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梧陰遺稿/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附錄 梧陰遺稿

作者:尹昉
1635年

先君子以六經之學。發而爲經綸事業。乃若詩文則特其餘事耳。遇有意會。輒信筆而成。專謝雕飾。而便有蒼然之色。訇然之音。襲人耳目。而人莫之覺也。雖然小子何足以知之。嘗聞奇高峯,高苔軒諸公。俱賞之。以爲不可及焉。平日所爲詩若文。積有卷帙。經壬辰兵火而盡失之。亂後倥傯。多在戎馬間。間有所著。亦多不收。摠之所得。太山毫芒。實爲千古遺恨。無非小子慢藏之罪也。先君子下世垂三紀于玆。而不克爲傳後計。蓋將有待於收拾餘燼也。今小子老矣。恐此事便已而抱恨泉壤。姑就其所已得而先印焉。續有得之者。其必有以繼之矣。嗚呼。歲月逾邁。聲容漸遠。所可髣髴者。獨賴是編之存。而殘膏餘馥。亦足以感人之心而起人之敬。況爲子孫者乎。謹泣血而書。

崇禎八年乙亥孟春。男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領議政。兼領經筵,弘文館,春秋館,觀象監司。世子師。海昌君昉。謹拜手稽首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