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707.pdf/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曰。法有五務。權有三度。三度者何也。曰上度之天祥。下度之地宜。中度之人順。謂三度也。故天時不祥則有水旱。地道不宜則有飢饉。人道不順則

有禍亂。民必知權。然後舉措得。舉措得則民和。民和輯則功名可成矣。故曰。權不可不度也。陰陽六度淮南子曰。

陰陽大制有六度。天爲繩。地爲准。春爲規。夏爲衡。秋爲矩。冬爲權。純者所以繩萬物也。准者所以准萬物也。規者所以員萬物也。衡者所以平萬物

也。矩者所以方萬物也。權者所以權萬物也。繩之爲度也。直而不爭。修而不窮。乆而不備。逺而不忘。與天合德。與神合明。厥德孔宻。廣大以容。是故

上帝以爲物宗。凖之爲度也。平而不險。均而不阿。廣大以容。寬裕以和。周宻而不泄。准平而不失。是故上帝以爲物平。規之爲度也。轉而不復。員而

不垸。感動有理。發通有紀。規度不失。生氣乃理。衡之爲度也。緩而不徒。平而不怨。長養化育。萬物蕃昌。其政不失。天地乃明。矩之爲度也。肅而不悖。

剛而不憒。威厲而不懾。令行而不廢。矩正而不失。百誅乃服。權之爲度也。急而不贏。殺而不割。誠信以必。堅慤以固。冀除苛恩。不可以曲。故冬正將

行。必弱以强。必柔以剛。權正而不失。萬物乃藏。明堂之制。靜而法准。動而法繩。春治以規。秋治以矩。冬治以權。夏治以衡。是故燥濕寒暑以節至。甘

兩膏澤以時降。度以六爲名西漢書郊祀志秦變周水德之時。昔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於是秦

更名河曰德水。以冬十月爲年首。色上黑。度以六爲名。注。張晏曰。水北方黑。終數六。故以方六寸爲符。六尺爲步。一汝度

莊子北游篇。攝汝知一汝度。命作册度書顧命。丁卯命作册度。注。唐孔氏曰。既作册書。因作受册法度。

左傳襄公四年。晉侯欲伐戎。魏絳諫曰。和戎有五利。昔后羿不修民事而亡。鑒于后羿而修德度。逺至邇安。君其圖之。又襄公三十年。

吳有屈狐庸聘于晉。趙文子問曰。延州來。李子其果立乎。巢隕諸樊閽弑戴吳。天似啓之。對曰。不立若天所啓。其在今嗣君乎。其德而度。德不失民。

度不失事。民親而事有序。其天所啓也。季子守節者也。雖有國不立。禮度南史謝宻傳。宻性嚴正。止舉必修禮度。事繼親之黨。恭謹

過常。伯叔二母。歸宗兩姑。晨夕瞻奉。盡其誠敬。内外或傳語通訊。輙正其衣冠。北史李栗傳。栗數有戰功。拜左軍將軍。性簡慢矜寵不率禮度。每在

道武前。舒放倨傲。不自祗肅。笑唾任情。道武即其宿過誅之。推華歆識度世說新語王朗每以識度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