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 (四庫全書本)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三國志 卷一

  御製讀諸葛武侯傳
  盡瘁終身翊赤符豈虞一木不勝扶隴中已走生司馬地下何慚鬼董狐南北未忘先主志桓文不道仲尼徒錦官城外森森柏丞相祠堂尚有無












  欽定四庫全書
  三國志
  上三國志注表
  臣松之言臣聞智周則萬理自賔鑒逺則物無遺照雖盡性窮㣲深不可識至於緒餘所寄則必接乎麤迹是以體備之量猶曰好察邇言畜徳之厚在於多識往行伏惟陛下道該淵極神超玅物暉光日新郁哉彌盛雖一貫墳典怡心𤣥頤猶復降懷近代博觀興廢將以總括前蹤貽誨來世臣前被詔使采三國異同以注陳夀國志夀書銓敘可觀事多審正誠遊覽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畧時有所脱漏臣奉㫖尋詳務在周悉上捜舊聞旁摭遺逸按三國雖歴年不逺而事闗漢晉首尾所涉出入百載注記分錯每多舛互其夀所不載事宜存録者則罔不畢取以補其闕或同説一事而辭有乖雜或出事本異疑不能判並皆抄内以備異聞若乃紕繆顯然言不附理則隨違矯正以懲其妄其時事當否及夀之小失頗以愚意有所論辯自就撰集已垂期月寫校始訖謹封上呈竊惟繢事以衆色成文蜜蠭以兼采為味故能使絢素有章甘踰本質臣實頑乏顧慙二物雖自罄勵分絶藻繪既謝淮南食時之敏又㣲狂簡斐然之作淹留無成祇穢翰墨不足以上酬聖㫖少塞愆責愧懼之深若墜淵谷謹拜表以聞隨用流汗臣松之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謹言
  元嘉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中書侍郎西鄉侯臣裴松之上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一
  三國志目錄      正史類
  魏書
  一卷
  武帝操
  二卷
  文帝丕
  三卷
  明帝叡
  四卷三少帝
  齊王芳      高貴鄉公髦
  陳留王奐
  五卷后妃
  武宣卞皇后    文昭甄皇后
  文徳郭皇后    明悼毛皇后
  明元郭皇后
  六卷列傳
  董卓李傕 郭汜  袁紹子譚 尚
  袁術       劉表
  七卷
  吕布       張邈陳登
  臧洪陳容
  八卷
  公孫瓚      陶謙
  張揚       公孫度子康 康子晃 淵 康
  弟恭
       張燕
  張繡       張魯
  九卷
  夏侯惇韓浩 史渙 夏侯淵
  曹仁弟純     曹洪
  曹休子肇     曹眞子爽 弟羲訓 何晏 鄧颺 丁謐 畢軌李勝 桓範  夏侯尚子𤣥
  十卷
  荀彧子惲 孫甝霬  荀攸
  賈翊
  十一卷
  袁渙       張範弟承
  涼茂       國淵
  田疇       王脩
  邴原       管寧胡昭 王烈張臶 焦先
  十二卷
  崔琰婁圭 孔融許攸  毛玠
  徐弈       何䕫
  邢顒       鮑勛
  司馬芝
  十三卷
  鍾繇子毓     華歆
  王朗子肅 周生烈董遇 隗禧
  十四卷
  程昱孫曉    郭嘉
  董昭      劉曄
  蔣濟      劉放孫資
  十五卷
  劉馥      司馬朗
  梁習      張既
  溫恢      賈逵李孚楊沛
  十六卷
  任峻      蘇則
  杜畿子恕孫預    鄭渾
  倉慈
  十七卷
  張遼      樂進
  于禁      張郃
  徐晃
  十八卷
  李典       李通
  臧霸孫觀     文聘
  吕䖍       許禇
  典韋       龎惪
  龎淯母娥親    閻溫張恭 恭子就
  十九卷
  任城威王彰    陳思王植
  蕭懐王熊
  二十卷武文世王公
  豐愍王昂     相殤王鑠鄧哀王沖     彭城王據
  燕王宇      沛穆王林中山恭王衮    濟陽懐王玹
  陳留恭王峻    范陽閔王矩趙王幹      臨邑殤公子上
  楚王彪      剛殤公子勤穀城殤公子乘   郿戴公子整

  靈殤公子京    樊安公均廣宗殤公子棘   東平靈王徽
  樂陵王茂     贊哀王協北海悼王㽔    東武陽懐王鑒
  東海定王霖    元城哀王禮邯鄲哀王邕    淸河悼王貢

