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樂全堂集/卷十五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四 樂全堂集
卷十五
作者:申翊聖
1681年

[编辑]

黃府尹一皓哀誄[编辑]

故兵曹參知黃公,名一皓,字翼就。其先中國人,鼻祖平章事石奇高麗,受籍檜原。三傳至莊武公,殲南服,著威名。歷二世而文敏公穆陵爲名臣,世所稱秋浦先生。文敏之弟曰,弱冠病歿,數月而遺腹兒生,卽公也。文敏夫人亦生女不育,乳汁未斷。文敏痛其弟蚤夭,又懼遺孩不保,俾其夫人就產房提抱而歸,躬自乳之。公旣免於懷,猶不知非其出也。文敏公亦竟無子,上疏請以公爲後。公於生親獨子,法不當出後,而宣廟特許之,公遂爲文敏公嗣。

公生而穎拔異凡兒,稍壯警悟才辨,不肯屈首課程文,而往往綴句饒詞致。癸丑文敏公罹罔竄海陬,夫人先逝,文敏繼殞謫中,無強近之匍匐者。公摧擗哀痛,絶而復甦,強起治事,自襲斂葬祭,無少缺,而孤惸欒棘,黃氏兩家,唯公一人在,本生母夫人日夜號泣,懼公之不興也。公支憊自力,進而慰慈闈,退而持斬處堊,執禮踰制,見者傷之。

服闋,以任子授雲峯縣監。以書生奄臨民社,而治法中窾,老吏袖手,在官六朞,民甚便之。甲子逆稱兵犯闕,公率精銳數千入援,謁上于畿甸,上見其部伍齊整,嘉歎久之。會元帥諸軍勦滅之餘黨,瓜滿拜水曹郞,尋除全州判官。適丁虜難,世子分朝南下,久駐本州。公專任上下供億,支度有方,使民不知,闔境騰謠,有之稱。優遷林川郡守,益自展布,治理流聞,而以微事忤當途者,搆誣論劾,事久莫白。坐廢五六年,杜門窮巷,不通交游,亦不以毫髮見幾微。家雖貧,必具甘脆奉親歡,夔夔有老萊之風焉。

自癸丑後,絶意場屋已二十年所,會有增廣試,大夫人強之,一擧中大科,遂踐臺閣。丙子,扈駕入南漢城,候上巡閱伏路左,請得一面要衝,爲效死地,上奬諭,仍命守南城。尋以掌令爲督戰御史,宵晝乘障,與士卒最下者同其苦。一日賊大勢犯南城,前驅已傅城堞,將士退却,公拔劍驅砲手百餘納瓮城,用火具擊賊,賊多燒死。力士許檍有逗撓狀,公欲手劍斬之,大呼而進,士氣一倍,砲射俱發,殺賊大將,賊曳屍號哭而退,遂不敢更犯,實公力也。

出城之議旣定,世子戒西行,公忼慨奮憤,願從行,除公輔德,奉世子出入虜陣。治辦行具,聞太夫人自江都奔逬,不知所在,公上疏乞訪老母存亡,然後入。乘單舸窮探海澨,會于南陽島中,太夫人驚憂致疾,氣息奄奄,不忍遽離。而虜擁世子以西,朝廷已論南城功,加公一階,補陞朝官,改授他人以輔德。公還朝,悼前志之未遂,上章待罪,仍請追往死生以之,上優批不許。未幾調晉州牧使,論者追咎不赴罷之,公不自辨,屛居湖莊。

己卯起廢,授義州府尹,前尹林慶業當兵後,有保聚之稱,庶事草創,體統不立。公挈擧維綱,仁拊義摩,大而城池館宇廩庾財賦,少而閭閻藏蓋牛馬鷄䐁,無不照攝。櫛垢爬痒,饑食寒燠,民愛之如父母,嚴之如神明。流逋日集,田野盡闢,識者比之祖士雅焉。申疆界關津之禁,抑使价橫張之弊,北守令不遵令者,譯舌交關捩於事者,痛繩之以法。公私行李過其境,無不約束謹飭,雖使,不得加以非理,此禍端之所以潛滋釀成者也。馬胡棄病駒於本府而倒斃,主者割其肉而啗之,非公所知,疾公者造言以讒之曰:「割馬肉而詛之。」以此發怒,被逮削職。俄敍拜兵曹參知。內裏有搬運之物,中官使守門將進牛車於閤門。公聞之,謂「車輛駕牛折馳道,殊非故事,雖有上敎,當執之,況中人何敢直自號令乎」,遂寢之。自是掖庭省闥聞公入直,肅然毋譁。以省母辭遞而歸。

辛巳冬,義州人通書事發。先是義州武弁崔孝一全家浮海,內附中國,久而始覺。公具聞奉敎,捕其族屬之與知情迹者,死者二人,其餘在囚,未及論斷,而公獲譴。公於孝一之族,毫無假貸,而孝一外甥因假㺚寄書孝一,其辭甚繁,而汎稱黃府尹恩恤之語,不擧名字,而人移怒,竟歸罪於公。嗚呼痛哉!

