雜果木部藝文

  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   唐杜甫

 雜果木部選句

 雜果木部紀事

 雜果木部雜錄

草木典第三百十三卷

雜果木部彙考[编辑]

《爾雅》
[编辑]

釋木[编辑]

劉,劉杙。

劉子生山中,實如梨,酢甜核堅。出交趾。劉一名劉杙,其子可食。郭云:「劉子生山中。實如梨,酢甜,核堅。出交趾。」

《山海經》
[编辑]

《西山經》
[编辑]

不周之山,爰有嘉果。其實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 柎,食之不勞。

《汲冢周書》
[编辑]

王會解[编辑]

《康民》以:「桴苡者,其實如李,食之宜子。」

康亦西戎之別名也。食桴苡即有身。

《嵇含南方草木狀》
[编辑]

海梧子[编辑]

海梧子,樹與中國松同,但結實絕大,形如小栗,三角。 肥甘香味,亦樽俎閒佳果也。出《林邑》。

劉樹子[编辑]

劉樹子大如李實,味酢。煮蜜藏之,仍甘好。

《顧微廣州記》
[编辑]

韶子[编辑]

《韶》葉如栗,赤色,子大如栗,有刺棘。破其皮,內有肉如 豬肪,著核不離,味甘酢,核如荔枝。

《劉欣期交州記》
[编辑]

白緣子[编辑]

《白緣》樹高丈餘,實味甘,美於胡桃。

多感子[编辑]

多感子黃色,圍一寸。

蔗子[编辑]

蔗子如瓜大,亦似柚。

彌子[编辑]

《彌子》圓而細,其味初苦後甘。

《徐表南州記》
[编辑]

州樹子[编辑]

州樹野生,二月花連著,實如李子,五月熟。剝核食之, 味甜。出《武平》。

國樹子[编辑]

國樹,子如鴈卵,野生。三月花,連著實,九月熟,曝乾,剝 殼取食之,味似栗。出交趾。

前樹子[编辑]

前樹野生,二月花仍連著,實如手指,長三寸,五六月 熟,以湯滴之,削去核,食以糟鹽藏之,味辛可食。出《交趾》。

《沈瑩臨海異物志》
[编辑]

梅桃[编辑]

《梅桃子,生晉安候官》縣。一小樹得數十石,實大三寸, 可蜜藏之。

冬熟[编辑]

冬熟,如指大,正赤,味甘勝梅。

猴闥子[编辑]

猴闥子如指頭大,其味小苦,可食。

楊搖子[编辑]

《楊搖》有七脊子,生樹皮中,其體雖異,味則無奇,長四 五寸,色青黃,味甘。

《賈思勰齊民要術》
[编辑]

關桃子[编辑]

《關桃子》其味酸。

士翁子[编辑]

《士翁》子,如漆子大,熟時甜酸,其色青黑。

枸槽子[编辑]

枸槽子,如指頭大,正赤,其味甘。

猴總子[编辑]

《猴總》,子如小指頭大,與柿相似,其味不減於柿。

多南子[编辑]

多南子,如指大,其色紫,味甘,與梅子相似。出《晉安》。

王壇子[编辑]

王壇子如棗大,其味甘,出《候官》。越王祭太一壇邊有 此果,無知其名,因見生處,遂名王壇。其形小於龍眼, 有似木瓜。

夫編[编辑]

《南方草物狀》曰:「夫編樹,野生。三月花色,仍連著實。五 六月成子及握煮投下魚雞鴨羹中,好,亦中鹽藏。出 交趾、武平。」

[编辑]

《廣志》曰:「桶子,似木瓜,生樹木。」

《南方草物狀》曰:「桶子大如雞卵。三月花色,仍連著實, 八九月熟。採取鹽酸漚之,其味酸醋。以蜜藏,滋味甜 美。出交趾。」

劉欣期《交州記》曰:「桶子如桃。」

蒳子[编辑]

竺法真《登羅浮山疏》曰:「山檳榔,一名蒳子。幹似蔗,葉 類柞。一叢千餘榦,榦生十房,房底數百子。四月採。」

[编辑]

