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2506.pdf/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奏上。詔中書樞宻院比較利害以聞。樞宻院以謂車騎武備。國之大計。不當專爲一時省用而論廢置且官養一馬。歲爲錢二十七千。民間養馬纔

免折變縁納錢十四千四百蓋縁納錢六千五百折米計其價當為錢十四千四百也。餘皆出於民。必非所願。不免抑配。兼慮芻秣失節。或致損壞。

又不善調習。緩急何以應用况减馬軍五千疋。即異時湏减就糧馬軍正數九千九百人又於見支分數馬。减三千九百四十疋。不惟人情不便。緩

急邊防事冝。何處取備若朝廷且令官軍民兵。兩不廢施。訓練經乆。必有可用。但存諸軍分數馬外。漸令民間情願養飼服習。不湏指定五千疋數。

於理似可。與中書更問難徃來。中書大指。以謂官養一馬。以中價率之。歲爲錢二十二千。募民養馬。可省官芻秣。及傔衣糧。歲爲錢八萬餘緡。且便

入中芻豆之家。無所邀厚價。計熈寧五年六年。官馬死倍於保甲馬。而保甲有馬。則可習騎戰。平時可使襲逐盗賊。公私有利。上從樞宻院議。而有

是㫖。中書不能奪。乃詔河東義勇保甲養馬。令轉運司歲計所免折變沿納實費錢以三司錢撥還。河東馬軍。聽依舊支填。候教成義勇保甲。别取

㫖。六年。義勇保甲養馬指揮。要見月日。兵志八年。兵部請河東騎軍五千。義勇保甲五千。凡萬疋爲額。時河東正軍有九千五百餘疋。請罷給。以義

勇保馬補其闕數。俟他日正軍不及五十疋。然後以官馬給之。奏上。詔中書椻宻院較利害以聞。樞宻院以謂車騎武備。國之大計。不當爲一時省

用而論廢置。且官養一馬。歲爲錢二十七千。民養一馬。纔免折變縁納錢六千五百。計其折價。當爲錢十四千四百也。餘皆出於民。必非所願。兼慮

芻林矣節。或不善調習。緩急無以應用。况减馬軍五千疋。即異時湏減就糧馬軍正數九千九百人。其見支分數馬。又當减三千九百四十疋。不惟

重擾於民。邊防事冝。何以取備。與中書問難乆之。王安石曰。陛下欲訓義勇保甲。今可用故將以省募卒。寛河東一路也。今又不令養馬。則兵民無

騎。民兵無騎。則異時何以爲用。且用募兵五千騎之費可養義勇保甲萬。騎。敢成之後。精勇但有過於募兵無不及馬。且官養一馬。以中價率之。歲爲錢二十

二千。募民養馬。可省官芻林。及傔衣糧。歲爲錢八萬餘緍。且使入中芻豆之家。無所邀厚利。計熈寧五年六年。官馬死倍於保甲馬。而保甲有馬則

可習騎戰。平時可使襲逐盗賊公私有利。若欲冝存騎軍馬額。即義勇儀甲養馬。可令三司出備。候一二年。教義勇保甲精熟。則馬軍别頒㫖上從

之。乃詔河東義保養馬所免折變縁納實費錢。以三司錢償之。河東馬軍且仍舊。俟教義勇保甲成。别取㫖。自王安石曰。陛下欲訓義勇。至别取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