公臨死,一封書付舊裨,呈承政院,知申事手納密匣封進,留中不下,世莫知疏中有何辭語。或云所言皆國家大計,而不及私云。公招獄吏,託其老母於數三知舊,具言先墓遷改事,不啻丁寧。神色如常,從容斂膚髮,北向拜者四,南向拜者再,此辭君與親之禮也。上自公卿,下至賤隷,皆流涕失聲,都下驚擾,久而不定。雖深山窮谷婦孺之無知無識,語及公事,悲憤咨嗟,平生詆公者亦咸媿服。聖上欲拔公於死,密諭儐臣,爲計萬方而無幸,則廩公老母及妻,終其身焉。

公處心行事,明白愷悌,自期以伏節死義,臨死勇往,絶無遲回偸惰之習。尤能急人之急,其所傾嚮,不以死生貳之。家居收貧族共爨者十餘家,有友託孤而亡者,鞠而敎之,視猶己出,俾之成立。所涖郡邑,咸有遺愛,義州之民聞公死,如悲親戚。褊裨之曾從幕下者,當公患難,殫誠奔走,公死哭之如子弟。如公者當大任攝大衆,可以得人死力也。第不能俯仰於世,修飾邊幅,一切取名之態,以是擯斥不振,卒罹奇禍以死。或謂「公死於奇禍,非由於此」,是不然。彼捨其重者而必甘心於公,則潛滋釀成,非一朝一夕之故也。自南城之役,素憚公,及爲義州,察公設施注措,益憚之,而不加之以非理,是姑與之者,間亦抵𡼏而入,先以計去其任,竟至於殺之乃已,其爲謀不偶然也。

公往義州也,余送之西郊,有所付屬,不能行,公之天性然也。噫!知公者宜莫如余,而公之遺孤,皆公晩出,必不能諗公事行。余且懍懍凋謝,哭公以來,益無意於世,深懼歲月之久,知公者亦且不待,則亡能述公之績,遂敍次其所自出洎履行爲誄,繫之詞而哀之。詞曰:

從古死枉,其事不一。

或死於直,或死於節。

或死於兵,或死於獄。

雖云蹈正,率繇牴觸。

夫孰如公,邂逅罹酷?

自作曰禍,外至爲菑。

視天夢夢,網之恢恢。

三公居右,六卿在左。

大夫士民,森列上下。

疇不稱冤?口莫能辨。

哀哀無辜,且薙且獮。

跪稽之恭,胆悸骨軟。

已矣其死,不死之㥏。

吾不哀公,哀此徒也。

吾不悲公,悲國痛也。

傅之死議,是國棄公。

臨死封章,公則輸忠。

遙拜辭母,母焉能知?

託母於人,不遺孝思。

旣孝且忠,死而無怍。

達而觀之,宇宙冥漠。

孰吉孰凶?孰善孰惡?

蒙吏逍遙,曇迦寂滅。

雖見之偏,而過於哲。

方知,亦有所激。

我巾我車,將奚所適?

靑山一曲,白雲千里。

逝波不回,跳丸若矢。

谷鳥喈喈,隴草菲菲。

王孫一去,曷日而歸?

祭文[编辑]

東岡李先生恒福[编辑]

噫!君子任世道之責者,必當天下之至難至變,幸而尊主而成名,不幸捐軀而殉節。若孔明之盡瘁,文山之成仁,皆當天下存亡之幾,任天下綱常之重者,而孔明不能復室於垂亡,文山不能紹祚於旣絶,成敗之數,一係於天,固不足論也。藉令室重光,祚再紹,不過爲一時之烈也。以一人之身,贊襄時難,恢中興之大業,片言正君,樹百代之綱常,如公者,蓋未之聞也。

壬辰之西狩龍灣,顧不如益州之偏安,時之至難也。先生方執中兵之旂,握帷中之籌,轉危而安,捄亡而存,可謂建天下之殊勳矣。致身於危難之際易,立節於論議之間難。十餘年來,國家多事,釁故滋起,事之至變也。先生居大臣之位,不失其令名,而卒能抗雷霆不測之威武,扶大東幾熄之倫彝,可謂任天下之綱常矣。大節已立,大功已昌,先生之道,可以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竢聖人而不惑者也。何遽棄斯世,馭氣乘飛,超然於無何有之鄕乎?於乎先生!視今之世道,爲如何哉?志士不得伸其堂堂之議,忠臣不得奮其拳拳之誠,天地否塞,日月晦盲,後死之民,而誰與程?一杯爲辭,輪坎長冥,靡其及矣,於乎先生!

