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瀨文集/卷七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六 廣瀨文集
卷七
作者:李野淳
卷八

雜著[编辑]

心箴圖[编辑]

蘭溪范氏曰。茫茫堪輿。俯仰無垠。人於其間。眇然有身。是身之微。太倉稊米。參爲三才。曰惟心爾。往古來今。孰無此心。心爲形役。乃獸乃禽。惟口耳目。手足動靜。投間抵隙。爲厥心病。一心之微。衆慾攻之。其與存者。嗚呼幾希。君子存誠。克念克敬。天君泰然。百軆從令。心箴。○問所載范箴。不知范從誰學。朱子曰。不曾從人。但他自見得到。說得此件物事如此好。向見呂伯恭。甚忽之。問似恁地說話人。也多說得到。須取他則甚。曰正爲少見。有人能說得如此者。此意葢有在也。

雲峯胡氏曰。念卽思之謂。而敬卽存誠之方也。一誠足以消萬僞。一敬足以敵千邪。所謂先立乎其大者。莫切於此。

先祖曰。范氏論心極盛。而末以誠敬二字結之。雖似見缺然。言雖短而意實無竆。不爲病也。

野淳嘗讀范箴。偶有感發默契於心者。妄成一圖。冀爲自家觀省之助。竊謂外圓者其堪也。內方者其輿也。又內而一圓圈者。吾人方寸之狀也。於是而其全篇之逐句排塡。俱有意思。首二句字字分書上下。相與對置。俯仰有若其勢之懸絶者然。蓋寓其茫茫無垠之象也。人於其間四句。極細底其字軆。以見是身之微果眇然太倉之米。而其橫書者則象其間有身。其竪書者則象平正直立。又其統四句而各得以分列整貼于四方者則象人之四軆俱備也。如平正直立四軆俱備等語。雖箴中所不及者。然旣有堪輿之圖方寸之圈。則必如此然後。乃得渾圓耳。至於參爲三才二句。特大底其字樣。是無他。固心軆至大。而要以表參三之重者也。其下八句。輒傍大底字而細細塡書其間。是則人失心軆之正大。而莫非投間抵隙。爲厥心病之狀也。右之四圍環書而必著心字幺眇於其內者。一微衆攻之象也。左之因仍對待而只著存字孤單於其中者。存者幾希之義也。及夫終四句。特占其中央而居之。乃一心之主宰骨子。而爲百軆從令之象也。於乎。君子之存心。夫如此然後。始得以無媿於參爲三才矣。顧此圖雖不敢自謂盡其精微。其亦庶幾於范氏之心者耶。

仁說前圖[编辑]

仁說後圖[编辑]

朱子曰。天地以生物爲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爲心者也。故語心之德。雖其摠攝貫通。無所不備。然一言以蔽之。則曰仁而已矣。請試詳之。蓋天地之心。其德有四。曰元亨利貞。而元無不統。其運行焉則爲春夏秋冬之序。而春生之氣。無所不通。故人之爲心。其德亦有四。曰仁義禮智。而仁無不包。其發用焉則爲愛恭宜別之情。而惻隱之心。無所不貫。故論天地之心者曰乾元坤元。則四德之軆用。不待悉數而足。論人心之玅者則曰仁人心也。則四德之軆用。亦不待遍擧而該。蓋仁之爲道。乃天地生物之心。卽物而在情之未發。而此軆已具。情之旣發而其用不竆。誠能軆而存之則衆善之源。百行之本。莫不在是。此孔門之敎。所以必使學者汲汲於求仁也。其言有曰克己復禮爲仁。言能克去己私。復乎天理。則此心之軆無不在。而此心之用無不行也。又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則亦所以存此心也。又曰事親孝事兄弟及物恕。則亦所以行此心也。又曰求仁得仁。則以讓國而逃。諫伐而餓。爲能不失乎此心也。又曰殺身成仁。則以欲甚於生。惡甚於死。爲能不害乎此心也。此心何心也。在天地則坱然生物之心。在人則溫然愛人利物之心。包四德而貫四端者也。或曰若子之言。則程子所謂愛情仁性。不可以愛爲仁者非歟。曰不然。程子之所謂。以愛之發而名仁者也吾之所論。以愛之理而名仁者也。蓋所謂情性者。雖其分域之不同。然其脈絡之通。各有攸屬者。則曷嘗判然離絶而不相管哉。吾方病夫學者誦程子之言而不求其意。遂至於判然離愛而言仁。故特論此。以發明其遺意。而子顧以爲異乎程子之說。不亦誤哉。或曰程氏之徒言仁多矣。蓋有謂愛非仁而以萬物與我爲一。爲仁之軆者矣。亦有謂愛非仁而以心有知覺。釋仁之名者矣。今子之言若是。然則彼皆非歟。曰彼謂物我爲一者。可以見仁之無不愛矣。而非仁之所以爲軆之眞也。彼謂心有知覺者。可以見仁之包乎智矣。而非仁之所以得名之實也。觀孔子答子貢博施濟衆之問。與程子所謂覺不可以訓仁者。則可見矣。子尙安得復以此而論仁哉。抑泛言同軆者。使人含糊昏緩而無警切之功。其弊或至於認物爲己者有之矣。專言知覺者。使人張皇迫躁而無沈潛之味。其弊或至於認欲爲理者有之矣。一忘一助二者。蓋胥失之。而知覺之云者。於聖門所示樂山能守之氣象。尤不相似。子尙安得復以此而論仁哉。因並記其語。作仁說。仁說

