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9764.pdf/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能仁禪寺。是山乃天目之東北峯。五峰環抱。竒勝特異。唐代宗時僧法欽結庵於此。永泰中有白衣士來求法欽度為沙彌。欽指座攻石屏謂曰。能

開此乎。曰可。遂叱之。分為三片。今號喝石巖。李洪芸庵集信脚來游喝石巖。老來到處少同參。出家本是大夫事。歲晚終期卜一庵。野石

郴州志野石巖。在湖廣郴州宜章縣北十五里。崖壁峭立。正臨孔道。知縣吳公鎰遷鋪于此。湖南帥潘公畤焉。書野石鋪三大字。吳有夏

夜渾如秋氣清。夢回風露濕桃笙之句。並刻石上。石井巖衢州府志石井巖。在浙江衢州府信安縣南二十里景星鄉紫極宫

側。清溪翳茂樹。中坐十客。石硿巖衢州府志石硿巖在浙江衢州府信安縣南二十里。石倉

金華府志石倉巖。在浙江金華府永康縣北三十五里。髙一百五丈絶頂有洞可容百人。昔洪雅禪師嘗棲於此髙崖之上。有石倉自然

出米以餉僧衆。隨用隨出。逐僧多寡無欠無餘。適足而已。後有僧貪圖欲令稍大而出米頗多。鑿之米遂不出。石棋巖

府志石基巖。在陝西延安府保安縣廢城内。巖髙數十丈。上有石棋枰。并石棋子舊圖𦀰云。石人巖徽州府志石人巖。在

直隷徽州府休寧縣西七里。有石髙五十仞許。狀如人冠方巾。背溪面山而立。卷石巖建昌府志卷石巖在江西建昌府南

豐縣西雲門寺側臨溪。巨石自西北來。有卷阿之勢。傳聲清亮。舊無名號。元豐中太守陳内翰繹立是名僧思顒書字畫可觀。石呼

德慶府志石呼巖。在四川德慶府晉康縣右瀧水縣界。距寳峯七里昔有𥠖道士隱化其間。鄭萬嘗題長短句見於青松子集。

筆石巖延平府志文筆石巖。在福建延平府將樂縣普安里鮑源。孤峯突峻。上銳下豐。若倒筆書空之狀。石魚

西安府志石魚巖。在陝西西安府臨潼縣東五里南山。又津陽門詩注曰。石魚巖下有天然石其如譍甕以貯飛泉。洪石

贛州府志洪石巖。在江西贛州府石城縣西南三十五里。東有牛啼巖。下有金鷄巖舊傳見金鷄出入。玉石巖

常德府志玉石巖。在湖廣常德府龍陽縣東北五里。髙百餘丈。四靣石壁聳峭。旁有石玉色。故名山腰又有佛跡。巖中廣數丈謂巨人跡印其上。咸

平戊戌賜太宗皇帝御書百二十卷邑人依巖閣之。後燼於兵火。下有佛跡寺。治平間改賜普和額。浮石巖宋鄧紳伯