祭亡室貞淑翁主[编辑]

亡室翁主發引之期,秪隔數日,東陽申翊聖用是年十二月壬子,命僕治具,執酌長慟,奠以告之曰:

辛勤者契活而棄之若遺,愛育者諸子而棄之若遺,所尊者老親號哭奠之而眛眛不省,所憐者孩兒失乳呱呱而眛眛不省。噫!形雖化矣,神卽有知,神若有知,必能格余之誠而聆余之言也。君之所嘗辛勤愛育者、所尊所憐者,都付之吾身,而瞑然長逝者何歟?數年以來,吾衰甚矣,肉日以脫,髮日以白,春夏而後,眠食尤減。君嘗虞余之或病,勉以節飮間出,仍又自詑曰:「比吾食益甘氣益蘇,肌膚亦勝昔矣。」言未數日,君病忽作,病已䜪矣,猶自謂此疾數日可瘳,今胡遽至於斯也耶?君固不自知也。君嘗恃精神筋力之有過人者,過於自用,而卒至於斯耶?抑君之長算局於短造耶?實余之不肖,積愆成殃,有以致之,非君之故也。

余與君豈惟伉儷之誼?牀笫之間,有朋友箴儆之益;患難之際,見平生素履之貞。隨事而規,若苛而恭,見可而勉,所助者大。以君之懿,卷而懷之,一木塊然,扣之不應,斯豈人理之所可堪也?君謂余:「否泰相乘,吾窮久矣,今當以亨,假我十數年,吾子吾女婚嫁畢矣,此亦人間之福也。」造物者忌盈,天理之忒,乃至是耶!宗祀之重,吾誰與共?子女之婚,吾誰與共?悲歡,吾誰與共?起居,吾誰與共?從今以往,爲生樂否,蓋可想已。

君逝之後,忽忽無生意,而上念老親,下逮兒曹,又以君襄事未卒,強飯自抑,淙理庶事。殮君之數日,招吾冢婦與吾長女、介婦若君之平日所左右婢僕,閱君之遺帑,無論細大,籍而置之。君之欲爲靈兒之婚需者,篋而藏之別所,凡君之管鑰圖記,皆付之冢婦。竢君入地之後,以家政悉委之吾兒、吾婦,量入爲出,撫御衆庶,一如君在時,無墜君之志也。黃氏之婚,約以待時。說兒終兒,令弟義昌提挈以歸,以義昌之高義,其夫人之賢,撫而育之,不啻若己出,庶望其長成也,則君之含結於冥冥者可以紓矣。

聖明隱卒崇終之恩,天地罔量,冢宰紀德埋竁之文,百世不朽。余亦爲君驅馳數百里間,卜藏於廣陵之東,幽隧之制,虛其右偏,爲他日同歸之地。料吾之衰,其何能久於世?久數十年,短或時月耳,與君離者無何,而合者無窮期矣。達而觀之,先後往耳。涕之無從,聲之失常,有不期然而然者矣。一座蒲團,茶爐經卷,爲余終身之計,冷澹生涯,吁亦命矣。噫!君昔飮食我者,而今余設飮食而饗君者,詎非人事之變也?嗚呼痛哉!

芝峯李先生睟光[编辑]

噫!小子何以頌先生也?後之欲知我事行,觀我狀伯氏者,程叔子之言。吾父生平,唯先生爲知,心迹無貳。先生誌吾父,墨未乾而先生棄世焉,小子何以頌先生也?斬然者孤,天之降割於兩家者偏,而抑天非無意於其來與去,則不可謂適然也。天不可問而人理索矣。噫!小子亦安倣而周旋矣?

祭叔父參判公文[编辑]

嗚呼!叔父乃今棄小子而歸也耶!小子何所恃以爲生乎?小子少叔父十有九年,則晩出矣。叔父之提挈喣喣,不啻己出,小子之依戀懷慕,亦猶父母。幼而號呼哢嬉於側畔,不知其嚴且敬也,旣壯而稍知嚴敬,而猶不能勝其恩愛之私也。洎叔父稱老於家,小子頭顱種種,唱喏之節,浸加修謹,而杯酒之間,不能無齠齕之習,此世間希有之樂也。叔父乃今棄小子如遺,小子何所恃以爲生也?

