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708.pdf/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謂也。文王因性情之冝爲之節文。九六之辭是也。孔子曰。易始於太極。氣象未分之時。天地之所始也。太極分而爲二。七九八六。故生天地。軽清者

上爲天。重濁者下爲地。天地有春秋冬夏之節。故生四時。四時各有陰陽剛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此之道立。雷風水火山澤之象定矣。其

布散用事也。震生物於東方位在二月。㢲散之於東南位在四月。离長之於南方位在五月。坤養之於西南方位在六月。兊收之於西方位在八月。

乾制於西北方位在十月。坎藏之於北方位在十一月。艮終始之於東北方位在十二月。八卦之氣終。則四正四維之分明。生長收藏之道備。陰陽

之體定。神明之德通。而萬物各以其類成矣。萬物是八卦之象定其位。則不遷其性。不淫其德矣。故各得自成者也。皆易之所包也。至矣哉易之德

也。孔子曰。歲三百六十日而天氣周。八卦用事。各四十五日方備歲焉。其中猶自有斗分此重舉大數而已。故艮漸正月。㢲漸三月。坤漸七月。乾漸

九月。而各以卦之所言爲月也。乾御戊亥在於十月而漸九月也。乾者天也。終而爲萬物始北方萬物所始也。故乾位在於十月。艮者止物者也。故

在四時之終位在十二月。㢲者陰始順陽者也。陽始壯於東南方故位在四月。坤者地之道也。形正六月四維正紀經緯仲序度畢矣。四維正四時

之紀。則坎离爲経。震兊爲緯。此四正之卦。爲四仲之次序也。孔子曰。乾坤陰陽之主也。陽始於亥。形於丑。乾位在西北陽祖微據始也。陽炁始於亥。

生於子。形於丑。故乾位在西北也。陰始於巳。形於未。據正立位故坤位在西南陰之正也。陰炁始於巳。生於午。形於未陰道卑順。不敢據始以敵。故

立於正形之位。君道倡始。臣道終正。是以乾位在亥。坤位在未。所以明陰陽之職。定君臣之位也。

孔子曰。八卦之序成立。則五氣變形。故人生而應八卦之體。得五氣以爲五常。仁義禮智信是也。夫萬物始出於震。震東方之卦也。陽氣始生受形

之道也。故東方爲仁。成於离离南方之卦也。陽得正於上。陰得正於下。尊卑之象定。禮之序也。故南方爲禮入於兊。兊西方之卦也。陰用事而萬物

得其冝。義之理也。故西方爲義漸於坎。坎北方之卦也。陰氣形復十八世消以三六也。臨十二世消以二六也。泰三十世消以二九二六也。大壯三

十四世消以二九一五也。夬三十二世消以三九一四也。皆以爻正爲之世數也。復反臨不以一九數者。復初九無據二正正數中自泰以上卦數

則壯矣。坤靈圖云。孔子以位三不正是謂興也。孔子曰。始一世消無所據也。遁一世消據不正也。否十世消以二五也。觀二十世消以二五四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