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元詩紀事/卷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三十三 元詩紀事
卷三十四 釋子
卷三十五 

子溫 有規 德豐 炳同 淨權 存誠 了慧 有在 溥光 明本 與恭 覺恩 行端 一初 圓至 善住 本誠 廣漩 壽寧 梵琦 祖柏 若舟 宗衍 文信 法智 祖銘 至剛 瞻 辨才 惟則 普惠 椿 良震 照 自悅 如阜 福報 寧 實 回 明 清濬 越僧 禪僧 游僧 無名僧

子溫[编辑]

  子溫字仲言,號日觀,華亭人。宋亡,出家住杭之瑪瑙寺。

  朱宣慰家題畫   題畫葡萄卷後   題畫

朱宣慰家題畫[编辑]

  昔有朱買臣,今有朱宣慰。兩個擔柴夫,並為朱紫貴。

  《癸辛雜識》:嘗在朱宣慰家作畫訖,遂寫一詩云云。朱老欣然曰:「朱清果是賣蘆柴出身,和尚說得我著。」遂饋贐資五錠酬之。

題畫葡萄卷後[编辑]

  明月清風宗炳社,夕陽秋色庾公樓。修心未到無心地,萬種千般逐水流。

  《江村消夏錄》:紙長,宜以好詩書之,為後之名勝笑覽。子溫題。

題畫[编辑]

  曾向流沙取梵書,草龍珠帳滿征途。輕包短策難將帶,記得西風月上初。

  《蟫精雋》:僧溫日觀能詩,善寫葡萄,精緻不俗,世多寶之。予一日於友人處觀其大畫四幅,而皆有題品,其自作也。格律不拘,率意而就。惟記得一絕云云。言未盡而意有餘,堪膾炙也。

有規[编辑]

  絕句

絕句[编辑]

  讀書已覺眉稜重,就枕方欣骨節和。睡去不知天早晚,西窗殘日已無多。

  《吳中舊聞》:徐敦立言:往歲吳中多詩僧,其名往往見於前輩文集中。余渡江之初,猶見有規者,頗以詩知名。其為人性坦率,其徒謂之「規方外」,時年七十餘矣,談論蕭散可嘉。臨終前數日,有詩云云。葉左丞大愛之 【 按:此條實錄自陸友仁吳中舊事(墨海金壺本)。】 。

德豐[编辑]

  重陽   答鍾山長老

重陽[编辑]

  戰盡今秋見太平,西風多作北風聲。不吹烏帽吹氈帽,籬下黃花笑不成。

答鍾山長老[编辑]

  耿耿孤吟對古梅,忽傳軍將送書來。倚崖枯木摧殘甚,虛負陽和到一回。

  《山房隨筆》:僧德豐,三山人。有重陽詩云云。鍾山長老舉以自代,答云云。竟不赴。

炳同[编辑]

  炳同字野翁,新昌張氏子,居明州仗錫寺。

  句

[编辑]

  老來非厭客,靜裏欲書經。

  《四明山志》:野翁宋亡之日,避跡仗錫,閉戶書法華經,有句云云。一時遺老家則堂、文本心、黃東發、舒閬風、周伯弼咸與之游。

淨權[编辑]

  淨權字道衡,徑山僧。

  南山詩

南山詩[编辑]

  紫氣金丹曉,青霞玉井春。畫牛曾寓意,鳴鶴更通神。

  《閒居錄》:工於文章,既寫與人,即不留稿。嘗有南山詩云云。又好言葛稚川、陶隱居事。凡問權,未言名字,止曰「大迂闊者」,即知為道衡矣。

存誠[编辑]

  絕句

絕句[编辑]

  別後多遊滄海東,忽攜詩卷到山中。立談數語飄然去,滿徑松花落午風。

  《閒居錄》:蔣景斐嘗誦存誠上人詩云云。余甚愛之。

了慧[编辑]

  了慧字岳重,武林人。

  春日田園雜興

春日田園雜興[编辑]

  平疇水繞逕微分,小圃雲深景不繁。此處農桑雖是僻,多情鶯燕不嫌村。倦眠芳草閒黃犢,靜對幽花倒綠尊。見說弓旌方四出,欲更名姓掩衡門。

  月泉吟社第三十三名:田園對起,已占地步,頷聯得闔闢之妙,餘佳。

有在[编辑]

  武陵勝集得園字

武陵勝集得園字[编辑]

