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2429.pdf/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性敗德。禹湯所禁周公所戒。殆非所以承天憂民輔養聖躬之道也。陛下恭儉之德。彰信兆民。議者皆以爲後官奢縱務相誇尚左右近臣。利於賞

賚。陛下重達其請屈意從之。夫天以剛健爲德。君以正固爲事。奈何徇後宫左右之欲上忽天戒。下忘民病。中不爲宗廟社稷深自重惜臣等愚惑。

切爲陛下不取。伏望陛下當此之際。悉罷燕飲。安神養氣。後宫妃嬪。進見有時。左右小臣。賞賚有節。及厚味腊毒之物無益奉養者。皆不宜數。御以

傷太和。乃可以解皇天譴告之威。慰元元窮困之望。保受命無疆之休矣。上嘉納之光行狀云。既取蘇轍。光遂與諫官王陶陶上疏。願爲宗廟社稷

自重。上嘉約之。按陶此時不在朝廷。諫官則楊畋。龔鼎臣。及光。凡三人爾。恐行狀誤。今但云同列。更須考詳。丙子。詔龍圖閣直學士楊畋於三司

取天下凡課利場務。五年并增虧者。限一月别立新額。時場務歲課多虧。惟逐時科校主典。而三司終不爲减舊額。故上欲特行之。丁丑詔曰。先

王考績之次序。雖見於經。而其詳不見於後世。朕若稽古以修衆功。而諸路刺舉之官。未有以考其賢否。比令有司詳議厥制。條奏來上。詢謀悉同。

古人有言曰。徒善不足以爲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今朕有念功樂善之志。而又繼之以黜陟幽明之法。以待天下之大利矣。然非夫任事之臣。躬率

以正而考核其實。與士大夫之宣力于外者。皆安於禮義。而不以便文徼倖爲姦。則朕之意豈能獨信於天下。而法亦何恃以行哉。諮爾在位。其各

悉力一心務祗新書。以稱朕至誠惻怛之意。今考校轉運使副提點刑獄課績院。以所定條目施行。條目即陳旭所論在嘉祐二年七月。戊寅詔

曰。朕觀古者欲治之世。牧民之吏。多稱其官而百姓得安業。今吏多失職不稱所以爲民之意殆以不得乆於其官故也。盖智能才力之士。雖有興

利除害禁姦勸善之意非假以歲月。則其吏民亦具媮而不爲之用。欲終厥功其路無由自今知州軍監知縣縣令。有清白不擾而實惠及民者。令

本路監司保薦再任政迹尤異。當加奬擢。己卯。詔讅刑院。大理寺。天下歲所上獄淹繫者多自今月終。具所斷案月日。朱書大中小事之限於次

月五日前類聚以聞又詔自今詳議詳斷官闕。委讅刑院。大理寺。與學士舍人院御史臺輸舉之。閏八月乙酉。復以成都府爲劍南西川節度

己丑遣官祈睛户部郎中知制誥張瑰爲契丹國母生辰使。如京使朱克明副之度支判官刑部員外郎集賢校理宋敏求。爲契丹生辰使西

染院副使閣門通事舍人張山甫副之司封郎中楊佐爲契丹國母正旦使。供備庫副使李宗副之鹽鐵判官度支員外郎集賢校理王益柔爲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