噫!數年之中,父母俱歿,內外尊屬,凋喪殆盡,踽踽孤生,唯恃叔父之在世。朝駕而出,指城之南,形影相弔,共加慰勉。叔父免禫以來,眠食靡常,小子早衰,元精耗敗,無論年序,俱屬遲暮。叔父恒憂小子之不善將攝,小子亦深憂叔父之眠食靡常,固不能遠期十年,亦不料一朝奄忽如此之速也。噫!

叔父之於世,不可謂不庸,而亦不可謂庸也。世之知叔父者,蓋絶無而厪有,所謂厪有者,卽吾父與小子耳。吾父於叔父,爲嚴兄;叔父於小子,爲諸父。父子兄弟之言,其能取信於譊訛之俗乎?是以小子欲無言於當世,而吾父之器待見於述作者,可徵於後。俟諸孤哀毀少定,相與詮次履行,爲不朽圖者,其責實在小子矣。噫!欲無言於當世,而冀垂詔於後來。

吁亦悲矣!叔父將絶,握手以訣,唯以世道爲念,勖以守約,則叔父之愛小子深矣,其何敢忘也?升堂而無所承事,出門而無所適焉,則爲生樂否,蓋可知矣。噫!叔父之所親而愛之者,多在於彼而不在於此。視小子生而茹苦稔毒,孰悲而孰歡也?未老而先衰,多憂而少樂,若是而其能久於世也耶?非不知去來之常數、現滅之定理,而猶復號咷摧擗者,直不勝目前之痛也。遑遑追慕,欲從而不得,則設此酒食,以寓其情而已。

祭季舅參判李公命俊[编辑]

岳勢分,江流祖

源遠而派,肢長而峨。

受姓疇庸,數遠而長。

跡肇李城,祚胤其昌。

啓慶燾後,冠冕大東。

旣積而贏,惟淸江公

而岳,由而瀆。

孕靈產秀,弘庇厥族。

公能趾美,卓矣其立。

實稟正氣,惟義所集。

移孝爲忠,爲世貞臣。

位屈於名,名屈於眞。

通籍二紀,淪謫半之。

才以小見,所理之卑。

遭際旣晏,且恤于擠。

彼陽浮慕,跡乃棲棲。

胡不以卿?胡不以公?

似抗而抑,若異而同。

長孺之直,獻可之正。

持之以質,操之以行。

羽毛雲霄,倘去倘來。

衆視以隘,我服其恢。

迓公自東,瘠而見骨。

扶病瀝血,猶補衮闕。

氛陰乍開,光景昭昭。

如鴞摩霄,若鳳鳴朝。

薇垣峻秩,亦出君恩。

誰謂止斯?善人之寃。

小子無肖,獲知實深。

非唯甥舅,披以腹心。

小子不文,而徵薄技。

有行必序,有居必記。

昔公臥病,拜於床下。

強起披素,亹亹若瀉。

莞爾謂我,吾將大歸。

序次在爾,狀我毋違。

吾有小齋,退思其名。

爲我記之,揭我堂楹。

文未脫稿,公疾已革。

再往叩之,微音在膈。

淚懸聲呑,死生之決。

公於死生,視若夢幻。

一晝一夜,歿而無間。

而我之芒,未脫罟擭。

而恃暫假,哭公形化。

公化未化,公名不朽。

蓋棺而定,天地悠久。

澤至渥矣,公可以瞑。

哀我凶頑,尙存視聽。

公又舍我,寄我踽踽。

未老而衰,幾何塵臼?

平生大白,庶幾來格。

百年便已,塞竇無適。

淺草欲生,鳥聲喈喈。

徘徊墟落,悵其有涯。

祭判書潘公碩枰[编辑]

惟公名德,蔚有所樹。

事我中宗,若肱而股。

風流不泯,黃壤無主。

苔碑蝕螭,莎隴毀斧。

翁主之藏,通公門戶。

爰卜近兆,奉母與父。

聊築新居,亦云隣塢。

瞻公之墓,心惕躬傴。

士感曠世,矧非遐古?