  騎馬一身雪,來敲隱者門。林林憂桂玉,草草樂琴罇。勳業誇麟閣,文章鄙兔園。探題歸去路,燈火已黃昏。 【 詳白珽下。】

溥光[编辑]

  溥光字玄暉,大同人。幼為頭陀,號雪菴和尚,文宗詔蓄髮,授大學士。

  《懷麓堂集》:嘗聞趙松雪過酒肆,見其帘字,駐視久之,謂當世書無我逮者,而此書乃過我。問知為一僧書,則雪菴李溥光也。因薦之朝,累官昭文館大學士。

  《夷白齋詩話》:元釋溥光,字玄暉,俗姓李氏,特封昭文館大學士、榮祿大夫,賜號立悟大師。有二絕句云:「蟭螟殺敵蚊眉上,蠻觸交爭蝸角中。何異諸天觀下界,一微塵裏鬬雌雄。」「荳苗鹿嚼解馬毒,艾葉雀銜奪燕巢。鳥獸不曾有本草,諳知藥性是誰教?」詩亦奇拔,恨不多見。

  《月山詩話》:夷白齋詩話載元釋溥光二絕句,稱其奇拔,恨不多見。其詩即樂天「蟭螟殺敵蚊巢上」、「荳苗鹿嚼解馬毒」二首也。此君未讀長慶集,必平日不喜白體者。

  鑷工   句

鑷工[编辑]

  一聲鑷子噪秋蟬,門內老僧驚晝眠。毫髮盡時髦髮在,夕陽芳草自芊芊。

[编辑]

  賣與買人誰是主,一犂春雨鵓鳩啼。

  《近峯聞略》:予嘗得元僧雪菴外集,略記數語,其題買田券云云,鑷工云云,皆可人意。

明本[编辑]

  明本號中峯,錢塘人。出家吳山聖水寺,後為天目僧。有中峯廣錄、梅花百詠行世。

  《蘇談》:中峯卓錫處,皆以幻住名之。道行既高,四眾皈向,凡建所謂幻住庵者有數十處。今在吳中者,居吾家雁蕩村之西無二里遠也。雖殿堂三間,基址去地殆五尺餘,云禪師之所築也。故老相傳,建此庵時,馮海粟煉泥,趙子昂搬運,中峯自以塗壁,即此草堂是也。

  九字梅花詠   次韻瀋王題真際亭   天目山   雪   淨土詩

九字梅花詠[编辑]

  昨夜西風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滾入沙灘㘭。野橋古梅獨臥寒屋角,疏影橫斜暗上書窗敲。半枯半活幾個擪蓓蕾,欲開未開數點含香苞。縱使畫工奇妙也縮手,我愛清香故把新詩嘲。

  《風月堂雜志》:「昨夜西風」云云。此天目山釋明本中峯九字梅花詩也。松雪趙文敏公與之為方外交,同院學士馮海粟子振甚輕之。一日,松雪強扯中峯同訪海粟,海粟出暇日所為梅花百詠詩示之。中峯一覽,走筆亦成一百首,海粟猶未為然。復出此詩求和,海粟竦然久之。致禮而定交焉 【 按:此條實錄自姜南風月堂雜識。】 。

  《升庵詩話補遺》:中峯有九字梅花詩云云。池南唐文薦錡謂余曰:「此詩不佳,影不可言敲。又後四句有齋飯酸餡氣。」

次韻瀋王題真際亭[编辑]

  高亭結構標真際,體共雲林一樣閒。山勢倚天忘突兀,水聲投澗自潺湲。伽陀迥出言詞外,海印高懸宇宙間。佇看憑闌人獨醒,又添公案入禪關。

  《中峯行錄》:駙馬大尉瀋王王璋,遣參軍洪鑰齎書幣,敘弟子禮,期請上命南來參叩。己未秋九月,王奉御香入山謁師草廬,咨訣心要,請師陞座,為眾普說。師激揚提唱萬餘言。王復求法名別號,師名王以勝光,號曰真際。王因建亭師子巖下,以託其事。

天目山[编辑]

  一山未盡一山登,百里全無一里平。疑是老僧遙指處,只堪圖畫不堪行。

  《柳亭詩話》:中峯本詠天目云云。結句乃杜荀鶴閩中秋思詩。

[编辑]

  凍雲四合雪漫漫,誰解當機作水看。只為眼中花未瞥,啟窗猶看玉琅玕。

  《小窗清紀》:古今雪詩甚多,獨中峯老人一偈云云。自是中峯好句。

淨土詩[编辑]