右圖。野淳謹因川沙先生所畫成而妄加改動者也。按本圖往往似有條例之違碍。是則或出於傳寫之誤。未可知也。獨於其抄節排列之間。有以物我之眞。承之於存此心之下。心有之實。承之於行此心之下。竊窺其意。爲其有上段軆用二字。而要如此連屬故爾。可謂簡約緊切。然恐於本文旨義。未必其十分無可疑。故乃敢別爲條畫如右。以備參互觀玩。亦未知此其爲果能無可疑也。

念慮思志意圖[编辑]

先祖曰。念慮思志意之辨。性理大全諸儒說中詳之。惟在沈潛玩味。久自見得。就其中而約言之。陳安卿曰。思慮念慮之類。皆意之屬。此說通矣。今若參他書細分之。念字韻會訓常思也。古字作念。蓋逐頃逐刻。此心所在謂之念。念者以今心爲義也。故曰一念俄頃之間曰念念不忘云。慮韻會思有所圖曰慮。此與對同磨勘之說可通看。但思有所圖。正訓字義對同磨勘。乃就臨事用慮處說。亦不可混耳。思韻會念也。然念不足以盡思義。念淺而思深。念踈而思密。蓋心省求通之謂。亦事物上心之謂也。志意。朱子曰志是心之所之。一直去底。意又是志之經營往來底。亦主張要恁地。某謂是五者。皆心之爲。善惡皆可言之。其欲去惡而從善。亦在主敬與明理而已。今於日用常行處。要見五字名理指的。如公之不計艱險。作此遠遊志也。此心隨事發一念。要如何爲之意也。時時刻刻。今頃所在之心念也。因而有所圖虞慮也。文字義理。眇綿尋繹。事物酬應。新舊省記思也。而其中志意思三者尤重。志欲其正大誠確而不變。故孔子有志學志道志仁之訓。孟子有尙志持志之敎。意爲善惡之幾。毫釐之差。已陷於坑塹。故曾子云必謹其獨。朱子云防意如城。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故箕子曰。思曰睿。睿作聖。孔子曰。君子有九思。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答金而精書。

靜存齋箴圖[编辑]

先祖曰。皇降吾衷。本眞而靜。云胡末渝。斲喪其性。外物膠擾。日以心競。情熾欲蕩。百慮千歧。顚冥不止。老洫堪悲。不求其本。曷能存之。其本伊何。主靜爲則。觀天之道。元自貞發。察地之用。闢是翕力。反躳艮背。驗其一理。外無妄接。肅如軍壘。內無妄念。湛如止水。靡有將迎。恒存戒懼。一軆淵微。萬理森具。迨其應用。游刃庶務。由定而明。曲當時措。各止其止。動亦靜爾。非若老佛。靜耽動鄙。墮落一邊。淪常滅法。嗟維此義。聖賢遺躅。孔云定靜。孟論夜氣。周程益闡。楊羅深味。至于延平。以詔考亭。考亭始入。由此門庭。遂大用敬。集厥大成。在我後學。寧不遵式。靜以立本。敬貫本末。交致其功。久乃有得。直諒吾友。力於古學。有契于此。揭之齋額。執此明彼。匪遺其一。同我蘭臭。惠我麗澤。我用作箴。于胥勖兮。靜存齋箴。爲駒城李仲久甫作。○答李仲久書曰。俯索齋銘。此是義理源頭。至微至密處。凡係支辭剩義。悉務刊落。然而靜存二字。終是一邊道理。故箴之中末。不得不說及動處。又以敬幷言之。

自修銘圖[编辑]