考厥官序,比肩我祖。

雍門之悲,惄焉作苦。

時載淸明,冷煙凄雨。

薄酒菲詞,告以漬土。

魂若有知,必於余取。

祭判書徐公[编辑]

宣考在宥,尙德羅才。

巨細著職,治道以開。

惟二十載,拔士最茂。

公洎先人,柳川式簉。

初皆少躓,長弟踐華。

逢國之艱,奔命靡差。

公乃歷試,勤于南服。

投之卽解,刃不以族。

譽命之隆,作我卿士。

旣外且內,贊我康理。

豈云其材?器也斯宏。

器以德充,秉節惟貞。

耿耿單赤,六尺可托。

末命之悲,一痛殞魄。

癸丑之獄,言之短氣。

恢恢天地,合以罦罻。

公洎先人,柳川同禍。

束峽颶海,十年拘鎖。

聖作物覩,萬品昭蘇。

公洎先人,復列官道。

柳川國舅,共承倚芘。

左提右挈,寅恭不貳。

天不憖遺,柳川先去。

惟聖惡積,奉諱斯遽。

公獨在世,七十康強。

白髮紅顏,志氣俱昌。

耆英會上,燁若神人。

胥艶慕之,益伏其眞。

不病而化,寔謂歸全。

古稱仙者,公卽是仙。

噫噫同德,荷知宣考

同歲通籍,同沐恩造。

同受顧託,再入之同。

出處一貫,凋喪亦同。

去來隨運,係于高穹。

委乎流坎,質于曙闇。

君知臣報,亦旣無感。

今則已矣,小子安放?

儼然其儀,表達攸養。

毅然其色,凜不可犯。

確然其操,立朝弘範。

廊廟之具,丘壑之姿。

佐以杯酒,春喣藹垂。

濟以詼謔,弛張不忒。

之公之懿,非余敢測。

至尊含恤,搢紳相弔。

椽吏赴臨,里閈咷叫。

特書在史,令聞在後。

子姓嗣媺,宜大而久。

其得於天,實厚而博。

形合應世,形隤反朴。

峙爲山嶽,列爲辰星。

繄從宣考,徨彷庭。

公亡其亡,昧者之見。

藐余之痛,尙綴一線。

恃頑而全,浮寄缺陷。

遌凶靡從,觸境怛懺。

日月哭奠,先人之執。

逝者滔滔,嗟其何及?

延陵府院君李公好閔[编辑]

宣考在宥,造士其良。

而用以養,畢收厥長。

龍蛇之縕,國步底僵。

籲敷之殷,實資文章。

草創潤色,翕陰闢陽。

東流一語,感奮群邦。

山河紀績,班壓文昌。

幾先就靜,背郭之堂。

梅塢竹陂,柳逕荷塘。

昔拜淸晤,論詩擧觴。

談及西湖,闡其潛光。

已跡若冥,茫乎惝恍。

軒裳蛻遺,耆德齊殤。

唯不朽存,爛如星芒。

噫吾先丘,隣公之藏。

,或

阡岡鬱鬱,江漢洋洋。

哀此未化,聲遽涕滂

吳敬甫[编辑]

疇無父子,事之孰如君?疇無兄弟,友之孰如君?疇無君臣,無欺孰如君?疇無朋交,不妄孰如君?文而不華,廉而不劌,好學嗜書,餘事翰墨。茲數者,世所稱才與德,可以得壽得位,後嗣繁衍,徵之於予奪者,而官不升朝,壽不免夭,抹摋不振,血屬又斬,豈天畀君以數者,聞於當世,傳於久遠,而不欲以爵位之倘來、生涯之泡幻,累君也耶!

噫!此余求諸理而不得,強爲之說者也。雖然有馬千乘,詎能勝縕袍蓬室哉?君之蓋棺已久,世之聞余言者,未必謂之誣矣。同年而生,竝世而行,交相知之,亦不可謂不深。化期雖曰參差,歸盡只是先後。

西平府院君韓公浚謙[编辑]

昔公被褐,期以廟廊。

古稱間氣,公爲大方。

舍文用武,四履是當。

爲國司命,繡鉞牙璋。

歷試未半,胡遜于荒。

十載江潭,聊以徜徉。

化日褰蒙,復樹人綱。

坤極正位,育我元良。

福履之盛,家國竝昌。

公顧自少,斂而不張。

庳戶敝廬,處之以康。

一簋一豆,不改其常。

就此恩封,泊然深藏。

衆口騰美,益卜厥祥。

小子何知?亦玷門墻。

虛往實歸,久而愈莊。

今來哭奠,于公之堂。

豈惟我私?邦折其樑。

與奪殊乖,莫正彼蒼。

錦洲君朴公[编辑]