  富貴之人宜念佛,黃金滿庫穀盈倉。世間受用無虧缺,只欠臨終見願王。

  身膺宰輔與朝郎,蓋世功名勢莫量。自性彌陀如不念,未知何以敵無常。

  《筆精》:中峯淨土詩云云。可為富貴人之針砭。

與恭 【 與一作「允」。】[编辑]

  與恭字行己,號嬾禪,上虞人。餘姚九功寺僧。

  思母   冷泉亭   回雁峯

思母[编辑]

  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靈隱寺志》:行己與趙子昂同時,其思母詩云云。可謂有陳尊宿之思矣。

冷泉亭[编辑]

  天竺雨花飛寶臺,北山門對冷泉開。石擎老樹無人識,時有黃猨抱子來。

回雁峯[编辑]

  官路迢迢野店稀,薄寒催客早添衣。南分五嶺雲天遠,雁到衡陽亦倦飛。

  《元詩癸集》:嘗遊臨安,題冷泉亭詩,趙松雪見而異之,追至淨慈寺,與相見。後遊蘇州定惠寺,端然而逝。檢其囊,止有破紙一方,則回雁峯詩也。

覺恩[编辑]

  覺恩字以仁,號斷江,四明人。

  句

[编辑]

  權擬三朝位三事,祗應知己是僧彬。

  《元詩癸集》:嘗經賈似道墓,作詩有云云句,最得詩人優游不迫之意,極為柳道傳所稱。

行端[编辑]

  行端字元叟,臨海人。

  《續傳燈錄》:行端號元叟,臨海何氏。初參藏叟於徑山,尋以靈隱山水清勝,挂錫焉。大德中,主中天竺。皇慶壬子,遷靈隱。三被金襴袈裟之賜。

  《靈隱寺志》:端文字不由師授,自然能通,自稱寒拾里人。

  題飛鳴宿食四雁圖   擬寒山子詩

題飛鳴宿食四雁圖[编辑]

  年去年來年復年,帛書曾達茂陵前。影連薊北月橫塞,聲斷江南霜滿天。雨暗蘆花愁夜渚,露香菰米下秋田。平生千里與萬里,塵世網羅空自懸。

  《堯山堂外紀》:客有以飛鳴宿食四雁圖求子昂跋者,時翰林諸公在焉。釋端元叟亦與坐末,諸公咸命賦詩,元叟即援筆題詩云云。諸公稱賞,即以詩授客去。

擬寒山子詩[编辑]

  昨日東家死,西家賻冥財。今朝西家死,東家陳酒杯。東東復西西,輪環哭哀哀。不知本真性,懵懵登泉臺。

  《筆精》:讀此可以警世之貪婪富貴而不知返者。

一初[编辑]

  贈天紀   寒食   曉過西湖   送人   句

贈天紀[编辑]

  翰苑虞夫子,名聞四海傳。偶攜天上月,來繫寺前船。一見如曾識,三生定有緣。不嫌雲臥冷,與我共留連。

  《袁州府志》:一初分宜福勝寺僧,能詩。虞集過寺,初賦詩云云。集服膺之。

寒食[编辑]

  月暗花明掩竹房,輕寒脈脈透衣裳。清明院落無燈火,獨向迴廊禮夜香。

曉過西湖[编辑]

  水光山色四無人,清曉誰看第一春?紅日漸高弦管動,半湖煙霧是游塵。

送人[编辑]

  送子江頭水亦悲,更能隨我定何時?垂楊但為秋來瘦,不為秋來有別離。

[编辑]

  春路晴猶滑,山亭晚更深 【 晚更深 「深」南濠詩話作「涼」。】 。 【 再往湖南】 竹枯湘淚盡,花發楚魂香。 【 同上】 並坐夜深皆不語,一燈分映兩閒身。 【 涂香居士見訪】

  《南濠詩話》:元僧圓至工於古文,而詩尤清婉。其寒食各云云。他如云云。其造語之妙,當不減於惠勤、參寥輩也。

圓至[编辑]

  圓至字天隱,別號牧潛,高安姚氏子,駐錫建昌之能仁。有筠溪牧潛集。

  贈天紀

贈天紀[编辑]

  拈筆詩成首首新,興來豪叫欲攀雲。難醫最是狂吟病,我恰才痊又到君。

  《南濠詩話》:長洲陳湖磧沙寺,元初有僧魁天紀者居之。魁與高安僧圓至友善,至嘗注周伯弜所選唐三體詩,魁割其資刻置寺中,方萬里特為作序 【 方萬里特 原作「方萬持」,據南濠詩話改補。】 。由是三體詩盛傳人間,今吳人稱「磧沙唐詩」是也。魁讀儒家書,尤工於詩,平生厓立絕俗,誓不出世,住山,至有詩贈之云云。