《廣志》曰:「柤查子,甚酢,出西方。」

《段成式酉陽雜俎》
[编辑]

侯騷[编辑]

侯騷蔓生,子如雞卵,既甘且冷,輕身消酒。《廣志》言「因 王太僕所獻。」

蠡薺[编辑]

蠡薺,子如彈丸,魏武帝常啖之。

仙樹實[编辑]

祁連山有仙樹實,行旅得之止饑渴。一名「四味木。」其 實如棗。以竹刀剖則甘,鐵刀剖則苦,木刀剖則酸,蘆 刀剖則辛。

婆羅婆樹[编辑]

婆羅婆樹,其實如甕。

磐砮穡樹[编辑]

《磐砮穡》樹,出波斯國,亦出拂林國。拂林呼為「群漢。」樹 長三丈,圍四、五尺。葉似細榕,經寒不凋。花似橘,白色。 子綠,大如酸棗。其味甜膩,可食。西域人壓為油,以塗 身,可去風痒。

《段公路北戶錄》
[编辑]

那核婆[编辑]

那核婆果,出印度。大如冬瓜,熟則果赤。剖之中有十 小果,大如雞卵。更又破之,其汁黃赤,其味甘美。或在 樹枝,如眾果之結實。或在樹根,如茯苓之在土。

《樂史寰宇記》
[编辑]

豬肉子[编辑]

端溪縣有樹冬榮,其子號曰「豬肉。」子大如杯,其肉如 肪,炙而食之,味似豬肉,至美,故名。

《王方慶園林草木疏》
[编辑]

蔓胡桃[编辑]

蔓胡桃一作葡萄,或言蠻中藤子也。子甘滑如乳,霜 風下潰。

《范成大桂海果志》
[编辑]

黎檬子[编辑]

《黎檬子》形如大梅,復似大橘,味極酸。

櫓罟子[编辑]

櫓罟子,大如半升碗。諦視之,數十房攢聚成毬。每房 有縫。冬生青,至夏紅。破其瓣,食之微甘。

[编辑]

槎。子如錐栗。肉甘而微澀。

===火炭子===《火炭子》,如烏李。

部諦子[编辑]

《部諦》子色黃如大石榴。

木賴子[编辑]

木賴子,如淡黃大李。

羅晃子[编辑]

《羅晃子》,如橄欖,其皮七重。

古米子[编辑]

古米子:殼黃,中有肉如米粒。

殼子[编辑]

《殼子》如青梅,味甘。

藤核子[编辑]

藤核子,生白藤上,如小蒲桃。

木連子[编辑]

《木連》子如胡桃,紫色。

蘿蒙子[编辑]

《蘿蒙子》,黃如大橙柚。

特乃子[编辑]

《特乃子》,狀似榧,而圓長端正。

羊矢子[编辑]

羊矢子,色狀全似羊矢,味亦不佳。

日頭子[编辑]

《日頭子》狀如櫻桃,纍纍如蒲桃穗。

秋風子[编辑]

《秋風》子色狀俱似楝子。

黃皮子[编辑]

《黃皮》子,如小棗。

朱圓子[编辑]

《朱圓子》:正圓,深紅,狀如楝子。

粉骨子[编辑]

粉骨子,皮黃色如粉。

塔骨子[编辑]

《塔骨子》匾如「大橘皮」,裡空虛。

布衲子[编辑]

《布衲子》,似李而黃。

黃肚子[编辑]

《黃肚子》如小石榴。

不納子[编辑]

不納子,似黃熟小梅,絕易爛,爛即破。肉附核,可為經 珠,似菩提子。

《王象晉群芳譜》
[编辑]

槃多樹[编辑]

《槃多》樹,不花而結實,實從皮中出,自根著子,至杪,如 橘大。

《徐光啟農政全書》
[编辑]

土欒樹考[编辑]

生汜水西茶店山谷中。其木高大堅勁,人常採斫以 為秤簳。葉似木葛葉,微狹而厚,背頗白,微毛,又似青 楊葉亦窄,開淡黃花,結子小如豌豆而匾,生則青色, 熟則紫黑色。味甘。