余與公,不同者多,同者小。生先後之不同也,迹顯晦之不同也,才器之不同也,趣造之不同也。不同如斯,而生而愛之,歿而悲之,則吾不知不同之中,抑有同之者耶?行己欲正,不負其心;事君欲忠,不墜其節者,余與公之所同者耶!不以生之先後、迹之顯晦、才器、趣造之爲異,而以一二同者爲同者,余之知公,爲不淺矣。惟其平生不曾與公相切劘,公未必知余之所存也。

悲公之死者,以父母之在也,妻孥之弱也,年紀之尙少也,位爵之未滿也。世之位不如公、年不如公、妻孥、父母之無依者,何限?此不足深悲也。余悲公之志行未大伸於世也。公於病中,示所蓄書畵幾軸,乞余一言之題,致意拳拳,而余病慵坐疏筆硏,有意而未就。今而思之,爲之掩抑。季子之劍,尙掛於墓枝。嗚呼噫嘻悲哉!

黃文敏公書院文[编辑]

正大之氣,高明之識。

輔以學問,動爲士則。

早譽于朝,直期枉斥。

朝疏暮黜,國是之忒。

曰從于難,贊襄密勿。

英猷讜議,擬

戎成于憾,遂擠穽石。

辨乎重輕,志操堅白。

神物扶持,華夷敬服。

甚於河北,黨禍之酷。

六年竄迹,于湖之曲。

若將終身,爭隈爭席。

士誦其義,民化其德。

出以際昏,終焉賦鵩。

天道好還,聖人乃作。

明幽伸屈,議諡貤爵。

猗歟大節,遇難而發。

身沒道亨,孰嗣其烈?

久而逾伏,澤延鄕國。

于何寓思?宜尸宜祝。

有煥厥宇,杖屨遺躅。

山光水色,宛其如昨。

一氣昭昭,無往不復。

矧茲吉宅,神之攸格?

寔瞻俎豆,生平髣髴。

及門者慕,聞風者悅。

興起於斯,猶卽提挈。

子孝臣忠,婦和夫睦。

百世之芘,報祀冞恪。

錦溪君朴公東亮[编辑]

噫噫!翊聖之爲生悲矣。父母棄我矣,父母之兄弟皆逝矣,與吾父友善如兄弟者,相繼亡矣。所恃者,唯先生之春秋不甚高,精力無少損,而求諸伸屈之理,庶有來復之兆,一夕不待,奄忽至此。噫!敵翊聖身以上者,殆無存焉,則未化者形,何所仰庇矣?噫!翊聖之爲生,其亦悲矣。遺篇在壁,指澤猶存,春流無恙,佳期已誤。撫此滔滔,曷日而廻?

晉昌君姜公[编辑]

讀古人書,慕古人志。

繄養以靜,神用不匱。

八十而終,素履無媿。

雖畀於篤,克修而致。

酒亦有德,和氣之至。

倚酡揚扢,經奧史祕。

竊瞯晩際,惟《易》之嗜。

圖彖滿窩,卦六十四。

所好者存,與俗人異。

勳封卿秩,實惟芥視。

淸誨之下,若覺我寐。

今其已矣,誰稽於事?

擧昔日杯,云胡不醉?

未化者形,無從涕淚。

鄭德餘百昌[编辑]

嗟嗟德餘,知子者誰?

或慕其名,或相其皮。

衆趨攘攘,我實子知。

外類盛氣,中卽坦夷。

而貌也抗,而心則卑。

惟其難犯,是以見奇。

誅奸以筆,史之遺。

丹書旣籍,賦東門詞。

束迹郊坰,吟嘯棲遲。

日夕衡門,把酒論詩。

二京三唐,靡所不窺。

酷嗜,整駕遵逵。

揚扢之餘,傲睨當時。

網日益密,邦日益危。

江漢之廣,一葦杭之。

所屈者身,內省不疵。

天道有恒,世運推移。

庶吉彙征,非幸而宜。

諫掖詞垣,儐幕經帷。

受委于重,畿輔維治。

四牡巡方,拜命丹墀。

曾未浹旬,訃焉如疑。

玉節繡斧,丹旐素輀。

借宅都門,朋友哭悲。

病弟扶老,將何爲辭?

詢事之故,過引杯巵。

噫此言者,非妄則癡。

吾儕之飮,幾年于茲?

酒能傷人,吾亦殆而。

子亡詩亡,戒之在酏。

詩酒道厄,達者其嗤。

同庚以降,子憐我衰。

誰謂子先,令我撫尸?

