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南村先生文集/卷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南村先生文集
卷之一
作者:宋履錫
1921年
卷二

[编辑]

宣城道中戊寅[编辑]

淸凉十二宿緣重。三到山門意未休。踏盡瑤階與瓊窟。春風又上月明樓。

訪德川書院戊午[编辑]

德川昔是先生宅。祠對川東五尺塋。山海百年今夜月。天垣何處少微星。春尋洞鶴風聲遠。雷發淵龍太一明。徙倚古亭心欲洗。灘鳴如復聽惺惺。

奉次霽山先生金公寄示韻二首[编辑]

萬頃滄波出沒歸。何人不道十分危。不須舍達樵夫問。誠敬存心到底宜。

人間底是無波處。一日風波十二時。蟾湖亦近魚龍窟。更怕蜿蜿鱉相知。

和金仲九瑞疇[编辑]

烟雨秋山一夢長。十年今日始逢塲。梨腮雪鬢相看久。依舊君踈與我狂。

回榜宴席韻辛丑四月初九日[编辑]

脛邊常畏杏壇杖。回榜今年愴慕挑。還顧鯉庭非昨日。遙瞻鳳闕已三朝。親朋爲我歌眉壽。孫子交前舞彩袍。請酌南山千歲斝。更伸華叟祝勛堯。

挽梅山鄭公重器○己卯[编辑]

絶學憂君子。梅窩獨掩門。春風明道坐。日夕紫陽文。辨洗前脩累。編垂禮俗敦。名關透已早。衣佩㓗繽紛。

挽大山李公象靖○辛丑[编辑]

陶山聖學十圖䟽。夫子嘗云報國於。今日九條䟽上語。江湖憂愛亦何如。

挽洪進士禹龜[编辑]

衣佩從容說可聽。腹中書笥曬秋天。百年文獻傳薇院。半世生涯傍檜淵。桑梓北望思急切。江湖東限夢蹁躚。明春縱有松楸路。更忍何懷向竹田。

挽李注書泰宇[编辑]

科成須說了吾事。墻角多看短檠空。不向朱門投半刺。更從黃卷檢眞工。聰明本富溫知易。義理深灌樹立鞏。途遠未愁餘日暮。巫陽何事叫匆匆。

挽李聖寬裕中○丁卯[编辑]

悄悄不自怡。我懷日濩落。春思長惻惻。秋意增寥廓。譬如叫羣鴈。引領霜渚行。頃過耳巖下。日暮似山陽。孤烟繞虛宅。鳥鳴前堤柳。僕悲馬踡顧。風露何飀飀。靡靡入梅園。一語一哽涕。吾黨數三人。來塵幸一世。弱冠相伐木。心事兩無睽。風欞夏簟淸。雪窓冬檠低。促席亂抽帙。一硯共泚毫。君辭事典雅。秩秩冠裳高。聽我謾抵掌。取姸還忘醜。相看露天眞。服君有器宇。君生匠石園。瓊林幾丈茂。栽培好田地。已含棟樑具。厚質加藻餙。完氣又明靈。忠孝本世物。文彩述家聲。亹亹詳祖德。翼翼檢身名。看君思不匱。堂構見崢嶸。盛君白玉堂。縱君靑雲秩。受用無不宜。河淸竢未訖。竆通關時運。拓落成晼晩。中宵默撫心。斯世厭開眼。的的正人意。不拘飛長纓。引渠鑿荷沼。行塢看菊英。明時豈自棄。輟筆還復濡。架書細點檢。錯落多鉛朱。憐君老益敦。勉我竆不踣。招呼不相後。策我驥尾走。復愛梧上羽。克稱阮家咸。日夕養嶄嶄。成材使楩楠。縱爾本奇骨。由君賢父兄。有如美珠顆。琢磨方寶瑛。未遂薦宗廟。欲進中摧折。良師擲鎚鑪。却坐空悵缺。余時瞷君面。色沮氣煩寃。惜此喬木蔭。宜君自加飧。別來未曾久。聞君遘大疫。策馬抵門外。醫者已辟易。寄翁深蹙眉。欲使百身贖。廣陵祚何如。生死爲君卜。天理曩或舛。豈使再不淑。回車未十里。已聞臯有復。若知遂不起。那無面入訣。孤魂一飄散。身後永凄絶。哀哉麒麟兒。爲君寃業過。卄載勞鶴鳴。望斷聽子和。釋氏謾抱送。虗敎結慈累。一時火色漲。弱肉焚如燧。旣生胡不延。終死寧初無。嗟余慣西路。今年已再徂。何懷入君廬。低回又不忍。剝剝強叩門。白晝人影泯。寂寞肂扉掩。開戶借族兒。嗟君孝且悌。至性無惰弛。有親方絶食。有兒方頓席。胡爲去若忘。戢身安一木。念君有高識。不作丈夫淺。行危戒矯異。量厚耻宛轉。雅論有典型。歷歷聽未竆。自慚蓬蒿姿。幾年在麻中。白首有強輔。相觀庶寡過。長言樂未央。未識鬼揄揶。嗚呼子逝後。筆硏幾掃除。看書咽未讀。望月長欷歔。人生忽如寄。萬歲更相往。吾非詈此理。忘情愧太上。君有鄴侯架。塵積誰能掃。君有帚千金。蠧食誰能扣。若敖豈終餒。子文豈無後。四十君有聞。勝吾不知非。靑山葬君骨。未同朽壤歸。

