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本例 (四庫全書本)/卷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三 春秋本例 卷十四 卷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本例卷十四
  宋 崔子方 撰
  凡外事門
  例月
  諸侯盟離盟則不月
  隱二年冬十月紀子帛莒子盟于密離盟不月承伯姬歸月隱三年冬十有二月齊侯鄭伯盟于石門離盟不月為𦵏宋公月
  隱八年秋七月庚午齊侯宋公衛侯盟于瓦屋𫝊謂諸侯之參盟於是焉始故謹而日之或然也其詳具經解
  僖二年秋九月齊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貫僖十九年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鄫子㑹盟于邾
  文十五年冬十有一月諸侯盟于扈
  宣十一年夏楚子陳侯鄭伯盟于辰陵楚子之與陳鄭盟謀以討陳亂而安鄭也然終以入陳而納其姦人又明年圍鄭以楚子不信其盟甚矣故不月以見譏
  定七年秋齊侯鄭伯盟于鹹離盟
  是秋齊侯衛侯盟于沙離盟
  定八年冬衛侯鄭伯盟于曲濮離盟
  右十著例八其變例二
  立君
  隱四年冬十有二月衛人立晉
  右一著例
  執國君以伐 以歸附
  僖二十一年秋宋公楚子陳侯蔡侯鄭伯許男曹伯㑹于盂執宋公以伐宋凡大國執例月此特譏之而以時志猶曰為中國恥故略之也
  僖二十八年冬晉人執衛侯歸之于京師承天王狩河陽故不月
  成九年秋七月晉人執鄭伯
  右三著例一其變例一其闕文一
  獲國君
  僖十五年十有一月壬戌晉侯及秦伯戰于韓獲晉侯
  右一著例
  釋國君
  僖二十一年十有二月癸丑公㑹諸侯盟于薄釋宋公承盟日
  右一著例
  國君奔
  桓十一年九月鄭忽出奔衛
  桓十五年五月鄭伯突出奔蔡
  桓十六年十有二月衛侯朔出奔齊
  僖二十八年夏四月衛侯出奔楚
  文十二年春王正月郕伯来奔
  襄十四年夏四月己未衞侯出奔齊是時孫林父費逐其君春秋惡焉故不名䘙侯以見之又加日以謹林父之惡也
  昭二十一年冬蔡侯朱出奔楚般以誘殺有執而用焉朱顧不能復讎而又奔之春秋賤焉故不月以譏
  右七著例五其變例二
  國君歸
  桓十五年五月鄭世子忽復歸于鄭
  僖二十八年六月衞侯鄭自楚復歸于衛
  襄二十六年春王二月甲午衛侯衎復歸于衛辛夘而剽弑甲午而衎入剽之弑衎與有力焉故加日以見之
  昭十三年八月蔡侯廬歸于蔡
  是月陳侯吳歸于陳
  右五著例四其變例一
  國君入
  桓十五年秋九月鄭伯突入于櫟
  莊六年夏六月衛侯朔入于衞
  襄二十五年秋八月衛侯入于夷儀
  右三著例
  右奔歸入大國次國同例然大國未有見也
  敗小國
  僖十五年冬楚人敗徐于婁林三年徐人取舒舒楚屬也蓋徐人恃齊而取之及桓徳既衰而後楚亟伐徐敗之婁林徐之禍有以自取之春秋譏焉故不月以見之
  右一變例
  入小國
  隱二年夏五月無駭帥師入極
  隱十一年秋七月壬午公及齊侯鄭伯入許是時桓公羽父為亂公不能靖内難至於身弑而不知而顧入人之國亦不知務矣故加日以見譏
  桓二年九月入𣏌
  僖二十年五月鄭人入滑
  僖二十七年秋八月乙巳公子遂帥師入𣏌是年𣏌子来朝夫春接其君秋入其國以内為過矣故加日以見譏
  僖二十八年三月丙午晉侯入曹晉侯入曹而執曹伯畀宋人晉文於是失正矣故加日以見譏
  僖三十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
  文五年夏秦人入鄀𫝊謂鄀叛楚即秦而又貳於楚故秦人入鄀猶信也蓋鄀之禍有以自取之故不月以見譏
  昭十八年六月邾人入鄅
  哀七年秋公伐邾八月己酉入邾觧具公伐下
  哀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陽歸
  右十一著例七其變例四
  滅小國君奔附
  莊十年冬十月齊師滅譚譚子奔莒
  荘十三年夏六月齊人滅遂
  僖二年夏五月虞師晉師滅夏陽
  僖五年秋八月楚人滅弦弦子奔黄
  僖十二年夏楚人滅黄
