慵齋遺稿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这篇文章可能需要清理,以符合维基文库的标准,欢迎清理和改善。如果您想要查看帮助,请看帮助页面
慵齋遺稿
作者:李宗準
1824年

慵齋先生遺稿序[编辑]

我朝宣陵之世。治化郅隆。群哲騈肩。如權睡軒,金濯纓,南秋江諸公,以文章名節。冠冕一世。而慵,訥齋二先生。其所屈指甲乙者也。慵齋先生早游佔畢齋之門。與一時諸賢。出入經幄。裨補弘多。四方想望其風采。世値百六。奸讒盤牙。淪胥奔突。不可捄藥。而東市之難作矣。自古國家大運不造。殺氣將作。則必有忠臣志士適逢其會。犯陰陽之冶。入天地之籠。有不知其所以然者。天乎人與。誰執其咎。此可爲拊膺慟哭者也。訥齋先生與慵齋先生金昆玉友。塤唱篪和。文章德行。亦嘗伯仲焉。及當淪亡顚覆之時。斂跡山林。隱遯不悔。挈家入于府北之川城。川在小白之下。山高水流。泉甘土肥。允爲君子盤旋之地。而及夫中廟改玉。宇內幽陰鬼殺之氣。蓋已蕩爲和風而化爲淸塵矣。先生素性靡改。遐心莫回。漠然無意於世。而成就後進。丕變風俗。遂使漁獵之鄕。化爲詩禮之俗。至今數百年之間。彬彬多文學之士者。皆先生之力也。嗚呼。後人之仰二先生。如秋天烈日。如泰山北斗。而禍亂之後。慵齋之文。已經塵沙積劫。訥齋素不喜著述。又并不蓄。今搜輯於殘篇斷簡之餘者。無異桑海遺錄。詩與文摠若干篇。而一臠可以知全鼎。何必多乎哉。俯而讀之。則二先生之性情在焉。二先生之精神咳唾在焉。激昻掉厲。淸新疏越。湫乎攸乎。使人跼蹐屛營。彷徨惻愴。北風雨雪之思。淸流白馬之恨。可以考見其一般。孰不展卷吟諷。涕涔淫漬紙乎。慵齋之文。文不掩其質。訥齋之文。質不掩其文。蓋慵齋以節義爲文章。故其文如雄劍之出水。使人閃鑠而不可狎。訥齋以隱德爲文章。故其文如醇酒之醺人。使人沈醉而不自知。其輪囷輻塞奇偉而高古則一也。夫文者氣也。當天地閉塞之日。是氣也鬱鬱然盤互結轖于退筆故紙之間。未嘗與烟煤墨丸同歸於壞滅者。亦時運之使然。豈不異哉。孟子曰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今讀其書論其人。則慵齋卽濯纓,睡軒之徒。而蕭散灑落過之。訥齋卽秋江之倫而沈晦淪沒甚焉。世之人讀二先生之書。則可以想見二先生之風烈。亦可以想見一時諸先生之志節。而有使人興起者矣。有使人慷慨者矣。有使人慷慨者矣,李君昌郁。慵齋先生後孫也。日踵門而告曰。吾先祖遺文。賴川城人士之辛勤采輯。僅成篇體。附訥齋集于其下。合爲一帙。權上舍思浹,李徵士野淳。實相考校而纂次之。執事其可無一言以弁其首乎。自視藐然。何以堪是寄。竊以熙周於訥齋先生。忝在外裔之末。平日所感于心者。不但蒯通讀樂毅傳而已。書其端以歸之。

上之二十四年甲申七月下浣。聞韶金熙周序。

慵齋先生世譜圖[编辑]

