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955.pdf/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是父母兄弟親族。卒得病苦。縁此命終。或墮在三塗八難之中。受諸苦惱。無有休息。父母兄弟及諸親族。爲其脩福。爲得福不。佛言普廣。爲此人脩

福者。七分之中爲獲一也。何故爾乎。縁其前世。不信道德。故使福德。七分獲一。若以亡者。嚴身之具。堂宇室宅。園林浴池。以施三寳。此福最多。功德

力強。可得㧞彼地獄之殃。以是因縁。便得解脱。憂苦之患。長得度脱。徃生十方。諸佛净土。 普廣菩薩。復白佛言。若四輩男女善解法戒。知身如幻。

精勤脩習。行菩提道。未終之時。逆脩三七。然燈續明。懸雜旙蓋。請召衆僧。轉誦尊經。脩諸福業。得福多不。佛言普廣。其福無量。不可度量。隨心所願。

獲其果實。普廣菩薩。白佛言世尊。若四輩男女。若臨終時。若已過命。是其亡日。我今亦勸造作黄旙。懸著刹上。使獲福德。離八難苦。得生十方諸清

净土。旙蓋供養。隨心所願。至成菩提。旙隨風轉。破碎都盡。至成㣲塵。風吹旙塵。其福無量。旙一轉時。轉輪王位。乃至吹塵。小王之位其報無量。然四

十九燈。照諸幽冥。苦痛衆生。蒙此光明。皆得相見。縁此福德。㧞彼衆苦。悉得休息。 佛告普廣。若四輩男女。若行齋戒。心當存想。請十方僧。不擇善

惡。持戒毁戒。高下之行。到諸塔寺。請僧之時。次第供養。無别異想。其福最多。無量無邉。若值羅漢。四道果人。及大心者。縁此功德。受福無窮。一聞說

法。可得至道。無上𣵀槃。 佛告普廣。及大衆人民。天龍八部。諸鬼神等。各各諦聽。思惟吾言。我今欲於此大衆之中。說那舍長者本昔因縁。罪福之

事。此大長者。居羅閲祗國。恒脩仁義。飢窮乏者。沙門婆羅門。諸求索者。悉欲供養。無所遺惜。父母大慳。無供養心。長者有縁。行至他方。晨朝澡洗著

衣。結束已畢。跪拜父母。又手白言。今有縁事。徃至他方。有少財物。分爲三分。一分供養。供給父母。一分珍寳。施諸沙門。及貧乏者。餘有一分。自欲持

行。父母言受。於兒行後。脩諸福德。若有人來。從求索者。悉當施與。於是長者。便辭父母。逺至他方。如是去後。父母邪見。無念子心。婆羅門沙門。及貧

乏者。徃從乞匈。慳貪邪見。無施與心。子行去後。若干日數。應還到舍。又母計其應還歸家。徃到市所。取猪羊骨。頭蹄膏血。果蓏雜殻。持散家中那舍

長者。從逺方還。見其父母。歡喜無量。接足禮拜。問訊起居。父母亦復歡喜踊躍。語那舍言。我於汝行後。爲汝設福。沙門婆羅門。國中孤老。貧窮乞者。

以汝財物。悉施與之。兒聞設福布施貧乏。心大歡喜。又語兒言。我亦復請諸沙門設福始竟。今日家中。草穢狼籍。猶未掃除。兒見狼籍。相貌如是信

其父母。爲設福德。倍復歡喜。踊躍無量。乆後之間。父母衰老。得諸病苦。便即命終。那舍即便。殯歛屍骸。安厝粗畢。從父母命終。轉讀尊經。燒香禮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