善住[编辑]

  善住字無住,別號雲屋,吳郡僧。有谷響集。

  三高祠

三高祠[编辑]

  越國謀臣吳國讎,如何廟食此江頭?扁舟載得蛾眉後,卻作三江汗漫游。 【 范蠡】

  《南濠詩話》:三高祠在吳江長橋南,中祀越上將軍范蠡、晉大司馬東曹掾張翰、唐贈右補闕陸龜蒙,國朝著於祀典。齊東野語載宋人詩云:「可笑吳癡忘越憾,卻誇范蠡作三高。」又云:「千年家國無窮恨,只合江邊祀子胥。」蓋深非之。近讀僧善住三高祠詩,范蠡云云,其見亦同。

本 【 一作「文」】誠[编辑]

  本誠字道元,號覺隱。

  睡起   江亭秋晚   題坾公畫

睡起[编辑]

  花下拋書枕石眠,起來閒漱竹間泉。小窗石鼎天猶煖,殘燼時飄一縷煙。

江亭秋晚[编辑]

  獨倚清江秋思長,晚潮初上水亭涼。海門風起雙巒暝,一抹銀花湧夕陽。

  又   藤枯摧老樹,石裂礙深溪。陰洞水聲合,短垣松影齊。磵回知徑遠,山迥覺梅低。忽爾破孤寂,嶺猿清晝啼。

  《蓬窗日錄》:元僧覺隱與笑隱訢公、天隱至公皆以詩自豪相頡頏,時號「三隱」。覺隱睡起云云,江亭秋晚云云,又云云。

題坾公畫[编辑]

  日暮東溪上,秋深景寂寥。葉疏林影薄,水落岸痕高。野燒明江嶼,漁舟入浦橋。故人烟水隔,悵望首空搔。

  《六研齋筆記》:覺隱寫石與茭蒲溪鳥最妙。又作疏林平遠,託坾仙筆,題云:蜀畤坾公作畫,覺隱題印。又題云:余嘗為此卷,坾仙亦到。坾仙喜,遂援筆寫此圖,余因題此詩云云。

廣漩[编辑]

  廣漩字空海,晉江蘇氏子,開元寺如照徒。

  句

[编辑]

  尋光來佛後,竊食犯僧殘。

  《開士傳》:所為頌偈語,皆警策。嘗詠鼠有云云之句。

壽寧[编辑]

  壽寧字無為,號一菴,上海人。住持靜安寺。

  《元詩癸集》:治丈室,兩旁雜植檜竹桐柏,自號曰綠雲洞。合其寺之古跡曰「吳碑」,曰「陳檜」,曰「鰕禪」,曰「經臺」,曰「滬壘」,曰「湧泉」,曰「蘆渡」,為靜安八景,求題詠於時之長於詩者,成靜安八詠一卷,會稽楊維楨為之序。

  赤烏碑   陳檜   鰕子禪   講經臺   滬瀆壘   湧泉   蘆子渡   綠雲洞

赤烏碑[编辑]

  佛法闡兮重玄,國江東兮紀年。翠壁立兮高碣,瞰波濤兮硉矹。龜龍剝兮皇象書,千載一日兮傳赤烏。

陳檜[编辑]

  雙檜兮蒼蒼,藝重玄兮禎明 【 叶芒。】 蛟龍樛兮偃蹇,接葉蕤兮翔鳳凰。皎瓊樹兮璧月夜流,望臨春兮使我心憂。

  《鐵崖評曰》:騷人感慨。

鰕子禪[编辑]

  若有人兮慧如癡,啗生鮮兮俗見嗤。日而出兮暮而歸,亡寒暑兮亡渴飢。鰕既化兮鰕活而飛,千秋萬歲兮人是非。

講經臺[编辑]

  有美人兮滬之渚,徙神宮兮在蘆野 【 叶序。】 築高臺兮壘土,天花繽兮如雨。倏奄沒兮谷成陵,蹇予之仍兮績乃成。

  《鐵崖評曰》:多少涵蓄,也見後人不負山門。

滬瀆壘[编辑]

  築滬兮防海 【 叶喜】 ,蘆之東兮滬之水。崧潭兮千秋,故壘巖巖兮枕江之流。風淒淒兮竹蕭蕭 【 叶颼】 。

  《鐵崖評曰》:朱絃三歎有餘音。

湧泉[编辑]

  坤之機兮下旋,湧吾水兮泡漩。一氣孔神兮無為自然,吁嗟泉兮何千萬年!