始祖 一世 二世 三世
謁平 遠代孫 居明 金現 金書
新羅佐命大臣官大阿飡賜姓李 官蘓判 兵部令 三韓功臣
四世 五世 六世 七世 八世
潤弘 承訓 周復 侈連
兵正 侍郞 門下侍郞
九世 十世 十一世 十二世 十三世
寵暹 春貞 玄福 申佑 作良
兵曹侍郞 千戶長
十四世 十五世 十六世 十七世 十八世
善景 方烈 黃昇 克良 昌䂓
司諫 別提大將 進士 司成 進士
十九世 二十世 二十一世 二十二世 二十三世
忠堯 之秀 元林
進士 兵部尙書訥齋家訓云齊後孫考籍 金紫光錄大夫月城自先人六代連牒裒合遠 贊成謚貞烈封月城以上遭門禍譜此是信蹟 判司僕寺事失系而慵急信以刊
二十四世 二十五世 二十六世 二十七世 二十八世
蔓實 繩直字繩平 不敏
吏曹判書一云大護軍有三子從直艮直繩直 俱中生進官慶尙監司至大司憲配鐵城李氏生四母季配與海裴氏栢竹堂尙志女生一男 判官
命敏 喜凖 碩還
繕工副正被端宗朝癸酉禍配莊陵朝士坍有四子三子同日被禍一子喜準以幼兌事載莊陵誌 子得南
勿敏 榮祖
文科主簿 生員
承祖 彭齡
縣監
靡敏
時敏字子修 崇凖 德林
端宗癸酉俱中生進坐兄副正公禍禁錮退隱安東琴溪村號琴湖配永嘉權氏縣監啓經之女生四男四女女朴緇監司退溪外祖琴啓縣監權碩衡司果李堣參判號松齋 忠順衛 參奉
宗凖字仲白 德淵
號慵齋成宗丁酉司馬乙巳文科選湖堂官校理檢詳戊午被禍贈副提學享鏡光院栢麓仕 參奉不仕子胤恭胤儉胤讓女權景詮生員女權銘直長
弘凖 德璋
進士號訥齋配咸昌金氏主簿諟敬之女享栢麓社有五女李希侗全州人琴椅府使余漢珪部將鄭穆蕃有子惟一號文峯李麟 察訪有退溪所制碑文子巷芳艿筎芝女李薰生員有六子尹仁純仁思仁成仁希仁存仁有二女申演金孝元
公凖 德全
訓導 僉樞
德成
僉樞有子胤良
德淵出系
二十九世 三十世 三十一世 三十二世 三十三世
胤恭 復昌 仁達
參奉 義達
禮達
智達
再昌 亨達
胤儉 民覺 尙堉
參奉隱德不仕號琴崖有一子民覺 號三隱翁崇禎處士
尙墩 章英
得英
尙堧 震英
號松圃有五子時華元華盆華復華春華
章英出系
最英
號葛齋
生員參奉
胤良 宗立 得春 新培
副正公泒
得南 敬立 時建

[编辑]

題三笑圖[编辑]

遠公細而黠。破戎非不知。暫寄虎溪興。欺謾措大癡。

次韻南秋江[编辑]

少年昧大年。少知昧大知。題詩亦措大。安知陶陸癡。

題友人扇[编辑]

相知八年內。會小別離多。臨分千里手。掩泣聞淸歌。

與權嚮之次季雲詠雪。排律。嚮之。睡軒字。季雲。濯纓字。[编辑]

歲暮從爲客。天涯任轉蓬。睡軒梅花驚落地。柳絮笑引風。慵軒片片飛回急。斜斜緩舞工。睡軒重重成活畫。一一入詩胸。慵軒銀鳳眠欹竹。玉龍臥偃松。睡軒白鷗應失樹。皓鵠已辭籠。慵軒賦縞梁王客。吟鹽謝氏童。睡軒乘舟淸興足。擁馬謫心忡。慵軒敗履存東郭。吟肩秀兩峯。睡軒閉門覺高士。盈尺占三農。慵軒瓊宇閑情發。瑤臺望眼矇。睡軒仙從披氅得。節爲齧氈雄。慵軒造化元無定。吹噓萬不同。睡軒書空愁咄咄。呼酒樂融融。慵軒詠雪潮陽筆。無端賦送窮。

謫江界。詠蘇武窟。[编辑]

萬古不辱命。誰與子卿烈。去時一漢節。來時一漢節。一節十九年。千秋名不滅。

送秋江南孝溫游柰城郡奈城。寧越舊號。[编辑]

十年山海客。誰識讀春秋。一掬零陵淚。三更杜宇樓。

和睡軒登樓韻[编辑]

鶴怨山空一逋客。簿書叢裏鬢華生。農謳落日村村雨。驚喜皇牟已受明。

[编辑]

蘸他雲磴有澄江。掠舫沙鷗作一雙。如許天游吾領略。高懷磯硉此能降。

次睡軒[编辑]

戲劇從他造物麽。浮休自信命途賖。冥心擬住棲霞嶺。散脚那堪待漏靴。書劍有身長客路。乾坤到處是渠家。悤悤又向前頭館。十里林霏送笳。

題枕流亭[编辑]

古渡鳴灘依舊流。豐林不改去年幽。山開廣漠聯蓬戶。水鋪平田易釣鉤。峽老登筵因識面。官娥當酒故低頭。斜陽眠鷺渾無事。似解滄浪送客愁。

[编辑]

辭臺職[编辑]

