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2506.pdf/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役官存䘏備至。而實無補死者。可遣内侍賜夏藥。及令翰林差醫官乘驛徃彼𧦽治賜特支錢有差。又批廣南東路以瘴癘。近年數失監司。新轉運

判官宋球乞增差醫學邢慥宜許之。御史盛陶乞出鄧綰奏陶。資性端謹。終始如一乞甄擢。上目王安石及吕惠卿而笑。王珪曰。惠卿適改云資性

頗邪。終始如一。安石曰。綰爲國司直。其言事如此。何止尸素而已。上曰鄧綰兩制。猶之可也。如文彦博任遇更重乃舉劉庠。屢陳讜論。要治此等事。

不可勝治。安石曰。陛下欺羣臣臣等湏力爭。以爲害天下事故也。羣臣欺陛下陛下豈宜容忍。上曰。無虐煢獨。而畏髙明。極難事。安石曰。天討有罪。

天序有德。陛下非有私心。奉承天之所爲而已。何難之有。且任之重。遇之厚。則責之尤宜厚。韓絳曰。房杜有小過。必朝堂惶恐謝罪。安石曰備位大

臣。若有小過失。或在所容。如其欺罔。即無可容之理。上曰。如蘇軾輩爲朝廷所廢。皆深知其欺。然奉使者回輙稱薦。安石曰。奉使者稱薦此輩。即爲

羣邪所恱。群邪所恱則少謗議。少謗議。則陛下以爲奉使勝其任若正言讜論。即爲群邪所惡。群邪所惡。則多譛愬。譛愬多。則陛下安能不疑。又奉

使一路。安能無小過失。因其過失上聞。考覈有實。即無所逃其罪。此所以不敢不爲邪以免群邪誣䧟也。陶尋出爲簽書隨州判官。陶爲隨州簽判。

據陶本傳。十四日王安石云云。庚子。命龍圖閣待制曾孝寛兼權河北西路察訪司事。沈括出使契丹故也。壬寅。睦州司法參軍練亨甫。爲崇

文院校書。以御史中丞鄧綰。知雜事張琥薦之。知制誥沈括上熈寧奉元暦。詔進括一官。司天監官吏進官。賜銀絹有差。初仁宗朝用崇天曆。至治

平初。司天監周琮。改撰明天曆行之。監生石道。言未經測驗。不可用。不聽。至熈寧元年七月望。夜將旦。月食東方。與曆不協。迺詔曆官雜候星晷。更

造新曆。終五年冬日行。餘分略具。會括提舉司天監。言淮南人衛朴通曆法。召朴至。五年九月召朴。言崇天曆氣後天明天曆朔後天。又明天曆。朔

望小餘常多二刻半以上。蓋創曆時惟求朔積年數小减過閏分使然。故求日月交食爲踈。崇天曆以熈寧元年交食。視明天爲宻。然但見朔法而

已。以皇祐三年九月癸酉晷景。與十二月甲辰參較。差一寸一分半之。以日法除得氣後天五十三刻。其失皆在置元不。當也。詔朴改造。自以己學

爲之視明天曆朔减二刻曆成行之。賜朴錢百千。至紹聖初又改曆。元祐六年三月。吕大防上神宗實録。於此云。行之至今蓋指元祐六年也。紹聖

三年。上神宗實録。則二年已用觀天曆矣。經聖史官務改元祐獨漏此。今改至今作至紹聖初又改曆九年正月二十七日甲申。沈括奏當參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