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2017.pdf/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式留止冢次修墳樹而退。王見元友會𥡴典録卓恕。字公行。上虞人也。與人期約。𨿽遭暴風疾雨無不至者。甞從建業辭太傅諸葛恪。恪問何當復

來。恕答曰。某日當復親覲。至是日恪停食候恕至。時賔客會者皆以為會𥡴建業相去千餘里。道隔江湖。豈得如期。須臾恕至。一坐盡驚。

孝經子曰。士有諍友。則身不離於令名。抱朴子交際篇。善交狎而不慢。和而不同。見彼有失。則正色而諫之。告我以過。則速改而不憚。不

以忤彼心而不言。不以逆我耳而不納。不以巧辯飾其非。不以華辭文其失。不形同而神乖。不匿情而口合。不面從而背憎。不疾人之勝巳。護其短

而引其長。𨼆其失而宣其得。外無計數之諍。内遺心競之累。夫然故鹿鳴之好全。而伐木之刺息。張子經學理窟有問於程子者曰。吾與人居視其

有過而不告。則心有所不安。告之而人不受則柰何。曰與之處而不告。非忠也。要使誠意之交通在於未言之前。則言出而人信矣。又曰。責善之道

要使誠有餘而言不足。則於人有益而在我者無自辱矣。晏元獻公類要穆貟與張舍人書云。友朋之分。攻過為先。差之毫釐。則賴譏正。朱子語類

先生謂時舉曰。朋友相處。要得更相規戒。有過則相告。時舉應諾。先生曰。然小過只嘵嘵底說。又似没緊要相似。大底過失。又恐他已深痼不容易

說。要之只盡公之誠意耳。胡五峯。知言能攻人實病者至難也。能受人實攻者為尤難。人能攻我實病。我能受人實攻。朋友之義其庶幾乎。不然其

不相䧟而為小人者幾希矣。正友黄石公素書枉士。無正友。注曰。李違言之友。則入關十六子之徒。是也。通鑑外紀宣王四十六

年初。王將殺其臣杜伯而非其罪。伯之友左儒爭之于王。九復之而王不許。王曰。汝别君而異友也。儒曰。君道友逆。則順君以誅友。友道君逆。則帥

友以違君。王怒曰。易而言則生。不易則死。儒曰。士不枉義以從死。不易言以求生。臣能明君之過以正杜伯之罪王殺杜伯。左儒死之。東漢書東漢

蘇章。字孺文。為冀州刺史。故人為清河太守。章行部按其奸贓。乃請太守為設酒殽。陳平生之好甚歡。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獨有二天。章曰。今

日蘇孺文與故人飲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按事者。公法也。遂舉正其罪。州境知章無私。望風畏肅。五典毓蒙事實裴垍為相。有故人求京兆尹

判司。垍曰。公才不稱此官。不敢以救人之私傷朝廷至公。他日目盲宰相憐公者不妨得之。垍則不可。北史源懷行一廵行北邊六鎮。有懷朔鎮將

元尼須者。與懷少舊。貪穢狼籍。置酒請懷。曰命之長短。由𡖖之口。豈可不相寬貸。懷曰。今日之集。是乃源懷與故人飲酒之坐。非鞠獄之所也。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