伏以臣屛伏嶺陬。跡阻鵍班。瞻望雲天。不覺神魂之飛越。卽者。柏府除旨遽下。繼而有馹召之命。臣北望稽首。感淚被面。莫知所以爲言也。臣才識空疏。言議拙訥。本不合於淸朝耳目之任。今此所叨之職。決無趨承之望。且臣身嬰奇疾。已過三朔。抱鞍遠役。實無其勢而第伏念。臣以遐方孤寒之踪。荷聖上翦拂之私。自釋褐至今數年之間。恩數之及於賤臣者非止一再。臣感激震越。銘在肺腑。常欲一死於國。而不可得。顧何敢聞命遲徊。言私退托。以自陷於辜恩負國之罪哉。況今盛禮纔過。群情益聳。以臣慕戀之誠。得際煕昌之會。一登文陛。仰瞻天顏。尤是滿腔之至願。區區微命。有不足恤。故扶曳病軀。冒風登途矣。至陰竹地。身病添㞃。一倍作苦。強起倚馬。旋復顚仆。自量氣力。實有中路溘死之慮。茲敢席藁旅邸。仰暴危懇。伏乞聖明。俯憐疾痛之呼。特賜鐫削之恩。因治臣逋慢之罪。以肅朝綱。千萬幸甚。

雜著[编辑]

琴軍威墓碣[编辑]

公諱啓。字沃卿。奉化人。高麗英烈公儀之後。曾祖。精勇郞遇工。祖。彰信校尉前領中郞將用和。考。承訓郞恩津縣監淮。妣宜人梁氏。南原望族。公以正統己未正月十九日生。兄弟四人。皆早世。公其季也。與仲兄徽。同養大夫人。仲武科。又魁拔英試。遇知於世廟。宦游中外。公奉母不仕。梁氏享年八十一。與仲同負土廬墓。旣服闋。年三十九。始仕補義興衛後部將。未幾。以非罪罪。公議憐之。復授忠武衛部將。弘治癸丑。階通訓。授軍威縣監。有治名。性耿直。關節不行。爲幕佐所惡而罷。嘗患軟脚病。爲部將時。冒風暑益感疾。常曰。死生有命。藥餌何補。乃不治。以丙辰六月二十一日。終于家。壽五十八。以其年十二月十二日。葬于縣之東面楓井里先人之域。公之志也。娶生員李時敏之女。生二子。千年,兆年。一女幼。李氏携孤。以禮奉喪。伐石求誌於其兄宗準。和淚略敍公壽終日月以歸之。弘治丁巳十一月日。朝散大夫義城縣令李宗準。謹誌。

遺山樂府詩跋[编辑]

樂府。詩家之大香奩也。遺山所著。淸新婉麗。其自視似羞比秦晁,賀晏諸人。而直欲追配於東坡,稼軒之作。豈是以東坡爲第一。而作者之難得也耶。然后山以爲子瞻以詩爲詞。如敎坊雷大使之舞。雖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李易安亦云。子瞻歌詞。皆句讀不葺之詩耳。往往不協音律。王半山,曾南豐。文章似西漢。若作小歌詞則人必絶倒不可讀也。乃知別是一家。知之者小。彼三先生之集大成。猶不免人之譏議。況其下者乎。夫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五聲。又分六律。淸濁輕重。無不克諧。然後可以入腔矣。蓋東坡自言平生三不如人。歌舞一也。故所作歌詞間有不入腔處耳。然半山,南豐。皆學際天人。其於作小歌詞。直如酌蠡水于大海。豈可謗傷耶。吾東方。旣與中國語音殊異。於其所謂樂府者。不知引聲唱曲。只分字之平側。句之長短。而協之以韻。皆所謂以詩爲詞者。捧心而顰其里。祗見其醜陋耳。是以。文章巨公。皆不敢強作。非才之不逮也。亦如使中國人若作鄭瓜亭小唐鷄之解。則必且使人撫掌絶纓矣。唯益齋入侍忠宣王。與閻,趙諸學士游。備知詩餘衆體者。吾東方一人而已。然使后山易安可作。未知弊衣緩步。爲眞孫叔敖也耶。以此知人不可造次爲之。雖未知樂府。亦非我國文章之累也。愚之誦此言久矣。今以告監司廣原李相國。相國曰。子之言是矣。然學者如欲依樣畫胡蘆。不可不廣布是集也。於是就舊本考校殘文誤字。謄寫淨本。遂屬晉州慶牧使絍繡梓。時弘治紀元之五年壬子重陽後一日。都事月城李宗準仲匀。識。先生表德。從金而避諱書匀。

前赤壁賦書帖跋[编辑]

子昂云。僕與伯幾同學書。雖極力追之。而不能及。伯幾已矣。世謂僕能書。所謂無佛處稱尊耳。其趙之推之如此。則其人之筆之妙可知。余購得此本於燕都。倩工入石。欲與同志者共。弘治丁巳孟秋。仲匀書于慵齋。

附錄[编辑]

和慵齋賡佔畢齋近體韻。[编辑]