  《鐵崖評曰》:八題之中,此題為悟道之題。坤機下旋,便說得湧泉活潑潑地;一氣孔神,又見寧之祖教滅而又不滅者。

蘆子渡[编辑]

  蘆瑟瑟兮水溶溶,望美人兮袁之崧。雁嚦嚦兮心忡忡,眺東城兮江之中。吾將踏葦兮歌清風。

  《鐵崖評曰》:七縱七擒手堪用事。

綠雲洞[编辑]

  萬樾兮森森,雲承宇兮陰陰。洞有屋兮雲無心,我坐石兮鼓瑤琴。耶之溪兮華之嵓 【 叶今,】 雲之逝兮吾將曷尋。

梵琦[编辑]

  梵琦字楚石。

  句

[编辑]

  自言羊可種,不信繭成絲。 【 詳吳萊下。】

祖柏[编辑]

  祖柏字子庭,四明 【 一作「嘉定」。】 人。有不繫舟集。

  題自寫菖蒲二首   賦蓋   口占   句

題自寫菖蒲二首[编辑]

  盆泓淺淺映幽叢,綠髮翛翛墜鏡中。瀟灑憑誰供拂掠,澹煙微雨及清風。

  雲骨溪毛瘦不禁,井花濯濯翠陰陰。閑來坐對清詩眼,月落半窗風露深。

  《宏秀集》:嘗講台教於赤城。性好浪迹雲遊,乞食村落,對人不作長語,閒雜諧謔,喜畫石菖蒲,題句甚多。

賦蓋[编辑]

  百骨攢來一線收,葫蘆金頂蓋諸侯。一朝撐出馬前去,真個有天無日頭。

  《江南通志》:柏子庭能詩,浪迹雲游,乞食嘉定村落,語雜諧調。一日,偶觸某官騶從,縛至,知為子庭,命賦所張蓋,應聲云云。某官笑而釋之。

口占[编辑]

  一封丹詔未為真,三杯淡酒便成親。夜來明月樓頭望,惟有嫦娥不嫁人。

  《輟耕錄》:後至元丁丑夏六月,民間謠言:朝廷將采童男女 【 童男女 「女」原作「子」,按下文有「為奴婢」語,因據輟耕錄卷九改。】 ,以授韃靼為奴婢,且俾父母護抵直北交割。故自中原至於江之南,府縣村落,凡品官庶人家,但有男女年十二三以上,便為婚嫁。六禮既無,片言即合,至於巨室,有不待輿馬親迎,輒徒步以往者。自後有貴賤、貧富、長幼、妍醜匹配之不齊者,各生怨悔,或夫棄其妻,或妻憎其夫,或訟於官,或死於夭。此亦天下之大變。吳中僧祖柏,素稱滑稽,口占絕句云云。又有人集古句云云。可謂深於命意者矣。

[编辑]

  誰呼蓬島青頭鴨,來殺松江赤縺蛇。

  《輟耕錄》:丙子歲,松江亢旱。聞方士沈雷伯道術高妙,府官遣吏齎香幣過嘉興,迎請以來。驕傲之甚,以為雨可立致。結壇仙鶴觀,行月孛法,下鐵簡于湖、泖、潭、井,日取蛇燕焚之,了無應驗。羞赧宵遁。僧柏子庭有詩云云。聞者絕倒。

若舟[编辑]

  若舟字別岸,檇李人。

  館娃宮

館娃宮[编辑]

  白晝娃宮宴未旋,東風吹下越來船。捧心方妬三千女,嘗膽誰知二十年。花暗屧廊蜂蝶困,草深香徑鹿麋眠。憑欄一段傷心事,都在西山夕照邊。

  《歸田詩話》:姑蘇靈巖寺,館娃宮舊基也。吳僧若舟別岸一詩云云,用意遣詞甚佳。貢有初嘗為予誦之。

宗衍[编辑]

  宗衍字道原,中吳人。至正初,住石湖楞伽寺。有碧山堂集。

  野雞毛羽好

野雞毛羽好[编辑]

  野雞毛羽好,不如家雞能報曉。新人美如花,不如舊人能績麻。績麻作衫郎得著,郎見花開又花落。

  《列朝詩集》:此詩流俗訛傳為陳少卿妻寄夫之作。

文信[编辑]