救饑

摘取其實紫熟者食之。

土欒樹圖

土欒樹圖

山梨兒考[编辑]

一名「金剛樹」,又名「鐵刷子。」生鈞州山野中,科條高三 四尺,枝條上有小刺。葉似杏葉,頗團小。開白花,結實 如葡萄顆大,熟則紅黃色。味甘酸。

救饑

採取食之。

山梨兒圖

山梨兒圖

山裡果兒考[编辑]

一名山裡紅,又名「映山紅果。」生新鄭縣山野中,枝莖 似初生桑,條上多小刺。葉似菊花,葉稍團,又似花桑 葉亦團。開白花,結紅果如櫻桃,味甜。

救饑

採樹熟果食之。

山裡果兒圖

山裡果兒圖

青舍子條考[编辑]

生密縣山谷中,科條微帶柿黃色。葉似胡枝子葉而 光潤微尖,枝條稍間開淡粉紫花,結子似枸杞子微 小,生則青而後變紅,熟則紫黑色,味甜。

救饑

「採摘」其子紫熟者食之。

青舍子條圖

青舍子條圖

白棠子樹考[编辑]

一名沙棠梨兒,一名「羊嬭子樹」,又名「剪子果。」生荒野 中,枝梗似棠梨樹枝而細,其色微白。葉似棠葉而窄 小,色亦頗白。又似女兒茶葉,卻大而背白,結子如豌 豆大,味酸甜。

救饑

其子甜熟,摘取食之。

白棠子樹圖

白棠子樹圖

拐棗考[编辑]

生密縣梁家衝山谷中,葉似楮葉而無花叉,卻更尖 𧣪,面多紋脈,邊有細鋸齒。開淡黃花,結實狀似生薑 拐叉而細短,深茶褐色,故名「拐棗。」味甜。

救饑

摘取拐棗成熟者食之。

拐棗圖

拐棗圖

木桃兒樹考[编辑]

生中牟土山間,樹高五尺餘,枝條上氣脈積聚為疙 瘩,狀類小桃兒,極堅實,故名「木桃。」其葉似楮葉而狹 小,無花叉,卻有細鋸齒,又似青檀葉梢間另又開淡 紫花,結子似梧桐子而大,熟則淡銀褐色,味甜可食。

救饑

採取其子熟者食之。

木桃兒樹圖

木桃兒樹圖

石岡橡考[编辑]

生汜水西茶店山谷中。「其木高丈許,葉似橡櫟葉極 小而薄,邊有鋸齒而少花叉開黃花,結實如橡斗而 極小,味澀微苦。」

救饑

採實,換水煮五、七次,令極熟,食之。

石岡橡圖

石岡橡圖

水茶臼考[编辑]

生密縣山谷中,科條高四五尺,莖上有小刺,葉似大 葉胡枝子葉而有尖,又似黑豆葉而光厚亦尖,開黃 白花。結果如杏大,狀似甜瓜瓣而色紅,味甜酸。

救饑

果熟紅時,摘取食之。

水茶臼圖

水茶臼圖

野木瓜考[编辑]

一名「八月樝」,又名「杵瓜。」出新鄭縣山野中,蔓延而生, 妥附草木上。葉似黑豆葉,微小光澤,四五葉攢生一 處,結瓜如肥皂大,味甜。

救饑

採嫩瓜換水煮食,樹熟者亦可摘食。

野木瓜圖

野木瓜圖

驢駝布袋考[编辑]

生「鄭州沙岡間,科條高四五尺,枝梗微帶赤黃色。」葉 似郁李子葉,頗大而光,又似「省沽油葉而尖,頗齊。」其 葉對生,開花色白,結子如菉豆大,兩兩並生,熟則色 紅,味甜。

救饑

採紅熟子食之。

驢駝布袋圖

驢駝布袋圖

婆婆枕頭考[编辑]

生鈞州密縣山坡中,科條高三四尺,葉似櫻桃葉而 長。𧣪開黃花,結子如菉豆大,生則青熟紅色,味甜。

救饑

採熟紅子食之。

婆婆枕頭圖

婆婆枕頭圖

吉利子樹考[编辑]