權睡軒五福

天驥從來不受撾。鹽車奈此道途賖。郞潛猶繫淵明印。謫降休誇力士靴。珪組幾縻天下士。菟裘將卜爾東家。朅來贅幕情懷惡。竹外蟬聲替暮笳。

送李仲匀之任義城。四首。[编辑]

聲名少小聳南斗。儒雅風流是謫仙。昵幄望隆通籍早。分符命下許城專。

皓首星星忠孝念。母恩君寵報酬時。南州民力今如此。珍重循良太守知。

多病慙吾遲出餞。臨岐愁緖若爲牽。萋萋滿地王孫草。回首江南又一年。

鄕閭三物成周化。煙火千家續漢循。俗吏紛紛徒爾耳。應歌來暮頌斯人。

寄慵齋居士[编辑]

鄭虛菴希良

客魂銷盡瘦崢嶸。咄咄長齋夢自驚。片月照心臨故國。殘星隨夢落邊城。故人字跡千金重。孝子聲名一髮輕。莫話陳雷生死地。從今粗亦識詩情。

題慵齋畫[编辑]

崔淑生

四序平分秋最悲。蕭蕭木葉已辭枝。畫圖寫出無窮意。詩句吟成一段奇。瀑布定從天外落。松陰不覺坐來移。仙禽對我如相笑。白首塵籠棲息卑。

戊午黨籍[编辑]

先生與佔畢齋門下諸賢游好。及戊午禍作。畢翁爲禍首。以嘗作弔義帝文。濯纓爲史官。載畢翁事錄其文。以爲忠憤之發。李克墩見而惡之。以語柳子光。子光註釋其文。獻之燕山。以爲詆辱先王。大逆不道。畢翁禍及泉壤。一時從游之賢。竄殛無遺。或云。濯纓直書克墩醜惡于史。克墩見之怒。嗾子光起禍云。先生▣▣禍後。文籍散沒不出。墓石只書及第李某之墓。無碣銘無狀。其生年月日歷官敍次。文章節行。無由可攷。後贈弘文館副提學。

李宗準。字仲匀。號慵齋。能文章。善書畫。成廟乙巳。登第。嘗以書狀官赴京。見驛館畫屛不佳。以筆塗抹殆盡。驛官招通事怪詰之。通事曰。書狀能書畫。必以不滿其意而然也。驛官悟而首肯之。回程至其處。張新粧素屛二坐。宗準一書一畫。俱臻其妙。觀者歎賞。戊午。謫北界。路經高山驛。書李師中孤忠自許衆不與一律于壁上而去。監司以聞。燕山以爲有怨意。逮鞠殺之。洪貴達救解不得。

李宗準。字仲匀。號浮休子。又號尙友堂。又號太庭逸民。又號藏六居士。又號慵軒居士。能詩文。丁酉年進士。丙午年及第第二名。今爲平安評事。少時。不識君饒。君饒。權景𥙿字。剛毅識體。不喜作爲。深嫉姜公直以爲不近人情。晩聞實行。甚愛之。癸卯。進士。丙午。及第。調弘文正字。與余及正中。宗室貞恩字。號月澗。又號楓谷。又號雪窓。拜秀川都正。音律冠於世。幽彈慷慨。行路必泣。爲人篤厚自謙。識量聰明。爲學。先理而後文。師不勞。爲詩。先格而後辭。人不厭。爲德。先內而後外。人不知。行身。不以位尊壓人。如最貧儒士然。乘月玩花。到君饒家。余誣君饒曰。會賢坊杏花下。有異人吟詩。招與偕來。聞其語。倜儻不羈。見其詩。淸冷出塵。非煙火食人所道。世有仙者。無乃是耶。君饒倒屣出迎。相與坐月下。仲匀作詩。故作淸瘦態。君饒果大服跪曰。陋幕至僻。秀才何因我情友幸臨耶。豈非天幸也。幸望一宿。仲匀必欲去。君饒跪奉衣裾而請。雷談竟夜。朝明。始識於背洞洞名寓居進士李宗準也。相與拊掌大笑。仲匀君饒。遂爲知心交。

仲匀號浮休居士。性風流倜儻。少有時譽。乙巳試。登第。丁未秋。差日本護送官。至東萊縣。是年冬。受平安評事之命。秋江冷話下同

余嘗游關西。詩近百餘篇。李仲匀獨取箕子殿詩二聯。曰武王不憎受。成湯豈怒周。二家革命間。聖人無怨尤曰。此詩可駕右作。餘無足取。友儕疑其論太過。余惟李齊賢詩。拙翁全稿塗抹。只留應嗔宿客開門早。要看庭前雪壓松之句。李之詩才。可步大元。詩集不啻千萬篇。僕之學詩日淺。而關西詩數至小。且仲匀詩眼過於拙翁。則取僕四句。亦過分矣。歸而思之。李論甚穩。