挽李主簿碩文[编辑]

三十年來事。朱門掉臂行。初從北塞返。已問南園荒。鑿沼觀鯈樂。巡階嗅菊香。明時積薪歎。成就丈夫名。

挽李聖直奎中[编辑]

名祖家門澤未沬。停鸞峙鵠碧梧庭。蜚英塲屋離騷響。散跡林園漁採盟。萬事已驚頭上白。雙眸時向夢中靑。康南普北相望地。忍聽寒天獨鴈聲。

聞李子循傾逝丁丑[编辑]

誰報靑華子忽焉。峨洋從此斷無絃。蓬扉堊室逢迎後。玉佩蘭裳寂寞邊。

[编辑]

上霽山先生金公聖鐸[编辑]

頃年外除之時。只奉一書。以慰孝子廓然之思而已。蟾江一帶。望之如弱水。討便亦未易。更未能替候起居之節。區區下忱。何嘗不嚮𨓏也。未審邇來。氣力何如。顔貌髭髮亦何如。昔年叩侍不過若干日。而重霧飛瘴。朝夕蒸襲。殆不可勝。况杖屨幾年於此矣乎。雖安於困衡。素學益增。而水土不幷。恐不能不傷冲和也。履錫家親去夏。再經癘疾。自後衰敗益甚。雖逢新歲。懼甚於喜耳。自念齒髮如許。終於㬥棄。年來又苦㐫荒。生事汩之。壯𨓏邁進之意。亦都消矣。自歎奈何。適有奴從魚塩過蟾浦者。暫使入探几下消息。草草付申替候。

與崔百弗庵汝浩興遠[编辑]

自聞尊所遭。久益慘怛。宜有一字奉慰。而不欲提起。操筆而止者屢矣。夏間豚兒還自座下。道起居神氣無異平日。心竊歎慕。以爲是眞能有定力也。繼而聞萱堂病患非細。旣不能致身以偵翔櫛之憂。只因傅巖趙友節續探問。但云侍者全廢寢食。榮衛之損。反加於向時之慽。爲之愍然深慮。玆聞勿藥有慶。霍然回泰。攢手拜賀。奉獻岡陵之禱耳。卽今侍歡想惟增吉。令姪小解亦足以助奉侍慰悅矣。履錫家門禍甚。一室三殯。形殼雖存。肝腑全枯。忽忽無人世意。其於尊邊前後逋積。闕然無一言者。盖以此也。抱此區區。不可弭忘。冬寒未至。擬作月城之行。此計入手。則敢不歷叩軒屛。從容豁此意耶。

慰崔汝浩別紙[编辑]

