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 (四庫全書本)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意林 卷一

  御題意林三絶句
  集録裁成庾潁川意林三軸用兹傳漫嫌撮要失備載嘗鼎一臠知味全
  都䕶安南政不頗用儒術致政平和奇書五卷銅柱二無忝祖為馬伏波
  六經萬古示綱常諸子何妨取所長節度豈徒事佔畢要知制事有良方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十
  意林目録       雜家類五雜纂之屬卷一
  鬻子一卷     太公金匱二卷
  太公六韜六卷   曽子二卷
  晏子八卷     子思子七卷
  孟子十四卷    管子十八卷
  道徳經二卷    荀卿子十二卷
  魯連子五卷    文子十二卷
  鄧析子一卷    范子十二卷
  胡非子一卷    墨子十六卷
  纒子一卷     隨巢子一卷
  尸子二十卷    韓子二十卷
  卷二
  列子八卷     莊子十卷
  鶡冠子三卷原缺  王孫子一卷原缺
  申子三卷     慎子十二卷
  燕丹子三卷    鬼谷子五卷
  尹文子二卷    公孫文子一卷
  陸賈新書二卷   晁錯新書三卷
  賈誼新書八卷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淮南子二十二卷
  卷三
  鹽鐵論十卷    説苑二十卷
  新序三十卷原缺  法言十五卷
  太𤣥經十卷    新論十七卷
  論衡二十七卷   正論五卷
  潛夫論十卷
  卷四
  風俗通三十一卷  商君書四卷
  阮子四卷     正部十卷
  士緯十卷     通語八卷
  抱朴子四十卷
  巻五
  周生烈子五卷   荀悦申鑒五卷
  仲長統昌言十卷  典論五卷
  魏子十卷     人物志三卷
  任子十卷     篤論四卷
  體論四卷     傅子一百二十卷太元經十四卷   化清經十卷
  鄒子一卷     成敗志三巻
  古今通論三卷   中論六卷
  唐子十卷     秦子二卷
  梅子一卷     物理論十六卷
  等謹案意林五卷唐馬總撰案梁庾仲容取周秦以來諸家雜記凡一百七家摘其要語為三十卷名曰子鈔總以其繁畧失中増損成書宋髙似孫子畧稱仲容子鈔毎家或取數句或一二百言馬總意林一遵庾目多者十餘句少者一二言比子鈔更為取之嚴録之精今觀所采諸子凡世所不傳者惟賴此僅存其概其傳於今者如老莊管列諸家亦多與今本不同不特孟子之文如容齋隨筆所云也前有戴叔倫栁伯存二序與文獻通考所載相同戴序云三軸而栁序云六卷今書乃止五卷且子鈔一百七家此所録止七十一家又多有録無書洪氏載總所引書名尚有蔣子譙子鍾子張儼黙記裴氏新書袁準正書袁子正論蘇子張顯析言干子顧子諸葛子陳子要言符子諸書又通考稱今本相鶴經自意林抄出而永樂大典有風俗通姓氏篇亦云出意林今此本並無之合計卷帙當已失其半非總之原本矣然殘璋斷璧固益可寶貴也總扶風人此本題云字元㑹而唐書及通志皆作㑹元未知孰是元和中為嶺南都䕶本管經畧使後至户部尚書陳振孫書録解題稱總仕至大理評事者偶未考耳唐書總本傳云總所著有子鈔葢即此書殆因原出仲容故史文偶襲舊名也乾隆四十五年三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 校 官  陸 費 墀








  意林原序
  三聖相師大易光著天地之功立矣經傳之功生焉輔成一徳謂之六學漢收秦業其道方興置講習訓授之官明君臣父子之體雖禮樂文缺亦足以興忠孝仁義之大綱至如曽孔荀孟之相述盖數百千家皆發揮隐㣲羽翼風教祖儒尊道持法正名縱横立權變通其要崇儉而有别即農而得序傍行而不流小説去泥而篇簡繁夥罕備於士大夫之家有梁潁川庾仲容略其要㑹為子書抄三十卷將以廣搜採異而立言之本或不求全大理評事扶風馬總元㑹家有子史㓜而集録探其㫖趣意必有歸遂増損庾書詳擇前體裁成三軸目曰意林上以防守教之失中以補比事之闕下以佐屬文之緒有疏通廣博潔浄符信之要無僻放拘刻譤蔽邪盪之患君子曰以少為貴者其是之謂乎余元㑹之執友故序而記之貞元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也撫州刺史戴叔倫撰
  子書起於鬻熊六韜盛於春秋六國時莊老道宗起覆載之功横日月之照髙視六經為天下式故絶於稱言矣墨翟大賢其㫖精儉教垂後世名亞孔聖至矣管晏文荀議論閎肆淮南鴻烈詞章華贍皆纚纚數萬言可謂富矣而部帙繁廣尋覽頗難梁朝庾仲容抄成三帙汰其沙石簸其粃糠而猶蘭蓀雜於蕭艾璠璵隱於璞石扶風馬總精好前志務於簡要又因庾仲容之抄略存為六卷題曰意林聖賢則糟粕靡遺流略則精華盡在可謂妙矣隋代愽陵李文博攓掇諸子編成理道集十卷唐永興公虞世南亦採前史著帝王略論五卷天后朝宰臣朱翼祖則又述十代興亡論一帙洎扶風意林究子史大略者盖四人意矣予扁舟塗水留滯廬陵扶風為余語其本尚且日編録所取先務於經濟次存作者之意罔失篇目如面古人予懿馬氏之作文約趣深可謂懐䄂百家掌握千卷之子用心也逺乎哉旌其可羙述於篇首俾傳好事貞元丁夘嵗夏之晦文廢瞍河東栁伯存重述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