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御定分類字錦/卷二十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十一 御定分類字錦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御定分類字錦卷二十二

 飲饌

肉第九[编辑]

【二字成對】

 殽胾。《禮記》左~右~。《釋文》熟肉有骨曰~。~,大臠。

 膾軒。《禮記》肉腥,細者為~,大者為~。註:言大切、細切異名也。~者必先~之,所謂聶而切之也。

 載俎。栁宗元〈送薛存義之任.序〉河東薛存義将行,栁子~肉於~,崇酒於觴,追而送之江滸,飲食之。

 堆盤。汪元量〈湖州歌〉金盤堆起胡羊肉。

 象白。

 髦殘。張協〈七命〉鷰髀猩脣,~~象白。註:《呂氏春秋》伊尹說湯曰:肉之美者,髦象之約。高誘曰:髦,髦牛也,在西方。象,象獸也,在南方。取其逺方物約羙也。髦象之肉羙,貴異味也。殘、白葢煮肉之異名也。

 鹿尾。耶律楚材〈~~詩〉鑾輿秋獮獵南岡,~~分甘賜尚方,濃色殷殷紅玉髓,微香馥馥紫瓊漿。

 猩脣。《吕氏春秋》肉之羙者,~猩之~,貛貛之炙。

 蟻慕。《荘子》羊肉不慕蟻,~~羊肉,羊肉羶也。

 鳶儲。蘓軾詩:凍~~肉巧謀身。

 鼠盗。《史記.張湯傳》其父為長安丞,出,湯為兒守舍。還而~~肉,父怒,笞湯。湯掘窟得盗鼠及餘肉,劾鼠掠治,傳爰書,訊鞫論報,文辭如老獄吏。

 鴉嗛。 梅堯臣〈發長蘆江口詩〉野祝擊鼓降神語,老~~肉上樹飛。

 豹舌。梁昭明太子〈七契〉不周之和,調腸補胃,雜以龍肝貜炙,~~猩脣。豹一作貊。

 熊蹯。枚乗〈七發〉~~之臑,勺藥之醤。註:《左氏傳》曰:宰夫臑~~不熟~。《方言》曰:臑,熟也。

 受脤。《左傳》帥師者,受命於廟,~~於社。註:脤,宜社之肉,盛以脤器。

 執膰。《左傳》祀有~~。《正義》祭肉有燔而薦者,因謂祭肉為膰也。

 虎掌。何遜〈七召〉熊蹯~~,雞跖猩脣。

 駞峯。杜甫〈䴡人行〉紫~之~出翠釜。

【二字備用】

〔仄〕

 齒決。《禮記》濡肉~~。《正義》濡,濕也,濕軟不可用手擘,故用~斷~而食之。

 薄切。《禮記》漬取牛肉必新殺者,~~之必絶其理。

 肥脆。《北戸録》廣之屬城循州、雷州皆産黒象,牙小而紅。土人捕之,爭食其鼻,云~~,偏堪為炙。愚按:象有十二肉,其膽隨月轉耳。陳藏器云:惟鼻是其本肉,諸即雜肉。

 大嚼。曹植〈與吳質書〉過屠門而~~,雖不得肉,貴且快意。

 致福。《周禮》膳夫,凡祭祀之~~者,受而膳之。註:~~,謂諸臣祭祀,進其餘肉,歸胙於王。鄭司農云:膳夫受之,以給王膳。

 君禄。《五代史.劉贊傳》父玭為縣令。贊始就學,每食玭自食肉,而以蔬食食贊,曰:肉食,~之~也,爾欲之,則勤學問以干禄,吾肉非爾之食也。由是贊益力學。

 鼎肉。《孟子》亟問,亟餽~~。

 宿肉。《禮記》六十~~。《正義》轉老,故恒~~在帳下,不使求而不得也。

 庖肉。《孟子》~有肥~。

 乾肉。《易》噬~~,得黄金。《周禮》腊人,掌~~。

 土肉。《臨海水土物志》~~,正黒,如小兒臂大,長五寸,中有腹,無口目,有二十足。炙食。

 視肉。《山海經》狄山,有~~。《郭氏傳》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也,食之垂盡,尋復更生如故。

 堆俎。《初學記》典畧曰:凡宗廟三歳大祫,每太牢分之,左辨上帝,右辨上后,俎餘委肉積於前數千斤,名~~。

 登俎。《左傳》臧僖伯曰:鳥獸之肉不~於~,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則公不射,古之制也。

 禁臠。《晋書.謝混傳》初,元帝始鎮建業,公私窘罄,毎得一㹠以為珍膳,項上一臠尤羙,輒以薦帝,羣下未嘗敢食,于時呼為~~。

 熊腊。蘇軾詩:秦烹惟羊羮,隴饌有~~。

 鱻薧。《周禮》庖人,凡其死生~~之物,以共王之膳。《註》~謂生肉,~謂乾肉。《疏》新殺為~,乾者為~。竝獸人以與膳夫,内外饔,以共王之膳。

 分胙。劉寄〈社日詩〉孺子從渠~~肉。

 鹿舌。《隋書.突厥傳》沙鉢畧一日手殺~十八頭,齎尾~以獻。

 蠅集。《易林》腐肉所在,青~~聚。

 逐婦。《漢書.蒯通傳》里婦夜亡肉,姑以為盗,怒而逐之。

 大胾。《漢書.周亞夫傳》上居禁中,召亞夫賜食,獨置~~,無切肉,又不置箸。

 烏攫。《漢書.黄霸傳》嘗欲有所司察,擇長年廉吏遣行,屬令周宻。吏出,不敢舍郵亭,食於道旁,~~其肉。

〔平〕

 取肥。曹植〈樂府〉市肉~~,酤酒取醇。

 截方。《後漢書.陸續傳》續母~肉未嘗不~,斷葱以寸為度。

 猪肝。《後漢書.周黄徐姜申屠傳.序》太原閔仲叔,客居安邑,老病家貧,不能得肉,日買~~一片,屠者或不肯與。安邑令聞,敕吏常給焉。仲叔怪而問之,知乃歎曰:閔仲叔豈㠯口腹累安邑耶。遂去,客沛。

 豚肩。《禮記》晏平仲祀其先人,~~不揜豆。

 賜腥。《論語》君~~,必熟而薦之。《正義》謂君賜已生肉,必烹熟而薦其先祖,榮君賜也。

 素膚。曹植〈七啟〉元熊~~,肥豢膿肌。註:鄭元《周禮》註曰:大豕曰豢。膿,肥貌也。

 膿肌。見上註。

 羊殘。崔駰〈博徒論〉鷰臛~~,炙鴈煮鳬。

 豹胎。枚乗〈七發〉山梁之餐,豢~之~。

【三字成對】

 孺子宰。《漢書.陳平傳》里中社,平為宰,分肉甚均。里父老曰:善,陳~~之為~。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之下,亦如此肉矣。註:師古曰:主切割肉也。

 太公屠。梁武帝〈凡百箴〉伊尹負鼎,~~~肉。

 拔劍切。《史記.樊噲傳》項羽曰:壮士。賜之巵酒彘肩。噲既飲酒,~~~肉,食盡之。

 熾炭燒。《宋史.趙普傳》太祖數微行過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聞叩門聲,普亟出,帝立風雪中。普惶懼迎拜,設重裀地坐堂中,~~~肉,普妻行酒。

 金盤實。

 雕俎羞。陳子昂〈鹿尾賦〉為君~~之~,廁君金盤之實。

 視如霍。《漢書.鮑宣傳》上書諫曰:今貧民菜食不厭,衣又穿空,父子夫婦不能相保,誠可為酸鼻。奈何獨私養外親,與幸臣董賢,多賞賜㠯大萬數,使奴從賔客漿酒霍肉。註:視酒如漿,~肉~~也。霍,豆葉,貧人茹之。

 積為巒。盧照鄰〈秋霖賦〉流酒為海,~肉~~。

 羣鴉攫。戴復古詩:~~~肉鬬飛鳴。

 二鵰争。《北史.長孫晟傳》嘗有~~飛而~肉,晟遇鵰相攫,遂一發䨇貫焉。

【三字備用】

〔仄〕

 析麋腊。釋貫休〈鼔腹曲〉餅紅鰕兮~~~。

 琉璃肺。王惲有〈~~~詩〉。

 肥牛腱。《楚辭》~~之~,臑若芳些。註:腱,筋頭也。臑若,熟爛也。言取~~之~爛熟之,則𦠆美也。

 犀五肉。何遜〈七召〉䲋魚兩味,元~~~。

 連珠起。謝諷《食經》~~~肉。

 取熊掌。《孟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者也。

 無憂腊。謝諷《食經》~~~。

 取一豆。《韓非子》田成氏殺一牛,~~~肉,餘以食士。

 食肉相。黄庭堅詩:管城子無~~~,孔方兄有絶交書。

 五鼎饋。黄庭堅詩:平生飲酒不盡味,~~~肉如嚼蠟。

〔平〕

 紅松明。楊萬里〈吴春卿餉臘猪肉詩〉霜刀削下黄水精,月斧斫出~~~。

 犓牛腴。枚乗〈七發〉~~之~,菜以筍蒲。註:《說文》曰:犓,以芻莝養國牛也。腴,腹下肥者。

 與稱同。《洛陽伽藍記》髙祖舉酒曰:三三横,兩兩縱,誰能辨之,賜金鍾。御史中丞李彪曰:沽酒老嫗瓮注𤬪,屠兒割肉~~~。彭城王勰曰:臣始解此是習字。髙祖即以金鍾賜彪。

 社日分。劉言史〈嘉興社日詩〉今年~~~餘肉,不值陳平又不均。

 辨體名。《周禮》内饔,~~~肉物。註:體名,脊、脅、肩、臂、臑之屬,肉物,胾燔之屬。

【四字成對】

 味過瀹鳳。

 珍越屠龍。劉孝綽〈謝安成王賚孤石廟胙肉啟〉味過瀹鳳,~~~~,故使屛翳收風,馮夷静浪,神居鷁首,獨汎安流。

 桓溫十臠。《晋書.陸納傳》出為吴興太守,將之郡,先至姑孰辭~~,因問温曰:公致醉可飲㡬酒,食肉多少。溫曰:年大來飲三升便醉,白肉不過~~。

 齊賢數斤。《歸田録》張僕射~~,體質豐大,飲食過人,尤嗜肥猪肉,每食~~。

【四字備用】

〔仄〕

 芻豢恱口。《孟子》故理義之恱我心,猶~~之~我~。

 庖人繼肉。《孟子》其後廩人繼粟,~~~~。

 饑鷹未飽。杜甫詩:~~~~肉,側翅隨人飛。

 業成得食。《宋史.賈黄中傳》黄中六嵗舉童子科,七歳能屬文。父常令蔬食,曰:俟~~乃~~肉。

 餘可共啖。《晋書.郭舒傳》鄉人盗食舒牛,事覺來謝。舒曰:卿饑所以食牛耳,~肉~~~之。世以此服其弘量。

 項上一臠。見禁臠註。蘇軾〈老饕賦〉嘗~~之~~,嚼霜前之兩螯。

 割肉俎上。《史記.陳丞相世家賛》方其~~~~之時,其意固已逺矣。

 食不重肉。《史記.管晏傳》晏嬰以節儉力行重於齊,既相齊,~~~~,妾不衣帛。

〔平〕

 積肉為崤。楊雄〈逐貧賦〉流酒為池,~~~~。

 如坻如陵。《左傳》晋侯以齊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壺,晋侯先。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寡君中此,為諸侯師。中之。齊侯舉矢曰:有酒如澠,有肉~~,寡人中此,與君代興。亦中之。

 鹿肉三斤。《吴志.趙達傳》嘗過知故,知故為之具食。食畢,謂曰:倉卒乏酒,又無嘉肴,無以敘意,如何。達因取盤中隻箸,再三縱横之,乃言:卿東壁下有羙酒一斛,又有~~~~,何以辭無。時坐有他賔,内得主人情。主人慚曰:以卿善射有無,欲相試耳,竟效如此。遂出酒酣飲。

 臘前猪紅。楊萬里〈吴春卿餉臘猪肉詩〉君家猪紅臘前作。

 去蟻愈多。《韓非子》以肉~~,蟻~~。

 歸遺細君。《漢書.東方朔傳》伏日,詔賜從官肉。大官丞日晏不來,朔獨拔劍割肉,謂其同官曰:伏日當早歸,請受賜。即懐肉去。大官奏之,朔免冠謝。上曰:先生起自責。朔再拜曰:朔來,朔來,受賜不待詔何無禮也,拔劍割肉壹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又何仁也。上笑曰:使先生自責,乃反自譽。復賜酒一石,肉百斤,~~~~。

 日給五斤。《漢書.淮南王長傳》制曰:食長,給肉日五斤,酒二斗。

 擲集飛鳶。《北史.崔彭傳》上嘗宴達頭可汗使者於武徳殿,有鴿鳴於梁上。命彭射之,中,上大恱。及使者返,可汗復遣使請崔将軍一與相見。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數十人,因~肉於野,以~~~,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彭連發數矢,皆應弦而落,突厥莫不歎服。

 羊肉千斤。傅休奕〈盤中詩〉~~~~酒百斛。

脯第十[编辑]