書仲匀畫[编辑]

金濯纓

姜士浩以詩求仲匀梅竹眞。仲匀分梅竹二種。配雪月風煙作八幅。以畫筆書八分四字以標之。又和士浩詩廿四韻。竝寫八分。封寄予送士浩。予持之抵士浩家。値士浩將南行。展看嘖嘖。徘徊不能去者半日。乃欲糊以綺羅。粧作障子。幷和詩其頭。以爲沒齒之翫。縱歲月育子孫。不願游也。予哂焉。謂士浩曰。君詩足以獲仲匀此畫。仲匀畫亦足以得君詩。其詩其畫。又副其畫。可繼三絶。宜君之好之入骨也。然仲匀之爲此戲也久。世之索於仲匀者不多。旣索而好之如君者亦罕。吾嘗嘲君以文雅之饞子。其信矣夫。余不知書畫。猶能以精神會其妙。書畫詩文。殆一樣胸中之土苴也。胸中無所有。何能發其華耶。觀其雪嚲枝幹。月傳香影。風高葉蕊。煙隱色艶。有寂寥底灑落底爽塏底疏淡底意思。坐我八幅中。不知身入仲匀之胸中矣。噫。吾仲匀乎。使爾生乎吾前。常有不同時之歎也。

慵齋李先生墓石陰記[编辑]

洪木齋汝河

公諱宗準。字仲匀。號慵齋。月城李氏。世居安東金溪里。父。生員時敏。祖。大司憲繩直。曾祖。大護軍蔓實。中成化丁酉進士。乙巳文科。與金濯纓馹孫,權睡軒五福友善。以名節相激勵。歷仕亦大抵相同。公襟韻灑落。望之如神仙中人。爲文章。卓偉高古。書畫俱妙絶。嘗赴燕京。出宰聞韶。人得其揮灑之跡。至於訴牒胡題。藏襲珍之。喬桐朝。坐金權史事。北竄拿還。將置重典。吾先祖文匡公上書救解。主竟不聽。時弘治戊午歲也。後百七十餘年。金溪人立祠俎豆公。歲辛亥。金啓光守豐基郡。爲礱石樹墓道。索余銘。余惟喬桐主方肆虐酗怒。名流被戮者。動以百數。吾文匡莫之敢救。銳爲救公。陳懇獻忠。寧同死是甘。士大夫至今談之。余文匡裔孫也。其於識公之墓。敢辭拙文。是爲銘。

墓碣銘幷序[编辑]

公諱宗準。字仲匀。嘗自號慵齋。其先月城人。後徙居永嘉之金溪里。成化丁酉。擧進士。丙午。登第。官至弘文館校理。公少。倜儻負氣。爲詩文。淸健有格力。又能工書畫。中國人稱之。嘗師事佔畢齋金先生。又與一蠹鄭先生,寒暄金先生及濯纓金公,秋江南公。結道義交。其在經幄。補益弘多。得罪燕山。死弘治戊午。中廟時。諸被禍者得復官。獨公未蒙恩典。

仁祖戊子。永嘉人士。始立廟享之。今上已已。又請於朝。贈副提學。且將立石表其墓。俾玄逸爲之銘。銘曰。

質秀而文皎白雪。獲師友資邁厥識。經幄論思補衮闕。一行觀周籍三絶。逢時不幸禍熸烈。皓天有復事著白。鬱彼畏壘載尸祝。有感宸衷又追秩。我最其蹟鑱墓石。

行狀[编辑]

