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8224.pdf/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籙法。會元辰修畢。仍歲必緝。敷紫陽玉真當負扆而頒命。列陪位而賛拜。磬雜天籟。宵燭如星。奉章上玄。昭啓昊帝。盖所以保和封内。儲慶皇家。門

閥之祥。我事丘禱。至哉賢侯之業也。粤元和甲午歲。十二月二日。新宫始成。無傷物利公之宇内百姓。不知有嚴有翼。如合造化。道士孫智清。玄門

龜龍。以標儀矩。受成事指顧而叶焉。乃欲章明靈跡。延耀丕業。請介一作令於戎政者。撰而刊之。師簡諗于良畫。故不敢没其美云。

人像唐書地理志。寧州。寧真縣。本羅川。天寳元年。獲玉真人像二十七。因更名一本云。天寳六年。寧州羅川縣。金華洞。獲玉像。皆列

宿之真。惟少氏宿。改縣為寧真藝文志。道家類。寧州通真觀二十七宿真形圖賛一卷。忖留神像長安志水經注

曰。秦始皇造橋。橋之北首。叠石水中。舊有忖留神像。此神嘗與魯班語。班令其人出忖留曰我貌醜。卿善圖物。容我不能出。班於是拱手與言曰。出

頭見我。忖留乃出頭。班於是以脚畫地。忖留覺之便還没。故置其像於水中。唯背已上立水上其後魏武帝。重造忖留之像。因乘馬見之驚。又命下之。

眞武像楊龜山語録劉元承言。相之無所不用其敬。嘗挂真武畫像於賬中。其不欺暗室可知。曰。相知不自欺。則固可取。然

以神像置賬中。亦可謂不智。曰。何以言之。曰。果有真武。則敬而逺之。乃所謂智。賬中卧之處。主褻之所也。何可置神像。龍虎山志重建三清殿壇栖

三門碑。中宫遣内侍。授尚方所藏玉真仙像二。玉壽星像一。玉數珠百。上亦遣侍臣。授水晶玄武像。與宗師張留孫。吳興志烏程縣。右聖宫。在卞山

南紹興初。道士沈無旱。結庵此處。恍惚見真武像。命工圖寫。刻石奉事。既而庵前石洞有一龜蛇。相隨而出。自是晝出夜藏。人加歸嚮。因建祠宇。老

學庵筆記翟公巽參政守。會稽日。命工塑真武像。既成。熟視曰。不似不似。即日毁之别塑。今告成。觀西廡小殿立像是也道士賀仲清。在傍親見之。

而不敢問。清波雜志向在建康。於鄰人狄似處。見其五世祖武襄公。文儂智髙時。所帶銅面具。及所佩牌。上刻真武像。世言武襄。乃真武神也。國

朝僧蘭古春珠林藁東里庵塑真武像䟽太上以玄門設教。清靜為宗。真武由道化鎮天。威靈振古。乃眷東里餘閑之地。欲奉北極仁聖之尊。煉

水大於坎離。混融真氣。列旗劎於鄧竇。髙擁仙班。端拱而頂帶二台。肅穆而威行九地受符金闕顯八十二化之身。奉命玉清。統五百靈官之衆。實

傳法之教主。為治世之福神。雖假土木成形。必藉錢財下手。請施主揮金指廪朝拜髙尊俾貧道立命安身。遊行三界。因人成事。與道令真。六甲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