【二字成對】

 四脡。《公羊傳》齊侯唁公於野井。髙子執簞食與~~脯,國子執壺漿,曰:吾寡君聞君在外,餕饔未就,敢致糗于從者。註:屈曰朐,伸曰脡。

 二朐。《吕氏春秋》趙宣孟将之絳,見骩桑之下有餓人,卧不能起,宣孟與脯~~。拜受而弗敢食,問其故,曰:臣有老母,将以遺之。宣孟乃復賜之脯二束與錢百,而遂去之。

 拌飯。

 芼羮。董謹《續豫章記》陳蕃待客,拌飯以鹿脯,~~以牛脯,未嘗别為異饌。

【二字備用】

〔仄〕

 新好。顔真卿〈鹿脯帖〉病妻服藥要鹿脯,有~~者惠少許。

 下酒。《神仙傳》葛元每逢友,輒坐樹下,斫樹汁而飲之,皆好酒。取瓦石草木為脯,以~~。

 片脯。《北史.盧叔彪傳》魏收嘗來詣之,叔彪留之,良久食至,但有粟飱葵菜,木椀盛之,~~而已。

 削脯。《武林舊事》𤜱鮓,~~,槌脯,鬆脯。

 槌脯。見上註。

 鬆脯。見上註。

 一束。《國語》昔鬭子文三舍令尹,無一日之積,恤民之故也。成王聞子文之朝不及夕也,於是乎毎朝設脯~~,糗一筐,以羞子文。至於今令尹秩之。註:羞,進也。秩,常也。

 尹祭。《禮記》凡祭宗廟之禮,脯曰~~。《正義》尹,正也。裁截方正也,用之祭。一通云正,謂自作之也。脯自作,則知肉之所用也。《論語》云:「沽酒市脯不食」言其不正也。

 薄析。《周禮》腊人,掌乾肉,凡田獸之脯腊膴胖之事。註:~~曰脯。《訂義》史氏曰:腊有骨,脯去骨。

 去骨。見上註。

 脯挺。《說文》朐,~~也。

 胃脯。《漢書.貨殖傳》濁氏以~~而連騎。註:晋灼曰:今大官常以十月作沸湯燖羊胃,以末椒薑坋之,暴使燥,是也。

 筍脯。朱子〈~~詩〉南山春筍多,萬里行枯腊。

 柰脯。《釋名》~~,切~暴乾之,如~也。

〔平〕

 束脩。《穀梁傳》~~之肉不行竟中。《疏》脩,脯也,謂束脯之肉也。在禮,家施不及國,故~~之肉不行竟中。

 迎凉。《玉燭寳典》洛陽人家重陽日造~~脯。

 段脩。《禮記》質明,贊見婦於舅姑,婦執笲棗栗~~以見。《釋文》段本又作腶,同脩脯也,加薑桂曰腶脩。何休云:婦執腶脩者,取其斷斷自脩飾也。

 脯脩。《禮記》婦人之摯,椇、榛、~、~、棗、栗。

【三字成對】

 得虎臠。劉宰〈次聖與小兒啖虎脯篇〉嘉餽~~~,新獵出林莽,對之嬾下筯,殺氣猶可想,呼兒食之既,睥睨尚來徃,饕餮我所羞,跌蕩或稱賞,服猛豈渠能,過奬謝吾黨。

 須龍根。《幽怪録》巴卭人家橘園,有二大橘,如三四斗盎。剖開,每橘有二老叟相對象戲。一叟曰:僕饑矣,~~~脯食之。即於䄂中抽出一草根,形状如龍,因削食之,隨削隨滿。食訖,以水噀之,化為一龍。四叟共乗之,須臾風雨晦冥,不知所在。

【三字備用】

〔仄〕

 山羊脯。《續齊諧記》漢明帝時,劉晨、阮肇入山採藥,溪邊二女子邀至家,服飾精華,床帳帷幔七寳纓絡,胡麻飯,~~~,設甘酒,行夫婦之禮。劉、阮求歸,還鄉驗得七代子孫,傳聞上祖入山不出。二子欲還女家,不知所在。

 飽貆脯。張耒詩:野俎~~~。

 致一豆。《英雄記》公孫瓚與諸屬郡縣,每至節㑹,屠牛作脯,每酒一觴,~脯~~。

 供滋膳。《唐書.元行沖傳》脯腊膎胰以~~~。

 擗麟脯。《神仙傳》王方平過吴蔡經家,遣人與麻姑相聞。麻姑至,坐定,各進行廚。金盤玉杯無限,美膳多是諸華,而香氣達於内外,~~~行之。

 隨重釀。韓偓詩:麟脯~~~,霜華閒八珍。華一作鱗。

 剖蚌作。蘇軾詩:~~~脯分餘波。

〔平〕

 削桑皮。《後漢書.徐登傳》貴尚清儉,禮神唯以東流水為酌,~~~為脯。

 脯青苔。蘇軾〈蜜酒歌〉~~~,炙青蒲,爛蒸鵞鴨乃瓠壺。註:南人以青苔為脯。

 生徒修。吴萊〈憶寄方子清詩〉~~~棗脯,祭品授葅臡。

【四字成對】

 殷紅浮脆。

 輕薄甘香。《清異録》赤明香,世傳仇士良家脯名也。~~~~,殷紅浮脆,後世莫及,與是名不忝。

【四字備用】

〔仄〕

 膊之屋上。《說文》膊,薄脯,~~~~。

 乾肉為脯。《漢書.東方朔傳》生肉為膾,~~~~。

 追復不盡。《神異經》西北荒有遺酒,追復脯焉。其味如鹿獐,食一斤復一斤。何遜〈七召〉脯~~而~~。

 同心生結。韋巨源《食帳》~~~~脯。註:先結,後風乾。

 市脯不食。《論語》沽酒~~~~。《正義》脯不自作,不知何物之肉,故不食也。

 有脯無膾。《禮記》大夫燕食有膾無脯,~~~~。

 脆如凌雪。《齊民要術》作甜肥脯法:臘月取麞鹿肉,片厚薄如手掌,直陰乾,下著鹽,~~~~也。

〔平〕

 自生厨中。《帝王世紀》堯治天下大和,朱草生於郊,鳳凰止於庭。廚中自生肉脯,其薄如翣形,揺鼓自生風,使食物寒而不臭,名曰翣脯。

 瓊枝為羞。《楚辭》折~~以~~兮,精瓊爢以為粻。註:羞,脯也。

炙第十一[编辑]

【二字成對】

 天臠。《嶺表録異記》瓦屋子,葢蚌蛤之類也,殻中有肉,紫色而滿腹。廣人尤重之,多燒以薦酒,俗呼為~~炙。

 靈消。《杜陽雜編》同昌公主出降上,每賜御饌湯物。其饌有:~~炙,一羊之肉取之四兩,雖經暑毒,終不見敗。

 未熟。《左傳》欒寧将飲酒,炙~~,聞亂,使告季子。召獲駕乗車,行爵食炙,奉衛侯輒來奔。

 及溫。《陳留耆舊傳》李充在鄧将軍坐,鄧設炙肉,充挾箸以噉,炙冷,復命溫之,~~而後食。

【二字備用】

〔仄〕

 肝炙。《詩》或燔或炙。《鄭箋》燔,燔肉也。炙,~~也。皆從獻之俎也。《釋文》~~,之赦反。

 殘炙。《南史.庾恱傳》宋武平建業累遷建威将軍,江州刺史,加都督。初,劉毅家在京口,酷貧,嘗與鄉曲士大夫徃東堂共射。時恱為司徒右長史,要府州僚佐出東堂,毅已先至,遣與恱相聞曰:身竝貧躓,營一逰甚難,君如意人,無處不可為適,豈不能以此堂見讓。恱素豪,徑前不答。毅時衆人竝避,唯毅留射如故。恱廚饌甚盛,不以及毅,毅既不去,恱甚不歡。毅又相聞曰:身今年未得子鵞,豈能以~~見惠。恱又不荅,至是毅表解恱都督,将軍官,以刺史移鎮豫章,深相挫辱。恱不得志,疽發背,到豫章少日卒。

 貛炙。《呂氏春秋》肉之羙者,猩猩之脣,~貛之~。

 牛炙。《禮記》膳:膷、臐、膮、醢、~~,醢、牛胾、醢、牛膾、羊炙、羊胾、醢、豕炙,醢、豕胾、芥醤、魚膾,雉、兔、鶉、鷃。

 羊炙。見上註。蘇軾詩:平生嗜~~,識味肯輕飽。

 豕炙。見上註。

 鴞炙。孔平仲詩:彎弓既有獲,豈不願~~。

 腩炙。《齊民要術》~~法:肥鴨,淨治洗,去骨,作臠。酒五合,魚醤汁五合,薑、葱、橘皮半合,䜴汁五合,合和,漬一炊久,便中炙。按:煮肉曰腩,南上聲。

 筒炙。《齊民要術》擣炙,用鵞、鴨、麋、鹿、豬、羊肉,細研熬和調。若解離不成,與少麪。竹筒六寸,圍長三尺,削去皮節,以肉薄之,空下頭,令手捉,炙之。註:擣炙,一名~~,一名黄炙。

 丸炙。《食經》交趾~~法:丸如彈丸,作臛,乃下~~煮之。

 䶉炙。元稹詩:芋羮真暫淡,~~漫塗蘇。

 貜炙。《酉陽雜俎》猩脣~~。

〔平〕

 昇平。韋巨源《食帳》~~炙。註:治羊鹿舌,拌三百數。

 龍鬚。謝諷《食經》~~炙。

 肥甘。梅堯臣詩:盤中鵞炙亦~~。

 薄耆。枚乗〈七發〉~~之炙,鮮鯉之鱠。註:~~,未詳。一曰薄切獸耆之肉,而以為炙也。耆,今人謂之耆頭。

 金鈴。韋巨源《食帳》~~炙。註:酥攪卵脂取真。

【三字成對】

 啖朱亥。李白〈俠客行〉将炙~~~,持觴勸侯嬴。

 受顧榮。《世說》顧榮在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已施焉。同坐嗤之,榮曰: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後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已,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三字備用】

〔仄〕

 毋嘬炙。《禮記》~~~。註:為其貪食甚也,嘬謂一舉盡臠。

 無心炙。《清異録》段成式幼敏夙成,然酷好鷹犬之樂,嘗馳獵,飢甚,叩村家求飯食。主人老姥出彘臛,五味不具,以薦黍飯。成式既飢,食之有踰五鼎,曰:老姥初不加意,而珍羙如此。後常令庖人具此品,因呼~~~。

 逍遥炙。《清異録》睿宗聞金仙玉真公主飯素,因令以九龍食轝装~~~賜之,仍遣宣旨曰:有所請,即奏來。二公主對使者免冠謝恩。

 秦人炙。《孟子》耆~~之~,無以異於耆吾炙。黄庭堅詩:相期黄公壚,不異~~~。

 駝峯炙。《酉陽雜俎》将軍曲良翰,能為驢騣~~~,甚羙。

 馬行炙。張鷟《耳目記》隋末,深州諸葛昂性豪俠,渤海髙瓚聞而造之。昂屈瓚客數百人,大設,車行酒,~~~,挫碓斬膾,磑轢蒜韲。唱夜,又歌師子舞。

 黄雀炙。蕭濟《孝子傳》王祥後母病,欲~~~,乃有黄雀數十,飛入幕内,因以供母。

 乞鵞炙。見殘炙註。陸龜䝉詩:何須~~~,豈在斟羊羮。

 食垂盡。《南史.江淹傳》桂陽之役,朝廷周章,詔檄久之未就。齊髙帝引淹入中書省,先賜酒食,淹素能飲啖,~鵞炙~~,進酒數升訖,文誥亦辦。

〔平〕

 見彈求。《荘子》瞿鵲子問長梧子曰:聖人不從事于務,而㳺乎塵垢之外,吾子以為奚若。長梧子曰:汝亦太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而~鴞炙。

 須解牛。李咸用〈長歌行〉要衣須破束,欲炙~~~。

 竹筯羞。秦觀〈田居詩〉班坐釃酒醪,一行三四謝,陶盤奉旨蓄,~~~雞炙。

【四字備用】

〔仄〕

 光明蝦炙。韋巨源《食帳》~~~~。註:生蝦則可用。

 水錬犢炙。韋巨源《食帳》~~~~。註:盡火力。

 萬羊臠炙。周伯琦〈詐馬行〉大宴三日酣羣悰,~~~~萬甕醲。

 常具二炙。《西京雜記》髙祖為泗上亭長,送徒驪山,将與故人訣去。徒卒贈髙祖酒二壺,鹿肚、牛肝各一。髙祖與樂從者飲酒食肉而去。後即帝位,朝晡尚食,~~此~~,幷酒二壺。

 自割鵞炙。《南史.劉璡傳》建元初,為武陵王曄冠軍征虜參軍。曄與僚佐飲,~~~~。璡曰:應刃落俎是膳夫之事,殿下親執鸞刀,下官未敢安席。因起請退。

〔平〕

 先啗牛心。《晋書.王羲之傳》羲之幼訥於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嘗謁周顗,顗察而異之。時重牛心炙,坐客未噉,顗先割啗羲之,於是始知名。

