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2429.pdf/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成命不報。丁卯。司馬光言。臣幸得備位諫官竊以國家之事言其大者逺者。則汪洋濩落而無目前朝夕之益。陷於迂闊言其小者近者。則叢脞委

𤨏。徒足以煩浼聖聽。失於苛細。夙夜惶惑。口與心謀。涉歷累旬。乃敢自决。與其受苛細之責。不若取迂闊之譏。伏以祖宗開業之艱難。國家致治之

光美。難得而易失。不可以不謹。故作保業隆平之基。因而安之者易爲功。頽壞之勢。從而救之者難爲力。故作惜時。道前定則不窮。事前定則不困。

人無逺慮。必有近。憂。故作逺謀燎原之火生於熒熒。懷山之水。漏於涓涓。故作重微。象龍不足以致雨畫餠不足以療飢。華而不實。無益於治。故作

務實。合而言之。謂之五規。此皆守邦之要道。富世之切務。戇陋狂𥌒。觸冒忌諱。惟知納忠。不敢愛死。伏望陛下。以萬機之餘。猶豫之間。垂精留神。特

賜省覧。萬一有取裁而行之。則臣生於天地之間。不與草木同朽矣。其保業云天下重器也。得之至艱。守之至艱。王者始受天命之時。天下之人皆

我比肩也。相與角智力而爭之。智竭不能抗。力屈不能夫。然後肯稽顙而爲臣。當是之時。有智相偶者則爲二。力相參者則爲三。愈多則愈分。自非

智力首出於世。則天下莫得而一也。斯不亦得之至艱乎。及夫繼體之君。群雄已服。衆心已定。上下之分明。强弱之勢殊。則衆人之性。皆以爲子孫

萬世如泰山之不可摇也。於是有驕墮之心生。驕者。玩兵黷武。窮泰極侈。神恕不䘏。民怨不知。一旦渙然。四方糜漬。秦隋之季是也。墮者。沈酣宴安。

慮不及逺。善惡雜糅。是非顛倒日復一日至於不振。漢唐之季是也。二者或失之强。或失之弱。其致敗一也。斯不亦守之至艱乎臣竊觀自周室東

遷以來。王政不行。諸侯并僣。分崩離析。不可勝紀。凡五百有五十年而合於秦。秦虐用其民十有一年而天下亂。又八年而合於漢漢爲天子二百

有六年而失其柄。王莽盗之十有七年而復爲漢更始不能自保光武誅除僣僞。凡十有四年然後能一之。又一百五十有三年。董卓擅朝州郡瓦

解。更相吞噬。至于魏氏。海内三分。凡九十有一年而合於晉。晉得天下纔二十年。惠帝昏愚。宗室構難群胡乘釁。濁亂中原散爲六七聚爲二三凡

二百八十有八年而合於隋隋得天下纔二十有八年煬帝無道。九州幅裂。八年而天下合於唐。唐得天下一百有三十年明皇恃其承平荒于酒

色。養其疽囊以爲子孫不治之疾。於是漁陽竊發而四海横流矣。肅代以降。方鎮跋扈。號令不從。朝貢不至名爲君臣實爲讎敵陵夷衰微至于五

代。三綱頽絶。五常殄减。懷壐未暖。處宫未安朝成夕敗有如逆旅禍亂相尋。戰爭不息。流血成川澤。聚骸成丘陵生民之類其不盡者無幾矣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