  文信字道元,永嘉人。

  西湖竹枝詞

西湖竹枝詞[编辑]

  湖西日腳欲沒山 【 湖西 原誤作「西湖」,據梧溪集卷七次韻信道元大老菱溪草堂見寄之作後序改。】 ,湖東新月牙梳彎。南北兩峯船裏看,卻比阿儂雙髻鬟。

  《梧溪集》:道元少與道士張伯雨、會稽楊廉夫齊名,嘗有西湖竹枝詞云云。或者病其浮薄。廉夫謂曰:金沙灘頭菩薩亦隨世作戲,或者釋焉。誠、演二公,與道元同字,皆博學負重名,而道元僅住小山林而已。

法智[编辑]

  法智,吳山僧。

  泊安慶城

泊安慶城 【 一作挽余廷心。】[编辑]

  浮圖高出暮雲低,雉堞連陰碧樹齊。茅屋人家兵火後,樓船鞞鼓夕陽西。大江千里水東去,明月一天烏夜啼。欲酹忠魂荒冢外,白楊秋色轉淒迷。

  《宏秀集》:法智,余忠宣公闕故人也。讀其弔余忠宣公一篇,可稱哀而不傷。

祖銘[编辑]

  祖銘字古鼎,奉化應氏子。至正間,主徑山。有古鼎外集。

  徑山五峯

徑山五峯[编辑]

  堆珠峰   大人峰   鵬摶峰   宴坐峰   朝陽峰

堆珠峰[编辑]

  天勢下凌霄,坐使萬壑趨。元氣結巒岫,獻此大寶珠。翊殿護釋梵,鼓鐘殷人區。

大人峰[编辑]

  五髻生雲雨,鎮踞何舂容。具此大人相,題為大人峯。偉哉天地間,萬象同擴充。

鵬摶峰[编辑]

  峯勢來大鵬,鼓此垂天翼。培風本無待,適茲造化力。何須問天地,在在六月息。

宴坐峰[编辑]

  杉松太古色,不別春與冬。道人此宴坐,一念萬劫融。不特座燈王,等了諸法空。

朝陽峰[编辑]

  二儀開幽漠,日月臨下土。萬物麗高明,此峯正當午。堂堂大聖人,兩眼空寰宇。

  《自注》:山中五峯,傳之久矣,然指者不一。今各賦一詩,庶來者不待問而知也。至正庚寅七月,徑山釋銘書。

至剛[编辑]

  至剛,閩縣人。居聖羅山,人稱石門和尚。

  句

[编辑]

  菖蒲葉瘦黃花老,白虎黃猿自往來。  砂鍋常煮和根菜,不與人間氣味同。

  《元詩癸集》:有云云句,皆為人所稱道。

[编辑]

  瞻字無及。

  遊虎丘

遊虎丘[编辑]

  城裏看山看不足,花時雪後每來遊。洗空塵土惟池水,磨盡英雄是石頭。此日憑欄聞楚雁,何人掘冢得吳鉤。東風又綠蒼崖樹,檀板娥笙醉未休。

  案:元詩癸集於僧靈惲下云:虎丘志中載無及「洗空塵土」一聯,惜未見全篇。然於瞻下實已錄全篇矣。

辨才[编辑]

  辨才,吳僧。

  題安分軒

題安分軒[编辑]

  姑蘇朱景春取河南邵子安分吟,題其軒居曰「安分」。吳郡滕遠為之圖,金文徵為之銘。

  知君近構竹間房,牆下新栽幾樹桑。採藥不辭霑雨露,禦寒聊欲足衣裳。春深門外車無跡,秋晚籬邊菊有香。我亦林泉安分者,向尋時過小池塘。

  《鐵網珊瑚》:敬觀諸大老所題安分軒佳什,理趣宏深,文義浩博,韓子所謂「光燄萬丈長」是也。因知景春高士,固能安其分矣。非至尊好,何能致多如是耶?雖然,未有無名而有其實者也,抑未有有名而無其實者也,景春可謂名實克符矣,諸大老所言亦不虛美矣。眇余小子,執筆題贊,增毫芒於泰山,未免取大方之誚。吳釋辨才題。

惟則[编辑]

  惟則字天如,吉之永新人。有師子林別錄。

  送鄉僧昱曉林   一峯雲外菴和韻   湖邨菴即事   絕句

送鄉僧昱曉林[编辑]