草廬吳氏澄曰。養天性。治天情。正天官。盡天倫。奚而養。奚而治。奚而正。奚而盡。未知之則究之。旣知之則踐之。究者何。竆其理。踐者何。履其事。若何而爲仁義禮智之道。若何而爲喜怒哀懼愛惡之節。若何而爲耳目口鼻四支之則。若何而爲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之常。探其所以然。究其所當然。是之謂竆其理。存之於心則如此。見之於事則如此。行之於身則又如此。內而施之於家則如此。外而推之於人則如此。大而措之於天下則又如此。躬行之焉。力踐之焉。是之謂履其事。然則其先如之何。曰立誠而居敬。自修銘。

○右銘。草廬吳氏所述。用寓自修之義者。野淳妄就而爲圖。蓋爲學雖多端。其自修於己。以求得夫心法切要處。卽不過竆踐二者而已。知之不精則無以致融貫會通之妙。行之不力則無以臻居安資深之域。然竆格不貴於玄遠而貴於平實。踐履不難於暫頃而難於接續。此又誠敬之所以爲基本主宰也。故銘中特以四字結之。夫居敬功深則心靜理明。泛應曲當。而立誠益以固。立誠工熟則見得眞實。事爲無妄。而居敬益以密。所謂相資互益者。非此而何。今欲下手著力以求得夫心法切要處。盍於此盡意焉。或謂草廬本意。以立誠屬之於竆理。居敬屬之於履事。然互相看實得之。是豈如此局定者耶。○此以下五圖。出自端要十圖。蓋十圖之目。一天命,二自修,三小學題辭,四大學綱條緊要,五聖學十圖總括,六心統性情,七玉山講義,八心動靜,九人心道心精一執中,十屛銘。凡此十圖自爲一書。甚浩穰不能別刊。故折其半附見于此。

小學題辭圖[编辑]

朱子曰。元亨利貞。天道之常。仁義禮智。人性之綱。凡此厥初。無有不善。藹然四端。隨感而見。愛親敬兄。忠君弟長。是曰秉彝。有順無疆。惟聖性者。浩浩其天。不加毫末。萬善足焉。衆人蚩蚩。物欲交蔽。乃頹其綱。安此暴棄。惟聖斯惻。建學立師。以培其根。以達其支。小學之方。灑掃應對。入孝出恭。動罔或悖。行有餘力。誦詩讀書。詠歌舞蹈。思罔或逾。竆理修身。斯學之大。明命赫然。罔有內外。德崇業廣。乃復其初。昔非不足。今豈有餘。世遠人亡。經殘敎弛。蒙養弗端。長益浮靡。鄕無善俗。世乏良材。利欲紛挐。異言喧豗。幸玆秉彝。極天罔墜。爰輯舊聞。庶覺來裔。嗟嗟小子。敬受此書。匪我言耄。惟聖之謨。小學題辭。

○右圖。野淳謹倣夙興夜寐箴圖樣而作。先祖之因小學目錄而爲圖者。已盡之矣。然先祖小學圖下小說曰。小學大學。相待而成。所以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故或問得以通論。而於此兩圖。可以兼收相備。今此圖所載。則其曰竆理修身。德崇業廣云者。實一圖而兼該其義。然則如此條畫分列。亦庶幾不戾乎朱子立敎之本。先祖發明之旨也歟。中層之以小學大學相對者。是全圖腹臟。其末圈開學云者。此取程氏愈之說。而亦與小學大學之學相照應。當日蒐輯成編之意。卽此是爾。至若學之所以成始成終。壹是皆以敬爲本。今涵養之圈。雖主本源。而實亦程子所云須用敬之義也。或問分大小之學。而敬則合而言之。凡求題辭一篇之要。亦不外乎是。故敬受此書之敬字。微露其意於辭句將終之際。斯果非由此以進乎其大之本哉。

大學綱條用處緊要圖[编辑]

先祖曰。大學一書。朱子以爲行程節次。然論其用處則各有緊要。明明德在顧諟明命。新民在日新又新。止至善在切磋琢磨緝煕敬止。此三綱領緊要處。至於格物致知。在因其所知益竆至極。誠意在毋自欺愼其獨。正心修身在察四有存三無。修身齊家在察五辟去二偏。齊家治國在孝悌慈仁讓忠恕。治國平天下在絜矩。此八條目緊要處。答李平叔書。

又曰朱子大學或問。以小學爲大學之根本。而其通而爲一之工夫。則又以敬爲大本。小學雖釋以小子之學。入大學後。亦不可舍此而專事大學也。故曰聖學所以成始成終。小學所以成始。大學所以成終也。以作室比之。小學則如修正基址而備其材木也。大學則如大廈千萬間結搆於基址也。修正基址而不搆其室則是無終也。欲構大廈千萬間而不修基址則亦不能構矣。故爲聖學之始終矣。小學題辭亦曰以培其根。以達其支。小學所以培其根也。大學所以達其支也。此外雖講他書。而其工夫皆爲大廈千萬間修糚所入矣。戊辰經筵啓。

