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国防文学”的反动本质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揭穿“国防文学”的反动本质
武汉大学中文系革命大批判写作小组
1970年12月12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周扬一伙在三十年代狂热鼓吹“国防文学”时,胡说什么要建立“全民族的文学”,在文化战线上的领导权问题“不必把这层强调地提出来”,“‘领导权’并不是谁专有的”。

周扬真是主张对领导权不必“强调地提出来”吗?不是的!周扬的所谓不必强调提出领导权,就是不准强调提出共产党对文化战线的领导,而要强调国民党反动派对文化战线的统治。他伙同夏衍、田汉、阳翰笙等,对无限忠于毛主席、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鲁迅,发动一次又一次的反革命“围剿”,恶毒攻击鲁迅提出来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个无产阶级口号,不正恰恰说明,周扬强调的是国民党反动派的领导,反对的是共产党的领导吗!

为了建立“国防文学”的“天堂”,周扬狂叫:“战争的飓风已把过去许多因为思想、倾向、修养,甚至所在地域的不同而成为非常疏隔的作家吹拢到一起了。”“文艺上主张不同的作家们”“是一条战线的战友”,都必须“团结一致”。

这是彻头彻尾的阶级投降主义。

在抗日战争中,一切必须服从抗日的利益,这是确定的原则。但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是一个事实。难道帝国主义文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文人、买办文人能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团结一致?不!他们始终是无产阶级的敌人。他们从来没有,也不可能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团结一致。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只有把他们揭露,把他们战胜,才能巩固文化战线上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周扬鼓吹不分“阶级”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团结一致”,这不是明目张胆地要无产阶级放弃对文化战线的领导,而向资产阶级缴械投降吗!

为了从文艺创作上实践这一反动理论,周扬大肆鼓吹:“国防文学的主题”“不局限于民族革命战争的激化的场面”,要描写“象赛金花一样的”“民族英雄”。

不去热情地讴歌和描写震撼世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革命战争和英雄人物,却偏偏要去描写一个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期间,为帝国主义奔走效劳的汉奸妓女赛金花,并冠以“民族英雄”,这是什么文学?这是赤裸裸的卖国主义的汉奸文学。

在周扬反动的“国防文学主题”论的影响下,当时,文化战线上出现了一批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宣扬投降主义的所谓“国防电影”、“国防戏剧”、“国防音乐”,以及许多“全民牌”小说。这些毒草,或是为人民公敌蒋介石树碑立传,而把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描写成向蒋匪军屈膝求饶的奴才;或是将大地主、大资本家、汉奸描写成抗日救国的“英雄”,而把人民诬蔑为“乌合之众”;或是故意渲染帝国主义的“强大”,散布“亡国奴”的悲观论调,兜售亡国主义;或是宣扬阶级调和,散布和平主义,为蒋贼开脱罪责,反对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什么“国防文学主题”,实际上是为国民党服务为“主”,以歌颂反动派为“题”。事实证明,周扬鼓吹的“国防文学”就是卖国文学、叛徒文学、汉奸文学,是帮助蒋介石投降帝国主义,绞杀无产阶级革命的反动文学。

全国解放以后,周扬窃取了文艺界的领导大权。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支持下,他伙同夏衍、田汉、阳翰笙,一次又一次跳出来进行猖狂的翻案复辟活动,公开诬蔑鲁迅,千方百计为“国防文学”翻案,为王明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翻案。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滚滚洪流把刘少奇和周扬一伙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冲垮了。但是,围绕“国防文学”进行的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我们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对“四条汉子”散布的各种修正主义观点进行彻底的批判,狠狠打击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阶级敌人,为巩固无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而奋斗!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