  廣平哀王儼
  二十一卷
  王粲徐榦 陳琳 阮瑀 應瑒 劉禎邯鄲淳 繁欽 路粹 丁儀 丁廙楊修 荀緯 應璩 應貞阮籍 嵇康 桓威 吳質
  衛覬潘勗王象    劉廙
  劉劭繆襲 仲長統 蘇林 韋誕孫該 夏侯恵 杜摯
  傅嘏
  二十二卷
  桓階       陳羣
  陳泰       陳矯
  徐宣       衛臻
  盧毓
  二十三卷
  和洽       常林
  楊俊       杜襲
  趙儼       裴潛子秀
  二十四卷
  韓暨       崔林
  高柔       孫禮
  王觀
  二十五卷
  辛毗       楊阜
  高堂隆棧潛
  二十六卷
  滿寵       田豫
  牽招       郭淮
  二十七卷
  徐邈       胡質子威
  王昶       王基
  二十八卷
  王淩令狐愚    毌丘儉
  諸葛誕唐咨    鄧艾州泰
  鍾會王弼
  二十九卷方伎
  華佗吳普樊阿     杜䕫
  朱建平      周宣
  管輅
  三十卷
  烏丸       鮮卑
  東夷夫餘 高句麗 東沃沮 挹婁 濊馬韓 辰韓  弁辰  倭人
  蜀書
  三十一卷二牧
  劉焉       劉璋
  三十二卷
  先主備
  三十三卷
  後主禪
  三十四卷二主妃子
  先主甘后     先主穆后
  後主敬哀后    後主張后
  先主子永     先主子理
  後主太子璿
  三十五卷
  諸葛亮子喬 瞻董厥 樊建
  三十六卷
  闗羽       張飛
  馬超       黄忠
  趙雲
  三十七卷
  龎統       法正
  三十八卷
  許靖       糜竺
  孫乾       簡雍
  伊籍       秦宓
  三十九卷
  董和       劉巴
  馬良弟謖     陳震
  董允陳祗 黄皓  吕乂
  四十卷
  劉封       彭羕
  廖立       李嚴
  劉琰       魏延
  楊儀
  四十一卷
  霍峻       王連
  向朗兄子寵    張裔
  楊洪       費詩
  四十二卷
  杜微       周羣張𥙿
  杜瓊       許慈
  孟光       來敏
  尹黙       李譔
  譙周       卻正
  四十三卷
  黄權       李恢
  吕凱       馬忠
  王平       張嶷
  四十四卷
  蔣琬子斌 斌弟顯劉敏 費禕
  姜維
  四十五卷
  鄧芝       張翼
  宗預廖化     楊戲王嗣 常播衛繼
  吳書
  四十六卷
  孫堅       孫䇿
  四十七卷
  吳主權
  四十八卷三嗣主
  孫亮       孫休
  孫皓
  四十九卷
  劉繇子基     太史慈
  士燮子徽 燮弟壹䵋  匡
  五十卷妃嬪
  孫破虜吳夫人夫人弟景吳主權謝夫人吳主權徐夫人祖父眞眞子琨吳主權歩夫人吳主權王夫人   吳主權王夫人吳主權潘夫人   孫亮全夫人
  孫休朱夫人    孫和何姬
  孫皓滕夫人
  五十一卷宗室
  孫靜子瑜 皎奐   孫賁子鄰
  孫輔       孫翊
  孫匡       孫韶
  孫桓
  五十二卷
  張昭子承 休弟子奮   顧雍子邵 邵子譚承諸葛瑾少子融   歩隲少子闡
  五十三卷
  張紘子元 元子尚 嚴畯裴元
  程秉徵崇     闞澤唐固
  薛綜子翊 瑩
  五十四卷
  周瑜       魯肅
  吕䝉
  五十五卷
  程普       黄蓋
  韓當       蔣欽
  周泰       陳武子表
  董襲       甘寧
  凌統       徐盛
  潘璋       丁奉
  五十六卷
  朱治       朱然子績
  吕範子據     朱桓子異
  五十七卷
  虞翻子汜 忠聳  昺   陸績