履錫旣不能致身苫側。只因傅巖趙友頻問起居。至孝純誠。又能以筋力爲禮。令人歎慕不已。然禮旣斂。擇中門外別室以處者。是使孝子有倚廬也。何子平以親喪未葬。不許葺屋。則是猶屋處而不風露處也。而聞哀於殯菆之側。至今晝夜不離。哀今六十則老人也。啜粥哭臨。尙憂毁過而滅。况土床藁藉非烟火地者。豈老人所處乎。夏日處濕。猶憂其疾病乘之。况今冬月沍寒。雖爐火四擁。不能禦天氣之中人。以哀淸羸善病。至今支保。雖是神明之所感而扶持者。然榮衛之暗鑠於中者。哀豈自知耶。一朝病發則雖欲盡心於送終大事。以終孝於三年。不可得也。哀雖不自愛。獨不念先靈在床。惕然有憂。而公普長逝之魂。亦必彷徨悲號。欲訴未訴。不能安於土中矣。如羣弟羣子姪者奔走護持。不能專心於喪事也。如吾無狀。不能與議於君子之居喪。平生行誼。又不足以見孚於朋友。今以寂寥數語。有槪於孝心則不敢望也。其以赤心相愛。以古道相期者。則亦不欲自後於人。故輒忘其言之淺而不能已已也。哀或念之否。高子羔之執喪。君子以爲難者。尙以其過中而不許也。聖人之敎孝子也。敎以生道。不敎以死道。哀豈不知此義也。特以孝思極至。悲哀爲主。知有喪而不知有身。然人之血肉軀軆。自非木石。安有毁甚而不滅者乎。錫初擬躳自扶服。寘孝子於黔突之上而後退也。秋末經先妣緬禮。因以病仆。入冬以來。祀故連仍。子姪亦無暇。因循以至今者。盖非本圖也。向者山事之遭梗。以趙友口傳得其首末。而又恐以襄禮過期。益增哀孝之憂。更願勉思之。

答崔汝浩戊戌[编辑]

寞寂中忽奉手書繾綣。此意多感。承拜已久。討便未易。迄今稽謝。其癃懶可想也。几席尙留山西。連享淸佳否。履錫目昏口啞。終日無所事。亡弟之墓草已宿。日覺踽踽無依。欲得一欵段。扶舁以出。從山砠水湄。以做數日之晤。而老者一出入。有如適千里者聚粮三月。自未易辦。或幸不死。得遂此願。則入地無恨矣。向者除命。有足以風動一世。惟以尊耉卲德。爲範門庭。以及於吾黨則道亦行也。

與金九思堂退甫樂行○乙卯[编辑]

歲色忽改。日前相從之好。不知已作夢境矣。伏惟春日。重侍學履萬相。仰慰且溯。尊府頃日登對。必有所陳說。此事廢閣久矣。何幸復見於今日也。南路一麾。亦喜爲專城之養。但地痺邑弊。恐傷攝養。爲之奉念未弭。國有大慶。朝野同抃。慶科已定。想兄淸富之學。一賈而售不難矣。錫一任淟涊。十退無一進。無可言者。迷兒亦來此無所課。而未探座下消息。春間更進之計。不免姑止之耳。歲前後連有冗故。一伻替候。迄此遷稽。人事不應如此。歉歎。

與鄭仲擧翰弼[编辑]

承審一枉之約已久。而日熱如此。已慮其不能矣。履錫親候近纔少安。而炎熱去益甚。調將實難適。悶切不可言。賤疾廑能起坐者數日。而欲跨鞍則不得矣。鋤村都丈以其冲賦完氣。遽以一疾傾逝。令人傷怛不能已。胤子課業做畢。乃翁宜使之還歸。而至今無消息。恐是因爲遷就。推而歸之於我耶。

與鄭仲擧[编辑]

卽此烈寒。起居何如。今日延婦。無進退否。新見之禮。似不可備禮行之。除進幣四拜等節。便以私禮見之。或爲宜耶。

答郭善伯元澤○戊子[编辑]

頃荷枉顧之勤。講叙舊誼。感幸多矣。又承下書。謹審返稅後。制履神勞。尤庸仰慰之至。墓碣文字。謬屬匪人。冒拙搆蕪。自我見之。亦覺醜澁不可用。只資人點檢。不足以揄揚先德。極爲悚懼。幸須更就有言君子。十分斤正如何。

答洪進士[编辑]