 下筯已憐。韓翃〈寄丹陽劉太真詩〉長安道上落花朝,羡爾當年賞事饒,~~~~鵞炙羙,開籠不奈鴨媒嬌。安一作干。

鮓第十二[编辑]

【二字成對】

 玉版。《武林舊事》𤜱鮓,~~鮓。梅堯臣有〈謝~~鮓詩〉。

 金綿。《清異録》吴淑〈冬日招客詩〉云:曉羮沉玉杵,寒鮓疊~~。杵,謂小截山蕷。綿,乃黄雀脂膏也。自古口腹寒酸,文士第一。

 蒲葉。《草木記》吴人蒲始生取以為鮓。王建詩:~鮓除青~。

 蓮花。皮日休詩:竹葉飲為甘露色,~~鮓作肉芝香。

 十褁。王獻之〈白鮓帖〉適得元直二十三日疏,送白鮓。今送~~。

 一坩。《晋書.陶侃母湛氏傳》侃少為尋陽縣吏,嘗監魚梁,以~~鮓遺母。湛氏封鮓,及書責侃曰: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増吾憂矣。

【二字備用】

〔仄〕

 寄母。《吴録》孟仁,本名宗,避皓字,易焉。初為驃騎将軍朱據軍吏,除為監池司馬。自能結網,手以捕魚,作鮓~~。母因以還之,曰:汝為魚官,而以鮓寄我,非避嫌也。

 賣鮓。韓翃〈贈别華隂遺士詩〉~~市中何許人,釣魚坐上誰家子。

 藕鮓。《武林舊事》菜蔬:~~,笋鮓,鮓菜。

 笋鮓。見上註。

 𧍧鮓。《武林舊事》𤜱鮓,~~。

 三和。《武林舊事》𤜱鮓,~~鮓。

 鵞鮓。《武林舊事》把鮓,~~。

 骨鮓。《武林舊事》𤜱鮓,切鮓,~~。

 花簇。陸游詩:~~赬鯉鮓。

〔平〕

 雪團。《武林舊事》𤜱鮓,~~鮓。

 算條。《武林舊事》𤜱鮓,~~,線條。

 白蛟。《拾遺記》漢昭帝嘗逰渭水,使羣臣漁釣為樂。時有大夫任緒,釣得~~,長三丈,若大蛇,無鱗甲,頭有一角長二尺,牙出脣外。帝曰:此魚䱇之類,非珍祥也。乃命大官為鮓,骨青肉紫,味甚羙。

 南包。黄庭堅〈謝張泰伯惠黄雀鮓詩〉~~解京師,至尊所珍御。

【三字成對】

 桃花嫩。《武林舊事》𤜱鮓,桃花鮓。陸游詩:長橋鮓羙~~~。

 鷓鴣香。顧璘詩:野鮮蒼兕猛,山鮓~~~。

【三字備用】

〔仄〕

 潤州貢。《唐書.地里志》~~丹陽郡,土~鱘鮓。

 天鰕鮓。《倦遊録》嶺南暑月,白蟻入水為鰕。土人夜以火燭取,製為鮓,名~~~。

 香衝鼻。李頻詩:石斑魚鮓~~~,淺水沙田飯遶牙。

 不盡鮓。《神異經》南方之獸,如鹿,豕頭,善依人求五穀,名無損獸。人割取肉,不病,肉自復。其肉惟可作鮓,使(米審)肥羙,而咋肉不壊,吞之不入。(米審)盡更澡肉,復作鮓如初,愈羙,名~~~是也。

 海蟄鮓。《武林舊事》市食:~~~。

 冬瓜鮓。《武林舊事》菜蔬:~~~,茭白鮓。

 茭白鮓。見上註。

 銀魚鮓。《武林舊事》𤜱鮓,~~~。

 鱘鰉鮓。《武林舊事》𤜱鮓,~~~,春子鮓。

 春子鮓。見上註。

 荷包旋。《武林舊事》𤜱鮓,~~~鮓。

 皁角鋌。《武林舊事》𤜱鮓,~~~。

〔平〕

 寄親嘗。程本立詩:食無魚鮓~~~。

 荷葉包。白居易詩:就~~上~魚鮓。

 茘枝皮。《武林舊事》𤜱鮓,~~~。

 界方條。《武林舊事》𤜱鮓,~~~。

 積二楹。《齊東野語》王黼盛時,庫中黄雀鮓自地~至棟,凡滿~~。

 玉盤登。黄庭堅〈謝張泰伯寄黄雀鮓詩〉~~~百十,睥睨輕桂蠧。

【四字成對】

 珍韜江浦。

 味越名川。周弘正〈謝敕賚紫鮓啓〉珍韜江浦,~~~~。

【四字備用】

〔仄〕

 五色光起。《晋書.張華傳》陸機嘗餉華鮓,于時賔客滿座,華發器,便曰:此龍肉也。衆未之信。華曰:試以苦酒濯之,必有異,既而~~~~。機還問鮓主,果云:園中茅積下得一白魚,質状殊常,以作鮓過羙,故以相獻。

 醒酒鯖鮓。《南史.虞悰傳》悰家富於財,而善為滋味。武帝幸芳林園,就悰求味。悰獻粣及雜肴數十輿,太官鼎味不及也。上就悰求諸飲食方,悰祕不出。上醉後,體不快,乃獻~~~~,一方而已。

 魚肉影戲。《武林舊事》𤜱鮓,~~~~。

 一啗十臠。《江南野史》陳陶所居,不與俗接,惟嗜鮓,~~或至~~。

 蛙魚新剖。顧璘詩:濁醪滿浮蟻,蛙魚剖新鮓。

 至宛市鮓。《後漢書.費長房傳》費長房者,汝南人也。嘗坐客,而使~~~~,須㬰還,乃飯。《刋誤》劉攽曰:案~~~~謂長房身也,不當作「使」字,當作「徃」字。

〔平〕

 玲瓏牡丹《清異録》吴越富於魚,而造鮓竒異者,以霅溪為首。有一種~~~~鮓,以魚鬬成牡丹形,既熟,出盎中,微紅如初開牡丹。云止一村解作,錢氏亦常訪求之。

 虞公斷酲。謝諷《食經》~~~~鮓。

 刴鮓流膏。桞貫詩:紫蟹著糟新㸃芼,黄魚~~滿~~。

膾第十三[编辑]

【二字成對】

 紅縷。陳樵〈七夕宫詞〉同心絲膾~生~。

 銀絲。杜甫詩:鮮鯽~~膾,香芹碧澗羮。

 俊味。李羣玉〈石門韋明府為致東陽潭石鯽鱠詩〉~~品流知第一,更勞霜橘助芳鮮。

 時鮮。曾鞏詩:~~膾冰鯽,餘滋拆丹榴。

 水母。髙宗幸張府節次畧:下酒,第十四盞,~~膾,二色蠒兒羮。

 天孫。謝諷《食經》~~膾。

 綠鯽。陸游詩:縷飛~~膾,花簇赬鯉鮓。

 紅鱗。梅堯臣詩:自催屋裏~~膾,不彈墻頭白項鴉。

【二字備用】

〔仄〕

 鯨鱠。韓愈詩:巨緡東釣倘可期,與子共飽~魚~。朱松詩:王郎催牛炙,韓老憶~~。

 斫膾。鄭谷詩:鱸魚~~輸張翰。

 乾膾。皮日休詩:唯有故人憐未替,欲封~~寄終南。

 風膾。陳傅良詩:~~不須鹽豉好。

 膾匠。《春渚紀聞》吴興溪魚之羙冠於他郡,郡人㑹集必以斫膾為勸,其操刀者名~~。

 夢鱠。《春渚紀聞》丁學士湖人,生平不喜食鱠。一日忽~登對,少休以~縷一盤為賜,食之羙甚。既覺,忽念其味,自後日進一器。歳餘復~登對,賜~如初,食訖而寤,但聞腥氣逆鼻,遂不復食,至終身云。

 化蝶。《酉陽雜俎》南孝㢘者,善斫膾,縠薄絲縷,輕可吹起。因㑹客衒技,先起魚架之,忽暴風雨,雷震一聲,膾悉~為胡~飛去。南驚,折刀,誓不復作。

 玉膾。《開業平陳記》吴郡獻松江鱸魚。煬帝曰:金虀~~,東南佳味。

 紅膾。岑參詩:砧凈~~落,袖香朱橘團。

 膾具。《世說》桓車騎在荆州,張元為侍中,使至江陵,路經陽岐村。俄見一人持小半籠生魚,徑來造船,云:有魚,欲寄作膾。張維舟納之,問其姓字,稱是劉遺民。張素聞其名,大相忻待。甚欲話言,劉了無停意。既進膾,便去,云:向得此魚,觀君船上當有~~,是故來耳。於是便去。

〔平〕

 水精。《東京夢華録》都下賣鵪鶉骨飿兒、圓子䭔、拍白腸、~~膾。

 美鮮。徐幹〈七喻〉㪷膾~~。

 盤腥。白居易〈東南行詩〉~~厭鱠鱸。

 離紅。梁簡文帝〈七勵〉~~之膾,勺藥之羮。

 蠲酲。白居易詩:~~數膾鱸。

 同心。《金門嵗節記》洛陽人家七夕乞巧,使蜘蛛結萬字,造明星酒,装~~膾。

 烹鯄。元稹詩:炮鼈那勝羜,~~只似鱸。自註:通州俗以鯄魚為膾。

 秋盤。梅堯臣〈鯉魚詩〉買作~~膾,還思逺客書。

 縷絲。王禹偁詩:震澤柑包火,松江膾~~。

 庖霜。黄庭堅詩:~~刀落膾,執玉酒明船。

【三字成對】

 疊蚋羽。

 美麟脂。桓驎〈七說〉三牲乏切,鯉魮之膾,~如~~,疊似蚋羽。

 不厭細。《論語》食不厭精,膾~~~。

 敢求精。栁貫詩:貧居薄滋味,盤膾~~~。

【三字備用】

〔仄〕

 五珍膾。髙宗幸張府節次畧:下酒,第十一盞,~~~。

 四腮膾。呉激詩:旋斫~~~,未輸千里羮。

 曾誇玉。周必大詩:鱠鱸湖上~~~。

 縷子膾。《清異録》廣陵法曹宋龜造~~~妙絶,以其手自庖製,故人罕得享之,惟府座兩受其饋。法用大鯽魚肉、鯉魚子,以碧筍或菊苗為胎骨。

 飛鸞膾。謝諷《食經》~~~。

 咄嗟膾。謝諷《食經》~~~。

 魚皮翦。梅堯臣〈魦魚皮膾詩〉海~沙玉~,~膾金虀釅。

 鰕棖膾。髙宗幸張府節次畧:下酒,第十三盞,~~~,鰕魚湯虀。

 思吹絮。司馬光詩:鮆膾~~~。自註:吴中食鮆魚膾,以楊花為候。

 映盤箸。陸游詩:喜看縷膾~~~,恨欠斫蟹加椒橙。

 蓬池膾。李徳裕〈述夢詩〉荷静~~~。自註:每學士初上賜食,皆~萊~魚~。

 木耳膾。《酉陽雜俎》~~~。

〔平〕

 季鷹魚。杜牧詩:凍醪元亮秫,寒膾~~~。

 越桂烹。李商隱詩:~~留~張翰鱠,蜀薑供煮陸機蓴。

 出江中。杜甫詩:情人來石上,鮮膾~~~。

 白雪髙。杜甫〈觀打魚歌〉饔子左右揮霜刀,鱠飛金盤~~~。

 鱭膾新。韓琦詩:斜蒿青青~~~,公醪香重醅才撥。

 絲膾肥。司馬光詩:洛社凍醪熟,伊魴~~~。

 簇青紅。韓駒〈南溪觀魚詩〉碧樹垂楊間黄緑,冰盤行膾~~~。

 雜春鳩。蘇軾詩:雪芽何時動,春鳩行可膾。註: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

 名郎官。《風土記》江南人作膾,~~~膾,言因張翰得名。

 雪花肥。司馬光詩:鱸膾~~~。

【四字成對】

 輕同曵蠒。

 白似飛霜。何遜〈七召〉鱠溫湖之羙鮒,切丙穴之嘉魴,落俎霞散,逐刃雪揚,輕同曵蠒,~~~~。

 散絲繁灑。

 疊雪亂飛。李羣玉〈石門韋明府為致東陽潭石鯽鱠詩〉~~~~消筯底,散絲繁灑拂刀前。

【四字備用】

〔仄〕

 秋風憶膾。《晋書.張翰傳》張翰,字季鷹,吴郡吴人也,齊王冏辟為大司馬東曹掾。因見秋風起,乃思吴中菰菜、蓴羮、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張南史詩:已被~~敎~~。