  張溫       駱統
  陸瑁       吾粲
  朱據
  五十八卷
  陸遜子抗
  五十九卷吳主五子
  孫登       孫慮
  孫和       孫霸
  孫奮
  六十卷
  賀齊       全琮
  吕岱       周魴
  鍾離牧
  六十一卷
  潘濬       陸凱弟𦙍
  六十二卷
  是儀       胡綜徐詳
  六十三卷
  吳範       劉惇
  趙達
  六十四卷
  諸葛恪      滕𦙍
  孫峻留贊     孫綝
  濮陽興
  六十五卷
  王蕃       樓𤣥
  賀邵       韋曜
  華覈
  等謹案三國志六十五卷晋陳夀撰宋裴松之註夀事迹具晉書本傳松之事迹具宋書本傳凡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呉志二十卷其書以魏為正統至習鑿齒作漢晉春秋始立異議自朱子以来無不是鑿齒而非夀然以理而論夀之謬萬萬無辭以勢而論則鑿齒帝漢順而易夀欲帝漢逆而難葢鑿齒時晉已南渡其事有類乎蜀為偏安者争正統此孚扵當代之論者也夀則身為晉武之臣而晉武承魏之統偽魏是偽晉矣其能行於當代哉此猶宋太祖簒立近於魏而北漢南唐迹近于蜀故北宋諸儒皆有所避而不偽魏髙宗以後偏安江左近於蜀而中原魏地全入扵金故南宋諸儒乃紛紛起而帝蜀此皆當論其世未可以一格繩也惟其誤沿史記周秦本紀之例不托始于魏文而托始曹操實不及魏書叙紀之得體是則誠可已不已耳宋元嘉中裴松之受詔為注所註襍引諸書亦時下已意綜其大致約有六端一曰引諸家之論以辨是非一曰叅諸書之文以核訛異一曰傳所有之事詳其委曲一曰傳所無之事補其闕佚一曰傳所有之人詳其生平一曰傳所無之人附以同類其中往往嗜竒愛博頗傷蕪襍如袁紹傳中之胡母班本因為董卓使紹而見乃注曰班嘗見太山府君及河伯事在搜神記語多不載斯已贅矣鍾繇傳中乃引陸氏異林一條載繇與鬼婦狎昵事蔣濟傳中引列異傳一條載濟子死為泰山伍伯迎孫阿為泰山令事此類鑿空語怪凡十餘處悉與本事無闗而深於史法有礙殊為瑕纇又其初意似亦欲如應劭之注漢書考究訓詁引證故實故於魏志武帝紀沮授字則注沮音菹獷平字則引續漢書郡國志注獷平縣名屬漁陽甬道字則引漢書髙祖二年與楚戰築甬道贅旒字則引公羊傳先正字則引文侯之命釋位字則引左傳致届字則引詩綏爰字率俾字昏作字則皆引書糾䖍天刑字則引國語至蜀志郤正傳釋誨一篇句句引古事為注至連數簡又如彭羕傳之革不訓老華佗傳之旉本似專秦宓傳之棘革異文明帝紀之叟更異字亦間有所辨證其他傳文句則不盡然然如蜀志廖立傳首忽注其姓曰補救切魏志凉茂傳中忽引博物記注一繦字之類亦間有之葢欲為之而未竟又惜所已成不欲刪棄故或詳或畧或有或無亦頗為例不純然網羅繁富凡六朝舊籍今所不傳者尚一一見其厓畧又多首尾完具不似酈道元水經注李善文選注皆翦裁割裂之文故考證之家取材不竭轉相引據者反多扵陳夀本書焉乾隆四十一年九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孫士毅
  總 校 官  陸 費 墀




  三國志目録考證
  武帝操○臣照按史家之例帝曰本紀臣曰列傳始自馬遷述於班固晉書則以十六國為載紀厯代未之有改也惟三國志既無本紀之稱并無列傳之目不别異呉蜀以他稱統名之曰三國志然則陳壽之意亦可見矣紫陽生於南宋其遇比於蜀漢故諄諄以正統與蜀作詩曰晉史自帝魏後賢盍更張然豈眞揶揄陳壽哉今考證悉遵壽原書例不書紀傳等字
  管寧附胡昭王烈張臶焦先○臣浩按管寧傳似應先王烈次張臶次胡昭至焦先乃裴松之注中之人非本傳正文也不應附見
  龎淯附母娥親○臣浩按本傳作母娥無親字其或以注所引烈女傳作娥親而後人加之耶抑本名娥親而傳偶脱之耶
  裴潛附子秀○臣龍官按裴潛之子秀其事實詳於裴注於潛本傳無所攷不應附見宜衍















  三國志目錄考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