病伏竆廬。寂寂無誰語。思從几案。消滌鄙吝。而邈不可得。頃日豚兒獲奉杖屨。歸道起居之詳。審知顔貌如平日。神夷氣淸。酬應無倦。足見燕養味道之腴。况又辱書勤摯。乃欲命駕東渡。招呼朋舊。相期於淸曠之地。可賀又可感。履錫衰朽日甚。一年低似一年。先壠與高居相接。而展省之行已闕者十餘年。若聞高駕必東。敢不起立以從之耶。懷土之思。人情皆然。然兄以遲暮之境。欲作搬移之計。豈無一番勞攘乎。此事留付後人。兄則與伽倻終其盟可乎。弟之此言。盖有白駒塲藿之意。然亦爲兄謀忠也。其肯垂領否。

答洪進士[编辑]

閱盡長夏。僵卧未起。得兄六月十五日書。讀之不能去手。殆欲病之自蘇也。此猶討便不得。奉答遷就。况望其握手逢迎乎。卽此潦盡凉生。伏惟燕養超勝。每思竹塢淸齋。几案靜適。日有探討之功。雖欲接緖論消滯吝。不可得也。伽倻蒼翠。在指點中。而望之如千里。是由人益老而地益遠也。淵明巾今始製送晩矣。然此盖宜秋不宜夏。無妨閑卧北窓耶。但此細紵布。似非葛巾樣子。呵呵。

與鄭泰益兄弟癸未[编辑]

一別已近十年。其間人事之變嬗。有以感傷者多矣。落落懷想。遲暮尤深。未審年來僉兄安否。髭髮顔貌。比昔時何如。竊念先行零落已盡。後死者悲係可想。綏伯衰年喪耦。造物者惡人善福類如是也。從氏兄今不可得矣。生者旣不可見。死者以泉臺爲期而已。尙何道哉。履錫衰倦日甚。追思昔年登山渡水徵逐遊從之事。邈然如前身耳。時或神氣稍夷。意思稍起。則若可以跨馬行數百里。然此亦強作。何能爲乎。

與金仲九瑞疇[编辑]

居在數百里。一別十年者。古人不應如是。况兄有惠一書。而弟至今未復者。有愧於兄矣。年來兄靜養何如。令咸盛年發軔。復振家聲。栢悅之心。不是尋常比者。仄聞已登史薦云。其所處已重則自待愈不輕。朋友期望。又豈淺淺乎。履錫衰憊已甚。中間悲歡之相仍。只益催老。今則遍軆浮脹。痿厥不能食。苦哉苦哉。竆廬寂寞。追思昔年過從之好。屢入夢寐。時閱篋中散帙。得兄詩句。以慰離濶之懷。且欲和步一二。而年來意緖消落。絶不得好境界。仍遂廢閣耳。相見無期。今因兒輩試行。略申戀懷。兄須回惠一字。以寓面目於紙面是企。

與裵深之[编辑]

別後六年之間。再承兄書。而一未奉復。盛誚宜矣。寧不知愧。卽日秋淸。靜養啓居何如。瞻望落落。徒切戀想。履錫易衰之質。已迫遲暮。世故悲歡。飽受苦狀。意緖寥落。疾病侵尋。長夏作一僵尸。益覺斯世之支離。惟幸季父得膺天爵。追榮三世。以是慰滿以爲慶。春間見兄抵從叔書。深以弟之無一書見誚。盖兄初旣不見答則可休矣。至於復貽手書則可見盛量高處。輸之全局而不敢敵也。迺欲以車代車。而與之較。是則反低一着矣。結交五十年。不知弟之懦於筆硏乎。堂從弟當拜床下。因便寄謝。略申前逋。願兄勿復較。回惠德音。

與金河陽景澈[编辑]

伏惟冬寒。政履有相。簿領餘暇。有可以溫理浸灌者否。向風無任傾傃。履錫孤露餘生。日益頹廢。頃年車盖臨門。感荷仁恩。何敢忘也。杜門病伏。思從舊遊。邈不可得。懷抱正自不佳。鄙姻家在治下南河洞。倘一至其處。豈不就叩閽者。以承雅論。且叙積蘊耶。

與李奎壽丙寅[编辑]