○右圖。野淳亦依先祖書而僭成之。以對小學之圖。凡養德性而立根本。在乎小學。廣規模而達幹支。在乎大學。然綱條之各有緊要。亦如其各有功效而有結。有志於修己治人之極功者。只合就此而緊著眼猛著力。要之大學一部。盡在於是。而先祖絜要敎人之意。更無以加之矣。至於敬爲一貫之妙。已揭於先祖小大學圖後。而又見於經筵啓者有如彼。故敢據依而有所妄補於圖末焉。

玉山講義圖[编辑]

後圖[编辑]

朱子曰。大凡天之生物。各付一性。性非有物。只是一箇道理之在我者耳。故性之所以爲軆。只是仁義禮智信五字。後世言性者。多雜佛老而言。作知覺心意看了。非性字本指也。五者之中。所謂信者。是箇眞實无妄底道理。如仁義禮智。皆眞實无妄者也。故信字更不須說。蓋仁是溫和慈愛底道理。義是斷制裁割底道理。禮是恭敬撙節底道理。智是分別是非底道理。凡此四者具於人心。乃是性之本軆。方其未發。漠然無形象之可見。及其發而爲用。則仁爲惻隱。義爲羞惡。禮爲恭敬。智爲是非。隨事發見。各有苗脈。所謂情也。故曰惻隱仁之端。羞惡義之端。恭敬禮之端。是非智之端。謂之端者。猶有物在中而不可見。必因其端緖發見於外然後。可得而尋也。蓋一心之中。仁義禮智。各有界限。而性情軆用。又自各有分別。四者之中。又自得見仁義兩字。是箇大界限。如天地造化。四序流行。而其實不過一陰一陽而已。又仁是生底意思。通貫周流於四者之中。仁固仁之本軆。義則仁之斷制。禮則仁之節文。智則仁之分別。正如春之生氣。貫徹四時。春則生之生也。夏則生之長也。秋則生之收也。冬則生之藏也。故程子謂四德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一事。專言則包四者。正謂此也。孔子只言仁。以其專言者言之也。故但言仁而仁義禮智皆在其中。孟子兼言義。以其偏言者言之也。然亦不是於孔子所言之外。添入一箇義字。但於一理之中。分別出來耳。其又兼言禮智。亦是如此。蓋禮又是仁之著。智又是義之藏。而仁之一字。未嘗不流行乎四者之中也。若論軆用。亦有兩說。蓋以仁存於心而義形於外言之。則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而以仁義相爲軆用。若以仁對惻隱義對羞惡而言。則就其一理之中。又以未發已發相爲軆用。若認得熟看得透。則玲瓏穿穴。縱橫顚倒。無處不通。而日用之間。行著習察。無不是著工夫處矣。玉山講義。

○右上圖大山先生作。後圖野淳妄爲略加改動者也。蓋上圖所謂未發之前已發之際云者。此雖本文所無有而實倣仁說圖而爲之。則此本朱子說也。非大山之彊自攙揷者。又仁義是大界限之下。承之以禮是仁之著智是義之藏二句。此則移易本文上下。而其間架條理。極精密無孔隙矣。餘外往往一二字變換者。莫非有精神意思。是豈可易而論者哉。然野淳一從本文。謹此別附于後。如信是无妄底道理及四德皆眞實一節。雖失本文次第。然是則爲圖而列之。有不得不爾。其他則恐未必盡然耳。且以野淳區區言之。全篇統論。卽不過仁義禮智性情軆用。而其燦然備具者有如彼。則凡爲圖表章之際。闕一不可。至於軆用則已見於仁說圖。故意者大山因而闕之。然講義問答。本於仁義軆用。則恐不合使本面關鎖。却沒其實。故並排于圖末。大抵於此認得不熟。看得不透。則正所謂自己分上。元無工夫者。彼日用間行著習察之戒。眞箇是一副當打開也。此亦當以克敬爲本。朱子曰人雖欲仁而或不敬則無以致求仁之功。其示人有如是夫。更按先祖所藏朱子大全舊本。就其中緊要處。輒有圈點。今此講義。其於所謂情也之情字。若論軆用之軆用兩字。果有特加標圈。始信野淳謬論之猶或少罪也。

心統性情圖[编辑]

