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8224.pdf/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間能褾背而置諸净室朝夕奉事者。百無一二焉。究其所以。則非他人不敬信之罪。實印施者不褾背而不能使人敬信也。且印施聖像。本為求福。

而反先獲罪。不惟為自己之累德。而反累於他人得無罪乎。夫好善者。誠欲作此一善事。要之不須多施唯彩繪褾背而少施可也。如此則未有得

之而不歸向崇奉者。一則出我之至誠。二則使人自然敬信。三則不為累德。智者觀予言。當自釋矣。王母像倦游雜録故華

清宫。在綉嶺之下。山半有玉蕊峯。峯側有夾紵作王母像。雖小有損腐之處。而丹青未甚暗昧。其御路皆甃以蓮花磚。十餘步則裁一石柱。柱端有

孔。相傳云。開元天寳中。貫以。紅綿絙。宫女攀援而上。宋史髙麗傳。其國俗正月七日家為王母像戴之。鍾吕像續相臺志

王公平。湯陰人。生而頴悟。總角從學。父母素喜道家。繪鍾吕二。仙像。旦夕焚香禮之。一日公自學舍還家。入草堂。見鍾離左手握丹。右挽祛而坐。欲

有所授。公懼奔告於父母。父母徃視之。闃然無見。惟畫像在焉。吕公像耆舊續聞胡公儔。在毗陵遇。知命先生。後悮是吕洞

賓。追想其貌欲使畫工圖之不得。及至荆門。忽一日公㕔肅客。有人云。某知府有書。今且徃某州。回途請回書。客去開視。乃是南京石本呂公畫像。

與毗陵日所見狀貌無少異吕洞賓多遊人間石村沈家畫壁。至今猶存。所畫之像。藤蔓交蔽。其體惟面貌獨出。後山談叢世傳吕先生像。張目

奮鬚。捉腕而市墨者。乃庸人也。南唐後主。使工訪别本而圖之。乆而不得。他日有人過之。自言得吕翁真本。約工圖其像。而後授之工。後以像過之

客舍市邸。方晝卧。叩關不發。問吾像。如何。且使張之。曰。是也。相語而覺稍逺。已而聲絶。發門索之無見也。意客即吕翁也。乃以所畫像獻之。今有傳

焉深靜秀清真神人也。元一統志祗園寺。在歸安縣西南。東林寺東廊。有吕仙像。在薜荔中。輿地紀勝昌元驛後。竹溪亭有吕仙翁石刻像。筆法竒

妙。精采動人。紹興末。衙兵王忠以猴部使者。方登梯。施帟幕。俄見一青巾白袍携籃者。立于階所。因語令避不應。乆之忠疑為土神。降梯肅拜。漸近

則漸隱。至碑所没不見。遺一墨于地。忠始悟其仙翁。欲取墜墨。已䧟于石中。因跪䟡之殊香美。驛有石刻。詩云東西南北留踪迹。縱意風狂到處覓。

朝朝暮暮去尋人及至人尋還不識。或云。此乃仙翁題之驛中。吳興續志洞賓至東林。於祗園寺壁。自畫其像。歲乆薜荔周匝于壁。四圍界出。其像

宛然。曾不少侵。人始知為仙迹云。張氏時遇兵火。寺廢。其迹遂泯。筆録滕宗諒守巴陵。有華州囬道士上謁。風骨聳秀。滕知其異人。口占詩贈之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