  文四年秋楚人滅江江黄漢東之國而屬於楚聞齊桓之興不内自度遽欲背楚而親中國桓公方欲事楚故貫之盟陽榖之㑹實從黄江之人以謀楚明年遂興召陵之師楚既内服江黄遂㑹伐陳則楚之有怒於兩國可知矣及桓徳既衰楚益内侮僖之十二年楚伐黄而遂滅黄至此楚伐江而遂滅江也夫為國不知所以自謀而致怒大國者取亡之道春秋譏焉故不月以見之
  文五年秋楚人滅六春秋滅國變日月之例者八江黄夔六項鄫巢徐是也蓋譏其有以自取滅亡之禍而已然六之罪未有見焉春秋以例著者不疑矣不然或月闕耳
  襄六年秋莒人滅鄫鄫故莒屬也欲去莒而附魯故前年叔孫豹鄫世子如晉明年又㑹戚𫝊所謂公請屬鄫是也夫小國之政不安其舊而新是圗以致怒於人者取亡之道春秋譏焉故不月以見之
  是年十有二月齊侯滅莱
  昭四年秋七月楚子蔡侯陳侯許男頓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呉遂滅頼
  右十著例六其變例四
  右敗入滅小國微國同例
  戕國君
  宣十八年秋七月邾人戕鄫子于鄫戕國君重事例當日諸侯卒則名鄫子不名不日見微國赴告不備
  右一著例
  克
  隱元年夏五月鄭伯克叚于鄢
  右一著例
  
  僖十九年冬梁亡梁之亡也不以月志然後知諸國有以自取滅亡之禍者其不月明矣
  右一變例
  國遷
  莊十年三月宋人遷宿
  閔二年春王正月齊人遷陽
  僖元年夏六月邢遷于夷儀
  僖三十一年十有二月衛遷于帝丘
  成十五年冬十有一月許遷于葉
  昭九年春許遷于夷許自此至定之四年二十五年之間凡三遷都焉夫國家之政士民之居何可數遷數遷則下騒動而亦不足以為國矣春秋譏焉故不月以見之
  昭十八年冬許遷于白羽
  定四年六月許遷于容城承葬陳惠公月
  哀二年冬十有一月蔡遷于州来
  右九著例六其變例三
  國潰
  僖四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侵蔡蔡潰
  文三年春王正月叔孫得臣㑹晉人宋人陳人衛人鄭人伐沈沈潰
  成九年冬十有一月楚公子嬰齊伐莒庚申莒潰楚人入鄆解具入鄆下
  右三著例
  葬
  隱三年十有二月癸未葬宋繆公
  桓十五年夏四月己巳葬齊僖公
  莊三年夏四月葬宋莊公
  莊九年秋七月丁酉葬齊襄公
  僖十八年秋八月丁亥葬齊桓公
  僖二十七年秋八月乙未葬齊孝公
  僖三十三年夏四月癸巳葬晉文公
  文六年冬十月葬晉襄公
  宣十年六月葬齊惠公
  成三年二月乙亥葬宋文公
  成九年冬十有一月葬齊頃公
  成十五年八月庚辰葬宋共公
  襄十六年春王正月葬晉悼公
  襄十九年冬葬齊靈公
  昭十年九月葬晉平公
  昭十一年春王二月葬宋平公
  昭十六年冬十月葬晉昭公
  昭二十六年春王正月葬宋元公
  昭三十年秋八月葬晉頃公
  哀五年閏月葬齊景公
  哀十年五月葬齊悼公
  右大國葬二十一著例十二其變例九加日者八不月者一
  隱五年夏四月葬衞桓公
  桓五年夏葬陳桓公
  桓十一年秋七月葬鄭莊公
  桓十三年三月葬衛宣公
  桓十七年八月癸巳葬蔡桓侯
  莊二年春王二月葬陳莊公
  荘二十一年冬十有二月葬鄭厲公
  僖十三年夏四月葬陳宣公
  僖二十五年秋葬衛文公
  宣三年冬十月葬鄭穆公
  宣十二年春葬陳靈公
  宣十七年夏葬蔡文公
  成三年春王正月辛亥葬衛穆公
  成四年夏四月葬鄭襄公
  成十五年春王二月葬衛定公
  襄四年秋七月葬陳成公
  襄八年夏葬鄭僖公
  襄二十九年秋九月葬衛獻公
  襄三十年冬十月葬蔡景公
  昭七年十有二月癸亥葬衛襄公
  昭八年冬十月壬午葬陳哀公此加日隱之也亡國之葬也與葬紀伯姬紀叔姬同例
  昭十二年五月葬鄭簡公
  昭十三年冬十月葬蔡靈公
  昭二十一年春王三月葬蔡平公
  昭二十八年六月葬鄭定公
  定四年六月葬陳惠公
  定八年九月𦵏陳懐公
  定九年六月𦵏鄭獻公
  哀二年冬十月葬衛靈公
  哀四年冬十有二月葬蔡昭公
  右次國葬三十著例二十一其變例九加日者三不月者六其一亡國之葬
  右大國次國之𦵏例月其越禮而葬者僭也故加日以見之其不及禮而葬者逼也故去月以見之傳稱宋華元樂舉厚𦵏文公今宋文之葬實日衛文侯之儉也今衛文之葬實不月以類考之可知矣古人以送死可當大事故春秋以葬禮為重於其有過不及者皆明著以見譏焉是以大國之僭禮者多而次國之僭禮者少次國不及禮者多而大國之不及者少理勢然也蓋惟天子無僭而小國無逼耳

  春秋本例卷十四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