尊府有許多擔負。齎志未了。中道而歿。繼而述之者是後人之責耳。哀棘罔極。只知爲孺子慕者。而不遑念及於斯耶。所以爲孝者。不在於飮食居處。毁而至滅。聖人大戒。殯次地濕。久處則必病。須就南偏小房。擇其寒暖。時其飮食。節其哭泣。無重貽大庭之憂。且看禮記喪禮等書。求所以自盡之道。以爲後日承家樹立之基。然後可以不負先人之志矣。必有諸父兄指導之勤。而縷縷如此。出於禮式之外者。情有不能已也。

答權進士[编辑]

春末惠書。感荷至意。迄未申謝。自愧不敏。伏惟燕養起居康迪。錫朞制已畢。兀然作天下之竆民。且眼暗花眩。廢讀廢看。直是㗳然一土塊耳。何由得更接風範。以滌吝滯也。前惠方丈扶老。至今爲手中之寶。時或命策出門。飄飄若躡到方丈丹溪之間。而不知自身却只在斗屋裏矣。偶得一木奉呈。此自靑鳧周王山來者也。比之方丈。其報也誠淺矣。木又細小。恐不足爲老人之恃。然亦可以備庭戶間逍遙耶。令愛夏來不健。今得少愈是幸。

與曺同樞夏淳[编辑]

籃輿枉屈。使竆鄕寡陋。獲瞻眉壽鮐光。退而誇於人。且爲專城孝子賀也。但恨蘭薰未洽。車騎遽旋。悵望行塵。不可及也。伏惟燕養調適。起居增休。履錫歸伏竆廬。怯寒疾作。老人無疾上也。疾則難可以復起。豈如愷悌君子。華髮韶顔之安且無疆也。切有所懇。自營門有各邑才行人薦報之令。而昨聞鄙邑校任。以履錫名上報官家云。令人羞愧欲死。今年八十矣。安有八十之人。登名薦剡。使倥倥無用。見笑於人者。增其賊德不死之罪也。替送兒孫。告急于座下。乞以此意俯布官家。亟寢其事。勿使之報知營門如何。

與南參奉龍萬[编辑]

再遭鴒原之痛。非老人所堪。深恐損傷天和。反貽子孫之憂。願勿過慟。益護鼎茵。無使吾黨失憑藉之望。履錫抱終鮮之悲者久矣。末由相對共叙此懷。瞻望馳情而已。令孫壻郞丰儀夙成。文藝亦達。其進未可量。可知家庭之敎有素也。

與李司諫碩九[编辑]

玉樹將埋耶。從而死者。亦烈烈矣。然其死也。豈不以其賢舅姑在撫育遺孤也。然竊念之。其舅則能以理自勝也。惟婦人慈勝於理。不能抑也。深願交相勉勵。以無負死者之志也。

答都尙郁[编辑]

再荷枉顧。講親敦誼。得此於未死之前。天賜之幸也。仍審彼時返稅無擾。起處增相。慰昂萬萬。戚從一味病伏。無可喩者。先代碣陰文字。只以不敢辭。故全忘蕪拙。敢累金石之重。方此猥悚。又恐或有舛誤失漏處。今得一副當公案信蹟。鄙亦嘗疑其於龍巖先生家。必有所往還切磋也。今果然矣。謹依來敎。竄改數語。添入一條。敬寫奉呈。更爲商量。務盡愼重之意如何。

答李聖哉東沆[编辑]

銘㫌不以筆拙辭。亦以見區區之意也。軒號二字。盖吾先人之所甞奉致于書牘者。故不敢遺而書之。亦似不以僭率爲咎也。

答李聖哉[编辑]

祔祭祝似當於干支下直云孝孫某。謹以醴齊庶羞。適于顯高祖考某官府君云云可也。孝字自祔祭始者。告以承宗之意也。行祀時服色。方笠直領布網。未有援據。鄙家則以衰絰行事。如虞卒哭時。以古禮祔杖不升於堂之文觀之則可知耳。其他節次。考家禮依行可矣。

答盧穳○己亥[编辑]

