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菴文集/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五 悅菴文集

1836年

悅菴集跋[编辑]

嶠南之大邱。卽余桑榟鄕也。鄕人之遊於京師者。往往來過。而輒以夏悅菴。盛道其某事某行之爲特異。可知爲嶺外豪傑士也。常恨遠莫致之。往歲家侄麟淳。遊嶺湖間。袖來禮說一冊。以示余曰。此夏悅菴所撰輯也。躬到其家。與之言。無非實見得者。尤精於禮學。所述彬彬可觀。取其彙編而來。將以叩質于知禮君子云。於是乎讀其書而知其人。始信前日鄕人之傳說。不勝欽艶。惜乎有若林下劬經之士。名聲不及于朝廷也。于後得其全稿而視之。盖其文學德行。蘊于中而發諸外。其義則門路正大。其詞則光華穠郁。有非俗儒之所可企也。古東李尙書作序而弁卷。摭實無餘。噫。昔桐柏山人。隱居行義。刺史不得薦。天子不聞名姓。昌藜韓公。作序送之。以寓其歎惜之意。天下始知蕫生之賢。至今焯人耳目。今夫夏悅菴之得李尙書。安知不若蕫生之遇韓博士也哉。今雖潛光於當世。後之讀其書者。亦當播其名而壽其傳矣。崇禎紀元後四乙未季秋。資憲大夫。原任吏曹判書知經筵義禁府春秋館同知成均館事。世孫左副賓客達城徐能輔跋。

悅菴集跋[编辑]

自夫湖洛之論盛而義理愈昧。俗儒之爲學。皆鸚鵡言而獅子皮也。雖其辨說充稿。能眞知天人之奧。以實踐於身者有幾。余於悅菴之學。習聞其名。尙未知淺深如何。今觀其遺集。斯可謂篤道之君子也。文不務華。辭不求多。必有吾定見。然後始言之。故所言皆的確簡要。雖於性理之微旨。分析甚明。而詞氣平緩。略無辯博之意。盖以持敬之功。通貫內外。故律己制行。八禮成則。曩者西河之人。多尊之如夫子云。嗚呼。山澤之間。有此獨善之士。而名不上聞。何也。是固天質之美。有不待文王。然向非佛祖之傳法。空山枯衲。又何以超度十地乎。悅翁門路。實自宋雲坪來。而雲坪乃暘門高弟。公嘗論雲坪削逸之事。言巽義精。若不苟阿於世。余以是益高之。傡爲之書。

丙申十二月乙亥。文潛尹鍾大謹跋。

歲丙申巖棲開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