 切腴啗貴。《周禮》籩人,膴、鮑魚、鱐。註:燕人膾魚方寸,~其~以~所~。

 無聲細下。杜甫〈閿鄉姜七少府設鱠歌〉~~~~飛碎雪,有骨已刴觜春葱,偏勸腹腴愧年少,軟炊香飯縁老翁,落碪何曾白紙濕,放筯已覺金盤空。

 綺散雪落。張協〈七命〉范公之鱗,出自九溪,赬尾丹鰓,柴翼青鬐,爾乃命支離,飛霜鍔,紅肌~~,素膚~~。

 鯔魚為上。《神仙傳》介象,㑹稽人,有方術。吴主共論鱠魚何者最羙,象曰:~~~~。吴主曰:論近道魚耳,此出海中,安可得耶。象乃令人於殿庭中作方埳,汲水滿之,垂綸埳中,果得鯔魚。吴主曰:可食不。象曰:故為陛下取以作生膾,安敢取不可食之物。乃使廚下切之。

 春葱秋芥。《禮記》膾~用~,~用~。註:芥,芥醤也。

 天真羊膾。謝諷《食經》~~~~。

 萬丈名膾。吴均〈食移〉千里蓴羮,~~~~,氣馨若蘭,色羙如艾。

〔平〕

 分毫析釐。劉梁〈七舉〉鯉魮之膾,~~~~。

 聶而切之。《禮記》牛與羊魚之腥,~~~~為膾。註:聶之言䐑也,先藿葉切之,復報切之,則成膾。

 西海飛鱗。曹植〈七啓〉膾~~之~~。

 筯撥紅絲。羅隱詩:盤擎紫線蓴初熟,~~~~膾正肥。

 設鱠嚴冬。杜甫〈閿鄉姜七少府設鱠歌〉姜侯~~當~~,昨日今日皆天風,黄河冰魚不易得,鑿冰恐侵龍伯宫。黄河冰魚,一作河凍未漁,一作黄河味魚。

 非句吴詩。《南史.崔祖思傳》祖思,清河東武城人,自相國從事中郎遷齊國内史。髙帝既為齊王,置酒為樂,羮膾既至。祖思曰:此味故為南北所推。侍中沈文季曰:羮膾吴食,非祖思所解。祖思曰:炮鼈膾鯉,似~~~之~。文季曰:千里蓴羮,豈闗魯衛。帝甚恱曰:蓴羮故應還沈。

 細落金盤。歐陽徹詩:水晶~膾~~~。

 電剖星流。潘尼〈釣賦〉乃命宰夫,膾此潛鯉,名工習巧,飛刀逞技,~~~~,芒散縷解,隨風離鍔,連翩雪累。

羹第十四[编辑]

【二字成對】

 脆滑。李流芳〈蓴羮歌〉但知~~利齒牙,不覺清虚累口腹。

 芳鮮。陸游詩:羮臛~~新弋鴈。

 鴨腳。《山家清供》以葵花、~~作羮,名~~羮。

 駞蹄。杜甫詩:勸客~~羮,霜橙壓香橘。

 玉蘂。〈髙宗幸張府節次畧〉御筵,下酒,第八盞,螃蟹釀棖,妳房~~羮。

 石榴。皮日休〈雨中逰包山精舍詩〉道人摘芝菌,為予備午饌,渴興~~羮,饑愜胡麻飯。

 白椹。王鎡詩:齋蔬~~羮。

 碧芹。葉子竒詩:銀絲魚膾~~羮。

 金玉。《山家清供》山藥與栗各片截,以羊汁加料煮,名~~羮。

 雪霞。《山家清供》采芙蓉花,去心蔕,湯瀹之,同豆腐煮,紅白交錯,恍如~霽之~,名~~羮。

 三脆。〈髙宗幸張府節次畧〉御筵,下酒,第二盞,妳房簽,~~羮。

 百宜。〈玉食批〉酥片生豆腐,~~羮。

【二字備用】

〔仄〕

 玉葉。蘇軾詩:故人饋我~~羮。

 綠芋。王維詩:香飯青菰米,嘉蔬~~羮。~~,一作紫芋,一作緑筍。

 肉湇。《周禮》亨人。註:大羮,~~。䟽:謂太古之羮,不調以盬菜及五味,調鑊中煮肉汁,一名湇。

 居右。《禮記》食居人之左,羮~人之~。註:居人左右,明其近也。

 斟雉。《楚辭》彭鏗~~,帝何饗。受夀永多,夫何久長。註:彭鏗,彭祖也,好和滋味,善~~羮,能事帝堯。帝堯羙而饗食之。

 牛臛。《禮記》膳:膷,臐,膮。《正義》案〈公食大夫禮〉文云:二十豆者,膷一謂~~也,臐二謂羊臛也,膮三謂豕臛也。

 羊臛。見上註。

 豕臛。見上註。

 烹鵠。《楚辭》縁鵠飾玉,后帝是饗。註:后帝,謂殷湯也。言伊尹始仕,因縁~~鳥之羮,修玉鼎,以事於湯。湯賢之,遂以為相也。

 蘋藻。《禮記》芼之以~~。註:~~為羮。

 瓜瓠。《新序》魏文侯見箕季,日晏,進糲餐之食,~~之羮。文侯曰:季豈不能具五味哉,敎我無多斂於百姓,以省飲食之養也。

〔平〕

 和羮。《書》若作~~,爾惟鹽梅。

 雉羮。《禮記》食:蝸醢而苽食、~~,麥食、脯羮、雞羮,折稌、犬羮、兔羮。

 雞羮。見上註。

 犬羮。見上註。

 兔羮。見上註。

 豆羮。《急就篇》餅餌麥飯甘~~。

 豺羮。《楚辭》鼎臛盈望,和致芳只,内鶬鴿鵠,味~~只。註:言宰夫巧於調和,先定甘酸,乃内鶬、鴿、黄鵠,重以~肉,故~味尤美也。

 黿羮。王粲〈七釋〉~~𧓈臛,晨鳧宿鷃。

 卯羮。韋巨源《食帳》~~。註:純兔。

 吴羮。《楚辭》和酸若苦,陳~~些。註:言~人工作~,和調甘酸,其味若苦,而後甘者也。

【三字成對】

 芼菘芥。張耒詩:乆将菘芥芼南羮。

 齊蘭梅。桓驎〈七說〉河黿之羮,~以~~。

 全身瑩。

 半縷纖。楊萬里〈食蛤蜊米脯羮詩〉雪揩玉質全身瑩,金縁冰鈿~~~。

 調五味。《周禮》亨人,祭祀,共大羮、鉶羮。疏:鉶羮者,皆是陪鼎膷臐膮,牛用藿,羊用苦,豕用薇,~以~~,盛之於鉶器,即謂之鉶羮。

 直千金。《異物彚苑》陳思王製駝蹄為羮,一甌~~~,號為七寳羮。

【三字備用】

〔仄〕

 有遺味。《禮記》大羮不和,~~~者矣。

 沈玉杵。《清異録》吴淑〈冬日招客詩〉云:曉羮~~~,寒鮓疊金綿。杵,謂小截山蕷。綿,乃黄雀脂膏。

 溪菜滑。王建詩:野羮~~~,山紙水苔香。

 白龍臛。韋巨源《食帳》~~~。註:治鱖肉。

 清凉臛。韋巨源《食帳》~~~。註:碎封狸肉夾脂。

 黄頷臛。《南史.虞悰傳》悰家富於財,而善為滋味。豫章王嶷盛饌享賔,謂悰曰:肴羞有所遺否。悰曰:《何曾食䟽》有~~~,恨無之。

 士不貳。《禮記》~~~羮、胾。《正義》~~~羮、胾者,謂士燕食也。若朝夕常食,則下云:羮食,自諸侯以下至於庻人,無等。

 啜僮子。《吴越春秋》越王曰:載飯與羮以逰國中,國中僮子戲而遇孤,孤餔而啜之。

〔平〕

 賜梟羮。《漢書.郊祀志》注:如淳曰: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作梟羮,以賜百官。以其惡鳥,故食之也。

 懲沸羮。《唐書.傅奕傳》~~~者吹冷虀,傷弓之鳥驚曲木。

 漂母羮。曹伯啓詩:韲鹽~~~。

 菜羮香。楊萬里詩:蘆菔過拳菘過膝,北風一路~~~。

 甘露羮。《明皇雜録》李林甫子壻鄭平為户部外郎,一日林甫見其鬢髪斑白,謂平曰:上明日當賜~~~,鄭郎其食此羮,縦華皓亦必鬒黒。明日,果有中使至林甫第,賜食。因以羮與平食,一夕鬢黒。

 露葵羮。宋玉〈諷賦〉主人之女,來排臣户曰:上客無乃飢乎。為臣炊彫胡之飯,烹~~之~,來勸臣食。王維詩:蔗漿菰米飯,蒟醤~~~。

 玉糝羮。蘇軾〈過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色香味皆竒絶詩〉莫将南海金虀膾,輕比東坡~~~。

 抱芋羮。《南楚新聞》百越人好食蝦蟇,先於釡中置水,次下小芋煎之,候湯沸如魚眼,即下蛙,乃一一捧芋而熟,名為~~~。

 視夏時。《禮記》羮齊~~~。註:羮宜熱也。

 毋嚃羮。《禮記》~~~。註:亦嫌欲疾也。嚃,謂不嚼菜。《正義》~~~者,人若不嚼菜,含而歠吞之,其欲速而多,又有聲,不敬,傷㢘也。故鄭云:亦嫌欲疾也。嚃為不嚼菜,羮有菜者用梜,故不得歠,當梜嚼也。

 雙暈羮。《清異録》竇儼在周,嘗病目,㡬於失明,得良醫愈之,勸令頻食羊眼,儼遂終身食之不輟。其家名~~~,世人有呼學士羮者,病目進此實有所益。

 學士羮。見上註。

 道塲羮。《清異録》江南善作~~~,脯麪蔬筍,非一物也。士君子嗜之,名達九重,敕御庖徃取其制度,以傚法焉,時保大中也。

 十逺羮。《清異録》石耳、石髪、石線、海紫菜、鹿腊菜、天花蕈、沙魚、海鰾白、石决明、蝦魁腊,右用雞、羊、鶉汁及决明、蝦、蕈浸漬,自然水去塵泥滓糁澄清,與三汁相和,逼酎莊嚴,多汁為良。十品不足聼闕,忌入别物,恐倫類雜,則風韻去矣。此羮予子孫富貴者,不可不世其美也。

 自然羮。《清異録》蜀中忽有一道人,提木魚兒及擕一小木盎,出牌子云:賣~~~,五錢一盞。人試買之。盌中二魚,大如掌,鱗鬣腸胃皆在,鱗上有黒紋,如一圎月,汁如淡水。食者旋剔去鱗腸,其味香美非常。有人問:道人之魚上,何故有月。道人從盎中傾出,皆是荔枝仁,初未有魚并汁也,笑而急走,回顧云:蓬萊月也不識。曾買羮者數人,明年時疫流行,食羮人皆免。道人不復再見。

 臛濳鼉。曺植〈七啓〉~江東之~~,臇漢南之鳴鶉。註:《說文》云:臛,肉羮也。《蒼頡解詁》曰:臇,少汁臛也。子兖切。

 臇鳴鶉。見上註。

�� 御手調。李陽冰《李太白草堂集.序》天寳中,皇祖下詔,徴就金馬降輦歩迎如見綺皓,以七寳牀賜食~~~羮,以飯之。

 毋絮羮。《禮記》~~~。《註》為其詳於味也。絮猶調也。《正義》~~~者,絮,謂就食器中調足鹽梅也。若得主人羮,更於器中調和,是嫌主人食味惡也。詳,審也,謂更詳審嫌淡也。

 生馨香。李流芳〈蓴羮歌〉五味紛錯~~~。

 内史羮。陸龜䝉詩:蘭葉騷人佩,蓴絲~~~。按:陸機為平原内史。

 勺藥羮。梁簡文帝〈七勵〉離紅之膾,~~之~。

 胡麻羮。《齊民要術》作~~~法:用胡麻一斗,擣,煮令熟,研取汁三升。葱頭二升,米二合,煮火上。葱頭、米熟,得二升半在。

 蕪菁羮。謝承《後漢書》河南陶碩啖~~~,無鹽豉。

 菊葉羮。《爾雅》蘜,治蘠。《䟽》蘜,一名治蘠。郭云:今之秋華菊。案:《月令》季秋云:菊有黄華。《本草》云:菊華,一名節花。陶註云:菊有兩種。一種莖紫氣香而味甘,葉可作羮而食者,為真。一種莖青而作蒿艾氣,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也。

 谷董羮。《仇池筆記》江南人好作盤遊飯,鮓脯鱠炙無不有,埋在飯中。里諺曰:掘得窖子。羅浮穎老取凡飲食雜烹之,名~~~。詩人陸道士出一聮云:投醪~~~鍋内,掘窖遊盤飯盌中。

 錦帶羮。杜甫詩:潸憶彫胡飯,香聞~~~。

 冷蟾兒。韋巨源《食帳》~~~羮。註:冷蛤蜊。

 未愧蓴。秦觀〈次韻范純夫戯答李方叔饋筍詩〉㵸羮~~~千里,入貢當隨傳一封。

 石首羮。晁補之〈七述〉江鱘之醢,~~之~。

【四字成對】

 味如牛乳。

 香似龍涎。蘇軾〈過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羮色香味皆竒絶詩〉~~~~仍釅白,味如牛乳更全清。

