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903.pdf/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潔者。如薪中之楚也。之子来歸。則我且秣馬以行親迎之禮。謂如是可以得之也。又繼以漢之廣矣。江之永矣。謂求而不可得也。翹

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臣謂三章與二章之義同。蔞即楚。駒有馬也。今楚

辭一篇之中。而三致意焉者。即古詩之流也。詩人之所以興者。以見商之季。禮義消亡。時多淫奔者。及周之興。而漢上㳺女。求而不

可得。婦人女子尚如是。則當時之人聞文王而作興者。皆是也。林岊講義曰比也。南有木可以休息。喬而上竦。不可休矣。亦猶漢上

之游女不可求也。貴者深宫固門。賤者執筐行饁。故容有㳺女。漢與江。皆可泳可方。廣而大。永而長。則不可泳而潜行。方而筏

濟矣。翹翹然錯雜之薪。言刈其楚。謂欲采取其尤翹翹者。言刈其蔞。謂采取其草中之翹翹者。以比求女者之情。言秣其馬。又言欲

於㳺女之歸欣欣然願為之執鞭。若曰之子于歸。我其為秣馬乎。之子于歸。我其為秣駒乎。六尺以上曰馬。五尺以上曰駒。既而知

女子不可求。則曰漢之廣不可泳矣。江之永不可方矣。許謙名物鈔江漢游人。 經。 漢之游女。不可求。非必女子之知義端

靜。而人不可求。實見者雖恱其容貌之端靜。而自知其於義無可求之理。而賦此詩也。上為。興。南有喬木。則不可休息。此漢有

游女。其不可求思。下四句比江漢之永廣。人見之者。知其不可方永。而絶無乗桴潜行之心。固不待即之而知其不可也。後二

章之首興兼比。娶妻必擇其善之至善者。猶采薪者。見錯薪固翹翹。而於翹翹之中。又欲刈其楚與蔞之美。此㳺女可謂盡美。

其肯歸嫁于我。則言秣其馬駒而親。迎之矣。其下復以江漢永廣。反覆咏其不可求也。盖見㳺女而恱之。男女之欲也。知其不

可求。而不求禮義之心也。是則江漢之人。被文王之化之效。若曰女子有不可犯之態而不敢犯之。是男子之知義。反不及婦

人。而文王之化。但能及於女子。非詩意也。若行露之詩。則專主於女子而言爾。漢言廣。謂横渡也。江曰永。謂㳂泝也。 傳

一章疎。息拱反。 水經。漾水出隴西氐道縣嶓冡山。東至武都為漢水。酈道元謂漢水有東西二源。東源出氐道東流為漢。西

源出隴西。會泉逕葭萌入漢始源曰沔。今按漢地理志。隴西郡氐道縣漾水所出。至武都為漢。此禹貢嶓冡導漾。東流為漢。及水經所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