一名「急𧃲子」,科荒野處有之,科條高五六尺,莖似野 桑葉而小,又似櫻桃葉亦小,枝葉間開五瓣小尖花, 碧玉色,其心黃色。結子如椒粒大,兩兩並生,熟則紅, 味甜。

救饑

其子熟時,採摘食之。

吉利子樹圖

吉利子樹圖

《本草綱目》
[编辑]

音間[编辑]

李時珍曰:賈思勰《齊民要術》云:「藤生交趾合浦。緣樹 木,正、二月花,四、五月熟。如梨,赤如雞冠,核如魚鱗,生 食,味淡泊。」

零餘子[编辑]

陳藏器曰:「零餘子,大者如雞子,小者如彈丸,在葉下 生,曬乾,功用強於薯蕷。薯蕷有數種,此其一也。補虛 損,強腰腳,益腎,食之不饑。」

李時珍曰:「此即山藥藤上所結子也。長圓不一,皮黃 肉白。煮熟去皮食之,勝於山藥,美於芋子。霜後收之, 墜落在地者,亦易生根。」氣味甘、溫,無毒。

津符子[编辑]

李時珍曰。孫真人《千金方》云。「味苦、平滑。多食令人口 爽,不知五味。」

木竹子[编辑]

李時珍曰。范成大《桂海志》云。「皮色形狀全似大枇杷。 肉味甘美,秋冬實熟。出廣西。」

羅晃子[编辑]

李時珍曰:范成大《桂海志》云:「狀如橄欖,其皮七重,出 廣西。」顧𡵚《海槎錄》云:「橫州出九層皮,果至九層方見 肉也。夏熟,味如栗。」

甘劍子[编辑]

李時珍曰:范成大《桂海志》云:「狀似巴欖。子仁附肉,有 白靨。不可食,發人病。北人呼為海胡桃是也。」

豬腰子[编辑]

李時珍曰:「豬腰子生柳州。蔓生,結莢內,子大若豬之 內腎,狀酷似之,長三、四寸,色紫而肉堅。彼人以充土 宜,餽送中土氣。味甘、微辛,無毒。主治一切瘡毒及毒 箭傷。研細,酒服一、二錢,并塗之。」

《廣群芳譜》
[编辑]

烏喇柰[编辑]

烏喇柰,塞外紅果也。烏喇帶之地尤多,一名「歐李。」實 似櫻桃而大,味甘微酸,不可多食。

烏沙爾器[编辑]

烏沙爾器,生塞外,樹高數尺。秋結紅果,一枝纍纍千 百顆,狀如櫻桃而小,可食,其味酸苦。

《天台志》
[编辑]

菩提子按此與菩提樹木槵子名同物異故另載於此[编辑]

山有菩提樹,相傳西天梵僧遊化遺此種。樹如柿,花 亦大同。未結蕊先,乃別抽一葉,長指半許,闊兩指,色 白而光潤,乃結蕊於葉下。日則覆子以蔽穢,夜則捧 子以承露。秋社後,取子為珠,十百中必有一、二如羅 漢者,謂之「佛頭。」他處所生則無之。

==
《一統志》
==

優曇缽[编辑]

優曇缽,出肇慶府,似琵琶,無花而實。

《盛京通志》
[编辑]

枸柰子[编辑]

枸柰子:味酸,色紅而實小,俗呼「狗嬭子。」

稠梨子[编辑]

稠梨子實黑而澀,土人珍之,間以作麪。暑月調水服 之,云可止瀉。

桃花水[编辑]

桃花,水實紅而味甘,質輕脆。烏喇、寧古塔有之。

法佛哈[编辑]

法佛哈,實如小杏,酸甜,寧古塔所出。

米孫烏什哈[编辑]

米孫烏什哈實,味酸。出寧古塔。

《廣東通志》
[编辑]

蓬薘柰[编辑]