 可享百嵗。《清異録》俗號虀為百嵗羮,言至貧亦可具,雖百歳可長享也。

 足了一年。《清異録》周惟簡隱洪州西山,嘗云:得米三四石,樂天羮七百二十碗,~~~~之費。

 香粳細擣。

 鹽豉匀調。洪希文〈菜羮詩〉~~~~仍㸃露,香粳細擣旋加薑。

 自然微苦。

 分外濃甘。釋惠洪〈東坡羮詩〉~~~~黄竹筍,自然㣲苦紫藤心,東坡鐺内相容攝,乞與饞禪掉舌尋。

【四字備用】

〔仄〕

 合和新法。范成大〈素羮詩〉氊芋凝酥敵少城,土藷割玉勝南京,~~二物歸藜糝,~~儂家骨董羮。

 君羮遺母。王維〈送祕書晁監還日夲國詩.序〉逰宦三年,願以~~~~,不居一國,欲其晝錦還鄉。

 藤花醒酒。方岳詩:蘚石隨行枕,~~~~羮。

 腥熟得節。《詩》亦有和羮。鄭箋:和羮者,五味調,~~~~,食之於人性安和。

 米爛菜美。釋惠洪〈食菜羮示何道士詩〉獠奴拾墮薪,發爨羮藷米,飽霜濶葉菘,近水繁花薺,都盧深注湯,~~~自~。

 有菜用梜。《禮記》羮之~~者~~,其無菜者不用梜。《註》梜,猶箸也,今人或謂箸為梜提。《正義》有菜者為鉶羮是也,以其有菜交横,非梜不可。無菜者謂大羮湆也,直歠之而已。

 和糝不蓼。《禮記》~~~~。《註》凡羮齊宜五味之和,米屑之糝,蓼則不矣。《釋文》和,胡卧反,註同。

 蔓菁蘆菔。蘇軾〈狄韶州煮~~~~羮詩〉我昔在田間,寒庖有珍烹,常支折腳鼎,自煮花~~,中年失此味,想象如隔生,誰知南岳老,解作東坡羮,中有~~根,尚含曉露清,勿語貴公子,從渠嗜羶腥。

〔平〕

 香翠鶉羮。謝諷《食經》~~~~。

 香賜御廚。薩都拉詩:銀甕春分官寺酒,玉杯~~~~羮。

 食之平心。《左傳》和如羮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洩其過。君子~~,以~其~。

 亥卯未羮。《清異録》魏王繼岌,每薦羮,以羊兔猪臠而參之,性所嗜也。時盧澄為平章事,趨朝待漏,堂厨具小饌巵酒,澄惟進粥。其品曰:粟粥、乳粥、豆沙加糖粥三種,竝供。澄各取少許,併和而食。廚官遂有「王羮亥卯未,相粥白元黄」之語。

 千里蓴羮。《世說》陸機詣王武子。武子前置數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云:有~~~~,但未下鹽豉耳。

 薺青鰕羮。蘇軾〈書贈王元直〉元祐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既雨,微雪。予以寒疾在告,危坐至夜。與王元直飲薑蜜酒一杯,醺然徑醉。親執鎗匕作~~~~,食之甚美。他日歸鄉,勿㤀此味也。

 蔞蒿羮魚。《爾雅》購,蔏蔞。註:蔏蔞,~~也。生下田,初出可啖,江東用~~。

 諸葛菜羮。朱弁〈龍福寺煮東坡羮戲作〉手摘~~~,自煮東坡~。

 决明芼羮。黄庭堅〈種~~詩〉縹葉資~~。

 苦菜黄雞。黄庭堅〈次韻子瞻春菜詩〉韭苗水餅始置之,~~~~羮糁滑。

 蕈子作羮。楊萬里〈~~詩〉~~不可踈一日。

 新煮翠茸。楊萬里〈病中屏肉味獨茹菜羮飯甚美詩〉雲子香抄玉色鮮,菜羮~~~~纖。

 蘭椒馥芬。杜預〈七規〉大羮生華,~~~~。

鹽第十五[编辑]

【二字成對】

 煮海。《急就篇》註:鹽生於鹹水者也,古者夙沙氏初~~為鹽。

 引池。《隋書.食貨志》掌鹽,掌四鹽之政令。一曰散鹽,煮海以成之。二曰盬鹽,~~以化之。三曰形鹽,物地以出之。四曰飴鹽,於戎以取之。

 散璽。

 布璋。郭璞〈鹽池賦〉粲如散璽,煥若~~。

 湅治。《周禮》鹽人,凡齊事,鬻盬以待戒令。註:齊事,調五味之事。鬻盬,~~之。《釋文》齊,才細反。

 煎熬。《元史.順帝紀》至正十年十一月辛酉,罷遼陽濱海民~~野鹽。

 水化。黎逢〈~~為鹽賦〉是知~~之利可貴,哲匠之謀可研。

 氣蒸。《唐書.北狄傳》黒水靺鞨,居肅慎地,有鹽泉,~~薄,鹽凝樹顛。

【二字備用】

〔仄〕

 穴湧。《唐書.南蠻傳》訶陵,國最富,有~自~鹽。

 傘子。《水經注》朐忍縣,翼帶鹽井一百所,巴川資以自給。粒大者方寸,中央隆起,形如張傘,故因名之曰~~鹽。

 富世。《舊唐書.地理志》富世縣界有~~鹽井,井深二百五十尺以達鹽泉,俗呼玉女泉,以其井出鹽最多,人獲厚利,故云~~。

 甘鹵。栁宗元〈晋問〉及神液隂漉,~~宻起,孕靈富媼,不愛其美。無聲無形,熛結迅詭,廻眸一瞬,積雪百里。

〔平〕

 香鹽。梁簡文帝〈七勵〉洗以三危之露水,調以大夏之~~。

 光明。《本草》~~鹽,生鹽州五原,鹽池下鑿取之,大者如升,皆正方光徹。

 飴鹽。《周禮》鹽人,王之膳羞,共~~,后及世子亦如之。《註》~~,鹽之恬者,今戎鹽有焉。《䟽》今戎鹽有者,即石鹽是也。

 甜鹽。吴均〈行路難樂府〉白酒~~甘如乳,緑觴皎鏡華如碧。

 花鹽。《齊民要術》造~~、印鹽法:五月中旱時,取水二斗,以鹽一斗投水中,令消盡。又以鹽投之,水鹹極,則鹽不復消融。易器陶治沙汰之,澄去垢土,瀉清汁于凈器中。好日無風塵時,日中曝令成鹽,浮則便是~~,厚薄光澤似鍾乳。久不接取,即成印鹽,大如豆粒,四方,千百相似,而成印輒沉,漉取之。

 赤鹽。《北史.西域傳》高昌,引水溉田,出~~,其味甚美。

 河鹽。何遜〈七召〉海椒魯䜴,~~蜀薑。

 蘸鹽。陸游詩:苦筍先調醤,青梅小~~。

 鹹鹺。《禮記》凡祭宗廟之禮,鹽曰~~。註:大~曰~,今河東云。

 咶鹽。《管子》十口之家,十人~~。百口之家,百人~~。

 虎形。《左傳》國君,文足昭也,武可畏也,則有備物之饗,以象其徳。薦五味,羞嘉穀,鹽~~,以獻其功。註:嘉穀,熬稻黍也,以象其文也。鹽~~,以象武也。《周禮》籩人註:築鹽以為~~,謂之形鹽。

 真鹽。《南史.夷貊傳》中天竺國,臨大江,名新陶,源出崑崙,分為五江,總名恒水。其水甘美,下有~~,色正白如水精。

 紅鹽。《五代史.四夷附録》回鶻,地出~~。又,晉天福三年,于闐國遣使來,貢~~。《本草集解》,《北户録》言:張掖池中出桃花鹽,色如桃花。山丹衛即張掖地,有池產~~。范鎮《東齋記》江南有~~,橄欖樹髙,以~~塗其樹,而子自落。

 樹鹽。《本草》有東海鹽,北海鹽,南海鹽,河東鹽池,梁益鹽井,西羌山鹽,胡中~~,色類不同,以河東者為勝。

 緑鹽。《本草》~~,出焉耆國,水中石下取之,状若扁青、空青,為眼藥之要。

 卵鹽。《禮記》桃諸,梅諸,~~。註:~~,大鹽也。

 大鹽。見上註。《本草》~~,出邯鄲及河東池澤。

 黑鹽。《後漢書.西域傳》天竺國,有諸香,石蜜,胡椒,薑,~~。和帝時,數遣使貢獻。

 紫鹽。《梁四公記》高昌國,遣使貢鹽。杰公因問:~~、䃜珀。云:自中路遭北凉所奪。帝問杰公羣物之異。對曰:交河之間,平磧中,掘深數尺,有末鹽,如紅如紫,色鮮味甘,食之止痛。

【三字成對】

 登五鼎。

 成八珍。張穎〈形鹽賦〉水火相濟,為君子以~~~。上下協諧,具公餗而登五鼎。

 偶腒鱐。

 和梅羮。閻伯璵〈鹽池賦〉可以~~~之調鼎,致君於堯舜。可以偶䱟鱐之入薦,效祉於勲名。

【三字備用】

〔仄〕

 共百事。《周禮》鹽人,掌鹽之政令,以~~~之鹽。

 舂玉碎。許有壬〈秋羊詩〉戎鹽~~~,肥羜壓花重。

 青箬裹。栁宗元〈峒氓詩〉~~~鹽歸峒客,緑荷包飯趁虛人。

 皎白雪。李白〈梁園吟〉玉盤楊梅為君設,吴鹽如花~~~。

 煮鹹土。《後漢書.西南夷傳》冉駹夷,地有鹹土,煮以為鹽,麡羊牛馬食之皆肥。

〔平〕

 九種鹽。《北史.李孝伯傳》帝遣賜義恭、駿等,鹽各九種。孝伯曰:凡此諸鹽,各有所宜。白鹽,食鹽,主上自所食。黒鹽,療腹脹氣滿。胡鹽,療目痛。戎鹽,療諸瘡。赤鹽、駮鹽、臭鹽、馬齒鹽四種,竝非食鹽。

 五色鹽。《北史.西域傳》安國,漢時安息國也。隋煬帝即位,遣司𨽻從事杜行滿使西域,至其國,得~~~而返。

 水精鹽。李白〈題東谿公幽居詩〉客到但知留一醉,盤中祗有~~~。

 金鼎調。王安石〈送宋諌議詩〉治装行入覲,~~重~鹽。

 供國廚。《金樓子》胡中白鹽,産於崖,映月光明,洞徹如水晶。胡人以~~~,名君王鹽,亦名玉華鹽。

 玉華鹽。見上註。

 汲井熬。梅堯臣〈送鮮于侁通判黔州詩〉~~~鹽白,燒田種穀青。

 大夏鹽。《呂氏春秋》和之美者,~~之~。

 濟北鹽。吴均〈餅說〉調以~~之~,剉以新豐之雞。

 渠展鹽。《管子》齊有~~之~,燕有遼東之煮。

【四字成對】

 飛霜暑路。

 積雪中春。《南史.張融傳》融作〈海賦〉,文辭詭激,獨與衆異。後以示鎮軍将軍顧覬之,覬之曰:卿此賦實超元虚,但恨不道鹽耳。融即求筆,注曰:漉沙構白,熬波出素,~~~~,飛霜暑路。此四句後所足也。

 捧疑獻玉。

 餌若茹膏。閻伯璵〈鹽池賦〉~之者~~~之客,捧之者疑獻玉之人。

【四字備用】

〔仄〕

 食肴之將。《漢書.食貨志》夫鹽~~~~。註:将,大也。一說為~~~~帥。

 守圉之本。《管子》惡食無鹽則腫,~~~~,其用鹽獨重。

 印纍珠剖。栁宗元〈晉問〉大者~~,小者~~,湧者如坻,坳者如缶,日晶熠煜,螢駭電走,亘歩盈車,方尺數斗。

 鍛圭椎璧。栁宗元〈晋問〉皛皛羃羃,奮僨離析,~~~~,眩轉的皪。乍似隕星及地,明滅相射,冰裂雹碎,巃嵸增益。

 紅白二色。《異物彚苑》唐武徳七年,長安古城鹽渠水中生鹽,~~~~而味甘,状如方印,名瑞鹽。

 状如方印。見上註。

〔平〕

 水中著鹽。《傳燈録》如~~~~,飲水不知鹽味。

 色如桃花。《北户録》琴湖池桃花鹽,~~~~,隨月盈縮,在張掖西北。

 無水自生。《酉陽雜俎》昆吾陸鹽,周十餘里,~~~~末鹽。月滿則如積雪,味甘。月虧則如薄霜,味苦。月盡則全盡。

 鹹酸必調。張穎〈形鹽賦〉立而成形也,白黑相對,融而司味也,~~~~。

 自然白鹽。《吴録》波斯出~~~~,如細石子。

 賴與穀同。栁宗元〈晋問〉猗氏之鹽,晉寳之大者也,人之~之~~~,化若神造,非人力之功也。

 玉潤膏津。郭璞〈鹽池賦〉~~~~,雪白淩岡。

豉第十六[编辑]

