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20572.pdf/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實功德善心無損減。王子長者子。衆中作戲笑。一切諸大王。見者悉喜樂。此衆生中行或在天人中。或食毒不死。或投火不燒。況於知覺者。世間愚

癡人不能奪癡行。縁覺及聲聞。不如施菩薩。清淨心福田。平等猶如佛。菩薩等如佛見善心甚深。譬如恒河沙。諸佛世界中。滿中七寳施。若書持此

經。欲比其功德。倍數無比喻。善得於大利菩提心不失。若人為財故。入於大海中。必當獲大利。若持一切經。能為多人說。不聞於此經。不知衆生行。

以是因縁故。應當知勝如。不自讃已德。不應謗毁他。善心行淨行。若欲速覺悟。第一菩提道。樂阿練若處。常護諸情根。勤修於精進。逺離於親里。修

第一義慈。如是當速疾。得於菩提道。 爾時世尊。說此經時。六萬天人。得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八那由他天人。未發心者。令發菩提之

心。聞此經故。除捨八十劫生死之罪。是故若欲不捨菩提者。當受持此經。讀誦通利。善思念之。勤於方便。忍受歡喜奉行。爾時衆中。十千菩薩。欲退

菩提心。生於疑悔。欲還歸家。不知障及魔業過。聞說此經。捨除罪過。於世尊前。生少信心。於此世界。當與彌勒菩薩。一時成佛。淨除二十劫魔業。不

起此坐。住一生補處。當生他方世界。彌勒城佛時。當一時成佛。彼除二十劫魔業及煩惱故。若菩薩。但聞此經。尚能多作利益。況受持讀誦顯說。佛

說此經已。天人阿修羅。歡喜奉行。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舎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比丘衆。萬二千人俱。皆是諸大聲聞。衆所知識。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陳如。馬勝大名。有賢無垢須跋陀羅。善稱圓滿憍梵鉢提優樓頻蠡迦葉。那

提迦葉。伽耶迦葉。摩訶迦葉。舎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旃延。摩訶劫賔那。摩訶注那滿慈子。阿尼樓馱離波多上首。正住彼岸。摩俱羅難陀。有光善

來羅㬋羅阿難陀等而為上首。復有菩薩摩訶薩衆。所謂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諸菩薩摩訶薩衆前後圍遶。又與賢護等

十六丈夫衆俱。所謂善思惟義菩薩慧辯才菩薩。觀無住菩薩。善華神通菩薩。光幢菩薩。智上菩薩。寂根菩薩。慧願菩薩。香象菩薩。寳幢菩薩等。而

為上首咸共遵修。普賢之道。滿足菩薩。一切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到諸佛法究竟彼岸。願於一切世界之中。成等正覺。又願生彼兠率陀天。於

彼壽終。降生右脅。見行七步。放大光明。普佛世界。六種震動。而自唱言。我於一切世間。最為尊貴。釋梵諸天。咸來親奉。又現習學書計暦數。聲明技

巧。醫方養生。符印及餘愽戲擅羙過人身處王宫。猒諸欲境。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捐捨國位。踰城學道解諸纓絡。及迦尸迦。被服袈裟。六年苦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