  鄉人問我幾時還,向道於今又入山。一個蒲團半間屋,吳淞江上九峯間。

一峯雲外菴和韻[编辑]

  竹屋茶香滿澗煙,綠杉深處響流泉。目前有法誰能說,落日微風一樹蟬。

湖邨菴即事[编辑]

  竹根犬吠隔溪扉,湖雁聲高木葉飛。近聽始知雙㯭響,一燈浮水夜船歸。

絕句[编辑]

  開渠築岸護低田,坐聽鄰翁說去年。賣卻犂鋤買漁網,兒童蕩槳到床前。

  《筆精》:元末姑蘇城中師子林天如禪師,俗姓譚氏,江西永新人。嘗作楞嚴會解,行於世。又能詩,聊錄數首於後,云云。皆警句也。

普惠[编辑]

  普惠號洞雲,平定人。

  句

[编辑]

  君王若問榆關郡,地瘦民貧山水多。

  《山西通志》:與中書左丞呂思誠為方外友,呂嘗作洞雲歌贈之。及呂北上,惠貽詩云云。

椿[编辑]

  椿字大年,吳中人。

  謁楊廉夫

謁楊廉夫[编辑]

  揚雄宅上好修竹,黃妃塔前多翠微。自愛高文每相見,莫怪短筇來叩扉。

  《西湖竹枝集》:游錢塘南北兩峯,詩最多,惜年不永。予讀其見予詩云云。為之深悲云。

良震[编辑]

  良震字雷隱,三山人。

  絕句

絕句[编辑]

  六月七月生晚涼,大樹小樹臨幽窗。枯槎行蟻過無數,晴空好鳥飛一雙。

  《西湖竹枝集》:愛吟唐人七字詩,而不為律縛。如云云。

[编辑]

  照字覺元,四明人。

  寄楊廉夫

寄楊廉夫[编辑]

  絕愛才多楊執戟,家住東吳錦繡場。姓氏已知傳宇宙,玉堂新誦好文章。畫船百丈牽春雨,鐵笛一聲鳴鳳凰。海上相望千里隔,尺書無使為吾將。

  《西湖竹枝集》:讀書澱山湖濱者十年,尤長於詩,云云。蓋不在大年之下也。

自悅[编辑]

  自悅號白雲,天台人。明洪武初被召,賜還。

  續蘭亭會補任城呂系詩

續蘭亭會補任城呂系詩[编辑]

  崇阿撫神秘,微風扇和淳。靈雨既云沐,品彙區以陳。蘭苕擢中沚,葩萼媚芳辰。散懷得真契,引觴答熙春。 【 詳張溥下。】

如阜[编辑]

  如阜字物元,餘姚僧。洪武初徵至南京卒。

  續蘭亭會補任城令呂本詩

續蘭亭會補任城令呂本詩[编辑]

  禊飲秘圖湖,天氣淑且柔。傳觴際曲渚,濯纓臨芳洲。纖條亂風樹,幽葩落晴溝。眾賓亦以樂,正忘塵世憂。 【 詳張溥下。】

福報[编辑]

  福報字復原 【 按:西湖竹枝集福報小傳云其字福元,未知孰是。】 ,臨海人。洪武初被召,賜還。

  續蘭亭會補彭城曹諲詩   句

續蘭亭會補彭城曹諲詩[编辑]

  柔條扇微風,輕波漾晴旭。羣彥此委蛇,鳴條集中谷。列席依巖隈,飛觴隨水曲。緬懷古先哲,庶以繼遐躅。 【 詳張溥下。】

[编辑]

  東海人歸雙燕語,北窗病起百花飛。  天台倒影三江北,太白垂芒九隴東。

  《西湖竹枝集》:苦志讀書,尤躭於詩,清峻絕人,如云云,皆佳句也。

[编辑]

  寧字居中,虎丘僧。

  次韻答邾仲誼

次韻答邾仲誼[编辑]

  公餘聯騎入山城,老衲追陪得散行。短簿祠前看竹色,小吳軒上聽松聲。來遊古苑春將暮,歸去南樓月已明。題遍新詩佳勝處,定應商略過天平。 【 詳邾經下。】

[编辑]

  實字積中,號竹樵。

  竹深處詩

竹深處詩[编辑]

  修竹千竿一草堂,幽深偏愛水雲鄉。碧陰滿地春簾濕,蒼雪侵幃夏簟涼。詩刻粉筠初解籜,聲傳茶臼遠飄香。宦游十載天南北,猶想園林思不忘。 【 詳金灝下。】

[编辑]

