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9 (1700-1725).djvu/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曲者

又有「胡騎校尉」,掌池陽胡騎,不常置。

《師古》曰:「胡騎之屯池陽者也。」

射聲校尉,掌待詔射聲士。

服虔曰:「工射者也。冥冥中聞聲則中之,因以名也。」應劭曰:「須詔所命而射,故曰待詔射也。」

虎賁校尉掌輕車,凡八校尉,皆武帝初置,有丞、司馬。

師古曰:「自中壘以下凡八校尉,城中不在此數中。」

自「中壘校尉」至「虎賁校尉」,秩皆二千石。

後漢

後漢設光祿勳,統五官、虎賁、羽林諸郎將、奉車都尉, 以宿衛宮殿門戶。設衛尉卿,統公車司馬、南北宮衛 士、左右都候、宮門司馬,以徼循宮中。設五營校尉,掌 宿衛兵,以北軍中候監之。

按《後漢書百官志》:「光祿勳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 「掌宿衛宮殿門戶。典謁署郎,更直執戟,宿衛門戶,考 其德行而進退之,郊祀之事,掌三獻。丞一人,比千石。」

胡廣曰:「勳猶閽也,《易》曰:『為閽寺。宦寺,主殿宮門戶之職』。」《漢官》曰:「員吏四十四人,其十人四科,三人百石,二人斗食,二人佐,六人騎吏,八人學事,十三人守學事,一人官醫,衛士八十一人。」

五官中郎將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五官郎。」五官 中郎,比六百石。本注曰:「無員。」五官侍郎,比四百石。本 注曰:「無員。」五官郎中,比三百石。本注曰:「無員。」凡郎官 皆主更直執戟,宿衛諸殿門,出充車騎。唯議郎不在 直中。

蔡質《漢儀》曰:中郎解,其府對太學郎,年五十以屬五官,故曰「六百石。」三署郎見光祿勳,執板拜;見五官左右將,執板不拜。於三公諸卿,無敬。

左中郎將,比二千石。本注曰:「主左署。」郎中郎,比六百 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本注曰:「皆無員。」

蔡質《漢儀》曰:「中郎解其府,府次五官。」

右中郎將,比二千石。本注曰:「主右署。」郎中郎,比六百 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本注曰:「皆無員。」

《三郎》並無員。

虎賁中郎將,比二千石。本注曰:「主虎賁宿衛。」左右僕 射、左右陛長各一人,比六百石。本注曰:「僕射,主虎賁 郎習射。陛長,主直虎賁,朝會在殿中。」虎賁中郎,比六 百石。虎賁侍郎,比四百石。虎賁郎中,比三百石。節從 虎賁,比二百石。四郎。本注曰:皆無員。掌宿衛侍從。自 節從虎賁,久者轉遷,才能差高至中郎。

《前書》:「武帝置期門,平帝更名虎賁。」蔡質《漢儀》曰:「主虎賁千五百人,無常員,多至千人,戴鶡冠,次右將府。」又虎賁舊作虎奔,言如虎之奔也。王莽以古有勇士孟賁,故名焉。孔安國曰:「若虎賁獸,言其甚猛。」《漢官》曰:「陛長,黑綬銅印。」荀綽《晉百官表注》曰:「虎賁諸郎,皆父死子代。漢制也。」

羽林中郎將,比二千石。本注曰:「主羽林郎。」

注按漢末又有四中郎將,皆帥師征伐,不知何時置董卓為東中郎將,盧植為北中郎將,獻帝以曹操為南中郎將。

羽林郎,比三百石。本注曰:「無員。掌宿衛侍從,常選漢 陽、隴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凡六郡良家補本。武帝 以便馬從獵,還宿殿陛巖下室中,故號巖郎。」

《前書》曰:「初置名建章營騎,後更名出補三百石丞尉。」荀綽《晉百官表注》曰:「言其巖厲整銳也。」案此則為巖郎,與《志》不同。蔡質《漢儀》曰:「羽林郎百一十八人,無常員。府次虎賁府。」

羽林左監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羽林左騎。丞一人。」

《漢官》曰:「孝廉郎作,主羽林九百人,二監官屬史吏皆自出,羽林中有材者作。」

羽林右監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羽林右騎。」丞一人, 奉車都尉,比二千石。本注曰:「無員。掌御乘輿車。」

《漢官》曰:「三人。」

駙馬都尉,比二千石。本注曰:「無員。掌駙馬。」

《漢官》曰:五人。

騎都尉,比二千石。本注曰:「無員。」本監羽林騎。

《漢官》曰:一十人。

右屬光祿勳。本注曰:「職屬光祿者,自五官將至羽林 右監,凡七署。自奉車都尉至謁者,以文屬焉。舊有左 右曹,秩以二千石,上殿中,主受尚書奏事,平省之。世 祖省,使小黃門郎受事,車駕出,給黃門郎兼。有《請室 令》,車駕出,在前請所幸,徼車迎白,示重慎。中興但以 郎兼,事訖罷,又省車、戶、騎凡三將,及羽林令。」

如淳曰:「主車曰『車郎』」,主戶衛曰「戶郎。」

衛尉,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宮門衛士,宮中徼 循事。」丞一人,比千石。

《漢官》曰:員吏四十一人,其九人四科,二人二百石。文學三人百石,十二人斗食,二人佐,十三人學事,一人官醫,衛士六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