蓬薘柰,華言「破肚子」,蓋果實也。產於暹邏之崛。巃如 大棗,而《青島彝》日乾以附遠,漬以沸汁,其皮自脫,圓 滿如大李,肉潤膩如紅酥,甘美可餤,亦珍美云。

《雲南通志》
[编辑]

抹猛果[编辑]

抹猛果,樹高丈餘,大如掌,熟於夏月。味甘。出《元江府》。

念珠樹[编辑]

念珠樹,出大理府,每穗結實一百八枚。

雜果木部藝文[编辑]

《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
唐·杜甫
[编辑]

萬里戎王子,何年別《月支》。異花開絕域,滋蔓匝清池。 漢使徒空到,神農竟不知。風翻兼雨打,開拆漸離披。

雜果木部選句[编辑]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荅遝離支。」《張揖》曰:「荅遝似李, 出蜀。」

《華楓枰櫨》。枰即平仲也。

晉左思《吳都賦》:「平仲之木,實白如銀。」

唐·《沈佺期》詩:「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

雜果木部紀事[编辑]

《三輔黃圖》「漢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宮,植千 歲子百本。」

《晉書索綝傳》:「懷帝蒙塵,綝與閻鼎立愍帝劉曜,率眾 入馮翊,自長安以西,不復奉朝廷,百官饑乏,採梠自 存。」

《渚宮故事》:宋文帝為宜都王,臨川人獻王萍實六子, 大者如升,小者如鶴卵圓而赤。初莫有識者,以問長 史王華,曰:「此萍實也,宣尼所謂王者之應,宋祚當卜 年六百。」頃之,宜都王即位,祚終於六十矣。

《西河舊事》:「祁連山有仙樹,人行山中以療饑渴者輒 得之,飽不得持去,平居亦不得見。」

五色線劍南有果初進,名為日熟子。」張果葉法善以 術取,每遇午,必致羅公遠。一日於火中索樹叢,使者 欲到,焰火亙天,無路可過,火歇方得度,是夜方到。 《東坡志林》:吾故人黎錞,字希聲,治《春秋》有家法,歐陽 文忠公喜之。然為人質木遲緩,劉貢父戲之為「黎檬 子」,以謂指其德,不知果木中真有是也。一日聯騎出, 聞市人有唱「《是果,鬻之》者,大笑,幾落馬。今吾謫南海, 所居有此,霜實纍纍,然二君皆已登《鬼錄》,坐念故友 之風味,豈復可見?劉固不泯於世者,黎亦能文守道, 不苟隨者也。

《輟耕錄》:「成都府江瀆廟前有樹六株,世傳自漢唐以 來即有之。其樹高可五六十丈,圍約三四尋,挺直如 矢,無他柯榦,頂上纔生枝葉,若棕櫚狀,皮如龍鱗,葉 如鳳尾,實如棗而加大。每歲仲冬,有司具牲饌祭畢, 然後采摘,金鼓儀衛迎入公廨,差點醫工以刀逐筒 劙去青皮,石灰湯焯過,入熬熟冷蜜,浸五七日,漉起 控乾,再換熟蜜,如此三四次,卻入瓶缶,封貯進獻。」不 如此修製,則生澀不可食。泉州萬年棗三株,識者謂 即四川金果也,番中名為「苦魯麻棗」,蓋鳳尾蕉也。 《天啟宮詞》注:「英華殿前菩提樹兩株,六月開黃花,秋 深子落,子不從花結,與花並發,而附於葉之背,瑩潤 圓整,可作佛珠。」此樹為李太后所植,太后上賓神廟, 上尊號曰「九蓮菩薩。」祀慈容於樹北之別殿。

《菩提子詩序》:「大內西北隅,英華殿前,有菩、提二樹,慈聖皇祖母手植也。高二丈,枝榦婆娑,下垂著地。盛夏 開花,作黃金色,子不於花蔕生而綴於葉背,秋深葉 下,飄颺永巷,卻葉受子,而念珠出焉。其顆較南產差 小,而色黃且潤,分瓣之線界作白絲,名曰『多寶珠』。」

雜果木部雜錄[编辑]

《啟蒙記》「如何隨刀而改味」,或曰此即《仙經》所謂火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