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903.pdf/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見之。亦喻近也。今我之不徃。直以義不徃耳。非為其逺。孔頴達正義箋一葦至喻狹。正義曰。言一葦者謂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

非一根葦也。此假有渡者之辭。非喻夫人之嚮宋渡河也。何者。此文公之時。衛已在河南。自衛適宋不渡河。 箋誰謂至亦喻近。正義曰。宋去衛

甚逺故杜預云。宋。今梁國睢陽縣也。言跂足可見。是喻近也。言亦者以喻宋近猶喻河狹。故俱言亦。定本無亦字。義亦通。陸德明釋文河廣。一葦韋鬼反。杭之。

户郎反。渡也。廣與。音餘。下逺與同。喻狹。音洽。非為。于僞反。跂予。丘豉反。要義。自河南適宋不渡河。假渡為辭。詳見鄭箋正義。蘇頴濵集傳杭。渡也。

河廣矣。宋逺矣。以為一葦可渡。而跂可見。所以緩說其思宋之心也。盖曰。雖在衛。猶在宋耳。華谷嚴粲詩繢葦。音偉。杭。亦作航。音同。葭。蘆葦。觧見七

月。跂音棄。韻亦作企。音起跂。舉踵也。脚跟不著地。跟。音根。夫人意不可以徃宋。而設為或人以逺沮已。已為辭以解之。誰謂河水廣。而今我勿渡

乎。但以一束蘆葦浮之水上。則可以杭渡而過。不為廣也。誰謂宋國逺。而今我勿徃乎。我跂其足。則可以望之。不為逺也。欲徃之切。故謂逺為近。若

眞欲徃宋者。思子之情。隱然於言外矣。傳曰見毛傳。彭止堂先生集杭渡也。衛在河北。宋在河南。自衛歸宋。必渡河水。言誰謂河廣。加一葦則可以

渡矣。誰謂宋逺。我跂之而望。則可以見矣。明非宋逺而不可至。乃義不得徃爾。詩傳纂註宣姜女為宋桓公夫人。事見載馳首章質曰。鄭氏曰。宋桓

公夫人。衛文公之妹。生襄公而出。吕氏詩記曰。說苑云。宋襄公為太子。請於桓公曰。請使目夷立。公曰何故。對曰。臣之舅在衛。愛臣若終立。則不可

以徃。味此詩而推其母子之心。盖不相逺。所載似可信也。不曰欲見母。而曰欲見舅者。恐傷其父之意也。母之慈。子之孝。皆止於義。而不敢過焉。不

幸處母子之變者可知矣。按此。則此詩為宋襄公母之詩明矣。但未知此詩作扵衛國何時也。東莱之說如此。而孔氏又曰。文公之時。衛已在河南

自衛適宋不渡河。此假有渡者之辭。宋今睢陽。去衛甚逺。言宋近猶喻河狹。孔說如此。則此詩為文公時詩矣。然按嚴氏詩緝云。箋謂宋襄即位其

母思之而作河廣之詩。疏因以為衛文公之時非也。衛都朝歌在河北宋都睢陽在河南。自衛適宋必涉河。衛自魯閔二年。狄入衛之後。戴公始渡

河而南。河廣之詩。官誰謂河廣。一葦杭之。則是作於衛未遷之前矣。時宋桓猶在。襄公方為世子衛戴文俱未立也。舊說誤矣。疏以河廣屬衛風。當

為衛人所作。非宋襄公所親作。然宋襄公母本衛女。又歸衛而作此詩。不屬之衛。何所屬乎。嚴氏之說為有證據。當從之。李公凱句解誰謂河廣。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