慵齋李先生。旣奉安于鏡光書院後幾年。豎碣于先生之墓前。昨年乙丑。先生八代孫學慶。柚遺跡踵門而言曰。先祖節行。特蒙文忠公先生撰出戊午黨籍。以行於世。狀本則學慶從先祖訥齋公所草。而拘於時諱。不能詳具世德。且世代綿邈。蠹食字畫。不成完編。敢請追補而刪潤之。以續先先生撰錄之遺意。不佞誠老病不敢當。而但世契則固然。敢不勉焉。謹依本狀。略加檃括如左。先生姓李氏。諱宗準。字仲匀。自號莊六堂。又稱慵齋。新羅佐命大臣謁平之後。至麗季。有曰之秀。三重大匡金紫光祿大夫。封月城君。是生揆。官四宰。諡貞烈。是生元林。入我朝。判司僕寺事。是生蔓實。吏曹判書。於先生爲曾祖也。祖諱繩直。以進士擢生員。筮仕于世宗朝。行楊州牧,慶尙道觀察使。以大司憲終。淸白見重於朝。考諱時敏。俱中生進。以文章節行。負一世重望。延及金相國宗瑞之禍。被禁錮。歸老金溪。敎授生徒。多至成就。號琴湖。鄕人方議尸祀之禮。妣永嘉權氏。縣監啓經之女也。先生生于永嘉之金溪村。幼而岐嶷。五歲。屬文。七歲。讀書通大義。生員公以詩戒之曰。一飯都忘歲月輕。豈知斯世樹風聲。空身雖向窓前坐。逸意應馳野外行。先生雖在妙齡。常莊誦此詩。益勉課業。十年。言于生員公曰。經書皆是聖賢傳授文字。而或出於門人之記。至於易經。則文王,周公,孔子三聖之手書。此眞聖人書。學者最當尊重者也。生員公聞而大奇之。手植一株銀杏於大廳之前。生員公曰。此夫子講學之樹也。他日當與盛德君子。講習於此樹下。對曰。東方亦有聖人乎。生員公曰。行聖人之道。皆可爲聖人徒。況我東箕子遺風。至今流傳。豈可無賢人君子也。十三歲。文章已成。筆法蒼古。欲赴鄕解。生員公以學業未成不許。當游學于京中。生員公慮其才勝。每以書戒之。其第二書略曰。汝之遊學。非豪俠輩可比。謹言行。戒酒色。無慢游。無友放浪人。吾之先世。爲朝家名臣。及余之身。不幸坎軻。余則已矣。積善之久。豈無餘慶。汝兄不學無才。汝弟不好學。吾之所望者汝。汝亦學而不誠。不誠則無實。吾所謂實者。德行之謂也。非才華也。苟無其行。雖有七步之才。何足取焉。佩服此訓。雖微言細行。不敢不謹。癸巳。丁生員公喪。哀毀過禮。服闋後。以慈夫人命。入山讀書。同里裴栶。隨而課讀。志倦神疲則裴掩卷而息。先生終宵不輟。如是數月。精力如初。裴曰。君以血氣之身。勤苦過人。乃能若是耶。先生曰。至樂在此。有何疲倦也。每月朔。歸覲夫人。課誦一月所讀於夫人之前。無一字訛漏。然後夫人供別饌而給之。丁酉。中司馬試。寓居于京城。一日。與南秋江孝溫。乘月而游於杏花坊。權景𥙿君饒。見其儀容淸秀。邀而虛坐曰。子非塵埃中人。眞所謂仙鶴在人間也。君饒先唱四韻。先生應口而對。故爲出塵埃之態。君饒大驚曰。人言赤壁賦無煙火之氣。子之詩韻。過於蘇賦。仍勸一杯酒。先生欲起去。君饒挽手止之。閉戶張燭。終宵吟詠。朝日視之則乃東門外寓居進士李某也。大笑而罷。自後爲莫逆之交。每與秋江。語及莊陵往事。未嘗不歔唏流涕。丙午。登第。丁未。以正字遷吏郞。是年秋。日本使來聘。上以關坊甚重。且彼國使有文才。命極擇護送使。銓曹以先生應旨。先生奉命至東萊。倭使得先生書畫。拜受曰。始得天下重寶。冬。又受平安評事之命。至祥原郡。題三笑圖。詩在集中。後南秋江過此。大驚曰。此必吾友手段也。戊申。除弘文校理。以徐四佳選。遷湖堂。賜暇讀書。上幸環翠亭。先生應製居首。聲名籍甚。無爭鋒者。時論謂第一淸望。比之登瀛。尋拜正言。是時。愼守勤始登淸顯。先生以外戚得權之漸。力諫其不可。直聲振朝廷。壬子。拜副修撰。陳疏歸覲。癸丑。以檢詳。陞舍人。又以書狀官赴燕。見館驛畫屛不佳。以筆塗抹殆盡。驛官招通事怪詰之。通事曰。書狀能書畫。必以不滿其意而然也。驛官首肯之。回程至其處。張新粧素屛二坐。先生一書一畫。俱盡其妙。觀者歎賞。又以詩律。鳴於皇城。後華使至而傳誦。甲寅。除義城縣令。慈夫人時尙康寧。以居官愛民之意。作五言詩四十韻與之。先生拜受誦之。權睡軒以詩餞之。聲名少小聳南斗。儒雅風流是謫仙。昵幄望隆通籍早。分符命下許城專。鄕閭三物成周化。煙火千家續漢循。俗吏紛紛徒爾耳。應歌來暮頌斯人。下車之初。見校宮之頹廢。擇地而移建。出俸祿以助工役。宏敞規模。招集境內之有儒望者。敎授鄕子弟。誦詩習禮。一如古法。絃誦常聞。時人以聞韶比武城。作竹樓於客館之南。爲公退休息之所。作記揭之。一時文士傳誦。至於訴帖揮灑筆跡。邑人皆珍而藏之。戊午。棄官歸鄕里。是時。柳子光,李克墩輩搆誣淸流。禍在朝夕。先生怡然自樂。不以爲憂。與李忘軒胄。圍棋於杏亭。外人傳言紅衣官人一隊直入洞壑。左右請輟棋。先生徐曰。未聞拏命則猶是閑散。對局如初。俄而金吾郞果至。先生曰。老母在。願與之訣。金吾郞惻然而許之。拜辭慈夫人。夫人引范滂事諭之曰。汝得其死。我何悲爲。汝往。善死善死。無以我爲念。與忘軒同席被拏。及就鞫之日。不變神色。以手畫地。作一字如長杠。無一言。有一奴能解文字。同被鞫。亦畫地無言。及定罪之日。決杖八十流北界。路經高山驛。書孤忠自許衆不與一律于壁上而去。監司以聞。喬桐主以爲有怨意。逮鞫殺之。時朝廷危懼。無敢言者。獨洪虛白貴達上書救解不得。被刑之日。顏色與平日無異。但勵聲曰。首陽邈矣。埋我無地。聞者爲之墮淚。返葬于金溪沙芒洞艮坐原。先生容貌端雅。如淸水芙蓉。志操瀅潔。如氷壺秋月。爲文發越。信筆滔滔。直與漢唐之文。同一體格。詩亦優游不迫。出於性情。有古詩人之風韻。至於書畫,醫藥,卜筮,音律。無不精巧。嘗師事佔畢齋金先生。先生器之曰。自見李某。胸襟灑落。與鄭一蠹,金寒暄兩先生。爲道義交。又與金濯纓,南秋江諸賢友善。秋江最敬重焉。茂豐副正一見而奇之曰。公我東之詩仙也。自幼少時無疾言遽色。雖在倉卒。未嘗失措。其經幄講論。一遵河南夫子。霜臺直言。無愧漢朝長孺。倜儻淸儀。便是海東魯連。惜乎其嘉言美行。雄詞健筆。不傳於世。以史禍故也。中廟朝。昭雪復官。肅廟因儒疏。贈弘文館副提學。夫人永嘉權氏。進士綽之女。不育。以弟公準第三子德淵爲嗣。參奉。德淵生三男二女。長允恭。次允儉。皆參奉。次允讓。進士。權景銓,直長權銘。其壻也。允恭生二男。曰煥。曰燁。允儉生一男。民覺。號三隱。煥生復昌。燁生再昌。民覺生三男。長尙堉。次尙墩,尙堧。尙堧生三男。震英,章英,最英。震英有五子。時華,元華,益華,復華,春華。最英有三子。天華,箕華,盛華。復華系子東楫。謁余修狀者學慶。卽其子也。餘不盡錄。嗚呼。天生英偉特出之才。不能平步亨衢。大展蘊抱。而卒罹讒慝之口。以不免一時屠戮之禍。何哉。幸而天轉地旋。雷雨發解。雪冤贈爵。澤漏天壤。而至於先生父子。則秉彝公議。百世不泯。先生享於鏡院。訥齋享於柰城之柏社。近又道論齊發。擬奉琴湖公於河丹溪彰烈之祠。於是乎天道昭然。人心爲之一快。彼克墩,子光等枯胔腐肉。甘爲地獄千萬年戕害忠賢之窓鬼。人爭欲斲棺臠分。以餧家之畜狗。而且不食之矣。禍變慘於一時。而公議嚴於百年。斯可以少慰百世慈孫之心也夫。學慶行雅飭。篤於先。相對可知爲名家後裔。旣去復來。誠懇動人。烏敢辭。撥開昏耄。收拾精神。略具系德。尾補子孫錄如此。以塞其求。兼以自效於高山景行之思云爾。上之六年丙寅十月▣日。通政大夫前行敦寧府都正豐山柳𪶙。謹狀。