林隱程氏曰。一心之中。人所稟受於天者。只有仁義禮智信而已。由其軆之寂然不動則爲性。由其用之感而遂通則爲情。故情與性。皆統於心。然性也有二義。自稟受陰陽五行之理言。則爲本然之性。爲固有之性。爲天地之性。自稟受陰陽五行之氣言。則有得其淸者。有得其濁者。有淸多濁少者。有濁多淸少者。是爲氣質之性。惟其氣稟不同。故有智愚賢不肖之分。此所以理同而氣異也。及其心感物而動。則其發也有仁義禮智四者之別。蓋以理言也。有喜怒哀樂愛惡欲之名。蓋以氣言也。理固無不善者。氣則動必中節合於理然後爲盡善。苟不中節而逆於理。則爲私情爲人欲而入於惡矣。至四端之目。孟子所以不及信之端者。信爲實有之理。以其麗在四端之中。故不復言也。心統性情圖說。

又曰心不統性則無以致其未發之中而性易鑿。心不統情則無以致其中節之和而情易蕩。上同又曰合而言之則性卽氣氣卽性。蓋未始相離也。初豈有所謂本然之性。而又有所謂氣質之性哉。分而言之則性自性氣自氣。又未始相雜也。豈無所謂本然之性。又豈無所謂氣稟之性哉。感通之謂情則四端者理之發。七情者氣之發也。理氣說。○先祖云此專用朱子語。又曰兼理氣以言心則純粹之中。不可不矯其糅雜之氣。統性情以言心則定靜之中。不可不謹其發動之情。然四端理之發則軆用之相貫。七情氣之發則善惡之相反。不可不審。天道性心說。○朱子曰。仁義禮智性也。惻隱羞惡辭讓是非情也。以仁愛以義惡以禮讓以智知者心也。性者心之理也。情者心之用也。心者性情之主也。元亨利貞說。又曰四端是理之發。七情是氣之發。語類○勉齋黃氏曰。性固爲氣質所雜矣。然方其未發。此心湛然。物欲不生。則氣雖偏而理自正。氣雖昏而理自明。氣雖有贏乏而理則無勝負。及其感物而動。則或氣動而理隨之。或理動而氣挾之。性理大全。又曰人指此身而言。道指此理而言。發於此身者則如喜怒哀樂是也。發於此理者則仁義禮智是也。文集○先祖曰。理氣合而爲心。自然有虛靈知覺之妙。靜而具衆理性也。而盛貯該載此性者心也。動而應萬事情也。而敷施發用此情者亦心也。故曰心統性情。答奇明彦書。又曰虛靈在上。是心之本軆。知覺在下。乃所以應接事物者也。己巳筵啓。又曰程林隱以性之本軆爲天地之性。蓋氣之在人者。謂之氣質之性。故理之在人者。可名之曰天地之性也。答李平叔書。又曰兼理氣統性情者心也。而性發爲情之際。乃一心之機微。萬化之樞要。善惡之所由分也。學者誠能一於持敬。不昧理欲而尤致謹於此。未發而存養之功深。已發而省察之習熟。眞積力久而不已焉。則所謂精一執中之聖學。存軆應用之心法。皆可不待外求而得之於此矣。心統性情圖下說。又曰以性之一字言之。子思所謂天命之性。孟子所謂性善之性。此二性字。將非就理氣賦與之中而指此理源頭本然處言之乎。由其所指者在理不在氣。故可謂之純善無惡。若以理氣不相離之故而欲兼氣爲說。則已不是性之本然矣。夫以子思孟子洞見道軆之全而立言如此者。誠以爲雜氣而言性則無以見性之本善故也。至於後世程張諸子之出然後。不得已而有氣質之性之論。亦非求多而立異也。所指而言者。在乎稟生之後則又不得統以本然之性稱之也。故愚以爲情之有四端七情之分。猶性之有本然氣稟之異也。然則其於性也。旣可以理氣分言之。至於情。獨不可以理氣分言之乎。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何從而發乎。發於仁義禮智之性焉爾。喜怒哀懼愛惡欲何從而發乎。外物觸其形而動於中。緣境而出焉爾。四端之發。孟子旣謂之心。則心固理氣之合也。然而所指而言者則主於理何也。仁義禮智之性。粹然在中。而四者其端緖也。七情之發。程子謂之動於中。朱子謂之各有攸當。則固亦兼理氣也。然而所指而言者則在乎氣何也。外物之來。易感而先動者。莫如形氣。而七者其苗脈也。安有在中爲純理。而才發爲雜氣。