嗟嗟德餘,而止於斯。

祭左議政李公廷龜[编辑]

吾父誄友,秋浦東岡

而數其存,公焉抗行。

降割于遽,頑未殉喪。

不朽之託,而史也良。

縣都之籍,而論也莊。

可以藉手,獲施之光。

公今厭世,文與俱亡。

而誰銘公?銘吾父藏。

跡以自況,昏抑明揚。

雖係于逢,亦能厥常。

經國之業,夙壓壇場。

一言悟帝,度難于王。

寔爲國華,非直詞章。

瑞世之羽,鳴噦儀煌。

終風忽厲,霆霹交芒。

匪悸匪撓,其中則康。

際晩遇隆,位都廟廊。

公不自有,澹然如忘。

貌榮騰頌,襲薰傳芳。

祿由自致,得全全昌。

仁推逮孤,怛逝若傷。

輸灌之餘,有瀉盈眶。

西門席次,叨擧壽觴。

興居示倦,霏屑靡颺。

神明之扶,孰云倏忙?

殘生撤芘,冥行迷方。

寄趣漸短,日覺踽涼。

去來幻妄,實所備嘗。

秪是後先,如旅歸鄕。

聊且用情,肸蠁帷堂。

長嘷而辭,案有灺香。

祭領議政吳公允謙[编辑]

溫其如玉,蘊於中者全;藹乎若春,被於物者然。無論淵源麗澤之漸益,惟其涵養造詣之精專。獨立波蕩之中,自持雍容而周旋。不宰之功,而在默延,去來之跡,足配前賢。噫!處斯而求斯,邈若神而若仙,僊僊乎其莫可追,望雲天而迍邅。

壯節公鐵像祠宇重修祭文[编辑]

運訖鷄林,祥開靑木。

公乃奮起,挈

應期佐命,雲龍施澤。

蓋代之勳,殉主之節。

日月常鮮,風雷爲烈。

惟技用神,鴻田受籍。

留此儀形,金軀厖碩。

匪隱而顯,春秋牲璧。

庇有寧宇,載祀八百。

興發以新,後人之責。

程工量材,剗壤易石。

座右諸公,莫稽名迹。

與公肩比,想皆勳德。

虔告事由,冀竝移席。

翊聖等逖遡先懿,凜乎如昨。

遙傳祝辭,冞切感怍。

不昧者存,庶幾來格。

祭觀察使洪公命耇[编辑]

人之德有吉有凶,以德之吉凶,可以占人之禍福,而元老之死也,不能無疑于施報之天也。噫!余知元老之生,非偶然也,則其死也,詎不關乎大數也?元老生而美好,珠瑩而玉潤,稍長才名藹蔚,德器尤茂,英采煥發,蘊以淵淳,溫宇豈弟,操自堅貞。弱冠魁甲,不以爲榮,濁世宂散,不以爲悴。際盛敭華,侃然其儀,遘劇裁繁,沛然其決,至其內行之懿,不勉而中,若是所謂執德之吉,可以獲天之福,而官不過卿亞,年纔踰疆仕,又死於鋒鏑之下,尸橫原野,其凶與禍,何其戾也?

噫!南漢之事,尙忍言哉?誠東方數千載所無之大變也。內而百官,外而兆民,環八區數千里之地,無一介救主之急,死主于難。而元老奮不顧身,涕泣慷慨,脫萬全之城守,陷必死之賊藪,跨驕帥策羸師,轉鬪而前,力抗勁敵,大勢垂成,以功遺人。噫!以元老之一身,當東方數千載所無之大變,獨樹百官兆民所不能樹之偉節,建百代之綱常,垂宇宙於大名,元老之生與死,豈偶然而無關於大數也?人之拘拘於爵祿年壽以爲福,見之少也。世之享壽考據尊位,媕婀巽耎,馴致亂階,臨亂負國,身名都喪,生蒙狗蠅之目,死與草木同腐,豈可以此易彼哉?

有以元老之不得終孝爲悲,夫孝子之事親非一道,豈惟口腹之養也?臣子於君親,以時而相爲輕重,移孝於忠,聖人之訓也,而況聖明哀元老之死,尙元老之節,凡所以褒忠揭烈之典,用盡其極,而尤軫老母之尙在,月致餼稟,俾終其世,而疾病醫藥,罔不周至,君父替元老而養也,爲人臣子而得如元老足矣。噫!余與元老居同里也,又重以瓜葛之誼,以余長乎一日,以兄視余,顧余自視欿然。相與之際,期以古人,而主辱不死,苟寄兩間,負我元老,負我元老!哭不撫柩,奠不以躬,文以侑之,小洩至恫。

金參判[编辑]

世方以僞,獨保其眞。

世方以駁,獨全其純。

彼自劫劫,吾欲無營。

彼自譊譊,我欲無名。

惟貞厥趨,弗陂弗陵。

名論攸歸,長德之稱。

今而蓋棺,可謂無怍。

卿亞壽下,叵耐鬼惡。

知之實深,戚懿之篤。

漬綿長辭,當筵一笑。

吳承旨[编辑]

頎然其軀,恢然其量。

沕然其迹,翕然其望。

寧欲以名?時發其長。

用賦視需,若得若喪。

機衡之頗,孰云無妄?