一奉已是少時事。今雖邂逅。不可辨識。令孫臨顧。始知其爲車中抱。悼舊話今。娓娓不能已。仍承手書珍重。且詳起居之節。慰賀萬萬。昔年西河之慽。能以理勝。受天大耋。見此滿庭蘭玉也。如履錫賊德已久。耄昏已甚。可謂生無益於人者也。先稿見示。令人三復敬玩。但念揄揚文字。自有當世秉筆者。何其謬屬於不近似者也。只以盛意不敢孤。姑爲奉置丌上。或待精神少回。試爲之伏計。

答洪有九癸未[编辑]

歲初手書。自何而來。隔歲顔範。如獲奉欵。而還復落落。已見春序之盡。瞻望軒屛。但有馳情而已。今忽胤君來到。一喜一愴。且審起居之詳。雖未更承下書。其爲釋多矣。履錫自量筋力。一年低似一年。近地親舊往還。廢之已久。筆硏從而踈懶。其致身於座側。已不可望。書尺道懷。亦費經營而不得。向時葱竹之遊。其衰如此。人生安得不感慨也。叔父猶幸無恙。旣經重牢之慶。今又有朝家恩典得膺天爵。以推恩事未竣。故從弟方留京中。其還似在月內。則當有焚黃設酌等事。奉拜之便。惟是佇待。

答嚴▣▣孝光[编辑]

遠辱手書。趁未奉答。自訟不敏。際玆霖餘。靜養起居。仰惟珍勝。區區傾傃。何一日可弭也。履錫癃廢已甚。又中潦濕。神氣昏耗。伏枕不能食。憐悶奈何。道東院任。謬屬無似。豈敢當也。只惟私自幸者。因緣此會。一薦瓣香。庶伸微誠。故至今三閱月而默默遷就者以此也。到今病狀如此。自度筋力。無以堪一分行役於是。决意自止。書送辭單。必須曲爲周章。卽日出代。無使至於窘敗如何。但聞貴院有三單之例。遠地往還。極爲有弊。一投三單自非禮。玆以幷書三紙。直送貴邊。自初單以後隨日投呈。以省去來之弊如何。各在遲暮。逢塲杳然。又失此會。良可歎也。

答崔進士益重[编辑]

相別幾年。雖或邂逅。不可辨識。亦想髭髮已作老人矣。前後辱書。如對面目。且審起居之節。慰我傾嚮之心。履錫已作土塊。五官之用。閉已久矣。謬屬文字。尤不能承當。盛搆行狀。亦不佞之耳目所逮者。三復感誦。如陪昔時杖屨。又何說之可以增損乎。只以兩家先誼之厚。不敢終辭。或有精神暫開時。試爲之把筆。鰲巖奉安文。今因士彦行賫呈。此亦更就具眼處。務加愼重如何。

答李君芳稴○庚子[编辑]

秋間委枉。眷存是感。而半時之晤。至今黯然。仍承手書。次第喜聳。又喜起居珍嗇。第念大阮已歸窀穸。自今相期於地下而已。尙何言哉。錫閉戶龜縮。作一土塊。値此㐫歲。欲爲粥飯僧。猶不可得奈何。盆梅旣蒙俯許。亟欲移來。以爲老境凈友。而家僕無可送者。苦待孟蘊之來。已自月城徑歸可歎。然孟蘊家近當有一伻往來。因此便付送如何。

與鄭汝見在田仲進在淵○戊午[编辑]

歲翻已久。無由相問。瞻想益切。未審餞納平穩。色憂回泰。侍歡增休否。慰遡千萬。履錫種種憂惱。依舊憒憒矣。春間方向密陽。歸期遲速姑未卜。歸後又擬作光陽之行。聊欲以瀉煩憂耳。貴鄕事收殺之後。更無可聞者耶。金上舍之謫。又遠於黃州云。信否。

答鄭汝見仲進己巳[编辑]

春盡不得音。恒自瞻傃。意外承手書。披歎良多。從審邇來僉履珍嗇。慰不可量。履錫老親月前往慶州。尙未返駕。盖爲見盤龜之勝。已有宿計。今行歷觀玉山立巖諸處爲計。而行中消息。姑未探來。憂慮何可釋也。霽翁終祥。不可不一往哭之。而旣無所騎。不知所以爲計也。今有一策。望念之間。起送俊君。則當騎其歸馬。以是圖之。使我致身於川苧之間。如何如何。