  回號竹菴。

  前題

前題[编辑]

  分得瀟湘數畝陰,中藏茅屋往來深。半窗色淨涼偏入,一榻聲清暑不侵。雨長子孫金个个,風生頭角玉森森。此君今向圖中見,時報平安慰客心。 【 同上】

[编辑]

  母生日

母生日[编辑]

  今朝是我娘生日,剔起佛前長命燈。白米自炊還自吃,與娘齋得一員僧。

  《草木子》:明首坐,東南行腳僧也。至正間來游雁蕩山,值母生日,以飯一盂、經一卷為母壽,作偈云云。

清濬[编辑]

  廣輪疆里圖

廣輪疆里圖 【 廣輪疆里 「輪」水東日記卷十七作「輿」,下同。】[编辑]

  萬里山川咫尺中,江河迢遞總朝東。當時漢帝曾披此,鄧禹因之立大功。

  《水東日記》:予近見廣輪疆里一圖如右。其方周尺僅二尺許,皆界為方格,大約南北凡九十餘格,東西差少。其陰則清濬等二詩云云。此圖乃元至正庚子僧清濬所畫。

越僧[编辑]

  錢塘懷古

錢塘懷古[编辑]

  天定終南恃武功,不堪雙淚濕東風。百年南渡斜陽外,十里西湖片雨中。燕子來時龍輦去,楊花飛徹鳳樓空。倚筇曾向高峯望 【 高峯 「峯」原作「風」,據西湖遊覽志餘卷六改。】 ,山掩江城霧氣籠。

  《西湖志餘》:元時有傅按察嘗作綠頭鴨詞 【 元時 「時」原誤作「詩」,據西湖遊覽志餘改。 綠頭鴨 「鴨頭綠」,據西湖遊覽志餘改。】 ,悼宋云云。又有越僧云云。

禪僧[编辑]

  黃鶴樓

黃鶴樓[编辑]

  一拳搥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游僧[编辑]

  前題

前題[编辑]

  一拳搥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有意氣時消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

  《升庵詩話》:李太白過武昌,見崔顥黃鶴樓詩,歎服之,遂不復作,去而賦金陵鳳凰臺也。其事本如此。其後禪僧用此事作一偈云云。傍一游僧亦舉前二句而綴之云云。元時借此事設辭,非太白詩也。

無名僧[编辑]

  題趙子昂書歸去來辭   戲笑隱   贈張伯雨   絕句   年節

題趙子昂書歸去來辭[编辑]

  典午河山半已墟,褰裳宵逝望歸廬。翰林學士宋公子,好事多應醉裏書。

  《歸田詩話》:趙子昂以宋王孫仕元,嘗書淵明歸去來辭,有僧題絕句於後云云。後人不復著筆。

戲笑隱[编辑]

  又

  戲笑隱

  欣哉笑隱住中峯,本是鴻儒學說空。羅剎江頭潮未白,稽留峯下火先紅。青霄有路干丞相,紺殿無顏見大雄。若使斷江知此意,兩人握手泣西風。

  《西湖志餘》:一日省相、笑隱看潮,其日寺火。時恩斷江住虎丘寺,同日災。有僧為詩戲之云云。

贈張伯雨[编辑]

  又

  贈張伯雨

  久聞方外有神仙,只住華陽古洞天。花徑不曾緣客掃,石床今許借僧眠。穿雲去汲燒丹井,帶雨來耕種玉田。一自茅君成道後,幾人騎鶴下蒼煙。

  《南濠詩話》:張伯雨外史晚居茅山,罕接賓客。一日,有野僧來謁,童子拒之,僧云:「語而主,吾詩僧也,胡為拒我?」乃為入報。伯雨書老杜「花徑不曾緣客掃」之句,使持以示僧,僧略不運思,即成詩云云。末二句頗涉譏刺。伯雨得詩大驚,延入置之上坐,留連數日。

絕句[编辑]

  又

  絕句

  百丈巖頭挂草鞋,流行坎止任安排。老僧腳底從來闊,未必骷髏就此埋。

年節[编辑]

  又

  年節

  殘年節禮送紛紛,盡是豪門與富門。惟有老僧階下雪,始終不見草鞋痕。

  《七修類稿》:嘗記元僧有詩云云。又一云云。予以當時忻笑隱、恩斷江、無無極皆著名,斯時要如二詩落脫高遠,夫豈可到?惜忘其名。


1996年1月1日,这部作品在原著作國家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之前在美國從未出版,其作者1938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