【二字成對】

 千合。《漢書.貨殖傳》糵麹鹽豉~~。註:師古曰:麹糵以斤石稱之,輕重齊則為合。鹽䜴則斗斛量之,多少等亦為合。合者相配偶之言耳。今西楚荆沔之俗賣鹽豉者,鹽豉各一斗則各為裹而相隨焉,此則合也。說者不曉,廼讀為升合之合,又改作台,競為解說,失之逺矣。

 九蒸。《酉陽雜俎》張掖~~豉。

【二字備用】

〔仄〕

 大苦。《楚辭》~~鹹酸,辛甘行些。註:~~,豉也。辛,謂椒薑也。甘,謂飴蜜也。言取豉汁調和以椒薑,鹹酸和以飴蜜,則辛甘之味,皆發而行也。

 漉汁。曹植詩:煮豆持作羮,~䜴以為~。

 秦豉。《廣志》苦,~~也。

 魯豉。何遜〈七召〉海椒~~,河鹽蜀薑。

 麥豉。《齊民要術》~~,七月八月中作之,香羙乃勝豆豉。

 中噉。《南史.張暢傳》孝武鎮彭城,暢為安北長史,沛郡太守。元嘉二十七年,魏太武南征。暢於城上與魏尚書李孝伯語。太武令孝伯傳語借博具,俄送與。太武遣送氊及九種鹽并胡豉,云:此諸鹽各有所宜,胡豉亦~~。

 甘嗜。《釋名》豉,嗜也,五味調和,須之而成,乃可~~也。故齊人謂豉聲如嗜也。

〔平〕

 味鹹。《本草集解》蒲州豉~~,作法與諸豉不同。

 易成。《齊民要術》作豉法:常以四孟月十日後作者,~~而好。

 千瓵。《史記.貨殖傳》糵麹鹽豉~~。註:徐廣曰:或作合,器名有瓵。孫叔敖云:瓵,瓦器,受斗六升合為瓵。音貽。

【三字成對】

 苦李作。《廣韻》豉,鹽豉。《廣雅》~~~䜴。

 幽豆為。《急就篇》註:豉者,~~而~之也。

【三字備用】

〔仄〕

 調五味。《玉篇》敊以~~~也,今作䜴。

 井出豉。《録異記》吉州東山有觀焉,隔灨江去州六十里。咸通中,有楊尊師居焉,師有道術,能飛符救人。觀側有三井,一井出鹽,一井出茶,一~~~。每有所闕,師令取之,皆得,食之能療衆疾。師得道之後,取之無復得矣。

 柵城豉。《唐書.北狄傳》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髙麗者,俗所貴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之~。

〔平〕

 蜀豉香。陸游詩:梅青巧配吴鹽白,笋美偏宜~~~。

 致髙訾。《漢書.貨殖傳》長安丹王君房,豉樊少翁、王孫大卿,為天下髙訾。註:王君房賣丹,樊少翁及王孫大卿賣䜴,亦~~~。訾讀與資同,髙訾謂多資財。

【四字備用】

〔仄〕

 天倉積豉。《神仙感遇傳》河東薛逢,咸通中為綿州刺史,夢入洞府,見餚饌甚多,而不覩人物。有人謂曰:此~~也。明日話於賓友,或曰:州界昌明縣有天倉,洞中有自然飲食。即使道士孫靈諷與親吏訪之,洞中左右有散麺、溲麺、堆鹽、~~,不知紀極。

 配鹽幽尗。《說文》敊~~~~也,从尗支聲。又,豉俗敊,从豆。

 寒溫得適。《濳夫論》善者之養天民也,猶良工之為麹豉也,起居以其時,~~~其~,則一䕃之麹䜴,盡美而多量。

 作琥珀色。《齊民要術》食膾魚蓴羮:芼羮之菜,煮豉但~新~~~而已,勿令過黒,黒則𪊇苦。

〔平〕

 作豉上時。《齊民要術》~~法:四月五月為~~,七月二七日後八月為中時,餘月亦皆得作,然冬夏大寒大熱,極難調適。

 秦漢始為。《左傳》和如羮焉,水、火、醯、醢、鹽、梅。《正義》此說和羮而不言豉,古人未有豉也。《禮記.内則》《楚辭.招魂》備論飲食而言不及豉。史㳺《急就篇》乃有蕪荑鹽豉,葢~~以來~~之耳。

 張掖北門。吴均〈餅說〉枹罕赤髓之羊,~~~~之豉。

醬第十七[编辑]

 醢附。

【二字成對】

 稱貴。

 傳甘。劉濳〈謝晉安王賚鰕醤啟〉龍醬~~,退誠可陋,蚳醢稱貴,追覺失言。

 醯和。《儀禮》饌於房中,醯醤二豆。註:醯醤者,以~~醤。

 鹽調。韓維〈荅曼叔詩〉燃薪煖我頻飲我,斟酌脯醤調鹽鹺。

 覆瓿。《漢書‧揚雄傳》家素貧,耆酒,人希至其門。時有好事者載酒肴從㳺學,而鉅鹿侯芭常從雄居,受其太元、法言焉。劉歆亦嘗觀之,謂雄曰:空自苦,今學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元何,吾恐後人用~醤~也。雄笑而不應。註:瓿,音蔀,小甖也。曾鞏〈合醤作〉但慙著書非,~~固其職。

 提瓶。曾鞏〈合醤作〉豈有寄徑憂,~~無所適。

【二字備用】

〔仄〕

 指𠯗。《儀禮》贊爾黍,授肺脊,皆食以湇、醤。註:以,用也。用者,謂用口啜湇,用~~醤。

 急作。《論衡》作豆醤惡聞雷,此欲使人~~,不欲積久。

 麥醤。《齊民要術》作~~法:小麥一石,漬一宿,炊,卧之,令生黄衣。以水一石六斗,鹽三升,煮作鹵,澄取八斗,著甕中。炊小麥投之,攪令調均,覆著日中,十日可食。

 鰕醤。《齊民要術》作~~法:鰕一斗,飯三升為糁,鹽一升,水五升,和調。日中曝之,經春秋不敗。

 紅醤。釋惠洪詩:能營野飯羮~~。

 蒿醤。麻九疇〈和伯玉食~~韻詩〉見君食~~,取嘲於仕途。

 肉醤。《爾雅》肉謂之醢。註:~~。《疏》以~作~名醢。

 枸醤。《漢書‧西南夷傳》建元六年,大行王恢擊東粤,東粤殺王郢以報。恢因兵威使畨陽令唐䝉風曉南粤,南粤食䝉蜀~~,䝉問所從來,曰:道西北牂柯江,江廣數里出番禺城下。䝉歸至長安,問蜀賈人,獨蜀出~~,多持竊出市夜郎。夜郎者,臨牂柯江,江廣百餘歩,足以行船。註:晉灼曰:枸,音矩。劉徳曰:~樹如桑,其椹長二三寸,味酢,取其實以為~,美,蜀人以為珍味。師古曰:劉說非也,子形如赤椹耳,縁木而生,非樹也。子又不長二三寸,味尤辛,不酢,今宕渠則有之。亦作蒟。左思〈蜀都賦〉蒟醤流味於番禺之鄉。

 鱟醤。《酉陽雜俎》鱟,雌常負雄而行,漁者必得其雙,南人列肆賣之,雄者少肉,至今閩嶺重~子~。楊萬里〈小飲詩〉~~子魚總佳客,玉狸黄雀是鄉人。

 點醤。張九成〈食苦筍詩〉烹庖入盤俎,~~真味足。

 魚醤。《齊民要術》作~~法:去鱗,凈洗,拭令乾,如膾法披破縷切之,去骨,用黄衣、白鹽、乾薑、橘皮和令調均,内甕子中,泥宻封,日曝,熟以好酒解之。

 醓醢。《詩》~~以薦。鄭箋:薦之禮,韭葅則~~也。《正義》醢所以擩葅。

 蠃醢。《周禮》醢人,饋食之豆,其實葵菹、~~、脾析、蠯醢、蜃、蚳醢、豚拍、魚醢。註:蠃,螔蝓。蚳,蛾子。鄭司農云:蠯,蛤也。《釋文》蠃,力禾反。蠯,蒲佳反。徐,蒲雞反。螔,音移,又音夷。蝓,音榆,又音由。蛾,音魚綺反。

 蠯醢。見上註。

 蚳醢。見上註。

 兔醢。《周禮》醢人,加豆之實,芹菹、~~、深蒲、醓醢、箈菹、鴈醢、筍菹、魚醢。註:或曰醓醢,肉醬也。故書「鴈」或為「鶉」,杜子春云:當為鴈。

 鴈醢。見上註。

 卵醤。《禮記》濡魚~~實蓼。註:卵,讀為鯤。鯤,魚子。

 蚶醤。《酉陽雜俎》~~。

〔平〕

 麋臡。《周禮》醢人,朝事之豆,其實韭菹、醓醢、昌本、~~、菁菹、鹿臡、茆菹、麇臡。註:醓,肉汁也。三臡亦醢也。鄭司農云:~~,麋骭髓醢。或曰~~,醬也。有骨為臡,無骨為醢。《釋文》~~,乃兮反。又,人齊反。麋,京倫反。骭,户諫反,徐户幹反。

 鹿臡。見上註。

 麇臡。見上註。

 三臡。《周禮》醢人,為王及后、世子共其内羞,王舉,則共醢六十罋。以五齊、七醢、七菹、~~實之。註:~~,麋、鹿、麇臡也。張衡〈七辨〉嘉肴雜醢,~~七菹。

 蟹胥。《周禮》庖人,共祭祀之好羞。註:若荆州之䱹魚,青州之~~,雖非常物,進之孝也。《釋文》胥,息徐反。劉音素《字林》先於反。蟹醤也。

 紅螺。蘇軾詩:輕圎白曬荔,脆釅~~醤。

 魚腸。《齊民要術》作鱁鮧法:昔漢武帝逐夷至於海濱,聞有香氣而不見物,令人推求,乃是漁父造魚腸於坑中,以土覆之,香氣上逹。取而食之,以為滋味。逐夷得此物,因名之,置~~醤也。

 𨣱醏。《廣韻》~~,醤也。

 𨡭䤅。《說文》𨡭,~~,榆醤也。

【三字成對】

 變醯醢。

 破脂酥。麻九疇〈和伯玉食蒿醬韻詩〉酷烈變醯醢,薫醲~~~。

 擣芥子。《齊民要術》作芥醤法:熟~~~,細篩取屑,著甕裏,蟹眼湯洗之。澄去上清,後洗之。如此三過,而去其苦。微火上攪之,少熇,覆甌房上,以灰圍甌邉。一宿則成。以薄酢葢,厚薄任意。

 治榆仁。《齊民要術》作榆子醬法:~~子~一升,擣末,篩之。清酒一升,醬五升,合和。一月可食之。

【三字備用】

〔仄〕

 逡廵醤。韋巨源《食帳》~~~。註:魚羊體。

 千日醤。謝諷《食經》~~~。

 雜骨醤。《爾雅》有骨者謂之臡。註:~~~,見《周禮䟽》。有骨相雜者名臡,云~~~,見《周禮》。按醢人職云:掌四豆之實,朝事之豆,其實韭菹、醓醢、昌本、麋臡。鄭註云:作醢及臡者必先膊乾其肉,乃後莝之,雜以粱麹及鹽,潰以美酒,塗置甀中百日則成矣。是也。

 調秋菜。《南史‧王元謨傳》孝武嘗為元謨作〈四時詩〉曰:堇茹供春膳,粟漿充夏飡,瓟醤~~~,白醝解冬寒。

 葫蘆醤。《晉公遺語》唐世風俗貴重~~~。

 鹿舌醤。《遼史‧禮志》九月重九日,賜蕃漢臣僚飲菊花酒,兔肝為臡,~~為醤。又研茱萸酒灑門户以禬禳。

 鹿尾醤。《禄山事迹》禄山進~~~於明皇。

 張氏醤。《漢書‧貨殖傳》~~㠯賣~而隃侈。

 供膾食。曾鞏〈合醤作〉庶以具藜羮,故将~~~。

〔平〕

 視秋時。《禮記》醤齊~~~。註:醬宜涼也。

 落提擕。杜甫〈孟倉曹歩趾領新酒醤二物滿器見遺老夫詩〉藉糟分汁滓,甕醤~~~。

【四字成對】

 連晨揀豆。

 候夕汲泉。曾鞏〈合醤作〉海鹽從私求,廚麪自官得,揀豆連數晨,汲泉候将夕。

 微香似菊。

 小苦賢荼。麻九疇〈和伯玉食蒿醤韻詩〉河南地差煖,冬有不死蕪,青來澗邉筥,緑入几上盂,微香能似菊,~~~於~。

【四字備用】

〔仄〕

 十二香醤。《神仙食經》~~~~,以沈香等油煎成服之。

 水和不壞。《齊民要術》乞人醬時,以新汲~一盞~而與之,令醬~~。

 左酒右醤。《管子》~~~~。註:~~~~陰陽也。

 遠胾近醬。《管子》胾在醤前。註:~~~~食之便也。

 摶胒無汁。《釋名》醢有骨者曰臡,臡,胒也,骨肉相~~~~也。

〔平〕

 日力煎熬。曾鞏〈合醤作〉調撓遵古書,煎熬需日力。

 八珍主人。《清異録》珍蔬妙饌價重品貴,更以通神佳手臨之。若醯醬不良,與市庖等事口腹者先儲二物以待用,則落盤舉甌有味外之味,香外之香,使人漫不可測,敢以一言聊警未悟。醬,~~~~也。醋,食總管也。反是焉,惡醬為厨司大耗,惡醋為小耗。