惟其不盡,裕在主鬯。

斷金之利,於世無兩。

而程而趨,而疏而曠。

吾虞已衰,子神之王。

七日不見,遽報絰杖。

固知無常,亦何以恙?

來哭之晩,云卜其藏。

人間大事,朝暮以行。

六根未淨,淚目之釀。

嗚呼汝擴,素以幃障。

一氣未泯,髣髴臨況。

李留守景稷[编辑]

石門公以留寄江都,卒于任所,洛中諸友之會哭者,設虛位於空宅,余從其後,若無憑而悲尤甚也。噫!公孝於家,忠於國。與人有忱誠,而頗負氣自豪,往往酒間談論,風發忼慨,磊落不能下人,或面折人,人面發赤不自堪,則公於世,有合不合也,此豈今人態色也?公嘗言吾有師承者三人,白沙沙溪曁吾先大夫,而公之於白沙,有速肖之稱,作人如公者,益亦難矣。

翊聖與公不但有兄弟之義,自謂深知公者。公處毀譽之間,而余獨終始不敢變也。公位正卿矣,躋下壽矣,有賢子弟矣,歿而國人皆以失賢宰相爲惜,則人之生且死如公足矣。然翊聖聞公之死,涕出無從,心焉若擣,久而愈甚,此情愛所發而然也。翊聖乞恩沐浴,扶病而還,行過旅殯之所,用薄酒菲具,一哭而奠之。其辭曰:

昔登公堂,公執我手。載笑載語,必醉以酒。今來訪公,束之一木。其儀之凶,不歌以哭。乾坤蕭瑟,草樹黃落。浮雲不停,逝水赴壑。

睦參判長欽[编辑]

余齒之稚,公已騰翔。

瑞世之儀,毓發潛光。

聞諸長者,期以廟廊。

今公止斯,理亦靡常。

公略苛禮,進余門墻。

少長雖差,容我疏狂。

而沃而灌,亦弛以張。

洎余謝事,公在北方。

魚雁無阻,孰謂參商?

公來自北,余伏枌鄕。

日月其逝,竟乖拜床。

俄報之凶,一慟神傷。

公留賢器,卜世之昌。

公歸之全,誰云其亡?

驅兒代奠,一瓣心香。

李相聖求[编辑]

兩家之好,世惟無兩。

儀均骨肉,居比鄕黨。

契許之深,容我疏放。

徵酒相命,意氣豪爽。

洞然勿隔,心絶邪枉。

小節不拘,大人氣象。

於其未遘,微露骯髒。

率志而行,而能俯仰。

亦旣發舒,彌見其長。

歷塊一瞬,昂霄千丈。

寵辱之際,觀人狹廣。

隨遇而安,其來若往。

頓撼之餘,益覺神王。

晩期猶存,身世共忘。

倏其如遺,惝怳難狀。

哭君于堂,丹旐素帳。

日月言邁,將卜出葬。

一病爲祟,竟阻臨壙。

遣兒代奠,菲羞薄釀。

忽忽忘生,茫茫穹壤。

尹監司[编辑]

年有不及於君,官有不及於君,一時聲名有不及於君,一生尊榮有不及於君者多矣。達而觀之,宜若不至於深悲痛悼,而自君之亡以至出葬,心未嘗不悲且悼。蓋以君之所賦,年不宜止於斯,以君之才地,官不宜止於斯,而親老而無嗣,吾無辭以慰吾老友也。吾亦亡一壯子,餘痛在心,以吾之心,度吾老友之心,烏得以不悲且悼也?吾與君之老親差肩而行,今四十六年矣。共閱人間無限事故,嬗變無窮,灰劫將飛,歷往若冥,形影垂盡。嗚呼!吾及見君握梨栗跳擲嬉戲之時,乃復見君之蓋棺耶!竊有感於退之馬監之事,而歎身世之支離。衰病爲祟,一臥經時,旣不能哭以洩之,又不能躬自酹之。嗚呼君玉!尙格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