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0483.pdf/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則將柰何。曰。孔子我師也。昔者孔子生而知之。而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攷之世家。孔子生於襄公二十二年庚戌。兒時陳爼豆。

設禮容。此十五志學前後時節。昭公二十五年甲申。適齊景公問政。此三十立時節。定公元年壬辰。孔子返魯。退脩詩書禮樂。此四十不惑時節。九

年庚子。爲中都宰。一年爲空。又爲大司𡨥。十四年乙巳。攝行相事。與間國政。則年五十六矣。正知天命時節。其後適衛。適陳。適宋。哀公十一年丁巳。

復返魯則年六十八矣。正耳順時節。方且序書易詩正樂。十四年庚申。西狩獲麟作春秋。後二年壬戌。兩楹夢奠。七十三終焉。則到從心不踰矩時

節。纔一二年而止耳。然自志學之年。至從心之境。皆間道之歲月也。嬉戯陳爼豆之夫子。即負乎曳杖逍遥之夫子。學無少壮之異也。夫子焉不學。

而亦何常師之有。子奚不爲政。而是亦爲政惜也用行舍蔵之不自必。綏來動和之不復驗。使天假之年。且八九十。且百嵗。且得邦家。則賢於堯舜

逺矣。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然人皆以夫子爲不可及。夫子則曰。何有於我哉。又曰。學之不講。是吾憂也。然則學者又當如何。盖甞

論之。困而學之止。學知當十倍其力。時過而後學止。㓜學當百倍其力。列子有云。百年壽之。大齊得百年者。子無一焉。設有一者。孩抱以逮昏老。居

其半矣。嗚呼。人生世間少壮之日。盖無幾也。自人事言之。至六十指使則止矣一復何爲乎。自學道言之。則自始至終未没齒之前。皆戰兢之日也。豈

獨學而仕服官政而已乎。語曰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無聞。謂無善道之可間。非名位之無間也。人不可不知道。使知其道。顔子不

爲夭。使不知道。彭聃不爲壽。生世間一日。則有一日之責。百年則有百年之責。天地無窮盡。則道無窮盡學亦無窮盡。昔者睿聖武公。九十方作抑

戒以自警。其詩曰。烏乎。小子。亦韋既耄。其盛德至善。如緑竹猗猗。皆自切瑳琢磨中來。趙文子年未盈五十而諄諄焉。如八九十。穆叔知其弗乆。劉

子知其耄。及后子知其將死。盖春秋時猶有先明之格言。君子之先見以後無此學矣。然則嗇其精神。以奪造化之巧。外其形骸。以與太空者游。非

達者乎。曰律以聖門之繩尺。則彼爲虛誕。此專務實不可同年而語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又曰。朝間道。夕死可矣。上一章是箇不息字。下章

是箇安字。嗚呼。漢儒以來。此義不明乆矣。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四百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