外感則形氣。而其發顧爲理不爲氣耶。四端皆善也。故曰無四者之心非人也。而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爲善矣。七情本善而易流於惡。故其發而中節者。乃謂之和。一有之而不能察則心已不得其正矣。由是觀之。二者雖曰皆不外乎理氣。而因其所從來。各指其所主而言之。則謂之某爲理某爲氣。何不可之有乎。又曰夫四端非無氣。七情非無理。非徒公言之。某亦言之。然其所見始同而終異者無他。公意以爲四端七情皆兼理氣。同實異名。不可分屬理氣。某意以謂就異中而見其有同。故二者固多有渾淪言之。就同中而知其有異。則二者所就而言。本自有主理主氣之不同。分屬何不可之有。又曰天地之性。固專指理。不知此際只有理。還無氣乎。天下未有無氣之理。則非只有理。然猶可以專指理言。則氣質之性。雖雜理氣。寧不可指氣而言之乎。一則理爲主。故就理言。一則氣爲主。故就氣言耳。四端非無氣而但云理之發。七情非無理而但云氣之發。其義亦猶是也。又曰渾淪而言則七情兼理氣。不待多言而明矣。若以七情對四端而各以其分言之。七情之於氣。猶四端之於理也。其發各有血脈。其名皆有所指。故可隨其所主而分屬之耳。且四端感物而動。固不異於七情。但四則理發而氣隨之。七則氣發而理乘之耳。又曰正心章喜怒憂懼四者之所以易爲心病者。正緣氣之所發。雖本善而易流於惡故然耳。若四端之理發則何遽有此病乎。又何得謂心有所惻隱則不得其正。心有所羞惡則不得其正云爾耶。定性書曰。人之情易發而難制者。惟怒爲甚。第能於怒時。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亦可見外誘之不足惡云云。夫所謂易發而難制者。是爲理耶。爲氣耶。爲理則安有難制。惟是氣。故决驟而難馭耳。又况怒是理發。安有忘怒而觀理。惟是氣發。故云忘怒而觀理。是乃以理御氣之謂也。然則引此語以證七情之屬氣。何爲而不相似乎。答奇明彦書。又曰四七分理氣。近又見程林隱心統性情圖。正用此說。錄在別紙。可信鄙說非出於妄見也。答趙士敬書。○孟子論四端以爲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夫有是四端而欲其擴而充之。則四端是理之發者。是固然矣。程子論七情以爲情旣熾而益蕩。其性鑿矣。故覺者約其情。使合於中。則七情是氣之發者。不亦然乎。以是觀之。四端七情之分屬理氣。自不須疑。而四端七情之名義。固各有所以然。不可不察也。高峯四七後說。○按先祖答書。有曰能辨舊見之差於毫忽之微。頓改以從新意。甚善甚善。○夫人有一心。心具一性。性之發爲情。則亦一而已矣。今判而貳之。不幾於二歧乎。且旣二之矣。則亦不可以復渾言歟。曰非然也。性之在中也。固因氣以爲地。而其動而爲情也。又挾氣以爲資。故統以未發者爲大本。已發者爲大用。則言七而四在其中。卽其合而析言之則一情之中。其原乎性命之正者。粹然而無不善。其緣乎形氣之境者。私而或不善。其私正之分。自根本而已然。雖欲渾而雜之而不可得也。雖然四端之所隨。卽七情之氣。而七情之所乘。卽四端之理也。妙合混融。元不相離。則又豈有彼此之間隔哉。就異而見其有同。故渾淪言之者有之。就同而見其有異。故分別言之而無不可。所謂一而二二而一者也。且二情之發。非齊頭俱動。並轡偕出。又非各占一邊而自爲動靜也。隨事而感。互相資乘。而但於其中。見其有主理主氣之分耳。亦何有二歧之疑哉。彼見理氣之不離而謂四端亦氣發者。固見一而不知二。其弊也鶻圇無別。而其或專主分開。不相統一。至謂七情不可謂性發。則又見異而不知同。其弊也闊疎不情。須是平心易氣。四平放下。合之會于一而無間。析之極其精而不亂。然後方是周徧亭當。不落於一偏之弊矣。大山四七說。