與鄭汝見甲申[编辑]

一年一見書。則以爲幸。况可望相見乎。落落懷想。老而益甚。未審起居安吉。履錫殘年孤露。惟叔父是依。前月初七日。奄見棄背。摧痛若霣。益復踽踽。曾未旬朔。季從繼隕。人家禍變。豈有如是者耶。種種情境。無非慘毒。尙忍何說。伯兒川前之行。至此遷就。盖以幹蠱奔走。無一時閑隙故也。今有葬窆經紀。尤不可抽身。而撥出前去。勢不可遅滯。然左右與之偕來則幸矣。先梅窓公朝天日記及晩志堂遺墨帖子。今便𮖐送如何。更欲奉閱。又欲與此間士友共玩之。使知尊家文獻耳。

答鄭仲進己卯[编辑]

操筆欲說。更不忍說。其何以爲說乎。吾甞愛其資美行純。文藝幾成。他日期待。不以尋常。亦憂其姿貌淸弱。似乎氣不足者。然亦不意其短命如是也。人家良子弟不易得也。而造物者必使之夭閼。此理固難詰也。然吾人遇此等變處。正見其平日所養。強達強排。亦非中也。只以夫子美延陵。曾子怒西河。造次不離用工。則庶乎有得力矣。履錫年來自多疾病。衰慵日甚。得見伯兒小成。以是悅懷。而亦不禁感懷耳。

與鄭仲進辛卯[编辑]

末胤其才可學。雖其所處。有不暇於此者。然門戶之憂。甚於家貧。自今使之回頭却顧。從事於此邊可矣。學文豈徒爲科名已而耶。

與盧哲甫[编辑]

果以是日埋周彥乎。其眞死而埋之土乎。幸無自戕以傷孝子之魂。其可乎。頃日孫兒來道起居之節。顔貌換脫。神氣大損。何不以古人遭此者。自勉勵耶。窆日猝定。凡百經紀。不免添起擾惱。然無則稱焉而已。何所關心乎。如我老而不死。無復人事。旣不得就訣於窀穸。欲以一言送之。如噎者之不能語。握筆旋罷。待神思少定。試構一二耶。

與李聖初堯中○丁酉[编辑]

來時聯轡。甚相樂也。去時呻吟而歸。此心悵然。不但送別而已。卽因壻君來訪。仰審起居。稍慰泄菀。弟歸後不生疾恙。但近來暑感又作輪證。渾室皆已換形。過此數月則可以振袂而出。直向武屹矣。了此一事則死無恨耳。

與李由成稙○壬辰[编辑]

壻君來留旬日。如有強輔在傍。慰遣寂寞。但渠有所做。故不欲妨工。以此與渠朝夕相守者益罕矣。今當別去。此懷豈可堪也。其所做詩。比前時超進。能於幽愁困苦中。不傷性情之和。尤可嘉也。

答鄭觀濟逸濟乙酉[编辑]

尊府來枉。怳如夢間相對。喜可知也。兼承手字。又如置之坐間相周旋也。此間歲前後閱盡無限憂惱。入近少安。此時與尊府聯床笑語。懷抱豁然。頓忘世累也。聞兄弟幹蠱有年。或謂之妨於所學。然餘力足以學文。特患人不行耳。須幸勉力不怠。以無失故家文獻。豈非賢輩之責乎。老大所望。政自不淺。亦思之乎。

答權子仁木仁[编辑]

頃荷枉顧。又辱手書。可感勤摯之意。但推借過倫。非衰朽所敢當也。自尊外翁棄吾黨。有可疑問處。未甞不捲卷三歎。殆欲從之九原。今幸得賢子木。接其雅論。辭理精白。如見典型。使人安得不興懷。曩吾所疑者。以程子方論仁名義。遽以聖人用功。攙入爲說。脉絡若不相屬。每讀至此。終未豁然。今者所論。拈出仁之全軆與一事。可見識解之明。盖仁與聖。本非二塗。仁之盡處。已是聖之地位。而夫子之答子貢如是者。只以子貢未及爲仁之方而遽說聖人。故分作二等界分。欲使盡仁之道。以至于聖者也。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