史禍首末[编辑]

李克墩嘗於金濯纓之爲獻納。重被論劾。及修成廟實錄。時爲堂上。見史草書已惡甚悉。又見書光廟朝事。載佔畢齋弔義帝文。欲籍爲禍胎。問於魚世謙。世謙不答。又謀於柳子光。子光嘗銜畢齋焚其所作懸板於咸陽郡。聞克墩言。攘臂從之。盧思愼,尹弼商,韓致亨亦聞而從之。俱詣差備門。密囑都丞旨愼守勤亦嘗銜於士類啓之。燕山嘗憤爲文士所拘。不能縱惡。欲一施快而未得其釁。聞子光等所啓。大喜。鍛鍊成獄。子光摘畢齋集中弔義帝文與述酒詩。以爲皆指世祖而作。自爲註釋。逐句解之。啓以不道。論以大逆。卽令剖棺。金馹孫,權五福,權景𥙿。以黨惡相濟。稱美其文。書諸史草。竝置極刑。李穆,許磐,姜謙。以誣飭先王所無之事。傳相告語。筆之於史。皆按律。李許極刑。姜決配。表沿沫,洪瀚,鄭汝昌,宗室摠。罪犯亂言。姜景敍,李守恭,鄭希良,鄭承祖。知亂言而不告。竝論決遠配。李宗準,崔溥,李黿,李胄,金宏弼,朴漢柱,任煕載,康伯珍,李繼孟,姜渾。以門徒朋黨謗訕。分輕重論決。或極邊。或遠方付處。竝定烽燧庭爐干之役。戊午七月十七日傳旨。七月二十七日頒赦。先生謫江界。