○右上圖林隱程氏作。自有其說矣。其下圖野淳因其已成底而妄有增損於其間。竊看先祖之推原聖賢立言垂敎之意。而更以中下二圖繼之於程圖之後者。昭如日星。今且此圖其與聖學圖中所載者。名號旣同而旨義亦無甚異。無復疊床。獨念四七理氣之辨。雖以高峯亦始違而終合。其已爲千古斷案無疑。而尙恐有餘論之紛紜。故野淳於是不計僭踰。特揭此二圖。而又以先祖數書係之。益見先祖之妙契於朱子者如此。而初不待朱子說見於語類。而實出於先祖之所自得。高峯一書。又說分開底道理極分曉。凡會衆說而通融爲一團。自有所理氣之分明歷落。八窻之玲瓏洞開。夫然後使俗學歸于正而無或有認氣爲性之弊也。又先祖有云義理之學。精微之致。必須大著心胷。高著眼目。切勿先以一說爲主。虛心平氣。徐觀其意趣。分而爲二而不害其未嘗離。合而爲一而實歸於不相雜。乃爲周悉而無偏也。說與人者。於乎至矣。大山所著四七說。正有功於發明餘旨。故玆並附焉。

讀心經講錄刊補[编辑]

心講刊補。如九峯之於書傳。其敬義章以上。大山所手編是正。而以下則門人沙老兄弟相與續成者也。當初持平公宗敬承命撰輯。未及就而卒。沙老與其季上舍宗燮緬先師之遺意。悼賢仲之徑逝。留精勞腕。方且勘了一通。而上舍公又不幸。沙老巋然獨存。益復寥廓。而猶且孶孶不懈。月磨歲積。極其精切。又相與往復於當世知舊。期至於無復可改而後已。凡四易藁而始得整頓。蓋潤色之則皆沙老之功也。野淳亦嘗與聞其去取之議。凡援據發明之際。不立一毫私智。詳而不蔓。簡而不略。眞得註家之軆而爲吾學之寶訣也。李校理致道氏嘗曰此解規模。比朱講刊補更好。野淳亦云。沙老謙虛卑遜。不肯出手。然愚意刊是書於陶山院。不私一家之物而傳作四方之共焉。則正得之矣。野淳於是又有感焉。沙老四昆季。次第執贄於湖門。鑽學開業。聯輝並芳。雖其資質之美。有得於天。而亦莫非師友漸染之功。家庭征邁之助。何其盛哉。况沙老更有大焉。跡其論著以惠後者。豈特一部刊補而已耶。

禮疑[编辑]

族中有別家死。其長子早亡。長孫承重而有疑訟。或云承重爲宜。或據禮儀類輯以爲不當承重。初喪之時。被髮哭擗。及其受服之時。覺其輕遽。乃斷之以朞制。遠近諸論紛然。更目之以輕遽。蓋以妾無傳重之義觀之。則似不敢承重。然以其長孫言則代父受服之地。其服反與衆孫同。雖禮有所壓。服則太輕。又其奉祀等節。長孫行之。而朞年之後。則將以無服人主喪。未知其禮意終何如耶。柳公晦云庾蔚之有云庶無傳祭。庶孫不得爲妾祖母承重。近世禮家諸說皆然。蓋不承祖重而獨承祖母之重。誠無其義。但通典中王冀嘗推小記妾孫爲祖庶母三年之文。以不承重而當服三年爲斷。蓋庶母無子。以嫡子之妾子爲後而死。其孫旣爲之三年。則今此所生之孫。恐比此爲重。且非承重而服三年。禮有其例。恐王氏說爲長。公晦之論。正合愚見。抑不特王氏說。愼獨說亦有可據。同春問妾子承重者。爲其母當服緦。妾子之長子當何服。據有嫡子無嫡孫之文。當服本服。似當服本服如何。妾子之第二子。卽是承重其祖母之人。而爲其父尙存。不得服三年耶。愼獨齋曰。來示得之。但喪雖微賤。不可無主。其父雖存。旣非主人。第二子似當服承重之服也。愚意姑避承重之名。而三年之服則斷不可已也。姜持平擎廈家。使其庶姪亦如此行之云。

童蒙齋記疑[编辑]

按言行錄。有芝軒鄭公所錄一條。家親爲士誠受學。搆童蒙齋於陶山。又芝軒行狀亦然。而至謂先生名其齋曰童蒙。恐似未安。今之隴雲精舍。實童蒙齋。此是先生在京之日。爲屋舍圖。付之于碧梧月川數賢。要使指敎幹僧而成者也。陶山記所謂齋曰時習。寮曰止宿。軒曰觀瀾。合而扁之曰隴雲精舍者卽此也。當時亦蓄童蒙居學。故至今或稱之以童蒙齋。其與隴雲時習之名互傳者。厥惟已久。然則芝軒所錄。又其行狀所云。胡然而發乎。疑亦樂齋轉而爲童蒙者也。先祖有寄亦樂齋諸君文會詩。而其自註曰諸人搆茅舍於西麓。名曰亦樂。據此則亦樂之構。亦非獨鄭公之事。然夫旣與共於西麓諸人之列矣。因其蹟而記其事也。齋號之偶成筆誤。容或無恠也。夫齋而曰亦樂曰童蒙。無有加損於芝翁。而使名實各異。未見其必當否也。言行錄改刊之日。我翊贊公未及逐改行狀。是大山所撰而只依家狀。且隴雲之稱以童蒙。大山恐未之曾聞也。更按芝軒公弟梅窻公所著其先考右尹公墓誌。曰乙秋年至十七。又使之進學于退陶李先生之門。府君亦親詣陶山。助構亦樂齋。使侍凾丈。積年不離。先生改授今名士誠。今見退陶文集可攷也。蓋其墓誌出於當日家庭之親見。而助構亦樂之說。果合於諸人構茅舍之先生自註。則其曰今見退陶文集可攷云者。誠是矣。上項搆童蒙。名童蒙云云。比墓誌爲後出之說。而於陶山文集。初無可攷者。至此而不須多辨也。

