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21031.pdf/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犯不可悔。非人人想殺。非人中生疑殺。是中罪可悔。又一人被截手足。置著城塹中。又衆女人。來入城中。間是啼哭聲。便徃就觀。共相謂言。若有能

與是人藥漿飲。使得時死。則不乆受。若中有愚直女人。便與藥漿即死。諸女言。汝犯戒不可悔。即白佛。佛言汝與藥漿時死者。犯戒不可悔。若居士

作方便。欲殺母而殺非母。是中罪可悔。若居士欲殺非母而自。殺母是犯中罪可悔非逆。若居士方便欲殺人。而殺非人。是中罪可悔。若居士作方

便欲殺非人。而殺人者。犯小可悔罪。若人懷畜生胎。墮此胎者。犯小可悔罪若畜生懷人胎者墮此胎死者。犯不可悔。若居士作殺人方便。居士先

死後。若有死者是罪犯可悔。若居士欲殺父母。心生疑。是父母非耶。若定知是父母殺者。是還罪不可悔。若居士生疑。是人非人。若心定知是人殺

者。犯不可悔罪。若人捉賊欲將殺。賊得走去。若以官力。若殺落力。追尋是賊。若居士逆道來追者。問居士言。汝見賊不。是居士先於賊有惡心。瞋恨

語言。我見在是䖏。以是因緣。令賊失命者。犯不可悔。若人將衆多賊欲殺。是賊得走去。若以官力若聚落力。追逐是居士逆道來追者。問居士言。汝

見賊不。是賊中或有一人。是居士所瞋者。言我見在是處。若殺非所瞋者。是罪可悔餘如上說。若居士母想殺非母。犯不可悔。非逆罪。若戲笑打他。

若死者是罪可悔。若狂不自憶念。殺者無罪。若優婆塞。用有蟲水。及草木中殺蟲。皆犯罪。若有蟲無蟲想用。亦犯。若無蟲有蟲想。用者亦犯。有居士

起新舍。在屋上住。手中失梁墮木師頭上。即死。居士生疑。是罪為可悔不。問佛。佛言無罪。屋上梁人力少不禁故。梁墮木師頭上殺木師。居士即生

疑。佛言無罪。從今日作好用心。勿令殺人又一居士。屋上作見埿中有蝎怖畏跳下。墮木師上。即死。居士生疑。佛言無罪。從今日好用心作勿令殺

人。又一居士。日暮入險道值賊。賊欲取之。捨賊而走。墮岸下。織衣人上織師即死。居士生疑。佛言無罪。又一居士。山上推石。石不殺人。生疑佛言無

罪。若欲推石時。當先唱石下。令人知。又一人病癰瘡未熟。居士為破而死。即生疑。佛言癰瘡未熟。若破者。人死。是中罪可悔。若破熟癰瘡。死者無罪。

又一小兒喜笑。居士捉繫櫪令大笑故便死。居士生疑。佛言戲笑故不犯殺罪。從今不應復繫櫪人令笑。又一人坐以衣自覆。居士喚言起。是人言

勿喚。我起便死。復喚言起。起便即死。居士生疑。佛言。犯中罪可悔。優婆塞五戒相經盗戒第二。 佛言諸比丘。優婆塞。以三種取他重物。犯

不可悔。一者用心。二者用身。三者離本處。用心者。發心思惟。欲為偷盗。用身者用身分。等取他物。離本處者。隨物在處。舉者餘處。復有三種取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