鏡光記事[编辑]

鏡光書院上樑文申悅道[编辑]

恭惟慵齋李先生。節槩眞淸。文章大雅。騰望實於朝右。領袖一時。擅名華於中夏。膾炙三絶。秋霜烈日於諫諍之際。惠雨和風於字牧之辰。惟其逢世不祥。以致凶徒搆孼。長途未返於千里。空抛經綸。殄瘁莫贖於百身。竟伏斧鑕。至今士林之扼腕。長吁彼蒼之難諶。

奉安文金鶴沙應祖[编辑]

鶴駕之陽。金溪出焉。彬彬蹈武。地靈人傑。柏竹挺生掛冠高蹈。慵齋繼作。業傳明師。才驚中夏。道觸駭機。

常享祝文撰同[编辑]

業傳明師。志勵秋霜。廉頑立懶。百世不忘。

柏麓常享祝文[编辑]

天分之高。筆翰之逸。道消名流。遺芳益烈。

改題時祭文李簠[编辑]

恭惟聖朝。表旌忠賢。洗滌幽枉。峻加官職。玉署華秩。寵我先生。道光儒林。恩賁泉扃。今茲改題。簪裾畢集。惠我光明。永世無斁。

朝野會通略[编辑]

中宗丙子。追奪李承健爵。上命書進戊午壁書及事實。政院啓戊午李宗準配富寧。至端川磨谷驛。壁上題宋李師中贈唐介詩。監司李承健。令端川郡守囚鞫宗準。遂馳啓宗準與茂豐副正摠同行。寫詩于壁。宗準以宗直門徒坐謫而猶不懲。托古詩而寓己意。不可不問云云。上曰。承健之無狀。一至此乎。遂有是命。正德四年己巳七月初三日。命還李宗準籍沒財產。

義城邑誌[编辑]

李侯宗準。尤留意學校事。以爲殿之位置與山勢相背。且前山一麓。橫絶眼界。蔽了金城五土之眞面目。遂撤而移建。然後眼界始通豁。見者快之。至於大其規模者。李侯一人焉。

仁廟朝戊子。本府士子。就慵齋所居里金溪村。立祠俎豆之。名之曰鏡光精舍。又於乙未冬。爲慵齋立祠於乃城縣。縣卽公往來之地也。嗚呼。公之德望。爲戊午儕流所推重。所著文章。不爲不多。而不幸被禍之家。不能收拾。遂使文章節行。湮沒而不稱。悲夫。村之北有墓。樹石云新及第李某之墓。前府伯成侯後卨爲之封植而祭之。及後李侯奎齡之帶館職而歸也。募閑丁一人。使之居墓側而守護之。禁其樵火。廣求公之遺蹟。將欲入告筵席而褒崇之。謹裒諸集以歸之。

己巳。因儒生疏追贈時禮曹回啓。[编辑]

觀此幼學李兪吾等疏辭。則弘文校理李宗準。早事金宗直。其文章節義。大爲成廟之所寵遇。一時名賢鄭汝昌,金宏弼,金馹孫諸人。上下論議。切磋道學。逮至戊午禍起。與金馹孫等。騈首就戮。中廟朝被禍諸人。咸得昭雪。只宗準一人。未霑旌恤之典。擧戊午諸賢贈同施於李宗準。又使宣額之恩及於俎豆之地。李宗準姓名。旣載黨籍中。班班可考。而以孤忠自許衆不與一律。題於高山驛壁之故。終被奇禍。至今思之。凜凜起敬。諸賢伸枉之時。獨不蒙恩。未知其由。因黨籍已著之跡。擧先朝未遑之典。以副多士之望。而祠宇賜額。事體至重。有難輕議。贈典非本曹所可擅便。上裁何如。

柏麓上樑文[编辑]

慵齋李先生。薄雲豪氣。瑞世奇姿。早歲得師而提撕。三絶餘事。畢竟齊名於李,杜。一死猶光。

重建上樑文[编辑]

慵齋李先生。佔畢賢弟。戊午名流。遭棼濁而芝焚。未展華國之巨手。竝寒蠹而玉映。猶想講道之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