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佛學大辭典/四波羅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佛學大辭典 导航


作者丁福保1922年出版,1952年逝世,所以本辭典在兩岸四地以及美國屬公有領域。

<<<上一词条
波羅夷

下一词条>>>
密教四波羅夷

Wikipedia-logo
Wikipedia-logo

维基百科条目:
四波羅夷

Wiktionary-logo
Wiktionary-logo

维基词典词条:
四波羅夷

四波羅夷

(名數)又曰四重,四棄,四極重感墮罪,比丘犯四戒之罪也:一婬戒,梵云非梵行Abrahmacarya。向人,畜生,鬼神等而行婬事也,男者大便處及口之二道,女者大小便處及口之三道是婬處。二盜戒,梵云不與取Adattādāna。盜取人,畜生及三寶等之五錢及直五錢之雜物(限於五錢者,因彼王法滿五則至死,故佛制之)也。三殺人戒Vadha(Ahin%sā),殺害人命也,殺畜生者,名殺畜生戒,是九十單提中之第六十一。四大妄語戒,梵云妄說上人法Uttaramanuṣyadharma。貪利養自言得聖法我是聖人也,他妄語名之為小妄語戒,是九十單提中之第一。已上四重罪,為五篇中之第一,故云初篇。見行事鈔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