栢潭先生續集/序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栢潭先生續集

作者:金㙆
1811年
卷一

夫才德之難全也久矣。優於德者或短於才,有其才者或無其德。其或有才有德,而不就正於有道,則未免陷於一偏,而卒不能與入於中正之域。此在古昔,已有才難之歎,況於叔季淆漓之世乎?

國朝之際,治化郅隆,儒賢輩出。時則有栢潭具先生,鍾之精,挺金玉之質,自在髫齡,已稱器識,及登師席,特蒙奬許。以超詣之姿,而加刻厲之工,凝遠之度,而博義理之趣,其居敬精義明體適用之學,眞得師門之旨訣。而又有黼黻之文,經綸之才,澤物鎭俗之量,眞所謂才全德備,而就有道而正焉者。是以,方其策名淸朝,羽儀王廷,而莫不想望其風采。乃以三代人物,兩漢文章目之,而至有睿奬,特稱其邃學有行,則若先生者,卽國家之蓍龜,儒林之師表。而其臺閣風烈,閫臬聲績,特先生緖餘之發,而非其至者。

當是時也,朝論歧貳,人各以好惡之私,分朋樹黨,互相傾軋,而先生獨憂之。特立頹波之中,而爲維匡調護之策,儻然惟義之視,而無所偏倚於其間。蓋其公心直道,一出於爲國家憂世道之至意,而嘵嘵者已紛然矣。卒使先生不能展布其大有爲之志,而觀占玩象,卷懷林泉。雖除旨荐降,恩諭敦複,而霽潦行藏之義,固有素定於胸中者。然朝野之望,尙庶幾其復起,而不幸視疾,遽爾易簀,則天也。

先生雅性恬淡,不喜紛華。嘗愛栢潭泉石之勝,結芧其上,以爲栖息講道之所。而君臣義重,不能固守東岡之志,則其發於吟哦夢想之間者,未嘗不在於栢影潭光之中也。及其浩然賦歸,婆娑初服,樂與同志,講明經旨,料理舊業,一方文學之士,彬彬有興起作成之美。而天不憖一老以終惠後學,則又豈非斯文之重不幸耶?嗚呼悲夫!

先生有遺文四冊,已印行於世。而其未入梓者尙多。蒼石李先生蓋嘗收拾藏弆,以爲續集計,而迄今若百載,尙未付剞劂,此則士林之責也。鄕之人士懼夫一向因循,遂致湮沒而不傳,決無區畫,方謀繡梓。李斯文裕垂金斯文成九,實主其事,以亦忝在裔孫之列,間以屬丁乙之役,且要一言以弁諸卷。顧此藐末後生,無所知識,何能屬辭比事,以犯不韙之罪。蓋辭之固而不獲,則略敍平日所感於中者如右,聊以寓高山景行之思云。

上之十一年辛未流火節,外裔,通政大夫、前行承政院右副承旨、兼經筵參贊官、春秋館修撰官,聞韶金㙆,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