 蚳醬先嘗。何遜〈七召〉黿羮流歠,~~~~。蚳,一作蜒。

 封塗冥成。《釋名》醢,海也,冥也,~~使宻~,乃~也。

葅第十八[编辑]

【二字成對】

 藏菜。《聲類》葅,~~也。

 剝瓜。《詩》疆埸有瓜,是剝是菹。《毛傳》~~為菹也。

【二字備用】

〔仄〕

 淹漬。《詩》疆埸有瓜,是剝是菹。鄭箋:於畔上種瓜,瓜成,又入其稅,天子剝削~~以為菹,貴四時之異物。

 味旨。《晉書.良吏傳》吴隱之執䘮,哀毁過禮。嘗食鹹菹,以其~~,掇而棄之。

 昌歜。《左傳》王使周公閱來聘。饗有~~、白、黒、形鹽。註:~~,昌蒲葅。

 佳茹。黄庭堅詩:瀕河飯食漿,瓜葅已~~。

 愜目。何遜〈七召〉三臡甘口,七菹~~。臡,一作臠。

 酢菜。《說文》菹,~~也。

〔平〕

 菁菹。《周禮》醢人,朝事之豆,其實韭菹、醓醢、昌本、麋臡、~~、鹿臡、茆菹、麇臡。註:~~,韭菹。鄭大夫讀茒為茅,茅菹,茅初生,或曰茆,水草。杜子春讀茆為卯,元謂菁,蔓菁也。茆,鳬葵也。《疏》~~,韭菹者以菁為韭菁,於義不可,後鄭不從。若為菲字,菲則蔓菁,於義為是。後鄭不應破之,明本作韭,不作菲也。鄭大夫讀茆為茅。茅菹,茅初生者。茅草非人可食之物,不堪為菹。或曰茆,水草。後鄭從之。杜子春讀茆為卯,於義亦是。元謂菁,蔓菁者。破司農為韭菁。云茆,鳬葵也者。増成子春等義。

 茆菹。見上註。

 箈菹。《周禮》醢人,加豆之實,芹菹、兔醢、深蒲、醓醢、~~、鴈醢、筍菹、魚醢。註:芹,楚葵也。箈,水中魚衣。元謂箈,箭萌。筍,竹萌。《疏》云:箈水中魚衣者,此箈字既竹下為之,非是水物,不得為魚衣,故後鄭不從。云箈箭萌者,一名篠者也。筍,竹萌者,一名簜者也。萌皆謂新生者也,見今皆為菹。

 筍菹。見上註。

 七葅。《周禮》醢人,掌共五齊、~~。按:謂韭、菁、茆、葵、芹、箈、筍七者。

 甘葅。梁簡文帝〈七勵〉澄瓊漿之素色,雜金筍之~~。

 韮葅。《南史.庾杲之傳》解褐奉朝請,稍遷尚書駕部郎。清貧自業,食惟有~~、𤅢韮、生韮、雜菜。任昉嘗戲之曰:誰謂庾郎貧,食鮭嘗有二十七種。

 菜葅。《南史.宗慤傳》孝建中,累遷豫州刺史,監五州諸軍事。先是鄉人庾業家富豪侈,與賓客相對,膳必方丈,而為慤設粟飯~~。謂客曰:宗軍人慣噉麤食。慤致飽而退,初無異辭。至是業為慤長史,慤待之甚厚,不以昔事為嫌。

 寒葅。楊萬里〈芥虀詩〉自笑枯腸成破甕,一生只解貯~~。

 蒻葅。《益州記》~之莖,蜀人於冬月取,以舂碎炙之,水淋一宿為~。

 芹葅。賈島〈寄李輈侍郎詩〉松栽侵古影,葷斷尚~~。

 葵葅。《周禮》醢人,饋食之豆,其實~~、嬴醢。

 辟雞。《禮記》麋鹿為菹,野豕為軒,皆聶而不切。麕為~~,兔為宛脾,皆聶而切之。切葱若薤,實之醯以柔之。註:此軒、~~、宛脾皆菹類也。其作之状以醯與葷菜淹之,殺肉及腥氣也。

 宛脾。見上註。

 桃諸。《禮記》~~、梅諸,卵鹽。《正義》言食~~、梅諸之時,以卵鹽和之。王肅云:諸,菹也,謂桃菹、梅菹,即今之藏桃也、藏梅也。欲藏之時,必先稍乾之。故《周禮》謂之乾䕩。鄭云:~~、梅諸是也。

 梅諸。見上註。

【三字成對】

 切昌本。《周禮》醢人,昌本、麋臡。註:昌本,昌蒲根,切之四寸為菹。

 採槐芽。陸游詩:槐芽採作葅。

【三字備用】

〔仄〕

 文王嗜。《呂氏春秋》~~~菖蒲葅,孔子聞而服之,縮頞而食之,三年然後勝之。註:勝,服也。

 勝禁臠。楊基〈春風行〉齋㕑久斷魚肉腥,細嚼芹葅~~~。

 酸且緑。杜甫〈病後過王倚飲贈歌〉長安冬葅~~~,金城土酥淨如練。

〔平〕

 鳳足葅。吴均〈食移〉昆山龍胎之脯,元圃~~之~。

 楚王葅。梁簡文帝〈臥疾詩〉詎逢龍子浴,空歎~~~。

 點茗甌。鄭元祐〈寄貞居張儒仙詩〉丹鼎曉溫松節酒,茗甌春㸃菊苗葅。

 蕪菁葅。《北史.孟信傳》從孝武帝入闗,封東州子,趙平太守,政尚寛和。山中老人曾以㹠酒饋之,信和顏接引,殷勤勞問。乃自出酒,以鐵鐺温之,素木盤盛~~~,唯此而已。

 豆芽葅。《酉陽雜俎》~~~。

【四字成對】

 蓴紫菰白。

 蔊辣蒿甜。黄庭堅〈次韻子贍春菜詩〉蓴絲色紫菰首白,蔞蒿芽甜蔊頭辣,生葅入湯翻手成,芼以薑橙誇縷抹。

【四字備用】

〔仄〕

 水草和氣。《禮記》恒豆之菹,~~之~~也。

 生釀不爛。《釋名》菹,阻也。~~之,遂使阻於寒溫之間,~得~也。

 金釵出盎。《歳時記》鹽葅得其和竝作金釵色,俗謂之金釵葅。髙啓〈菜薖詩〉翠縷登盤春薤香,~~~~冬葅熟。

 一生百罋。黄庭堅詩:世傳寒士有食籍,~~當飯~~葅。

〔平〕

 葭茁可葅。梅堯臣詩:下見鸚鵡洲,~~~以~。

 木魚瀹葅。蘇軾〈椶筍詩.引〉椶筍,状如魚,剖之得魚子,味如苦筍而加甘芳。蜀人以饌佛,僧甚貴之,而南方不知也。筍生膚毳中,葢花之方孕者,正、二月間可剝取,過此苦澀不可食矣。取之無害於木,而宜於飲食,法當蒸熟,所施畧與筍同,蜜煮酢浸,可致千里外,今以餉殊長老。〈詩〉贈君木魚三百尾,中有鵝黄子魚子。陸游〈與溥菴主說川食戲作〉~~~~子盈腹。

 切用骨刀。《酉陽雜俎》漢瓜葅,~~~~。

醯第十九[编辑]

【二字成對】

 和醬。《儀禮》宰夫自東房授醯醬。註:授,授公也。醯醬,以醯~~。

 柔菹。《禮記》或曰麋、鹿、魚為菹,麕為辟雞,野豕為軒,兔為宛脾。切蔥若薤,實諸醯以柔之。註:此軒、辟雞、宛脾皆菹類也。釀菜而柔之,以醯殺腥肉及其氣。《正義》肉與蔥薤置諸醋中,故云實諸醯物。置醯中悉皆濡熟,故云柔之。

【二字備用】

〔仄〕

 調脯。《禮記》鉅鑊湯,以小鼎,薌脯於其中,使其湯毋滅鼎,三日三夜毋絶火,而后調之以醯醢。註:薌脯,謂煮豚若羊於小鼎中,使之香美也。謂之脯者,既去皽,則解析其肉,使薄如為脯然。唯豚全耳,豚、羊入鼎三日,乃内醯醢可食也。

 酢味。《廣韻》醯,~~也。

 大酢。《齊民要術》作~~法:七月七日取水作之。

 神酢。《齊民要術》秫米~~法:七月七日作。

 苦酒。《吴地志》吴王築城以貯醯醢,今俗人呼為~~城。

〔平〕

 共醯。《周禮》醯人,凡事~~。

 曉醯。《周禮》醯人,奄二人,女醯二十人。註:女醯,女奴~~者。

【三字成對】

 嘗三斗。《北史.崔弘度傳》弘度性嚴酷,官屬百工見之,莫不汗流,無敢欺隱。長安為之語曰:寜飲三斗醋,不見崔弘度。方回語詩:屢~~~醋,不夢一條冰。

 乞四鄰。《論語》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集解》孔曰:~之~~,以應求者,用意委曲,非為直人。《正義》醯,醋也。諸,之也。或有一人就微生髙乞醯,時自無之,即可荅云無。髙乃~之其~~,以應求者,用意委曲,非為直人也。

【三字備用】

〔仄〕

 離濕潤。《齊民要術》酢者,今醋也。凡酢甕下,皆須安磚石,以~~~。

 食總管。《清異録》醬,八珍主人也。醋,~~~也。

 桃花醋。《晉公遺語》唐世風俗貴重葫蘆醬、~~~、照水油。

〔平〕

 獨嫗醯。弘君舉〈食檄〉大市覆罌之蒜,東里~~之~。

 醯在東。《儀禮》醯醢百罋,夾碑十以為列,~~~。註:夾碑,在鼎之中央也。~~~,醯,穀陽也,醢,肉陰也。

 和羮梅。《書》若作~~,爾惟鹽~。《孔傳》鹽鹹,梅醋。羮須鹹醋以和之。《釋文》梅,亦作楳。醋,七故反。和如字,又胡臥反。孟浩然〈韓大使東齋㑹岳上人諸學士詩〉徒攀朱仲李,誰薦~~~。誰,一作更。按梅亦所以調五味附見。

 越裳梅。崔駰〈七依〉鹺以大夏之鹽,酢以~~之~。

【四字備用】

〔仄〕

 須醯成味。《周禮》醯人,掌共五齊、七菹,凡醯物。以共祭祀之齊菹,凡醯醬之物。註:齊菹,醬屬。醯人者,皆~~~~。《疏》掌共五齊、七菹,凡醯物者。此乃是醢人所掌豆實今在此者。鄭云:齊菹醬皆~~~~,故與醢人共掌。

 作以𩱙酒。《說文》醯,酸也。~醯~~以~。从𩱙酒竝省,从皿,皿,器也。

 行酒誤進。《唐書.任廸簡傳》天徳李景略表佐其軍,嘗宴客,而~~者~~醯。景略用法嚴,廸簡不忍其死,飲為釂,徐以他辭請易之。歸衉血,不以聞,軍中恱其長者。景略卒,舉軍請為帥。

 香羙淳釅。《齊民要術》大麥酢法:二七日可食,三七日好熟。~~~~,一盞醋,和水一碗,乃可食之。

 酒可作酢。《齊民要術》春~壓訖而動不中飲者,皆~~~。

〔平〕

 家物和牲。《禮記》三牲用藙,和用醯。註:畜與家物,自相和也。又,獸用梅。註:亦野物自相和。

 一歳千瓨。《漢書.貨殖傳》通邑大都酤~~千釀,醯醬~~,漿千儋。註:瓨,長頸甖也,受十升。瓨,音胡雙反。

 一物二名。《急就篇》蕪荑鹽豉醯酢醬。註:醯酢亦~~~~也。

蜜第二十[编辑]

