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2506.pdf/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㫖司。及閤門闕官故留誠一也。永清入對。言疆境不可輕以乎人。臣職守土不願行。固遣之。留誠一爲承㫖司。及閤門闕官。此據御集。六月二十八日。

永清還代州。舊紀亦書知代州周永清。代張誠一議疆事。新紀削去。王安石爲上言。契丹大而無略則多隙可乗。且并諸國及燕人爲一四分

五裂之國也。上曰。中國兼熱秦楚越萬里之地。古所以勝。夷狄之國皆有之。能修政刑。則契丹誠不足畏。安石曰。中國如大物。要以大刀操而運之爾。又

論民兵。安石曰。既以民爲兵。則冝愛惜得其心。如陛下前欲以義勇爲募兵。認定牛驢。即極非所以得民心。事之安危。或兆於此。古人以民爲貴。不可不

察。上矍然曰良是。認定牛驢。事在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甲申。是日四月七日。進里。比撲馬數。樞宻院欲存牧監。又欲留監牧馬。凖備軍行負馱。

中書比撲歲用三萬貫買監牧所生馬數足。而歲可省官錢五十三萬貫。地利在民。尚不計數。凡牧監歲收馬二百餘匹。無色額馬。盡堪配軍。亦止

二百餘匹。而中書擘畫熈河買馬未及。反十箇月。比舊已增九十餘匹。上令中書施行。而吳充固爭以為監牧不當廢。若夷狄旅拒。馬不可買。中國

如何得馬。上曰。雖如此。牧馬亦不濟事。祖宗時。牧監但養大馬。後來孳生。是非明白無可疑。充曰。向令認定驢牛。中書便云搔擾。今中書却要臨時

買驢。以供負馱。豈不搔擾安石曰。無事時不問有無驢牛。須令五户。或十户。共認驢半一頭。不知此牛驢。令誰作主。且無驢牛之人。須被配。率出錢。

此所以為搔擾。今中書計筭若遇要艫時用見今第一等價上增一倍買驢。事定後更不收一錢。即每三年一次用兵。比養馬以待用可省七十萬

貫用第一等價上增一倍買驢。假令括買。亦不爲戯損百姓。此所以易於預認。上曰。此利害分明。兼馬皆生梗。豈可負馱也。已見七年十二月甲申

注。今修入正文。安石又爲上言。去年體量放稅東南倉廪爲之一空。非計也。此乃馮京故爲此。與蘇秦厚葬以明孝同意。又進呈。前借常平物與

轉運司修城塹之類。安石曰。臣謂冝愛惜常平物以待非常。不宜遽如此費出。上以爲然。乃令前降指揮勿行。以度僧牒還司農前降指揮當考。閏

四月十八日。安石又言放稅事可參照。庚辰提舉成都府等路茶場司言。雅州名山縣。發徃秦熈州等處茶。乞聽官場盡買不許商販。詔啇人就

官場買者聽之。每馱納長引錢千。指定州軍貨易。蕃官副軍主李磨氈角。授三班借職本族巡檢。自言招安蕃部有勞也。河北東路轉運判官

吕温卿言。欲令造簿縣曉諭民供通户下自來漏帳田産。更不坐罪積年稅賦免進從之。河北西路轉運司言北兵過界略真定府北寨横巡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