圃隱集辨疑[编辑]

圃隱集附錄中。有所謂龍飛御天歌。而其說圃隱臨節時事曰。英珪等備兵器以候之。某至。英珪馳擊不中。某顧叱策馬而走。英珪馳及擊馬首。某墜而走。呂敷等斬之。噫。上箇走字。已是失題。而下箇走字更甚矣。此是一介硜硜之士尙不爲。况圃老堂堂之節。而乃欲苟免者乎。更有可證明者。慵齋䕺話曰。有僧素與相識者告公曰時事可知。公何膠守苦節。公曰受人社稷。敢有二心。吾已有所處矣。一日梅軒權遇適隨而出洞。有武士數人。帶弓箭橫過馬前者。呵卒辟除。武士不避。公顧梅軒曰。君速去勿隨吾行。梅軒猶隨之。公色怒曰何不聽余言。梅軒不得已辭歸。俄有人來言鄭侍中遇害。又按海東樂府曰。文忠之自太祖邸歸也。有櫜鞬武夫衝其前導而過。變色顧謂隨行錄事曰汝可落後。答曰小人從大監。何可他往乎。再三呵止不從。文忠之遇害。抱持同死。夫已覘其風色之惡。而未改向主之一心。至於梅軒也錄事也。尙欲其勿共於劫會天地。其處己處人。如此其從容。乃反手腳顚倒。狂奔疾趨。有若偸生者然耶。圃隱而走者。孰謂圃隱乎。

舜跖圖說[编辑]

天之於人。豈私哉。降衷之初。非必欲使舜而舜之。使跖而跖之。特其稟生之後。所趨各異焉爾。服舜之服。誦舜之言。行舜之行。是舜而已。服跖之服。誦跖之言。行跖之行。是跖而已。蓋纔不舜便跖。纔不跖便舜。自古在昔以來。無理欲並用。敬肆雙行之君子小人。是則前哲已言之。無復餘蘊。而范蘭溪舜跖圖。又大煞嚴密。先祖所謂朱子之取諸范氏。不但一心箴者。疑亦指此類也。或疑言不可若是其幾也。豈以一念之間。舜焉而遽狂。跖焉而遽聖者哉。恐圖之太碎而言之太甚。曰不然。天下只有善利二途。不善已是利。不利卽是善。善與利非自用底物事。只人一念罔克之如何。斯道也不可以聖而小懈。亦不必以愚而終迷。若如子之言則是惟聖惟狂云云者。實無其事而聖人謾爲虛設之辭以誣天下後世人矣。而自古聖人賢人。其學已至。其地位已高。則便可安意肆志。無復戰兢臨履。日乾夕惕厲无咎底心矣。且遷善改過以復其性等說。皆爲孟浪誑人底說矣。豈有是哉。夫舜之念。固無有罔之之理。跖之念。終無有克之之理。彼已成之跡。一定而難易。黑白之分。無時而可變。此特對待交互爲說。以示後之學者。非必謂舜跖固有之也。然如或就罔克以後事而論之。則其狂也其聖也。特反覆手耳。此圖精神。全在罔克二字上。此吾儒心法之最緊要者。若曰縱使其念之或罔或克。舜豈可猝然爲狂。跖豈可終然爲聖乎云。而不滿於范氏。則其終之爲害。使人忽於持心。怠於向善矣。如是則議論之際。其非常醜差。豈不殆有甚於呂伯恭之輕視心箴耶。學者於此圖。勿把作別人看。只將自己身心。著於其間而審於善利界分。嚴於罔克地頭。則兩樣名目。不待辨說而自有所歸矣。且克念之爲聖難。而岡念之爲狂易。此又不可不知者也。

附大山答川沙書于退溪先生書節要卷首。書其後。[编辑]

節要十卷五冊。我大山李先生之所手編。而其俟後來於無竆。亦如朱節者也。夫先生輯成如聖賢遺像齋箴集說制養錄諸書。皆有自序。而獨於此無之者無他。節約之功。雖出於玩珮之微意。而序文之又據朱節。猶嫌於自居。故有求觀是書者。或不隱焉。而序則終謙晦而留意。嗚呼。使其當日有一言之著其樂以告吾黨者。必更發明興起之有可聞有可傳。而抑亦默寓於不言之中者耶。今是書將與四方共之。而特其表章嘉惠之蹟。不可使揜翳。遂謹依朱節之附老先生答李仲久書例。爲置先生一書于卷首。使覽者知老先生之道。得先生而復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