【二字成對】

 儔酪。

 敵蘭。劉詵〈蜂賦〉股負香兮成丸,翼汲水兮如杓,於是凝芳~~,積潤儔酪。

 解毒。

 除煩。《本草》食蜜解毒~~,益氣養脾。

 和餌。陸龜䝉〈寄茅山何道士詩〉蜂供~~蜜,人寄買溪錢。

 沃粳。《五代史.四夷附録》于闐國,其食粳沃以蜜,粟沃以酪。

【二字備用】

〔仄〕

 土蜜。《爾雅翼》今土木之蠭,亦各有蜜。北方地燥,多在土中,故多~~。南方地濕,多在木中,故多木蜜。

 木蜜。見上註。

 煉蜜。蘇轍〈和子瞻蜜酒歌〉餔糟不聼漁父言,~~深愧仙人傳。

 煎蜜。蘇轍〈招吴子野詩〉辟穀賴君能作客,暫來~~餉桃康。

 巖蜜。《本草》~~,出南方巖嶺間,入藥最勝。

 石蜜。《西京雜記》南越王獻髙帝~~五斛,蜜燭二百枚。何遜〈七召〉荔枝沙棠,葡萄~~。

 紅蜜。《杜陽雜編》同昌公主疾既甚,醫者欲難其藥餌,云:得~~白猿膏食之可愈。上令訪内庫,得~~數石,本兜离國所貢也。白猿脂數甕,本南海所獻也。

 蜂課。元好問〈贈張鍊師詩〉中林宴坐人不知,野鹿銜花~~蜜。

 採蜜。孟浩然詩:入洞窺石髓,傍崖~蜂~。

 苦蜜。趙師秀〈石門僧詩〉山蜂成~~,崖溜結空冰。

 收蜜。許渾詩:隨蜂~野~,尋麝采生香。

〔平〕

 甘飴。《爾雅翼》蜜蠭似蠭而小,工作蜜。《說文》蜜字作𧖅,云蠭~~也,葢若鼎器焉而幂之。

 蜜脾。李商隱詩:紅露花房白~~,黄蜂紫蝶兩参差。

 石飴。《本草》石蜜,一名~~。味甘,調五臟,益氣强志,療百病,服之不飢。

 蜂糧。戴表元詩:留枝遮鵲户,存蜜補~~。

 漬梅。《吴志.三嗣主傳》註:吴歴曰:亮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黄門至中藏取蜜~~。蜜中有鼠矢,召問藏吏,吏叩頭。亮問吏曰:黄門從汝求蜜耶。吏曰:向求,實不敢與。黄門不服。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矢裏燥。亮大笑曰:若矢先在蜜中,中外當俱濕,今外濕裏燥,必是黄門所為。黄門首服,左右莫不驚悚。

【三字成對】

 六月採。謝靈運〈山居賦〉~~~蜜,八月撲栗。

 百花成。羅隱〈蜂詩〉採得~~~蜜後,不知辛苦為誰甜。

 百花醴。《墨子枕中記》~~~蜜。

 衆口芝。《仙經》蜜為~~~。

 三分苦。陸游詩:~~帶~檜花蜜。

 一滴甜。《冷齋夜話》仲殊嘗客館古寺中,道俗造之,輒就覔錢,皆相顧羞縮,曰:初不多辦來,奈何。殊曰:錢如蜜,~~也~。

【三字備用】

〔仄〕

 參花蜜。王績〈採藥詩〉家豐松葉酒,器貯~~~。

 滑於髓。楊萬里〈蜜詩〉調和露與英,凝甘~~~。

 檜花蜜。《老學菴筆記》亳州太清宮檜至多,檜花開時,蜜蜂飛集其間,不可勝數,作蜜極香而味帶微苦,謂之~~~,真竒物也。

 黄連蜜。《本草》近世宣州有~~~,色黄,味小苦。

 留師蜜。《本草》~~~,味甘寒。留師,竹蜂也。

 蜂王獻。張文成〈實性寺釋迦像碑〉~~~蜜,紛飛紫紺之樓,龍女持花,出入珊瑚之殿。

 鸞蜂蜜。《杜陽雜編》貞元八年,吴明國貢常燃鼎、~~~。云其蜂之聲有如鸞鳳,而身被五彩,大者可重十餘斤,為窠於深巖峻嶺間,大者占地二三畝。國人採其蜜不過三二合,如過度則有風雷之異。其蜜色碧,常貯之於白玉椀,表裏瑩徹如碧琉璃。久食之,令人長夀,顔如童子,髪白者應時而黒,及沉痾眇跛諸僻惡之病無不療焉。

 賜一石。《後漢書.朱祐傳.註》《東觀記》曰:上在長安時,嘗與祐共買蜜合藥。上追念之,~祐白蜜~~,問何如在長安時共買蜜乎。其親厚如此。

〔平〕

 中邊甜。蘇軾〈安州老人食蜜歌〉東坡先生取人廉,㡬人相歡㡬人嫌,恰似飲茶甘苦雜,不如食蜜~~~。自註:佛云吾言譬如食蜜,~~皆~。

 如飲𩛿。薛士隆〈唐風賦〉賦稅之法,以臘而征,獵取于敖,甘~~~,念苦辛之卒歳,嗟誰為之營營。

 割脾分。蘇轍〈和子瞻蜜酒歌〉山中醉飽誰得知,~~~蜜曽無遺。

 割蜜房。杜甫詩:風落收松子,天寒~~~。

【四字成對】

 散似甘露。

 凝如割肪。郭璞〈蜜蜂賦〉繁布金房,疊構玉室,咀嚼華滋,釀以為蜜,自然靈化,莫識其術,散似甘露,~~~~。

 冰鮮玉潤。

 髓滑蘭香。郭璞〈蜜蜂賦〉冰鮮玊潤,~~~~,百藥須之以諧和,扁鵲得之而術良。

【四字備用】

〔仄〕

 和甘飲食。《禮記》棗、栗、飴、蜜以甘之。《正義》「以甘之者」,謂以此棗、栗、飴、蜜以~~~~。

 何首烏蜜。《爾雅翼》亳州太清宫有檜花蜜,色小赤。南京柘城縣有~~~~,色更赤。

 味淡著蜜。魏文帝〈與羣臣詔〉新城孟太守道蜀豚羊鷄鶩~皆~,故蜀人作食,喜~飴~。

 中華紫蜜。《漢武内傳》太上之藥有~~~~、雲山朱蜜。

 雲山朱蜜。見上註。

 氣味醇厚。《本草》山蜜多在石中、木上,有經一二年者~~~~。

〔平〕

 止渴除煩。《本草》刺蜜,味甘無毒,~~~~。

 白如凝脂。《本草》雍洛間有棃花蜜,~~~~。

 月給二升。《南史.陶弘景傳》永明十年,上表辭禄,詔許之。賜以束帛,敕所在~~伏苓五斤,白蜜~~,以供服餌。

 釀蜜筒香。宋无〈春歸詩〉~~~~蜂報衙,杏梁泥歇燕成家。

餳第二十一[编辑]

【二字成對】

 烏膩。范成大〈上元紀吴中節物詩〉寳糖珍粔籹,~~美飴𩛿。自註:~~糖,即白𩛿,俗言能去烏膩。

 碧浮。韓愈、孟郊〈城南聮句〉碎纈紅滿杏,稠凝~~𩛿。

 石蜜。《異物志》甘蔗,逺近皆有,交趾所產獨醇好。斬而食之既甘,迮取汁如飴𩛿,名之曰糖,益復珍也。又煎而曝之,既凝而冰破如磚,食之入口消釋,時人謂之~~。

 沙𩛿。張衡〈七辨〉~~石蜜,逺國儲珍。

【二字備用】

〔仄〕

 餐玉。洪希文〈糖霜詩〉擕來已見堅冰漸,嚼過誰傳~~方。

 和饊。《說文》𩛿,飴~~者也,从食易聲。

 𩛿白。李商隱詩:粥香~~杏花天。

〔平〕

 膏𩛿。《後漢書.樊儵傳》野王歳獻甘醪~~,每輒擾人,吏以為利,儵欲奏罷之。

 黒𩛿。《齊民要術》~~法:用青牙成餅糵,末一斗,殺米一石。

 稠𩛿。《東京夢華錄》寒食日,都城坊市賣~~、麥糕。

 餦餭。《楚辭》粔籹蜜餌,有~~些。註:~~,𩛿也。

 乾飴。《方言》𩛿謂之餦餭。註:即~~也。

 糖冰。《糖霜譜》糖霜,一名~~。福唐、四明、番禺、廣漢、遂寧有之,獨遂寧為冠。四郡所産甚微而顆碎,色淺味薄,纔比遂之最下者。

 滑餹。《詩》簫管備舉。《正義》如今賣𩛿者所吹,其時賣𩛿之人吹簫以自表也。《方言》云:𩛿謂之餦餭。或云:~~。凡餹謂之𩛿,闗東之通語也,然則𩛿者餭之類也。

 膠牙。《荆楚歳時記》正月一日進屠蘇酒、~~𩛿。注:~~者,蓋以使其牢固不動。

【三字成對】

 吹簫賣。《詩》簫管備舉。鄭箋:簫,編小竹管,如今賣𩛿者所吹也。梅堯臣詩:千門走馬將看榜,廣市~~尚~𩛿。

 泛酪香。黄姬水〈金陵寒食詩〉鞦韆影裏驕嘶馬,醴酪香中白泛𩛿。

【三字備用】

〔仄〕

 水精色。《齊民要術》煮白𩛿法:用白牙散糵佳,其成餅者則不中用。糵末五升,殺米一石,米必細𦥥,炊為飯。攤去熱氣,及暖,於盆中以糵末和之,使均調,臥於酳甕中。看米消滅離甕,作魚眼沸湯以淋之,下水冷訖,便拔酳取汁煮之。每沸,輒益兩杓。尤宜緩火,火急則焦氣。一人專以杓揚之,勿令住手,手住則𩛿黒。量熟,止火。良久,向冷,然後出之。用粱米者,𩛿如~~~。

 冰盤薦。蘇軾〈送金山鄉僧歸蜀開堂詩〉涪江與中泠,共此一味水,~~~琥珀,何似糖霜美。

 糖霜美。見上註。

 專節物。范成大〈分歳詞〉就中脆𩛿~~~,四座齒頰鏘冰霜。

 翁愛哺。陸游〈農家詩〉爺嚴責程課,~~~飴𩛿。

 十月作。《齊民要術》崔寔曰:~~先冰凍,~京𩛿,煮暴飴。

〔平〕

 賣𩛿天。宋祁詩:草色引開盤馬地,簫聲吹徹~~~。

 杏花𩛿。宋九嘉詩:東陽寒食~~~。

 麥𩛿甜。楊基〈寒食詩〉豆縻香輭~~~。

 甘蔗𩛿。〈江表傳〉孫亮使黄門以銀椀并葢,就中藏吏取交州所獻~~~。黄門先恨藏吏,以鼠矢投𩛿中,啓言藏吏不謹。亮呼吏持𩛿器入,問曰:此器既葢之,且有掩覆,無縁有此,黄門将有恨於汝耶。吏叩頭曰:嘗從某求宫中莞席,宮席有數,不敢與。亮曰:必是此也。覆問黄門,具首伏。即於目前加髠鞭,斥付外署。

 澤州𩛿。《武林舊事》果子:~~~。

 花花糖。《武林舊事》果子:~~~、烏梅糖、玉柱糖。

 玉柱糖。見上註。

 大扁𩛿。《酉陽雜俎》~~~、馬鞍𩛿。

 馬鞍𩛿。見上註。

 盤素絲。司空曙〈長林令衛象𩛿絲結歌〉主人琱盤~~~,寒女眷眷墨子悲,乃言假使𩛿為之,八珍重沓失顔色,手援玉筯不敢持。

 杜蔗霜。《糖霜譜》蔗有四色,曰杜蔗,曰西蔗,曰艻蔗,《本草》所謂荻蔗也,曰紅蔗,《本草》所謂崑崙蔗也。紅蔗止堪生噉。艻蔗可作沙糖。西蔗可作霜,色淺土人不甚貴。~~紫嫩,味極厚,專用作~。

 米糵煎。《說文》飴,~~~也。

【四字成對】

 春盤先勸。白居易〈歳日家宴詩〉歳盞後推藍尾酒,~~~~膠牙𩛿。

 冷粥留和。白居易〈清明日送韋侍御貶䖍州詩〉留𩛿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四字備用】

〔仄〕

 色如琥珀。《齊民要術》琥珀𩛿法:小餅如碁石,内外明徹,~~~~。用大麥糵末一斗,殺米一石。

 𥹋糒澳釡。《世說》王君夫以~~~~,石季倫用蠟燭作炊。

 取熬糖法。《唐書.西域傳》摩揭陀,一曰摩伽陀,本中天竺屬國。貞觀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於天子,獻波羅樹,樹類白楊。太宗遣使~~~~,即詔揚州上諸蔗,拃瀋如其劑,色味愈西域逺甚。

 拃瀋如劑。見上註。

 可以養老。《淮南子》栁下惠見飴曰:~~~~。盗跖見飴曰:可以黏牡。見物同,而用之者異。註:牡,門户籥牡也。

〔平〕

 仁人得飴。《呂氏春秋》~~之~~,以養病待老也。

 勝水晶鹽。黄庭堅〈荅梓州雍熈長老寄糖霜頌〉逺寄蔗霜知有味,~於崔浩~~~。

 江東言餹。《方言》𩛿,謂之餹。註:~~皆~~,音唐。

 品色不同。《糖霜譜》凡霜,一甕中~~亦自~~,堆疊如假山者為上,團枝次之,甕鑑次之,小顆塊次之,沙腳為下。紫為上,深琥珀次之,淺黄色又次之,淺白為下。

 疊如假山。見上註。

 色美鵞兒。洪希文〈糖霜詩〉春餘甘蔗榨為漿,~~~~淺淺黄。

 渜弱為飴。《急就篇》棗杏瓜棣饊飴𩛿。註:以糵消米,取汁而煎之。~~者~~,言其形怡怡然也。厚強者為𩛿,𩛿之為言洋也,取其洋洋然也。

 厚强為𩛿。見上註。

油脂第二十二[编辑]

煎和第二十三[编辑]

薪第二十四[编辑]

炭第二十五[编辑]

火第二十六[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